物质输入输出课堂练习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项练习(含答案)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序运行。
以下是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项练习,请考生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汲取的物质是 ()A.氧气、甘油B.脂肪酸、钾离子C.葡萄糖、甘油D.钾离子、氨基酸2.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水分子的运动状况是 ()A.水分子只进不出B.水分子只出不进C.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D.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3.下列有关试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分别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C.视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视察D.探讨分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4.视察植物细胞质壁分别与复原试验的正确依次是 ()①加清水②制作装片③视察质壁分别④加0.3 g/mL蔗糖溶液⑤视察细胞质壁分别复原⑥视察正常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⑥④③①⑤C.①②③④⑥⑤D.⑥①②④③⑤5.将阴生植物移至强光下,植物快速发生萎蔫,此时比较右图中①、②、③三个部位的细胞液浓度,正确的是 ()A.③①B.①③C.①②D.②①6.将人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离心10 min后,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则上清液中K+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A.10%氯化钠溶液B.0.9%氯化钠溶液C.20%蔗糖溶液D.蒸馏水7.将一个洋葱表皮细胞浸在滴有一滴0.3 g/mL蔗糖溶液的装片中,得到如图所示的质壁分别图,假如细胞液浓度设为a,细胞质基质浓度设为b,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的浓度设为c,外界溶液浓度设为d,则发生质壁分别过程中浓度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ac0.3 g/mLB.ac=d0.3 g/mLC.a8.下列哪组物质可以不须要载体帮助就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甘油、脂肪酸、苯、K+B.葡萄糖、K+、氨基酸C.甘油、乙醇、维生素AD.胆固醇、H2O、氨基酸、Na+9.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别和质壁分别自动复原的现象。
人教版人教版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答案)

人教版人教版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述,正确的是()A.物质跨膜运输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B.小分子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C.被动运输既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D.蛋白质分子通过载体的作用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
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推测正确的是()A.a<b,且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B.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该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C.将该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会略微膨胀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小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抗体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①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②变形虫吞食草覆虫③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④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4.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5.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6.下列有关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用龙胆紫对细胞染色后,观察到的现象更明显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会更加明显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7.假设将标号为甲、乙、丙的同一种植物细胞分别放在 A、B、c三种不同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项练习题版有答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项练习题1、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人分泌蛋白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3、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水分子的运输情况是()A.水分子只进不出B.水分子只出不进C.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D.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4、为探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为()A.<0.15mol/LB.<0.2mol/LC.>0.2mol/LD.>0.3mol/L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B.水分子跨膜运输总的方向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D.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6、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协助扩散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运输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7、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的B.动作电位产生时,神经细胞才进行Na+、K+的跨膜运输C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始终呈正相关D.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依靠膜的流动性即可完成,不消耗能量8、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B.液泡膜、细胞膜、细胞质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9、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明显影响其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钾离子C.葡萄糖、甘油D.钾离子、氨基酸10、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11、下图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图中B化学本质为糖蛋白C.如果A是释放到细胞外,则运转方向为I到nD图中细胞膜模型为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12、将阴生植物移植到强光下培养,植物迅速发生萎蔫,此时比较右图中①、②、③三个部位的细胞液浓度,正确的是()小麦幼根成熟区的横切A.③吗>①B.①喧>③C.①0②D②遍>①13、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精题训练(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精题训练单选题1、撕取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0 .3g/mL的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②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B.将溶液换为清水后,可发生②到①的变化C.图②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液体是蔗糖溶液D.图中从①到②的变化是水分单向流出细胞造成的答案:D分析: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A、质量浓度为0 .3g/mL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将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 .3g/mL的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因此②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A正确;B、将溶液换为清水后,细胞会吸水变大,可发生②到①的变化,B正确;C、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因此将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 .3g/mL的蔗糖溶液中,图②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液体是蔗糖溶液,C正确;D、水分子进出细胞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D。
2、将人体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答案:C分析: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动物细胞会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动物细胞会吸水涨破;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水分子进出细胞动态平衡,动物细胞保持正常形态。
红细胞不溶于水,A错误;红细胞没有液泡,B错误;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由于细胞内渗透压大于蒸馏水渗透压,蒸馏水不断进入红细胞内,直至涨破,C正确;低温时红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D错误;故选:C。
小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动物细胞中无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有大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再根据题意作答。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练习一、选择题1.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②指细胞的相关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B.在蔗糖溶液中,一定会发生甲→乙变化C.当细胞处于丙状态且不再变化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同一细胞处于乙状态时的吸水能力大于其处于甲状态时2.植物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对水有一定的通透性,但研究发现大量的水通过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下列关于水通道蛋白与植物体内水分代谢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叶片气孔更易开放B.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C.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在缺水条件下更易发生萎蔫D.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细胞伸长生长速度降低3.将水稻、番茄幼苗分别放在含Mg2+、Ca2+和SiO4-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番茄营养液中Mg2+、Ca2+浓度下降,而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是水稻细胞外排离子的结果B.植物根成熟区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C.番茄与水稻相比,其对Mg2+、Ca2+需要量大,而对SiO4-4需要量小D.此实验说明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差异取决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4.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O2和CO2B.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C.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D.成熟红细胞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5.无论动物、植物细胞或细菌,细胞内、外都存在离子浓度差,如红细胞内K+的含量比Na+高20倍左右,轮藻细胞中的K+含量比其生存的水环境中高63倍左右,而叉轴藻细胞中甚至高出1 000倍以上。
【高考生物专题】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练习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1节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刷基础1.如图甲为一种透装置,图乙为某成熟植物细胞处在某种外界溶液中某一时刻的状态,两图中水分的进出都处于平衡状态。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液柱能稳定在高度h处,说明溶质分子不能通过cB.图乙中外界溶液换成清水,细胞可复原,说明原溶液的溶质不能进入细胞C.图乙中1、3和5组成的结构相当于图甲中的cD.图中溶液浓度a处等于b处、2处等于6处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₃溶液中,发现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在最初的t₁时间内不断减小,在随后的t₂时间内不断增大并恢复到原来水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不定项)A.t1时间内水从细胞液进入外界溶液,2时间内K+、NO-开始从外界进入细胞液3B.t1时间内细胞液中紫色程度逐渐变深,t2时间内细胞液中紫色程度逐渐变浅C.t1时间内细胞液滲透压高于KNO3溶液的滲透压,而t2时间内两者正好相反D.t1时间内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表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Na+-K+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出细胞外,同时将K+ 运进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Na+ 和K+ 的浓度差。
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 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不定项)A.图中所示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图中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方式的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C.载体蛋白2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D.图中各种载体蛋白只具有运输功能4.将红细胞移入低资液后,细胞很快吸水膨胀,而水生动物非洲爪的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
将控制红细胞上CHIP28(一种水通道蛋白)合成的mRNA注入非洲爪的卵母细胞中,在低渗溶液中,明母细胞迅速胀短时间内破裂。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CHIP28的加工、运输需要内质和高尔基体的参与B.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涨破的原因是通过自由扩散吸收了过多的水C.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不膨胀的原因是细胞膜上无类似CHIP28的物质D.肾小管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重吸收水可能与CHIP28有关5.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和将葡萄糖运出细胞的过程示意图。
第06练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解析版)--高二生物专题训练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高二生物专题训练一、被动运输1.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的两个条件: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吸水(或失水)的方向是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低的一侧向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渗透,即从低浓度溶液中向高浓度溶液中扩散。
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就越强。
3.动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质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一定范围内差值越大,吸水或失水多。
4.成熟的植物细胞是渗透系统:①半透膜即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②浓度差即细胞液和外界溶液之间的浓度差。
5.质壁分离的本质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
6.质壁分离的内因: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小,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7.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体出现萎蔫现象。
)可以通过细胞膜进人细胞,则在该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8.若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如一定浓度的KNO3胞会发生自动复原现象。
9.自由扩散又称简单扩散,不需要膜上转运蛋白协助。
协助扩散又称易化扩散,需要借助膜上转运蛋白协助,如一些离子和一些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顺物质浓度跨膜运输时。
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每次转运时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态相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经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10.被动运输吸收物质时,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但需要膜两侧的浓度差作为动力,其越大吸收物质越容易,协助扩散还与膜上的转运蛋白种类和数量有关。
二、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1.主动运输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扩散,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进人小肠上皮细胞或葡萄糖、离子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钾离子;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载体蛋白甲和乙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Na+浓度差由膜上的钠钾泵来维持。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Na+浓度差具有的势能可为C6H12O6跨膜运输供能C.图中细胞的膜外pH高于膜内D.图中的钠钾泵还具有催化功能2、下图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的显微照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处为细胞质基质,b处为细胞液B.细胞中b处的溶液浓度大于a处C.清水引流后能观察到a的面积增大D.清水引流后能观察到b处颜色变浅3、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从外界吸收并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如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绘制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LUT2能够协助葡萄糖分子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B.在较高葡萄糖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C.SGLT1的转运速率与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有关D.两种载体蛋白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4、通道蛋白主要根据物质的大小和电荷等进行辨别,不需要与物质结合;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溶质分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都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道蛋白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时会消耗ATPB.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效率远高于载体蛋白C.载体蛋白存在饱和性D.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都可以参与协助扩散5、下列生理活动中,不依赖膜蛋白的是()A.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和脂肪酸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多选题6、研究发现,某植物的液泡可发生如图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过程,其液泡膜上存在Na+/H+反向转运载体蛋白,它可利用液泡内外 H+的电化学梯度(电位和浓度差)将 H+转出液泡,同时将 Na+由细胞质基质转入液泡。
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全章练习

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全章练习1.根尖主要依靠吸胀吸水的部位是()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2.干种子细胞能通过吸胀作用吸水的原因是()A.细胞液浓度较高 B.细胞壁是全透性的C.细胞中有许多小液泡 D.细胞壁和原生质中有大量亲水性物质3.下列几种干种子中,吸胀作用最强的是()A.花生 B.水稻 C.黄豆 D.向日葵4.根尖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是()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5.渗透作用指的是()A.物质分子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运动 B.溶液中溶剂分子的运动C.溶剂分子通过透性膜的扩散 D.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6.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稀溶液一侧向浓溶液一侧运动过程是()A.选择吸收 B.自由扩散 C.主动运输 D.内吞作用7.渗透作用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二是。
8.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作用而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作用而水。
9.当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液后,和都会因而收缩,但比的伸缩性大,结果发生了质壁分离。
10.从整个细胞来看,组成原生质层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液泡膜⑤液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11.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 B.叶绿体 C.液泡 D.核糖体12.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渗透系统是指()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液泡C.原生质层、细胞液 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液13.把人的红细胞置于0.9%食盐水、10%食盐水和清水中,结果是()A.原状、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B.质壁分离、缩小、原状C.原状、缩小、胀破 D.缩小、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16.利用高浓度盐水(氯化钠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C.盐水是中性的,不利于细菌的生活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17.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的关系,下确的说法是()①具有半透性必然具有选择透过性②具有选择透过性就必然具有半透膜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多选)一透析袋(其膜为半透膜)中装有物质M和分解它的酶,此袋放在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第二天检查,在蒸馏水中发现了物质X,根据这一观察,下列正确的是()A.酶分解了物质X B.M被分解C.X是物质M的分解物 D.X能透过透析袋19.某同学为了观察渗透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猪的膀胱膜将一漏斗口封住,再在漏斗里装上清水,然后把漏斗浸入盛有10%的NaCl溶液的烧杯中,并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溶液一样高,但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象。
人教版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X、Y、Z是细胞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B.维生素D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C.细胞膜可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细胞膜的组成中有ZD.生物膜中所有的Y和Z都可以运动,因而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如图表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违反了对照原则,应另外设置对照组B.蔗糖溶液浓度越高,越能更快地观察到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现象C.本实验主要观察原生质层的体积及其与细胞壁之间的位置关系D.该实验也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多种,其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①可表示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运输B.图②可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腌制糖醋蒜时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可用图③表示D.图②、③达到最大运输速率后的限制因素相同4.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C.图乙中③时膜内外电位差为40 mVD.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5.下图中Ⅰ~Ⅳ表示生物体中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Ⅰ、Ⅱ均表示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B.Ⅰ、Ⅱ、Ⅳ均表示被动运输C.Ⅲ和Ⅳ所示运输过程均消耗能量D.Ⅰ、Ⅱ、Ⅲ、Ⅳ均可在人体细胞中发生6.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 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NO3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B.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较大C.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KNO3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D.B点对应的时刻,KNO3 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腌制果脯过程中,果脯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甘油、乙醇、苯等物质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C.低温会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D.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消耗的是无氧呼吸产生的ATP8.下列过程都不会使ADP含量增加的是()A.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C3化合物还原成葡萄糖B.暗反应中CO2的固定,线粒体中的[H]与O2结合C.甘油和酒精进入细胞,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水的光解9.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1<2<3 B.1>2>3C.1>2,2<3 D.1<2,2>310.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1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已存在对照,不需要再增设一组对照组B.在该实验中,操作步骤为:制片→低倍镜观察→滴加蔗糖→高倍镜观察C.用紫色洋葱为材料进行该实验,便于观察实验现象D.材料的不同位置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并不完全一致12.图甲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细胞膜的结构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都是逆浓度梯度运输B.在无氧环境中,图甲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C.图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膜D.图乙中A、B液面一定不会发生改变13.下列生活中的实例和对应的生物解释(或原理)不正确的是()A.矿工职业病硅肺——硅尘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进而破坏细胞结构B.嗑瓜子太多会嘴唇干——与细胞渗透失水有关C.新宰的鸡肉放置一段时间再煮更新鲜——这与肌细胞线粒体的活动密切相关D.大量出汗应多喝淡盐水——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14.下列关于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或离子都可通过扩散进入细胞内B.大分子有机物都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都需要载体蛋白D.物质的逆浓度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能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15.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均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新教材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精编题目)

新教材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②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B.滴加0.3 g/mL的蔗糖溶液比0.1 g/mL的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4.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右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5.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鉴定()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有伸缩性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失水D.比较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吸水性的大小6.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作用的一组细胞是()①食用的糖醋蒜的细胞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③干种子细胞④蓝藻细胞⑤根毛细胞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⑤7.如图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为单层膜包括两层A分子B.动物细胞膜成分除了图示A、B、C外还有固醇C.图中的C在细胞膜上位置固定不变D.细胞膜可以与内质网膜直接相互转化8.在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的科学家是()A.罗伯特森和桑格B.尼克森和桑格C.尼克森和欧文顿D.尼克森和罗伯特森9.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
高一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试题

高一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
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x>y>zB.y>x>zC.z>y>xD.z>x>y2.观察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3.小麦根毛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都不适合用作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主要的理由是A.前者没有细胞壁,后者没有中央大液泡B.前者没有中央大液泡,后者没有细胞壁C.前者细胞液颜色浅,后者没有中央大液泡D.前者原生质层是全透性的,后者原生质层是全透性的4.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5.下列能够反映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实例是()。
①白细胞吞噬病菌②不能吸收蛋白质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④水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A.①②③B.①③C.①④D.①③④6.下列对于生物模型建立的完整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科学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用现象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B.一种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它能否与以后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地解释相关现象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完美无缺D.随着实验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研究更加细致入微,有利于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功能7.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3的曲线。
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和NO-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8.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运输9.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物质与其有相同运输方式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真题

(每日一练)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真题单选题1、下图为某神经元部分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K+的转运动力有两种B.细胞吸收K+的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呈正比C.Na+和K+进出细胞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膜蛋白与所运输物质之间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K+细胞外浓度低于细胞内,其外流时为协助扩散,细胞吸收K+为主动运输;Na+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其内流时为协助扩散,外排时为主动运输。
A、由图中钠-钾泵可知,K+转运的动力由ATP和K离子通道两侧的离子浓度差,A正确;B、细胞吸收K+为主动运输,呼吸提供能量,在前期,其吸收速率与呼吸速率成正相关,当载体饱和后,随着呼吸速率的加快,吸收速率不变,B错误;C、Na+和K+是离子,其进出细胞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也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正确;D、一般情况下膜蛋白与运输物质是一一对应的,但如钠-钾泵可运输Na+和K+,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 正确。
故选B。
2、细胞可运用不同的方式跨膜转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速度与浓度梯度有关,与分子大小无关B.神经细胞膜上运入Na+的通道蛋白和运出Na+的载体蛋白都具有特异性C.氨基酸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D.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速率高于自由扩散答案:A解析:1).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
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氨基酸,核苷酸。
2).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3).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能量。
A、物质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速度与浓度梯度有关,与分子大小也有关,A错误;B、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都有控制特定物质跨膜运输的功能,具有特异性,B正确;C、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C正确;D、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协助扩散的运输速率高于自由扩散,D正确。
高一生物必修2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与细胞膜功能无关的一组是( )A.识别和分泌B.排泄和免疫C.内吞和外排D.支持和遗传答案:D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与支持和遗传无关。
2.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②膜具有流动性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④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⑤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A.①④②⑤③B.①②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①②④⑤③答案:A解析:结构决定功能,细胞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决定了膜具有流动性,保证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人体肾小管细胞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取决于( )A.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B.肾小管细胞膜上的载体C.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及细胞膜上的载体D.肾小管内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大小答案:C解析: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4.若A、B、C、D、E五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为AC、A>D>E、C>E,那么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是( )答案:C解析:水分的流动方向是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
5.猫的红细胞置于0.9%的生理盐水中,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原因是( )A.细胞被固定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被改变C.水分不再出入细胞D.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答案:D解析:细胞在0.9%的生理盐水中,细胞内外的浓度大体相等,细胞不会失水或吸水,从而保持正常的形态。
6.为了检测麦种的质量,将麦种100粒浸入红墨水中,2h后用刀片纵剖开,发现胚乳被染红95%,胚被染红32%,因而断定麦种发芽率太低不宜作种。
下列对此检测原理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胚和胚乳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不需要的色素不会被吸附和吸收B.胚如果是活细胞,红色素就不会被选择吸收C.胚乳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吸附色素D.胚乳的活细胞少,对色素不具选择吸收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的原理是:胚具有活性,胚细胞膜就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就不会透过细胞膜,因而不易被染色。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必练题总结

(每日一练)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必练题总结单选题1、胞吞、胞吐是常见的物质运输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胞吞、胞吐不需要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B.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中,线粒体较多C.变形虫通过胞吞摄取水中的食物D.胞吞、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A解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膜时通常以胞吞、胞吐的方式进行,该方式不需要载体蛋白,但需要消耗能量。
A、胞吞、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但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因此线粒体较多,B正确;C、变形虫吞噬水中的食物粒,该方式属于胞吞,C正确;D、胞吞时细胞膜形成囊泡;胞吐时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可见胞吞、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A。
2、冰叶日中花(简称冰菜)是一种耐盐性极强的盐生植物,其茎、叶表面有盐囊细胞,下图表示盐囊细胞中4种离子的转运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LC开放后H+和Cl-顺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B.P型和V型ATP酶转运H+为NHX转运Na+间接提供动力C.NHX运输Na+有利于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含量,提高耐盐性D.一种转运蛋白可转运不同种离子,一种离子可由不同种转运蛋白转运答案:A解析:1)、由图可知,NHX将H+运入细胞的同时将Na+排出细胞,也可以将Na+运入液泡的同时将H+运出液泡,P型ATP酶可以将H+运出细胞,KUP可将H+和K+运入细胞,V型ATP酶可以将H+运入液泡,CLC将H+运出液泡的同时将Cl-运入液泡。
2)、物质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
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
(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
第7讲 物质运输(第2课时 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方式)(练习)(原卷版)

第07讲第2课时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方式(模拟精练+真题演练)1.(2023·海南·海南中学校考三模)植物液泡膜上具有多种酶和转运蛋白,液泡中贮存着多种细胞代谢产物和多种酸性水解酶,糖类、盐类等物质的浓度相对较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液泡膜上转运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植物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发生跨膜运输C.液泡内糖类、盐类等多种物质浓度较高与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有关D.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液泡膜,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2.(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
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3.(2023·山东烟台·统考模拟预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外侧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 TP 建立胞内的低Na+电化学梯度,细胞顶部膜借助Na+电化学梯度,通过膜上的Na+/K+/CI-共转运体从肾小管腔中同时重吸收Na+、K+和Cl-,细胞内液的Cl-浓度增加后,Cl-顺浓度梯度运到组织液。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肾小管上皮细胞运出Na+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运输具有特异性C.Na+/K+/CI-共转运体转运离子的过程会消耗A TPD.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相关载体蛋白每次运出Na+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4.(2023春·河南郑州·高二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分子尾尾相对形成的磷脂双分子层是完全对称的B.胆固醇镶嵌或贯穿在膜中利于增强膜的流动性C.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被动转运过程与膜蛋白无关D.有些膜蛋白能识别并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5.(2023春·陕西·高一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人体细胞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B.肝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C.细胞膜上有关的载体蛋白可以帮助抗体跨膜运输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6.(2023·北京·北大附中校考模拟预测)Na+-K+泵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乌本苷是Na+-K+泵的抑制剂,其本身引起溶液浓度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高一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一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项练习知识梳理经典练习1.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浓度高于生理盐水)中体积缩小,在低渗NaCl 溶液(浓度低于生理盐水)中体积增大。
下列有关该渗透作用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对Na+和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B.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C.细胞膜对Na+和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Na+和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D.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Na+和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2.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Ca2+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的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
该浓度梯度驱动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CAX完成跨膜运输,从而使Ca2+以与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 CAX进行进入液泡并储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a2+通过CAX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Ca2+通过CAX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C.加入 H+焦磷酸酶抑制剂,Ca2+通过CAX的运输速率变慢D.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液泡中的液体是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B.外界溶液浓度和细胞液相等时,水分进出平衡C.在低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细胞因吸水会胀破D.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2.图中“”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a的运输速率与物质a的浓度梯度大小有关C.X与a结合后自身构象改变D.a的运输速率与X的数量无关3.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成熟的植物细胞是否具有活性,可以用质壁分离的方法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D.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形态和分布情况4.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若用菠菜叶片进行实验,因叶绿体的存在,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5.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蔗糖溶液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渗透平衡时漏斗内外液面差为n。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综合练习

第4章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 细胞膜常常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断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①糖②脂肪③磷脂④蛋白质⑤水⑥核酸 ( )A. ①④B. ③④C. ②⑥D. ①③2.下列最易透过细胞膜的物质是 ( )A. 淀粉B. 脂肪酸C. 糖类D. 蛋白质3.下列生理功能必须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的是 ( )A. 大部分脂溶性维生素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B. 红细胞从血浆中摄取水C. 鲨鱼将血液中的多余盐分通过鳃排出体外 D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4.新鲜的鱼,肉用盐渍不变质,其原因是 ( )少,细菌无法生存A. 食盐中的 Cl-有杀菌的作用 B . 浓盐水中含 O2C. 由于渗透作用,细菌会失水死亡 D . 由于渗透作用,鱼,肉细胞过度失水所致5.人体肾小管细胞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取决于 ( )A. 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B. 肾小管细胞膜上的载体C. 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及细胞膜上的载体 D . 肾小管内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大小6.下列细胞中依靠渗透吸水的是 ( )A. 根尖分生区细胞B. 茎形成层细胞C. 失水的叶肉细胞D. 干燥种子的细胞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在此7. 浸入2mol/L的KNO3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A. 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B. 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C.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D.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8. 下列与细胞膜功能无关的一组是 ( ) A. 识别与分泌B. 排泄与免疫C.胞吞与胞吐D. 支持和遗传9. 葡萄糖经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需通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 ) A. 4层B. 6层C. 8层D. 10层10. 脂肪消化终产物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 ) A. 主动运输B. 自由扩散C. 胞吞作用D. 渗透作用11. 蛋白质消化终产物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 ) A. 主动运输B. 自由扩散C. 胞吞作用D. 渗透作用12. 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消化后才能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的原因是 ( )A. 小肠有各种消化酶B. 消化后的物质才溶于水C. 细胞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D.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13. 细胞膜的生理特性是 ( )A.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有保护内部的作用C. 一种半透膜D. 具有选择透过性14. 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 )A. 3层B. 5层C. 6层D. 10层15. 某植物细胞间隙液的浓度为a,细胞液的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则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a >b> cB. b >c> aC. a >c> bD. b >a> c16. 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 ) A. 水B. 蛋白质C. 磷脂D. 糖类17. 人体的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吞噬进入人体内的病菌,这个过程完全依靠细胞膜的 ( ) A. 选择透过性B. 保护作用C. 流动性D. 自由扩散18. 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 A. 都可以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B. 都需要供给ATPC. 都需要载体协助D. 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19. 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高出很多,海带之所以能维持这种浓度差,其原因是( )A. 渗透压B. 自由扩散C. 主动运输D. 被动运输20. 糖醋蒜是新鲜大蒜放在糖与醋溶液中浸制而成,辣味减小,其原因是 ( ) A. 糖醋溶液破坏了细胞壁B. 糖醋溶液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糖醋溶液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D.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1. 细胞膜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 ) A. 磷脂排成双分子层B. 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C. 蛋白质分子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 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22. 下列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的结构是( )A. 细胞膜B. 糖被C. 原生质D. 染色体23.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膜中的哪种成分: ( )A. 磷脂分子B. 核酸C. 脂肪D. 蛋白质24. 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 糖蛋白B. 磷脂C. 脂肪D. 核酸25. 下列哪一项是主动运输的例子 ( )A. 氯离子在血浆中的运动B. 钠离子在肾小管远端的重吸收C. 氧由肺泡进入血液的运动D. 肌纤维中氧气的运动26. 当温度升高时,细胞膜的厚度变薄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决定的()A. 结构特点B. 选择透过性C. 专一性D. 具有物质运输功能27.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对细胞起 ( )A. 保护作用和交换作用B. 保护作用和吸收作用C. 保护作用和支持作用D. 支持作用和吸收作用28. 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除去细胞壁 ( )A. 蛋白酶B. 淀粉酶C. 盐酸D. 纤维素酶29. 下列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 )A. K+B. CO2 C. H2O D. O230. 下列哪种物质分子不能以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 )A. 水分子和脂质分子B. 不带电荷的小分子C. 带电荷的小分子或离子D. 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40分)31. (每空1分,共9分)细胞膜的成分是、、,结构特点是,功能特性是,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和。
人教人教版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答案)

人教人教版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依据物质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一定不需要消耗能量B.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一定不是自由扩散C.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D.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就是主动运输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分析,正确的是()A.协助扩散需要耗能(ATP)B.只有主动运输才能逆浓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物质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主动运输有关3.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图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的细胞可能死亡B.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D.水分子能从②进入③,也能从③进入②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抗体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①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②变形虫吞食草覆虫③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④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5.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6.下列有关细胞膜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营养物质吸收与部分消化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有关C.主动运输使某物质的浓度在细胞膜内外趋于平衡D.器官移植时异体排异现象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7.生长在干旱、含盐量高的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液泡细胞液中溶有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中Na+具有的作用是()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B.为细胞提供能量C.维持细胞正常的pH D.调节细胞液浓度8.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试卷(含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肝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都需要载体协助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和CO2排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C.植物根毛细胞吸收K+的速率与土壤溶液中K+浓度成正比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2.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囊泡运输离不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B.细胞内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全部通过核孔进行C.线粒体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没有运输O2的载体D.温度影响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不影响O2的跨膜运输3.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B.葡萄糖进入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红细胞的方式不同C.体温的变化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没有影响D.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分析,正确的是()A.协助扩散需要耗能(ATP)B.只有主动运输才能逆浓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物质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主动运输有关5.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C中均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溶液之间均用半透膜隔开,一段时间后达到渗透平衡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如图所示,h1>h2,在达到平衡后,A、B、C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A.A=B=C B.A>B>CC.A>C>B D.无法确定6.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以胡萝卜(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对这个实验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乏对照组实验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7.红细胞溶血可判断物质运输的速率,其原理是进入红细胞中的物质能增大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更多水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即发生溶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堂练习题(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不包括细胞核( √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 × ) (3)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只能单向进行( × ) (4)渗透作用中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指的是质量百分比浓度( × ) (5)所有小分子物质均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 ) (6)无机盐离子都是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 × )2.如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
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M 、N 两侧液面的变化是()A .加酶前M 侧液面上升,加酶后N 侧液面上升并高于M 侧液面B .加酶前M 侧液面上升,加酶后N 侧液面上升并等于M 侧液面C .加酶前后M 、N 两侧液面不变D .加酶前M 、N 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N 侧液面上升并高于M 侧液面 答案 D5.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 )与初始体积(V 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 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从图甲可见250 mmol·L -1NaCl 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B .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先减小后增大C .图乙中a 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D .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 mmol·L -1NaCl 溶液中可能死亡,图乙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 答案 D6.(2016·成都模拟)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 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B .马铃薯比物种A 更耐旱C .物种A 幼根的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D .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 答案 C(1)细胞质中的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 ) (2)Na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神经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 ) (3)细胞外液中的K +进入神经细胞属于自由扩散( × ) (4)液泡中积累了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 ) (5)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 (6)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时,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 ) 1.如图显示物质P 和Q 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P可能是氧气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答案 D2.(2016·保定调研)小鼠细胞在浓度为100 mmol·L-1和300 mmol·L-1的物质N溶液中,某时刻吸收物质N的速率依次是10 mmol·min-1和20 mmol·min-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持续增加物质N的浓度,其进入细胞的速率会持续增大B.增加氧气的浓度,物质N进入细胞的速率会持续增大C.增加载体的数量,物质N进入细胞的速率会持续增大D.无法确定物质N进入细胞的方式3.下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答案 B7.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答案 B(1)人红细胞吸收胆固醇与吸收葡萄糖的相同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2)除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不会影响对离子的吸收(×)(3)新生儿从乳汁中获得抗体需要消耗能量(√)(4)在神经细胞上动作电位产生与膜电位恢复过程中,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5)激素必须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才能完成对细胞代谢的调节(×)(6)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7)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方式属于胞吐或胞吞(×)(2)为什么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否作为该实验的材料?提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具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无大液泡,不发生质壁分离,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4)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或尿素、甘油、乙二醇等能否作为该实验的试剂?为什么?盐酸、酒精、醋酸等行吗?为什么?提示K+和NO-3可被细胞吸收,从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所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不适于作为该实验的试剂(尿素、甘油、乙二醇等现象同上)。
盐酸、酒精、醋酸能杀死细胞,不能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试剂。
(5)该实验无独立的对照组,为什么还叫对照实验?提示该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属于自身对照。
第7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堂练习题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不包括细胞核(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 ) (3)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只能单向进行( ) (4)渗透作用中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指的是质量百分比浓度( ) (5)所有小分子物质均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 (6)无机盐离子都是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 )2.如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
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M 、N 两侧液面的变化是()A .加酶前M 侧液面上升,加酶后N 侧液面上升并高于M 侧液面B .加酶前M 侧液面上升,加酶后N 侧液面上升并等于M 侧液面C .加酶前后M 、N 两侧液面不变D .加酶前M 、N 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N 侧液面上升并高于M 侧液面3.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 )与初始体积(V 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 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从图甲可见250 mmol·L -1NaCl 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B .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先减小后增大C .图乙中a 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D .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 mmol·L -1NaCl 溶液中可能死亡,图乙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4.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 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B .马铃薯比物种A 更耐旱C .物种A 幼根的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D .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 5.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1)细胞质中的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 (2)Na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神经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 (3)细胞外液中的K +进入神经细胞属于自由扩散( ) (4)液泡中积累了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 (5)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6)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时,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 6.如图显示物质P 和Q 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P可能是氧气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7.小鼠细胞在浓度为100 mmol·L-1和300 mmol·L-1的物质N溶液中,某时刻吸收物质N的速率依次是10 mmol·min-1和20 mmol·min-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持续增加物质N的浓度,其进入细胞的速率会持续增大B.增加氧气的浓度,物质N进入细胞的速率会持续增大C.增加载体的数量,物质N进入细胞的速率会持续增大D.无法确定物质N进入细胞的方式8.下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②具有A TP酶活性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9.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1.走出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3)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特点(1)运输方向: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跨膜运输过程。
(2)运输特点:细胞吸水时,水分子也有从细胞出来的,细胞失水时,水分子也有进入细胞的,即无论细胞吸水还是失水,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的扩散都是双向进行的。
(1)人红细胞吸收胆固醇与吸收葡萄糖的相同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2)除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不会影响对离子的吸收()(3)新生儿从乳汁中获得抗体需要消耗能量()(4)在神经细胞上动作电位产生与膜电位恢复过程中,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5)激素必须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才能完成对细胞代谢的调节()(6)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7)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方式属于胞吐或胞吞()要语强记1.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须依赖半透膜和膜两侧的浓度差。
2.动物细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4.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它们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消耗能量,但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5.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6.胞吞和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它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靠ATP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