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教案题目:《抱抱》适用年龄:3—4岁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抱抱”,学会以本身喜爱的方式表达情感。
2. 学会倾听别人的需求,并自动予以支持和帮忙。
3.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加添班级凝集力。
4.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本领和快捷性。
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老师可以与孩子们讨论一下“抱抱”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同时,通过幻灯片播放不同类型的抱抱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抱抱”。
2. 创设情境,示范行动老师示范不同类型的抱抱,如拥抱、摸头、握手等,并让孩子们看一些图片或动画,学习如何用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情感。
3. 开展活动,供给机会老师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发挥本身的想象力,设计一种新的抱抱方式,然后在班级里呈现。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学习到如何集思广益,团队合作。
4. 细节设计,巩固学习成果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引导孩子们以不同的抱抱方式表达对家长、老师、伙伴的感谢和祝福。
比如,游戏中的孩子们可以轮番扮演老师或家长,而其他孩子则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情。
5. 整合反思,提高教学效果在本节课最后,老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忙孩子们总结所学的学问和技能,同时也给老师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的机会。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特别积极,他们快乐地参加其中,提出本身的想法和建议。
这些都说明教学策略是有效的,并使孩子们深受启发和鼓舞。
2. 在实施本节课计划时,我发觉有些孩子还未能理解新概念的全貌,需要做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因此,我将在下次教学中更多地应用提示和提问,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3. 教学过程中,我还发觉有些孩子在团队活动中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引导和激励。
在下一次教学中,我要更加重视团队合作意识,并为孩子们供给更多的支持和帮忙。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有趣味和富有启发性的课程,孩子们在其中学到了很多新学问和技能。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将不断总结教学阅历,并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来提高本身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教案:《抱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启蒙阅读》第一单元第五节,主题是“抱抱”。
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小动物之间的拥抱展开,通过可爱的插图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幼儿学习动物之间的友爱互助,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认知,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之间的友爱互助精神,学会关爱他人。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教材中的动物形象,了解它们之间的友爱互助。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社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动物玩偶、抱抱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之间抱抱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如:“小猴子和熊猫在抱抱,它们看起来好开心呀!”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拿出动物玩偶,让幼儿触摸和观察,然后讲述教材中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兔子找不到家,其他动物们纷纷伸出援手,一起抱抱,温暖了小兔子。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抱抱卡片,让幼儿两两配对,模拟动物之间的抱抱,并说出自己为什么要抱抱。
如:“我喜欢和小鸟抱抱,因为我们一起玩耍很开心。
”4. 手工制作(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制作动物抱抱的画作。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六、板书设计板书主题:抱抱内容:小兔子、小鸟、小猴子、熊猫等动物之间的抱抱,以及幼儿自己与同伴的抱抱。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模仿动物抱抱,并拍照记录。
答案:家人之间的抱抱,展示温馨的家庭氛围。
2. 请幼儿思考一下,除了教材中的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之间会抱抱?答案:大象、长颈鹿、犀牛等动物之间也会抱抱,表示友爱互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动物之间的抱抱,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活动《抱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活动《抱抱》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学会表达本身的情感和需求。
2、帮忙孩子们学习如何与人交往,提高沟通和交往本领。
3、培育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加强孩子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二、活动准备1、物资准备:抱枕或毛绒玩具。
2、场地准备:一张小桌子,几张小椅子,充足的自由活动空间。
3、时间布置:15—20分钟。
三、活动步骤1、引导孩子们自我介绍老师可以先请一个孩子说出本身的名字和年龄,其他孩子依次跟着说本身的名字和年龄,让大家彼此认得。
2、老师示范抱抱老师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然后拿出一个抱枕并将其传递给一个孩子,让这个孩子抱住抱枕,然后他把抱枕传给旁边的孩子,让这个孩子也抱住抱枕,这样依次传递。
当抱枕传回到老师手中时,老师示范抱住抱枕,并说出“抱抱”“拥抱”等词语,让孩子们看到并感受到抱抱的暖和。
3、让孩子们相互抱抱老师可以让孩子自由走动,然后让他们在空间中任意选择一个伙伴,让他们相互抱抱,并说出“抱抱”“我爱你”等词语,让孩子们感受到相互挂念和爱的存在。
4、小组合作老师将孩子们分成若干组,每组可以组合出一个大的抱抱场景,呈现给其他的孩子们看。
比如,可以有一个孩子扮演小狗,其他几个孩子扮演主人,然后让他们围成一个圆圈,一起抱抱小狗。
这样,不仅可以磨练孩子们的合作精神,还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相互关怀和爱的存在。
5、问答环节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比如:“你们觉得抱抱有什么好处?”“当你们感到难过或畏惧的时候,你们会想要抱抱吗?”等等,让孩子们思考和表述本身的观点。
四、活动反思1、这个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忙孩子们表达本身的情感和需求,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沟通和交往本领,并且能够培育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老师需要耐性引导孩子们,让他们渐渐进入活动状态,并且要察看孩子们的情况,随时适当地调整活动步骤。
3、老师要在活动前充分准备,以确保活动流程顺畅,制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我和我的家人》,具体内容包括章节《抱抱》。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抱抱”这一主题,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体验和感受家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
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和家人、同伴之间的拥抱,感受关爱与温暖。
2. 技能目标: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如:“我想抱抱”。
3. 认知目标:了解拥抱是一种表达爱意的方式,知道拥抱时要注意安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拥抱表达爱意,感受关爱与温暖。
难点: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注意拥抱时的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儿歌CD、抱抱布偶、卡片。
2. 学具:彩笔、画纸、抱抱布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抱抱布偶,创设“抱抱乐园”的情景,引导幼儿进入乐园,感受拥抱的温暖。
2. 故事分享(10分钟)讲述故事《抱抱》,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之间的拥抱,感受拥抱传递的爱意。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故事中出现的拥抱场景,引导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如:“我想抱抱”。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抱抱接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拥抱,注意拥抱时的安全。
5. 儿歌学习(5分钟)学习儿歌《抱抱》,让幼儿通过唱歌表达对家人、同伴的关爱。
邀请幼儿分享课堂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拥抱是一种表达爱意的方式。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抱抱》2. 关键词:拥抱、爱意、家人、同伴3. 儿歌:《抱抱》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想抱抱的人或物,并简单描述为什么想抱抱他们。
2. 答案示例:我想抱抱妈妈,因为妈妈对我很好,我很爱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儿歌等形式,让幼儿体验拥抱,表达爱意。
课堂氛围融洽,幼儿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多与家人拥抱,表达关爱;同时,关注幼儿在园所内的同伴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小班社会抱抱及反思(合集5篇)

小班社会抱抱及反思(合集5篇)第一篇:小班社会抱抱及反思小班社会活动:抱抱【活动目标】1、理解抱抱的不同含义,知道喜欢、开心、安慰别人等时候可以用抱抱来表达。
2、愿意抱抱自己喜欢的人,体验抱别人和被抱的温暖。
【活动准备】1、相关课件、视频2、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活动过程】一、绘本故事导入,引起兴趣今天谁来了?(出示第一张PPT)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啵啵。
这个啵啵有点调皮,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走到前面的时候,啵啵又惊喜的大叫起来:“抱抱!”它看到了谁在抱抱?旁边的小蛇和它的妈妈也在抱抱。
小动物们都有抱抱可是啵啵没有,啵啵哭了起来。
我们一起帮啵啵帮妈妈喊出来吧!二、让幼儿了解不同抱抱的含义1、引出课件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妈妈抱抱你们吗?妈妈会怎样抱呢?2、课件1:爱的拥抱教师播放课件(图片录音:宝宝妈妈好爱你啊,希望永远都能这样爱着你)师:看到了谁呀?(妈妈、宝宝)他们在干什么?(抱抱)总结:妈妈非常爱他的宝宝,他们抱在一起,这是爱的拥抱。
3、课件2:友谊的拥抱师:还有谁也会抱在一起的呢!播放课件(图片录音:我喜欢你,我也喜欢你)师:你们又看到了谁?(好朋友)他们关系怎么样?好朋友在干什么?(抱抱)好朋友之间的爱就叫友谊,叫什么(友谊)总结:小朋友们相互喜欢,他们抱在一起,这是友谊的拥抱。
4、课件3:开心的拥抱师:再来看看,播放课件(视频:球进了,他们欢呼着拥抱在了一起)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踢球)球进门了么?(进了)说明他们怎么样?(赢了)赢了心情怎么样?(很开心)总结:赢了之后很开心,他们抱在一起,这是开心的拥抱5、课件4:欢迎的拥抱师:听(录音:两个外国人初次见面问好)师:咦,是谁呀?(外国人)他们在干嘛有点听不懂吧。
其实呀他们两个是第一次见面,在打招呼呢。
他说你好Tom见到你很高兴,他也说Mary你好见到你很高兴。
外国人第一次见面会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图片,两个人拥抱在一起)师:他们第一次见面做了什么?(抱抱)总结:外国人第一次见面会拥抱在一起,这是有礼貌的表现,表示欢迎对方,这是欢迎的拥抱。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游戏,让幼儿了解“抱抱”这个亲密的动作,培养其关爱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说出“抱抱”这个词汇。
3.通过游戏,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4.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其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游戏道具:毛绒玩具、花环等。
2.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游戏场地。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让幼儿获得更好的身体状态。
例如:活动手臂、踮脚尖等。
2. 游戏引入(5分钟)•准备一个有趣的小玩具,展示给幼儿看,然后问幼儿知道它是什么。
引导幼儿一起说出:“抱抱!”•通过小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鼓励幼儿互相抱住小玩具,一起说出“抱抱”这个词汇。
3. 游戏主题展开(20分钟)•可以利用花环等物品做成圆圈,让幼儿站在圆圈内,宣布“所有人都需要大家的一个温暖的抱抱,找个小伙伴说声‘抱抱!’,并进行一个温暖的拥抱!”•通过小玩具的游戏,鼓励幼儿互相抱住对方,练习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4. 游戏结束(5分钟)•结束前,让每个幼儿说一遍他们获得的经验,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如“你觉得今天玩得开心吗?”、“今天学会了什么?”等。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题是“抱抱”,在游戏中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了幼儿的社交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游戏设计环节:幼儿喜欢有趣的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让他们感到变得轻松,能够更好地接受。
我的游戏设计启蒙得不够充分,下一次我会再多想几个有趣的游戏项目。
•教学引导方式: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幼儿的学习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虽然我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但是在一些细节环节上,我还需要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幼儿。
•教学反思影响:在反思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这将对今后我的教学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总结通过本堂课的游戏教学,幼儿们不仅培养了对他人的爱与关怀,同时也提高了互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抱抱》3篇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抱抱》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抱抱》精选3篇(一)教案概述:这是一篇小班社会教案,主要围绕着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展开。
教案以童谣《抱抱》为例,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情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童谣《抱抱》中的情感表达,并通过手势配合表演。
2. 通过教师示范和引导,主动学会向他人传达温暖和关爱。
3. 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并学会用抱抱来寻求安慰。
教学准备:1. 童谣《抱抱》的歌词及配乐。
2. 画有不同表情的图片,包括开心、生气、伤心等。
3.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抱抱》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跟着音乐摇摆舞蹈,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
2. 歌曲欣赏(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抱抱》童谣,提醒幼儿注意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手势配合表演歌曲。
3. 教师示范(10分钟)教师向幼儿示范不同的情感表达,如开心、生气、伤心等,引导幼儿观察表情和姿势的变化,通过互动问答,检查幼儿对情感的理解程度。
4. 分组活动(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不同的情感图片。
教师要求幼儿根据图片表达不同的情感,并让小组内的幼儿交流自己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5. 整合活动(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过去的经历,比如什么时候需要别人的抱抱来安慰,或者自己主动给别人的抱抱带来安慰。
通过分享和讨论,加深幼儿对抱抱的理解,并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6. 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传达情感,用抱抱来传递温暖和关爱。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童谣《抱抱》为主线,围绕情感表达展开教学。
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幼儿们在活动中理解了情感的重要性,学会了主动传达情感和关爱他人。
小组活动和整合活动增加了幼儿的互动和协作,培养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同时,幼儿在分享过去经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他们对抱抱的理解和认知。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抱抱》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抱抱》教案名称:小班社会公开课《抱抱》教案详案教学目标:1. 学习和了解“抱抱”这个概念2. 培养学生的关爱和友善意识3. 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学内容:1. 识字:抱抱2. 课文朗读和理解3. 分角色表演《抱抱》教学步骤:1. 想象游戏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最喜欢做什么?有没有人喜欢和别人一起做事情?”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展示自己的回答并解释。
2. 课文朗读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词语“抱抱”,并让学生跟随朗读。
然后老师朗读课文,边读边指着图画,鼓励学生注意细节。
3. 课文理解教师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例如:“小动物们为什么要给猫猫抱抱?”“你觉得抱抱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鼓励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4. 分角色表演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组长来分配角色并指导表演。
教师提供必要的辅助指导,例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引导学生理解角色的感受和动作。
5. 小组表演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并给予表扬和建议。
6. 反思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问学生:“你们觉得今天的课程有什么收获?”“你们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和帮助。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课文朗读和表演等形式,学习和理解了“抱抱”这个概念,培养了关爱和友善意识,以及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能够在小组中协作和展示自己的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提供更多的互动和合作机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抱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抱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第五节,内容为《抱抱》。
详细内容包括: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通过拥抱传递关爱与温暖;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拥抱的感觉;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快乐、传递爱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拥抱是一种表达爱意和友好情感的方式,懂得关爱他人。
2. 培养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拥抱的感觉,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快乐,传递爱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拥抱的感觉。
重点:拥抱的意义,以及如何与他人分享拥抱的喜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拥抱娃娃、拥抱卡片、音乐播放器。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拥抱娃娃,与幼儿进行拥抱互动,让幼儿感受拥抱的温暖。
引导幼儿谈论拥抱的感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拥抱卡片,讲解拥抱的意义,让幼儿明白拥抱是一种表达爱意和友好情感的方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拥抱,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拥抱的感觉。
4. 分享与讨论(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拥抱的经历,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快乐。
5. 创作环节(10分钟)幼儿用彩笔和画纸创作拥抱画,表达自己对拥抱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大《抱抱》2. 副关爱他人,分享快乐3. 板书内容:拥抱的意义:表达爱意、友好情感拥抱的感觉:温暖、快乐、舒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拥抱场景。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画出拥抱的场景,如与父母、同伴拥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拥抱的意义,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拥抱的感觉。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拥抱时的安全与舒适。
2. 拓展延伸:(1)家庭作业:回家后,与家人拥抱,并描述拥抱的感觉。
(2)主题活动:开展“传递爱的拥抱”活动,让幼儿在学校内传递拥抱,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多元智能快乐成长》第三单元“可爱的动物”,具体章节为第5节“抱抱”。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认识各种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学会用“抱抱”这个动作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能正确说出猫、狗、兔子、小鸟等动物的名字,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抱抱”这个动作表达对动物的喜爱,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关爱小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动物,学会用“抱抱”表达喜爱。
难点: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特点,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动物的图片、玩偶,磁性黑板,录音机,音乐CD。
2. 学具:画纸,彩笔,动物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动物的特点。
2. 新课内容(10分钟)(1)教师播放音乐CD,让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
(2)教师演示如何用“抱抱”动作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引导幼儿模仿。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抱抱”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3. 实践环节(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2)教师鼓励幼儿用“抱抱”动作表达对动物的喜爱。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动物的名字。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关爱小动物。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边:贴上各种动物图片,方便幼儿回顾。
2. 黑板右边:用大字写上“抱抱”,提醒幼儿用动作表达喜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抱抱”动作表达喜爱。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认识各种动物,学会用“抱抱”动作表达喜爱,让幼儿感受到了关爱小动物的乐趣。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动物的了解程度,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关注小动物,与家长共同参与关爱动物的活动,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实践中。
幼儿园小班社会实践教案《抱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实践教案《抱抱》含反思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抱抱”可以温暖人心的含义。
2.能够模仿成人的应对方式,掌握“抱抱”行为,并且能够正确使用。
3.能够理解“抱抱”行为的意义,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课前活动
1.活动一:介绍自己和小朋友交流,相互认识。
2.活动二:音乐启蒙,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小朋友安静下来。
第二部分温暖心灵,给予抱抱
1.活动一:大人示范抱抱行为,小朋友模仿。
2.活动二:小班团队协作,两人互相抱抱。
3.活动三:小朋友帮助老师搬运东西,给老师抱抱。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今天的教学过程非常顺畅,小朋友们都受到了“抱抱”的温暖。
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小问题。
首先,有些小朋友在抱抱的过程中不太自然,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重点加强。
其次,有的小朋友不愿意与外教抱抱,这可能是由于语言上的障碍,需要更多的热爱和关注来解决问题。
总之,今天的教学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希望明天的教学能够更加精彩。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抱抱》3篇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抱抱》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抱抱》精选3篇(一)教材:小班社会教材《抱抱》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抱抱的含义,培养学生对抱抱的需求和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分享和互助的意识,增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如握手、拥抱等。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小班社会教材《抱抱》。
2. 角色扮演道具:如抱枕、毛毛玩具等。
3. 图片和图片卡片。
4.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面前的玩具抱枕。
2. 提问:你小时候有没有抱过这样的玩具?抱抱玩具是什么感觉?3.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抱抱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到抱抱的重要性。
主体活动:1. 呈现故事情节:通过多媒体播放《抱抱》故事或者老师现场讲述故事。
2. 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感受: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和想法。
3.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抱抱动作和表情。
巩固活动:1. 图片配对:给学生准备一组抱抱的图片和图片卡片,让学生进行配对,找出正确的抱抱动作。
2. 对话练习: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练习用正确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抱抱。
教学反思:1. 教学中的互动性很强,学生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能更好地理解抱抱的含义,增加了对抱抱的认同感。
2. 角色扮演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增加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3. 图片配对和对话练习活动能够巩固学生对抱抱动作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抱抱》精选3篇(二)课题:小班数学《春天的花》教学目标:1. 认识春天的花,了解花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花朵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花朵的美丽和神奇。
教学准备:1. 教具:播种盆、土壤、种子、水壶、小铲子等园艺工具。
2. 图片或实物:春天的花朵图片、用土壤种子发芽的植物等。
3. 分小组的花种植盆。
Step 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春天的花朵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回答问题引起兴趣:“谁知道这是什么?你们喜欢花嘛?你们有没有见过那些花在哪里生长?”Step 2:观察花的特点(10分钟)让学生仔细观察花瓣、花蕊、叶子等部分,并描述花的特点。
小班社会教案抱抱5篇

小班社会教案抱抱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拥抱的正确方式,了解拥抱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良好品质。
3.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拥抱的正确方式,拥抱的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拥抱图片、教学视频、故事书。
2. 学具:小卡片、彩笔、拥抱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拥抱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书讲解拥抱的意义,示范拥抱的正确方式,并强调拥抱时要注意礼貌和尊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拥抱,感受拥抱带来的温暖。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拥抱姿势。
4.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拥抱时刻,并在小卡片上画出拥抱的场景。
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拥抱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抱抱》2. 内容:(1)拥抱的意义:表达关爱、友好、感谢等情感。
(2)拥抱的正确方式:两人面对面,双手交叉放在对方背上,轻轻挤压。
(3)拥抱的注意事项:尊重对方,保持微笑,注意场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拥抱故事。
请同学们回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拥抱时刻,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来,明天课堂上分享。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拥抱时刻是妈妈下班回家抱我的时候。
那时候我感觉很温暖,很幸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拥抱的正确方式,能主动关爱他人,课堂氛围和谐。
今后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抱抱日”活动,鼓励学生向家人、朋友、老师表达关爱,增进彼此感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教育。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小组活动。
3. 板书设计中的拥抱的注意事项。
《抱抱》小班社会活动及反思

《抱抱》小班社会活动及反思《抱抱》小班社会活动及反思(通用4篇)《抱抱》小班社会活动及反思1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体验小猩猩的心情变化,感受爱的抱抱。
2、回忆和自己喜欢的人抱抱的愉悦感受,体验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回忆和自己喜欢的人抱抱的亲密感。
活动难点:体验、分享并交流与与人拥抱的感受。
活动准备:1、手偶2、课件3、背景图活动过程:一、出示手偶,导入活动。
1、师:宝宝们,看看谁来了?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啵啵。
你们愿意和啵啵打招呼吗?(问好交流)2、可是这只叫啵啵的小猴子有点调皮,有一次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二、播放课件,讲述绘本内容。
1、图一:短短的小尾巴、粗粗的腿,还有长长的鼻子会是谁呢?它们是怎么抱抱的?“头靠着头、鼻子钩鼻子”真是有趣的抱抱,好亲热呀!2、图二:走到前面的时候,啵啵又惊喜的大叫起来:“抱抱!”它看到了谁在抱抱?它们是怎么抱抱的?它们还会说什么呢?真是温暖的抱抱呀!还有谁也在说呢?仔细听!它们是怎么抱抱的?3、图三:啵啵看到了小象、小河马、小变色龙,这么多小动物都在和自己的妈妈抱抱,可是它却没有,你们觉得这时候的啵啵心情怎么样?4、图四:大象妈妈正好看到了难过的啵啵,就给了它一个大大的拥抱。
它们就一起往前走小长颈鹿和他的妈妈是怎么抱抱的?好甜蜜呀,这是一种甜蜜的抱抱!你们想和边上的好朋友抱一抱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抱一抱哦!5、图五:啵啵没有找到妈妈继续往前走,这一次它又会看见谁呢?狮子妈妈抱着宝宝,许多小狮子都趴在了妈妈的身上看看小狮子脸上的表情怎么样?是呀,大家抱在一起真幸福呀,这是幸福的抱抱!我们也一起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吧!6、图六:可是啵啵没有妈妈的抱抱,啵啵再也忍不住了,它怎么了?我们也来一起帮啵啵找妈妈吧!7、图七:啵啵终于找到了妈妈,和妈妈抱在一起,可开心了。
小班社会《抱抱》教案5篇

小班社会《抱抱》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社会领域教材《抱抱》,主要围绕“关爱他人”的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三章《家人和朋友的抱抱》和第四章《抱抱的力量》,详细内容为介绍不同场景下抱抱的意义,如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爱抱抱,以及安慰、鼓励的抱抱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抱抱的意义,学会用抱抱表达关爱和友善。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抱抱在不同场景下的意义,学会恰当表达关爱。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抱抱玩偶、音乐CD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家长,学生扮演小朋友,模拟家庭场景,进行关爱抱抱互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挂图,讲解不同场景下的抱抱意义,如安慰、鼓励、庆祝等。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需要抱抱?抱抱能给人带来什么感受?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用抱抱玩偶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抱抱的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和表情。
4. 课堂小结(5分钟)5. 互动游戏(10分钟)学生两两一组,互相给对方一个关爱抱抱,并说出祝福的话。
六、板书设计1. 《抱抱的意义》2. 内容:家人抱抱:关爱、温暖朋友抱抱:友谊、支持安慰抱抱:鼓励、安慰庆祝抱抱:喜悦、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关爱抱抱作业要求:用画笔描绘一个你亲身经历的关爱抱抱场景,并简要描述。
答案示例:画面描述:我和朋友在操场上玩耍,突然朋友摔倒了,我赶紧上前给她一个抱抱,安慰她不要哭。
2. 拓展延伸: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给家人一个关爱抱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抱抱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抱抱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抱抱教案〔精选15篇〕幼儿园小班公开课抱抱教案〔精选15篇〕幼儿园小班公开课抱抱教案篇1活动目的: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亲密情感。
2、感受歌曲的韵律,大胆地用动作表现音乐,表达对妈妈的爱。
3、喜欢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1、围裙妈妈和小嘴巴图片2、课前看过绘本《抱抱》,有和妈妈亲亲抱抱的亲密体验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唤醒经历1、回忆绘本内容T: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看了这本书叫《抱抱》,里面讲的是谁?他要干什么?看到其他小动物和爸爸妈妈甜蜜地抱在一起,也想跟妈妈抱抱,可是妈妈在吗?最后找到了吗?小猩猩终于找到妈妈了,心情怎么样?2、唤醒和妈妈在一起的甜蜜回忆T:你们和妈妈抱过吗?什么感觉?你和妈妈玩过什么游戏呀?二、初步感知,学唱歌曲1、初步感知歌曲T:有一首歌就是唱给妈妈听的,唱了什么呢?T:你听到了什么?亲亲妈妈哪里呀?歌里亲了哪些地方?我们再来听一听!T:我们刚刚先亲了妈妈哪里?“亲亲你的额头,抱一抱你!”然后亲了妈妈的?鼻子,“亲亲你的鼻子,抱一抱你!”最后亲了妈妈的?嘴巴。
“亲亲你的嘴巴,抱一抱你!”我们连起来说一说,小手指一指。
2、亲围裙妈妈,理清亲的顺序〔1〕老师示范T:我们和围裙妈妈打个招呼!T:这一次马老师来亲亲围裙妈妈,宝宝们和我一起哦!我们亲了几下?〔2〕幼儿尝试T:谁也想来亲亲围裙妈妈?。
T:他亲的对吗?围裙妈妈收到了那么多甜甜的吻,感觉怎么呀?3、出示照片,稳固歌曲T:看!是谁?你们想不想也请自己的妈妈出来?妈妈说了,要听到宝贝好听的歌声才愿意出来哦!T:妈妈出来了吗?都出来了吗?有的妈妈说:刚刚我没有听清楚宝贝的声音。
怎么办?再唱一次,要用响亮好听的声音哦!T:妈妈听到你好听的声音都出来了!四、师友互动,感受歌曲T:这一次马老师变成了你们的妈妈,也想你们来亲亲我!谁想来试一试?T:谢谢你们!刚刚那么温顺的亲亲我,抱抱我!四、仿编歌曲,表达情感T:那除了想亲亲妈妈,还想亲亲谁?爸爸!那你愿意唱好听的歌来亲亲爸爸?T:亲过了爸爸妈妈,还想亲谁?谁来试一试!T:我们一起来亲亲XX,好不好!轻轻站起来!小结:宝贝们,到我这里来,我们唱着歌到外面亲亲我们的爷爷奶奶吧!幼儿园小班公开课抱抱教案篇2一、教案设计学生分析^p :选择绘本《抱抱》的教学,一是因为抱抱是爱的表现,是最直接、最自然地情感交流,本故事抓住了幼儿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亲情关爱和对小动物的新奇,特别合适幼儿的年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小班教案《抱抱》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大胆的学说:和妈妈_一_,真开心,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拥抱带来的愉悦感受,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抱抱》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大胆的学说:和妈妈_一_,真开心。
3.体验拥抱带来的愉悦感受。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PPT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蛇、大象等常见动物的特点
座位:U字形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抱抱带来的快乐。
过渡提问:你们喜欢抱抱吗?喜欢跟谁抱抱?为什么喜欢抱抱?
小结:小朋友们都喜欢抱抱,喜欢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抱,因为抱抱很舒服,抱抱很开心,抱抱很快乐。
二、看看讲讲,听听学学,感受动物间不同的拥抱方式。
1.观看多媒体,观察、模仿,理解大象、长颈鹿的拥抱方式。
过渡:今天老师也要带来一个抱抱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猩猩,这个小猩猩有点调皮,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提问:(1)瞧,小猩猩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可能回答抱在一起,追问:你们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抱的?鼻子是
怎么抱在一起的?)
是什么心情?小象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2)师生互动,模仿大象拥抱。
(3)又看到谁了?小长颈鹿是怎么拥抱妈妈的?他们抱在一起的感觉怎
么样?小长颈鹿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说什么呢?
(4)生生互动,模仿长颈鹿拥抱。
小结:小象和妈妈用鼻子勾一勾,真开心;长颈鹿和妈妈用头碰一碰,真开心。
2.根据画面猜测,理解蛇的拥抱方式
过渡提问:(1)看,谁来了?
蛇是怎么抱抱的?他们之间又会说什么?
(2)用毛梗模仿蛇的拥抱。
小结:蛇用身体绕一绕来给对方温暖。
3.小猩猩找妈妈,理解他也渴望被拥抱的心情。
过渡提问:小猩猩看着动物们都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享受着相互抱抱的温馨,这时它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他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