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广西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国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摘自《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十分有限。
经过40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
原煤、发电量等能源产品产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4.7倍和24.3倍;乙烯、粗钢.水泥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9倍、25.2倍和34.8倍;汽车产量已达2900多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
很多产品生产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
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加快。
据测算,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10.0%、10.5%和11%,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4.5和4.4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注重加强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013——2015年,全国共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产能5700万吨等。
在此基础上,2016年2017年两年又化解钢铁产能1.2亿吨、煤炭产能5亿吨,全面取缔1.4亿吨“地条钢”,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6500万千瓦以上。
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提升传统动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工业向中高端水平持续迈进。
(摘自搜狐网2019年7月7日)材料三:
2020年4月22日上午,任正非在深圳华为总部接受《龙》杂志总编辑贾正的专访。
贾正:在世界疫情影响之广、全球经济发展受困之深的情况下,华为在国内和海外的生产、销售情况如何?疫情打乱了今年华为整个的发展节奏吗?
任正非:此次疫情对电子工业打击不大,因为大家都要在家里办公,在家里开会,网络现在忙得不得了。
华为一季度增长1.4% ,增长是低了一些,而且我们没有停工,因为我们的卫生保障政府认为很好,赶工期增加了投入。
影响最大的是餐饮、旅游、航空、酒店等行业,疫情对电子工业没有太大影响,反而需求比以前更大了。
贾正:有很多人认为这次疫情会重塑全球产业链,欧美日各国会加速将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向本国转移。
您如何看待这个趋势?您认为这一趋势将会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什么影响?任正非:将产业链向本国转移是错误的,因为经济一定是走向全球化,只有全球化才会有竞争力,没有全球化就没有竞争力。
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单独构建一个全要素能力,单凭一国之力搭建全要素产业链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目前,我国大量中低端制造业都在向泰国越南等国家转移,美国又在打压我国的高科技产业,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中间层,一定是很困难的,不能有太多的幻想。
(摘自新浪财经2020年4月26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事实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B. 我国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结果。
C. 在疫情影响之广、全球经济发展受困之深的情况下,只有电子工业有小幅增长,餐饮、旅游、航空、酒店等行业都没有增长。
D. 现在“中国制造”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招致美国的打压。
这种打压将是长期的,我们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
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产品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产量从小到大,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C.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注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化解钢铁产能和煤炭产能,取缔“地条钢”,使煤电产能减少了6500万千瓦以上。
D. 受新冠疫情影响,欧美日各国有加速将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向本国转移的趋势,但任正非认为这不是明智之举。
3. 任正非说,中国制造业一定是很困难的,不能有太多的幻想。
面临挑战,“中国制造”要如何寻求出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斗寒图
冯骥才
老沈和我,还有国画系另一名教师潘大年,是二十多年前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老同学。
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老沈的处境并不稳,随时都会因波涛骤起而覆舟落水①。
我一直暗暗为他揪心,同时预感到祸事迟早要飞到他头上。
想到这儿,我饭也没吃,戴上一顶厚厚的棉帽子,去他家看他。
我推开门。
只见老沈坐在一张破旧的、掉了漆皮儿的小圆桌前。
手里捏着一个六边形的白瓷小酒盅闷闷独酌。
他见我来了,没有起身,只略略抬一抬他胡茬浓密的稍尖的下巴,叫我坐在他对面。
他穿着一件对襟的黑绸面的中式小棉袄,紧紧包着瘦瘦的身子。
他头发白了不少,梳成老年式的背头,但头发硬,总有一些不服贴地翘起来,散开,并像野草那样横竖穿插着。
我俩像在小酒店偶然同桌的陌客,都在喝自己的闷酒。
这时,他站起身,走到墙角的画案前,在毡子上铺开一张雪白的画纸,磨好墨,又从墙上的筷子篓里取出一支长锋、尖头磨秃的狼毫画笔。
老沈手握笔管,对平展展的白纸凝视片刻。
忽然,他的双眉就象受惊的燕子的一双翅膀抖动一下,仿佛胸中有股激情奔涌上来。
跟着,这激情跑到他的笔管上,这笔管就在他手中狂乱地抖颤,随即他的臂肘一抬,那饱蘸浓墨汁的画笔如同鹞鹰击兔一般倏然落到纸上。
笔管闪电似地挥动,笔锋在纸面上来回翻转、
戳擦,宛如狂风吹舞的柳条拂扫水面。
在洁白的纸面上出现一条变幻着的捉摸不定的墨色的形体——但这只是须臾间的感觉。
随后,一株苍拙劲拔的老梅树跃然而生。
这时他的笔头落入盛满清水的水盆里一扰,笔上的墨在水中象乌云一样化开,混成灰色。
那笔又在粉罐里猛点两下,重新落回到纸上。
冲动而颤抖不止的笔头横皴竖抹,一边豪放而不经意地把水点、墨点、粉点弄得淋漓满纸。
于是,狂风暴雪,立时成形。
他的肘腕肩臂、乃至全身都在用力。
左手撑着桌边,仿佛不这样,身子就要扑在画上。
由于振动之故,两绺头发滑落到额前,他也不去管,任它们在光滑的鼓脑门上像穗子一般摆动。
静静的屋中,只响着他带着腕力的笔锋在纸上的磨擦声,还有笔管磕碰水盆和色碟的叮当声。
此时,他额上的青筋全都鼓凸出来,暗暗发红,是激动的热血在那里奔流……
这时屋门开了,从外边走进两个人来。
我一看,原来一个是潘大年,另一个是老沈的女学生范瑛。
老沈落好墨,换一支洁净的大羊毫笔,从洋红碗儿里蘸了浓浓的颜色,在梅树枝头点上几朵花儿,补上蕊。
花满蕊饱,艳丽如洗,光颜夺目。
于是一株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梅树便十分神气地跳了出来。
它毫无淡雅幽娴之态,而全然是一派处在逆境中豪杰志士的风姿。
然后他又拿起那支狼毫画笔,用枯笔墨在画幅上端写了“斗寒图”三个醒目的大字。
字迹端庄沉着,刚断跌宕,颇含金石气息,好象是熔了铁水铸上去似的,挖也挖不掉,并与画风十分相合。
我受了强烈的感染。
范瑛和潘大年也挺激动。
我画了多年的画,从来没被一幅画这样感动过。
当然它打动我的一半理由在于画外。
潘大年冲动地说:
“老沈,你这幅画扫除了我们心里的担忧。
看了它,什么话也不用再说了。
人就该这样——‘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嘛!”
老沈听了,顿时感动得眼圈都发红了。
他咬着下唇,似乎在克制自己要奔涌出来的一种快感。
潘大年对他说“我有个要求!”潘大年的表情郑重又诚恳。
“什么?”
“把你这幅画送给我吧!这幅画可以说是你的代表作。
老沈把我们送到院门外,范瑛忽疑虑重重地说:“沈老师,您参加市美展那幅画是不是先撤回来?”“为什么?”
“赵雄肯定要去市美展审画。
我看他已经盯上您了。
别叫他再来找您的麻烦。
”“不!”老沈坚决地说,“我那幅画找不出什么毛病。
甭理他!”
我和潘大年、范瑛三人同行一段路,所谈内容主要是怎样劝动老沈撤回他参加市美展的作品。
在我们三人该分手各自回家的当口,我觉得心里还有件什么悬而未决、隐隐不安的事似的,跟着我明白为了什么,便对潘大年说:
“大年,老沈这幅画你可得收好了。
别给人乱看!”潘大年听了,摇了摇他胖胖而扁平的脸,含着笑反问我:
“你当我是三岁的孩子吗?”
听他这话,我便放心回家去。
脚步比来时略觉轻快些。
(节选自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选《斗寒图》有删改) [注]:老沈参加市友谊宾馆大厅布置,画了几幅画,遭到了不懂绘画艺术的市委文教书记赵雄公开批评,并断言老沈的画里包藏着“反党”的毒箭。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一开始交代我、老沈和潘大年同学,为下文写我担心老沈,潘大年看望老沈、请老沈赠画等内容作铺垫,暗示了我们三人关系非同寻常。
B. 老沈铺纸磨墨挥毫作画是小说描写的重点,意在突出老沈绘画技艺的高超,也有意与我和潘大年形成对比,从而暗示老沈在艺专学习的优秀。
C. 小说对老沈肖像描写中突出了他的头发特征,作者借此暗示老沈桀骜不顺的性格,也从侧面交代了老沈被赵雄盯上并被批判的原因。
D. 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比较丰富。
本文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多种手法,突出了老沈的形象特点。
5. 文章以“斗寒图”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6.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小说结尾我“脚步比来时略觉轻快些”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悲剧特点对比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
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旋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做一体看待的。
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
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
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
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莱特的优柔寡断、奥
赛罗的嫉性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
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有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冤枉的故事,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
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
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的坚毅反抗精神。
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
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
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
而低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成为悲剧主角的,他们的故事只能被写入喜剧中供人嘲弄。
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中外两位戏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
关汉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因为社会势力和当权者的残暴,及异族对汉民族的残害。
所以,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
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
莎士比亚则相反。
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
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7.下列对“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传统。
B.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与中国戏曲中不同角色用不同脸谱作标志的方法有关。
C.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的特点。
D.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有其深刻的中国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的背景原因。
8.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对造成戏剧人物命运原因的认识有所不同。
下面与之有关的解说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人物悲剧的客观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表现人物悲剧的主观性。
B.关汉卿戏剧中的人物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社会原因所致,而莎士比亚剧中人物陷入悲剧则是自身原因所致。
C.关汉卿戏剧往往安排一系列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病态恶行造成主人公的悲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没有此类刻意的安排。
D.关汉卿的戏剧反映了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而具有宿命论色彩。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部悲剧虽然中心人物分别是一对情侣,但
仍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法。
B.莎士比亚戏剧中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同时又是人类性格共有的缺陷,人物形象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的悲剧,既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
D.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人物设置上,使用了相同的手法;而对于戏剧人物的描绘,无论是剧中主人公身份还是造成人物命运原因的揭示,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
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
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
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讽:讽刺,讥讽
B.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贼:残害,戕害
C. 巩先期区处猝集期:约定,约会
D. 一时工作文词者工:擅长,善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嘉祐,北宋仁宗的年号。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如遇祥瑞或忧患等大事要事,一定要更改年号。
B. 常平,指“常平仓”,是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
主要是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
C. 保伍,指根据户籍制度将居民组织起来。
古代民人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D. 中书舍人,官名。
舍人始于先秦,本为王公贵族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曾巩是建昌南丰人,他自幼聪明有才华,十二岁时写成《六论》,文辞很有气魄。
刚刚成年的时候就已经名扬四方了。
B. 曾巩为官不畏强暴,章丘的刁民聚集成社,曾巩利用百姓互相援助,并且诱导盗匪自首,让当地恢复了太平。
C. 曾巩淡泊名利,他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被认为命运不济,朝廷中后生晚辈出人头地,他也不放在心上。
D. 曾巩敢于说真话,他推荐过王安石,但是当王安石得志之后,他还是在皇帝面前对王安石的文章和人品进行了批评。
1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
(2)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4. 下列四首唐诗,对于人、事、物的评价不属于“唱反调”(翻案)的一项是()
A.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B. 赏春罗邺
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生。
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
C. 西施滩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D. 汴河怀古(其二)皮日休
尽道隋亡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5. 请赏析上一题崔道融《西施滩》诗中“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这两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学”与“思”并重;而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示“学”比“思”更有效果。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刘义隆一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落得“_________”的结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图是武汉火神山医院院徽,请简要说明该徽标的设计构思(文字内容除外),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土地,令人魂牵梦萦。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
心中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
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