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二、20世纪创造主义美术教育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美术教育观念转变的起因
从19世纪后半叶起,美术教育观念开始发生根本的 改变。原因:
一,当时科学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开始取代唯心主义的 哲学思想,而哲学思想的转变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促使心理学研究得到了新的发展, 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从而对美术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到了中学,模型画教学中导入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 并让学生了解构图的规律。 模型画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19世纪末亚洲的图画教学
19世纪末,亚洲各国的图画教学与同时期的欧美 各国的图画教学相似,美术教学大都以图画教学为 中心。但有一点是不同的,那就是亚洲各国的图画 教学中加入了本国传统绘画的内容。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创造主义美术教育
进入20世纪中期,在心理学研究和儿童美术研 究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思想开始发生很大的变 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齐泽 克、英国的美术教育家里德和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罗 恩菲德。他们继承了法国哲学家让·雅各·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自然主 义教育观和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1.维也纳的儿童美术教室
齐 泽 克
• 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 突破临摹的局限,也避免写生、透视法的传 授,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儿童自发探求造型 表现的方法。 • 他的教学方法是以自由联想与童话故事刺激 儿童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美术教育观念转变的起因
• 1883年,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影 响的美国教育家霍尔发表了《入学 儿童的心理》。 →霍尔认为生物学家所提出的个体发展遵循
美国
物种进化的模式,同样也适合人类的心理发 展。如果要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就必须研 究儿童的发展过程,并认为儿童的心理与成 人的心理是不同的,在教育中应该体现出这 种区别。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美术教育观念转变的起因
美国
• 1890年至1905年期间,美国的一批学者开始 进行儿童绘画研究。根据霍尔的普通心理分析 法,得出了儿童所经历的一系列发展阶段与从 野蛮到文明的人类进化所经历的阶段是一致的 结论,并由此推断出儿童艺术与部落艺术相类 似。 • 儿童绘画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儿童 美术的看法,确立了儿童艺术家的地位,从而 对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1906年,在日本人的参与下,韩国统监府发布学校法令,“图画”被列 韩国 为普通学校(小学)的科目之一。1909年,“图画”被列为必修科目。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各国学校美术教育初期的特点
虽然,各国导入美术教育的时间有着先后的差 别,但有两点却是相似的。 第一,从各国的历史中可以发现各国在中小学中创 设“图画”科目的出发点是大致相同的,那就是振 兴产业,富国强民。 第二,与现在的美术教学不同的是,当时的图画教 学中包含着诸如绘制地图等制图方面的内容,这是 与“振兴产业”的目的相吻合的。
提倡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创作活动,以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 这种以创造主义教学为核心的,注重儿童个性发展的课程与 教学理论被称作美术教育的工具论。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创造主义美术教育 1.维也纳的儿童美术教室
在美术教学实践方面,奥 地利的齐泽克堪称为最具 影响力的代表人物。齐泽 克早在1897年就在维也纳 开设了私立美术教室,进 行了美术教学实验。1904 年,在维也纳工艺学校中 开设了齐泽克的儿童美术 教室。从1904年直至1938 年的34年间,他在那里进 行了富有革命意义的美术 教学实践。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一、各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开端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英国 芬兰 法国
• 1860年,英国的小学中,“图画”被列为必修科目。 • 1866年,芬兰的小学中,“图画”被列为必修科目。 • 1869年,法国的小学中,“图画”被列为必修科目。
• 1870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议会通过了一项免费图画教育法令,指出 “在学习科目中加入图画”,“要求公立学校教授包括图画在内的所 美国 有这些科目”,确立了“图画”科目作为中小学必修科目的地位。
德国
• 1872年,德国的小学中,“图画”被列为必修科目。
• 1872年(明治5年)8月3日,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学制,从制度上规定 全国儿童必须接受学校教育。此学制设置了名为“罫画”的科目。同 日本 年8月中旬改定学制,设置了名为“图画”的科目。 •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其中中小学堂的科目中包括 中国 “图画”和“手工”的科目。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各国的学校美 术教学大都以图画教学为中心。
图画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教学目的:通过图画教学,练习眼和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
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大都以描绘现实 中存在的物体为主,并普遍采用教师示范描绘步 骤、学生临摹的教学方法,明显呈现出重视传授 描绘技术的倾向。
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 19世纪末,美国的图画教学深受英 国的影响。 →因为来自英国的图画教师史密斯 (Walter Smith)在美国波士顿制 定了一项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各 阶段的图画教学计划。 • 1872年,史密斯在波士顿小学各年 级中开设了图画课程,其中包括徒 手画、模型画和记忆画等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 图画教案:低年级图画教学的目的 是唤醒实际的观察能力,促进运动 肌肉的发展。
英国
• 由于儿童肌肉和神经的发展还不完 善,应避免纤细的制作等儿童不可 能做到的作业。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 图画教学的主要内容: • 描绘简单的自然形体及日常物品的毛笔画。 • 在大幅板面上用彩色粉笔画平涂的图画。 • 用各种各样颜色、形状的卡片,教给儿童 色彩的名称以及色彩组合的方法,教给儿 童形状的名称以及简单纹样的创作方法。 • 在沙盆中用手指画各种各样的纹样。 • 在黑板上练习自在画。 • 进行初步的塑造练习。 • 进行观察的入门学习,即限定时间,让学 生画他们喜欢的和记得住的事物。
图画 +
本国传统绘画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 1881年,日本制定了《小学校教则纲领》, 分为初等(小学1~3)、中等(小学4~6) 和高等(初中1~2)。 • 图画教学的目的、内容及方法为: • 图画中等科先从直线、曲线及简单的形 体开始,逐渐画图案、器具、花叶和家 屋。 • 到高等科,先画草木、禽兽、虫鱼,逐 渐至山水,兼传授几何画法,以眼和手 的练习为主,先画轮廓,之后画阴影。
齐 泽 克
英国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德国
• 图画教学采用的自在画教案: • 教学目的:让儿童获得通过观察,简单明 了地画出日常物体的形和色的能力。 • 下级(1、2、3年级)以想象画为主,中级 (4、5年级)及上级(6、7、8年级)以实 物写生为主。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日本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 1904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等小 学堂章程》中明确指出: 图画教学“要义在练习手眼”,“练成可 应实用之技能”。 • 图画教学内容及方法为:“在使之观察实 物形体及临本,由教员指授画之。”。
中国
由此可见,中国学校美术教育从诞生之 日起就深受西方的影响。 但是,中国不同于西方之处在于,图画 教学内容中包括毛笔画,即中国画画法, 实行的是中、西美术教学的双轨制度。
美国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美国的图画教学
• 徒手画教学与当时英国的图画教学法相似,由教师在 黑板上示范图形的画法,低年级学生在石板上用石墨 临摹,中年级学生在纸上临摹。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 徒手画 模型画教学也采用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模型(圆柱体、 圆锥体和花瓶等)的画法。
• 记忆画教学则要求儿童根据记忆重新画出他们曾 画过的物体。 记忆画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 1910年,韩国学部编写了普通学校的指导 书《普通教育学》。 • 图画科的要旨为:观察物体,并加以正确 识别;磨练正确地描绘日常形体的技能; 涵养美感。 • 图画科的内容分为:临画、写生画与考案 画。 • 1909年,出版了4册《图画临本》,教科书 的编写者在参考日本国定图画教科书的同 时,也编入与韩国王室有关的内容。
德国的图画教学
下级
(1、2、3年 级)
• 练习眼和手。
中级
(4、5年级)
• 观察天然物,加以确实的描绘,并记忆有关物体 的明了的观念。
上级
(6、7、8年 级)
• 画出实物的阴影,变现出远近,教授色彩的调和方 法,继续练习记忆画,并描绘工具以及学校建筑的 一部分。此外还要求加上自在画。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美国?1870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议会通过了一项免费图画教育法令指出在学习科目中加入图画要求公立学校教授包括图画在内的所有这些科目确立了图画科目作为中小学必修科目的地位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法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思考以下问题
学校美术教育开端于哪一时期?各国的美术教 学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创造主义美术教育有何特点或不同之处?它有 哪些长处及弊端? 从各国美术教学的案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1.维也纳的儿童美术教室
• 教育主张与实践内容: • 儿童与成人的绘画表现不同,儿童不仅画看 见的东西,还象征性地表现印象。 • 美术教师的任务是建立创造的氛围,因此给 儿童爱与安心感是很必要的。 • 对儿童的努力决不能耻笑。 • 遵从儿童与生俱来的发展法则。教师应保护 儿童,让他们走自己的道路。 • 无论什么场合,美术教育的方法应遵从儿童 的个性,让他们自由发挥独特的技术,否定 固定的技术教育。 • 儿童美术的第一目的是发展创造力,这对他 们的终身发展有益。 • 自然与人工物的复制不是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