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盐田港东港区对外集疏运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盐田港东港区对外集疏运规划
摘要:本论文首先分析东港区对外集疏运的特点,确定以公路集疏运方式为主。

通过对集疏运交通量进行分阶段分方向预测,分析对外集疏运通道的特点,确定以山海立交为主要对外集疏运节点,龙盐快速路、盐坝高速为主要对外集疏运通道的规划方案。

对其它港区的对外疏运规划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提出的港口集疏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以及港口集疏运设施规划方法可供国内港口新一轮规划建设参考.
关键词:东港区对外集疏运交通预测规划方案
1背景
深圳港是我国华南地区综合性对外贸易和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港,今后将与香港共同发展成为远东地区国际航运中心。

作为深圳港集装箱运输的三大主体港区之一,盐田港区是深圳港外贸集装箱远洋干线航线运输的最重要港区,是华南地区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的中心港区。

盐田港区自80年代始建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盐田港区已建设成为深圳港规模最大的深水集装箱专业化港区。

2006年,盐田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为886.5万标箱,约占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总体的46.9%。

随着港区的发展建设,根据《深圳港盐田港区总体规划》,其规划了西、中、东三大港区,预测2010年盐田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00万标准箱,2020年达到1800万标准箱。

东港区为规划港区,预计2011年第一个泊位建成启用,2020年前完成东港区共9个生产性深水泊位的建设,东港区的通行能力将达到900万TEU。

现可通过东港区的道路仅为一条双向两车道的三级公路盐梅路,不能满足东港区疏港的要求,东港区未来的疏港问题突出。

2对外集疏运方式规划设想
目前,盐田港区的后方集疏运方式几乎全部为公路,2006年平盐铁路完成1.6万TEU集疏运量,公路集疏运量占99.8%,集疏运方式过于单一和集中。

根据《盐田港区总体规划》:通过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田港区道路集疏运系统及港区用地的矛盾。

但从盐田港西、中、东三大港区的现状及特点等方面统筹考虑,提出东港区的集疏运方式应以公路集疏运方式为主,理由如下:
(1)随着盐田东港区的建设,西、中、东港区应统筹考虑集疏运功能定位。

根据铁路规划,平盐铁路规划规模运量为50万TEU/年,盐田港站位于中港区后方,因此,盐田港的铁路集疏运应安排在中港区为宜,从提高港区土地的利用率角度出发,不宜在每个港区均安排铁路装车线。

至于本报告中提出的铁路集疏运量(2015
年:10万TEU;2020年20万)需通过中东联络桥与平盐铁路盐田港站之间的道路交通运输得以解决。

(2)盐田港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转功能不强,表现为内支线和国际中转运量所占比重较小。

2006年盐田国际完成国际中转箱量26.8万TEU,中转比率仅为3.2%。

虽然可积极开展与粤东等地区的内支线运输,并吸引国际中转,但该发展潜力需要假以时日及重力挖掘。

因此,以下东港区对外集疏运规划均以公路为主要方式,主要从最大可能交通量的角度考虑规划对外公路集疏运通道。

3对外集疏运交通量预测
3.1港区产生交通量预测周期
根据东港区总体规划的平面布置和吞吐量预估,东港区最终将形成年900万TEU的吞吐量。

由于港区建设需有一定的周期,且各个建设周期时的陆路运输通道也将有所不同,根据规划要求整个东港区建设周期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近期(1#、2#泊位建成)根据东港区规划建设要求,最先建成的是1#、2#泊位,假定届时山海立交一期已建设完成,东港区的集装箱陆路运输将通过山海立交疏散到盐坝高速公路上,通过盐坝高速公路、盐排及东海道、北山大道完成对外疏港,预测该阶段的集装箱吞吐量约为150万TEU;
中期(一期工程建成)随着一期工程的建成,东港区陆路交通仍由山海立交进入盐坝高速公路,对外疏港通道与近期同,预测该阶段的集装箱吞吐量约为300万TEU;
远期(东港区最终建成后达到最大吞吐量)当东港区全部建成时,龙盐快速路已建设完成,山海立交二期也已完成,所有陆路交通均通过设置在口门处的山海立交与龙盐快速路、盐坝高速公路相接,主要通过龙盐快速路、盐坝高速与其它后方交通路网沟通,预测最大集装箱吞吐量约为900万TEU;
因此,东港区的预测交通量是在规划陆路集装箱集疏运量和通勤客货流量等目标参数的基础上,参照中港区的运营现状结合末来发展趋势预测获得的。

各阶段“集卡”年日平均交通量预测
根据东港区公路集疏运量预测,以及前面所述的有关交通量变化参数,可计算年日均集卡交通需求量,即;
年日均交通量(AADT)=TJ/[AJ×(1-α)×TD]
其中:TJ――年集装箱需求量(TEU)
AJ――每辆集卡的平均装箱量(TEU),取值1.8
α――集卡单程的空驶比例,取值0.45;
TD――一年的作业天数,取值360天。

假设各预测年系数的取值相同,则东港区各规划年份集装箱卡车需求量见下表:
表1东港区各规划年份集装箱卡车需求量表
3.3各阶段预测设计日交通量
有关参数的取用如下:
集疏运(生产车辆)与非集疏运(社会车辆)交通的比例暂取90%:10%;
“集卡”拖挂车平均装箱率为1.8TEU/辆;
“集卡”空驶率取45%;
月不平均系数取1.05;
日不平均系数取1.15;
年运营天数取360天,即月均30天。

综上所述,东港区预测日交通量(混合交通)及折算成标准小客车(pcu)分别如下表:
表2东港区预测日交通量表
3.4各阶段预测高峰小时交通量
假定高峰小时特征系数为0.055,则各规划阶段预测高峰小时交通量(双向)如下表所示:
表3各规划阶段预测高峰小时交通量表
参考p
区集装箱码头工程详细蓝图设计[R].深圳,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