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体现在()
①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中学阶段,我们能重新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
④在中学阶段,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意志和品格会得到高度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分)家长的指责,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笑,经常会让我们感觉自己不够好,甚至产生自卑感。

其实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自己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①对别人的任何评价都要听从
②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
③拿自己的不足比别人的长处
④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3. (2分)20年前,在奥地利留学的潘建伟告诉导师,他的梦想是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早中国成功发射,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潘建伟的追梦之路表明()
①人生需要理想,有了理想就一定能成功②理想能够引领人生的方向
③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是我们的责任④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并付诸行动,不懈努力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 (2分)下列属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是()
A . 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B . 上课注意力分散
C . 上课认真听课
D . 学习不专心
5. (2分)学习中有苦也有乐,对初中生来说,快乐可以()
①在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中获得②在自己的学习中获得
③在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许多问题的时候获得④在我们的兴趣爱好里获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6. (2分)有人说:“友谊这种东西很奇怪,它给人带来无限的支持和力量,但有时也会让人受伤。

”在你与
朋友交往相处的经验里,你感受到友谊中有()
①欢笑②泪水③甜蜜④苦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①
D . ①②③④
7. (2分)与“事业有成”的“80后”聊天之后,西安“95后”女孩决定“打飞的”来沈阳见“成功网友”。

女孩家人劝说无效,求助警方,警方只好暗中“保护”。

果真,对方其实是“60后”诈骗分子,“95后”女孩这才感到自己的幼稚与单纯。

这件事说明()
A . 网络交往是虚拟的,对自己百害无一利
B . 交友要真诚,就应当毫无保留
C . 青少年辨别力低,应当拒绝网络交往
D . 网络交往要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8. (2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友谊对人生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要。

下列属于友谊特质的是()
A . 理解、信任、帮助、嫉妒
B . 忠诚、平等、支持、肯定
C . 尊重、关心、虚伪、欣赏
D . 嫉妒、奸诈、虚伪、憎恨
9. (2分)下列关于增进友谊的做法,正确的有()
①在朋友被人欺负的时候,要讲“哥们儿”义气,把对方教训一顿②要有坦诚、积极的态度
③在朋友困难的时候热情帮助
④尊重朋友、平等相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0. (2分)下列对“止于至善”基本含义理解正确的是,“止于至善”()
①是一种精神境界,人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②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放弃的精神状态
③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实践过程④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情境探究题 (共3题;共50分)
11. (20分)王新经常丢三落四,找不到自己的东西,他认识到自己有粗心、马虎的毛病;后来,他发现同桌周围有很多的朋友,而自己的朋友很少,他认识到自己对朋友缺少宽容和热情。

最让他苦恼的是,昨天由于他没有注意导致一些草稿纸掉到课桌底下,使班里保持了一个月的流动红旗被摘掉了,同学们埋怨他不珍惜集体荣誉;不过,老师经常表扬他聪明、对班级有责任心,而且很懂礼貌。

(1)王新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的?
(2)王新应如何面对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
(3)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
(4)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更好的自己?
12. (15分)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小赵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他无论在学习还是体育方面,都出类拔萃。

他说”我学习好,身体棒,至
今还没发现自己有什么缺点“
材料二小丽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城市,转学到了一个新环境,看到城里的学生多才多艺、敢说敢做、家境富裕、穿戴漂亮,它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抬不起头来。

(1)你认为这两名同学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2)你认为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
(3)如果他们想要变得更好,应该怎么做?
13. (15分)人生什么最温暖?不是寒冬的炉火,不是三月的春风,而是友谊。

人的一生,没有得到真正的友谊,则是贫瘠的一生、荒凉的一生,像没有绿色生命的土地,像没有枝叶和花朵的枯树。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某校七年级(1)班“友道的天空”主题班会刚刚开始,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欣赏美文:友谊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使贫病交迫;友谊是岀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调,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任务二:解读故事有位女士总期望别人为她出更多的力,而她自己却很少付出。

例如,她毫不客气地让别人帮她照看孩子,看管房屋,或者跑腿等,但当别人有事请她帮忙时,几乎不可能。

她去拜访别人时,衣食住行都要符合其要求:食物要合口;住房必须安静且光线适中;由于她对猫过敏,主人要托朋友看管猫。

当别人回访她时,却根本得不到这样的待遇。

任务三:参与调查“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2016年上半年主流社交网络上比较流行的网络流行语,源于漫画作家喃东尼创作的“友谊的小船”。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其实就是两个朋友之间,委婉地说出:哼我不想跟你玩了!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

(1)在任务一中,人们为什么如此地赞美友谊?
(2)在任务二故事中的女士能得到友谊吗?为什么?
(3)为防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有哪此锦囊妙计?
三、分析说明题 (共1题;共20分)
14. (20分)为了帮助升入初中的新同学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充分发掘潜能,树立自我新形象,实现生命的价值,某校《校园周报》的“心理咨询”栏目记者对本校的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采访活动,下面是该记者在采访中的一些具体情景。

请你结合这些采访情景,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采访情景一:认识自我
七年级(1)班的路小梅同学,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发型,经常在课堂上掏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的容貌欣赏,致使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影响听课效果,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

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要求她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她却不以为然。

采访情景二:发掘潜能
七年级(2)班的鲁宁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体育成绩也不突出,在文艺方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曾多次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始终没有成功。

他因此陷入困惑之中,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如他人,无法改变自己。

(1)你认为小梅有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2)你认为青少年应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3)你认为鲁宁同学在学习成绩、体育、文艺等方面成绩平平的原因是什么?
(4)请你帮鲁宁同学改变现状,为做更好的自己出谋划策。

四、简答题 (共1题;共15分)
15. (15分)材料:刘全从小就立下大志,将来要当这个家,那个家,但进入初中以来,刘全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上不如这个,不如那个。

“你看,黄莹反应真快,老师一提问题,还没等说完,她就举手回答,而且答得相当精彩。

”“为什么我的记忆力不好,老是丢三落四。


“陈诚好活跃,人际交往能力特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我家对面的男孩聪明极了,参加全省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真叫人羡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刘全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偏差,你能告诉他该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吗?
(2)请你告诉刘全有,认识自我的方法有哪些?
(3)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发掘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请你说说发掘潜能的方法有哪些?
五、综合探究题 (共1题;共20分)
16. (20分)近年来,腾讯公司开发的QQ姊妹产品——微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

微信借助互联网发送短信和语音,且不收费,因此成为了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

有调查显示,微信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不少人还喜欢使用微信寻找陌生人的“摇一摇”功能。

于是,微信也就同时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出现了不少利用微信实施诈骗、抢劫、强奸等犯罪的案件。

微信几乎成了“危信”。

另外,近几年,互联网上利用微博、微信和QQ制造谣言的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网络购物上当受骗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生活在网络世界的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2)生活在网络世界的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3)请你从法律的角度为“净化网络环境”提一点建议。

(4)请你从法律的角度为“净化网络环境”提一点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情境探究题 (共3题;共50分)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3-1、
13-2、
13-3、
三、分析说明题 (共1题;共20分)
14-1、
14-2、
14-3、
14-4、
四、简答题 (共1题;共15分)
15-1、
15-2、
15-3、
五、综合探究题 (共1题;共20分)
16-1、
16-2、
16-3、
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