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用于绝经后期乳腺癌治疗的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曲唑用于绝经后期乳腺癌治疗的疗效分析
李山岭
【摘要】目的探究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来曲唑与三苯氧胺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治疗的绝经后期乳腺癌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1例.三苯氧胺组予以三苯氧胺治疗,来曲唑组予以来曲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来曲唑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93%(34/41)高于三苯氧胺组63.41%(2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0.05);来曲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5/41)低于三苯氧胺组36.59%(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3,P<0.05).结论采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期乳腺癌,来曲唑临床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可作为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又一新选择.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8(035)002
【总页数】3页(P48-50)
【关键词】乳腺癌;来曲唑;三苯氧胺
【作者】李山岭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肿瘤科河南新乡4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目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已高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约为42.55/10万,严重威胁着女性生命健康[1]。
多数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失手术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应用及完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以往临床将三苯氧胺定为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但临床实践发现,长期用药后子宫内膜癌及血栓栓塞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使其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受到质疑[2-3]。
芳香酶抑制剂亦属于内分泌治疗的一种,来曲唑属新型芳香化酶抑制剂,其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合成来降低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降低对肿瘤生成的刺激作用。
为提高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将三苯氧胺与来曲唑应用于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观察对比两种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绝经后期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治疗的绝经后期乳腺癌82例,均为绝经后女性;符合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指征:绝经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呈阳性,可进行手术治疗者;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近期接受过内分泌治疗或正在接受抗激素治疗者。
8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1例。
来曲唑组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73±8.86)岁;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17例、ER与PR双阳性24例;浸润性导管癌26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粘液腺癌4例、髓样癌3例;Ⅰ期5例,Ⅱ期28例,Ⅲ期8例。
三苯氧胺组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5.97±9.06)岁;ER或PR阳性16例、ER与PR双阳性25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粘液腺癌3例、髓样癌4例;Ⅰ期4例,Ⅱ期29例,Ⅲ期8例。
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三苯氧胺组采用三苯氧胺(上海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1021545)治疗,2.5 mg/次,1次/d,1个月为1疗程,持续治疗2~3个疗程后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手术。
来曲唑组采用来曲唑(重庆圣华曦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59)治疗,20 mg/次,1次/d,1个月为1疗程,持续治疗2~3个疗程后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手术,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估根据RECIST 1.0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4]进行判定,完全缓解:乳头溢液、乳头乳晕异常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肿瘤病灶基本消失;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肿瘤病灶最大直径较治疗前缩小≥50%;无变化:临床症状轻度改善或无变化,肿瘤病灶最大直径较治疗前缩小<50%;进展:临床症状加重,肿瘤病灶直径较治疗前增大或出现新病灶;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之和计入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与对照组(6
3.41%)比较,来曲唑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93%)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41,n(%)]组别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进展总有效率来曲唑组3(7.32)31(75.61)4(9.76)3(7.32)34(82.93)三苯氧胺组
0(0.00)26(63.41)9(21.95)6(14.63)26(63.41)χ2————3.975P————0.046 2.2 不良反应比较来曲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低于三苯氧胺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41,n(%)]组别恶心骨痛头疼潮热体重增加总发生率来曲唑组2(4.88)0(0.00)2(4.88)1(2.44)0(0.00)5(12.20)三苯氧胺组
5(12.20)1(2.44)4(9.76)3(7.32)2(4.88)15(36.59)χ2—————6.613P—————0.01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不断变化,乳腺癌发病率及致死率明显升高,已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乳腺癌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癌细胞的生长依赖于多种激素,其中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通过术前降低雌激素水平来发挥抑制或缩小肿瘤的目的,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5]。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主要来源于雄激素前体物质在外周组织中的芳香化,而雌激素水平升高则能刺激乳腺癌肿瘤生长。
三苯氧胺为抗雌激素药物,其分子结构与雌激素相似,能和雌二醇对抗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形成无活性的二聚体,并最终进入肿瘤细胞,阻止染色体基因开放,进而影响癌细胞生长发育。
但杨梅[6]研究指出,当晚期乳腺癌癌细胞内的人表皮生长因子II型受体(Cerb-2)呈阳性时,可形成信
号传导通路,其下游产物MEK激酶1可促使三苯氧胺与雌激素结合,并生成具有活性的二聚体磷酸化产物,进而导致治疗失败。
而来曲唑属于高选择性芳香化酶抑制剂,是苄三唑类衍生物,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来降低雌激素水平,使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降低[7-8],其药理作用机制不受Cerb-2影响,因此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来曲唑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三苯氧胺组(P>0.05),提
示采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期乳腺癌,与三苯氧胺比较,来曲唑临床疗效更高,赵春晓研究证实来曲唑活性较第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氨鲁米特)强150~250倍[9]。
因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大剂量使用时对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物质分泌无影响,对全身各系统及靶器官无潜在毒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无诱变性及致癌倾向。
林薇等[10]研究指出,乳腺癌术后随着三苯氧胺服用时间延长及剂量增加,可引起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并有癌变倾向。
本研究结果可知,来曲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三苯氧胺组(P<0.05),提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期乳腺癌,与三苯氧胺相比,
来曲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安全性。
但本研究因纳入样本量较少,且观
察时间较短,未对患者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有待临床多中心、大量样本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采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期乳腺癌,与三苯氧胺比较,来曲唑临床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可作为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又一新选择。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金钟奎,刘长山,徐旺,等.来曲唑在老年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6):60-62.
[2] 范爱国,孙雅莹,杨国兴.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对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4):3 644-3 646.
[3] 虞宝中,贺汉军,侯艾林.来曲唑与他莫昔芬对绝经后乳腺癌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7,12(10):1 565-1 568.
[4] 何瑞婵,曾晓霞,罗智君.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疗法中应用来曲唑与三苯氧胺的对比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6,36(1):24-25.
[5] 饶彬,吴耀忠,董安慧,等.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6):102-105.
[6] 杨梅.他莫昔芬与来曲唑在绝经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中临床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
报,2016,22(9):910-912.
[7] 刘舟静.来曲唑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9):183-184.
[8] 陈圜圜,阳翎,禹虹,等.来曲唑不同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3):370-373.
[9] 赵春晓.来曲唑和氨鲁米特治疗妇女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6,3(17):163-164.
[10] 林薇,张雪玉.乳腺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
报,2015,37(5):51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