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采松果第2课时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采松果》第2课时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采松果》,我将从以下两大板块进行课前说课。
一、读懂学生
有研究表明,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的25-3=23、165-3=135、325+3=355?因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出错。
因此,本节课,在计算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有一定的类比迁移能力。
二、读懂教材
《采松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 领域。
这个单元是学生在基本掌握了IOO以内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100以内数的不进
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为后续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万以内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上一节课,学生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本节课,承上启下,以采松果为素材,探究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有鉴于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依据教学目标,我认为这里要重点教: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理。
四、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将采用,下面的教法:体验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学法:体验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合作探究法。
五、说教材处理
新课标提倡用好,用活,活用教材,提倡非线性地,生成课堂。
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处理。
第一:动物园游玩的情境贯穿本节课,以错导学,点亮教材细节。
第二:玩中学,学中玩,加入情智型作业,增加学生答题兴趣,打破教材束缚。
六、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思考,我抓住数学本质,学生本位,努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
第一部分:激趣引入,链接算理。
看完动物园宣传片后,激趣抢答,赢取门票。
这样的引入,趣味性强,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和两位数的组
成,帮助学生,算法迁移,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第1次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第2次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通过类比迁移,总结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方法,为建立笔算模型,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解释应用,拓展延伸。
设计有层次的练习,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第四部分:总结评价,内化升华。
下面,请您随我,一起走进,教学片断展示:第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同学们顺利闯关,开
心地拿到动物园门票,来到了松果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仔细分析,提出,合理问题。
孩子们交流汇报,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水平,提出的问题多种,我归纳整理出以下三个的问题。
一共有多少松果这道题?怎样列式?孩子们一起说!(板书25+4)等于几呢?请你先想一想,试一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集体汇报,呈现算法。
预设孩子们方法多样,组织学生集体汇报会有如下几种方法:①一部分学生口算:4+5=9 20+9=29 (动手加分)②一部分学生,用到了摆小棒的方法,这些做法,都能理解。
③你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孩子们方法多样:画图、画线段等方法。
④预设,用拨计数器的方法时,部分学生会这样:25+4=69。
⑤只有帮助学生找出错因,才能避免以后出错。
组织学生分析错因:错在哪里?透过现象,着本质。
在这儿,孩子们遇到了新的问题,4到底应该加哪个数位呢?追根溯源,找出错因:1. 一年级学生数感差,以形象思维为主,认知能力弱。
2.个位和十位区分不清,没有正确理解数字所表达的意义。
针对这个现象,组织学生纠错,研究算理,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探索,学生们一定会有以下认识:25 表示2个十和5个一,加4,就是加上,4个一,应该在个位上,拨四个珠子,九个一和两个十就是29。
这么多算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新课标提倡: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我们尊重个体差异,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进行优化。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类比迁移,学生很快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减法问题)。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通过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算得又对又快吗?学生可能会说:看清数字,不要算错;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等等。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渗透位值的概念,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这一教学片段,以学定教,以错导学,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明确算理。
这样的,精彩生成,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实现深度学习。
七、说练习处理
为了更好地,建构知识,增加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我变换题目顺序,设计到动物园游玩中,学生在游玩中完成分层练习,闯关活动讲评练习,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基础练习:帮助学生及时的,巩固新知。
课中,及时批改,指导学困生。
提升练习:渗透加法交换律,训练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拓展练习:拓展思维,提升算理的广度和深度。
八、说教学评价
第四个环节:总结评价,内化深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班级优化大师APP,教师,同伴和学生本人,都是评价者。
评价方式多样化:①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小组竞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② 设计有层次的练习,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③通过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这些评价,所获得的信息,让我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助于总结与反思,及时改进教学策略。
九、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呈现学生的思维全过程。
十、说教学特色
纵观整节课,我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三个创新点。
通过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用生活问题构建数学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核心素养。
我想,如果我们每一节计算课,都这样,沟通转化,类比迁移,必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