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相关专业的衔接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相关专业的衔接
问题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环节,市政给排水工程涉
及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在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安全供水、快
速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要求,也要考虑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以及市政给排水工
程衔接问题,以确保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本文就市政给
排水工程设计与相关专业的衔接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针对问题的解决和处
理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对优化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所启示。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衔接问题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一项重大基础设施类工程项目,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环节,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要求更高。

市政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城市供水系统、排
水系统、雨污系统等,服务于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的安全供水、雨水和污染的快
速排水,以及具备吸水、渗水、蓄水、净水等多方面的工程,确保与城市规划相
融合。

尽管,在城市化不断发展中在持续优化给排水工程设计,也在促进给排水
工程施工技术、设备的创新,但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复杂、管网密布、设备多,
在工程衔接方面的难度大,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影响总体工程质量和功能作
用的发挥。

因此,要把握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相关专业的衔接问题及阻碍因素,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进行处理。

1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及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城市道路交通更复杂、
城市建筑更多、城市污水的类型更多、污水处理和治理的难度更大,对城市给排
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更高。

而且,当前我国更加重视加强“海绵城市”“生
态城市”建设,要求升级各种基础配套设施,并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提出
了新的要求。

市政给排水工程主要由市政给水、市政排水2大工程组成,包括城
市供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污系统等子系统[1]。

其中,给水工程主要是向城市提
供所需的水源,保证供水安全,通常情况下主要采用管道、水泵站2种方式供水,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和工业产业发展所需[2];排水工程要实现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工业产业污水、雨水等的集中收集和科学排放,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在保证达
到排放要求之后在排放,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污染的问题,过程中对排水
工程的要求高,且需要明确的排放规则、制度标准作为支撑,在综合考虑和分析
污水类型、来源、污染程度等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排水方式,对排水管道和路线
科学设计[3]。

此外,市政给排水设计与施工要与城市规划相融合,从整体性、系
统性、综合性角度出发,在综合考虑和分析城市建筑和工业产业布局情况、城市
交通和道路分布情况、城市人口和排水需求、城市地形地势和环境条件、城市降
水和污水排放需求、已建给排水管网情况和给排水工程规模、给排水工程后期修
正和更改等,以及“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对市政给排水
工程科学设计,对管网系统科学布局,使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安全供水、取集和输
送原水、改善水质、排出雨水和污水等方面有效发挥作用,满足基础需求,且具
备一定的的吸水、渗水、蓄水、净水等功能,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

2市政给排水工程衔接过程的障碍因素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逐渐促进了新施工技术、材料设备的应用,也在优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模式,但影响给排水工程衔接的因素多,也容易出
现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影响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例如,1)管道衔
接问题。

管道安装是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序,衔接材料的选择、衔接方
式等都是影响管道衔接和安装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材料不合格、材料有损,或
焊接、丝扣衔接、法兰衔接等选择不合理、操作不规范,都将导致排水衔接失败,以及资源资料的浪费[4]。

2)电气设备衔接问题。

为支撑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稳定
运行,满足实际所需,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衔接中还可能要用到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不同情况下所需的电气设备型号、规格等不同,安装和使用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如果选择和应用不当,都将影响给排水工程后期的运行和使用[5]。

3)线路衔接问题。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要考虑的因素多,既要保证新建工程合理,
也要与原来的给排水工程和管线有效衔接,但很多项目由于前期考虑和分析因素
不全面、现场调查和勘察工作不细致,导致项目中存在管道直径不合理、管道错位、施工误差等问题,及管道长度和位置、管道敷设不符合工程要求等问题。

而且,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会涉及到道路问题,会造成道路停止通行的情况,需要提前对其科学规划,尽可能降低给排水工程施工对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等造
成的影响。

此外,城市地下管线的种类多,包括给排水管线、供电管线、燃气管线、通信管线等,如果资料分析不到位、设计不合理,将影响市政给排水工程设
计和规划布置的科学合理性,导致新建给排水系统管道不能很好与原有给排水系
统管道衔接,以及线路交叉、重叠、线路不到位等情况,甚至对城市其他一些管
线造成破坏[6]。

3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相关专业的衔接问题的解决建议
3.1做好勘察调查和资料分析工作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要与城市规划相融合,为确保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降低市政给排水工程衔接问题,使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拥有良好的质量性
能和整体效果,满足多元化所需,要认真做好工程现场的勘察工作、前期调查和
资料文件分析换工作,明确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选择适合的供水方式,准
确把握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工业产业污水、雨水等的集中收集和科学排放需求,
持续优化排水系统和相关设施,并做到雨污分离。

明确污水类型、来源、污染程
度等,选用适合的排水方式,并科学确定排水管道和路线、排放标准等。

相关工
作的时候,还需要对城建资料、市政规划建设资料等科学分析,对城市建筑和工
业产业布局情况、城市交通和道路分布情况、城市人口和排水需求、城市地形地
势和环境条件、城市降水和污水排放需求、已建给排水管网情况和给排水工程规模、给排水工程后期修正和更改等有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市政给排水
工程设计[7]。

3.2优化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线设计的科学性与否,将直接影响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效
果与工程衔接,且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线布设比较的复杂、网管密布,既要保证
新建给排水系统管道与原有给排水系统管道很好衔接,也要避免出现线路交叉、
重叠、线路不到位等情况,同时不能对原有的给排水、污水、雨水、消防、通信
等各种管线造成破坏,还需要做到污水管线科学设计、雨污管线尽量分离,更好
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

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保证管道深度、宽度设计合理,
尽量使给排水管道在冻土层以下,降低管道冻坏的发生几率,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在综合考虑和分析工程实际情况、现场具体情况以及原有的排水、污水、雨水、消防、通信等管线布设情况和埋设深度的基础上,优化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确保管线的科学对接,不同专业管线的间距设计合理合规;在深度设计的时候,
还需要有一定的预见性,科学设计管线预留埋设空间[8]。

此外,借助BIM模型等,对市政给排水管线进行更直观的模拟和展示,包括管线综合布线和布设情况、具
体位置和材质、管线具体走向及管道的长度、位置、管道敷设要求、管沟挖设深
度等,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理的地方,使管线设计更合理、衔接规范。

在分析供
水系数、高峰供水量、降水峰值、高峰排水量、发生灾害面积等的基础上,科学
确定市政给排水管线的直径大小,及管线走向、下水井排布情况、主次干线管道
的选用。

3.3优化市政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
为确保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拥有良好效果,并降低施工成本,减少项目施工
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要持续优化市政给排水结构设计。

首先,在综合考虑给
排水需求、施工现场情况和建筑分布情况、交通情况的基础上,对各阶段施工及
施工现场科学规划,市政、承建、交通、设计等需要保持良好沟通和协调,以确
保给排水工程设计合理、施工规范。

其次,通过调查分析和资料分析,明确工程
项目的管道长度、管道敷设要求、管道位置及管道阀门、管材和等级,以及排水
量和排水点、管沟挖设深度等,要保证管材埋设规范、管材间衔接合理,严格控
制偏差问题[9]。

其次,施工前需要认真做好测量放线工作,采用适合仪器设备,
对管材的中心线、高程、直径等科学确认,围绕项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给排
水管道材料、构件,仔细检查各种管材和构件的口径大小、质量、规格、型号等,查看是否存在管材破损、脱皮、裂纹、蜂窝露骨、弯折、锈蚀等方面的问题,淘
汰不合格材料,之后在规范埋设,以保证管材的良好衔接,防止后期出现频繁爆管、水管渗漏问题。

把握现场管道的走向、三通开口、标高位置及施工图纸、技
术文件和安装标准要求,选用适合的连接方式,判断采用法兰连接、螺纹连接、
承插连接、沟槽连接哪种方式最适合,并仔细仔细检查螺纹连接面是否存在烂牙、缺牙问题;沟槽管件是否存在变形情况;管道的强度、密封性、质量等是否合格,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10]。

3.4优化市政给排水工程电气设计
为使市政给排水工程更好满足多元化需求,也要持续优化工程中的电气设计,在满足设计要求和标准的基础上,尽量保持进户线的方位与主电源之间的距离最短,起到节省电线、电缆的作用;每层每户的电表安装,要规范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使其运行和使用更安全;总机房中需要结合实际,科学设置防静电地板。


要求结合工程实际,选用适合的电气设备,并科学确定安装位置,且保证电缆电
线埋设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结束语: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中要持续完善和优化市政给排水工程,将“以人为本”的
理念贯穿其中,并确保设计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能很好
的服务于城市安全供水、快速排水、污水处理等。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
还需要把握工程衔接问题及障碍因素,加强影响因素的控制,科学解决和处理工
程衔接问题,使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效果更理想。

参考文献:
[1]何志浩.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相关专业的衔接问题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22(24):163-165.
[2]辛磊.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相关专业的衔接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2949,3218.
[3]林文元.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相关专业的衔接问题[J].中华建
设,2019(4):122-123.
[4]黄恒.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相关专业的衔接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7):2472.
[5]崔咏花.探究市政给排水衔接的常见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17(18):213.
[6]王丽.浅谈市政给排水衔接的常见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15(11):234.
[7]肖嵩.浅谈市政给排水衔接中的阻碍因素及处理办法[J].低碳世
界,2017(28):168-169.
[8]王虹.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价值工
程,2019,29(36):51.
[9]宋秋颖.如何将给排水工程施工与城市规划实施有效融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5):2791.
[10]付鹏,李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居
舍,2019(25):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