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定时练:第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选择题
1.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 )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③刻舟求剑④居安思危⑤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2.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因素,也带来了不利的因素。
这说明()
A.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任意的B.事物自身包含着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C.任何事物自身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一个小孩站在马路边大哭,一个大人问小孩为什么哭,小孩说自己的硬币掉进下水道了。
大人给小孩一枚硬币,以为小孩会破涕为笑,没想到小孩哭得更厉害了。
大人纳闷:给了你硬币了,为什么还哭?小孩答:如果那枚硬币不掉进下水道,我现在就有两枚硬币了。
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寓意的是()
A.矛盾是人们主观想象的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C.矛盾时时存在D.矛盾处处存在
4.宋朝诗人卢梅坡有《雪梅》诗两首。
一首是:‘“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另一首
诗是:“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这两首绝妙的诗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②坚持两分
法、两点论③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④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5.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
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D.祸兮福倚福兮祸伏
6.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
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
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
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
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③既要认识矛盾的统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 B.①④C.③④D.②③
7.灰太狼虽然是反面角色,但他勤劳、能干、专一,有模范丈夫之称!懒羊羊好吃懒做,见到灰太狼只会逃跑,简直一无是处,但他淡定、朴实、相信身边的人,不无可爱之处。
不少粉丝称“嫁人要
嫁灰太狼,做人要做懒羊羊。
”这从哲学上说明()
A.事物总是有优点和缺点的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全面地看问题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2013年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施这一政策的辩证法依据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D.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
9.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子·天下》中的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③“热”的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
”
A.①③ B.②④C.②③D.①④10.《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意思是“兄弟间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