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
粉尘及噪音的控制制度
粉尘及噪音的控制制度粉尘和噪音是工作现场常见的环境污染因素,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粉尘和噪音控制制度,以规范和管理相关工作场所。
一、粉尘控制制度1. 粉尘危害评估:根据工作场所的粉尘产生情况和工人的暴露程度,对粉尘的危害进行评估,确定相关的防控措施。
评估包括粉尘种类、浓度、颗粒大小、暴露时间等。
2. 排放控制: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排放进行控制,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采用有效的排风设备、粉尘收集装置、密闭设施等措施,降低粉尘浓度。
3. 个人防护措施:为工人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例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保护工人免受粉尘的侵害。
4. 培训教育:对工人进行粉尘危害和预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教育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采取正确的工作姿势和工作方法,减少粉尘暴露。
5.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控制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工作场所按照规定进行粉尘防控。
对违规行为和不合格设备进行惩罚和整改。
6. 修订和监测:根据粉尘控制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及时修订粉尘控制制度,确保其符合最新的技术和法律要求。
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控制效果达标。
二、噪音控制制度1. 噪音测量和评估:对工作场所的噪音进行测量和评估,确定噪音水平和对工人的危害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噪音源控制: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减少噪音的产生。
例如使用低噪音设备、隔音设备和吸音材料,降低噪音源的噪声强度。
3. 隔离和屏蔽:将噪音源与工作区域隔离开来,减少噪音传播到工作区域的程度。
通过隔离墙、屏蔽板等措施,阻断噪音传播路径。
4. 声学设施改造:对于噪音较大的工作场所,进行声学设施改造,以减少噪音的危害。
例如加装吸音设备、改进机器的声音产生机制等。
5. 个人防护措施:为工人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例如耳塞、耳罩等,降低工人受到噪音伤害的风险。
噪音测试方法
噪音测试方法噪音测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环境中的噪音水平,找出噪音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进行噪音测试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噪音测试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
一般来说,噪音测试仪器包括声级计和噪音分析仪。
声级计是用来测量环境中的总噪音水平的仪器,而噪音分析仪则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噪音的频谱特性,找出噪音源。
在选择测试仪器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来进行选择,确保选用的仪器能够满足测试要求。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测试点的布置。
在进行噪音测试时,测试点的布置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位置,确保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环境中的噪音情况。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避开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干扰源,如风、雨、电器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接着,我们进行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在进行噪音测试时,我们需要按照测试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采集测试数据。
采集完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测试结果。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排除异常数据,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可以找出噪音源,并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程度。
然后,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装隔音设施、调整工作流程、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等,以降低噪音水平,保护员工的健康。
总之,噪音测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环境中的噪音水平,找出噪音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进行噪音测试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点的布置,进行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并根据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希望本文介绍的噪音测试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工地防噪音措施(1)
建筑工地防噪音措施1. 施工方案设计与评估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噪音控制的需求。
通过评估工程规模、工期、施工环境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的产生。
2. 各类噪音源的监测与控制2.1 噪音源识别对工地内的各种噪音源进行识别,包括工程机械、运输车辆、施工活动等。
2.2 噪音监测使用专业的噪音监测设备,对噪音源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噪音水平不超过法定标准。
2.3 噪音控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噪音控制措施,如调整作业时间、更换低噪音设备等。
3. 工地围挡和隔音材料的使用3.1 工地围挡设置有效的工地围挡,以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围挡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隔音性能。
3.2 隔音材料在噪音传播途径上使用隔音材料,如隔音板、隔音窗帘等,以进一步降低噪音水平。
4. 施工方法优化和设备选择4.1 施工方法优化通过优化施工方法,减少噪音的产生。
例如,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法,减少现场作业噪音。
4.2 设备选择优先选择低噪音、高效率的施工设备,以减少噪音源。
5. 员工培训与健康防护措施5.1 员工培训对工地进行噪音控制培训,提高员工的噪音防护意识和技能。
5.2 健康防护措施为员工配备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噪音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6. 噪音污染处理及应急预案制定6.1 噪音污染处理如发生噪音污染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6.2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噪音污染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和处置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
7. 社区沟通与环境保护策略7.1 社区沟通与周边社区保持良好沟通,及时通报施工噪音情况,听取居民意见,共同维护和谐环境。
7.2 环境保护策略将噪音控制纳入环境保护整体策略,与其他环保措施相结合,实现工地绿色施工。
8. 防噪音措施的监督和检查8.1 监督制度建立防噪音措施的监督制度,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8.2 定期检查定期对工地噪音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工作场所噪声测量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工作场所噪声测量质量控制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工作场所噪声测量质量控制基本要求和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场所噪声测量的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85.1 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5173 电声学声校准器GB/T 15952 电声学个人声暴露计规范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T 189.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JJG 176 声校准器JJG 188 声级计JJG 778 噪声统计分析仪JJG 980 个人声暴露计检定规程CNAS-GL 042 测量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参考声压级为测试声级计的电声性能而规定的声压级。
[来源:JJG188-2017,3.19]3.2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
[来源:GBZ2.2-2007,11.1.2]3.3非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
其中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的噪声为周期性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变化无明显的周期性或无规律可循的噪声为非周期性/无规律性噪声。
[来源:GBZ2.2-2007,11.1.3,有修改]3.4脉冲噪声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
[来源:GBZ2.2-2007,11.1.4]3.5质量控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通过内部自查及外部监管,对日常运行与业务管理全过程开展的质量管理活动。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工作场所噪声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包括机械设备的运转声、人员活动的噪声、交通噪声等。
噪声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制定和执行工作场所噪声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明确规定噪声的监测和评估方法。
监测和评估噪声是确定工作场所是否存在噪声超标的重要手段。
监测方法应当包括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评估方法应当包括噪声频谱分析和噪声暴露水平评估。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和评估,才能有效地控制工作场所噪声。
其次,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的允许暴露时间和强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标准,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的噪声将对人体造成损害。
因此,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在工作时间内,员工接触噪声的允许时间和强度。
同时,对于高噪声环境下的工作岗位,应当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
另外,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控制的技术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的隔音、降噪、减振措施、工作场所的声学设计、员工个人防护设备的配备等。
只有通过技术手段,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工作场所噪声对员工的危害。
此外,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监测和控制的责任主体和管理程序。
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监测和控制职责,建立健全的噪声监测和控制管理程序,确保噪声监测和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最后,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监测和控制的效果评估和调整机制。
定期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工作场所噪声控制的效果。
总之,制定和执行工作场所噪声标准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工作场所噪声对员工的危害,营造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
希望各个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车间噪声测定
车间噪声测定标题:车间噪声测定引言概述:车间噪声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工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车间噪声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车间噪声测定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车间噪声测定的重要性1.1 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会导致听力损伤、心理压力增加等问题。
1.2 噪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高噪声环境会干扰工人的思维、集中注意力和沟通能力,降低工作效率。
2. 车间噪声测定的方法2.1 噪声测量仪器的选择:根据车间噪声特点选择适合的噪声测量仪器,如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
2.2 测量点的选取:根据车间布局和噪声源位置,合理选择测量点,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3 测量时间的确定:根据车间生产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进行测量,以获得真实的噪声水平。
3. 车间噪声测定的标准3.1 国家标准:根据中国国家标准,车间噪声的限制值为XX分贝。
3.2 行业标准: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车间噪声限制标准。
3.3 国际标准:借鉴国际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车间噪声控制水平。
4. 车间噪声测定的控制措施4.1 噪声源控制:通过改进设备、采用隔音材料等方法,减少噪声源的产生。
4.2 隔声措施:采用隔声设施、隔声罩等措施,减少噪声传播和扩散。
4.3 个体防护措施:为工人提供合适的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5. 车间噪声测定的监测与评估5.1 定期监测:建立车间噪声监测系统,定期进行噪声测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2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判断车间噪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3 噪声控制措施的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车间噪声控制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控制效果。
总结:车间噪声测定是确保工人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工作。
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遵守相关标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监测和评估噪声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车间噪声对工人的影响,提升工作环境的质量。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工作场所噪声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可能对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影响。
因此,制定和执行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作场所噪声被确定为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行业和不同工作环境的工作场所噪声标准也有所不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其次,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该包括噪声测量和评估的要求。
对于工作场所噪声,必须进行定期的噪声测量和评估,以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噪声测量应该由专业的测量机构进行,测量结果应该真实可靠。
同时,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工作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噪声水平,保护员工的健康。
另外,工作场所噪声标准还应该明确员工的健康监护和个人防护的要求。
对于长期接触高噪声的员工,必须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此外,员工在工作时也应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减少噪声对个体的影响。
最后,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执行应该得到严格监督和检查。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各个工作场所的噪声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标准的执行情况。
对于违反噪声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进行严格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才能有效地控制工作场所噪声,保护员工的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希望各个单位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营造一个安静、健康的工作环境。
工作场所噪音污染防治规定
工作场合噪音污染防治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规范企业工作场合的噪音环境,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质量,订立本规定。
2.本规定依据《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工作场合内的噪音污染防治工作。
2.工作场合包含但不限于办公区域、生产车间、会议室等。
第三条定义1.噪音:指超出环境标准规定的声音,对人的听觉和生理功能产生妨害的声音。
2.声级:用分贝(dB)作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大小与强度。
3.噪声频谱:噪音中各种频率成分的分布情况。
4.声源:产生噪音的设备、机器、工艺等。
5.噪声掌控:通过技术、管理和监测措施,降低噪音源的发声量,减少噪音扩散和传播,掌控噪音达标。
第二章噪音评估与监测第四条噪音评估1.企业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定期对工作场合的噪音进行评估。
2.噪音评估包含对噪音源进行测量,分析噪声频谱,计算噪音的声级等参数。
第五条噪音监测1.企业应当配备相应设备,进行日常噪音监测,及时掌握工作场合的噪音情况。
2.噪音监测频率不低于每月一次,重点关注噪音污染程度较高的区域和设备。
第三章噪音防治措施第六条技术防治1.企业应当选用低噪音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
2.对于存在高噪音的设备、工艺,应当采取隔声措施和降噪设备。
3.在设计和改造工作场合时,应当优化声学环境,采取隔音、吸音等措施。
第七条管理措施1.企业应当建立噪音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
2.噪音源应当设置标识,标明噪音等级和防护措施。
3.企业应当开展员工噪音防护培训,让员工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护要求。
4.工作场合应当合理布置工作流程,避开同时产生大量的噪音。
第八条个体防护1.依据噪音评估结果,企业应当为高噪音作业的员工供应必需的个体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2.个体防护装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定期检测使用效果。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九条监督检查1.劳动保障部门有权对企业的噪音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整改要求。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范本(3篇)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日益频繁,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防尘和防噪音措施已成为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提升企业形象,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防尘、防噪音和噪声措施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防尘措施1. 设立封闭式生产场所:企业应采用封闭式生产场所来减少尘土的扩散。
工作区域应有固定的门窗,并且保持密封良好,减少尘土的外溢。
2. 定期清洁和除尘:企业应制定定期清洁和除尘计划,在工作期间和工作结束后对生产设备和工作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除尘。
3. 使用封闭式设备和工具:为减少尘土的产生,企业应尽量选择封闭式设备和工具,避免尘土的飞散。
4. 检查和更换过滤装置:企业应定期检查和更换空气过滤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
5.员工培训和督导:为了确保员工能正确使用防尘设备和工具,企业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并加强对员工的日常督导和检查。
三、防噪音措施1. 降低噪音源:企业应优先选择噪音较小的设备和工具,通过技术改造减少噪音产生;并选用低噪音发动机和减振装置。
2. 建立隔音设施:企业应在噪音产生源附近建立隔音设施,通过隔音材料的使用和结构改造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3. 控制噪音传播路径:企业应合理布局设备和工作区域,通过改变噪音的传播路径降低噪音的影响范围。
4. 员工个人防护用品:为了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企业应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
5. 定期检查和维护:企业应定期检查噪音控制设施的运行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
四、噪声措施1. 对噪声进行监测:企业应设置合适的噪声监测设备,对工作区域和周围环境的噪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超标情况。
2. 采取有效缓解措施: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如调整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噪声的产生。
3. 建立噪声防护区域:企业应在噪声产生源周围建立噪声防护区域,设立隔音墙和屏障,减少噪声向周围环境的传播。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标准
1总则作业场所监测数据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通过监测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危害性做出评定,进而通过改善劳动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以实现控制接触来保护员工的健康,特制定本检测标准。
2引用依据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9主席令18号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主席令60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3.1概念利用采样设备和检测仪器识别、检测、鉴定危害因素,掌握其性质、强度及时空分布情况,评价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为危害因素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3.2职业危害因素分类分为: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
3.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分类分为:1、评价检测;2、日常检测;3、按照检测目的的分监督检测和事故性检测;4、按照检测方法及仪器类型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
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4.1识别4.1.1根据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4.1.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4.1.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4.1.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4.2识别后的处理4.2.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4.2.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汇,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职业卫生评价中怎样评价防护措施效果
职业卫生评价中怎样评价防护措施效果职业卫生研究的是人类从事各种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它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其中包括劳动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防止职业性危害的对策。
只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
只有防止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此,职业卫生实际上是指对各种工作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损害或疾病的预防,属预防医学的范畴。
建设项目“三同时”配套防护设施往往对职业卫生、环保和安全同时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三个部门各自的职能不同,导致对防护设施效能评价所关注的角度也不同,其评价指标和方法有较大的差异。
如面粉厂的面粉收尘系统,环保部门重点关注系统的除尘效率和向大气中排放的面粉尘浓度与总量;安全部门关注的焦点是工作场所和相关密闭空间面粉浓度不至于超过面粉尘爆燃的程度;职业卫生部门则重点关注收尘系统的通风量、罩口形状与风速,以及能否保证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经常到达的工作场所面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因此,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评价依赖于防护措施实施后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量识别。
1 噪声防护工程设施效果识别与评价对噪声防护工程设施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识别与评价也应以工作场所噪声控制点实测数据为依据,以控制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不超过国家标准为目的。
识别与评价隔声罩对声源的衰减作用时,应分别测试隔声罩安装前后控制点噪声强度,并以隔声罩安装后能否保证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不超标作为识别与评价该设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
隔声室是阻止外界噪声传入的建筑设施,应重点测试隔声室内平均噪声强度值,以隔声室内噪声强度不超标作为识别与评价该设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效果的指标。
当噪声防护工程设施效果仍然达不到国家标准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噪声对劳动者的危害程度。
2 局部机械通风除尘系统效果识别与评价局部机械通风除尘系统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识别,首先应充分了解工艺流程、粉尘性质和尘源发生规律以及劳动者生产操作方式、接触方式等,然后确定控制点位置。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02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标 准与法规
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和 消除工作场所的噪声危害,保障员工健康。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 触限值》
明确规定了不同行业和岗位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 为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培训操作
对相关人员进行降噪设施操作 和维护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
、安全地操作和维护设施。
04
噪声岗位操作规范与 流程
操作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了解噪声源
在操作前,必须了解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噪声的设备、机器或其 他声源,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噪声强度和频率,选择合适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重点强调了噪声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 行听力检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 息时间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建议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
个性化防护用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噪声监测和管理将 更加智能化,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 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效率。
针对不同工种和个体差异,研发更加舒适 、高效的个性化防护用品,提高工人的防 护意识和效果。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噪声危害及防护措施
介绍了噪声对听力的危害,以及如何 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 措施来降低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02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要 求
详细阐述了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要求 ,包括工作场所的噪声限值、噪声测 量和评估、工人健康检查等。
03
噪声岗位安全操作规 程
施工现场噪音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噪音污染控制措施施工现场噪音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对周围居民和工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身心健康,施工现场噪音污染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施工现场噪音污染控制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减少和控制噪音污染。
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应合理规划和设计,尽量减少噪音产生和传播的可能性。
例如,将噪音敏感区域与施工设备和机械设备隔离,避免直接面对居民区或敏感建筑物。
2.选择低噪音设备和机械在施工现场上,选择低噪音设备和机械是减少噪音污染的有效方法。
例如,使用低噪音的建筑工具和机械设备,如电动工具,电动机和液压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噪音产生的程度。
3.使用防噪音措施施工现场可以使用多种防噪音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影响。
例如,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噪声屏障或围栏,减少噪音的传播范围。
另外,使用隔音材料和隔音面板包裹噪音源,减少噪音的输出。
4.控制噪音产生时间施工现场应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控制噪音产生的时间。
例如,减少在晚上或清晨早期进行噪音产生性工作的机会,以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段进行高噪音工作。
5.噪音监测和评估进行噪音监测和评估是了解施工现场噪音污染情况的重要步骤。
通过在施工现场和周边地区设置噪音监测仪器,可以定期监测和评估噪音污染水平,以及探索改善措施的必要性。
6.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施工现场的工人对于噪音污染的认识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使工人意识到噪音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使用低噪音工具和设备,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减少噪音产生。
7.与周围社区进行沟通与周围社区进行沟通和协商是控制施工现场噪音污染的关键。
通过与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关切和需求,并协商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可以减少居民的不满和抗议,确保工地的正常进行。
总之,施工现场噪音污染控制非常重要,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
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超标治理措施
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超标治理措施一、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超标岗位接触水平二、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超标原因分析三、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超标治理整改措施1、加强职业噪声防护组织管理本单位职业噪声防护组织管理工作内容包括:1)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设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岗位,明确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责。
2)对全体接触职业噪声危害人员进行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告知工作。
3)对全体接触职业噪声危害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听力保护培训。
4)对噪声防护设施检维修作业进行管理。
5)对护听器的使用过程进行管理。
6)对作业场所噪声进行日常监测和管理。
7)对职业健康检查及健康监护档案进行管理。
8)对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的遵守状况进行监督管理。
2、对噪声作业的劳动者督促其按规定佩戴噪声防护耳塞1)在选择噪声防护耳塞时,劳动者佩戴防护耳塞后,其实际接受的等效声级应保持在85 dB(A)以下,使用防护耳塞后实际暴露的噪声强度在75 dB(A)至80 dB(A)之间,效果最佳。
2)本单位噪声暴露等效声级最大值为94.1dB (A),应选择标称降噪值NRR在14.1dB~19.1 dB的防护耳塞。
本单位为员工配备了 (NRR= dB,SNR= dB)防护耳塞,佩戴后实际降噪值= dB(SNR)*0.6= dB,降噪后的噪声暴露等效声级为 dB(A),满足个体防护要求。
3)本单位对噪声作业的劳动者在上岗前进行佩戴方法的培训和佩戴必要性的教育。
噪声防护耳塞发放使用后,建立发放记录,督促劳动者按规定佩戴,并跟踪佩戴人员的使用情况,收集反馈信息。
每年至少对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噪声防护耳塞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3、对噪声作业的劳动者实施职业健康监护1)对在噪声强度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0 dB(A)的场所中从事工作的劳动者,按GBZ188的规定进行上岗前听力测试,得出“基线听力图”,并筛选出不适宜从事噪声作业的人员。
2)对于职业暴露的噪声强度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0 dB(A)的劳动者,按GBZ 188的规定进行在岗期间听力测试,并定期跟踪听力测定,以测定得到的基线听力图、监测听力图及确认听力图评定劳动者是否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
噪声治理工程噪音检测方案
噪声治理工程噪音检测方案一、噪音监测方案的基本原理噪音监测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噪音监测点,利用专业的噪音仪器对工地噪音进行定量监测,获取准确的噪音数据。
然后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噪音治理方案制定和实施,从而达到控制工地噪音的目的。
噪音监测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确定噪音监测点噪音监测点的确定应该充分考虑周围居民和工地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及工地施工活动的实际情况。
一般来说,应该设置在距离施工现场较近的位置,以能够准确反映工地噪音情况。
2. 选用合适的噪音监测仪器噪音监测仪器是噪音监测方案的关键设备,它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监测精度、可靠性、使用方便等因素。
一般来说,应选用专业的噪音仪器,如声级计、噪音分析仪等,以获取准确的噪音数据。
3. 定期进行噪音监测为了及时掌握工地噪音情况,及时调整噪音治理方案,噪音监测应该是定期进行的。
一般建议每周进行一次监测,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处理监测数据监测数据的处理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并且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
只有准确的监测数据才能为噪音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以某工地为例,介绍一种具体的噪音监测方案。
1. 噪音监测点的确定该工地位于市区,周围有大量居民区和商业区,噪音环境非常敏感。
为了准确监测工地噪音,我们确定了三个监测点,分别是距离施工现场100米、200米和300米处。
这样可以充分反映工地施工活动对周围居民的噪音影响程度。
2. 选用合适的噪音监测仪器我们选用了声级计进行噪音监测。
这种仪器具有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非常适合工地噪音监测的需要。
3. 定期进行噪音监测我们制定了每周一次的噪音监测计划,保证了及时了解工地噪音情况。
4. 处理监测数据监测数据的处理要求科学客观,我们将监测数据与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噪音监测方案的实施,我们成功治理了工地噪音问题,保障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符合了环保标准的要求。
车间噪声测定
车间噪声测定引言:车间噪声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工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车间噪声水平对于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车间噪声测定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测定方法1.1 噪声测定仪器的选择在进行车间噪声测定时,应选择适合的噪声测量仪器。
常用的噪声测定仪器包括声级计和频谱分析仪。
声级计适合于测定整体噪声水平,而频谱分析仪则可以提供详细的频率分布信息。
1.2 测点的选择在车间噪声测定中,应选择代表性的测点进行测量。
测点的选择应考虑到车间内不同工作区域的噪声特点和工人的暴露情况。
通常情况下,应选择接近工人耳朵高度的位置进行测量。
1.3 测定时间的确定车间噪声的水平可能会随时间变化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噪声测定时,应选择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测量,以获取全面的噪声信息。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工作日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测定,包括上午、下午和晚上。
二、测定步骤2.1 仪器校准在进行车间噪声测定之前,应对噪声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应按照仪器厂家提供的操作指南进行,普通包括零点校准和灵敏度校准。
2.2 测量噪声水平校准完成后,可以开始测量车间噪声水平。
根据测点的选择,将噪声测量仪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按照仪器的操作指南进行测量。
测量时间普通为数分钟,以获取稳定的噪声水平。
2.3 数据记录和分析完成测量后,应及时记录所得到的噪声数据。
记录的内容包括测点位置、测量时间、测得的声级值等。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声级和评估噪声水平是否超过相关标准。
三、注意事项3.1 避免测量误差在进行车间噪声测定时,应注意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
例如,应尽量避免在测量过程中产生额外的噪声干扰,如敲击测量仪器或者与其接触。
此外,还应注意保持测量仪器的稳定和正确操作。
3.2 安全措施在进行车间噪声测定时,应注意安全措施的采取。
由于车间噪声可能超过安全限值,可能对工人的听力产生伤害。
在建工程防止嗓音扰民方案
在建工程防止嗓音扰民方案一、建筑工地噪音的来源建筑工地的噪音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机械设备的噪音:包括挖土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起重机等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噪音。
2. 施工工艺的噪音:包括混凝土浇筑、砌墙、装修、拆除等施工工艺所产生的噪音。
3. 运输车辆的噪音:包括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车、挖掘机等运输车辆的行驶噪音。
4. 施工人员的噪音:包括施工人员的呼喊、机器操作时的指令声等产生的噪音。
以上这些噪音源都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这些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二、建筑工地噪音的测量方法建筑工地的噪音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测量:1. 静态测量:静态测量是指在建筑工地周边选取几个固定点进行测量,记录下每个固定点的噪音水平。
这种测量方法适用于对建筑工地噪音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但无法反映噪音的变化趋势。
2. 动态测量:动态测量是指在建筑工地周边选择几个固定点进行连续监测,记录下每个固定点的噪音水平,并可对噪音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这种测量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建筑工地噪音的实际情况。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了解到建筑工地噪音的实际情况,为制定防止噪音扰民的方案提供依据。
三、建筑工地噪音的影响因素建筑工地的噪音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建筑工地的噪音与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有很大关系,如机械设备的老化、维护不当等都会导致噪音增加。
2. 施工工艺的方式:建筑工地的施工工艺方式也会对噪音产生影响,如混凝土浇筑的方式、砌墙的方式等都会影响噪音的产生。
3. 建筑工地的环境条件:建筑工地周边的环境条件也会对噪音产生影响,如周边建筑物的高度、密度、距离等都会对噪音的传播产生影响。
4. 施工人员的作业方式: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作业方式也会对噪音产生影响,如作业时的指令声、呼喊声等都会对噪音的产生产生影响。
在制定防止噪音扰民的方案时需要考虑到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职业性噪声暴露已成为我国职业病防治的重点之一。
职业性噪声暴露不仅对听力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职业病。
为了有效控制噪声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噪声防护措施。
二、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是指对工作场所中噪声暴露水平及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进行评估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噪声暴露水平评估:通过噪声监测设备,对工作场所中的噪声强度进行测量,以确定噪声暴露水平。
噪声强度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表示。
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125-89),噪声强度分为三个等级:一级(≤85dB)、二级(85-90dB)和三级(≥90dB)。
2. 噪声危害风险评估:根据噪声暴露水平,评估噪声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主要包括听力损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噪声暴露水平越高,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越大。
3. 噪声防护措施效果评估:对已实施的噪声防护措施进行效果评估,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有效降低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
三、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是指对噪声职业病危害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噪声防护设施建设:根据噪声暴露水平,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如设置隔声屏障、使用吸声材料、安装消声器等。
2.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为劳动者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
3. 噪声暴露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中的噪声暴露水平进行监测,以评估噪声防护措施的效果。
4. 健康检查与职业病防治:对噪声暴露劳动者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包括听力测试、心血管功能检查等,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5. 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噪声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厂区噪声检测的标准
厂区噪声检测的标准厂区噪声检测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所差异,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其中包括了噪声限值的规定、检测方法和仪器、评价指标等内容。
1. 噪声限值规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厂区噪声的限值规定存在差异,一般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例如,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规定的噪声标准是针对社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地区制定的,根据地区的不同可分为室外日间、室外夜间和室内等不同限值。
2. 噪声检测方法和仪器:厂区噪声检测常用的方法有现场测量和远程测量两种。
现场测量一般使用声级计作为主要仪器,通过直接测量噪声源周围的声级来判断噪声水平。
远程测量则是通过在远离噪声源位置设置测点,并使用开放式测量仪器进行噪声的间接测量。
3. 噪声评价指标:厂区噪声的评价指标包括了声级(Lp)、声压级(LpA)、频率特性、声谱特性等。
声级是指声音的强度,一般用分贝(dB)表示;声压级是指声音对环境产生的压力,也用分贝表示;频率特性则是指噪声的频率分布情况,可以用频率谱来表示;声谱特性则是指噪声的频率成分对整体声音的贡献程度。
4. 厂区噪声危害评估:厂区噪声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有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噪声危害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噪声源的性质、噪声的传播路径、接受者的暴露情况等。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耳聋风险评估法、害人阈级法、A频权法等。
5. 厂区噪声控制措施:为了降低厂区噪声对职工和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噪声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可以从源头控制、传播途径控制和接受者控制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例如,源头控制可以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隔声罩等方式减少噪声产生;传播途径控制可以通过设置隔音墙、降噪屏障等方式减少噪声传播;接受者控制可以通过佩戴个人防护设备等方式降低个体暴露。
以上是厂区噪声检测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噪声问题对于厂区环境和职工身体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合理进行噪声检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
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编制说明《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规定了隔声防护设施的性能及防护效果的检测方法,适用于隔声防护设施的性能及防护效果的检测。
本技术规范为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提出的防护设施检测的要求提供技术保障,为隔声防护设施的防护性能及效果检测提供技术标准,也为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以及企业的自主检查提供技术支撑,从而确保作业场所隔声防护设施的有效、正常运行。
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及协作单位2014年国家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的编制申请。
噪声防护设施包括隔声、吸声、隔振、减振等多种设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隔声设施,以隔声罩、隔声间及隔声屏障为主。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主要是以防治噪声危害为重点,解决缺少当前应用最多、最急需的隔声设施防护性能及效果的检测缺少技术规范的需求。
本标准由上海欧萨评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上海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安力康工业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宁大卫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参与起草,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2、编制的必要性截止2012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已超过80万例,其中2012年新增2.7万例,在这些职业病中噪声聋及噪声引起的听损比例与尘肺病、职业中毒位列前三。
由此可知,噪声是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而隔声是有效控制噪声危害的重要技术和常用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均提出了“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设施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保持其正常运行”的要求,《声学隔声罩的隔声性能测定第2部分:现场测量》(GB/T 18699.2-2002)、《声学隔声间的隔声性能测定实验室和现场测量》(GB/T 19885-200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GB/T 19889)等现行标准中规定了隔声罩、隔声间及建筑隔声检测方法,《声学隔声罩和隔声间噪声控制指南》(GB/T 19886-2005)及《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等现行标准中规定了隔声的设计、控制及评价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基本为国际标准的等同采用,主要基于原理论述,对于工作场所隔声防护设施的实际检测及评价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编制说明《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规定了隔声防护设施的性能及防护效果的检测方法,适用于隔声防护设施的性能及防护效果的检测。
本技术规范为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提出的防护设施检测的要求提供技术保障,为隔声防护设施的防护性能及效果检测提供技术标准,也为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以及企业的自主检查提供技术支撑,从而确保作业场所隔声防护设施的有效、正常运行。
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及协作单位2014年国家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的编制申请。
噪声防护设施包括隔声、吸声、隔振、减振等多种设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隔声设施,以隔声罩、隔声间及隔声屏障为主。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主要是以防治噪声危害为重点,解决缺少当前应用最多、最急需的隔声设施防护性能及效果的检测缺少技术规范的需求。
本标准由上海欧萨评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上海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安力康工业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宁大卫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参与起草,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2、编制的必要性截止2012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已超过80万例,其中2012年新增2.7万例,在这些职业病中噪声聋及噪声引起的听损比例与尘肺病、职业中毒位列前三。
由此可知,噪声是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而隔声是有效控制噪声危害的重要技术和常用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均提出了“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设施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保持其正常运行”的要求,《声学隔声罩的隔声性能测定第2部分:现场测量》(GB/T 18699.2-2002)、《声学隔声间的隔声性能测定实验室和现场测量》(GB/T 19885-200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GB/T 19889)等现行标准中规定了隔声罩、隔声间及建筑隔声检测方法,《声学隔声罩和隔声间噪声控制指南》(GB/T 19886-2005)及《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等现行标准中规定了隔声的设计、控制及评价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基本为国际标准的等同采用,主要基于原理论述,对于工作场所隔声防护设施的实际检测及评价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因此《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能够提供工作场所隔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的具体方法。
为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提出的防护设施检测的要求提供技术保障,为噪声防护性能检测与评估提供技术标准,也为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以及企业的自主检查提供技术支撑,从而确保隔声设施的有效、正常运行。
3、主要工作过程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过程:第一阶段:根据《关于申报2014年安全生产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政法函〔2013〕50号),进行了本标准的申报。
第二阶段:开展广泛的调研,收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部分与隔声检测相关的国家标准,并通过文献和现场调研了隔声防护性能检测与评估现状,并广泛征求本标准的制定意见。
第三阶段:整理分析调研资料及各方面反馈意见,初步确定具体的内容及篇章设计,成立本标准编写组,形成本标准制定实施方案。
第四阶段:根据实施方案分配具体工作,开展工作场所实际隔声检测;整理集中各章节内容,根据本标准制定要求,综合形成初稿;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对初稿进一步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第五阶段:以函调和专家咨询等形式,征询企业、相关技术服务机构、专家和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的意见,修改完善《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形成送审稿;通过组织专家评审会的方式对送审稿进行审查,并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技术规程进行修改,形成技术规程的报批稿。
4、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王小兵、白云飞、刘彪、周仕良、李磊、商凌云、孙晓东、于连峰、杨晟。
王小兵、白云飞为标准编写执笔人,刘彪、周仕良、李磊、商凌云、孙晓东、于连峰、杨晟参与了标准起草及修改工作。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的主要内容(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等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一)编制原则1、标准内容应适用于隔声防护设施防护性能及效果的检测与分析。
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隔声防护设施防护性能及效果的检测与分析提供技术规范,因此其内容应适用于隔声防护设施防护性能及效果的检测与分析。
2、本标准应规定隔声防护设施防护性能及效果的检测方法标准。
标准应明确给出隔声防护设施防护性能及效果的检测方法与评估标准,包括不同隔声防护设施的形式及对应的检测及分析方法等,从而为隔声防护设施防护性能及效果的检测与分析提供依据。
(二)标准主要内容隔声防护设施防护性能及效果主要是指对噪声源的声音屏蔽能力,不同形式的隔声防护设施具有不同的评价参数。
隔声罩及隔声间因其本身结构及材质的不同,具有固有的隔声性能,而隔声屏障不但受本身结构、材质的不同的影响,还因其与噪声源的相对位置及大小具有不同的效果。
因此本标准根据不同的隔声形式,以针对性的检测及分析方法等为主要内容。
三、编制主要内容及说明(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本标准给出了隔声罩、隔声间的隔声性能及隔声屏障的隔声效果的检测方法。
一、首先针对检测过程涉及到的检测设备(包括声源及传声器)、检测条件进行论述。
在噪声防护设施的检测中,需要根据工作场所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
不同工作场所具有不同的状态,有的工作场所的产生噪声设备是能够正常运行的,有的工作场所中不存在产生噪声设备,或由于缺乏辅助设备,产生噪声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对于产生噪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实际声源。
在进行防护设施的检测过程中,为保证检测过程对实际工况的真实反映,实际声源应当运行在典型运行状态下,其只能包含多种运行条件(规定负载和运行条件下;满载条件下;无负载(空载)条件下;正常使用时,产生最大噪声输出的工作条件下;仔细确定运行状况的模拟负载条件下等),同时也应注意影响设备运行的其他参量。
1.声源当实际声源不能正常运行时,可用人工声源代替实际声源。
人工声源的位置应当与实际声源等效,以保证检测时人工声源能够替代实际声源。
由于人工声源与实际声源在噪声发射方向上的等效性无法达到,因此人工声源宜采用各向同性,其中多面体或12面体的扬声器能够满足要求。
同时,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人工声源的功率需要足够高。
人工声源应当避免受到防护设施的反射影响,因此应当距离防护设施一定的距离,该距离以防护设施的尺寸为依据,一般为最小尺寸的20%,且最低不得小于0.5m。
2.检测设备在一般的检测标准中规定检测设备需要测量仪器采用1型声级计,但GB/T19885-2005 《声学隔声间的隔声性能测定实验室和现场测量》的第5章备注中规定:“注2:对现场测量,允许采用2型测量仪器”,GB/T 18699.2-2002 《声学隔声罩的隔声性能测定第2部分:现场测量》中第4章规定:“注2:对按GB/T 3768,GB/T 17248.3和GB/T 17248.5进行测量,允许用2型侧量仪器”,GB/T 17248.3-1999 《声学机器和设施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现场简易法》中第5章规定:“包括传声器和电缆在内的仪器系统应满足GB/T 3785规定的2型或2型以上声级计要求;使用积分平均声级计时,应满足GB/T 17181规定的2型或2型以上积分平均声级计要求”。
由于本标准针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检测,因此本标准采用上述标准的规定,测量仪器采用2型声级计。
但声校准器采用1级精度的声校准器,这与所有标准的规定相一致。
检测环境条件中对温度、湿度、风速及背景噪声进行了规定,这与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相一致。
二、在测试方法中,本标准分别针对隔声罩、隔声间及隔声屏障进行了测试方法的规定。
由于我国等同采用ISO系列标准,而ISO系列标准中对于各种隔声防护设施的检测方法的规定不尽相同,这本身是由于防护设施设置的形式造成,但在声源空间、接受空间的声压级测量中传声器位置级测量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均有不同。
本标准通过研究隔声防护设施与护听器的隔声原理,将护听器的SNR计算方式引入到隔声防护设施的性能检测中,将隔声防护设施与护听器的性能分析进行统一,为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及技术服务机构对劳动人员的防护有效性评价提供技术依据。
a)隔声罩本标准中隔声罩指可拆卸的,对单个设备进行屏蔽的结构。
对于隔声罩,由于其覆盖噪声源,且可拆卸,因此无需在隔声罩内对声源产生的噪声声压级进行检测,只需在隔声罩安装前后分别进行声压级检测即可得到噪声衰减值。
1)传声器位置由于隔声罩的占用空间有限,一般劳动人员均可达到不同方位,因此需要进行噪声源的噪声主要传播方向确定及主要传播方向的声衰减测量。
同时,如果产生噪声设备具有操作人员操作位,也应当覆盖操作人员操作位处的噪声。
噪声源的声压级检测距离应当根据噪声源的尺寸进行确定,一般距离噪声源表面1m处,此距离由GB/T 17248.3-1999中11.5规定:“如果没有噪声测试规程,可在按GB/T 3767或GB/T 3768定义的基准体以外1m处…进行测量”。
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噪声源的噪声主要传播方向。
在噪声源的主要传播方向上,进行等距离的声衰减测试,以确定噪声源的影响范围。
如果噪声源较小,同时需要注意是否主要传播方向为竖直方向。
需要对隔声罩安装前后分别进行检测。
同时如果能够确定产生噪声设备的人员操作位置,应当在操作人员的耳部位置进行检测。
2)由于噪声源的噪声特性可能存在稳态、非稳态、脉冲等各种情况,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检测时间要求,从而保证检测能够反映真实情况。
表2 测量方法与噪声特性的关系引用自GB/T 19884-2005 《声学各种户外声屏障插入损失的现场测定》8.1.5。
同时由于不同噪声源的频谱特性不同,而不同材质的隔声材料对于不同频率的噪声衰减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噪声频谱测定。
噪声频谱测定可采用倍频程或1/3倍频程进行测量,同时规定了频率覆盖范围。
这与其他标准相一致。
3)检测结果分析本标准的检测结果分析结合了一般隔声设施检测标准中规定的声衰减计算方法,以及护听器有效的A计权声压级估算标准中的倍频带计算方法,从而使隔声设施的声衰减转化成护听器的SNR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