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温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温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稳中有变,经济增长有所下调。中国经济增长6.6%,总体上处于合理的增长区间,经济增长质量继续改善。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供求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换加快步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

据初步核算,2018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06.2亿元,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首次突破六千亿大关,经济总量居全省第3位,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379.5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3484.9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39.6∶58.0,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2018年我市经济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2和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已经连续15个季度稳定运行在7.5%-8.5%的增长区间。

(一)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实体经济支撑作用增强。2018年,由于工业增速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服务业发展减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近六成。一是工业产销提速。2018年,我市工业经济在支柱行业、重点优势企业等带动下,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是企

业分化发展比较明显。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21.2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46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96.2亿元,占比重51.9%,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生产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工业销售产值增长8.5%,其中,内销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8.8%和6.3%。从分行业看,规上工业33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有13个行业增速超过10%。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同比增长10.7%,其中电气、泵阀和服装增加值分别增长11.4%、26.8%和11.6%,比规上工业高出3.0、18.4和3.2个百分点。大企业引领作用增强,规上工业大、中、小型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8%、6.6%和8.0%。二是服务业较快增长。2018年,我市服务业继续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但是拉动力度有所减弱。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84.9亿元,同比增长8.2%,分别高出一产、二产增速6.2和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9.3%。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2018年,规上服务业中,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9%,增速比上年提高10.0个百分点;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4.9%、25.1%和21.9%,增速分别高于规上服务业39.7、19.9和16.7个百分点。在重点服务业领域中,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18.8%,网络零售额增长25.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5.9%,保费收入增长9.6%,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6.7%,这些行业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形成了服务业发展的“亮点”。三是农业生产总体平稳。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

加值14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3%、7.9%、2.8%和6.9%,渔业受海洋捕捞减产影响,增加值同比下降0.5%。粮食生产能力巩固提升,全年新建成粮食高产示范区40个,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4.08万亩。持续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新建美丽牧场25个。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创建休闲乡村16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3996万人。

(二)三大需求趋向协调,内需拉动有所趋缓。2018年,我市投资、消费、出口分别增长8.1%、9.0%和12.5%,出口继续改善,投资增速回落,结构有所好转,消费拉动有所减弱。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2018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工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对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工业投资增长10.4%,房地产投资增长14.9%,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3.4和1.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6%。重点领域投资稳步推进,全市民间投资、交通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2.4%、12.5%、14.6%和30.3%。二是消费拉动减弱。2018年,我市积极落实扩内需、促消费等各项政策措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升级加快,但是受传统商业萎缩、汽车消费降温、外来人口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7.1亿元,增长9.0%,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941.6亿元,增长7.3%。从全年各季增势来看,

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累计增速分别为9.4%、9.2%、9.2%和9.0%,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从消费形态看,传统消费业态继续萎缩,全年我市24家百货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32.68亿元,同比增长3.7%;31家超级市场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25.64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均低于限上社零增速。市场消费商品向高端化、个性化发展,升级类商品消费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在全市限上批零单位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5.9%,文化用品类和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1.3%和22.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和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1.1%和42.3%。在居民越来越注重健康,以及药品价格上涨带动下,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26.1亿元,增长29.1%,增幅比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高21.8个百分点。随着快餐、外卖等大众餐饮的蓬勃发展,以及民宿、农家乐等旅游经济的带动下,我市餐饮消费快速增长,限上住餐业零售额增长11.5%,高于限上商品零售额4.5个百分点。汽车消费疲软,零售额同比零增长,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比重达44.6%,对我市消费市场增长影响较大。旅游、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服务型消费渐成热点。2018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11917万人次,同比增长15.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334亿元,同比增长18.8%,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同比增长21.6%,占消费支出比重12.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三是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我市外贸出口呈现稳步复苏的态势,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多,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年内对美出口出现加速出口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