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人文地理条件
我的家乡吕梁离石
旅游景点
天贞观景区亦名凤山道院, 俗称凤山。始建于西汉。道 观建筑群依山而建,居高临 下建在山腰。建筑群依山就 势,分为上院、下院和外院 三部分。下院的中央建有望 神楼,东有雷公殿,三官殿, 西有希夷殿和嗣堂。登临凤 山之巅,离石古城三山环抱, 二水萦绕之势尽收眼底。
旅游景点
庞泉沟风景区,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不曾到过庞泉沟, 难以领略原始森林的古老、 浩瀚与神秘;身临庞泉沟, 便觉都市风景都黯然失色。 景区内有孝文古碑、云顶日 出、雄师夕照、天门瑞气、 笔架生辉、文源晚翠、龙泉 瀑布、古树宝塔,构成庞泉 沟的“八大景观”。
特产
红Hale Waihona Puke 豆学名英国红芸薯豆,为制作高级 化妆品的重要原料,粒大饱满,颗粒 均一,色泽暗红。
吕梁特色
孝义火烧
火烧是山西省孝义县具有特殊风味的 一种饼类小吃、孝义火烧有咸火烧、糖火 烧、菜火烧、之分。 咸火烧是内包咸盐和茴香,上鏊烙烤。 食时,若佐以葱花、大蒜、醋、酱油、盐、 味精,更是美味可口。 糖火烧的制作将老酵、碱面和凉水一 起放入盆内搅成稀糊,再倒入面粉和成团、 面和好后,以手蘸凉水反复搓揉,直到面 团光润时,盖上湿布饧三十分钟。同时把 红糖、芝麻酱、桂花搅拌调成糖酱。
点击图片有详细介绍
吕梁特色
红枣
大红枣已有130O多年的历史,以 品质好、产量高而久负盛名。其特点 是色鲜、皮厚、核小、糖分大、味甘 美、耐储藏。鲜果脆而可口,甜中含 酸;晒干后肉润如油,糖丝长亮,醇 香沁心。柳林枣还是补脾益胃的滋补 佳品,对高血压、冠心病、肝病有一 定疗效。 点击图片有详细介绍
吕梁
离石
地理位置
吕梁市地处吕梁山脉中段,地势中间高两翼低,吕梁山脉由北而 南 纵贯全境,平均海拨在1000~2000米之间。主峰关帝山海拨2831 米,为吕梁山最高峰。山地两翼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东部地势平坦,为太原盆地西部边缘,是主要农业区。境内有黄河及 汾河、文峪河、湫水河、蔚汾河、三川河穿流,均属黄河水系。 离石区地质构造以吕梁——太行断块为主体,只西北部(马头山 以西地区)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其间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区内缺 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及株罗系、白垩系地层,但太古界 (界同口群、吕梁山群)、元古界(野鸡山群),古生界(寒武系、 奥陶系下统和中统、石炭系、二迭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等,在地层均有出露,且发育较为齐全。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煤、铁、 铝矾土、大理石、石英、花岗岩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资源储量 大、品质高,优势最为突出。
离石千年里景区简介
离石千年里景区简介
离石千年里景区位于中国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是一个集文化、自然景观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景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被誉为山西旅游胜地之一。
景区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国古代“三晋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景区内有多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古城墙、古街、古井、古庙等,展现了古代离石的历史和文化面貌。
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是离石古城墙,墙长约7公里,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墙上还留有许多历史文物和题刻,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除了历史文化景观,景区内还有着壮美的自然风光。
景区内有许多自然景观和生态景观,如龙门山、枫叶峡、雷公岩等,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山西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离石千年里景区还有着许多旅游项目和娱乐设施,如游船、垂钓、烤羊肉等,让游客可以在欣赏景区美景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和乐趣。
总之,离石千年里景区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游客了解山西历史文化和欣赏自然美景的理想去处。
- 1 -。
吕梁市城市简介
•
谢谢观看
吕梁市西侧,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 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 。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一般海拔1000—— 2000米。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43'—38°43'和东经 110°22'—112°19'之间。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差异悬殊。春季干燥,雨少风多;夏季炎热 ,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降雪偏少 。多年平均降水量502.5mm,年平均气温8.9℃左右。年 平均日照时数2351.7——2871.7小时,无霜期一般为 133——178天。全市东西宽约142.16公里,南北长约200 公里。总人口35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4%。
二、城市概况
• 吕梁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 境而得名。市区境内的骨脊山,古 称吕梁山。据《永宁州志》记载: “其名骨脊者,以泰山在左,华山 在右,常山为靠,衡山为朝,此山 是隆居中,依然天地之骨脊焉”, 骨脊的古意与吕梁相通,故以吕梁 山引申命名。 离石区是吕梁市所在地,是全市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吕梁人杰地 灵,物华天宝,蕴藏着丰富的地上 地下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三晋大地 一颗璀璨的明珠。
离石区附近一日游的景点
离石区附近一日游的景点
离石区是山西省吕梁市下辖的一个城区,位于吕梁市西北部,地
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址丰富多彩,是
旅游出行的不错选择。
以下是离石区附近的一些旅游景点:
1. 岱岳庙
岱岳庙是离石市的著名古建筑,始建于唐朝,现存建筑多为明清
时期的重建。
岱岳庙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是一处融合了道教、禅宗、儒学等多种文化的宗教寺庙。
景区内还有许多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如岳楼、天平石、麻姑洞等,值得游客一一探访。
2. 滑石岩
滑石岩位于离石市南部,是一处由红砂岩侵蚀而成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地形奇特、形状各异,有的像层层叠叠的手绘图案,有的像是
被自然力雕刻过的奇峰异石。
在这里游览时,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地质
景观,观赏漂亮的风景。
3. 棋盘山
棋盘山是离石区境内的一座著名的山峰,由于山体状似棋盘,因
而得名。
景区内还有火烈山、大鹏展翅、飞天等自然景观,加上密林、飞瀑、清泉之美,形成了这座山的绝美画卷。
4. 龙山
龙山位于离石市东北,是一座海拔较高、地势崎岖的山。
景区内有许多自然景观,如紫云山庄、油菜花海、漂流河等,同时还有许多文化古迹和历史遗址,如古戍楼、龙山石窟等。
5. 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位于离石市中心,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公园内绿树成荫、湖光山色,是居民散步、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公园内还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景点,如孔庙、曹操庙等,是领略离石历史文化风貌的好地方。
以上是离石区附近几个旅游景点的简要介绍,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做出选择,尽情享受山西的美丽与历史。
吕梁离石
5人口民族
截止2012年,离石区全区常住人口为 324927人,其中男性167881人,女性 157046人,性别比为106.9:100(女);城 镇人口263092人,乡村人口61835人,城 镇化率80.97%;出生3564人,出生率 11.01‰;死亡1623人,死亡率5.01‰;自 然增长率6.00‰。
4自然资源
离石区境内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主要 有乔木、灌木、花卉、药用植物、真菌植 物等五大类,其中可供大量采集的中草药 就达300余种,有药用和食用的真菌主要有 木耳、蘑菇、地耳(地谷垒)、猪苓、马 勃等。云顶山偶尔可见到珍贵的猴头。野 生动物资源主要有兽类、禽类、爬灰、小 生动物、昆虫等五大类。
2行政区划
离石区下辖7个街道、2个镇、3个乡, 共计12个社区、193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凤 山街道交通路。
3地理环境
吕梁市离石区地处山西省西部,位于北纬37°21′~37°42′, 东经110°55′~111°35黄土高原。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候,无霜期110——170天。′。全区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 离石区地质构造以吕梁——太行断块为主体,只西北部(马头 山以西地区)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其间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 离石地处中纬度偏南的晋西境内地表水属黄河水系。除西部马 头山以西地区属湫水河支流,东部西华镇一带属汾河三道川支 流外,其余都属三川河一级支流。。 离石区境内地表植被,受地形、气候、水文、海拔等各种因素 的影响,各地貌单元差异很大,植被群落分布较为复杂。东北 部植被良好,中西部植被不良,全区植被覆盖率不足30%。
我成长的地方——吕梁离石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位置疆域▪ 地质地貌▪ 气候特征▪ 水文土壤▪ 植被覆盖 4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5人口民族 6经济发展▪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交通运输 8社会事业▪ 文化▪ 教育▪ 卫生 9旅游
初二写景我的家乡--离石
我的家乡--离石离石形胜,今之治所。
汉开郡府,要冲千年。
翔凤飞龙,猛虎雄踞;三川汇流,折入大河。
道观直出凤腰,庐闾各抱地势。
郭西有池,泉出短岗。
小桥卧波,莲开清流……丹霞飞涌安国寺,北溟六载读书楼。
------题记离石是我的家乡,尽管我不是一个地道的离石人,但我在离石也已度过十几年。
它在我心中占有巨大的分量。
我们离石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是地地道道的黄土高原地区。
他一共占有1324平方千里,一个小城就占有了全中国的万分之一,这是多么的了不起。
啊!离石,我的骄傲。
这所黄土高原小城,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大约在战国时期,它就被赵国封为离石邑;匈奴人在建立北汉政权时,曾设离石为都城……一共经历三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建设,不断发展,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美丽富饶的离石。
啊!离石,我的骄傲。
我们的离石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它还拥有太多的壮丽美景让你梦魂萦绕。
黄河分支的东川河、北川河、南川河三川并流贯穿吕梁大地;吕梁山小段龙山、虎山、凤山三山雄踞华夏三晋,使离石形成一个山水相交的秀丽小城。
啊!多么壮观啊,离石,我的骄傲。
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地形,构成了离石独具特色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
步入莲花池公园,让你感受到人与自然融为了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散步于生态园,就像是原始森林的感觉;小神头西华镇,四十里跑马场,处处领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情;凤山道院,漫步这道家仙境其中,随之驾鹤而去;安国寺中,于成龙读书声依然余音绕梁。
啊!如此多娇,离石,我的骄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安国寺中的读书声使得于北溟在此成龙而飞。
他是明、清时期的大臣,他当过知县、知州、知府、巡抚、总督、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
他为官清廉,以致使给儿女没有留下任何的财物,却留下了好品质、好作风,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
康熙皇帝亲笔题匾“天下廉吏第一”。
啊!离石,我的骄傲。
作为山西一所有名的城市,离石,它的自然资源同样十分的丰富。
生产煤、铁矿、铜矿、稀土以及石棉、石墨等十几种矿产。
山西城市系列之十二:离石
山西城市系列之十二:离石山西城市系列之十二:离石城市历史离石位于吕梁山中段西侧,地处省境中部西侧,吕梁地区中部。
为三晋西部重镇,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几经变迁。
春秋属晋地,战国为赵之离石邑。
西汉置离石县,自东汉永和五年,西河郡移治于离石以后,一直为郡州建置的驻地。
灵帝末,因为战乱,郡县俱废。
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复置县,匈奴贵族刘渊据县而起兵后,县遂废。
北朝时,后燕置离石护军,北魏明帝置离石镇。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昌化县,北周建德六年改离石,唐、宋、元、明皆属石州,明初离石县并入石州,隆庆年间,知州李春芳以石、失同音改名为永宁州。
民国元年复称离石县,三年改称离石,1941年析置离东县,1946年并入离石,1954年与方山县合为离山县,1958年与中阳县合并称离石,1959年复置县。
1971年后为吕梁公署所在地。
1996年撤县建离石市。
现为吕梁行署所在地。
离石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
因为这一层关系,它下属的县名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比如唐朝,它领离石、平夷、临泉、定胡、方山五县:宋朝领离石、平夷、方山三县。
还有前面提过的知府为之改名的事情,都可见其重要性。
城市坐标:怀念老街离石城现在旧貌换新颜了。
都市的气息在不断耸立的高楼、宽敞的马路、热闹的步行街和悠闲散步的人群中洋溢着。
城市建设把旧的、窄的换成了新的、宽的。
当昔日的老街、旧房在一夜间被推土机淹没,不几日又被宽敞的马路所代替时,偶尔会想起曾经陪伴我们的老街,不禁感慨这世事的变化。
从石州大楼到城内小学的那段解放路,我走了六年,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这条老街印下了我童年的快乐时光。
对我来说,记忆中的老街充满了诱惑。
最喜欢放学的时候了,那时我可以尽情流连于那条老街,和要好的同伴在不同的货摊中穿梭。
印象中有位大爷,很瘦,留着胡子,就在离校门大概100米处卖爆米花,要一毛一小杯。
只要有小钞,我总会光顾那里;而每次都盘算他的那个杯子怎么不大点呢?毕竟有小钞的日子并不多。
中国离石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离石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离石位于中国陕西省,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石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也在不断发展和成长。
本文将对离石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离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首先,离石作为陕西省的重要城市,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西北地区的中心位置。
这使得离石具备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顺利地连接周边城市和省内外的主要交通枢纽。
其次,离石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离石拥有众多的古建筑、文化景观和古老的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和观赏。
然而,离石的发展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离石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经济结构不够优化。
虽然离石拥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缺乏高新技术和创新产业的支持,离石的经济增长缓慢。
其次,离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升,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不足。
这些问题限制了离石的发展潜力。
然而,未来离石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
首先,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地方发展和对外开放。
离石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其次,离石所在的陕西省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政府将加大对离石的扶持力度,推动其经济转型和良性发展。
此外,离石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将为离石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未来离石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离石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创新型企业,离石可以提升自身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其次,离石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优化交通网络、提升教育和医疗水平,将为离石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离石还可以发挥自身的文化和历史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为了实现这些发展目标,离石需要与周边地区和省内外的合作伙伴加强合作。
我的家乡作文离石
我的家乡作文离石
我的家乡叫离石,它高高耸立在黄河岸边,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离石的山真多,一座座山峰巍峨挺拔,像巨人一样守卫着我们。
春天,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像一块块鲜艳的地毯。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
秋天,满山是金黄的银杏叶,像着了火一样。
冬天,白雪几乎覆盖了山坡,像给山穿上了一件洁白无暇的棉衣。
离石的水真清。
黄河的水奔腾不息,像一条巨龙在怒吼。
河边柳树的枝条垂到水里,像少女的长发在水中舞蹈。
夏天,我和小伙伴们在河里游泳、捉虾,玩得非常开心。
离石的美食真多。
我最喜欢吃离石的凉粉,它晶莹剔透,滑滑的,凉凉的,非常好吃。
还有离石的碗托,香喷喷的,吃起来特别爽口。
离石的人民真热情。
他们淳朴善良,乐意助人。
有时候我去街上,都会遇到很多热情的人。
他们会热心地帮我指路,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爱我的家乡离石,它像一首动听的歌曲,永远在我的心中回响。
离石周边的旅游景点
离石周边的旅游景点介绍离石是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县级市,位于晋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处。
周边地区拥有许多迷人的旅游景点,包括历史文化遗迹、自然风光和宗教庙宇等。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离石周边的旅游景点,帮助您规划完美的旅行行程。
二级标题1. 柏山柏山位于离石市西北部,是一个魅力独特的旅游胜地。
它以奇特的柏树群而得名,这些柏树被誉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柏树林,树龄超过千年。
登上柏山,您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观,包括巍峨的山峰、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
此外,您还可以参观柏山寺,这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离石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
2. 王莽岭王莽岭位于离石市东南部,是一处著名的历史遗迹。
它是汉代王莽的祖籍地,吸引着众多历史爱好者和文化学者前来探访。
在王莽岭,您可以参观王莽祠堂,了解王莽的生平事迹和其对历史的影响。
此外,您还可以欣赏到迷人的自然景色,如茂密的森林和壮丽的山峦。
3. 西岳华山西岳华山是山西省最高的山峰,也是离石周边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它以险峻的山势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登上西岳华山,您可以俯瞰山西平原的壮美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此外,西岳华山还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和道观,如金顶寺和南天门道观,是信仰佛教和道教的朝圣之地。
三级标题1. 柏山景区•柏山寺:建于唐代,是一座具有浓厚宗教氛围的佛教寺庙。
寺庙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包括佛塔、殿堂和雕刻等。
•柏树林:中国北方最大的柏树林,树龄超过千年。
这些柏树摇曳生姿,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绝佳取景地。
•溪流:柏山的溪流清澈见底,水质纯净。
您可以在溪边漫步,亲近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2. 王莽岭景区•王莽祠堂:位于王莽岭的中部,是一座纪念王莽的建筑。
祠堂内陈列着许多关于王莽的文物和史料,向游客展示了王莽的一生和其对历史的影响。
•历史遗迹:王莽岭周围散布着许多历史遗迹,如古代官道和石碑等。
这些遗迹见证了离石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离石的旅游景点
离石的旅游景点
离石是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以下是离石的一些旅游景点:
1. 柳林风景区:位于离石市区南部,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有着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有很多奇特的石林景观和山水相映的美景。
2. 老君山:位于离石市境内,是中国道教的圣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被誉为“华夏第一山”。
3. 平遥古城:离石距离平遥古城不远,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商业繁荣时代的氛围,欣赏到众多明清建筑的美景。
4. 王家大院:位于离石市内,是明清时期晋商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被誉为“晋商博物馆”。
这里展示了晋商的历史和文化,建筑风格和装饰非常精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5. 重公殿:位于离石市城区,是一座古老的道观,供奉着古代的道教神仙。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色彩斑斓,内部有很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刻。
以上是离石的一些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独特的特色,值得游客前去参观和欣赏。
介绍家乡离石历史悠久的开场白
介绍家乡离石历史悠久的开场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父老乡亲们:大家上午好!我是离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继生。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离石区四套班子,对各位来宾和父老乡亲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离石,位于山西中南部,北与汾阳接壤,东接长治府、南望临汾市区,南邻晋中市郊地区。
一、境内物产丰富离石区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产粮基地,也是全国著名的粮、油、果、畜基地。
境内盛产优质粮油、优质小米、板栗等优质农产品。
其中,离石黄米梨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
离石苹果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中国果品地理标志”称号。
离石白面小麦是山西省优良传统农业产品之一,产品畅销省内外各大市场,成为山西农大师生实验示范基地和山西省优质小麦主产区之一。
离石是闻名遐迩的核桃之乡,核桃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年产量达2万吨,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中国苹果产业第一品牌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之一,目前全区已发展核桃基地1.5万亩,辐射带动农户发展核桃1.万户,人均种植面积达20亩,形成了以吕梁地区为主的核桃产业格局。
二、历史悠久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以农耕为主,兼有采集、狩猎、渔猎、文化艺术等多种功能。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夏朝建都于此;西汉建临汾郡,始设“离石”郡;晋商文化的发祥地,商贾云集,经商贸易繁荣,商旅商贾云集,离石成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唐代,设离石县,是北方最早的割据政权之一,被称为“唐国”;宋元时期,设离石县;明清时期,改离石为南康县,后又改为顺昌县,直至今日。
至今,还留存有“吕梁山脉”“柳林村”等古地名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离石,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将继续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在建设新时代幸福新离石的征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三、文化底蕴深厚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石的文化底蕴更加丰厚,“人文+生态”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
山西离石市三十年气候变化分析
山西离石市三十年气候变化分析摘要:离石市地处吕梁山脉中段,黄河一级支流———三川河中游,四面环山,沟壑错综复杂,山岗连绵起伏。
海拔在1900米——2000米之间。
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离石市冬寒夏暑,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属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
近百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超过了以前的数百数千年,而环境、气候对人类的繁衍生存至关重要,气候变化分析直接影响着离石市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根据山西省离石市气象观测站1977年-2006年历年的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季降水量、暴雨日数、大风日数、雷暴日数、蒸发量等资料,统计分析了离石市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的气候变化。
结果表明:离石市30年来降水呈微弱的减少趋势,气温呈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呈周期性波动趋势,大风、雷暴天气减少。
为离石市的气候变化特征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度;降水;异常年份0引言气候是一种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是人类生存环境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
气候是指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这个综合系统的缓慢变化。
而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
本文综合分析了山西省离石师气候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本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利用离石市气象观测站1977年-2006年历年的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季降水量、暴雨日数、大风日数、雷暴日数、蒸发量等资料,统计分析了离石市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的气候变化。
结果表明:离石市30年来降水呈微弱的减少趋势,气温呈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呈周期性波动趋势,大风、雷暴天气减少。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共同影响,全球气候特征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表明,人类活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的气候系统,气象要素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都很大。
由于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大气污染的加重和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
离石简介
离石简介离石位于吕梁山中段西侧,地处省境中部西侧,吕梁地区中部。
面积1339平方公里,现辖6镇9乡,人口20.78万。
离石,春秋属晋地,战国为赵之离石邑,为三晋西部重镇。
西汉置县,自东汉永和五年,西河郡移治于离石。
灵帝末,郡县俱废。
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复置县,晋属西河,刘渊据县而起兵后,县遂废。
后燕置离石护军,北魏明帝置离石镇。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昌化县,北周建德六年改离石,为离石郡治。
唐、宋、元、明皆属石州,明初离石市并入石州,明隆庆年知州李春芳以石、失同音改名为永宁州。
民国元年改州为县,三年改称离石。
1941年析置离东县,1946年并入离石,1954年与方山县合为离山县,1958年与中阳县合并称离石,1959年复置县。
1971年后为吕梁公署所在地。
1996年撤县建离石市。
2004年撤市建离石区。
离石处于吕梁山脉中部,四周群山环绕,沟壑纵横,黄土梁峁起伏连绵,整个地势东高西低,分为山地区和丘陵区。
东部山峰有云顶山、狐爷山、陈家地山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东南部山地主要山峰有天顶山、起云山等,海拔在1900——2000米之间;位于市境东北部的骨脊山,海拔2535米,为该市最高峰,也是全市的主要林木产地;中部和东部为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黄土复盖较厚;丘陵间布有川谷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为该市主要农作区。
境内主要河流有北川河、大东川河、小东川河等,均于县城附近汇入三川河,经柳林县注入黄河。
离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7度,一月均温--8.2度,七月均温22度,年均降雨量 55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五月上旬,无霜期为100至170天。
离石农作物主要有谷子、小麦、玉米、高粱、薯类、豆类等,经济作物胡麻、荏干、蓖麻、芥子、小麻子等。
近年来蚕桑、果类等也有较快发展。
离石主要矿藏有煤、铁、铝、石棉、石英、白云母等,其中煤的比重较大,储量约27亿吨。
储量为17亿吨的四号优质主焦煤被称为“世界少有的珍贵煤种”。
离石土地资源
黄土高原生态特征: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特殊,从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塬,墚,峁等黄土地貌分布广泛。
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一、黄土高原自然景观变迁的过程●地表起伏加剧山脉和河流是黄土高原自然景观的框架和廊道。
山脉和河流之间黄土台原和波状高原构成了历史上黄土高原自然景观的主体。
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侵蚀不甚显著,原面少受切割,因而平坦原面十分广大。
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原面均并列于较大的河流之间,至少相当现在几个县市的辖境。
由于当时原面较大,地下水比较丰富,原上也间有一些溪涧流出。
伴随着水土流失,特别是沟道的溯源侵蚀,黄土高原不断被纵横发育的沟壑切割。
原成为了残塬、并进一步发育为逼窄的粱和孤立的峁,最后变成支离破碎的梁峁丘陵地形●河流含沙量增加,湿地面积减小▪河流含沙量的增加是水土流失的必然结果。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的河流,但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时期,黄河的含沙量并不一直如同现在一样高,也不总是呈上升趋势,而是随着中游黄土高原地带的水土流失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实际上,根据历史文献,黄土高原很多地区曾经有过清水河流。
▪湿地的消失给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以巨大的影响,首先湿地生物群落主要是鱼类和水鸟减少了,同时黄土高原北部干旱地区的湿地一旦干涸,就很容易沙化,湿地旁生长的古代森林也消失了。
4.大型动物绝灭,物种多样性降低由于人口增长和农业活动,大量森林、草原为人工景观取代,因为自然景观日益细小和分散化,许多动物因为失去了生存条件,相继在黄土高原地区灭绝。
直至近代黄土高原尚有虎、豹、熊、狼等大、中型食肉动物的活动,但是随着残存的森林逐渐为农田取代,森林斑块日益破碎、廊道中断,由于缺乏足够的食物,和遗传多样性交流的中断,老虎、熊业已在黄土高原地区绝灭,豹、狼等只零星的分布在一些深山区,形成了少数缺乏遗传交流的孤立的种群,也处于困境之中。
吕梁市离石区地质灾害概况及防治建议
吕梁市离石区地质灾害概况及防治建议宋拴萍【摘要】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geography situation,geological environment background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characteristics of Lishi District in Lvliang,analyzed and elaborated the main geological disaster types,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and other features,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suggestions,had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geological disasters reduction.%简要介绍了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地理概况、地质环境背景及地质灾害特征,对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现状、形成原因等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防治建议,对预防地质灾害,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4(000)035【总页数】2页(P78-79)【关键词】地质灾害;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作者】宋拴萍【作者单位】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晋中 030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吕梁市离石区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0°55′~111°35′,北纬37°21′~37°42′。
东西长55 km,南北宽45 km,总面积1 325 km2。
辖2镇3乡7个街道办事处,193个行政村,458个自然村,总人口24.42万人,人口密度184.3人/km2。
说说离石区的来历
说说离石区的来历
战国时,地属赵国,名叫离石邑,因东北有离石水(今北川河),因水取名。
西汉初年置离石县。
其后几度废撤,至明洪武三年1370年)离石县并入石州。
明隆庆元年(1567年)蒙古陷城之后署州事太原府同知李春芳因“石”、“失”读音相同,嫌其不祥,改石州为永宁州。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清朝旧制中府、州、厅为县,永宁州即改永宁县。
民国三年(1914年)1月,因与河南、广西、江西、贵州等省永宁县重复,而改置在江西永宁县之后,应即酌改。
查该县在汉为离石县,今州北有离石山,拟即定名离石县。
1996年5月,离石县改为离石市(县级)。
2003年10月23日,吕梁撤地设市(2004年7月9日,正式挂牌),离石市改成离石区。
离石区发展现状
离石区发展现状
离石区位于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区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该区域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是离石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该区的农田面积广阔,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此外,离石区还以果蔬种植业闻名,如苹果、葡萄、枣等品种。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投入的增加,农业在离石区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
工业是离石区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该区拥有多个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企业投资。
离石区的主要工业领域包括冶金、化工、建材等。
特别是冶金行业,离石区以其丰富的铁矿资源闻名,许多钢铁企业在这里设立了生产基地。
服务业在离石区的经济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离石区的商业设施不断完善。
各类零售商店、餐饮服务、娱乐场所等逐渐增加,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品质。
此外,旅游业在离石区也开始兴起,许多人前来欣赏当地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
虽然离石区的发展态势良好,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环境保护等都需要加大力度。
然而,离石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努力将离石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地方。
通过持续的努力,离石区的发展前景可期。
离石周边一日旅游景点
离石周边一日旅游景点
离石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周边有许多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景点。
以下是离石周边一日旅游景点的一些建议:
1.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离石市境内,是明清时期的贵族府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建筑。
游客可以参观宫殿、后花园和庭院,了解古代贵族生活的风貌。
2. 清真寺:位于离石市内的清真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回族清真寺。
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内部饰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刻,是回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3. 五龙口国家森林公园:距离离石市区约50公里,是一个集
森林、峡谷、瀑布和溶洞等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游客可以漫步森林小道、观赏壮丽的峡谷景色,同时还可以参观五龙口瀑布和绿窑大溶洞等景点。
4. 离石古城:位于离石市区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古城墙给游客带来穿越时空的感觉。
游客可以在古城内漫步,感受古朴的氛围,并参观陈列着历代文物的博物馆。
5. 龙门石窟:位于离石市西南部,是一处北方十分罕见的大型石窟艺术遗址。
石窟中保存有大量的佛像和浮雕,展示了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技巧。
游客可以在石窟内漫步,感受宁静祥和的氛围,欣赏千年文化的瑰宝。
以上是离石周边一日旅游景点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需更多信息,可参考当地旅游指南或咨询当地旅游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石摘要本文就吕梁市离石区的自然和人文区位条件,分析了离石做为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离石作为一个山区新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强烈影响,形成自己特有的不同于山西省其他县市的状况,然后最重要的发展内容是和山西省转型发展相一致的。
本文为离石区提出一个大致的浅显的介绍和规划。
关键字离石发展经济未来转型自然正文引言离石古称石州,是吕梁市政府所在地,秦晋沿黄经济协作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中心,是一座新崛起的现代新型城市。
区域交通便利,通讯快捷,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离石区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侧,位于北纬37°21′~37°42′,东经110°55′~111°35′。
全区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2平方公里,所辖7个街道办、2镇、三乡,分别为凤山街道办、莲花街道办、滨河街道办、城北街道办、交口街道办、田家会街道办、西属巴街道办、信义镇、吴城镇和红眼川乡、坪头乡、枣林乡为 1324平方公里。
离石区位介绍离石城区位于区境腹地偏西南的东川河,北川河交汇外,海拔920~940米。
向东经东川翻越薛公岭达汾阳,距汾阳市81公里;东北经小东川翻吕梁山即为文水、交城两县,距文水县城112公里,交城县城131公里;向北经北川直通方山,距方山县城47公里;西北经北川向西达临县,距临县城65公里;西南经西川直通柳林县,距柳林县城30公里;东南经南川直通中阳县,距中阳县城26公里。
距省会太原189公里,距首都北京720公里。
距最近的飞机场-太原机场200公里,距最近的海港--天津港800公里。
2003年3月,全区辖莲花街道、凤山街道、滨河街道、城北街道、交口街道、田家会街道、西属巴街道、吴城镇、信义镇和坪头乡、红眼川乡、枣林乡共有193个村委会(378个自然村)。
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
离石区地质构造以吕梁——太行断块为主体。
离石区地处吕梁山腹地,地势东部高而宽,西部低而窄,境内山多川少。
北川河由北而南,东川河由东而西流经全区,两河在城西南合流后至交口街道办合南川河而后出境注入黄河。
最高点为区东北骨脊山,海拔2535米,最底点为交口镇,三川河河谷,海拔889米,境内东部是高寒山地,面积266.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0%,是境内主要林区,宜于发展林牧业;城东北为连绵不断的梁峁土石山区,面积39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城西马头山、王老婆山俯伏南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 6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
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区相加占全区总面积的80%,其特征是气候温和干旱少雨,但发展生产潜能很大,是境内杂粮生产区;中部是以北川和东川为主的河谷地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集中,是境内重要的粮食和蔬菜基地。
境东南部至东北部边沿,吕梁山纵贯南北,为之屏障,主要为“关帝山穹状隆起”,北起骨脊山,南至薛公岭南接中阳县的独风坡山,长约80公里,皆为吕梁山之支脉或余脉。
地处中纬度偏南的晋西黄土高原。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地表水属黄河水系。
由于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地形东北高而西南低,在大自然的切割下,浅小者为沟为渠,深大者成谷成川,水系发育,水网密布,形成群山连绵、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川谷有序的自然景观。
区境内地表植被,受地形、气候、水文、海拔高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貌单元差异很大,植被群落分布较为复杂。
东北部植被良好,中西部植被不良,全区植被覆盖率不及30%。
全区国土总面积共1324平方公里,折合198.6万亩。
其中林地261416亩,占总面积的13.16%;牧草牧地27131亩,占总面积的1.37%;交通、河流、村庄等特用地68794亩占总面积的3.46%;陡崖、石壁、岩石等暂有用地173024亩,占总面积的8.71%;荒山荒坡859100亩(内有省直国营林场和各乡镇宜林地51.62万亩),占总面积的43.26%;农耕地596532亩,占总面积的30.04%;按全国土地资源综合评价标准划分,属二级标准的有5.94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3%。
主要分布于三川河两侧阶地上,属三级标准的有49.33万亩,占总面积的24.8%。
区境内地质特征有利于各种矿产的形成,目前初步发现和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煤、铝土矿、铁矿、铝锌矿等十几种。
已探明含煤面积300平方公里,占离柳矿区的38.2%,地质储量为31亿吨,占矿区总储量的40.26%,其中焦煤6.48亿吨。
煤质优良,品种齐全,是国内国际市场的紧缺品种,被中外专家誉为“国宝”。
2005年底,全区共有246555人,其中农业人口111890人;非农业134665人。
根据统计局抽样调查(2005年)统计,全年出生人口4573人,出生率18.54‰,死亡1502人,死亡率6.09‰,全年净增人口226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2.54‰。
发展历史和现状离石区的建置沿革,可追溯到战国时代。
离石区,战国为赵之离石邑。
秦属太原郡。
西汉置离石县,属西河郡。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县改石州。
隋大业初改离石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石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昌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石州。
北宋至金,县名俱称离石,民国元年(1912年)改永宁县,民国3年(1914年)复改离石。
新中国建立后,离石县属兴县专区。
1958年离山、中阳合并,县名复改离石。
1971年5月吕梁地区成立后,原离石县迁驻柳林,新置离石郊区。
1996年5月离石撤县改市,离石县改为离石市。
2004年6月吕梁地区撤地改市,离石市更名为离石区,属吕梁市管辖。
吕梁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市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大幅攀升、发展思路日渐清晰、发展理念逐步完善、发展道路日趋科学、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显著改善的三十年。
从1978年到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5.7亿元增加到507亿元,增长了88.9倍,从全省第10跃居第5;人均GDP由1232元增加到14000多元,增长了90.5倍;工业总产值由4.1亿元增加到706.1亿元,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超过65%,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74.3%;财政总收入由5311万元增加到105.1亿元,增长了198.3倍,从全省第十跃居第四,今年1—8月份达到128亿元,排名全省第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9元增加到107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2元增加到2788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42万人下降到35.4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63%下降到12%。
全市经济发展总体上实现了从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市的成功跨越。
关于离石的煤炭行业。
离石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已探明的含煤地质面积300平方公里,且煤质优良,品种齐全。
近年来,该区全面确立并深入实施了建设多元产业支撑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体战略,重组生产要素,整合经济资源,依托科技进步,优化经济布局,致力于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非资源型产业的研究开发。
特别是近两年来,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快,新型产业异军突起。
全区主焦煤生产能力达260万吨,全区焦化能力可达480万吨,煤焦产业初步向煤焦——煤电热——煤化工为主的具有煤炭产业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链延伸。
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效益最大化、资源消耗最小化,实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持是重大关键、离石要加速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走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路子,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
对未来的展望(一)新型能源化工和原材料工业基地的产业体系将初具雏形。
一是原煤行业基本完成了“三化”任务。
一是规模化。
规范化、三是监管内容扩大化。
二是焦炭行业基本实现了“三大跨越”。
一是实现了由分散向集中的跨越。
二是较好地完成了污染型向清洁型生产的跨越。
三是全市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转变和重大跨越。
钢铁行业向“三高”方向迈进。
第一,政策门槛要求高,拟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第二,技术标准要求高,新建项目必须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第三,目标要求高,此外,建筑业,电力行业,化工行业,建材行业,(二)承东启西的立体交通网络将很快形成,包括现有的高速公路和正在筹备的铁路和民航。
关于市内干线公路。
包括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工程、开行贷款农村公路工程、汾孝大道工程、绕城路改造工程、340省道一级路改造工程以及离石环城公路工程,总投资将达到40余亿元。
这些项目对我们吕梁来说最重要、最迫切,是彻底疏通出山、过城和保畅的吕梁大动脉。
(三)快速发展的水电资源将得到可靠保障水电资源也是吕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破解吕梁水资源难题,必须大力实施兴水战略。
电力事业是吕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根据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预计2010年全市用电量可达110亿度,最大负荷可达170万千瓦。
按照规划,到2010年,吕梁电网将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0多座,供电能力将比2005年增长一倍。
一是加快电网建设步伐。
二是抓好电源建设。
(四)金融创新将在资本市场造就一个“吕梁板块”要真正建立起吕梁自己的资本市场,必须创新金融体制,强化金融服务,提高金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我市还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进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来吕梁设立分支机构,力求尽快健全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金融体系,努力打造金融化、资本化、清洁化的新吕梁。
(五)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特色城镇正在产业的带动下加速崛起一是治理三山两河,着力打造特色吕梁。
实施“三山绿化”工程。
二是加强城市绿化,着力打造绿色吕梁。
三是完善交通设施,打造畅通吕梁。
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总投资达5.2亿元的市区道路完善、交通畅通工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我们的市区规划区范围扩大到北至方山大武、南至中阳金罗、东至离石田家会、西至柳林李家湾,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是现在建成区面积的10倍还多。
在发展方向上,突出“西跃、北拓、南延、东调”八字方针。
西跃,即在北川河与南川河交汇的李家湾一带,跳跃式规划建设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吕梁新区;北拓,即沿北川河向上游拓展,规划建设以教育文化区和科研开发区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北部片区;南延,即城市建设开发向南延伸,规划建设工业区,加强与中阳尚家峪工业园区的产业衔接;东调,即调整东川河上游用地结构,清理搬迁该区域的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染源,与汾离高速离石东出口衔接,配套建设大规模现代物流园区。
总结展望吕梁未来的发展,发展蓝图令人振奋,战略目标摧人奋进,吕梁大地活力四射,希望无限,前景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