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案例-广州科学城

合集下载

地下空间案例整理

地下空间案例整理
新城建设中在高层设置了2处直升机起降坪,可用作空中救援。同时在建筑群的2层规划设置了47座空中连廊(已建13处),仅是部分缓解了高密度开发带 来的交通问题。地下空间的建设弥补了地上交通设施的不足,充分的人车分离; 2)地下空间采用低碳环保科技手段
建设真空垃圾收集、集中供冷、喷雾降温等环保能源系统,实现节能减排,提升环境品质。 3)地下空间为市民提供绿色公共开放空间
商业、办公、文化娱乐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结合主要交通设施建设,多分布在主干道和 轨道交通线两侧,强调公共空间与地下轨道站域的连通,打造高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战略发展 基地。 3)综合管廊与地下市政智能化运营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比较齐全, 除雨水管道外其余9种管线的干管都被纳入综合管廊,上下水、 供电通信和垃圾收集系统等连接到每座建筑。高投入换来了基础设施的高效能和安全可靠性。 综合管廊运作全部采用信息化管理,每一个出入口及管廊内都装设了大量感应器和探测器, 管线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东京国际展示场(连接东京临海新交通线) 丰田大型综合展销中心(含地下)
案例借鉴 上海虹桥枢纽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
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约1.4km² 地上建筑总量158万m² 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开发量约为18.4万m² 地下停车设施规模为57.6万m²
项目简介:位于上海都市圈重心,上海市区与长三角 地区交通衔接门户。 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联动 长三角。 交通特点:大规模停车集中在高峰时段到发, 要求 停车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散能力。 设计理念: 1)支援城市活动、引导经济发展、体现功能人性化、 实现环境生态化 ; 2)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地下城,支援枢纽交通功能 的高效发挥 及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地下一层,地下步行网络;地下二层,停车环路系 统;地下三、四层,轨道交通系统。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谈广州科学城用地布局及道路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谈广州科学城用地布局及道路规划

庆 建筑 大学黄 光宇 教授合作 进行 了以 “ 广卅f 科 学城生态 规划与建设研 究”为课 题的研 究。 根 据研 究成果 ,科学 城总体 规划 对用地 进行 了适宜性 分析 ,并 以现状 山体和 河 z o t f in e L n s K y rs a g h u Ci o e c , a d u e y Sc
维普资讯
[ 又章编号】 0 6 0 2 2 0 ) 1 0 2 0 [ 】 2 ( 0 6 0 0 1 4 中图分类号] U 8 3 [ 0 0 T 94 1 又献标识码] B
产 业 园 区规 划 与 自然 及 社 会 的和 谐 统 一

_1 州科学 城用 地布 局及 道路 规划 炎广
口 肖 刚


系统 骨架 ,充分 尊重和 利 用现 状 山脉和谷 地 的走向,把建设 用地安排在平坦 的谷 地上,并 拓展形 成功 能组 团,各 功能组 团相 对集中且
广州科学城位于厂州市的东北部,规划 用 按谷 地走 向进行 拓展形 成纵 向发展 轴,横 向 地 面积 为 3 m ,是 以高科技制造业 为基础, 7k 0 以形成科学研 究综合体 为 目标,具有高质量生 有机 疏散 。这样 的布局 结构能 充分 利用 自然
2 1与 自然和谐统 一 .
为 了充分 利用科 学城现 状的地 形 、地貌 和 良好 的生态 、 自然资源 ,规划 项 目组 与重
of h aur o o ap ya d l n f m t r a e e n t al p gr h n a dor o c e t t t
— —
城 市或园 区其他 组成元 素的和谐 。总体上说, a dRo d P a nn a gz o t n a l n igf Gu n h u ci or y 广 州科学 城在 用地布 局万 面王要 具有 以下几

浅谈绿色节能在住宅小区设计的应用

浅谈绿色节能在住宅小区设计的应用

浅谈绿色节能在住宅小区设计的应用作者:齐雅洁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6期摘要:绿色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设计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广州科学城KXC-I4-7地块项目为案例对绿色节能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1.绿色建筑的特点绿色建筑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

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绿色建筑不是简单的绿化和美化环境,而是在建筑与环境之间建立起良性通道,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效和谐发展。

绿色建筑以建立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为原则;以人、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平衡发展为目标;以设计追随自然为方法。

绿色建筑选用天然无污染的材料,采用高效的节能环保技术。

绿色建筑的建筑模式是智能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是建筑业的创新。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低碳经济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需求。

绿色建筑在设计方面重点关注如下几点:1.1 以节约能源为重点节能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

从楼宇的布局规划、建筑选型,到建筑的围护结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设备的选用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节能效果。

多利用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的原理,减少建筑的未来使用能耗。

在设计时应通过充分、系统的计算和考虑,减少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实现节能与环保。

1.2 节约资源,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当今的背景之下,人类的快速发展已经使资源储备出现严重不足。

尤其是建筑行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极大,更是加剧了资源的损耗。

绿色建筑的实质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节约资源和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是必然选择。

在设计过程中应关注建筑材料的正确选用,考虑节水、节电措施。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案例分析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例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土地开发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生态问题,许多城市开始采取生态城市规划并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工作,例如中国广州市的花城广场,新加坡的濱海灣花园,美国的波特兰市等等。

本文将以这些成功的案例为例,来深入探讨如何制定和实施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问题。

首先,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工作。

这项工作需要基于城市的人口、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为制定和实施生态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以广州市为例,该市有着较高的人口密度,而建设了许多大型商业区,因此其生态城市规划需要关注交通问题和雨水的收集利用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该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例如建立集中式的水资源管理系统,修建多层高架路等等,以提高城市的绿化和环境保护质量。

其次,生态城市规划还需要强调可持续性,即确保规划不会破坏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时,要确保大城市的建设不会伤害到原始自然生态。

例如,新加坡的濱海灣花园就是一个成功的生态城市的案例。

该市在建设过程中,将花园的建设与环保方案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了许多有利于环境的措施,例如尽可能少砍树和保护动植物种类。

通过这些措施,该市成功打造出一个将自然环境、自然生态和人类文化创造完美结合的城市休闲公园。

第三,实施生态城市规划需要高效的团队和管理机制。

因为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涉及许多不同方面的问题,例如环保、建设、卫生和绿化等,因此需要高效的团队和管理机制来实现这些工作。

以美国的波特兰市为例,该市采取了一种被称为“格林警察”的环保计划,这个计划成为了整个城市联网的绿色建筑和生态园和绿色交通网的管理流程。

通过这个管理机制,波特兰市成功成为了世界上最环保的城市之一,其生态城市的建设切实带来了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更健康的人居环境。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是通过对多个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城市如何进行生态规划和建设,以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

广州市科学城林相改造设计浅析

广州市科学城林相改造设计浅析

参差 不齐 的林 分 均 列 入 改造 范 围 ;7 对 目前 尚有 () 保 留价值或 通过适 当改 造措施 可复 壮 的林 分合 理保
留原 则 。
科学 城 的建设 目标是 要建 成 以高新 技术产业 研
收 稿 日期 :0 0一 3—1 21 O 0
3 3 改造 设想 .
把现 有 的荒 山 、 疏林 、 藤灌林 通 过人 工造林 迅 速 营造起 具有 生态 高效 和 自然景 观特 色 的常绿 阔 叶混
交林 ; 对现 有 的杉 木 、 马尾松 、 板栗林 、 部分荔 枝林 大
性 的南 亚热带 季风 常绿 阔叶森 林群 落 的恢 复 。 2 2 高标 准 建设科 学城 的需要 .
技术 措施 有 利 于环 境 保 护 原则 ;6 对 于 现 有 果树 () 林, 已进 入 成 果 期 郁 闭度 0 8以上 , 中连 片 0 5 . 集 .
h 以上 的林 分适 当保 留 ; m 郁闭度 在 0 7以下 , 长 . 生
() 1 因地 制宜 , 地 适 树原 则 ; 2 生 态 功 能优 适 () 先 , 顾景 观效果 原则 ;3 造林 树 种 以 乡土 树 种 为 兼 () 主 , 生 与慢生结合 , 顾 观赏性树 种搭 配原则 ; 速 兼 ( ) 学性 、 进性 与可 操 作性 结 合 原则 ; 5 改 造 4科 先 ()
科 学城 位 于 广州 市 罗 岗 区 , 广 州 市 的现代 化 是 科 学 园 区 和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示 范 基 地 , 划 面 积 规
2 . 4k 2 7 m 。园区交 通便利 , 铁路 、 路 、 公 高速 公路 均
究 开发 、 产制造 为 主的现代 化科学 园区 , 生 因而在环

广深科技走廊规划图来了!这10个片区未来不可限量

广深科技走廊规划图来了!这10个片区未来不可限量

广深科技走廊规划图来了!这10个片区未来不可限量展开全文素材来源:广东科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究竟指的是什么?简单来理解,就是一条连接了广州、深圳、东莞,长度约180多公里,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带。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存在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走廊正日益成为科技创新要素挤产业集聚的新空间组织方式。

举几个例子:美国硅谷:依托大学等科技创新机构知识外溢形成;美国波士顿地区:与城区的大学有一定的距离,由功能独立、等级明确的园区组成;东京—横滨—筑波创新带:筑波创新城以主力型科研机构为主题,承担区域科技创新的主题功能。

广深经济走廊的诞生,就是对标以上这些区域,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成为“中国硅谷”,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级。

现在来看重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空间布局——“一廊十核多节点”。

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等复合型的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创新资源,三市连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建设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十核即十大核心创新平台这十大创新平台,广深各占了4个,东莞占2个,分别是:1、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战略定位主导产业:以广州大学城教育科研创新为支撑,建设珠三角科技创新高地、华南科技合作之窗、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文化创意、生命健康产业。

2、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战略定位主导产业:打造广州新经济重要引擎、亚太地区互联网总部基地、全球互联网投资首选地及国际高端人才汇集地。

重点发展“互联网+”产业。

3、广州中新知识城战略定位主导产业:建设知识经济产业集聚区,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成为广州建设国家科技创新枢纽的核心组团。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知识经济产业。

4、广州科学城战略定位主导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突出创新创业生态建设,提升创新要素密集度,扩大对外辐射带动影响力,把科学城建设成为区域性科技创新创业中心。

〖2021年整理〗《广东产业转移的相关案例》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广东产业转移的相关案例》优秀教案

广东产业转移的相关案例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平方公里,全部符合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广澳、濠江、海门、潮南等四个片区。

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为主,纺织服装业为辅的产业。

园区根据各自现有产业优势与发展情况,确定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其中,濠江片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海门片区主要发展纺织服装业、装备制造业;潮南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业、纺织服装业;广澳片主要发展保税、物流和仓储业。

各工业区实行专业化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

按照计划,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将建设成为集工业生产、保税物流、研发创新、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布局科学、设施完善、要素齐全、产业配套、环境优美的广东省东南沿海“现代化滨海工业新城”,成为汕头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该工业园的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

2021年3月,汕头市成功竞得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竞争性扶持资金5亿元后,以此为契机,加快园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到目前已投入资金约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及征地。

截止2021年底,省示范园投产的规模以上企业2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在建企业27家,计划投资总额亿元,已投入资金亿元,预计年产值67亿元;已签约入园和意向投资项目44个,计划投资总额亿元。

汕头市设行政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一条龙”、“一站式”高效服务,中心推行并联审批,即到即办。

目前有进驻单位56个,进驻事项903项。

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推行投资代理和“一条龙”全方位服务。

对进入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投资项目,从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册、登记,到项目的立项、报建、开工所涉及的一切手续,由管委会实行专人代理服务;园区推行“零收费区”做法,除国家、省规定统一征收的税费外,不再对入园企业征收任何地方性收费。

国家、省有关规定需缴交的规费,由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设“一个窗口”代理收取上缴。

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将致力于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临港能源工业和潮州陶瓷、婚纱晚礼服等传统支柱产业升级项目,构筑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的新型产业体系,打造承接珠三角、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转移的共同载体。

到科学城看广州未来

到科学城看广州未来

中 心 城 区
科学城 位于白云山生态保护区边缘, 北邻白云, 南望珠江, 地 处 广 州知 识 密 集 区 , 规 划 面 积 22 . 74 平 方公里, 起步区4平 方公里。 它 是 广 州 市 东 部 发 展战 略 的 中 心 区 域 , 广州市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基地。 目前, 这里聚集了300多家国家和 市级以及跨国企业研发机构, 会 聚 了 1000 多 家 高 科 技 企 省、 业, 3000多名海归在此创新创业
广州科学城 开发区的科技人员公寓。 8月盛夏的一天, 华灯初上, 锐博生物 的张必良博士还在科学城创新大厦的公 司实验室内, 对其研发的核甘酸诊断试剂 盒进行试验。 休憩时, 他倒上一杯咖啡, 此 时, 休息室落地窗外正对的科学广场百米 音乐喷泉冲天而上, 蔚为壮观。 这一天, 科学城玉树村的老书记龙叔 决定从天河一高档住宅小区搬回玉树农 民新村, “老 书 记 说 这 边 空 气 好 、 房子宽 敞、 周边环境和配套越来越成熟、 管理费 和停车费还便宜, 还有一帮老街坊” , 老村 主任龙维柱说。 如今的广州科学 经 过 14 年 的 打 造 , 城, 作为广州东轴线上的广州高新技术区 的核心园区, 面 积 由 过 去 22 . 74 平 方 公 里 扩 容 为 37 . 74 平 方 公 里 , 基础设施投资累 计 已 达 80 亿 元 , 电子信息产业区、 生物医 药产业区、 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区、 综合 研发孵化服务区和生态保护区5大功能组 团区错落分布, 成为华南地区创新资源最 为密集的地区。 从地图上看, 广州科学城位于广东脐 部。 古人言, “脐 下 肾 间 动 气 者 , 人之生命 也, 十二经之根本也。 ” 这个广东脐部的现 代 化 科 学 园 区 位 于 白 云 山生 态 保 护 区 边 缘, 规 划 面 积 22 . 74 平 方 公 里 , 起步区4平 方公里。 最初的产业定位是重点发展计算 机及软件、 生 物 医药 、 光电子、 新材料、 环 保设备等产业。 广州开发区、 萝岗区科信局副局长朱 “林 在 平提到, 当时科学城的规划就提出 城中, 城在林中” 的理念, 城市规划与环境 评价相互反馈, 不断优化。 在科学城发展 定位确定之后, 由城市规划部门充分吸收 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 并对规划进行调 整, 预留足够的环境基础设施用地, 保护 给 原 生生 态 环 境 , 山 体 原则 上 全 部 保 留 , 人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不 像 当 时 很 多 园 区把地都铲平, 把山头都削了, 给人生硬 的感觉, 而在这种自然的环境下创业, 给 人 心 情 不 一 样” , 这 个富 有 远 见 的 规 划 目 前也日渐看出效果。 朱平还提到一个细节, 科学城最初规 划的时候, 花了大价钱采取国际招标的方 式, 优选方案, 引入世界的先进规划理念, “在当时专门针对一个园区进行国际招标 的几乎没有” 。 耗的制造业, 但有很多从事现代检测认证 服务的机构, 有很多新型创新研发的企业 科研机构集聚园区。 朱平提到, 科学城起步的时候, 也引进 过台湾光宝等大型电子制造业项目, 从历 史的眼光看, 这个项目对于带动其他项目 进驻科学城也曾起过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 回头看, 如果一直延续这样的模式, 资源很 快消耗完, 科学城的发展将不可持续。 “筑巢引凤” 引来创业者 因此, 科学城很快就对要发展的产业 2003年底, 第三次回国参加 “留交会” 设 置 了 相 对 合 理 的 门 槛 , 按照节约化用 的 张 必良, 在省侨联的牵线搭桥下来到科 地 、 低投入高产出的要求、 标准把关, “耗 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项目不让进” , 学城国际孵化器参观, “那时科学城建设正 能高、 在火热进行, 不过园区内企业还不多, 我的 朱平说。 在其他工业园区忙着退二进三、 腾 第一印象是绿化环境很好, 远离城市的 喧 。 笼换鸟之时, 科学城却几乎没有这样的 嚣, 是个搞试验、 做研究的好地方” 当 时 的 张 必 良 已 是 美 国 麻 省 大 学 医 “阵痛” 。 学院分子医学系研究室主任, 拥有几个顶 科学城的进驻门槛也一直在提高, 从 尖的生物医药专利技术, 与诺贝尔奖得主 投资密度看, 从最初500美元/平方米(注: 至少要投资500美元), 克 雷 格· 梅洛教授共事, 但 他 觉 得 生 活 太 提供一平方米的地, 现 已 提 至 1200 美 元 / 平 方 米 , 而 且 实施 过 过安稳缺乏挑战, 有意回国创业。 程 中 远 高 于这个数, 现在有的已达到2000 “很 多 地 方 都对 我 们 抛 出 橄榄 枝 , 我 那边的政府部门也做 -2500美元/平方米, 方能落户科学城。 而 和太太都是江浙人, 了很多工作, 但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广州 污染项目在招商引资时更是 “一票否决” 。 科学城” , 张必良说, 一方面喜欢这里的环 “这就是所谓的 ‘米产经济’ , 十多年来科学 城一直采取这样的策略, 使得科技园区在 境, 还有就是当时科学城的园区规划明确 发展的同时, 环境也得到很好的保护” , 朱 了要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区政府专门 鼓 励 平认为。 投资一栋楼8万平方米作为孵化器, 研发创业团队进入, 这些前期服务让他们 2005-2007 年 , 科学城的发展可谓 感受到在此创业的信心。 大步向前, 投资项目和进驻企业大幅增 2004年初, 张必良暂别在美国的妻儿 加 。 科 学 城 也引 入 社 会 资 金 , 投 资 建 设 20 和优越安逸的生活, 带着技术只身到科学 万 平 方 米 的 创 意 大 厦 、 创新大厦, 现在又 着 手 建 设 各 100 万 平 方 米 的 孵 化 器 、 加速 城国际孵化器安营扎寨, 6个人的研发团 器, 和 为 企 业 提 供 配 套 认 证 服 务 的 公共 队开始了两年的起步创业期。 与此同时, 为 配 合 科 学 城 的 整 体 规 服务平台。 划, 广州开发区政府将区域内玉树、 黄陂 2007年, 随着微软、 英特尔、 IBM三大 等15个自然村进行整体搬迁, 在科学城重 世界IT巨头齐齐落户广州科学城, 作为东 新辟地开建4个全新的农民新村。 进宏观战略之首的科学城开始为广州嵌 就在这一年, 玉树农民新村正式落 入了 “科技之芯” 。 成, 龙维柱带领1000多村民告别旧村落, 同时, 产业的定位也在发展过程中不 断修正, 从一般制造业到高端、 高技术制 住上了新建住宅小区。 造业, 到现代服务业, 到现在大力推进战 没有 “腾龙换鸟” 的阵痛 略型新兴产业发展, 把生物、 新材料、 节能 科 学 城 的 发 展 秉 承 了 广 州 当 时 提 出 环保作为发展重点, 与国家提出的战略发 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划思路, 实施产 展方向相吻合。 集 业结构转型, 低碳绿色经济。 最初的产业 “科学城有研发企业, 有总部企业, 聚的都是高科技企业, 还拥有广州最大的 规划确定了5大功能分区, 很早就将电子 孵化器, 这些都体现了其 ‘智 慧’ 的 一 面” , 信息、 生 物 医药 、 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作为重点引进项目, 园区内没有大片高能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 “把科学城作为广州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的一个核心基地, 实行生态优先, 这是 1998 年 把 科 学 城 建 设 提 出 来 时 的 定 位 。 ” 朱平在广州开发区工作10多年, 见证了科 学城的 “成长” , 他认为, 无论是道路管网、 功能分区, 还是园区布局, 到现在经过了 10多年建设来看, 科学城整体的规划并不 过时。

广州科学城

广州科学城

广州科学城广州科学城(Guangzhou Science City)是广州市的一个现代化科学园区,位于白云山生态保护区边缘,东接黄埔,北邻白云,南望珠江,西靠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地处广州知识密集区,规划面积22.74平方公里,起步区4平方公里。

它是广州市东部发展战略的中心区域,广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基地。

广州科学城将以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动力,以高科技制造业为主导,配套发展高科技第三产业,成为具有高质量城市生态环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率的投资管理软环境的产、学、住、商一体化的多功能、现代化新型科学园区。

1研究开发广州科学城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为主,鼓励发展微电子、计算机、现代通讯、机电一体化、光电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产业,同时建设与其配套的信息、仓储、金融、商住、体育、娱乐及环保设施。

并根据其建设规划目标以及该地区原有地形条件和环境保护需要,保留十四个小山峰、部分生态林地和农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1998年10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广州科学城的开发力量,加快了广州科学城的开发建设速度。

东方的欧洲-广州科学城国际投资的焦点跨国公司云集的投资热土世界排名前500强跨国公司已有105家在这里投资设厂广州科学城科学大道111号七福玛健康管理中心所在地。

2建设发展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高新区的核心园区,于1998年12月28日正式奠基启动。

该区域规划设计科学、地理位置优良、交通运输便利,实行生态优先,开发建设起点高,是广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21世纪的标志性科技工程、未来广州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样板区、现代化新型城区和休闲旅游景点,致力于打造东方的“欧洲城”。

3发展方向以高科技制造业为基础,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以形成科学研究综合体为目标,培育科技创新环境,促进广州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益的投资创业软环境,以产、学、研为主,辅以配套少量高级住宅的多功能现代新型城区。

科学城的规划建设与发展课件

科学城的规划建设与发展课件
硅谷的崛起和发展是多种因素联动的结果,包括:大学的科研环境、政府的资助和订货、风险资本的投资、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环境配套建设等。
被称为“硅谷先驱” 的电力工程教授弗里德里克•特曼,他在1920年代任副校长期间,致力于将大学的科研与企业结合起来,注重科学的实效性。 特曼的哲学是:“使大学和产业形成一种共生关系(symbiotic relationship),在这种关系中,斯坦福大学将成为新的以技术为基础的产业思想库(brain trust )。”他强调“强大并独立的工业必须发展它自己在科技方面的智力资源。”特曼对“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贡献表现在一系三机构的创立上: 特曼创立了斯坦福大学杰出的工程系,督促对固态物理设备和其他技术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为50、60 年代的“电子革命”奠定了基础。 帮助兴建斯坦福大学研究院(SRI),这是专门从事与国防有关的研究并负责将军用技术转为民用技术的研究机构。它在帮助西海岸公司的发展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特曼促进了斯坦福工业园(Stanford Industrial Park)的建立和发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技术园区,特曼称它为“斯坦福的秘密武器”。 建立“荣誉合作项目”,在公司的教室里讲授斯坦福大学的课程,使公司的工程师们能够把握最新科技的发展,同时又使大学教授及时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加强了公司和大学之间的联系。
硅谷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技术与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末 80年代中期 90年代中期 21世纪初
硅谷是美国著名的工业化农业中心,有“美利坚梅脯之都”美誉
发展相对缓慢,对半导体、大型计算机和仪器仪表等进行研制生产
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硅谷以及美国进入微电子时代
高新技术园区、科学城是世界各国高科技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pptx

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pptx
第 8 章. 城市规模与用地布局................................................................................................... 21 8.1 城市规模.............................................................................................................. 21 8.2 用地布局.............................................................................................................. 21
第 5 章. 生态本底修复................................................................................................................. 9 5.1 生态修复规划........................................................................................................ 9 5.2 水系整治规划...................................................................................................... 10 5.3 绿地系统规划...................................................................................................... 13

科技城(园)案例研究

科技城(园)案例研究

共同利用设施区
教育区以学科、与 业划分为个小区 研究本馆区 实验楼区
规划层面
小区模式:同心圆
以人行道作为主要规划轴线,串联起各个小区,丏作为研究人员的交流区
既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大大节省了建设投资
新竹科学城:柔性的都市成长经营观念、 成长经营计划 1、成长范围管理政策 A优先引导发展地区
在环境敏感度低、公交可及性高的地区有效
筑波科学城:总占地面积28559公顷
规划层面的模式:
1、城市中轴线以步行道与用道路网,串联起市中心、科研、教育,人车分离制,步行道将会成为主要集会、祭祀的场所, 丏此中轴线作为科技城的良好景观带 2、以学科、与业将科研教育区划分成为五个小区
筑波科学城:
单元小区模式:同心圆
绿地区域 研究本馆区 实验楼区 共同利用设施区
GOOGLE总部:
社区化的办公环境,宜人舒适的尺度感,良好便捷的配套设施
人性化设计
新竹科学城:
开发规模: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现开发面积是6.32平方公里
科技带
生活带
保留带
新竹科学城:
生态化: 环境的优美,选址及建设注 重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性化: 便捷良好的公共设施 东京中城酒店不办公复合
诺华制药公司总部
公共交流场所的设置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网络化高效的空间格局
旋转式高新科技园
中兲村科学城/东城区设计:
面积:33公顷 业态定位:预计作为主要的交流中心、培训区、孵化区以及国内外公司总部所在地
中心区绿化空间
强调多功能的特色和 校园式的环境
GOOGLE总部:良好的办公氛围
办公氛围带有很强烈的游乐性质:主要得益于google的一些办公制度,在工作时间 中可以给予员工30%的时间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以此来增强个人的创造力

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

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
2.2开发的经济性
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对大部分地区或城市的政府来讲,资金缺乏是制约园区开发和建设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产业园区规划要把降低投资、提高资金的效益作为规划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加以体现。ﻫﻫ广州科学城用地规划充分尊重现状山体和生态环境,利用谷地进行开发建设,避免了对山体的大开大挖,大大降低了土石方量,减少了投资,充分体现了开发的经济性(图4)。ﻫﻫ2.3充分利用现有河涌,注重对景观的塑造ﻫﻫ科学城的山体较多,但水资源相对缺乏。有山无水,似乎少了一点灵性。在科学城中心区的南部有一条常年流量仅为十几个立方米的小河涌,用土将其填平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但这样一来中心区就会少了生机。在科学城的规划中不仅保留了小河涌,还结合道路和用地对小河涌进行了景观设计,并采用叠水的方式保证了中心区河涌能常年有水。如此一来,科学城内鱼儿戏水,游人散步,科学城中心区因此成为了不少广州市民周末的休闲地。规划从生态角度着手,河涌的底部采用自然河床处理,这样既使地下水能得到较好的补充,又保留了地表水,进而使投资得以减少(图5,图6)。ﻫﻫ2.4利用功能组团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小区
广州科学城的地形主要分为丘陵台地和河涌冲积谷地。其中大部分丘陵台地高程在50m~120m,北部最高的迁岗大山为288m,其地质构成以花岗岩、混合岩为主;河涌谷地则地势平缓,高程一般为15m~20m,其地质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堆积浅覆盖区,基岩地基和硬塑粘土地基的强度和埋藏条件相对稳定。科学城中的丘陵山地生态绿化环境良好,树木茂密,枝繁叶茂,以荔枝、橄榄等果树为主,谷地以农田为主。ﻫ
首先,针对大部分工薪阶层或者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考虑到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还不具备购房的资金条件,政府为解决他们的居住需求,进行了集体宿舍(集体公寓)的建设。原则上这部分集体宿舍布置在村经济发展用地内,这样村集体一方面可以通过收取房租,保证村民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组建物业管理公司,可以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这对于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减少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规划案例

生态规划案例

阅读材料之秦岭生态功能区规划一.秦岭概况*秦岭山系横亘于我国中部,其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

秦岭是大陆南北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是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这里物种丰富,自然生态系统典型、完整、相对良好,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秦岭是我国暖温带北亚热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秦岭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区。

*秦岭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地理位置与功能区范围*秦岭生态功能区位于陕西省南部,东连豫鄂,西接甘陇,南望巴蜀,北瞰关中。

大致位于东经105°30′¡ª110°05′和北纬32°40′¡ª34°35′间。

*秦岭生态功能区北部以秦岭北坡山脚线为界;南部以汉江北岸为界,不包括汉中、安康盆地,以盆地的北缘为界;东、西两侧以省界为界。

总面积5.79万平方公里,占陕西省总土地面积的28%,涉及6市所辖的38个县(13个县区的全部及25个县区的一部分)、483个乡镇。

该区域是秦岭山系的主体部分。

二.秦岭生态功能区划1.秦岭生态功能区划方案(1)秦岭生态功能区一级区划*按照中国综合生态环境区划方案,秦岭生态功能区,属于东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生态二级区,秦巴山地常绿阔叶¡ª落叶阔叶林生态三级区。

全国的生态三级区具有相对完整的生态服务功能。

为了与全国生态环境区划相衔接,全国的生态三级区可作为各省的生态功能区划一级区,即秦岭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一级分区为秦岭山地整体,命名为秦巴山地常绿阔叶¡ª落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或秦岭山地常绿阔叶¡ª落叶林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2)秦岭生态功能区三级区划*秦岭功能保护区的三级区划,是把不同县(区)按照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现状完好程度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归并划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中心的保护区、重要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以及水土保持中心防治区、重要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以突出重点,有利于规划措施的针对性。

广州科学城绿轴蓝轴景观设计

广州科学城绿轴蓝轴景观设计
1、中心区主广场:设计的构思来自于双螺旋状的DNA分子结构,即把科学城比喻 成一个有机生命体,使规划后的绿轴能象生命体一样高效持续的运作。同时由北到 南营造“科学之门”“科学之魂”“科学之光”三个相互联系的文化广场,形成中 心区主广场的骨架。 2、市民文化广场:广场南端建筑是博览会议中心,决定了广场是给人们休息、观 景及文化交流的空间,即强调广场的参与性、相互性。由北到分别设计有喜悦广场 与交流广场。
广州科学城绿轴蓝轴景观设计
绿轴: 是指由科学城中心区的两个绿化广场(中心区主广场和市民文化广场)串 连而成的一条南北向的城市空间控制轴线。用地规模:3.81公顷 1、空间设计要求:广场宜注重强调轴线感,采用较简洁、严谨和对称的西方 园林格调; 2、绿地及硬地设计要求:轴线中间不宜种植大量高大乔木,宜以低矮灌木和 草地为主;轴线两侧宜种植高大乔木设置大片硬地,形成树荫广场,硬地和相 临建筑物应设有直通的的出入口。
绿轴鸟瞰
绿轴透视
林荫交流广场
(二)蓝轴:
蓝轴的设计理念是匠心于自然、倾情于滨水,致力于空间,体现“蓝、水、园” 之景观。即以智慧河为链节,串连各种形态的滨水广场、自由浪漫的绿地、各式各 样的小桥、曲折流畅的园路,形成曲径通幽、绿树成荫、水划依依、清新自然的滨水 景观效果,达达到滨水近绿、亲水休闲的功效。
缩简说明 一、设计理念: 绿轴作为中心区的绿“肺”,而蓝轴作为中心区的的“动脉”,连合周围的山体公 园,共同构成科学城中心区内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一)绿轴:绿轴景观设计构思是以“科学”为主题引喻出“科学之门”—“科学 之魂”—“科学之光”—“喜悦广场”—“交流广场”,形成一个景观主轴、两大庭 院(溢香庭与篁竹庭)、5大系列主题广场的景观布局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功 能、浓郁的文化气息,整洁大气的空间布局,达到“绿”满全轴的景观效果。 绿轴由中心区广场和市民文化广场构成:

+++世界科技园四个案例——广州中新知识城、东莞松山湖

+++世界科技园四个案例——广州中新知识城、东莞松山湖

一、东莞松山湖概况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2001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松山湖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已成为东莞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将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当今世界高新园区的示范新城。

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30万人。

发展定位根据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开发的基础背景及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结合其选址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土地容量,综合研究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性质为:具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强烈科技创新能力的以先进工业、高新科技产业和大学园区为主的综合性生态新城,与东莞、同沙组团共同构成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

功能定位体现如下特点:①成为东莞市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②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当今世界高新园建设的示范新城;③成为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技术中心;④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卫星城镇,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⑤松山湖组团与莞城、同沙共同构成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

规划构思生态型新城是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主题,它既是以产业为核心的产学研集聚区,更是具有一定规模和中心职能的城市功能区。

因而规划将城市的生长过程:“生息环境—劳动发育—城市繁荣”与产业链生长过程:“产—学—研”置于松山湖特定资源环境下,将人工空间有机融入自然空间,创造生态型新城。

遵循①自然生态核心—把握原始生态的脉络,以松山湖为中心,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的生态型城市;②自由富于秩序—融于自然的人工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与规划的城市空间的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③滚动开发模式—落实时序推进的空间。

采用多组团、系统化布局模式适应项目引进与滚动开发;④弹性布局原则—赋予整体统一的主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规划案例
——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
广州科学城位于广州市区东北部,地处广州中心组团与东部组团交汇处,北倚生态果林保护区,西邻石牌高教区,广深高速公路从西向东横贯全区。

总用地为22.74平方公里。

相当于中等城市规模的广州科学城是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从无到有进行开发建设。

如何在开发建设中保持良好环境,避免“建设性破坏”,是广州科学城总体规划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科学城发展用地的生态适宜度分析
(一)生态调查及评价因子选择
影响科学城开发建设的生态因素很多,综合考虑广州科学城用地现状、开发目标、性质以及广州当前城建出现的问题等因素,搜集下述八类要素的基础资料文字或图,依据对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的显著性及资料的可利用性筛选出评价因子。

(1)坡度:科学城地处丘陵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坡度是影响建设投资、开发强度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

(2)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主要与地层的地质构造和地基的构成有关。

影响到城市用地选择和建设项目的合理分布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

(3)土壤生产性:科学城用地多为农业用地,保护良田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土壤生产性是综合反映土地生产力的指标。

(4)植被多样性:植被多样性是自然引入城市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与保护使城市居民对自然的感受加强,并能提高生活质量,是保护城市内多样的生物基因库和改善环境的重要场所。

(5)土壤渗透性:充足的地下水源对维持本地水文平衡极为重要,在开发建设中应保护渗透性土壤,使之成为地下水回灌场地,顺应水循环过程。

土壤渗透性也是地下水污染敏感性的间接指标。

渗透性越大,地下水越易被污染。

(6)地表水:地表水在提高城市景观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调节城市温度、湿度,维持正常的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引起城市水灾、易被污染的环境因子。

(7)居民点用地程度:居民点规模是影响开发投资、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规划中确定居民点保留或集中搬迁的依据。

(8)景观价值:景观价值评价依据自然和人文因素两方面进行。

人文评价主要考虑视频、视觉质量(悦目性)、独特性。

自然评价主要考虑地貌、水系、植被三方面。

综合人文评价与自然评价得出三类景观类型,一类为有丰富植被的山峰、河流,视觉条件好,有一定独特性;二类为自然条件较好,视觉质量一般,独特性中等;三类为其他区域。

(二)制定单因子生态适宜度分级标准及其权重
科学城发展用地各生态因素的适宜度分级标准及其权重见表9-1。

表9-1 科学城发展用地单因子分级标准及权重
对表9-1中的8个生态因素加权叠加得出科学城发展用地综合评价值S i在1.97~4.79之间变化,取1.97—2.69—3.15—3.55—3.95—4.79区段为综合适宜度分级标准。

其中3.95<S i≤4.79为最适宜用地;3.55<S i≤3.95为适宜用地;3.15<S i≤3.55为基本适宜用地;2.69<S i≤3.15为不宜用地;1.97≤S i≤2.69为不可用地。

对照科学城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可看出,最适宜用地为坡度<5%的区域,
无自然植被或荒山区域,低产田地分布区及景观差的区域;适宜用地为坡度<5%的区域,低产田区域,植被较差等区域;基本适宜用地为坡度5%~10%,低中产田区,居民点较集中区域,但经一定的工程措施和环境补偿措施后也可作为城市发展用地;不宜用地一般为坡度大于10%且植被良好区域,高中产田区,溪流影响区,从生态学及保护生产性土地的观点看是不宜用于发展用地,但在一定限度内可适当占用;不可用地一般为坡度>20%的坡地,溪流水域及植被景观优良的区域,该区域完全不适宜城市发展用地。

科学城五类用地百分比分配为:最适宜用地(约6.736km2)占总用地的30.96%,适宜用地(约5.856km2) 占总用地的26.91%,基本适宜用地(约4.540km2)占总用地的20.87%,不宜用地(约3.290km2)占总用地的15.12%,不可用地(约1.336km2)占总用地的6.14%。

可以看出属于适宜用地范围的用地(前三者)占78.74%,说明科学城用地大部分是适宜开发的,适宜用地主要分布于科学城西部及中南部。

二、生态敏感性分析
影响一个地区生态敏感性因素很多,选用影响科学城开发建设较大的5个自然生态因子,即土壤渗透性、植被多样性、地表水、坡度、特殊价值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生态因子,其分级标准及权重见表9-2。

经单因素图加权叠加、聚类,得出综合评价值SE最大为4.4,最小为1.0,即在1.0~4.4间变化,取4.4—3.6—2.8—2.0—1.0为综合评价值分级标准,按此分级标准分为四类敏感区。

其中3.6<SE≤4.4为最敏感区;2.8<SE≤3.6 敏感区;2.0<SE≤2.8为低敏感区;
1.0≤SE≤
2.0为不敏感区。

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区划。

表9-2 科学城生态敏感性分析单因素分级标准及权重
最敏感区为河流及其影响区,坡度>20%,生态价值高的成片的林地,该区域对城市开发建设极为敏感,一旦出现破坏干扰,不仅会影响该区域,而且也可能会给整个区域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属自然生态重点保护地段;敏感区一般为平缓区域上的林地等,对人类活动敏感性较高,生态恢复难,对维持最敏感区的良好功能及气候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开发必须慎重;低敏感区为有荒山灌草丛等经济作物分布,能承受一定的人类干扰,严重干扰会产生水土流失及相关自然灾害,生态恢复慢;不敏感区主要是旱地农田等,可承受一定强度的开发建设,土地可作多种用途开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科学城不敏感区、低敏感区所占面积最大(各为总面积的49.03%和29.60%),而敏感区和最敏感区面积最小(各为总面积的16.85%和4.52%),说明科学城发展用地潜力较大。

三、科学城发展模式及用地选择
为突出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不仅考虑科学城发展用地适宜度模型同时兼顾生态敏感性模型,二者相互对照、串联考虑,揭示如下发展模式:科学城用地范围内分布的生态最敏感区及部分生态敏感区必须保护为科学城的自然骨架,如建设自然公园或生态保护区;科学城用地内覆盖率较高且景观价值大的区域或生产力较高的果林区不适宜开发,或为生态农业区或开辟为生态经济果林观光区;科学城东部、中北部生态敏感性较高,不宜作高强度开发;科学城未来发展方向宜向东北部、南部发展;科学城土地利用、布局应顺应以上揭示的生态
联系,才能保证科学城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用地选择中,首先控制生态敏感地段,确定不宜建设区域和“适宜用地”,合理安排土地开发顺序,避免开发活动对其的“过度消费”、“不当消费”,保证科学城发展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