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电平种类与电平转换
常用电平类型
![常用电平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f3bf933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c.png)
常用电平类型摘要:一、引言二、电平类型介绍1.数字电平2.模拟电平三、数字电平分类1.TTL 电平2.CMOS 电平3.LVTTL 电平四、模拟电平分类1.音频电平2.视频电平五、电平转换器六、结论正文:常用电平类型包括数字电平和模拟电平。
其中,数字电平主要应用于数字电路,根据工作电压和传输信号的不同,可以分为TTL 电平、CMOS 电平和LVTTL 电平。
模拟电平则主要应用于模拟电路,包括音频电平和视频电平等。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不同电平之间的信号传输或转换,还需要使用电平转换器。
数字电平主要分为三类:1.TTL 电平:是指5V 供电的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 晶体管逻辑)电平,其输出高电平为3.4V,输出低电平为0.3V。
TTL 电平在数字电路中应用广泛,但存在功耗较高和抗干扰能力较弱的问题。
2.CMOS 电平:是指低功耗的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平,其供电电压一般为3.3V 或1.8V,输出高电平为1.5V,输出低电平为0V。
CMOS 电平具有低功耗、高抗干扰能力的特点,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3.LVTTL 电平:是低电压TTL 电平的简称,其供电电压为3.3V 或1.8V,输出高电平为2.4V,输出低电平为0.8V。
LVTTL 电平在保持TTL 电平基本特性的同时,降低了功耗,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模拟电平主要应用于模拟电路,包括音频电平和视频电平等。
音频电平通常指音频信号的电压范围,如常见的0dBV(1V 的参考电压)和-10dBV (0.1V 的参考电压)等。
视频电平则是指视频信号的电压范围,如常见的1V 和0.7V 等。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设备或系统之间的电平标准可能不同,因此需要使用电平转换器来实现不同电平之间的信号传输或转换。
电平转换器可以将一个电平标准转换为另一个电平标准,以满足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
6种电平转换的优缺点
![6种电平转换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57c1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a.png)
6种电平转换的优缺点电平转换是一种将其中一电平信号转换为另一种电平信号的技术。
电平转换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电子设备间的通信、数字电路的设计等。
不同的电平转换方式各有优缺点,下面将介绍6种常见的电平转换方式以及其优缺点。
1.共集电平转换:共集电平转换器是将输入信号通过NPN晶体管等器件进行电平转换的方式。
它常用于信号放大、隔离、匹配等应用中。
优点:(1)输入输出具有相同的电平;(2)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阻可以不相等,有很大的灵活性;(3)输入阻抗较高,输出阻抗较低,能够匹配不同电路之间的阻抗差异。
缺点:(1)输出电压下降约0.6V,因晶体管的饱和压降导致;(2)放大倍数相对较低,不适合要求高放大倍数的应用。
2.共射电平转换:共射电平转换器是将输入信号通过NPN晶体管等器件进行电平转换的方式。
它常用于信号放大、缓冲、驱动等应用中。
优点:(1)输出电压较高,适合需要高电平输出的应用;(2)放大倍数相对较高,适合需要高放大倍数的应用。
缺点:(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2)输出端存在一定的电流噪声。
3.共射共集电平转换:共射共集电平转换器是将输入信号通过两级晶体管共同作用进行电平转换的方式。
它常用于信号放大、隔离、驱动等应用中。
优点:(1)既具有共集电平转换的优点,又具有共射电平转换的优点;(2)输入输出具有相同的电平;(3)放大倍数较高。
缺点:(1)外部电路复杂,对器件和参数的匹配要求较高。
4.非反相器电平转换:非反相器电平转换是将输入信号经过一个非反相的放大电路,通过放大转换成输出信号的方式。
它常用于信号放大、反相、驱动等应用中。
优点:(1)不改变输入输出信号的相位;(2)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一定倍数。
缺点:(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根据电路参数的不同可能出现放大或衰减的情况;(2)输入阻抗较低,需要适配输入设备。
5.反相器电平转换:反相器电平转换是将输入信号经过一个反相的放大电路,通过放大转换成输出信号的方式。
电平标准分类
![电平标准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67c8d20dd36a32d737581c0.png)
电平标准分类要了解逻辑电平的内容,首先要知道以下几个概念的含义:1:输入高电平(Vih):保证逻辑门的输入为高电平时所允许的最小输入高电平,当输入电平高于Vih时,则认为输入电平为高电平。
2:输入低电平(Vil):保证逻辑门的输入为低电平时所允许的最大输入低电平,当输入电平低于Vil时,则认为输入电平为低电平。
3:输出高电平(V oh):保证逻辑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的最小值,逻辑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的电平值都必须大于此V oh。
4:输出低电平(V ol):保证逻辑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的最大值,逻辑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的电平值都必须小于此V ol。
5:阀值电平(Vt):数字电路芯片都存在一个阈值电平,就是电路刚刚勉强能翻转动作时的电平。
它是一个界于Vil、Vih之间的电压值,对于CMOS电路的阈值电平,基本上是二分之一的电源电压值,但要保证稳定的输出,则必须要求输入高电平> Vih,输入低电平<Vil,而如果输入电平在阈值上下,也就是Vil~Vih这个区域,电路的输出会处于不稳定状态。
对于一般的逻辑电平,以上参数的关系如下:V oh > Vih > Vt > Vil > V ol。
6:Ioh:逻辑门输出为高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拉电流)。
7:Iol:逻辑门输出为低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灌电流)。
8:Iih:逻辑门输入为高电平时的电流(为灌电流)。
9:Iil:逻辑门输入为低电平时的电流(为拉电流)。
门电路输出极在集成单元内不接负载电阻而直接引出作为输出端,这种形式的门称为开路门。
开路的TTL、CMOS、ECL门分别称为集电极开路(OC)、漏极开路(OD)、发射极开路(OE),使用时应审查是否接上拉电阻(OC、OD门)或下拉电阻(OE门),以及电阻阻值是否合适。
对于集电极开路(OC)门,其上拉电阻阻值RL应满足下面条件:(1):RL < (VCC-V oh)/(n*Ioh+m*Iih)(2):RL > (VCC-V ol)/(Iol+m*Iil)其中n:线与的开路门数;m:被驱动的输入端数。
什么是电平转换,如何进行电平转换?
![什么是电平转换,如何进行电平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1c24d69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3.png)
什么是电平转换,如何进行电平转换?
1、什么是电平转换?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平转换,为什么需要进行电平转换?电平转换针对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CPU之间的通讯需要进行的一种转换技术,两个CPU如果供电电压不一样,比如一个是3.3V,另一个是5.0V,那么在两者进行I2C通讯或者其他通讯时候需要建立连接关系。
因此这两个属于不同类别的逻辑电路在通讯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逻辑电路的电平转换问题。
对于TTL逻辑电路来说,供电电压为3.3V的高电平输出临界值VOHmin = 2.4V,低电平输入临界值VIHmin=2.OV;而对于CMOS逻辑电路来说,供电电压为5.0V的高电平输出临界值VOHmin = 4.99V,低电平输出临界值VIHmin=3.5OV;可以看出电压两者电压存在差异,因此要进行电平转换。
2、如何进行电平转换?
如果要进行电平转换,首先要了解信号传输速度以及信号单双向等问题,信号传输的速度决定着是否可以用简单的三极管、二极管以及电阻简单的元器件组合进行电平转换,同时要考虑信号的发送还是接收还是双向通讯,如果信号是发送以及接收两部分分开,同时信号传输速度不是很高的话可以考虑用简单的电路进行电平转换,例如下面是电平简单电路
1)5V转3.3V的电路
2)3.3V转5V的电平简单电路
有时候为了成本或者元器件选型情况用较为简单的单向电平转换电路,现在在电平转换时候很多是选择专门芯片,例如74AHC系列芯片、TP3232N、TP3222N、MAX3232等。
逻辑电平分类与解释
![逻辑电平分类与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be4300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f.png)
逻辑电平分类与解释逻辑电平分类与解释一、逻辑电平的一些基本概念要了解逻辑电平的内容,首先要知道以下几个概念的含义:1、输入高电平(Vih):保证逻辑门的输入为高电平时所允许的最小输入高电平,当输入电平高于Vih时,则认为输入电平为高电平。
2、输入低电平(Vil):保证逻辑门的输入为低电平时所允许的最大输入低电平,当输入电平低于Vil时,则认为输入电平为低电平。
3、输出高电平(Voh):保证逻辑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的最小值,逻辑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的电平值都必须大于此Voh。
4、输出低电平(Vol):保证逻辑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的最大值,逻辑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的电平值都必须小于此Vol。
5、阀值电平(Vt):数字电路芯片都存在一个阈值电平,就是电路刚刚勉强能翻转动作时的电平。
它是一个界于Vil、Vih之间的电压值,对于CMOS电路的阈值电平,基本上是二分之一的电源电压值,但要保证稳定的输出,则必须要求输入高电平> Vih,输入低电平<vil,而如果输入电平在阈值上下,也就是vil~vih这个区域,电路的输出会处于不稳定状态。
< p="">对于一般的逻辑电平,以上参数的关系如下: Voh > Vih > Vt > Vil > Vol。
6、Ioh:逻辑门输出为高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拉电流)。
7、Iol:逻辑门输出为低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灌电流)。
8、Iih:逻辑门输入为高电平时的电流(为灌电流)。
9、Iil:逻辑门输入为低电平时的电流(为拉电流)。
10、OC、OD、OE门门电路输出极在集成单元内不接负载电阻而直接引出作为输出端,这种形式的门称为开路门。
开路的TTL门称为集电极开路(OC);开路的CMOS门称为漏极开路(OD);开路的ECL门称为发射极开路(OE);开路门使用时必须外接上拉电阻(OC、OD门)或下拉电阻(OE 门),才能将它们的开关电平作为高低电平用,否则它们只为大电压和大电流负载提供开关,所以又叫做驱动门电路。
各种电平知识总结
![各种电平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63582b3968011ca300916e.png)
各种电平知识总结噪声容限(Noise Margin)是指在前一极输出为最坏的情况下,为保证后一极正常工作,所允许的最大噪声幅度。
CMOS芯片的噪声容限比TTL通常大,因为VOH是离电源电压较近,并且最小值是离零较近。
噪声容限越大说明容许的噪声越大,电路的抗干扰性越好。
高电平噪声容限=最小输出高电平电压-最小输入高电平电压=VOH-VIH低电平噪声容限=最大输入低电平电压-最大输出低电平电压=VIL-VOL噪声容限=min{高电平噪声容限,低电平噪声容限}这里主要总结了TTL、CMOS、RS232、RS485和RS422电平的相关知识:TTL电平:TTL集成电路的全名是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集成电路(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主要有54/74系列标准TTL、高速型TTL(H-TTL)、低功耗型TTL(L-TTL)、肖特基型TTL(S-TTL)、低功耗肖特基型TTL(LS-TTL)五个系列。
TTL电路是电流控制器件,TTL电路的速度快,传输延时短,但是功耗较大(1~5mA/门);TTL一般可以提供25mA的驱动能力,而CMOS只能提供10mA左右的驱动能力;TTL 电平一般过冲都会比较严重,在电路中可以串22或33欧姆电阻(过冲:在某一时刻本应该为低电平时,由于下降沿不够理想,该时刻仍然是高电平,主要原因是高电平太高,不能及时下降至低电平,串接电阻可以降低电压);TTL电平输入引脚悬空时认为是高电平,悬空相当于接了一个无穷大的电阻;若要下拉应使用1K以下的电阻下拉,因为由TTL门电路的输入端负载特性可知,只有在输入端接的串联电阻小于910欧时,它输入来的低电平信号才能被门电路识别出来,串联电阻再大的话输入端就一直呈现高电平;TTL输出不能驱动CMOS 输入,主要是因为TTL的VOH不一定大于CMOS的VIH;CMOS输出可以驱动TTL输入,主要因为CMOS的VOH>2.0V且VOL<0.8V;TTL驱动CMOS时需要加上拉电阻。
常用的电平转换方案
![常用的电平转换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f2a87bceb19e8b8f6badf.png)
常用的电平转换方案1,TTL电平(什么是TTL电平):输出高电平>2.4V,输出低电平<0.4V。
在室温下,一般输出高电平是3.5V,输出低电平是0.2V。
最小输入高电平和低电平:输入高电平>=2.0V,输入低电平<=0.8V,噪声容限是0.4V。
2,CMOS电平:1逻辑电平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0逻辑电平接近于0V。
而且具有很宽的噪声容限。
3,电平转换电路:因为TTL和COMS的高低电平的值不一样(ttl 5v<==>cmos 3.3v),所以互相连接时需要电平的转换:就是用两个电阻对电平分压,没有什么高深的东西。
哈哈4,OC门,即集电极开路门电路,OD门,即漏极开路门电路,必须外界上拉电阻和电源才能将开关电平作为高低电平用。
否则它一般只作为开关大电压和大电流负载,所以又叫做驱动门电路。
5,TTL和COMS电路比较:1)TTL电路是电流控制器件,而coms电路是电压控制器件。
2)TTL电路的速度快,传输延迟时间短(5-10ns),但是功耗大。
COMS电路的速度慢,传输延迟时间长(25-50n s),但功耗低。
COMS电路本身的功耗与输入信号的脉冲频率有关,频率越高,芯片集越热,这是正常现象。
3)COMS电路的锁定效应:COMS电路由于输入太大的电流,内部的电流急剧增大,除非切断电源,电流一直在增大。
这种效应就是锁定效应。
当产生锁定效应时,COMS的内部电流能达到40mA以上,很容易烧毁芯片。
防御措施:1)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加钳位电路,使输入和输出不超过不超过规定电压。
2)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加去耦电路,防止VDD端出现瞬间的高压。
3)在VDD和外电源之间加线流电阻,即使有大的电流也不让它进去。
4)当系统由几个电源分别供电时,开关要按下列顺序:开启时,先开启COMS电路得电源,再开启输入信号和负载的电源;关闭时,先关闭输入信号和负载的电源,再关闭COMS电路的电源。
6,COMS电路的使用注意事项1)COMS电路时电压控制器件,它的输入总抗很大,对干扰信号的捕捉能力很强。
3v电平和3.3v电平转换
![3v电平和3.3v电平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1b10212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1.png)
3v电平和3.3v电平转换
电平转换是指将一种电平标准下的信号转换为另一种电平标准的过程。
在数字电路中,不同的电平标准有不同的电压范围,例如3V电平和3.3V电平就是两种不同的电平标准。
3V电平和3.3V电平的区别:
3V电平通常指的是一种低电平标准,其逻辑0的电压范围为0-3.3V,逻辑1的电压范围为3.3-5V。
3.3V电平则是一种高电平标准,其逻辑0的电压范围为0-0.4V,逻辑1的电压范围为0.4-3.8V。
转换方法:
使用专门的电平转换器:市面上有很多专门的电平转换器可以将一种电平标准转换为另一种电平标准。
这些转换器通常具有输入和输出端口,可以按照需要选择合适的转换器。
使用三极管电路:通过三极管电路也可以实现3V电平和3.3V电平之间的转换。
具体来说,可以利用三极管的开关作用来控制输出电压的高低,从而实现电平的转换。
使用MOS管电路:MOS管电路也可以用于实现3V电平和3.3V电平之间的转换。
与三极管电路不同的是,MOS管电路具有更低的导通电阻和更高的开关速度,因此更适合高速信号的传输。
逻辑电路中电平转换器
![逻辑电路中电平转换器](https://img.taocdn.com/s3/m/6813242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6.png)
逻辑电路中电平转换器
逻辑电路中的电平转换器,顾名思义,是将不同电平之间的信号进行转换的器件。
在数字电路中尤其重要,因为数字电路中的信号只有两个状态,通常用高电平和低电平表示1和0。
但是,不同的数字电路会采用不同的电平标准,如TTL、CMOS等。
因此,当数字电路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有时需要进行电平转换。
电平转换器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双向电平转换器
双向电平转换器可以实现两种电平之间的相互转换。
比如,在TTL电平和CMOS电平之间进行转换。
双向电平转换器需要考虑输入和输出端的阻抗匹配,以避免信号反射和干扰。
2. 单向电平转换器
单向电平转换器只能实现单向转换,比如从TTL电平转换到CMOS电平。
单向电平转换器的输入和输出端通常有不同的阻抗。
3. 电平隔离器
电平隔离器可以将两个数字电路之间的信号进行隔离。
它可以使得两个电路之间不发生电气干扰,同时也可以实现电平的转换。
4. CMOS至TTL电平转换器
CMOS至TTL电平转换器将高CMOS电平转换为高TTL电平,同时将低CMOS电平转换为低TTL电平。
这种电平转换器通常用于数字电路之间的数据传输。
5. TTL至CMOS电平转换器
TTL至CMOS电平转换器将高TTL电平转换为高CMOS电平,同时将低TTL电平转换为低CMOS电平。
这种电平转换器通常用于数字电路之间的数据传输。
总之,在数字电路中,电平转换器的作用十分重要。
正确选择并使用电平转换器可以保证数字电路的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电平转换方案
![电平转换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04159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8.png)
电平转换方案1. 引言在电子设备和电路设计中,电平转换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不同设备或电路之间可能采用不同的电平标准,如5V、3.3V、2.5V等,为了确保正确的信号传输和兼容性,需要进行电平转换。
本文将介绍电平转换的背景知识、常见的电平转换方案以及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2. 背景知识2.1 电平标准不同设备或电路常采用不同的电平标准,主要包括:•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电平:常见的电压标准为0V~5V,适用于许多数字电路。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电平:常见的电压标准为0V3.3V或0V5V,适用于许多数字电路。
•LVCMOS(Low Voltage CMOS)电平:常见的电压标准为0V1.8V或0V3.3V,适用于低功耗数字电路。
•LVTTL(Low Voltage TTL)电平:常见的电压标准为0V~3.3V,适用于低功耗数字电路。
2.2 电平转换的目的电平转换主要是为了实现不同电平标准之间的互联互通,确保信号能够正确传输。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不同电平标准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不同电平标准的外设与主控芯片之间的连接。
3. 常见的电平转换方案3.1 使用电平转换芯片常见的电平转换方案之一是使用专门的电平转换芯片。
这些芯片通常包含了输入电平和输出电平之间的转换电路,能够在不同电平标准之间实现电平的转换。
优点:•专用芯片,性能稳定可靠。
•可以实现多个通道的电平转换。
•部分芯片提供了自动方向控制功能,简化了硬件设计。
缺点:•芯片成本较高。
•大部分芯片需要外部电源供电。
•需要占用额外的PCB空间。
3.2 使用电平转换电路除了使用专用的电平转换芯片,也可以使用离散的电平转换电路来实现电平转换。
这些电路通常由离散的电阻、晶体管等器件组成,在具有一定电路设计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相对简单的电平转换功能。
优点:•成本较低,只需要少量的离散器件。
TTL和COMS电平匹配以及电平转换的方法
![TTL和COMS电平匹配以及电平转换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6b4bff60b1c59eef9c7b42a.png)
TTL和COMS电平匹配以及电平转换的方法一.TTLTTL集成电路的主要型式为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门(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gate),TTL大部分都采用5V电源。
1.输出高电平Uoh和输出低电平UolUoh≥2.4V,Uol≤0.4V2.输入高电平和输入低电平Uih≥2.0V,Uil≤0.8V二.CMOSCMOS电路是电压控制器件,输入电阻极大,对于干扰信号十分敏感,因此不用的输入端不应开路,接到地或者电源上。
CMOS电路的优点是噪声容限较宽,静态功耗很小。
1.输出高电平Uoh和输出低电平UolUoh≈VCC,Uol≈GND2.输入高电平Uoh和输入低电平UolUih≥0.7VCC,Uil≤0.2VCC (VCC为电源电压,GND为地)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同样5V电源电压情况下,COMS电路可以直接驱动TTL,因为CMOS的输出高电平大于2.0V,输出低电平小于0.8V;而TTL电路则不能直接驱动 CMOS电路,TTL的输出高电平为大于2.4V,如果落在2.4V~3.5V之间,则CMOS电路就不能检测到高电平,低电平小于0.4V满足要求,所以在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需要加上拉电阻。
如果出现不同电压电源的情况,也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进行判断。
如果电路中出现3.3V的COMS电路去驱动5V CMOS电路的情况,如3.3V单片机去驱动74HC,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方法解决,最简单的就是直接将74HC换成74HCT(74系列的输入输出在下面有介绍)的芯片,因为3.3V CMOS 可以直接驱动5V的TTL电路;或者加电压转换芯片;还有就是把单片机的I/O口设为开漏,然后加上拉电阻到5V,这种情况下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阻的大小,以保证信号的上升沿时间。
三.74系列简介74系列可以说是我们平时接触的最多的芯片,74系列中分为很多种,而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应该是以下几种:74LS,74HC,74HCT这三种,这三种系列在电平方面的区别如下:输入电平输出电平74LS TTL电平 TTL电平74HC COMS电平 COMS电平74HCT TTL电平 COMS电平++++++++++++++++++++++++++++++++++++TTL和CMOS电平1、TTL电平(什么是TTL电平):输出高电平>2.4V,输出低电平<0.4V。
两电平及多电平变换器介绍
![两电平及多电平变换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d02cbf9856a561252d36f30.png)
PWM变流器简介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包括四大类基本变流电路,即AC-DC(整流)、DC-DC (升降压斩波)、AC-AC(变频变相)、DC-AC(逆变)变流电路。
由此产生的整流器,逆变器,变流器(双向整流逆变)等装置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无论是在UPS,新能源发电(光伏、风电),电能质量治理(无功、谐波),还是电动汽车等领域,对系统效率的期望比以往更高。
在市电等级应用领域中,通常采用的是两电平变流器拓扑结构,而多电平变流器拓扑的提出,就是为了实现中高压应用的目标。
本文将对常见的两电平、三电平变流器拓扑原理进行分析介绍。
1.一种典型的两电平-三相电压型桥式PWM变流器电路拓扑如下图所示:图1三相电压型桥式PWM变流器电路直流侧通常只有一个电容器就可以,为了方便分析,画作串联的两个电容器并标出理想中点N。
其基本工作方式为180度导电,即每个桥臂导电角度为180度,同一相(即同一桥)上下两个臂交替导电,各相开始导电的角度依次相差120度。
在任一瞬间,将有三个桥臂同时导通,每次换流都是在同一相上下两个桥臂之间进行,因此也称为纵向换流。
下面来分析该电路的工作波形,对于U相输出来说,当V1导通时,Uun=Ud/2;V4导通时,Uun=-Ud/2.因此Uun的波形是幅值为Ud/2的矩形波。
V,W两相情况类似,只是相位依次相差120度。
通常我们所说的几电平指的是逆变器输出的相电压,对两电平而言,逆变器输出的相电压只有上述分析的两种电平:±Ud/2。
负载线电压可分别由公式求出:Uuv=Uun-Uvn;Uvw=Uvn-Uwn;Uwu=Uwn-Uun可以看出负载线电压有三个值:±Ud,0.对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再作如下说明:在整流运行状态下,Ua>0时,由V4,VD1,VD6(或VD2),Ls组成升压斩波电路。
V4导通时,Ua通过V4,VD6(或VD2)向Ls储能,当V4关断时,Ls储存的能量通过VD1向直流侧电容充电。
电路 逻辑电平 transition 转变-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路 逻辑电平 transition 转变-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11914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d.png)
电路逻辑电平transition 转变-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电路的设计和工作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电路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能够控制电子信号流动的系统,它可以实现各种功能,例如放大信号、逻辑运算等。
在电路中,逻辑电平是一个常见的概念,它表示电路在某个时间点上的电压状态,通常用高电平(1)和低电平(0)来表示。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Transition转变,它指的是电路中信号从一个逻辑电平到另一个逻辑电平的过程。
在电路设计中,Transition的速度和稳定性对于电路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电路的基础知识、逻辑电平和Transition转变,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概念,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电路、逻辑电平和Transition转变进行简要的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电路的基础知识,逻辑电平的特点以及Transition转变的原理和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对本文进行总结,探讨逻辑电平和Transition转变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它们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电路中的逻辑电平和Transition转变,为电路设计和应用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指导。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电路中逻辑电平的转变过程,即Transition的概念。
通过对电路基础和逻辑电平的介绍,我们将对Transition的原理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路中信号的传输过程。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了解逻辑电平的转变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效率,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信号在电路中的传播机制。
通过本文的讨论,读者可以深入了解Transition的概念,并掌握如何在实际电路设计中应用和优化Transition来提升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逻辑电平及电平转换方法
![逻辑电平及电平转换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6b37f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7.png)
逻辑电平及电平转换方法晶体管+上拉电阻法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MOSFET,C/D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输入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
(2)OC/OD器件+上拉电阻法跟1)类似。
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OC/OD的场合。
(3)74xHCT系列芯片升压(3.3V→5V)凡是输入与5VTTL电平兼容的5VCMOS器件都可以用作3.3V→5V电平转换。
--这是由于3.3VCMOS的电平刚好和5VTTL电平兼容(巧合),而CMOS的输出电平总是接近电源电平的。
廉价的选择如74xHCT(HCT/AHCT/VHCT/AHCT1G/VHCT1G/.)系列(那个字母T就表示TTL兼容)。
(4)超限输入降压法(5V→3.3V,3.3V→1.8V,.)凡是允许输入电平超过电源的逻辑器件,都可以用作降低电平。
这里的"超限"是指超过电源,许多较古老的器件都不允许输入电压超过电源,但越来越多的新器件取消了这个限制(改变了输入级保护电路)。
例如,74AHC/VHC系列芯片,其datasheets明确注明"输入电压范围为0~5.5V",如果采用3.3V供电,就可以实现5V→3.3V电平转换。
(5)专用电平转换芯片最著名的就是164245,不仅可以用作升压/降压,而且允许两边电源不同步。
这是最通用的电平转换方案,但是也是很昂贵的(俺前不久买还是¥45/片,虽是零售,也贵的吓人),因此若非必要,最好用前两个方案。
(6)电阻分压法最简单的降低电平的方法。
5V电平,经1.6k+3.3k电阻分压,就是3.3V。
(7)限流电阻法如果嫌上面的两个电阻太多,有时还可以只串联一个限流电阻。
某些芯片虽然原则上不允许输入电平超过电源,但只要串联一个限流电阻,保证输入保护电流不超过极限(如74HC系列为20mA),仍然是安全的。
(8)无为而无不为法只要掌握了电平兼容的规律。
某些场合,根本就不需要特别的转换。
常用电平类型
![常用电平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bde0fd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5.png)
常用电平类型一、概述常用电平类型的概念与分类在电子技术领域,电平是描述信号强度或电压大小的一个参数。
根据信号的性质和应用场景,常用电平类型可以分为数字电平、模拟电平、线性电平和分贝电平等。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电平类型的特点及应用。
二、常见电平类型的特点与应用场景1.数字电平数字电平是将信号的电压值转换为二进制数字表示的一种电平。
在数字电路中,常见的数字电平有0电平、1电平和阈值电平。
数字电平具有易于处理、存储和传输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等领域。
2.模拟电平模拟电平是描述连续信号电压大小的一种电平。
模拟电平可以表示为具体电压值,如±12V、0-5V等。
在模拟电路中,模拟电平用于表示信号的强度,具有连续性和多样性。
模拟电平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感器、放大器等设备。
3.线性电平线性电平是指电平值与电压成线性关系的一种电平。
线性电平具有直观、易于理解的特点,但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干扰。
线性电平广泛应用于音响、广播等领域。
4.分贝电平分贝电平是将电压比值转化为对数形式表示的一种电平。
分贝电平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动态范围广的特点,但在计算和处理过程中较为复杂。
分贝电平广泛应用于通信、音响等领域。
三、电平转换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在电子设备中,电平转换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在音频处理中,将麦克风输入的模拟电平转换为数字电平,便于计算机处理;在通信系统中,将不同电平的信号进行转换,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平类型在选择电平类型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信号的性质:根据信号的连续性、幅度范围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电平类型。
2.系统的兼容性:确保电平类型与系统中其他设备的电平兼容。
3.传输距离:根据传输距离和信号衰减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平类型。
4.抗干扰能力:考虑电平类型在传输过程中对噪声的抗干扰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电平类型在电子技术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各种电平类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电平。
6种电平转换的优缺点
![6种电平转换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201ea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a.png)
6种电平转换的优缺点电平转换是将一个电压的信号转换为另一个电压的信号的过程。
在电子领域,电平转换非常常见和重要,因为不同电子设备或系统之间可能使用不同的电平标准。
以下是6种常见的电平转换方法及其优缺点:1.电阻分压电平转换:这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电平转换方法之一、它使用两个电阻分压器将高电平信号转换为较低电平信号。
优点是成本低,电路简单易实现。
缺点是精度受电阻值的影响,且不适用于转换高速信号。
2.稳压器电平转换:稳压器被广泛用于将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
它通过将电源电压降至较低水平来实现。
优点是输出电平稳定,适用于转换较高功率信号。
缺点是效率相对较低,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散热问题。
3.逻辑门电平转换:逻辑门电平转换使用逻辑门电路将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或反之。
这种方法适用于数字信号转换。
优点是速度快,适用于高速信号转换。
缺点是受限于逻辑门的输入电平范围。
4.隔离器电平转换:隔离器电平转换使用隔离器件或隔离变压器将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或反之。
优点是能够隔离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路,使其相对独立。
缺点是成本较高,对于大功率信号可能需要较大的隔离器件。
5.驱动电平转换:驱动电平转换主要用于模拟信号的转换。
通过使用电流放大器或电压放大器,将低电平信号放大到较高电平,或反之。
优点是能够在不同的电平范围之间传递模拟信号。
缺点是对放大器的性能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6.数模转换器电平转换: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电平转换。
DAC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而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优点是能够实现高精度和快速的电平转换。
缺点是成本较高,对于大功率信号可能需要较大的转换器。
综上所述,不同的电平转换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在选择电平转换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决定哪种方法最适合。
三极管电平转换和moss电平转换
![三极管电平转换和moss电平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fd2746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7.png)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围绕着三极管电平转换和mos电平转换这个主题展开讨论。
我会从简单的概念和定义开始,然后逐渐深入探讨两种转换方式的原理和应用。
1. 三极管电平转换概念三极管电平转换,顾名思义,是通过三极管来实现不同电平之间的转换。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电平之间需要转换的情况,比如将高电平信号转换为低电平信号,或者反之。
三极管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可以通过控制其基极电流来实现对电平的转换。
2. 三极管电平转换原理在三极管电平转换中,我们通常会利用三极管的放大特性来实现电平的转换。
通过合理地选择三极管的工作点以及输入输出电阻的匹配,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以及电平的转换。
根据不同的电路设计,还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三极管,比如NPN型和PNP型的三极管,来满足不同的转换需求。
3. 三极管电平转换应用三极管电平转换在实际电子电路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数字电路中,我们经常需要将逻辑电平转换为驱动电平,这时可以利用三极管来实现电平的转换。
在模拟电路和功放电路设计中,三极管电平转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 Moss电平转换概念除了三极管电平转换之外,Moss电平转换也是一种常见的电平转换方式。
Mos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指的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s电平转换即是利用Moss器件来实现电平的转换。
Moss器件包括Moss场效应管(MossFET)和Moss双极器件等。
5. Moss电平转换原理Moss电平转换的原理与三极管电平转换有所不同。
Moss器件是一种基于电场调控的半导体器件,通过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中加入电场来控制电子的通道,从而实现电平的转换。
Moss电平转换具有高输入阻抗、低功耗、高速度等优点,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具有明显的优势。
6. Moss电平转换应用Moss电平转换在现代电子电路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集成电路领域,Moss器件已经成为关键的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微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等领域。
电平转换知识点总结
![电平转换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9b8a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7.png)
电平转换知识点总结1. 电平转换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平转换电路通常是通过使用开关管或者放大器等器件来实现的。
在数字系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将低电平信号转换成高电平信号的情况,这时可以使用开关管或者放大器来实现。
开关管可以将输入的低电平信号转换成高电平信号,而放大器则可以通过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值来实现电平转换。
2. 电平转换电路的常见类型电平转换电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电压转换电路、电流转换电路、逻辑电平转换电路等。
其中,电压转换电路可以将输入电压信号转换成另一个电压信号,电流转换电路可以将输入电流信号转换成另一个电流信号,逻辑电平转换电路可以将逻辑信号从一个电平转换成另一个电平。
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平转换电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着不同的作用。
3. 电平转换电路的设计要点在设计电平转换电路时,需要考虑一些重要的要点,比如输入输出的电平范围、输入输出的阻抗匹配、电平转换的速度和精度等。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电平转换电路可能对这些要点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电平转换电路。
4. 电平转换电路的应用电平转换电路在数字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常常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者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这时就需要使用电平转换电路。
此外,电平转换电路还可以用于数字接口的适配、信号放大、信号切换等应用。
5. 常见的电平转换电路常见的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电平控制开关、CMOS级移电路、CMOS门电平转换电路等。
其中,电平控制开关可以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状态来实现电平转换,CMOS级移电路可以通过级移器来实现电平转换,CMOS门电平转换电路通过CMOS门电路实现电平转换。
总之,电平转换是数字电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将一个逻辑电平转换成另一个逻辑电平,从而在数字系统中实现信号的适配和传输。
在设计电平转换电路时,需要考虑输入输出的电平范围、阻抗匹配、转换速度和精度等要点,同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电平转换电路。
常用电平介绍及相互转换
![常用电平介绍及相互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de79df9c680203d8ce2f24b6.png)
LVDS 技术在两个标准中被定义:ANSI/TIA/EIA644 (1995 年 11 月通过)和 IEEE P1596.3 (1996 年 3 月通过)。这两个标准中都着重定义了 LVDS 的电特性,包括: ① 低摆幅(约为 350 mV) 。低电流驱动模式意味着可实现高速传输。ANSI/TIA/EIA644 建议了 655 Mb/s 的最大速率和 1.923 Gb/s 的无失真通道上的理论极限速率。 ② 低压摆幅。恒流源电流驱动,把输出电流限制到约为 3.5 mA 左右,使跳变期间的尖峰干扰最 小,因而产生的功耗非常小。这允许集成电路密度的进一步提高,即提高了 PCB 板的效能,减少了成 本。 ③ 具有相对较慢的边缘速率(dV/dt 约为 0.300 V/0.3 ns,即为 1 V/ns),同时采用差分传输形 式,使其信号噪声和 EMI 都大为减少,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所以,LVDS 具有高速、超低功耗、低噪声和低成本的优良特性。 LVDS 的应用模式可以有四种形式: ① 单向点对点(point to point) ,这是典型的应用模式。 ② 双向点对点(point to point) ,能通过一对双绞线实现双向的半双工通信。可以由标准 的 LVDS 的驱动器和接收器构成;但更好的办法是采用总线 LVDS 驱动器,即 BLVDS,这是为总线两端 都接负载而设计的。 ③ 多分支形式(multidrop), 即一个驱动器连接多个接收器。 当有相同的数据要传给多个负载时, 可以采用这种应用形式。 ④ 多点结构(multipoint) 。此时多点总线支持多个驱动器,也可以采用 BLVDS 驱动器。它可以 提供双向的半双工通信,但是在任一时刻,只能有一个驱动器工作。因而发送的优先权和总线的仲裁 协议都需要依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选用不同的软件协议和硬件方案。 LVDS 技术的应用领域也日渐普遍。 在高速系统内部、 系统背板互连和电缆传输应用中, 驱动器、 接收器、收发器、并串转换器/串并转换器以及其他 LVDS 器件的应用正日益广泛。接口芯片供应商正 推进 LVDS 作为下一代基础设施的基本构造模块,以支持手机基站、中心局交换设备以及网络主机和 计算机、工作站之间的互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电平种类与电平转换
1. 常用的电平转换方案
(1) 晶体管+上拉电阻法
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 MOSFET,C/D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输入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
(2) OC/OD 器件+上拉电阻法
跟 1) 类似。
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 OC/OD 的场合。
(3) 74xHCT系列芯片升压(3.3V→5V)
凡是输入与 5V TTL 电平兼容的 5V CMOS 器件都可以用作3.3V→5V电平转换。
——这是由于 3.3V CMOS 的电平刚好和5V TTL电平兼容(巧合),而 CMOS 的输出电平总是接近电源电平的。
廉价的选择如 74xHCT(HCT/AHCT/VHCT/AHCT1G/VHCT1G/...) 系列 (那个字母 T 就表
示 TTL 兼容)。
(4) 超限输入降压法(5V→3.3V,3.3V→1.8V, ...)
凡是允许输入电平超过电源的逻辑器件,都可以用作降低电平。
这里的"超限"是指超过电源,许多较古老的器件都不允许输入电压超过电源,但越来越多的新器件取消了这个限制 (改变了输入级保护电路)。
例如,74AHC/VHC 系列芯片,其 datasheets 明确注明"输入电压范围为0~5.5V",如果采
用 3.3V 供电,就可以实现5V→3.3V电平转换。
(5) 专用电平转换芯片
最著名的就是 164245,不仅可以用作升压/降压,而且允许两边电源不同步。
这是最通用的电平转换方案,但是也是很昂贵的 (俺前不久买还是¥45/片,虽是零售,也贵的吓人),因此若非必要,最好用前两个方案。
(6) 电阻分压法
最简单的降低电平的方法。
5V电平,经1.6k+3.3k电阻分压,就是3.3V。
(7) 限流电阻法
如果嫌上面的两个电阻太多,有时还可以只串联一个限流电阻。
某些芯片虽然原则上不允许输入电平超过电源,但只要串联一个限流电阻,保证输入保护电流不超过极限(如 74HC 系列为 20mA),仍然是安全的。
(8) 无为而无不为法
只要掌握了电平兼容的规律。
某些场合,根本就不需要特别的转换。
例如,电路中用到了某种 5V 逻辑器件,其输入是 3.3V 电平,只要在选择器件时选择输入为 TTL 兼容的,就不需要任何转换,这相当于隐含适用了方法3)。
(9) 比较器法
算是凑数,有人提出用这个而已,还有什么运放法就太恶搞了。
2. 电平转换的"五要素"
(1) 电平兼容
解决电平转换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逻辑器件接口的电平兼容问题。
而电平兼容原则就两条:
VOH > VIH
VOL < VIL
再简单不过了!当然,考虑抗干扰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噪声容限:
|VOH-VIH| > VN+
|VOL-VIL| > VN-
其中,VN+和VN-表示正负噪声容限。
只要掌握这个原则,熟悉各类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可以很自然地找到合理方案,如前面的方案(3)(4)都是正确利用器件输入特性的例子。
(2) 电源次序
多电源系统必须注意的问题。
某些器件不允许输入电平超过电源,如果没有电源时就加上输入,很可能损坏芯片。
这种场合性能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方案(5)——164245。
如果速度允许,方案(1)(7)也可以考虑。
(3) 速度/频率
某些转换方式影响工作速度,所以必须注意。
像方案(1)(2)(6)(7),由于电阻的存在,通过电阻给负载电容充电,必然会影响信号跳沿速度。
为了提高速度,就必须减小电阻,这又会造成功耗上升。
这种场合方案(3)(4)是比较理想的。
(4) 输出驱动能力
如果需要一定的电流驱动能力,方案(1)(2)(6)(7)就都成问题了。
这一条跟上一条其实是一致的,因为速度问题的关键就是对负载电容的充电能力。
(5) 路数
某些方案元器件较多,或者布线不方便,路数多了就成问题了。
例如总线地址和数据的转换,显然应该用方案(3)(4),采用总线缓冲器芯片(245,541,16245...),或者用方案(5)。
(6) 成本&供货
前面说的164245就存在这个问题。
"五要素"冒出第6个,因为这是非技术因素,而且太根本了,以至于可以忽略。
RS232的电平是多少呢?
RS232电平发送器为+5V~+15V为逻辑负,-5V~-15V为逻辑正
接收器典型的工作电平在+3~+12V与-3~-12V。
由于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最高速率为20kb/s。
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7kΩ。
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
RS485的电平是多少呢?
发送驱动器A、B之间的正电平在+2~+6V,是一个逻辑状态1,负电平在-2~-6V,是另一个逻辑状态0。
(具体数值可能有误,回头测试一下!)
当在收端AB之间有大于+200mV的电平时,输出正逻辑电平,小于-200mV时,输出负逻辑电平。
接收器接收平衡线上的电平范围通常在200mV至6V之间。
TTL电平是多少呢?
TTL电平为2.0V~5V为逻辑正,0~0.8V为逻辑负
CMOS电路的电平是多少?
CMOS电平:
输出逻辑1电平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逻辑电平0接近于0V。
而且具有很宽的噪声容限。
输入逻辑1电平电压大于电源电压的1/2 VCC~VCC;
输入逻辑0电平电压小于电源电压的1/2 VCC~gnd;
高电平低电平是什么意思
逻辑电平的一些概念
要了解逻辑电平的内容,首先要知道以下几个概念的含义:
1:输入高电平(Vih):保证逻辑门的输入为高电平时所允许的最小输入高电平,当输入电平高于Vih时,则认为输入电平为高电平。
2:输入低电平(Vil):保证逻辑门的输入为低电平时所允许的最大输入低电平,当输入电平低于Vil时,则认为输入电平为低电平。
3:输出高电平(Voh):保证逻辑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的最小值,逻辑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的电平值都必须大于此Voh。
4:输出低电平(Vol):保证逻辑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的最大值,逻辑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的电平值都必须小于此Vol。
5:阀值电平(Vt):数字电路芯片都存在一个阈值电平,就是电路刚刚勉强能翻转动作时的电平。
它是一个界于Vil、Vih之间的电压值,对于CMOS电路的阈值电平,基本上是二分之一的电源电压值,但要保证稳定的输出,则必须要求输入高电平> Vih,输入低电平<Vil,而如果输入电平在阈值上下,也就是Vil~Vih这个区域,电路的输出会处于不稳定状态。
对于一般的逻辑电平,以上参数的关系如下:
Voh > Vih > Vt > Vil > Vol。
6:Ioh:逻辑门输出为高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拉电流)。
7:Iol:逻辑门输出为低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灌电流)。
8:Iih:逻辑门输入为高电平时的电流(为灌电流)。
9:Iil:逻辑门输入为低电平时的电流(为拉电流)。
门电路输出极在集成单元内不接负载电阻而直接引出作为输出端,这种形式的门称为开路门。
开路的TTL、CMOS、ECL门分别称为集电极开路(OC)、漏极开路(OD)、发射极开路(OE),使用时应审查是否接上拉电阻(OC、OD门)或下拉电阻(OE门),以及电阻阻值是否合适。
对于集电极开路(OC)门,其上拉电阻阻值RL应满足下面条件:
(1): RL < (VCC-Voh)/(n*Ioh+m*Iih)
(2):RL > (VCC-Vol)/(Iol+m*Iil)
其中n:线与的开路门数;m:被驱动的输入端数。
:常用的逻辑电平
?逻辑电平:有TTL、CMOS、LVTTL、ECL、PECL、GTL;RS232、RS422、LVDS等。
?其中TTL和CMOS的逻辑电平按典型电压可分为四类:5V系列(5V TTL和5V CMOS)、3.3V 系列,2.5V系列和1.8V系列。
?5V TTL和5V CMOS逻辑电平是通用的逻辑电平。
?3.3V及以下的逻辑电平被称为低电压逻辑电平,常用的为LVTTL电平。
?低电压的逻辑电平还有2.5V和1.8V两种。
?ECL/PECL和LVDS是差分输入输出。
?RS-422/485和RS-232是串口的接口标准,RS-422/485是差分输入输出,RS-232是单端输入输出。
LVTTL电平的输入输出是多少呢?
3.3V及以下的逻辑电平被称为低电压逻辑电平,常用的为LVTTL电平;
LVTTL电平的输入输出是多少呢?
74LSXX电路的工作电压范围是多少?
4.75V~
5.2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