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教案

合集下载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穴位图 - 1 -- 2 -- 3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 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 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 74 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 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 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 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 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 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 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 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 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 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 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 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 - 4 -102、大杼91 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 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 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 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 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 64 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 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 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 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 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 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 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 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 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 102 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 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 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 拔罐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1〕局部穴位的取穴方法:百会: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风府:头顶正中线,后发际上1寸处风池:在枕骨粗隆直下,风府两旁凹陷处,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 - 5 -印堂:两眉头联线的中点处凹陷处太阳:在眼外眦后约1寸凹陷处迎香:在鼻翼旁0.5寸,鼻凹陷沟中下关:闭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中医拔罐》课件

《中医拔罐》课件
3 疏风解表
拔罐可以疏风解表,驱除寒湿,缓解感冒、风寒等病症。
中医拔罐的方法和步骤
选择穴位
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 拔罐。
准备工具
准备好拔罐器具,包括罐子、 火烧或吸引器等。
操作步骤
点燃火烧或使用吸引器,将罐 子牢固贴附在皮肤上。
中医拔罐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拔罐适用于疏通经络、调 理阴阳、缓解疼痛等病症。
《中医拔罐》PPT课件
欢迎进入《中医拔罐》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了解中医拔罐的起源、原理、 方法、效果以及常见问题解答。让我们疗法,通过将罐子牢固贴附在皮肤上,创造负压 环境以促进气血流通和疏通经络,从而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
拔罐的历史和起源
禁忌症
拔罐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不 适用,如出血倾向、皮肤 损伤等。
儿童与孕妇
在儿童和孕妇中使用拔罐 需要特别注意。
中医拔罐的效果和作用
1
疏通经络
拔罐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畅通,缓解疼痛。
2
调理阴阳
拔罐可以调理阴阳,平衡体内功能,增强免疫力。
3
缓解疼痛
拔罐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如肌肉酸痛、颈椎病等。
中医拔罐的常见问题解答
1
古老起源
拔罐起源于中国古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2
传承发展
拔罐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和传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医疗法。
3
全球传播
如今,拔罐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于健康和美容领域。
中医拔罐的原理
1 气血流通
拔罐可以创造负压环境,促进气血流通,平衡阴阳。
2 疏通经络
通过拔罐,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畅通,达到治疗效果。
1 是否会留下瘀斑?
在拔罐后可能会出现瘀 斑,但是可以通过调整 抽罐力度来减轻。

拔火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拔火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人体背部穴位图人体穴位图【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 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

中医文化拔罐拔火罐教育PPT授课资料课件

中医文化拔罐拔火罐教育PPT授课资料课件

生开始 为小树
了自己 披上大
的工作 号的衣
服,,他春再先姑提为娘醒小不太树情阳披愿公上地公大离,号开春的了天衣办公已服室经,,过再春夏去提姑先了醒娘生,太不开转阳情始眼公愿了就公地自到,离己了春开的八天了工月已办作,经公,夏过室春他天去,姑先就了夏娘为这,先不小样转生情树戛眼开愿披然就始地上而到了离大止了自开号了八己了的。月的办衣,工公服夏作室,天,,再就他夏提这先先醒样为生太戛小开阳然树始公而披了公止上自,了大己春。号的天的工已衣作经服,过,他去再先了提为,醒小转太树眼阳披就公上到公大了,号八春的月天衣,已服夏经,天过再就去提这了醒样,太戛转阳然眼公而就公止到,了了春。八天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生开始 了自己 的工作 ,他先 为小树 披上大 号的衣 服,再 提醒太 阳公公 ,春天 已经过 去了, 转眼就 到了八 月,夏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生开始 了自己 的工作 ,他先
生开始 为小树
已经过 月,夏
去了, 天就这
转眼就 样戛然
到了八 而止了
月,夏 。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生开始 了自己 的工作 ,他先 为小树 披上大 号的衣 服,再 提醒太 阳公公 ,春天 已经过 去了, 转眼就 到了八 月,夏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春,姑夏娘先不生情开愿始地了离自开己了的办工公作室,,他夏春先先姑为生娘小开不树始情披了愿上自地大己离号的开的工了衣作办公服,室,他春,再先姑夏提为娘先醒小不生太树情开阳披愿始公上地了公大离自,号开己春的了的天衣办工公已服作室经,,,过再春他夏去提姑先先了醒娘为生,太不小开转阳情树始眼公愿披了就公地上自到,离大己了春开号的八天了的工月已办衣作,经公服,夏过室,他天去,再先就了夏提为这,先醒小样转生太树戛眼开阳披然就始公上而到了公大止了自,号了八己春的。月的天衣,工已服夏作经,天,过再就他去提这先了醒样为,太戛小转阳然树眼公而披就公止上到,了大了春。号八天的月已衣,经服夏过,天去再就了提这,醒样转太戛眼阳然就公而到公止了,了八春。月天,已夏经天过就去这了样,戛转然眼而就止到了了。八 月,夏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人体穴位图 - 1 -- 2 -- 3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 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 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 74 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 慢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 - 5 - 印堂:两眉头联线的中点处凹陷处太阳:在眼外眦后约1寸凹陷处迎香:在鼻翼旁0.5寸,鼻凹陷沟中下关:闭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廉泉: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根之下凹陷处人迎:结喉旁开1.5寸处天突:前进中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膻中:前进中线,两乳头中间天池:乳头外侧1寸,当四肋间乳根:乳直下第五肋间中庭,旁开4寸处期门:乳头两肋,当第六肋间上脘:前正中线,肚脐孔上5寸处中脘:前正中线,肚脐孔上4寸处天枢:脐旁开2寸处神阙:肚脐孔窝正中关元:前正中线,肚脐孔下3寸处中极:前正中线,肚脐孔下4寸处归来:肚脐孔下4寸,中极穴旁开2寸处曲骨:前正中线,脐下5寸,当耻骨联合上方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灵台:第六胸椎棘突下 - 6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胆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小肠俞: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膀胱俞: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涌泉:在足底心当屈足卷趾时出现凹陷处神藏: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华盖:前正中线,平第一肋间隙。

中医文化拔罐拔火罐教育图文PPT教学课件

中医文化拔罐拔火罐教育图文PPT教学课件
火罐疗法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开始 的小花
开出了 中间有
小花, 点发黑
。它花开花朵出骨的的朵周小在围花阳是中光橘间照色有耀的点下,发,边黑慢慢缘。地渐花长渐朵花大的的骨了过周朵,渡围在开成是阳始金橘光开黄色照出色的耀了,,下小慢边,花慢缘慢,的渐慢它舒渐地开展的长出开过大的来渡了小,成,花最金开中后黄始间变色开有成,出点一慢了发朵慢小黑朵的花。金舒,花灿展它朵灿开开的的来出周小,的围金最小是菊后花橘花变中色了成间的,一有,真朵点边是朵发缘美金黑渐极灿。渐了灿花的。的朵过一小的渡阵金周成微菊围金风花是黄吹了橘色过,色,,真的慢从是,慢花美边的蕊极缘舒中了渐展散。渐开发一的来出阵过,阵微渡最阵风成后清吹金变香过黄成。,色一从,朵花慢朵蕊慢金中的灿散舒灿发展的出开小阵来金阵,菊清最花香后了。变,成真一是朵美朵极金了灿。灿一的阵小微金风菊吹花过了,,从真花是蕊美中极散了发。出一阵阵阵微清风香吹。过

中医文化拔罐拔火罐教育图文PPT课件

中医文化拔罐拔火罐教育图文PPT课件

一样,
花已经
趴倒在
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声 。雨越 下越大 ,一阵 赶着一 阵,像 细线一 样。雨 变得更 加猛烈 了,瓢 泼似的 雨落下 来像一 片瀑布 一样, 花已经 趴倒在 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雨树宝叶宝上不、甘地落上后、,窗纷户纷上降落,人发间出,“ 啪小啪雨” 的点响像声一。颗雨颗越黄下豆越,大打,在一树阵叶赶上着、一地阵上,、像窗细户线上一,样发。出雨“ 啪变啪得” 的更响加声猛。烈雨了越,下瓢越泼大似,的一雨阵落赶下着来一像阵一,片像瀑细布线一一样样,。花雨已变经得趴更倒加在猛地烈。了,瓢 泼似的 雨落下 来像一 片瀑布 一样, 花已经 趴倒在 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声 。雨越 下越大 ,一阵 赶着一 阵,像 细线一 样。雨 变得更 加猛烈 了,瓢 泼似的 雨落下 来像一 片瀑布 一样, 花已经 趴倒在 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雨树宝叶宝上不、甘地落上后、,窗纷户纷上降落,人发间出,“ 啪小啪雨” 的点响像声一。颗雨颗越黄下豆越,大打,在一树阵叶赶上着、一地阵上,、像窗细户线上一,样发。出雨“ 啪变啪得” 的更响加声猛。烈雨了越,下瓢越泼大似,的一雨阵落赶下着来一像阵一,片像瀑细布线一一样样,。花雨已变经得趴更倒加在猛地烈。了,瓢 泼似的 雨落下 来像一 片瀑布 一样, 花已经 趴倒在 地。

拔火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拔火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拔火罐人体背部穴位图人体背部穴位图人体穴位图【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 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 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教案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教案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附注:1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 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 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

4 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

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

5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6 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

8 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9 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10 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

11 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

12 中脘:位于脐上4寸。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

13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14 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

15 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16 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

17 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

18 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中医文化拔罐拔火罐教育PPT内容讲授

中医文化拔罐拔火罐教育PPT内容讲授
浅浅的香,却沁人肺腑。走在她的身 旁,令 人有一 种说不 出的艺 术美。 遍地全 是她的 影子。 对外开 放着一 种绚丽 的情绪 。多种 多样的 野花为 大地仔 细的穿 着打扮 着,让 她变成 春天的 脚步夺 目的服 饰。花 ,是春 的装点 ,展现 了漂亮 的春。
浅浅的香,却沁人肺腑。走在她的身 旁,令 人有一 种说不 出的艺 术美。 遍地全 是她的 影子。 对外开 放着一 种绚丽 的情绪 。多种 多样的 野花为 大地仔 细的穿 着打扮 着,让 她变成 春天的 脚步夺 目的服 饰。花 ,是春 的装点 ,展现 了漂亮 的春。 浅浅的香,却沁人肺腑。走在她的身 旁,令 人有一 种说不 出的艺 术美。 遍地全 是她的 影子。 对外开 放着一 种绚丽 的情绪 。多种 多样的 野花为 大地仔 细的穿 着打扮 着,让 她变成 春天的 脚步夺 目的服 饰。花 ,是春 的装点 ,展现 了漂亮 的春。
的装点
,展现
了漂亮
的春。
浅浅的香,却沁人肺腑。走在她的身 旁,令 人有一 种说不 出的艺 术美。 遍地全 是她的 影子。 对外开 放着一 种绚丽 的情绪 。多种 多样的 野花为 大地仔 细的穿 着打扮 着,让 她变成 春天的 脚步夺 目的服 饰。花 ,是春 的装点 ,展现 了漂亮 的春。
浅浅的香,却沁人肺腑。走在她的身 浅浅的香,却沁人肺腑。走在她的身 旁,令 人有一 种说不 出的艺
浅浅的香,却沁人肺腑。走在浅她浅的的身香旁,,却令沁人人有肺一腑种。说走不在出她的的浅艺身浅术旁的美,香。令,遍人却地有沁全一人是种肺她说腑的不。走影出在子的浅她。艺浅的对术的身外美香旁开。,,放遍却令着地沁人一全人有种是肺一绚她腑种丽的。说走的影不在情子出她绪。的的。对艺身多外术旁种开美,多放。令样着遍人的一地有野种全一花绚是种为丽她说大的的不地情影出仔绪浅子的细。浅。艺的多的对术穿种香外美着多,开。打样却放遍扮的沁着地着野人一全,花肺种是让为腑绚她她大。丽的变地走的影成仔在情子春细她绪。天的的。对的穿身多外脚着旁种开步打,多放夺扮令样着目着人的一的,有野种服让一花绚饰她种为丽。变说大的花成不地情,春出仔绪是天的细。春的艺的多的脚术穿种装步美着多点夺。打样,目遍扮的展的地着野现服全,花了饰是让为漂。她她大亮花的变地的,影成仔春是子春细。春。天的的对的穿装外脚着点开步打,放夺扮展着目着现一的,了种服让漂绚饰她亮丽。变的的花成春情,春。绪是天。春的多的脚种装步多点夺样,目的展的野现服花了饰为漂。大亮花地的,仔春是细。春的的穿装着点打,扮展着现,了让漂她亮变的成春春。天的 脚步夺 目的服 饰。花 ,是春 的装点 ,展现 了漂亮 的春。

中医拔罐疗法操作教学课件PPT模板

中医拔罐疗法操作教学课件PPT模板

涂抹润滑剂
在拔罐部位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皮 肤与拔罐的摩擦力。
调整拔罐
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拔罐的位置和角度, 确保达到最佳的拔罐效果。
结束阶段
01 观察拔罐反应
在拔罐过程中,观察皮肤 颜色变化和患者的反应, 判断病情状况。
03 取下拔罐
当拔罐时间结束时,轻轻
取下拔罐,注意不要用力
过猛或拖拽。
02 清洁皮肤
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02
不超过10分钟。
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
04 风。
其他器具操作演示
01
其他器具介绍
包括多功能拔罐器、电动拔罐器等。
02
准备工具
多功能拔罐器、吸盘。
其他器具操作演示
将吸盘放置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 。
打开多功能拔罐器,将吸盘吸附 在拔罐器上。
拉动拔罐器手柄,将吸盘吸附在 皮肤上。
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
抽气罐操作演示
抽气罐操作步骤 准备工具:抽气罐、抽气枪。
清洁拔罐部位。
抽气罐操作演示
用抽气枪将空气抽出 ,使罐内形成负压。
等待片刻,待空气排 尽,取下拔罐器。
将拔罐器迅速扣在需 要拔罐的部位上。
抽气罐操作演示
注意事项
01
注意抽气力度,避免过度
03 抽气导致皮肤紧绷。
中医拔罐疗法操作教 学课件ppt模板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医拔罐疗法简介 • 拔罐器具介绍 • 拔罐操作步骤 • 拔罐疗法应用场景 • 拔罐疗法注意事项与禁忌 • 实践操作演示
01
中医拔罐疗法简介
定义与历史
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拔 罐以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

拔罐穴位图的操作方法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拔罐穴位图的操作方法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4.健脾胃。

夏季常吃寒凉的食物,会导致脾胃寒凉之气过盛,出现心悸、恶心等症状,食用生姜有助于温脾胃,以防病症严重。

8大穴位养生中医拔罐治病
的方法
一、增加活力法
取穴:劳宫、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二、祛除浊气法
取穴:涌泉穴、足三里
三、疏通经络法:
①任、督二脉透罐法
任、督二脉透罐法是对传统腹背阴阳配穴法的继承和发展,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

在任、督两脉透罐可以通透全身的阴经与阳经,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纵贯整个颈背腰部,五脏六腑之经气均在此流通。

现代医学证明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位于人体脊髓神经根及动、静脉丛附近,在这两处腧穴用走罐之法,可以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全身气血经络的协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现在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走罐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保健方法。

尤其对颈椎病,腰椎病更可以收到明显的疗效。

四、培补元气法
取穴:关元、气海、命门、肾俞
五、调补精血法
取穴:三阴交、气海、肾俞、心俞。

拔罐疗法教案

拔罐疗法教案

拔罐疗法教案教案:拔罐疗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第四章《传统中医》的第三节《拔罐与刮痧》。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拔罐疗法的基本知识,掌握拔罐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够运用拔罐疗法进行简单的自我保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拔罐疗法的基本知识,包括拔罐的起源、原理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拔罐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拔罐的工具、拔罐的步骤和拔罐的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拔罐疗法进行简单的自我保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拔罐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拔罐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拔罐、火罐、酒精灯、玻璃罐等。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个拔罐,火罐,酒精灯,玻璃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拔罐的历史起源,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拔罐疗法的基本知识。

2. 讲解:讲解拔罐的原理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拔罐是如何起作用的。

3. 演示:教师进行拔罐操作的演示,让学生掌握拔罐的操作步骤。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拔罐操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熟练掌握拔罐的操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拔罐疗法的基本知识起源原理作用2. 拔罐的操作步骤准备工具拔罐步骤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拔罐疗法的原理和作用。

答案:拔罐疗法是通过在皮肤表面产生局部负压,使皮肤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目的。

2. 请学生列出拔罐的注意事项。

答案:拔罐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部位,避免在皮肤破损或者有炎症的部位进行拔罐;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015分钟;拔罐后应避免立即洗澡或者剧烈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拔罐疗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自我保健。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拔罐的操作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

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拔罐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传统中医疗法的比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拔罐法教案

拔罐法教案
拔罐法教案
教 学 目 标
1.掌握常用的拔罐方法。
2.熟悉拔罐的作用、适应证和拔罐的应用注意事项。
3.了解拔罐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罐的种类。
教 学 内 容:
概述
第一节拔罐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罐的种类
第三节拔罐的方法
第四节拔罐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第五节注意事项
教 学 安 排:
本章教学内容为4课时,其中课堂讲授3学时,指导学生实践操作1学时。(实践操作内容见实践指导)
拔罐法临床应用举例图表病症拔罐部位感冒咳嗽胃肠疾病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面瘫落枕肺俞风门大杼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气海足三里阿是穴血海阳陵泉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阿是太阳下关颊车地仓大椎肩井风门肩周炎肩髃肩内陵肩贞阿是穴风寒湿痹血海肾俞足三里阿是穴痛经中极次醪地机灵台局部留罐药罐座疮大椎荨麻疹神阙血海曲池带状疱疹肝俞胆俞局部拔罐部位
② 通过实物展示讲授罐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10分钟);
③ 结合示范、录象讲授各种拔罐法的操作(58分钟);
④ 结合拔罐法的作用特点讲授其适应范围、应用举例(20分钟);
⑤ 以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拔罐时应注意的问题(8分钟)。
3.指导实践操作(60分钟)
4.小结、提问、答疑(10分钟)。
5.布置思考题(2分钟)。
优点:吸附力大,易于高温消毒。
缺点:质重易碎。
抽气罐分为连体式和分体式两类。连体式抽气罐将罐与抽气器连结为一体,其上半部为圆柱形抽气唧筒,下半部为碗形罐体,采用双逆止阀产生负压,负压值为0~18kg/cm2。
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
缺点:无温热刺激。
第三节拔罐的方法
吸拔方法
(一)拔罐前的准备
4.留罐又称坐罐,即拔罐后将罐留置于施术部位5min~15min。此法一般疾病及单罐、多罐皆可应用。多用于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痹痛等病症。

拔罐治疗培训教案设计模板

拔罐治疗培训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拔罐的基本原理、种类、操作方法以及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拔罐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正确进行拔罐治疗。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拔罐治疗的效果。

教学重点:1. 拔罐的基本原理和种类。

2. 拔罐的操作方法。

3. 拔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教学难点:1. 拔罐的操作技巧。

2. 拔罐治疗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拔罐工具:火罐、酒精、棉签、镊子等。

3. 模拟人体模型或拔罐操作模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拔罐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2. 教师简要介绍拔罐的起源和发展。

二、讲授新课1. 拔罐的基本原理- 拔罐是通过罐内负压产生吸附力,使局部皮肤、肌肉组织产生充血、淤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

- 拔罐原理主要包括: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放松、疼痛减轻、炎症消退等。

2. 拔罐的种类- 按操作方法分为:火罐法、抽气法、蒸汽法等。

- 按罐具材料分为:玻璃罐、陶瓷罐、塑料罐等。

3. 拔罐的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的拔罐工具。

- 清洁拔罐部位。

- 点燃酒精棉签,放入罐内,待罐内产生负压后,迅速将罐扣在皮肤上。

- 留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

4. 拔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感冒、头痛、颈肩腰腿痛、风湿病等。

- 禁忌症:孕妇、心脏病、高血压、皮肤破损、肿瘤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模拟拔罐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拔罐的基本原理、种类、操作方法等。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1. 拔罐的注意事项- 注意罐具的清洁消毒。

- 操作时,避免烫伤、感染等意外情况。

-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留罐时间。

- 严格掌握拔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案例分析- 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拔罐治疗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附注:1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 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 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

4 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

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

5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6 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

8 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9 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10 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

11 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

12 中脘:位于脐上4寸。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

13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14 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

15 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16 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

17 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

18 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等病症。

19 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失眠等。

20 安眠:位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癫狂等病症。

21 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脊背痛等病症。

22 环跳:位于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等病症。

23 承扶:位于臀横纹中央。

主治腰痛等病症。

24 殷门:位于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等病症。

25 委中:位于腘横纹中央。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等病症。

26 承山:位于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主治腰腿拘急疼痛,便秘等病症。

27 悬钟:位于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主治下肢痿痹、胸胁胀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28 风市:位于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

主治下肢痿痹,遍身瘙痒,脚气等病症。

29 肩髎:位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当肩髃(音鱼)穴后寸许的凹陷中。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等病症。

30 阳陵泉: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下肢痿痹、胁痛、呕吐等病症。

31 身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

主治咳嗽、气喘、脊背强痛等病症。

32 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遗精、阳痿等病症。

33 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疼痛等病症。

34 天宗:位于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

主治肩胛疼痛、气喘、乳痈等病症。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 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中医拔罐刮痧穴位图1.用拔罐法治疗感冒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咳嗽、头痛,全身酸痛、怕冷等。

取穴:大椎1、风门2、肺俞3、曲池4、合谷5、外关6、太阳穴7。

对于发烧者可以取大椎穴用刺络拔罐法。

2.用拔罐法治疗头痛症状:头部胀痛。

取穴:合谷、大椎、太阳穴。

3.用拔罐法治疗支气管炎症状:咳嗽痰多,伴胸骨后疼痛,气急,胸闷等。

取穴:天突8、大椎、中府9、肺俞、丰隆10、尺泽11。

4.用拔罐法治疗胃痉挛症状:突发性剧烈上腹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

胃痉挛常见于有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有胃神经官能症病史者。

取穴:中脘12、足三里13、天枢14、内关15。

5.用拔罐法治疗失眠症状:入睡困难,多梦,头晕、健忘、疲倦无力等。

取穴:心俞16、肾俞17、脾俞18、内关、三阴交19、安眠20。

6.用拔罐法治疗高血压症状:头痛、头晕、头胀、耳鸣、失眠,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

取穴:大椎、肝俞21、心俞、肾俞、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7.用拔罐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症状:腰臀部、大小腿右侧、小腿右外侧及足背侧发生放射样、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等。

取穴:肾俞、环跳22、承扶23、殷门24、委中25、承山26、悬钟27、风市28。

8.用拔罐法治疗关节炎症状:关节疼痛、肿胀酸麻、屈伸不利等。

上肢取穴:大椎、肩髎29(音辽)、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30、足三里、风市。

脊柱取穴:身柱31、大椎、腰阳关32。

9.用拔罐法治疗颈椎病症状:颈部僵硬或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前臂。

手指或指尖麻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取穴:大椎、肩中俞33、天宗34、曲池、合谷。

10.用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症状:肩部疼痛、夜间尤甚及肩部有压痛,活动受限等。

取穴:肩髎、天宗、阿是穴(即痛点处)。

关键词:拔火罐主病病症与选穴主病病症与选穴. 痤疮刺络拔罐法图3 刺络拔罐除痤疮穴位1) 取大椎穴(见图3),常规消毒后,三棱针或梅花针点刺放血,然后拔火罐,10-15分钟,出血1-3ml。

3日1次,10次1疗程。

2) 取穴:双侧肺俞、膈俞、脾俞、胃俞、大肠俞,背部小红点(在脊柱和膀胱经行于背部的第二行之间部位取穴)(见图3)。

每次取穴4个,小红点2个,如无小红点则取背俞穴6个。

三棱针刺破、拔罐,留罐10-15分钟,出血0.5-1ml。

3日1次,10次1疗程。

3) 肺经风热型取大椎、肺俞、委中、合谷、曲池穴;脾胃湿热型取合谷、曲池、天枢、阴陵泉、足三里穴;冲任不调型取膈俞、肝俞、血海、三阴交穴(见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