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共4课时教案含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新备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新备教案,主要包含了本学期所学的重难点知识,如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认识货币、简单几何图形等。

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认识货币、简单几何图形等基本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认识货币、简单几何图形等基本知识;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运用游戏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4.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卡片、课件等;2.准备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3.划分学习小组,确保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如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认识货币、简单几何图形等。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如购物问题、几何图形拼图问题等。

引导学生注意到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呈现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4.巩固(10分钟)针对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巩固练习。

如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10总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10总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10 总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0 总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主要复习本册书中的重点知识,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统计。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

2.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熟练运用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

2. 教学重点:加减法运算、人民币的认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统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计算的问题?比如,你去超市买东西,需要计算总价,或者你和朋友一起玩游戏,需要计算得分。

2. 例题讲解:老师:我们来看一道加减法的例题。

假设我有3个苹果,我又买了2个苹果,那么我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呢?学生:一共有的苹果数是3+2=5个。

老师:很好,你们都会计算。

那么,如果我又有2个苹果,我又吃了1个苹果,我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呢?学生:一共有的苹果数是5+21=6个。

3. 随堂练习:老师:同学们,请你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道加减法的题目,然后计算出答案。

学生:写题目和计算答案。

4. 认识人民币:老师:我们来看一下人民币。

这是1元,这是5元,这是10元,这是20元,这是50元,这是100元。

你们知道怎么使用这些人民币吗?学生:我们知道怎么使用这些人民币。

5. 长度单位:老师:我们来看一下长度单位。

这是1米,这是1分米,这是1厘米。

你们知道怎么使用这些长度单位吗?学生:我们知道怎么使用这些长度单位。

6. 角的初步认识:老师:我们来看一下角。

这是一个直角,这是一个锐角,这是一个钝角。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第10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16页第1、2题;第118页第12题;第119页第14、16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2.通过复习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明白除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难点:【教学过程】二、复习1.20÷4 21÷7 16÷2 27÷336÷6 48÷8 40÷5 81÷9先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再说一说怎么样算的。

2.课件出示第114页第1题的第(13.练习二十二第1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4.练习二十二第2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5.练习二十二第12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6.练习二十二第147.练习二十二第16叙述图意,要求“买哪一双袜子最划算?”应该怎样比较?(算出每一种袜三、巩固练习1.35÷5= 6÷3= 16÷8= 27÷9=14÷7= 8×6= 45÷5= 56÷8=40÷8= 42÷7= 63÷7= 8÷2=2.在里填上“+”“-24 6=18 8 4=2 21 3=720 5=25 6 6=36 30 5=63.40÷6= 58÷9= 61÷7=四、课堂小结五、同步训练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在复习课的练习中,让学生自练、自得、自悟,教师只是不失时机地点评。

创造氛围让学生讨论,如“买哪一种袜子最划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悟出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得出解题技巧。

练习计算时,让学生独立练习,通过具体交流和讲评进一步巩固对“平均分”的理解以及计算方法的理解,知道乘法口诀与求商方法之间的联系。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总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总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

本学期所学的“数学广角”内容,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安排学习。

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书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习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习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知识要点,因此复习过程中重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能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知识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

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等。

单元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单元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课时总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113页总复习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内容:课本第119~127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

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

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数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

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

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

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左右第一课时表内除法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119页表内除法,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

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本期已学知识。

看目录相互说说,要求学生全班交流。

概括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的变换,统计。

2.我们今天来复习表内除法。

板书:表内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亲切、自然、民主、平等的交谈中自然引入了课题。

二.复习整理:1.说说下面各题你是怎样算的?(小黑板)32÷4 81÷9 15÷524÷6 42÷7 40÷824÷3 14÷2先独立做在课本上,再说一说怎么样算的。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总复习,主要包括了人民币的认识、克与千克、测量的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图形与位置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人民币的认识、克与千克、测量的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图形与位置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困难,如人民币的换算、克与千克的转换、排列与组合的运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克与千克、测量的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图形与位置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克与千克、测量的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图形与位置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克与千克的转换、排列与组合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回顾所学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人民币吗?谁能来说一说人民币的种类和用途?”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回顾人民币的认识、克与千克、测量的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图形与位置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等基础知识。

本单元是对整个学期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等基础知识。

但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等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等基础知识的运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涵盖本单元重点知识的PPT,以便于教学展示。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图片等教学素材。

3.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计算行程中的距离等。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总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总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

本学期所学的“数学广角”内容,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安排学习。

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书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习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习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知识要点,因此复习过程中重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能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知识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

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等。

单元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单元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课时总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113页总复习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 总复习 (4份打包)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 总复习 (4份打包)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 (4份打包)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单元为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第10单元,内容涵盖了对全册知识的总复习。

包括但不限于对加法与减法运算的巩固、乘法口诀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时间和货币的初步理解,以及简单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全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回顾与整合,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系统地回顾和掌握全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复习,发现并弥补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漏洞。

4.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

2. 几何图形的识别及其性质的理解。

3.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挂图:加、减、乘法运算,几何图形,时间及货币。

2. 实物模型:各种常见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等。

3. 练习题册:总复习相关习题。

4. 教学多媒体:PPT课件,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顾前期学习内容。

2. 知识梳理:分模块对全册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参与。

3. 难点讲解:针对乘法口诀、几何图形等难点进行深入讲解,配合实物模型直观展示。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6. 总结反馈:总结复习要点,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每一模块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设计,以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与难点。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创新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数学小实验或小制作,如制作时间表、计算家庭开支等。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优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第1课时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114页第1题(1),第116页第1题。

【教材分析】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悉地进行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在学生掌握了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怎么计算一道除法题,从而对表内除法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教学目标】1.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

2.使学生更加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卡。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复习旧知―→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总结复习的知识和方法。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本部分重点知识。

师:你在本学期学会了哪些有关除法的知识?(给学生独立思考,养成翻课本的习惯)2.观察联想,出示口算题卡,并让学生口算。

16÷8=27÷9=18÷6=师: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学生充分发言,师小结)今天我们来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复习旧知】1.课堂练习教材114页第1题(1)。

(1)选择除法算式,并计算。

(2)教师评讲内容。

①除法算式的读法,(指名读算式)和用什么方法求商。

②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除法算示表示的意义。

③除法的两种意义。

如:48÷6是指把4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也表示48里面包含几个6。

(3)发给学生空白纸,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整理学过的表内除法算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等基础知识。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本册书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等基本知识。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用能力较弱。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几何图形的特征,时间和货币的换算。

2.难点:对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深入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2.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4.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动画、例题等,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如何计算时间?等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讲解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等基本知识,通过示例和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运算规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新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新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新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新备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本册教材前九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位置与方向、计量单位、解决问题等。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前九单元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分类和解决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位置与方向、计量单位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位置与方向、计量单位等基础知识的复习。

2.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在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分类和解决问题方面存在困难。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游戏教学法,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学习任务,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对本册教材前九单元的知识进行呈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10单元 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课程内容:复习表格分区类型:复习课课时目标: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

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

课堂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师生活动:I.复习和介绍:1.引导学生回顾本期已学知识。

看目录相互说说,要求学生全班交流。

概括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的变换,统计。

2.让我们今天回顾一下表格划分。

黑板书写:表格划分。

2、审查和安排:1.说说下面各题你是怎样算的?32÷481÷915÷524÷642÷740÷824÷314÷2首先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然后说出如何计算。

2.针对刚才学生容易错的内容,用听算的方法,选拓展练习中的题进行训练。

在草稿本上听算练习。

3.复习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通过除法来解决。

教科书问题1。

想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通过除法来解决。

小组讨论和交流后,口头回答。

4.引导学生练习变体。

在○填上“<”“>”“=”。

引导学生正确计算。

三、教学效果测评:引导学生完成教科书中的问题1和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第1、2题,同桌检查。

四、拓展性学习:1.口算。

15÷5=6÷3=16÷8=9÷3=45÷9=56÷7=49÷7=2 × 4 = 45 ÷ 5 = 56 ÷ 8 = 63 ÷ 7 = 8 ÷ 2 = 2. 看图片,提出除法计算和计算的问题。

3.在表格中填写“+”和“-”○ 而“×”“÷”则使公式成立。

16○6=108○4=221○3=720○5=256○9=5430○5=6第2课时课程内容:理解一万以内的数字和加减法课程类型:复习课课时目标: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总复习》优质课教学设计 - 4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总复习》优质课教学设计 - 4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总复习》优质课教学设计 - 4 总复习第一课时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加深对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经历整理过程,构建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间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

4.在解决问题中感受除法和混合运算的价值,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1.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巩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余数为什么要小于除数。

2.巩固同级、不同级及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深化对运算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这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首先复习有关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114页第一题。

【问】(1)计算除法式题,按计算结果分一分。

(2)选一题说一说它的含义,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板书并小结:用乘法口诀求商。

(3)复习笔算除法的方法。

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

(4)复习竖式计算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5)计算上面的混合运算试题,(6)复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问】①你会按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吗?②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师生交流,并板书总结。

【巩固拓展】(1)口算。

要求2分钟完成,错误率低于4%。

(2)出示练习二十二第一题。

①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②怎样计算?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是什么意思。

③验算。

小结: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进行计算,能说出除法算式的含义。

(3)用竖式计算。

小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4)填一填1.18÷6=3,读作(),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表示18里面有()个()。

用的乘法口诀是()。

2.除数和商都是7,余数是4,被除数是多少? 3. 22+8=30 ,30÷5=6列综合算式是()。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总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总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

本学期所学的“数学广角”内容,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安排学习。

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书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习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习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知识要点,因此复习过程中重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能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知识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

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等。

单元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单元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课时总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113页总复习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0单元总复习 第4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0单元总复习 第4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0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根据实际情境提出问题,搜集数据;以表格、条形图、折线图等形式进行数据整理和展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能力,训练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数据的展示形式三、教学难点1.把握数据整理的主要内容2.运用合适的图表形式展示数据四、教学准备1.课件2.学生练习册3.图表工具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复习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概念,提出实际问题展示数据的重要性。

2.数据收集(10分钟)–学生分组,老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搜集相关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

3.数据整理(15分钟)–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分类、比较数据,制作条形图或折线图。

4.数据展示(15分钟)–学生展示他们整理好的数据,用图表的形式向全班呈现,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或意见,共同讨论。

5.讲评与小结(5分钟)–老师对学生的展示给予肯定和评价,总结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中的关键点,引导学生体会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六、课堂练习1.根据以下问题,搜集数据并整理成表格,制作条形图:–你们班每位同学昨天吃了哪些零食?–每种零食的数量是多少?七、课后作业1.根据家庭情况,搜集某一天父母工作的时间,整理成表格并绘制折线图。

2.预习下节课内容:《数据对比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为将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目标
•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总结并强化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通过综合练习和思维拓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
1.数与计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综合运用
–算式的列式计算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分数
–分数的认识和简单运算
–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分数的应用问题
3.几何
–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角的概念与分类
–角的测量与应用
教学重点
1.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2.熟练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相转化。

3.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测量角度。

教学步骤
第一步:复习知识点
1.让学生快速回顾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并简要总结各个知识点。

第二步:练习题
1.分发综合练习册,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包括数与计算、分数、几何等方面的习题。

第三步:讲解与解析
1.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第四步:拓展思维
1.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
思维能力。

第五步:作业布置
1.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馈
•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指导他们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定期进行学习情况调研,根据学生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及时发现问题。

以上为《总复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数
学学习的效果。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总复习》的第四课时,是数学二下册第十单元的总复习内容。

通过
这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第十单元所学内容,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准备,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基础,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第十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
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复习第十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概率计算和统计图表的解读。

2.难点:概率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统计图表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
1.PowerPoint课件
2.教材与练习册
3.小黑板与粉笔
4.讲台与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概率计算(30分钟)
1.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练习相关概率计算题目。

二、复习统计图表解读(30分钟)
1.复习各种统计图表的种类及意义。

2.练习统计图表相关题目。

三、综合练习(30分钟)
1.针对第十单元的综合练习题目,包括概率计算和统计图表的综合应用。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强化重点难点。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巩固和复习第十单元的内容,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主要是对本册书内容的全面复习。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与计量、方程与比例、统计与概率等。

本课时主要对数的运算进行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仍然存在运算顺序混乱、运算法则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掌握运算法则,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运算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复习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相关知识点。

2.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3.教学素材:实物、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运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

5.拓展(10分钟)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

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

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数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

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

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

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左右第一课时表内除法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119页表内除法,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

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本期已学知识。

看目录相互说说,要求学生全班交流。

概括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的变换,统计。

2.我们今天来复习表内除法。

板书:表内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亲切、自然、民主、平等的交谈中自然引入了课题。

二.复习整理:1.说说下面各题你是怎样算的?(小黑板)32÷4 81÷9 15÷524÷6 42÷7 40÷824÷3 14÷2先独立做在课本上,再说一说怎么样算的。

2.针对刚才学生容易错的内容,用听算的方法,选拓展练习中的题进行训练。

在草稿本上听算练习。

3.复习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可挂图出示,小组讨论后学生口答)出示挂图:教材第119页的第1题。

(如果没有挂图可让学生看书)想一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小组讨论交流后,口答。

4.引导学生进行变式练习。

在○填上“<”“>”“=”。

引导学生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笔试一试复习表内除法,并同时找找学生的问题,了解学情。

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除法知识来解决。

三.教学效果测评: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第1、2题。

巡视、评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同桌检查。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及时查漏补缺。

四、拓展性学习:1.口算。

15÷5= 6÷3= 16÷8= 9÷3=45÷9= 56÷7= 49÷7= 2×4=45÷5= 56÷8= 63÷7= 8÷2=2.看图,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计算。

3.在○填上“+”“-”“×”“÷”使算式成立。

16○6=10 8○4=2 21○3=720○5=25 6○9=54 30○5=6教学反思:复习效果还不错.孩子对于除法意义的掌握极个别差生来说都比较好。

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法、减法教学内容:课本第119、120页第3~8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加法、减法的复习,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方法,正确、熟练地读数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使用。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同学们,昨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呢?请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2、今天,我们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法、减法的复习。

(板书课题)3、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自然引入本节内容。

二、知识整理: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请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回忆学了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下面先请大家独立做教材第119页第3题,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3、写一写,再读一读。

①千位上是2个千、百位上是5个百、个位上是6个一。

②二千五百零六。

4、下面复习用计数单位表示数,独立完成书上第120页第4题,想一想是怎样做出来的。

5、复习近似数。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0页第5题,找出这段文字中哪些数是近似数?并画出来。

再请同学回答。

6、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

(1)请同学们口算教材第120页第6题,看谁算得都对。

“开火车”订正。

(2)引导学生做教材第120页第7题。

先笔算,再请两个同学到台上板书,并展示。

(3)通过第6、7题的计算,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4)请各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一下教材第121页第8题。

我们怎样去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处理意见,并在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紧紧围绕万以内数的认识,开展练习。

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效果测评:1、综合练习教材第123、124页第3~6题。

2、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道和对学生进行帮助。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拓展性学习:在下面各数的前后各写两个相邻的数。

69832999998教学反思:复习效果还不错.孩子对于除法意义的掌握极个别差生来说都比较好。

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三课时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教学内容:课本第121页第9~12题“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习”。

教学目标:1、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形成锐角、钝角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好的质量单位的概念,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小黑板,口算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计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计算题。

请大家拿出口算卡。

100+200= 110 - 20=620+100= 120+360=130 - 70= 240 + 70=2000+50= 1000-30=1200-40= 140 - 40=860 - 80= 880+1200=【设计意图】:口算能力是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基础,所以要加强口算训练。

二、整理复习。

1、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

(1)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1页第9题,大家想一想,你会怎么样去圈?为什么要这样圈?学生根据原来有的克和千克的概念,动手圈。

(2)用重量去算一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再判断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3)大家想一想关于质量单位,我们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复习到呢?小组讨论,把没有复习到的知识列出来,作好全面复习。

2、复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小黑板出示)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平移、旋转现象。

升降机、观光缆车、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锐角和钝角。

三、拓展性练习略教学反思:复习效果还不错.孩子对于除法意义的掌握极个别差生来说都比较好.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解决问题和统计教学内容:课本第122页“解决问题和统计”教学目标:1.复习“解决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题,学生能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并能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

2.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请大家想一想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复习了本学期学过的哪些知识?(表内除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减法。

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

)2.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还有没有内容是我们没有复习到或复习了掌握不好的?如果学生有问题,则针对问题,让同学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复习整理:1.分别出示教材第122页第13、14题的挂图。

(如果没有,就让学生直接看书)(1)看了图后,你明白图中的画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看挂图,小组讨论这两题的意思。

叙述两幅图的意思,没有说好的请其他同学来补充完整。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怎样来解决这两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明:12÷3=4(次)一共要花:6×1=6(角)8×3=24(角)6+24=30(角)或: 6×1+8×3 =6+24=30(角)2.复习统计图。

出示教材第122页第15题。

大家一起来想一想第15题的数据怎么搜集?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用举手的统计方法来试试。

3.组织搜集数据,清点人数。

根据自己的情况举手,并把老师清点结果填在书上。

4.大家已经搜集好了数据,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请小组讨论一下,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在全班交流。

小组讨论,得到讨论结果后,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在复习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在这里发挥学生复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多自我反思,有利于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三.教学效果测评: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6、127页第11~15题。

能够填在书上的就填在书上。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

四、拓展性学习:1.调查班上昨天的数学作业,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并制成统计表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

2.二年级各班存放图书数目如下。

教学反思:复习效果还不错.孩子对于除法意义的掌握极个别差生来说都比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