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探析

合集下载

南泥湾开荒的简介资料

南泥湾开荒的简介资料

南泥湾开荒的简介资料1. 引言南泥湾是位于中国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境内的一片辽阔的湿地,是一个以开荒为主题的农业开发示范区。

南泥湾开荒项目于2010年启动,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对南泥湾开荒的背景、目标、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详细介绍。

2. 背景南泥湾地区原为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人们的过度砍伐和开垦,导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和保护这片宝贵的湿地资源,汉寿县政府于2010年决定开展南泥湾开荒项目,希望通过农业开发的方式将这片破坏的土地变为宜居、宜农的土地。

3. 目标南泥湾开荒项目的目标是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具体目标包括:•扩大农田面积:通过开垦和改造湿地,将原本不可利用的土地变为农田,增加农田面积,提高农业产量。

•提高农民收入:引进适合南泥湾地区的农作物和养殖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水平,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在开垦土地的同时,同步进行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多样性。

4. 成果自南泥湾开荒项目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4.1 农田面积扩大通过对湿地的开垦和改造,南泥湾地区的农田面积得到了显著扩大。

大面积的农田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耕种土地,增加了他们的种植收益。

4.2 农业产量提高南泥湾引进了一系列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和养殖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业产量。

例如,通过引进高产的水稻品种和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南泥湾地区的水稻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4.3 农民收入增加随着农业产量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增加。

农民通过种植优质农作物和养殖高效家禽家畜,实现了增收致富的目标。

4.4 生态环境改善南泥湾开荒项目不仅仅关注农业发展,同时也注重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通过有效的湿地保护措施,原本破坏的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湿地的生态功能逐渐恢复。

湿地土壤在湿地环境功能中的角色与作用

湿地土壤在湿地环境功能中的角色与作用
· 土 壤 在 湿 地 环 境功 能 中 的角 色 与作 用
杨 光 (黑龙 江省 三环 泡 自然保护 区管理局 ,黑龙 江 富锦 156100)
摘 要 :湿地 土壤是 生态 系统 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对保持 区域 生态平衡有 着至关重要 的作 用 ,下 面本 文将 以湿地土壤 的定义及 特征 为切入 点 ,对湿地土壤 在湿地环境 中角 色进行 分析 ,从调节湿地大气、净化空气污染物等角度 阐述 湿地土壤的重要 作用。旨在通过本文理 论论述 ,促进人们对湿地土壤的进一步认 识 ,为今后湿地土壤功能研 究提供理 论参 考。
湿地土壤具有较为 明显 的土壤特征 ,在长期孕育 的过程 中湿地 削 减人海河 流对近海 的污染,起到保 护和 防止近海 富营养化 的作
土壤受 到长期植物 作用影 响 ,土壤 内部 包含着丰富 的有机碳 、无机 用,因此净化功能价值显著 。
碳 。另外湿地土壤长期处 于水分饱和 ,其厌 氧性较强 ,所以造成 土壤 随着海底石油 、天然气 的勘 探和大规模的开发生产,往来船舶
进一步明确其功能作用 ,为充分发挥湿地环境功能作用提供参考 。 染对水域的污染。
1湿地土壤
湿地作为水陆交互作用 的 自然综合体 ,对湿地水体 中磷 的迁移
湿地土壤是生态系统 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湿地土壤的形成也是 具有一定的影响。Sakadevan等报道,在湿地土壤 中,磷 主要 以吸 附、
关键 词 :湿地环境 ;湿地 土壤 ;功能 ;作 用
近年来全球气 候变暖现象 日益严重 ,温室气体 排放量逐 年增 性质,这 些理化性 质使得湿地 土壤在吸 附 、吸收污染物 、净 化水质
高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世界范 围的热点 问题 。另外 ,水体 污染 、 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

南泥湾含油异常区物化探成果及应用

南泥湾含油异常区物化探成果及应用

南泥湾含油异常区物化探成果及应用闫方平;刘春艳【摘要】通过对南泥湾含油异常区进行自然电位、伽玛能谱、土壤测氡、高精度磁测、电阻率测深等物探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勘测,对该区的含油性进行初步评价,筛选并圈定该区含油相对有利区块.根据物化探综合异常区分类评价原则,在本区共划分出两个Ⅱ1类综合异常区、两个Ⅱ2类综合异常区、五个Ⅲ1类综合异常区,一个Ⅲ2类综合异常区.【期刊名称】《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3(015)002【总页数】8页(P5-12)【关键词】物探方法;化探方法;综合评价;异常区【作者】闫方平;刘春艳【作者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油工程系,河北承德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南泥湾临镇官庄测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区域构造单一,呈平缓的西倾单斜,局部具有因差异压实而形成的鼻状隆起。

该区含油相带受沉积环境控制,以河流充填式河道沉积相为主,属岩性油藏,油水同储,储层为细粒长石砂岩,在横向上分布基本稳定,纵向上受层内非均质性影响,砂体呈不规则脉状透镜体分布,叠合性强。

主要油层组为长3、长4+5、长6、长7、长8。

1 物化探方法油气物化探直接找油的方法很多[1,2],不同的方法或指标其勘探效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3],在实际勘探中,借鉴前人的经验,对勘探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研究,总结了多方法的优化组合。

1.1 物探方法1)自然电位[4-6]由于重力的压实、扩散、浮力等的作用,地下深处油气藏中的烃类物质在高温、高压下总是要向上逸散。

由于烃类物质的垂直运移,烃类物质会不断的滞留在油气田上方,并使上覆岩层发生蚀变,从而改变了上覆岩层的物理、化学特性,在油气藏上方形成一个柱状碳氢化合物的浸染带,其氧化强度(Eh)、酸碱度(ET)均相应降低,这个浸染带因含过量的电子其电化学属性呈现还原(见图1)。

2)放射性测量(土壤测氡、伽玛能谱)[6,7]在石油和天然气中存在着含铀、钍的衰变产物,油田的层间水含有高含量的镭,镭经过正常的放射性衰变不断产生氡,它们是主要的辐射源,反映了地下深处可能存在有油气的标志。

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

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

黄河三角洲是陆地、海洋、河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与特殊性[1-2],该区域的植被分布与土壤含盐量、潜水水位、地形地貌、矿化度等有较大的关系,其中,土壤含盐量的制约作用较大,是表征土壤盐分状况的主要参数,也是确定土壤盐渍化程度的重要指标[3]。

该区天然植被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柽柳(Tamarix chinensis)群落及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群落分布较广[4],群落组成比较简单,柽柳、碱蓬、棉田及芦苇的分布与土壤可溶性盐的质量分数有关[5-6]。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群落[7-9]、水盐运移[10-12]土壤元素分布及影响因素[13-15]、植物对盐渍土的生理生态适应[16-18]等相关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柽柳、碱蓬、芦苇、棉田4种植被土壤表层中Ca 2+、Mg 2+、Na +、K +、SO 42-、Cl -、CO 32-、HCO 3-八大盐溶离子以及全盐含量的分析,阐明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土壤中可溶性盐分离子含量变化及掌握土壤主要离子的含量及相关关系,以期为判断土壤的盐渍化状况和盐分动态,改良土壤提供参考。

1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于2012年10月在大汶流管理站北,选择4种典型的植被群落即柽柳群落、碱蓬群落、芦苇群落、棉田群落,分别进行土壤剖面采样,采样深度为0~5cm、5~10cm、10~20cm、20~40cm、40~60cm、60~80cm等分层采样,直至采到地下水水位,同时每个群落表层随机布点6次,除棉田群落采集表层0~5cm的土壤样品7个外,其余均为6个。

并用GPS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且记录其周围的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

土壤样品装入聚乙烯袋内,标明编号,带回实验室,进行自然风干,除去土样中的石块及植物残体等杂物,进行研磨、过筛常规方法(水土5∶1)得到土壤浸提液。

陕北南泥湾湿地农田养分及AM真菌多样性

陕北南泥湾湿地农田养分及AM真菌多样性

第35卷第4期 2017年07月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Vol.35 No.4Jul. 2017文章编号:1000-7601 (2017)M-0173-06 doi : 10.7606/j. issn. 1000-7601.2017. M. 26陕北南泥湾湿地农田养分及A M 真菌多样性山宝琴,乔依依,刘国豪,向梅(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研究选取南泥湾湿地6种不同作物类别的农田为样地,并设荒野次生林地为对照,分0~10、10~20cm 和20 ~ 30 cm 土层深度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多样性及其孢子密度。

结果表明:0~ 30 cm 土层范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54 ~ 17.23 g-kg -1,蔬菜地有机质含量显著高 于其它地类;土壤速效氣含量为12.01 ~ 27.10 mg‘kg_1;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为3.08 ~ 9.67 mg’kg _1,云杉和林地土壤 速效磷的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地类;土壤速效钾含量为98.61 ~ 152.51 m ^k g -1;南泥湾农田养分含量偏低,尤其缺乏 土壤速效氮和土壤速效磷。

试验共分离出3属10种AM 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fo ™«)6种,占60%;无梗囊霉属U - cauiaspora)3种,占30% ;盾巨孢囊霉属(Scutettospora)l 种,占10%。

林地AM 真菌物种丰度最大,其次是云杉,水稻 地AM 真菌物种丰度最小。

地球囊霉(G. 是优势种类,美丽盾巨孢囊霉(Sm. Catepora)属于偶见种,摩西球囊霉(G. 只出现在耕作土壤。

不同地类孢子密度差异显著,以0~ 30 cm 土层平均值比较:林地土孢子密度(2.24个‘g -1) >云杉幼苗地土孢子密度(2.18个‘g -1) >谷子地土孢子密度(1.46个‘g -1) >玉米地土孢子密 度(1.31个’g -1) >蔬菜土孢子密度(0.76个’g -1) >水稻土孢子密度(0.73个’g -1) >黄豆土孢子密度(0.67个- g _1)〇关键词:湿地;农田养分;AM 真菌中图分类号:S158.3;S154.3 文献标志码:AFarmland nutrient and biodiversity of AM fungi in Nanniwanwetland in Northern ShaanxiSHAN Bao-qin, QIAO Yi-yi, LIU Guo-hao, XIANG Mei(School o f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Y an,an University ,Yan ,a n , Shaanxi 716000, China)Abstract : Wetland is in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 especially in Northern Shaanxi known as serious water loss andsoil erosion areas of the loess plateau. Soil samples from seven agrotypes were selected and collected in Nanniwan wetland in Northern Shaanxi ,China,aiming to research farml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 and biodiversity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 and thereby presenting suggestions for lo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h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 depth of 30 cm into 3 sections,i • e • 0 〜10,10 〜20 cm and 20 〜30 cm in the different farmlands in 2015 • The spore density and biodiversity of AM fungi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t the 0 〜30 cm soil layer, the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matter ranged from 7.54 g 'k g -1 to 17.23 g 'k g -1, organic matter in vegetable si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layers. The concentration of available nitrogen ranged from 12.01 m g'kg-1 to 27.10 m g'kg-1. The con­centration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ranged from 3.08 m g'kg-1 to 9.67 m g'kg-1, and the lowest value was detected in soil sample of Picea asperata. The concentration of available potassium ranged from 98.61 m g 'k g -1 to 152.51 mg' kg -1. 10 AM fungi taxa in three genera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of which 60% belonged to the genus Glomus, 30% to Acaulospora, and 10% to Scutellospora. The most abundance of AM fungi was found in the forest, second most in the field of Picea asperata, and the lowest in paddy field. The spore density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ites, with an order of forest soil (2.24• g~1) , Picea asperata soil (2.18• g~1) , millet soil (1.46• g~1) , maize soil (1.31 • g~1), vegetable soil (0.76-g_1),paddy soil (0.73-g_1),and soybean soil (0.68-g _1)。

南泥湾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南泥湾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生态环境学报 2018, 27(8): 1432-1439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541);“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70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JM3018) 作者简介:罗梦娇(1994年生),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

E-mail: 727571548@*通信作者:刘长海(1965年生),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土壤动物及动物生态学。

E-mail: yadxlch@收稿日期:2018-01-26南泥湾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罗梦娇,李松松,强大宏,刘长海*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摘要:南泥湾湿地是黄土高原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而南泥湾湿地生态恢复对整个陕北黄土高原区意义重大。

为了研究南泥湾湿地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关系,分别于2015年3月、6月、9月、12月,前往南泥湾湿地6种不同干扰程度的湿地(未退化湿地、轻度退化湿地、中度退化湿地、重度退化湿地、已垦湿地-农田、已退耕还湿恢复中湿地)进行土壤动物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共获得土壤动物3285只,土壤样品72份。

分析了南泥湾湿地土壤动物与土壤有机质、全氮、pH 等6个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泥湾湿地土壤动物蜱螨目、弹尾目、小杆目个体数最多,分布也最广,即中小型土壤动物构成了研究区土壤动物的主要部分。

(2)南泥湾湿地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在0~20 cm 土层皆表现为垂直递减且表聚性特征明显。

总体上,不同干扰强度下的湿地类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变化不明显,但总数差异较大。

(3)南泥湾湿地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总数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正相关性,而与含水量和pH 呈显著负相关,各理化因子与土壤动物类群数的相关性不显著。

南泥湾土地整治项目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评价

南泥湾土地整治项目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评价

农技服务2018,35(2):95〜98产业技术南泥湾土地整治项目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评价马琳W,3,4(1.陕西省土地T.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0075;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3; 3.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75)[摘要]为评价南泥湾的土地整治效果,以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九龙泉沟土地整治项目土壤样品为 研究对象,测定土样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养分指标的权重,构建物元 模型,对土壤养分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影响土壤养分质量的主要因子,该整治地区养 分等级集中在II、m、IV 3个等级,土样所占比例分别为15.38%、46.15%、38.46%,少数部分土壤养分质量 虽未达到国家标准,但符合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新增耕地质量标准(试行),因此认为该地区整治效果良好。

[关键词]南泥湾;层次分析法;物元模型;土壤养分评价;土地整治中国的土地整治自1997年发展至今,其内涵不 断深化、功能不断拓展,由数量管理到质量管理再到 生态管护,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 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1]。

土壤是 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生态条件之一,土壤肥力是 保证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而土壤养分状况直接决 定着土壤肥力水平,因此,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土壤 养分指标评价对于提髙新增耕地质量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评价土壤养分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主成 分分析法、模糊综合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人工神 经网络法及物元分析法等,其中,物元分析法因其能 更好地确定评判对象的权重、更全面地反映土壤养 分状况而受到广泛关注[2]。

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确 定权重,基于物元模型对南泥湾土地整治项目区土 壤养分进行评价,旨在评价该地区的土地整治效果,为新増耕地土壤的养分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泉州湾湿地木麻黄林分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泉州湾湿地木麻黄林分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35~37.
[
8]张 杰,陈 峰 .铁 路 建 设 的 环 境 问 题 与 对 策 研 究 [
J].交 通 环 保,
66
2000,
21(
5):
39~41.
[
9]曾庆华 .从内昆铁路修 建 浅 谈 铁 路 次 生 环 境 影 响 及 控 制 对 策 [
使含水量较高.
地貌包括水下浅滩、深 槽. 气 候 为 海 洋 性 季 风 气 候,年
3.
2 土壤容重情况分析
木麻黄林分土 壤 容 重 垂 直 变 化 如 图 2 所 示.A 层


土壤容重的平均值为 1.
22g/cm ,最 大 值 1.
48g/cm ,

/
最小值 1.
33g/cm ;
B 层 土 壤 容 重 的 平 均 值 为 1.
三层,分别是 上 层 (
A 层 0~20cm)、中 层 (
B 层 20~40
cm)、下层(
C 层 40~60cm),每 层 用 环 刀 取 样,然 后 测
定土壤的含水率、容 重 和 总 孔 隙 度. 土 壤 的 含 水 率、容
重和总孔隙度的测定,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
1 土壤含水率情况分析
28g
平 均气温为 20.
4 ℃ ,年均降水量为 1095.
4mm,年均相
对湿度为 78% .主要保护对 象 为 滩 涂 湿 地、红 树 林、鸟
类等动物及其自然生态系统 [6].
2.
2 研究方法
在泉州湾河口湿 地 自 然 保 护 区 中 的 木 麻 黄 林 分 生



cm ,最大 值 1.

南泥湾课件ppt

南泥湾课件ppt

05
南泥湾的社会生活
人口结构
人口数量
南泥湾地区的人口数量约为5000人,其中大部分为农业人口, 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人口年龄结构
南泥湾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18岁以下的人口比例较 高,老年人口比例较低。
人口性别结构
南泥湾地区的人口性别结构比较均衡,男女比例基本相当。
教育状况
教育水平
01
南泥湾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居民只有小学或初中
红色文化
南泥湾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这里留下了许多革命先烈的足迹和故 事,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传统艺术
01
02
03
民间音乐
南泥湾地区的民间音乐具 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山 歌、小调等,旋律优美动 听。
民间舞蹈
南泥湾地区的民间舞蹈形 式多样,如秧歌、龙舞、 狮舞等,表演生动活泼。
民间戏曲
南泥湾地区的戏曲艺术历 史悠久,如秦腔、碗碗腔 等古老剧种,深受当地群 众喜爱。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发 展支撑能力。
产业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 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
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 等,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03
南泥湾的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农业资源丰富
南泥湾地区拥有肥沃的土 地、充足的水源和适宜的 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生 长。
现代化农业
南泥湾积极推广现代农业 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 收入。
特色农产品

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土壤沉积物理化性质变化特征研究

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土壤沉积物理化性质变化特征研究

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土壤沉积物理化性质变化特征研究陈飞1薛杨2*林之盼2薛雁文2(1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南海口571138;2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海南海口571100)摘要为了更好地管理与保护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本研究以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探究2019—2021年土壤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讨论。

结果表明:土壤沉积物的物理性质没有显著性变化,并且在各采样点中,以下游采样点土壤沉积物的物理指标变化最大;土壤沉积物中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基本保持稳定,有机质含量表现为下游>上游>中游;土壤沉积物中Cu和Zn的含量均高于所参考的背景值,并且在下游的累积现象较为严重。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沉积物的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湿地;土壤沉积物;物理性质;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变化特征;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7-0111-05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7.02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Change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Sediments in Haikou Meishe RiverNational Wetland ParkCHEN Fei1XUE Yang2*LIN Zhipan2XUE Yanwen2(1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Hongqi Town,Qiongshan District,Haikou City,Haikou Hainan571138;2Hainan Academy of Forestry(Hainan Academy of Mangrove),Haikou Hainan571100)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manage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wetland park,this study took the Haikou Meishe River National Wetland Par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investigate and discus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nutrient content and heavy metal content of soil sediments from2019to202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 sediments,and the physical indicators of soil sediments in the downstream sampling points changed the most.The contents of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in the soil sediments remained basically stable,and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showed downstream>upstream>midstream.The contents of Cu and Zn in soil sediments were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background values,and the accumulation was more serious in the downstream.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indicators of the soil sediments.Keywords wetland;soil sediment;physical property;nutrient content;heavy metal content;change characteristic; Haikou Meishe River National Wetland Park湿地是水土相互作用形成的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之一,覆盖了地球上6%的陆地表面,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水文循环、环境净化、粮食生产、预防干旱、控制水土流失和气候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3]。

湿地土壤的概念

湿地土壤的概念

湿地土壤的概念湿地土壤是指一种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土壤类型,常见于湖泊、河流、沼泽、湿地等水域或高湿环境。

湿地土壤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

下面,我将从湿地土壤的形成、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以及其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等方面来详细介绍湿地土壤。

首先,湿地土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湿地特殊的水文条件和生物过程。

湿地通常受到显著的水动力影响,水体输送了很多悬浮固体的颗粒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在湿地中沉降,逐渐积累形成沉积物。

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湿地上的生物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湿地中的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吸收营养物质和分解有机物,促进湿地土壤的沉积和形成。

其次,湿地土壤具有特殊的物理特性。

湿地土壤的含水量通常较高,这是因为湿地土壤受到大量湿度和水分的影响。

湿地土壤的质地通常较松散,粒度分布广泛,局部甚至出现浮渣状结构。

此外,湿地土壤的通气性较差,由于水分存在而导致土壤中的空气流动受阻,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比较低。

这也使得湿地土壤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

然后,湿地土壤的化学特性也有所不同。

湿地土壤通常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这是湿地中植物和微生物不断分解有机物的结果。

湿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可达到10%以上,甚至更高。

此外,湿地土壤中的氮磷等养分含量较高,适宜植物生长。

湿地土壤的pH值通常呈弱酸性或中性,适宜许多湿地植物的生长。

最后,湿地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

首先,湿地土壤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功能。

湿地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能够吸附和降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起到进一步净化水体的作用。

其次,湿地土壤是重要的碳库。

湿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储量巨大,由于水分饱和和缺氧条件的存在,湿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率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碳排放和气候变化。

此外,湿地土壤也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湿地土壤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养分含量高、水质净化功能强等特点,因此保护湿地土壤对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湿地土壤的概念界定

湿地土壤的概念界定

湿地土壤的概念界定湿地土壤是指处于水环境下、具有特殊湿润条件的土壤类型。

湿地土壤的概念界定涉及湿地的定义和土壤的特征定义。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域区域,其表面或地下水位在大部分时间处于接近或超过土壤表面的状态。

湿地包括泥炭地、沼泽、湿草地、湿原、河口湿地等。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物种多样性。

湿地可以提供水资源调节、洪水保护、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天然资源,它由矿物质颗粒、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

土壤是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土壤具有多种功能,如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和空气、调节土壤和大气中的水循环、保持和改良土壤质地、过滤和净化水质、储存和释放碳等。

湿地土壤是处于湿地环境中的土壤类型,其特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 湿润环境:湿地土壤的最显著特征是持续或周期性地处于湿润状态。

湿地土壤通常处于相对高水位、高湿度的条件下,甚至有些时候土壤表面可能被水覆盖。

湿地土壤的水分含量较高,土壤呈现较大的容水性能。

2. 氧气供应:湿地土壤通常存在氧气供应的限制。

由于湿地土壤被水分饱和,土壤孔隙中填满水分,大气氧气无法进入土壤内部。

这导致湿地土壤中的氧气供应较低,产生缺氧或微氧的环境。

3. 富含有机质:湿地土壤通常富含有机质。

湿地环境中的植物生物遗体和腐殖质难以分解、降解,积累在土壤中。

湿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可以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性能。

4. 物理性质:湿地土壤具有较特殊的物理性质。

饱和土壤的渗透力较低,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被水填满,导致水分流动变慢。

湿地土壤中的土壤颗粒往往具有较小的比重,土壤结构较为疏松,容易发生沉积作用。

湿地土壤的研究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土壤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对于湿地植被的生长和物质循环有重要影响。

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变异动态研究

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变异动态研究

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变异动态研究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对湿地土壤的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异,这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的质地会发生变化。

研究表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中的有机质会被加热分解,导致土壤结构的改变。

土壤颗粒会因为温度升高而变得更加紧密,凝聚力增强。

土壤中的孔隙度减小,导致土壤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下降。

此外,土壤的粘聚力增加,使得土壤更加易于团聚,形成块状结构。

这些变化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的渗透性,进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资源和气体交换。

其次,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的化学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湿地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会随着高温高压的作用发生变异。

一方面,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会发生矿化反应,导致养分的流失。

另一方面,高温高压还会促进一些养分的释放和转化,使得湿地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发生变化。

研究发现,高温高压条件下,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会显著下降,这对湿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也会发生变化。

微生物在土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参与了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养分的循环。

研究表明,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一些研究发现,高温高压条件下,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会显著减少,而且菌类的数量会远远高于细菌和真菌。

这些变化会导致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分解和养分转化。

最后,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的生物活性也会受到影响。

研究表明,高温高压条件下,湿地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会受到抑制。

高温高压会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

此外,高温高压还会使得土壤中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影响湿地土壤的整体生物活性程度。

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研究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研究摘要土壤的理化性质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它反映出土壤肥力的高低、土壤质地、结构、透气性和保水等方面的情况。

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最普遍、最直接、最深刻的因素。

本文采用野外采样、室内试验以及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青海境内祁连山南坡7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及蓄水性能。

为祁连山南坡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源涵养能力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地以粉砂为主。

湿地土质最细,其次是山地草原,退化草地土壤粗化较为严重。

其中粘粒加粉砂所占比重的大小排序为:湿地>山地草原>高山草地>荒漠草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退化草地。

(2)土壤含水量大体上都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

土壤含水量较高的为沼泽草甸、湿地和高山草地;退化草地和荒漠草原土壤含水量最小。

(3)除了退化草地和荒漠草原,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容重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增大,土壤容重整体(0-50cm)的大小排序为:退化草地>高寒草甸>荒漠草原>高山草地>山地草原>沼泽草甸>湿地。

(4)土壤孔隙度的大小和土壤容重有关。

土壤容重小,土壤质地疏松,孔隙度大,反之土壤孔隙度小。

土壤孔隙度整体的大小排序为湿地>山地草原>沼泽草甸>高山草地>荒漠草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

(5)7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pH值整体分布在7.67-8.46之间,都为碱性。

其中荒漠草原和退化草地pH值最高,表明其土壤发育不完整,有盐碱化趋势。

(6)7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为上层大于下层(30cm 为界限),有机质含量大小排序为:湿地>高山草地>沼泽草甸>山地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草原>退化草地。

湿地公园土壤修复方案

湿地公园土壤修复方案

湿地公园土壤修复方案一、土壤背景资料1、土壤及降雨蒸发量本底数据据xx省林业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数据显示,xx国家湿地公园内表层土壤类型不多,主要发育着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几个土类。

黑土:平均有机质含量 4.81%,pH为7.2,呈微碱性。

全氮0.17-0.27%、全磷0.12-0.16%、全钾1.7-2.9%,属于潜在肥力最高的土壤,但在湿地公园中分布面积不大。

黑钙土:有机质含量为3.28-3.89%,pH为8.2,在湿地公园中分布面积较大。

草甸土:有机质含量很低,为2-3.2%左右。

水的矿化度较高,土壤盐碱化逐年加重,在湿地公园中分布面积最大。

全年平均降水量约为448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638.1mm,5-7月蒸发量最高,约占全年蒸发量的1/3。

据xx农技推广站2011年文章《xx市土壤养分状况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数据显示,本地区土壤pH值为6.9~8.5,有机质为2.5~3.03%,速效氮123~144,速效磷17.1~32.6,速效钾为95.6~233(1984至2010年调查数据)。

以上本底数据表明该地区农田表土及园区内原有表层土基本理化性质满足一般绿化种植要求,若将园区内该种理化性质的表土开挖后加以保护,可基本满足日后的绿化需求。

2、xx湿地公园人工山体土壤本底调查2015年6月25日,在xx的带领下,我公司在该湿地公园进行了基本情况的摸底,实际采集土壤样品6个进行检测分析。

土壤样品1~6号分别由山顶至山脚,采样深度30cm,约每10m高度采集一个混合样品(每个样品为5个以上采样点混合至最终不少于500g)。

检测结果如下:样号样品源PHECmS/cm有机质%全盐量g/kg速效氮mg/kg速效磷mg/kg速效钾mg/kg土样1 >40m山体9.5 0.321 0.482 1.42 7.03 4.60 84.582 30-40m山体9.6 0.329 0.443 1.40 13.68 5.02 85.053 20-30m山体9.8 0.299 0.550 1.39 15.21 6.41 123.994 10-20m山体9.8 0.335 0.564 1.44 14.25 6.70 100.715 0-10m山体9.8 0.341 0.498 1.50 15.80 6.34 91.916 山脚10.2 0.598 0.304 2.43 13.94 7.44 81.25一般种植要求* 5.5~8.30.15~1.2≥1.2 ≤1.0*≥40 ≥8 ≥60注*:盐碱地耐盐植物土壤全盐量要求≤1.8 g/kg*根据住建部CJ/T 340-2011 绿化种植土壤《绿化种植土壤》标准所测人工山体土壤碱性较为严重,EC值处于合理范围,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及速效磷较为匮乏,速效钾不缺。

南泥湾湿地观赏植物调查研究

南泥湾湿地观赏植物调查研究

南泥湾湿地观赏植物调查研究
刘蒲东;吕坤;王敏;王倩;刘冲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
【年(卷),期】2018(0)9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泥湾湿地观赏植物的种类、观赏特性、生活型、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到南泥湾湿地观赏植物共有20科48种,大部分为草本植物,其中含较多属和种的科是菊科和禾本科,含较多种的属是蒿属.主要观赏特性集中于观花和观形,分别占比42.9%与39.3%.花色系丰富,南泥湾地区黄色花系最多,占比0.44.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菊科,分别为0.337和1.662.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刘蒲东;吕坤;王敏;王倩;刘冲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8
【相关文献】
1.陕北南泥湾湿地农田养分及AM真菌多样性
2.南泥湾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南泥湾湿地退化与管理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4.南泥湾
国家湿地公园资源现状及湿地保护对策5.南泥湾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变化规律与肥力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洞庭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及其环境质量评价的开题报告

洞庭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及其环境质量评价的开题报告

洞庭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及其环境质量评价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湖泊与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元复杂的自然系统,其中包含许多不同类型生态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

湖泊与湿地的土壤是这种自然系统的基础环境,其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对环境敏感度高,往往能准确反映环境质量与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在人类持续发展进程中,湖泊与湿地沦为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灾区,通过对土壤环境影响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洞庭湖湿地,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区之一,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洞庭湖流域的环境质量持续受到威胁,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变化。

因此,对于洞庭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系统研究,并基于其环境质量评价,对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洞庭湖湿地地表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测试,并采用环境质量评价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理化性质测试:通过采集洞庭湖湿地不同区域的地表土壤样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性质。

2. 环境质量评价:基于洞庭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测试结果,采用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

3. 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回归模型以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现场采样、离线实验测试、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等。

三、预期成果1. 建立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测试模型;2. 初步了解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发现环境质量瓶颈;3. 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性;4. 提高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湿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

四、计划进度1. 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制定:3个月2. 野外实验和样品采集:2个月3. 土壤理化性质测试:3个月4. 环境质量评价和统计分析:2个月5. 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1个月五、参考文献1. 刘志雄, 王军, 胡国强. 洞庭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J]. 湖南水利科技,2016(4):102-105.2. 龚恩生, 张宁. 洞庭湖流域湿地环境地球化学分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34):8794-8796.3. 周锐, 干鹏, 彭雪慧. 洞庭湖流域湿地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2):318-327.4. 马蓉, 钟伟新, 陈明. 洞庭湖流域湿地土壤有机质分形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4):676-683.5. 李梅, 陈小艳, 陈斌. 湖南省洞庭湖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 湖南农业科学, 2014(19):97-99.。

湿地盐碱化自然原因

湿地盐碱化自然原因

湿地盐碱化自然原因湿地盐碱化自然原因湿地是指土地被水淹没或水位高于地面的土地区域。

湿地处于陆地和水域的交界处,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为许多濒危物种创造了栖息地,它们的沼泽和泥炭地为全球生态系统的碳库,将大量二氧化碳固定在土壤中,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许多湿地正在面临严重的盐碱化问题。

在了解湿地盐碱化的原因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湿地的分类及其形成原因。

湿地的分类湿地被广泛地分为河流和湖泊湿地、水陆交错湿地和海洋湿地。

其中,河流和湖泊湿地的水源来自于附近的河流和湖泊。

水陆交错湿地一般由河流和湖泊的水汇集而成,而海洋湿地则是与海洋或者海洋性气候有关系的潮涌区域。

湿地的形成原因湿地的形成是通过生态水文学而实现的,它是自然过程的结果。

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自然界中一些重要的生物和地质变化都对湿地的形成起到了作用。

一些最常见的湿地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泥炭地和潮汐湿地。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湿地的形成原因。

河流和湖泊湿地河流和湖泊湿地是多年来由河流和湖泊的周期性泛滥所形成的。

这种泛滥可以是因为经常下雨、雪融或者地下蓄水释放而引起的。

当水位上涨时,河流和湖泊的水往往会进入周围地区,因此形成了滩涂和沼泽地区。

随着水的往返,河流和湖泊的出口也会发生变化,导致水流进入较低的地区,形成河流三角洲和河流湾。

水陆交错湿地水陆交错湿地是由风暴、泛滥和洪水中的冰川水、雨水和雪水所形成的。

这些水流经常进入浅水区,导致水位上升,形成泥淤、和草地。

随着古老的湖泊退缩和消失,人口随之增加,大多数水陆交错湿地现在在干旱地区找到。

海洋湿地海洋湿地由海洋波浪、气流和潮汐影响形成的。

这些湿地可以是芦苇荡、大麦草草地或沼泽。

潮汐湿地在潮汐过程中周期性地淹没和干燥,这种过程中海水和沙块沉积在沼泽地上,加速了植物的生长并带来了营养。

湿地盐碱化问题湿地盐碱化问题是指湿地土壤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导致湿地失去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 泥湾 曾为 中国革命 的生 存 和发展 提供 了重要 保障 , 陕北南 泥 湾湿 地 是 在 科 学 上 至今 仍 未 被 认 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 H值 、 有机质、 氮素和磷素等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 李 伟等¨ 川, 研究 了太湖岸带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
土 壤理 化性 质 的关 系 。 目前 , 在 湿 地退 化过 程 中对 湿 地退 化机 制 和退化 驱动 力 等方 面 的研究 还 比较浅 显, 对 于南 泥湾湿 地 不 同土 层 土 壤 理化 性 质 的变 化 至 今还 未见 报道 , 湿 地 退 化 恢 复 重建 的标 准 仍 没 有
采用 2 m m、 0 . 2 5 m m 以及 0 。 4 9 m m筛滤 过测定。
深度 呈 负相 关性 。
关键 词 : 南泥 湾 ; 湿地 ; 土壤理 化性 质
中图 分类 号 : S 1 5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4— 6 0 2 X( 2 0 1 6 ) 0 4—0 0 9 1— 0 4
同退耕 年 限条件 下 菜子 湖湿 地 土壤容 重 、 黏粒 含量 、
( 延安大学 生命 科学学院 ,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摘 要 : 4 g析 南泥湾 湿地 不 同土层 土壤 理 化性 质 变化 , 以 陕西省 延 安 市 南泥 湾镇 作 为研 究 区域 , 选 取 南 泥湾 湿地 样地 , 每 个样 地设 置 3次 重复 , 每 个 重 复在 5 0 c m x5 0 c m 的样 地 中 , 分 别取 0 c m、 5
c m、 1 0 c m、 1 5 c m 、 2 0 c m土壤样品, 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 湿地样地在 0 c m、 5 c m 、 1 0 c m、 1 5 c m、 2 0 c m深度土样理化性质随着深度的增加 而逐渐变差 , 南泥湾湿地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
第3 5卷 第 4期 2 0 1 6年 l 2月
延安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Y a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金 资助项 目( 2 0 1 2 S X T S 0 3 )
作者简介 : 李松松 ( 1 9 9 0 一) , 男, 陕西泾阳人 , 延 安大 学硕 士研 究生 。
通讯作者
市东南方向 4 5 k m处 , 总体 面积 3 5 6 h m , 属于丘陵
沟壑 区 , 土壤 由黄绵 土 、 水 稻 土构成 。该 地 区林草覆 盖率 约为 7 8 . 3 %, 是 我 国北 方 重 要 的湿 地 资 源 , 被 誉为“ 陕北的好江南” _ 3 J 。南 泥 湾湿 地 由三 条 河 川 构成 , 呈现出东西走向, 流域面积 3 5 6 h m , 西 与南
壤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 , 亦或是判定土壤质量 , 并对 相应的土壤保 护与改进工作 提供科学依 据 ] 。湿
地是 指天 然 的或人 工 的 、 永久 或暂 时 的沼泽 地 、 泥炭 地及水 域 地带 , 带有 静止 或 流动 的淡水 、 半咸 水 及咸 水 水体 , 包 含低 潮 时水 深不 超 过 6 m 的海 域 。包 括 河流 、 湖泊 、 沼泽、 近 海 与 海 岸 等 自然 湿 地 , 以及 水 库、 稻 田等 人工 湿地 。湿 地与 森林 、 海 洋并列 称 为全 球 三大 生态 系统 。对 于环 境调 节 以及生 物多 样性 具
建立, 这些都制约着南泥湾湿地恢 复重建 的进一步
探究 。本 研究 目的是 通 过对 南 泥 湾 湿 地 现 状 调查 , 研究 退 化湿地 土 壤理 化性 质 的变化 规律及 其 退化 机 理, 这 不但 有 利于 完 善 南 泥湾 湿地 的生 态 恢 复 理论 和退 化湿 地恢 复 和重 建 , 并 对 南 泥 湾 湿 地 土 壤 的合 理开 发 和保 护 也 有 很 深 的 指 导 意 义 。鉴 于 上 述 内 容, 本 次研 究将 围绕 南 泥 湾 湿 地 土 壤 理 化 性 质变 化
收 稿 日期 : 2 0 1 6—0 9—2 0
本 次研 究所 选取 的南 泥 湾湿地 位 于陕 西省延 安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项 目( 3 1 3 7 0 5 4 1 ) ; 陕西省 自 然科 学基金 项 目( 2 0 1 3 J M 3 0 1 8 ) ; 陕西 省高水 平大学建 设专 项资
Vo 1 . 3 5 N o . 4 De c . 2 0 1 6
D OI : 1 0. 1 3 8 7 6 / J . c n k i . y d n s e . 2 01 6 . 0 4. 0 9 1
南 泥 湾 湿 地 土壤 理 化 性 质 变化 探 析
李松松 , 曹文文 , 曹 四平 , 刘 阳, 刘长海
的区域。从 目 前可以查到的资料 , 如《 陕西省志》 以
及 保存 在陕 西省 档案 馆 中有关 陕甘 宁边 区 的档案 中
等, 最早 对 南 泥 湾 湿 地 的记 载 主 要 在 2篇 报 告 中L 1 I 4 J 。土壤 理 化性 质主 要是 指土 壤 的物理 性 质 和
化学 性质 , 通 过分 析 土 壤理 化 性 质 即可 以 知 道该 土
展 开深 入 分析 。
有重要促进作用 J 。目前关于湿地土壤理化性质
的研 究 : 王世 岩 选择 了三 江平 原 5种 退 化 程 度 不 同的湿 地 , 主 要研 究 了三 江平 原 不 同退 化 程 度 湿 地
l 研 究区域概况及样 品采集
1 . 1 研 究 区域 位置
土壤物理特征的变化 ; 杨艳芳等【 】 。 。 , 研 究选取 了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