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方法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地域性建筑的地形、气候、技术、色彩、空间、材料等方面对地域性建筑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地域性建筑应具有的设计特点,并结合一些实例对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性,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在城市不断发展,建筑不断创新,新技术不断出现的过程中,千篇一律的建筑形像使城市失去了地域文脉所赋予的独特的可识别性。从北方到南方,乃至国外,不变的建筑形式,或是说模仿性很强的建筑形象让人们在其中无“无场所性”。更值得关注的是建筑设计应该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将建筑与城市进行有机结合设计。

关于地域性建筑的研究

地域性建筑的定义

地域性建筑是指回应某一地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和人为环境的一种建筑形式[1]。建筑的地域性,或称地方性,是指建筑与所处地方的自然条件、经济形态、文化环境和社会结构的特定关联,它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域性从建筑产生之日起就有,是建筑与生俱来的属性。建筑的地域性是一个地区建筑形式与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相互作用并取得平衡的结果[2]。

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方法

与地形特征相结合

“建筑的形式、布局不能孤立于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之外,而应与其相互渗透,协调共生。”建筑与地形特征相结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利用特殊的场地环境,使建筑与其场地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盘锦红海滩旅游度假区展览中心,这个设计就是把建筑当做一个“生物”放在地块中,仿佛是生长在红海滩上的一个生灵。这个设计的特殊性是因为红海滩这个特殊的海边环境,使得建筑的形体不苟同于其他的展览形式建筑,并且建立有符合当地海滩特点的地域性建筑。

建立有特点的建筑,然后营造与当地相融合的意境。

冯大中艺术馆。此建筑的特点并没有将建筑临近地块的某一边缘,而是放在场地中间,形成一个接近居中的图底关系,周围余留的空间,由古树,草,山石等自然环境点缀,形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景象。

这个建筑是在建筑周边设计出有有特点的表面铺装,将建筑与其融合。

建筑表面的铺装由建筑墙体上的耐火砖和石灰条组成。耐火砖沿着建筑外缘顺墙而下,以退晕的方式和灰色石条混合,并且像织物一样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砖毯”。在某些局部砖与砖之间逐渐拉开空隙用于植草,这些植草的缝隙也是以退晕的方式在渐变,草与

砖相互渗透,若隐若现。“砖毯”植入土地,建筑的形体向外辐射,它是建筑的一部分,像是建筑溶解于大地,反之也像是大地生长出的建筑[3]。

与当地气候相适应

“建筑与气候本不可分,自古人‘挖地建穴,构木筑巢’时起,人们就是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以创造一个能够防风避雨的场所,也正是由于全球有着多样性的气候,才相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因此,建筑从本质上说是人类适应气候环境条件的自然产物。”

[1]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南北方建筑的形态截然不同:

建筑形态:北方建筑比较厚重,南方建筑比较轻巧。

黑龙江省博物馆,广襄的土地环境、丰甯的自然景观在寒冷的气候中孕育着无穷的生机。所以该建筑以完整的体形、厚重的外墙、敦实的基础,充分的显示其淳朴敦厚的性格,如同东北人的率真与豪爽。

颜色修饰:南方的建筑多用大量的绿化修饰,用来营造意境,而北方的建筑多数考虑到气候的影响很少采取大量的植物绿化。不过,北方也有少部分建筑运用大片绿化,反而会营造出不同的建筑意境。

沈阳市图书馆。图书馆及儿童动中心的屋顶绿化成为主要的景观要素,草坪退让出足够的城市广场。这样的创造手法可以将北方气候的特点很形象的表现在建筑上,而且北方的气候有北方的特点,四季分明,冬天有皑皑白雪,春秋季节,和周围的草坪是一个相协

调的大环境,充分体现了北方建筑的特点。

对适宜性技术的应用

所谓适宜性技术简单的来说就是能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相适应的技术系统与适应性技术范畴[1]。

现代设计中,绿色建筑、生态建筑都为很多设计师所运用。其实,生态建筑根本离不开特定的地域环境,它们都是扎根于所在的地域土壤,融合于地域环境之中的。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它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

与公共空间的融合

城市文化对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有着重要作用,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承载城市生活的舞台成为体现城市地域性的窗口。

冯大中艺术馆,此建筑位于前面是学校,远处是山,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设计初衷是为了能更好的与周围的建筑融合,而周围的建筑功能较复杂,而且新的住宅不断的拔地而起,所以设计师考虑此建筑应该要以特殊的形态出现,因此设计者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建立了3个院落,并赋予其不同的功能与形态。

在功能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屋中院”的形式,设计者通过书院、竹院及山院的插入使得其内部空间变得丰富而有诗意,插入的内院像灯笼一样点亮着整个室内空间,自然光给建筑带来了无限的戏剧性。

在我们现在的设计中,竭力想把室外的环境做的完美的另一面,

可以把室外环境引入到室内,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屋内的采光,也可以增强空间的意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传统的院子是靠房子围合出的空间,像四合院一样,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但这个项目中的院子是在屋中间挖出一个院子,这样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院子也许就在沙发旁边,让人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空间更有趣灵动。

与建筑色彩的匹配

建筑色彩作为一种建筑语言, 在建筑视觉形态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色彩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决定了建筑色彩因此具有地域属性。建筑色彩存在区域差异这一现象决定了具有地域性的建筑色彩可以作为地方文化的特征。着色也是使用从草木中提取的色度很低的颜色。将自然的色彩用于建筑,也反映与自然共生的思想,这样才可以感觉到自然的变化。

冯大中艺术馆中,为了迎合北方山区的地理环境,外墙维护体系是专为这个建筑定做的大尺寸耐火砖,温暖的颜色和粗矿的质感,在北方这个山城显得得体而又大方,有着一种温和的力量。

对材料的应用

提倡研究地域性建筑材料,就地适材,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运输消耗。借鉴当地传统建筑的技术同时结合现代技术的处理方式进行实施,注意地基材料,尽量不破坏地区的表皮肌理和对土地产生污染。

同样在冯大中艺术馆中,屋面在设计上采用了钛锌板等现代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