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远方有多远初中阅读理解含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莫问远方有多远-初中阅读理解含答案

(完整版)莫问远方有多远-初中阅读理解含答案

莫问远方有多远1.莫问远方有多远王纯小时候,我跟着母亲去城里的表姨家走亲戚。

母亲牵着我的手,走了很久很久,我非常累了,表姨家怎么那么远呢?远得好像永远都走不到。

我不停地问母亲:“到了吗?还有多远?”母亲安慰我说:“快了,快了!”我走几步,就要问:“到了吗?”很快,我筋疲力尽了,可仍然没到。

我坐在地上耍赖,再也不肯走一步。

母亲只好背起我,继续朝前走。

我趴在母亲背上说:“妈,表姨家怎么这么远?你不累吗?”母亲说:“我不累!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远,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

”真的,母亲很轻松的样子,即使背着我也不嫌累。

走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到了表姨家。

那次的路途简直成了我的一场苦旅,让我记忆深刻。

后来,再遇上走远路,我坚决逃避,再不肯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远方有多远;而母亲呢,不管多远的路依旧不怕,迈开脚步就走,她还是那句话——“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

多年后,我重新回味母亲的话,觉得真是很有禅意。

“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远,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

”我之所以感到累,除了年龄小,更主要的原因是太过关注远方有多远,总想尽快到达目的地,但脚下的步子却快不起来,这种心理上的恐惧、茫然、失望,让我丧失了勇气和信心。

而母亲呢,不去关注目的地,只管走好脚下的路,所以她不会感到累。

即使成年以后,我们很多人依旧不能摆脱那种关注远方有多远的心理。

记得那年,我决定通过自学考试拿下本科学历,我给自己制订了目标:两年之内一定要拿到本科学历证书。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紧张地准备考试。

过了一科后,我翻翻剩下的科目,摇头叹气说:“还有这么多科,太难了!”好不容易过完了三科,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半了。

我还是总盯着剩下的科目,有时还会用手掂掂那些书的分量,暗想:“哪辈子能过完所有的科目呢?”工作、生活本来就够累人的了,再加上自学考试,简直要累死人。

后来,我终于撑不住了,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计划。

还好,几年后,我又重新参加自学考试。

我不再关注什么时候能过完所有的科目,只是默默地努力,一科一科过,就像翻越高山一样,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即使山的那边依旧是山,我也只管走好脚下的路。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B.想要做慈善的念头在他心里潜滋暗长....,越来越强烈了。

C.初学书法应先认定一家,选好一帖,然后专心致志....,不能好高骛远,见异思迁。

D.一座书店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D.为了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起到明年5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

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治国理政”“传承家风”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D.“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痕迹消失”。

4. 默写。

(1)______,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2)______,若出其中;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小桥流水人家,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 下面是一同学写的《致敬师长》,划线句子是病句,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精品解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为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诵优美诗文的1. 踏上七年级学习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古诗文感染。

这里有绝美的风景:“秋风萧瑟,_________”的大海;“_______,风正一帆悬”的长江;“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的潼关。

这里有古人对“情”字的演绎:“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的借月抒怀;“_____,应傍战场开”的惜花思乡;“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的温情遐想。

这里还有长者的谆谆教诲:孔子认为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诸葛亮告诫儿子“_____,________”(《诫子书》),放纵懈怠,轻薄虚浮,不利学习,也不利于品格陶冶。

【答案】①. 洪波涌起②. 潮平两岸阔③. 秋风吹散马蹄声④. 随君直到夜郎西⑤. 遥怜故园菊⑥. 却话巴山夜雨时⑦. 人不知而不愠⑧. 不亦君子乎⑨. 淫慢则不能励精⑩. 险躁则不能治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蹄、遥怜、愠、淫慢、励精、险躁”等字词易写错。

【活动二】享国家盛事2. 十九届亚运会彰显中国风采,传递中国自信,邀你共享国家盛事。

2023年10月8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闭幕式在杭州隆重举行。

在()的乐曲和美好的祝福中,杭州亚运会圆满落下(wéi)幕。

钱江潮涌,魅力绽放。

杭州向世界奉献了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体育见证突破,拼搏()梦想。

亚运赛场上,一项项刷新纪录的极限挑战,一次次超越自我的奋力向前,一个个永不言弃的感人瞬间……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1.2万多名运动员()、创造佳绩,展现着竞技体育的独特魅力和亚洲体坛的蓬勃活力,生动诠③释着奥林匹克精神。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B.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C.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D.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4.下列各局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和“南广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一句中的“樱花”“轻云”是名词,“烂熳”“绯红”是形容词.C.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动词,其中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D.巴金”“思想”“夏季”“开花”这些词语都属于名词.5.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________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③①④②B.④②①③C.③②④①D.①②④③6.名著填空.《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7.默写.(8分)(1)遥怜故园菊, .(2)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江面开阔,帆船飞速直前的长江景致的句子是:,.(3)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学校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拟开展“中国诗词大会”活动.李明为此熬夜准备,结果在参加活动时不知不觉睡着了.王老师发现后,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委婉的说:“李明,你已经沉醉在诗词的意境中了.”假如你是李明,你该怎么说?(2分)9.综合性学习.(11分)本单元我们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2)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2分)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活动形式二:活动形式三:(3)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无论在哪儿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长年累月的广泛读书,细水长流的做读书摘录,使黑格尔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材料二: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即记在笔记本上.材料三:上海有一位青年,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的不可胜数.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敞的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最终成为了年轻的小说家.探究结果:(4)【探讨读书方法】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①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同学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赏析(40分)(一)诗歌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二)文言文对比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 【注】⑴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年与时驰.( ) ⑵每以家弊.( )1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C. 吾/年过五十D. 淫慢/则不能/励精,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⑵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15.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6.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三) 13分莫问远方有多远王纯小时候,我跟着母亲去城里的表姨家走亲戚.母亲牵着我的手,走了很久很久,我非常累了,表姨家怎么那么远呢?远得好像永远都走不到.我不停地问母亲:“到了吗?还有多远?”母亲安慰我说:“快了,快了!”我走几步,就要问:“到了吗?”很快,我筋疲力尽了,可仍然没到.我坐在地上耍赖,再也不肯走一步.母亲只好背起我,继续朝前走.我趴在母亲背上说:“妈,表姨家怎么这么远?你不累吗?”母亲说:“我不累!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远,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真的,母亲很轻松的样子,即使背着我也不嫌累.走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到了表姨家.那次的路途简直成了我的一场苦旅,让我记忆深刻.后来,再遇上走远路,我坚决逃避,再不肯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远方有多远;而母亲呢,不管多远的路依旧不怕,迈开脚步就走,她还是那句话——“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多年后,我重新回味母亲的话,觉得真是很有禅意.“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远,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步子却快不起来,这种心理上的恐惧、茫然、失望,让我丧失了勇气和信心.而母亲呢,不去关注目的地,只管走好脚下的路,所以她不会感到累.即使成年以后,我们很多人依旧不能摆脱那种关注远方有多远的心理.记得那年,我决定通过自学考试拿下本科学历,我给自己制订了目标:两年之内一定要拿到本科学历证书.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紧张地准备考试.过了一科后,我翻翻剩下的科目,摇头叹气说:“还有这么多科,太难了!”好不容易过完了三科,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半了.我还是总盯着剩下的科目,有时还会用手掂掂那些书的分量,暗想:“哪辈子能过完所有的科目呢?”工作、生活本来就够累人的了,再加上自学考试,简直要累死人.后来,我终于撑不住了,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计划.还好,几年后,我又重新参加自学考试.我不再关注什么时候能过完所有的科目,只是默默地努力,一科一科过,就像翻越高山一样,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即使山的那边依旧是山,我也只管走好脚下的路.就这样,我终于拿到了本科毕业证.我欣喜极了,走着走着,真的走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喜欢写作以后,经常有文友和我探讨写作的事情.很多文友为自己制订了高远的目标,每天都总结离目标又近了多少.但很多时候,目标是那么遥不可及,人就像蜗牛一样一点点朝向远方,我们前进的步伐太慢,而远方又太远.走着走着,就感到自己力不从心,原来的百倍信心也一点点丧失了,几欲放弃.我对他们说:“莫问远方有多远,只管从从容容往前走.走着走着,路就宽了,花就开了,目的地就到脚下了.”远方是我们必然会抵达的驿站.莫问远方有多远,一直向前,总有一天会与一个个远方不期而遇.17.说说标题“莫问远方有多远”的妙处.(3分)18.按要求答题.(4分)(1)我还是总盯着剩下的科目,有时还会用手掂掂那些书的分量.(请从描写的角度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走着走着,真的走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意.)19.“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选文前三段反复引用母亲的这句话,有什么用意?(2分)20.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21.阅读本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用一则格言警句来回答.(2分)(四) 打阎连科(1)我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2)我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千方百计存下几块钱,换成一沓儿簇新的一角的毛票,放在他的苇席下,待到了初一那天,发给他的儿女和正月来走亲戚的孩娃们.可是那一年,父亲要给大家发钱时,那几十上百张一毛的票儿却没有几张了.那一年,我很早就发现那苇席下藏有新的毛票儿.每天上学时,我总是从那席下偷偷地抽走一张,在路上买一个烧饼吃.(3)从初一到初五,父亲没有给我脸色看,更没有打我和骂我,他待我如往年无二,让我高高兴兴过完了一个春节.可到了初六,父亲问我偷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便厉声让我跪下了.反复问我偷没有,我都说没有,父亲便狠力地朝我脸上掴起耳光来.我的脸又热又痛,到了实在不能忍了,我才说那钱确是我偷的,全都买了烧饼吃掉了.然后,父亲就不再说啥儿,把他的头扭到一边去.不看我,可等他再扭头回来时,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的泪.【批注:一个“扭”,是父亲下意识的掩饰,但“眼里含着的泪”让我们窥见他严厉外表下的内心世界,那时对儿子的心疼,也有一个父亲无奈的辛酸.】(4)第二次,仍是在我十岁之前,我和几个同学到人家地里偷黄瓜.仅仅因为偷黄瓜,父亲也许不会打我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其中还有人偷了人家那一季卖黄瓜的钱.那钱是人家一年的口粮,不把钱还给人家,人家一家就无法度过那年的日子.(5)父亲知道后,也许认定那钱是我偷的,毕竟我有前科.他让我跪在院落的一块石板地上,先噼里啪啦把我痛打一顿后,才问我偷了人家的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就又噼里啪啦地朝我脸上打,直打得他没有力气了,才坐下直盯盯地望着我.那一次,我的脸肿了.因为心里委屈,夜饭没吃,我便早早地上了床去.睡到半夜父亲却把我摇醒,好像求我一样问:“你真的没拿人家的钱?”我朝父亲点了一下头.然后然后父亲就拿手去我脸上轻轻摸了摸,又把他的脸扭到一边,看着窗外的夜色和月光.一会儿他就出去了,坐在院落里,孤零零地坐在我跪过的石板地上的一张凳子上.望着天空,让夜露潮润着,直到我又睡了一觉起床小解,父亲还在那儿静静地坐着没有动.(6)第三次,父亲是最最应该打我的,应该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可是父亲没打我.那时我已经十几岁.到乡公所里去玩耍,看见一个乡干部屋里的窗台上,放着一个精美铝盒的刮脸刀,我便把手从窗缝伸进去,把那刮脸刀盒偷出来,回去对我父亲说,我在路上拾了一个刮脸刀.(7)父亲不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我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素洁的乡村孩子了.到后来,那个刮脸刀,父亲就长长久久地用将下来了.每隔三朝两日,我看见父亲对着刮脸刀里的小镜刮脸时,心里就特别温暖和舒展,好像那是我买给父亲的礼物一样.多年后,我当兵回家休假时,看见病中的父亲还在用着那个刮脸刀架在刮脸,心里才有一丝说不清的酸楚升上来.我对父亲说:“这刮脸刀你用了十多年,下次回来我给你捎一个新的吧.”父亲说:“不用,还好哩,结实呢,我死了这刀架也还用不坏.”(8)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样,把脸扭到了一边去.【批注:】(9)两年后,我的父亲病故了.回家安葬完了父亲,收拾他用过的东西时,我看见那个铝盒刮脸刀静静地放在我家的窗台上,黄漆脱得一点都没了,铝盒的白色在锃光发亮地闪耀着.(10)算到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二十四五年了.我不停地想念他.而每次想念父亲,又似乎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我没想到,活到今天,父亲对我的痛打,竟使我那样感到安慰和幸福.可惜的是,父亲最最该痛打、暴打我的那一次,却被我遮掩过去了.而且是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为那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懊悔.只是觉得,父亲要是在那次我真正的偷盗之后,能再对我有一次痛打就好了.在父亲的一生中,要能再对我痛打十次八次就好了.觉得父亲如果今天还能如往日一样打我骂我,我该有何样的安慰、幸福啊. (节选自《我与父辈》,有删改)22、简要概括文中三次“打”.为什么作者说第三次是“最最该打我的”?(3分)23、参考第(3)段的批注示例,对第(8)段的画线句加以品析,完成批注.(3分)24、结合语境,说说第(9)段画线句详细描写刮脸刀的作用.(2分)25、第五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26、读书交流时,同学们对父亲的“打”有以下不同的认识.请你也发表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作适当的阐述.(4分)同学B:“打是亲,骂是爱”,父亲的“打”,其实就是爱的表现.同学C:只有经过多年,作者才能明白父亲的“打”是一种安慰和幸福.我的看法和阐述:四、作文(50分)27.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⑴2017年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十周年.全国各地掀起了多种多样的“读书”系列活动.请你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思路清晰,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⑵亲爱的同学,当你饥肠辘辘的推开家门时,妈妈已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当你遇到挫折愁眉不展时,老师的开导使你重现灿烂的微笑;当你心事重重而闷闷不乐时,同学的关心和热情会扫去你心头的乌云……这些小事,你可能不曾留意,不曾动心,但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因为感恩,我们懂得珍惜;因为感恩,我们快乐;因为感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因为感恩,我们知道风险……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1抓住关键,审清题意.○2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3整体构思,围绕中心,严格选材.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鳞斓2、销莅婪霄3、D4、B5、A6、七十二变筋斗云如意金箍棒孙悟空7、(1) 应傍战场开(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⑶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⑸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示例:王老师,对不起,我昨天因为熬夜准备,没有休息好,所以睡着了.下次我一定注意劳逸结合,不再影响活动.请原谅我好吗?9、⑴好书让思想变得深邃;好书让阅历变得丰富;好书让人生充满智慧.⑵举行读书报告会;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办一期介绍名著的黑板报等⑶①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政治家乃至一个普通人,要想将点滴的阅读积累成为浩瀚的知识,就必须注重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持之以恒的阅读信念.②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示:探究题实际上就是材料比较题,可以分则阅读,概括每则材料的大意;也可以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同中求异,异中寻同.)⑷A尊敬的校长,我们建议学校开设专门的阅读课,以便我们有更多的阅读时间.B .尊敬的校长,我们建议老师少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以便我们有更多的阅读时间.C .尊敬的校长,我们建议学校给我们开出“推荐书单”,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②答案示例:A .同学们,我们读书时一定要有选择.经典名著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筛选,我们应从阅读经典名著开始.B .同学们,我们可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挤时间读好书.C .同学们,我们要注意读书方法,学会作读书笔记、摘抄等,将阅读与积累结合起来,印象会更深刻.三、阅读赏析(40分)(一)诗歌赏析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11.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12.消失,逝去⑵贫困 13 D14.⑴如果不恬静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力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⑵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15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痛,对孩子的愧疚,对孩子的殷切期盼.16⑴甲文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⑵乙文劝勉儿子们要互相关17.以路喻理,准确生动,新颖别致,含蓄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18 (1)运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自学考试时,面对众多科目为难发愁的情状,表明了“我”缺乏自信的心理.(2) “春暖花开”本义是指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这里比喻经过自己的努力,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本科毕业证,表现了自己的欣喜之情.19.一方面表明母亲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深;另一方面,用这句话把母亲带“我”走亲戚这件事和“我”的内心感受关联起来,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20.结构上,照应文题,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旨.2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22、第一次是因为我偷父亲的钱买烧饼;第二次是因为偷黄瓜和卖黄瓜的钱;第三次是偷刮脸刀.这是一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且“我”欺骗(隐瞒)了父亲.23、示例:这里的“扭”也是一种掩饰,“我”想掉泪,是因为父亲的话触动了“我”的内心,“我”为父亲的老去感伤,也为自己欺骗了父亲感到自责和愧疚.24、睹物思人,传递出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也表明父亲非常珍惜儿子送给他的刮脸刀.25、运用了环境描写和神态描写.突出了父亲的后悔和对儿子的心疼.26、示例1:父亲的“打”,的确是爱的表现.父亲打“我”,都是也为“我”确实犯了错误.从“半夜把我摇醒”这一细节中可以读出,父亲是多么希望“我”没有偷窃;从父亲“眼里含着的泪”“轻摸我的脸”等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我”的怜爱和他的自责.所以,这是迫不得已的“打”,是让“我”好好反省的“打”,是充满父爱的“打”.示例2:父亲的“打”对作者而言是一种安慰和幸福,但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懂得.年少的“我”并不能理解父亲的“打”,只有“活到今天”,“我”才明白这是对“我”的爱和教育,能消除“我”内心的不安和自责,能给“我”带来心灵的安慰,人生的幸福.所以,作者在文章末尾反复强调父亲能“再对我有一次痛打就好了”.示例3:我认为“打在儿子的身上,痛在父亲的心里”.父亲痛打儿子后眼里的泪水,半夜里独自坐在院子里的身影,都表现了他对儿子的疼爱,作为父亲所承受的重压.所以,父亲打“我”,对他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残忍呢.。

大庆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

大庆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

大庆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话丛台①(唐)李远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②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注:①丛台:在今河北邯郸市内。

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为阅兵和歌舞而筑,赵武灵王常携宠爱的惠妃登台玩乐。

②襄国:古县名,位于河北邢台西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借朋友游台之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首联写朋友刚从赵地回来,向我介绍说他曾登上古代的丛台,交待了作诗的缘由。

B.诗人站在丛台上,看到白云缭绕的襄国远在天边、绿树夹岸的漳河蜿蜒地上,既写出赵地的恢弘气象,也衬托了丛台的高峻。

C.尾联将往日赵武灵王时的豪侈、繁华与当下丛台上长满绿苔任凭风吹雨打的荒芜景象作对比,极言繁华不再的落寞凄凉之感。

D.诗中用白云、树木、绿苔、山鸟、野花等意象,巧妙地与丛台昔日的人、事、物相关联,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2.前人赞扬此诗说“‘变成’‘留作’四字,有稚气,有俗韵”,请结合诗句对“变成”“留作”进行赏析。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________,________”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

(2)《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仔细看《清明上河图》,你就会发现里边有许多客店;最显眼的是“久住王员外家”,是广告,是可以长期住下去的意思。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乡愁是一杯酒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身在异乡的游子,也有很多深深的不能言表的思乡之苦。

我只是其中很平淡的一个。

我的思乡并不在风清月明的中秋,或是登高远望的重阳,而是在很多平常琐碎的时刻,比如单位发了两箱饮料,几大瓶食用油;或者逛街的时候看见了一块很合适妈妈那个年纪老太太穿的衣料;要不就是莫名的伤心情绪低落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端起乡愁这杯酒,大大地喝一口。

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陪一位上海的大姐去东山扫墓。

这并不是一个凭吊亲人的季节,无雨无风,生机勃勃,她却一样地庄严和凝重。

在急驶的车上,她告诉我:三天以后,她们全家就要移民到阿根廷了,临走之前,最牵挂的一件事,就是来看看父母。

这次一走,也许十年八载才可以回来一次,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

她带了一捧父母坟前的泥土,并虔诚地从香火缭绕的西园寺请了一尊观音。

看着她静默地做这一切,我自己也被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浓重的乡愁包围着。

从此以后,她和她的12岁的女儿从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飘散回来的乡愁,不仅仅是对熟悉的上海,更是对我们这个大中国。

少年,是的确不大识乡愁的滋味的。

14岁那年,我离开父母兄长去外地上学,写回家的第一封信,被泪水浸泡得字迹模糊,却不知重写一页,固执地以为父母为我牵肠挂肚我才心满意足。

而现在写回去的信,满纸的阳光灿烂,谈笑风生,而放下笔,长叹一声,才知道心底弥漫着无尽的乡愁。

乡愁是一杯酒,岁月越长,越是浓都和醇美。

去年冬天,提了生日蛋糕去看望一位84岁的阿婆。

古老的宅院和床幔,古旧的气息。

墙上挂着她年轻时的照片,典型的江南女子,大家闺秀的模样。

她自己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思想也不一般。

在那个封建时代她勇敢地爱上了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药店伙计,并终于在38岁那年在当地政府的干预下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

听她的经历,就像是在谈一本才子佳人的传奇;但看见她时,她却躺在古老宅院的古老床幔里。

《远方难》理解性默写(有答案)

《远方难》理解性默写(有答案)

《远方难》理解性默写(有答案)一、填空题1. "如果说____是一种武器,那么____就是一种防御武器。

" (想象)2.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看____。

" (自然风光)3. "远方的路,____。

" (不知道)4. "背起行囊,____。

" (出发)5. "人生就像一场修行,路途中充满了____,而我们最终变成了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怎样面对这些____。

" (机会,挑战)二、选择题1.作者的行囊中一定有:A. 自己喜欢的书B. 充足的零花钱C. 长途旅行必备物品D. 漂流瓶答案:A、C。

2.作者认为黄昏和清晨的不同在于:A. 气温相差很大B. 鸟儿的歌声不同C. 天空颜色的变化D. 方向不同答案:C。

3.作者提到的"草原"和"大海"所具有的相似性是什么?A. 都有浩瀚壮阔的景象B. 很容易迷失方向C. 有很多危险D. 生物种类非常丰富答案:A。

4.作者相信做好心理准备后去远方旅行的结果会是:A. 惊喜不断B. 发现更多机会C. 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D. 略有所得答案:C。

5."看,这世界多么美好,我们却要掏心掏肺地去争取。

"的警醒意义是:A. 不好好工作,就会失去美好人生B. 生活充满了机会,我们应该多去争取C. 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D. 多和人交朋友,拓宽人生视野答案:C。

三、简答题1.简述远方对于人的意义?答:远方意味着未知、未体验、未得到的一些东西,对于人类而言,尤其是年轻人来说,追寻未知是一种好奇心的表现,代表了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

而去探索远方,也是一种人生体验,能够让人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世界。

2.列举一些旅行的好处?答:旅行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摆脱繁琐的生活压力,认识不同的风土人情,拓宽人生视野,增长见识,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提升自信心,以及结交新朋友、扩大人际网络等。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03(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03(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期末测试一、积累与运用(32分)1.请选出注音与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4分)A.簇.新(cù)舂.谷(cōng)胆怯.(què)涡.行(wō)B.倾.刻(qīng)目睹.(dǔ)纤.绳(xiàn)抢.地(qiāng)C.官讳.(huì)苟.安(gǒu)拘泥.(ní)意蕴.(yùn)D.囫.囵(hú)瘦削.(xuē)绯.红(fēi)咆.哮(páo)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4分)A.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洋兴叹....,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6页,三大板块,20小题,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1.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1)《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2)树木丛生,。

(《观沧海》)(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4),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5)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6),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7)然则天下之事,,,?(《河中石兽》)【答案】略(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12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选句,完成文后题目。

(共8分)①这也真够滑jī,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皇帝的新装》)②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人们说,他们像一对luán生兄弟。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③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杯子”这些词。

(《再塑生命的人》)④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

(《紫藤萝瀑布》)(1)根据选句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

(2分)(2)《再塑生命的人》中“再”在《新华字典》中,若按部首查字法查该字应查部,第三画为。

(2分)(3)给选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4)解释画线词语“不求甚解”的含义。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精选之去远方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精选之去远方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精选之去远方【—阅读理解精选之去远方】去远方,寻找我们更好的未来,趁我们现在年轻出去闯闯吧,这个社会是留给年轻人的。

远走高飞肖复兴寒假期间,我儿子从美国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他将从北向南开车,并绘制一张横跨11个州的路线图。

在他离开的第三天,他打电话给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兴奋地告诉我那里有O.亨利博物馆,是写最后一页的作家。

当他昨天经过孟菲斯时,他参观了摇滚明星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故居。

2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

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记得早春的一个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换乘列车。

沉默的站台上只有几个人在等着,其中一个似乎是中国人。

我走过去问。

果然,他是来接人的。

我们聊了聊,得知他是一名国际学生,毕业于天津大学,在这里学习电子。

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虽然已经十年多了,但我仍然记忆犹新:“当我第一次来到柏林时,我的口袋里只剩下10美元。

”即使口袋里只有10美元,他也敢于出去走走。

我猜他得到了他为此付出的代价。

异乡、无人陪伴、风雨飘摇是他的命运和性格。

4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

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

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是的,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不安。

我不知道天地的高度。

我有幻想,想象的距离如此之远,以至于我敢出去走走。

流浪不是旅行,它必须付出代价。

品尝更多生活并不像冬天在温暖的星巴克里喝咖啡。

然而,只有当你年轻时,你才能随波逐流。

漂泊需要勇气、年轻的身体和想象力,所以你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能收获收获,在未来才能收获晚年的回忆。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如果真的有什么叫不羞耻或后悔的话,在我看来,那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乐趣,你的青春有流浪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十一中学九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过关测试 人教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十一中学九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过关测试  人教版

第五单元智能过关测试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默写(1)欲为圣明除弊事,!(2)云横秦岭家何在。

(3)吊影分为千里雁,。

,一夜乡心五处同。

(4)天时不如第利,。

(5)故天将降大任于时也,,行拂乱为,,。

(6)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

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象孟子所说的那样:,。

2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1)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王老师的事迹。

(2)万众一心的士气,人道主义的情怀,这是战胜灾难的精神资源。

(3)疾病对医生来说,就象战士遇到了战争,好的士兵永远冲在最前面。

(4)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3从句式的选用看,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中国古代就有许多短文章,如论语道德经等。

论语中有不少好东西,就是道德经在那个时代也有突出的地方。

拿民间故事来说,很多生动的谚语都是既短小又有内容的。

A说短文章没有分量是不切实际的。

B短文章是很有分量的。

C我们应该写一些短小的文章。

D难道只有长文章才有分量吗5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请给你尊敬的老师和要好的同学分别写一句赠言。

(每句20-30字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老师:同学: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已)齐大饥(饥荒)。

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

有饿者蒙袂辑屦(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的样子)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食来!”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万钟于我何加焉()(2)是亦不可以已乎()2在下面句子中找出通假字,并译出全句。

【精品】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精品】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精品】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等你回家①陪一位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

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

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

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

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株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②一路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

③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④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

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之地。

开车的师傅说,到了。

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

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

”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10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⑤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

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

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

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

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

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头父亲在外头。

⑥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

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

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

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

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改了吧。

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

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

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

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试题(2) 新人教版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试题(2) 新人教版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试题(2)新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0分)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4分)在我们生命的河道里,每个人应该是一尾鱼,而不应像蝌蚪一样,一味地顺着安逸的水流而下。

那样的生活虽然自在,却也潜伏着随( )时被汹涌的溪水甩向岸边jiāo()石的危险。

困难永远不是前进路上的累zhuì()。

真正倔强的生命,应该像逆流而上的鱼群一样,昂起头,一路逆水而上。

那头顶上翻卷的浪花不就是最动人的诗篇吗?那摇曳多姿的水草和岸边即将绽放的花蕾( )不也正在为它们鼓掌吗?在逆境里拥有一颗顺境里的心,在逆境里怀抱着一个顺境里的憧憬,便没有人能阻挡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随.( )时花蕾.(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jiāo________石累zhuì________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学习需要长期的努力,他________中考才开始用功,已经来不及了。

②听力的减退对这个钢琴家的打击非常大,因为从事音乐工作的人要有________的听力。

③足球比赛即将开始,观众们排队________进入体育场。

④这所房子工程质量太差,刚建起来,还没住人,就突然________了。

A. 邻近灵活依次崩溃B. 临近灵敏依次垮塌C. 临近灵活轮流垮塌D. 邻近灵敏轮流崩溃3. 修改病句,并将正确的句子写出来。

(6分)(1)对近期塑化剂引起的风波,有关专家建议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法,不使用不合格产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里几十万的财产都被他挥霍浪费一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他的画风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2023.1一、基础 ·运用 (共 17 分) 2022 年北京举办了首届全民阅读大会。

阅读下面有关读书的发言稿,完成 1-5 题。

①宋代苏东坡说: “读书万卷始通神。

”古往今来,学者没有不热爱读书的。

多读书不 感受世界的丰富。

对联“方尺大小藏 尽 千秋事,寸指容纳天地万物情”就是这个意思。

②好读书, 还要读好书。

经典名著是历经时间淘洗而传承下来的, 保存了人类文明中 真善美的火种,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充满歧路的选择中,拥有强大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③“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在有限的时间里, 如何更好地读书呢?首先, 读书要 有明确的目标。

有目标,读书就会有驱动力, 就会系统化,而不是零散的。

其次,读书贵 无处不读, 无时不读, 无事不读, 长久坚持,要在琢磨和质疑上下功夫, 将读与思相结合;“ ”,要学习圈点批注, 记录读书心得, 把读、写结合起来; 朱熹强调“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 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是 努力做到读与做相结合,将所学 知识用于实践。

④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强调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在新的 时代, 阅读之旅更会美不胜收。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读书传统, 将得以绵延相传, 生生不息 。

1.请你在答题卡方格中,用正楷字规范书写“读书万卷始通神”,不得涂改。

(2 分)2.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狭隘”中的“隘”应读作“ài”,“潜移默化”中的“潜”应读作“qiǎn”。

B. “随声附和”中的“和”应读作“hè”,“着落”中的“着”应读作“zhuó”。

C . “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欣赏不过来,应写作“美不盛收”。

D . “绵延”指的是“连续不断”,应写作“绵沿”。

必有成效。

另外,读书还要注意“三结合”。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021年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021年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021年本文导航1、首页2、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答案-23、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答案-3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中国特此一、基础知识(共22分)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烦zào()才华横yì()殷()红粗犷()2.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4分)①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事到多种空间站问顶苍穹,40多年时间,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数百名航天员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②它在眩耀它的美貌,尤其那对折扇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献媚无动于忠。

错别字订正3.请根据要求默写课文内容、作者或篇名。

(10分)①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自居易《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③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④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____________》)⑤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蝉》)⑥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⑦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报道的内容。

(不超过25个字)(2分)本报讯蟾蜍上街、蟑螂集中死亡最近,广州乃至全省的居民都特别注意到一些似乎异常的自然现象,也很自然地与地震联系起来。

昨日,省地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所谓异常的自然现象与地震并无必然联系。

相对于地震这种少发事件来说,上述现象仍属多发,可能每年都有发生,不能用多发对应少发,因此请市民不要恐慌。

省地震局副局长吕金水说,动物迁徙、大规模集中死亡以及很多反映出来的异常现象,有记录的很多,绝大部分都与地震无关。

七年级语文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三十二)

七年级语文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三十二)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0分)1.饭碗决定饭量①法国的超市里,酸奶的容量一般为125克;美国的超市中,酸奶的容量大多是227克。

这对于法国人和美国人的身材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事实上,人使用大碗吃饭时,饭量会较使用小碗时有所增加。

对此,有人提出疑问:“自己有多饿,难道心里没数吗?即使碗再大,只要知道自己的饥饿程度,吃不了,就剩下一部分,最终吃下的不就一样吗?”②答案并非如此。

③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罗津发现,食物基本单位的大小,是决定食物摄取量的重要因素。

罗津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一家公司进行实验。

在大厅中,他们准备了一些糖果,告知公司员工可以随意享用。

第一天,研究人员准备了80粒小糖果,每粒重3克。

翌日,他们将摆放的糖果数量减少到20粒,但是,重量增加到每粒12克。

然后,他们每日下午前来统计所食糖果数量。

实验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将12克的糖果摆入大厅后,职员们摄入的糖果量相对更多了。

④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或许是一种巧合。

研究人员在美国一所高级公寓中,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实验。

他们在公寓大厅放置了装满巧克力的容器及勺子,过往居民可以随意取用。

第一天,研究人员在容器中摆放的是小勺,次日换成放大4倍的大勺。

每天下午,他们都会统计巧克力的剩余量。

结果不出研究人员所料,更换大勺以后,过往居民吃下了更多的巧克力。

可以断定,人类的饮食量并不是完全由食欲决定的,还取决于容器的大小,因为“碗”的大小影响了人的心态。

⑤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

当碗较大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内疚心理,认为吃不完是浪费,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尽量扩充自己的食量;当碗较小时,人们虽然想吃,但会担心“我是不是吃得太多了”“会不会有人笑话我”,在这种不安感的作用下,他们的摄入量相对要少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问远方有多远
1.莫问远方有多远
王纯
小时候,我跟着母亲去城里的表姨家走亲戚。

母亲牵着我的手,走了很久很久,我非常累了,表姨家怎么那么远呢?远得好像永远都走不到。

我不停地问母亲:“到了吗?还有多远?”母亲安慰我说:“快了,快了!”我走几步,就要问:“到了吗?”很快,我筋疲力尽了,可仍然没到。

我坐在地上耍赖,再也不肯走一步。

母亲只好背起我,继续朝前走。

我趴在母亲背上说:“妈,表姨家怎么这么远?你不累吗?”母亲说:“我不累!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远,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

”真的,母亲很轻松的样子,即使背着我也不嫌累。

走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到了表姨家。

那次的路途简直成了我的一场苦旅,让我记忆深刻。

后来,再遇上走远路,我坚决逃避,再不肯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远方有多远;而母亲呢,不管多远的路依旧不怕,迈开脚步就走,她还是那句话——“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

多年后,我重新回味母亲的话,觉得真是很有禅意。

“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远,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

”我之所以感到累,除了年龄小,更主要的原因是太过关注远方有多远,总想尽快到达目的地,但脚下的步子却快不起来,这种心理上的恐惧、茫然、失望,让我丧失了勇气和信心。

而母亲呢,不去关注目的地,只管走好脚下的路,所以她不会感到累。

即使成年以后,我们很多人依旧不能摆脱那种关注远方有多远的心理。

记得那年,我决定通过自学考试拿下本科学历,我给自己制订了目标:两年之内一定要拿到本科学历证书。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紧张地准备考试。

过了一科后,我翻翻剩下的科目,摇头叹气说:“还有这么多科,太难了!”好不容易过完了三科,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半了。

我还是总盯着剩下的科目,有时还会用手掂掂那些书的分量,暗想:“哪辈子能过完所有的科目呢?”工作、生活本来就够累人的了,再加上自学考试,简直要累死人。

后来,我终于撑不住了,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计划。

还好,几年后,我又重新参加自学考试。

我不再关注什么时候能过完所有的科目,只是默默地努力,一科一科过,就像翻越高山一样,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即使山的那边依旧是山,我也只管走好脚下的路。

就这样,我终于拿到了本科毕业证。

我欣喜极了,走着走着,真的走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
喜欢写作以后,经常有文友和我探讨写作的事情。

很多文友为自己制订了高远的目标,每天都总结离目标又近了多少。

但很多时候,目标是那么遥不可及,人就像蜗牛一样一点点朝向远方,我们前进的步伐太慢,而远方又太远。

走着走着,就感到自己力不从心,原来的百倍信心也一点点丧失了,几欲放弃。

我对他们说:“莫问
远方有多远,只管从从容容往前走。

走着走着,路就宽了,花就开了,目的地就到脚下了。


远方是我们必然会抵达的驿站。

莫问远方有多远,一直向前,总有一天会与一个个远方不期而遇。

说说标题“莫问远方有多远”的妙处。

按要求答题。

(1)我还是总盯着剩下的科目,有时还会用手掂掂那些书的分量。

(请从描写的角度体会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
(2)走着走着,真的走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结合语境,说说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意。

)
“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

”选文前三段反复引用母亲的这句话,有什么用意?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阅读本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用一则格言警句来回答。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
以路喻理,准确生动,新颖别致,含蓄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小题2】
(1)运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自学考试时,面对众多科目为难发愁的情状,表明了“我”缺乏自信的心理。

(2)“春暖花开”本义是指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这里比喻经过自己的努力,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本科毕业证,表现了自己的欣喜之情。

【小题3】
一方面表明母亲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深;另一方面,用这句话把母亲带“我”走亲戚这件事和“我”的内心感受关联起来,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小题4】
结构上,照应文题,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旨。

【小题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散文标题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了解文章标题的
作用,题目的一般有:①交代文章的对象、人物的身份、暗含作者的情感。


线索作用。

③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运用修辞,增加文章的表达效果,揭示文章的主题等。

结合文本分析,标题
“莫问远方有多远”以路喻理,准确生动,新颖别致,含蓄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1)此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重点词语、描写方法、包含的哲理等方面入手。

此题可从描写方法的角度来分析,答题思路是:
该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怎么样地写出了人或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心
理或精神品质或思想感情。

结合语句分析加线词语“掂掂”运用动作描写,形
象生动地写出了“我”自学考试时,面对众多科目为难发愁的情状,表明了“我”缺乏自信的心理。

(2)此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的品析能力。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再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具
体语境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加线词语“春暖花开”本义是指春天气候温暖,
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这里比喻经过自己的努力,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本科毕
业证,表现了自己的欣喜之情。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做题时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三要结合文章的主题。

文中的每一句每
一段都是有其用途和作用的,我们在理解文章内容时,要整体把握文章,这
样不仅理解了其内容,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甚至是构思上的精妙之处,也
可以领会到了。

阅读文本可知,选文前三段反复引用母亲的这句话,一方面
表明母亲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深;另一方面,用这句话把母亲带“我”走亲戚这件事和“我”的内心感受关联起来,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

理解文中重要语段作用一般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

1、结构上,承
上启下,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题目,作为线索,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2、内容上,深化主旨,暗示主题,强化情感。

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结构上,照应文题,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旨。

此题考查学生拓展延伸及个性解读的能力。

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题目。

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的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均可。

此题要求结合文本内容,用一则格言警句来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示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