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
合集下载
广州管圆线虫
流行与防治
流行:东南亚地区、太平洋岛屿,我国主要在台 湾、广东、浙江多感染病例报道
传染源:鼠类
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多达50余种
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人是非正常宿主,幼虫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 治疗:阿苯哒唑,及时治疗效果好、预后佳 预防:不吃生或半生的螺、生菜、生水,灭鼠
生食或半生吃含有第三期幼虫的陆地螺类 感染期幼虫污染食物(如蔬菜)、饮水 民间流传所谓“治病”而吞食蛞蝓或转续 宿主如蛙、淡水鱼、虾、蟹等
致病
幼虫在人体移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 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特征: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
病变部位:大脑、脑膜、小脑、脑干、脊髓等脑
组织
症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躯体
疼痛、低中度发热、畏光、视力减退等
潜伏期:1-27天,平均14天,多数起病较急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有吞食或接触本虫中间宿主 或转续宿主的经历
症状和体征:神经系统受损
病原学检测:从脑脊液中可查出幼虫,但检 获率极低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中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 其中嗜酸性粒细胞超过10% 免疫学检查:用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特异 性抗体
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寄生于鼠肺部血管
幼虫偶可寄生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人体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于1994年在台湾 省发现 人是非正常宿主
形态
成虫线状,细长,体表 有微细环状横纹
雌虫:
17~45x0.3~0.7mm,
尾斜锥形 雄虫:
广州管圆线虫 脉管系统寄生虫
脉管系统寄生虫
广州管圆线虫
一形态
1. 雌雄异体
2. 雌虫后半部分有红白相间的螺旋纹
3. 雄虫尾端略向腹面弯曲
二生活史
1.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鼠的肺动脉中。
2. 一期幼虫侵入中间宿主螺蛳或蛞蝓体内继续发育。
3. 人食入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而感染。
4. 人是本虫非正常宿主,幼虫主要寄生于眼前房、后房、视网膜等处。
5. 中间宿主: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蛞蝓
三致病
1.该虫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的重要寄生虫。
2. 幼虫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
3. 临床症状:高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头痛、颈强直等。
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
四诊断
1. 主要依据为有无生/半生食福寿螺或褐云玛瑙螺史+临床症状。
2.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20%~70%)也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3.本病的病原学检查较困难,较难获得虫体。
4. 在所食福寿螺或褐云玛瑙螺中可以尝试检查虫体
5. 已有的免疫学诊断试剂盒也可提供辅助诊断支持。
五流行与防治
1. 关键:不吃生/半生螺肉。
2. 此外,幼虫可经损伤或完整的皮肤侵入,应加强螺蛳加工中的防护。
3. 目前仍未有治疗本病的特效药,仅能采用对症及支持疗法。
4. 可以尝试使用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
广州管圆线虫
三、致病作用
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27天,平均潜伏期为10.25天; 所致疾病:幼虫在人体移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主要病理改变:充血、出血、脑组织损伤及由巨噬细 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所组 成的肉芽肿性炎症反应。 症状:急性剧烈头痛或脑膜脑炎表现,其次为颈项强 直,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吐、低度 或中度发热、头痛、嗜睡、面瘫及感觉异常。
四、实验诊断
询问病史、根据症状、免疫诊断
五、流行分布
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流行于东 南亚地区、太平洋岛屿、日本和美国,我国 主要在台湾、香港、广东、浙江、福建、海 南、天津、黑龙江、辽宁、湖南等地,多数 呈散在分布
六、防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阿苯哒唑
三、致病作用
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27天,平均潜伏期为10.25天; 所致疾病:幼虫在人体移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主要病理改变:充血、出血、脑组织损伤及由巨噬细 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所组 成的肉芽肿性炎症反应。 症状:急性剧烈头痛或脑膜脑炎表现,其次为颈项强 直,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吐、低度 或中度发热、头痛、嗜睡、面瘫及感觉异常。
广州管圆线虫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一、成虫形态
雄虫尾端
头端
二、生活史
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和蛞蝓,此外 还有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中国圆 田螺和方形环棱螺。
转续宿主:黑眶蟾蜍、虎皮蛙、金线蛙、 蜗牛、 鱼、虾和蟹等。
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中间宿主和转续宿 主而感染,生吃被幼虫污染的蔬 菜、 瓜果或喝生水也 可感染。
广州管圆线虫(1)
三、致病
人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引起幼虫移行症,造
成多个器官损伤。 1、可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临床表现:有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征,最 明显症状为急性剧烈头痛、颈项强直等脑膜脑炎表
现。
四、诊断
1、询问患者是否有生食、半生食过淡水螺肉、鱼虾、蛙、
蛇肉等的流行病学史。 2、可从患者脑脊液等部位检查是否有幼虫或成虫,若有即 可确诊,但查出率不高。亦可结合血液中白细胞数升高、嗜 酸性粒细胞增多(超过10%)作辅助诊断检查。 3、免疫学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还可采 用间接萤光试验、金标法检测血清、脑脊液的抗体。 4、如采用磁共振检查脑部,可见患者颅内有结节状病灶或
十分明显,阴门开口于肛小(64.2 ~ 82.1)×(33.8 ~
48.3) µm,卵壳薄而透明,新产出的虫卵内含1 个卵细胞 。 3、感染期幼虫 无色透明,大小为(419~489) µm×(0.21 ~ 0.53) µm,头端稍圆,有一骤然 变尖细的尾部末端。
二、生活史
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又称广州肺线虫,主要在鼠
类肺血管中寄生,但有时偶可寄生人体,
可导致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
脑膜炎症。该虫1933年首次由陈心陶在广
东家鼠、褐家鼠体内发现。
一、形态
1、成虫
线状,细长,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
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缺口囊。雌雄异 体。雄虫11~26mm,交合伞对称,呈肾形。雌虫 17~45mm,尾端呈斜锥形,子宫双管形、白色、 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白相见的螺旋纹,
血流到达脑部,再移行过右心后,最终至肺动脉发育为成虫。
广州管圆线虫
在福州,福寿螺的感染率为42%,每只螺最多含8 754条 幼虫。
3、主要经口感染:
1)生食或半生食螺类、鱼、虾、蟹等:爆炒 或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等为本病暴发的 主要原因;
2)幼虫污染手或食物:用螺类喂养家禽或加 工螺类的人员;
3)生食蔬菜:陆地蜗牛或蛞蝓爬过蔬菜时含 幼虫的分泌物可能粘在蔬菜上;
1、传染源:本虫可寄生在十几种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犬
类、猫类等,其中主要是鼠类;
台湾省褐家鼠感染率为8%~71%,广州为2.8%,温州为 26%。
鼠类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因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 常宿主,该虫很少能在人体肺血管内发育为成虫,位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幼虫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
广州管圆线虫
一、形态
1.成虫
线状,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
圆口,缺口囊。 雄虫长11~26mm,交合伞对称,呈肾形; 雌虫长17~45mm,尾端呈斜锥形,
子宫双管形,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白相间的 螺旋纹,十分醒目。
2、幼虫
第3期幼虫外形呈细杆状
大小(0.462~0.525)mm×(0.022~0.027) mm
2、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 50余种。在我国发现的中间宿主 主要有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等。
广东省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为33.83%,每只螺最多含13 565条幼虫;云南河口为37.65%;海南为 1.85%~95.74%,最高1只螺含13 726条幼虫。
温州地区水田和河中福寿螺密度很高,且此螺的感染率达 69.4%,每只螺最多含720条幼虫;
4)饮生水:含幼虫的中间宿主分泌物也可排 入水中。
-
22
2006年北京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主要经口感染:
1)生食或半生食螺类、鱼、虾、蟹等:爆炒 或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等为本病暴发的 主要原因;
2)幼虫污染手或食物:用螺类喂养家禽或加 工螺类的人员;
3)生食蔬菜:陆地蜗牛或蛞蝓爬过蔬菜时含 幼虫的分泌物可能粘在蔬菜上;
1、传染源:本虫可寄生在十几种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犬
类、猫类等,其中主要是鼠类;
台湾省褐家鼠感染率为8%~71%,广州为2.8%,温州为 26%。
鼠类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因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 常宿主,该虫很少能在人体肺血管内发育为成虫,位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幼虫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
广州管圆线虫
一、形态
1.成虫
线状,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
圆口,缺口囊。 雄虫长11~26mm,交合伞对称,呈肾形; 雌虫长17~45mm,尾端呈斜锥形,
子宫双管形,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白相间的 螺旋纹,十分醒目。
2、幼虫
第3期幼虫外形呈细杆状
大小(0.462~0.525)mm×(0.022~0.027) mm
2、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 50余种。在我国发现的中间宿主 主要有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等。
广东省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为33.83%,每只螺最多含13 565条幼虫;云南河口为37.65%;海南为 1.85%~95.74%,最高1只螺含13 726条幼虫。
温州地区水田和河中福寿螺密度很高,且此螺的感染率达 69.4%,每只螺最多含720条幼虫;
4)饮生水:含幼虫的中间宿主分泌物也可排 入水中。
-
22
2006年北京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广州管圆线虫》PPT课件
5、病原学检查 从脑积液中查出幼虫或发育期成虫可确诊,但病原体
的检出率不高。
2021/3/26
29
六、防治
1、健康教育:不生食或半生食螺类,不吃生 菜,不饮生水,接触螺类后应充分洗手。
2、灭鼠 3、治疗病人:
甲苯哒唑可杀死实验感染鼠体内90%成虫。 阿苯哒唑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剂量为 20mg/kg,9天为一疗程。
突出的症状为急性剧烈头痛或脑膜脑炎表现,其 次为颈项强直,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 吐、低度或中度发热。
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初为间歇性,以 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期延长,止痛药仅能对45%病 例有短时间缓解。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部和双颞 部。
临床病例中,多数患者有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视觉损害、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眼外直肌
2021/3/26
2021/3/26
9
2021/3/26
1期幼虫 10
2021/3/26
脑液中第4期幼虫
11
2021/3/26
感染期幼虫
12
二、生活史
特点:
1、成虫寄生于鼠类(终宿主)的肺动脉内。 2、幼虫寄生于螺类及蛞蝓(中间宿主)内脏、肌肉
等处;
3、转续宿主--蛙、蜗牛、鱼、虾、蟹等 4、人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
类、猫类等,其中主要是鼠类;
台湾省褐家鼠感染率为8%~71%,广州为2.8%,温州为 26%。
鼠类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因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 常宿主,该虫很少能在人体肺血管内发育为成虫,位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幼虫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
2、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 50余种。在我国发现的中间宿主 主要有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等。
的检出率不高。
2021/3/26
29
六、防治
1、健康教育:不生食或半生食螺类,不吃生 菜,不饮生水,接触螺类后应充分洗手。
2、灭鼠 3、治疗病人:
甲苯哒唑可杀死实验感染鼠体内90%成虫。 阿苯哒唑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剂量为 20mg/kg,9天为一疗程。
突出的症状为急性剧烈头痛或脑膜脑炎表现,其 次为颈项强直,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 吐、低度或中度发热。
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初为间歇性,以 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期延长,止痛药仅能对45%病 例有短时间缓解。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部和双颞 部。
临床病例中,多数患者有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视觉损害、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眼外直肌
2021/3/26
2021/3/26
9
2021/3/26
1期幼虫 10
2021/3/26
脑液中第4期幼虫
11
2021/3/26
感染期幼虫
12
二、生活史
特点:
1、成虫寄生于鼠类(终宿主)的肺动脉内。 2、幼虫寄生于螺类及蛞蝓(中间宿主)内脏、肌肉
等处;
3、转续宿主--蛙、蜗牛、鱼、虾、蟹等 4、人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
类、猫类等,其中主要是鼠类;
台湾省褐家鼠感染率为8%~71%,广州为2.8%,温州为 26%。
鼠类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因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 常宿主,该虫很少能在人体肺血管内发育为成虫,位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幼虫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
2、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 50余种。在我国发现的中间宿主 主要有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等。
《广州管圆线虫》PPT课件
人
(非正常 宿主)
2021/3/26
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14
福寿螺
2021/3/26
15
黄蛞蝓
2021/3/26
双线嗜粘液蛞 蝓
高突足襞蛞蝓
16
2021/3/26
17
转 续 宿 主
蜗 牛
-
2021/3/26
18
五、流行病学
本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太平 洋岛屿、日本和美国;
类、猫类等,其中主要是鼠类;
台湾省褐家鼠感染率为8%~71%,广州为2.8%,温州为 26%。
鼠类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因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 常宿主,该虫很少能在人体肺血管内发育为成虫,位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幼虫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
2、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 50余种。在我国发现的中间宿主 主要有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等。
5、感染阶段:第3期幼虫(感染期幼虫)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2021/3/26
13
鼠肺动脉 成虫
(螺类及蛞 蝓内脏肌 肉等处)
3期 幼虫
(鼠肺毛 细血管)
卵
中间宿主 体内2周
终宿主 鼠体内
1期幼虫 (肺泡)
气管 咽 小肠
1期幼虫 粪便
(外界)
3期 幼虫
转续宿主(蛙,蜗牛, 鱼,虾、蟹等)
经口感染
3、4 期 幼虫
22
2006年北京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福寿螺事件”
广州管圆线虫病
2021/3/26
23
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一名34岁男性,在北京蜀国 演义酒楼与同事一起食用“凉拌螺肉”。
5月30日出现双肩疼痛、颈部僵硬,自觉受凉未治疗,随后
《广州管圆线虫》PPT课件
虫体无色透明,体表具有两层鞘,
头端稍圆,尾端骤变尖细(钢笔尖样)。
2021/3/26
4
2021/3/26
5
Male adult
2021/3/26
6
Female adult
2021/3/26
7
广 州 管 圆 线 虫 成 虫
2021/3/26
8
广州管线虫 Ⅰ期幼虫
大小为 0.27×0.016mm, 咽管可达虫体 一半,尾部骤 变尖细,并有 刀切样的凹陷。
3、主要经口感染:
1)生食或半生食螺类、鱼、虾、蟹等:爆炒 或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等为本病暴发的 主要原因;
2)幼虫污染手或食物:用螺类喂养家禽或加 工螺类的人员;
3)生食蔬菜:陆地蜗牛或蛞蝓爬过蔬菜时含 幼虫的分泌物可能粘在蔬菜上;
4)饮生水:含幼虫的中间宿主分泌物也可排 入水中。
2021/3/26
突出的症状为急性剧烈头痛或脑膜脑炎表现,其 次为颈项强直,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 吐、低度或中度发热。
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初为间歇性,以 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期延长,止痛药仅能对45%病 例有短时间缓解。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部和双颞 部。
临床病例中,多数患者有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视觉损害、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眼外直肌
我国见于台湾、香港、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天津、 黑龙江、辽宁、湖南等地,多数呈散在分布。
目前全世界已有3000多病例报道,其中台湾省有300多例
在中国大陆,1979年首次在广州报道了1疑似病例,1984年 在1例患儿脑积液中查获了幼虫,从而确立了中国内地的首 例病人。
1、传染源:本虫可寄生在十几种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犬
22
头端稍圆,尾端骤变尖细(钢笔尖样)。
2021/3/26
4
2021/3/26
5
Male adult
2021/3/26
6
Female adult
2021/3/26
7
广 州 管 圆 线 虫 成 虫
2021/3/26
8
广州管线虫 Ⅰ期幼虫
大小为 0.27×0.016mm, 咽管可达虫体 一半,尾部骤 变尖细,并有 刀切样的凹陷。
3、主要经口感染:
1)生食或半生食螺类、鱼、虾、蟹等:爆炒 或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等为本病暴发的 主要原因;
2)幼虫污染手或食物:用螺类喂养家禽或加 工螺类的人员;
3)生食蔬菜:陆地蜗牛或蛞蝓爬过蔬菜时含 幼虫的分泌物可能粘在蔬菜上;
4)饮生水:含幼虫的中间宿主分泌物也可排 入水中。
2021/3/26
突出的症状为急性剧烈头痛或脑膜脑炎表现,其 次为颈项强直,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 吐、低度或中度发热。
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初为间歇性,以 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期延长,止痛药仅能对45%病 例有短时间缓解。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部和双颞 部。
临床病例中,多数患者有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视觉损害、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眼外直肌
我国见于台湾、香港、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天津、 黑龙江、辽宁、湖南等地,多数呈散在分布。
目前全世界已有3000多病例报道,其中台湾省有300多例
在中国大陆,1979年首次在广州报道了1疑似病例,1984年 在1例患儿脑积液中查获了幼虫,从而确立了中国内地的首 例病人。
1、传染源:本虫可寄生在十几种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犬
22
广州管圆线虫
虫体无色透明,体表具有两层鞘,
头端稍圆,尾端骤变尖细(钢笔尖样)。
Male adult
Female adult
广 州 管 圆 线 虫 成 虫
广州管线虫 Ⅰ期幼虫
大小为 0.27×0.016mm, 咽管可达虫体 一半,尾部骤 变尖细,并有 刀切样的凹陷。
1期幼虫
脑液中第4期幼虫
感染期幼虫
3、主要经口感染:
1)生食或半生食螺类、鱼、虾、蟹等:爆炒 或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等为本病暴发的 主要原因;
2)幼虫污染手或食物:用螺类喂养家禽或加 工螺类的人员;
3)生食蔬菜:陆地蜗牛或蛞蝓爬过蔬菜时含 幼虫的分泌物可能粘在蔬菜上;
4)饮生水:含幼虫的中间宿主分泌物也可排 入水中。
2006年北京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甲苯哒唑可杀死实验感染鼠体内90%成虫。 阿苯哒唑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剂量为 20mg/kg,9天为一疗程。
感谢下 载
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初为间歇性,以 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期延长,止痛药仅能对45%病 例有短时间缓解。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部和双颞 部。
临床病例中,多数患者有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视觉损害、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眼外直肌 瘫痪和面瘫、无定位的四肢软弱。
四、诊 断
1、有吞食或接触含该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史; 2、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3、脑积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其中嗜
“福寿螺事件”
广州管圆线虫病
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一名34岁男性,在北京蜀国 演义酒楼与同事一起食用“凉拌螺肉”。
5月30日出现双肩疼痛、颈部僵硬,自觉受凉未治疗,随后
双侧肋部及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有刺痛感,触摸及接触凉水 、凉风后加重;至6月10日,活动、翻身、走路时头痛加重, 伴恶心,去中日医院就诊,后转入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 所门诊,临床诊断为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同一天进餐 的同事也出现了相同症状。
头端稍圆,尾端骤变尖细(钢笔尖样)。
Male adult
Female adult
广 州 管 圆 线 虫 成 虫
广州管线虫 Ⅰ期幼虫
大小为 0.27×0.016mm, 咽管可达虫体 一半,尾部骤 变尖细,并有 刀切样的凹陷。
1期幼虫
脑液中第4期幼虫
感染期幼虫
3、主要经口感染:
1)生食或半生食螺类、鱼、虾、蟹等:爆炒 或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等为本病暴发的 主要原因;
2)幼虫污染手或食物:用螺类喂养家禽或加 工螺类的人员;
3)生食蔬菜:陆地蜗牛或蛞蝓爬过蔬菜时含 幼虫的分泌物可能粘在蔬菜上;
4)饮生水:含幼虫的中间宿主分泌物也可排 入水中。
2006年北京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甲苯哒唑可杀死实验感染鼠体内90%成虫。 阿苯哒唑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剂量为 20mg/kg,9天为一疗程。
感谢下 载
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初为间歇性,以 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期延长,止痛药仅能对45%病 例有短时间缓解。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部和双颞 部。
临床病例中,多数患者有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视觉损害、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眼外直肌 瘫痪和面瘫、无定位的四肢软弱。
四、诊 断
1、有吞食或接触含该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史; 2、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3、脑积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其中嗜
“福寿螺事件”
广州管圆线虫病
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一名34岁男性,在北京蜀国 演义酒楼与同事一起食用“凉拌螺肉”。
5月30日出现双肩疼痛、颈部僵硬,自觉受凉未治疗,随后
双侧肋部及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有刺痛感,触摸及接触凉水 、凉风后加重;至6月10日,活动、翻身、走路时头痛加重, 伴恶心,去中日医院就诊,后转入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 所门诊,临床诊断为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同一天进餐 的同事也出现了相同症状。
《广州管圆线虫》PPT课件
视觉损害、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眼外直肌
瘫痪和面瘫、无定位的精选四课件肢软弱。
28
四、诊 断
1、有吞食或接触含该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史; 2、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3、脑积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其中嗜
酸性粒细胞数超过10%,多为20%~70%; 4、免疫学检查(常用ELISA或IFAT)血清及脑脊液
14
福寿螺
精选课件
15
黄蛞蝓
双线嗜粘液蛞 蝓
高突足襞蛞蝓
精选课件
16
精选课件
17
转 续 宿 主
蜗 牛
-
精选课件
18
五、流行病学
本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太平 洋岛屿、日本和美国;
我国见于台湾、香港、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天津、 黑龙江、辽宁、湖南等地,多数呈散在分布。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精选课件
13
鼠肺动脉 成虫
(螺类及蛞 蝓内脏肌 肉等处)
3期 幼虫
(鼠肺毛 细血管)
卵
中间宿主 体内2周
终宿主 鼠体内
1期幼虫 (肺泡)
气管 咽 小肠
1期幼虫 粪便
(外界)
3期 幼虫
转续宿主(蛙,蜗牛, 鱼,虾、蟹等)
经口感染
3、4 期 幼虫
人
(非正常 宿主)
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精选课件
鼠类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因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 常宿主,该虫很少能在人体肺血管内发育为成虫,位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幼虫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
2、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 50余种。在我国发现的中间宿 主主要有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特异性抗体或抗原阳性;
5、病原学检查 从脑积液中查出幼虫或发育期成虫可确诊,但病原体
的检出率不高。
整理课件
29
六、防治
1、健康教育:不生食或半生食螺类,不吃生 菜,不饮生水,接触螺类后应充分洗手。
2、灭鼠 3、治疗病人:
甲苯哒唑可杀死实验感染鼠体内90%成虫。 阿苯哒唑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剂量为 20mg/kg,9天为一疗程。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整理课件
13
鼠肺动脉 成虫
(螺类及蛞 蝓内脏肌 肉等处)
3期 幼虫
(鼠肺毛 细血管)
卵
中间宿主 体内2周
终宿主 鼠体内
1期幼虫 (肺泡)
气管 咽(蛙,蜗牛, 鱼,虾、蟹等)
经口感染
3、4 期 幼虫
人
(非正常 宿主)
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7
突出的症状为急性剧烈头痛或脑膜脑炎表现,其 次为颈项强直,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 吐、低度或中度发热。
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初为间歇性,以 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期延长,止痛药仅能对45%病 例有短时间缓解。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部和双颞 部。
临床病例中,多数患者有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5月30日出现双肩疼痛、颈部僵硬,自觉受凉未治疗,随后
双侧肋部及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有刺痛感,触摸及接触凉水 、凉风后加重;至6月10日,活动、翻身、走路时头痛加重, 伴恶心,去中日医院就诊,后转入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 所门诊,临床诊断为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同一天进餐 的同事也出现了相同症状。
• 6月25日,北京友谊医院临床医生到西城区 北京蜀国演义酒楼和该酒楼朝阳区劲松分 店紧急调查,发现该酒楼销售的“凉拌螺 肉”为“福寿螺”,2/12只螺中检测出有 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根据患者共同就餐史 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临床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病。
3)生食蔬菜:陆地蜗牛或蛞蝓爬过蔬菜时含 幼虫的分泌物可能粘在蔬菜上;
4)饮生水:含幼虫的中间宿主分泌物也可排 入水中。
整理课件
22
2006年北京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福寿螺事件”
广州管圆线虫病
整理课件
23
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一名34岁男性,在北京蜀国 演义酒楼与同事一起食用“凉拌螺肉”。
目前全世界已有3000多病例报道,其中台湾省有300多例
在中国大陆,1979年首次在广州报道了1疑似病例,1984年 在1例患儿脑积液中查获了幼虫,从而确立了中国内地的首 例病人。
1、传染源:本虫可寄生在十几种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犬
类、猫类等,其中主要是鼠类;
台湾省褐家鼠感染率为8%~71%,广州为2.8%,温州为 26%。
鼠类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因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 常宿主,该虫很少能在人体肺血管内发育为成虫,位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幼虫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
2、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 50余种。在我国发现的中间宿 主主要有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等。
广东省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为33.83%,每只螺最多含13 565条幼虫;云南河口为37.65%;海南为 1.85%~95.74%,最高1只螺含13 726条幼虫。
广州管圆线虫
一、形态
1.成虫
线状,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
圆口,缺口囊。 雄虫长11~26mm,交合伞对称,呈肾形; 雌虫长17~45mm,尾端呈斜锥形,
子宫双管形,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白相间的 螺旋纹,十分醒目。
2、幼虫
第3期幼虫外形呈细杆状
大小(0.462~0.525)mm×(0.022~0.027) mm
温州地区水田和河中福寿螺密度很高,且此螺的感染率达 69.4%,每只螺最多含720条幼虫;
在福州,福寿螺的感染率为42%,每只螺最多含8 754条 幼虫。
3、主要经口感染:
1)生食或半生食螺类、鱼、虾、蟹等:爆炒 或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等为本病暴发的 主要原因;
2)幼虫污染手或食物:用螺类喂养家禽或加 工螺类的人员;
视觉损害、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眼外直肌
瘫痪和面瘫、无定位的整理四课件肢软弱。
28
四、诊 断
1、有吞食或接触含该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史; 2、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3、脑积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其中嗜
酸性粒细胞数超过10%,多为20%~70%; 4、免疫学检查(常用ELISA或IFAT)血清及脑脊液
整理课件
25
整理课件
凉拌螺肉
26
三、致病
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27天,平均为10.25天
幼虫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以脑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为特征。
除大脑和脑膜外,病变还可波及小脑、脑干和脊髓。 主要病理改变为充血、出血、脑组织损伤及肉芽肿性
炎症反应。
整理课件
3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整理课件
9
整理课件
1期幼虫 10
脑液中第4期幼虫
整理课件
11
感染期幼虫
整理课件
12
二、生活史
特点:
1、成虫寄生于鼠类(终宿主)的肺动脉内。 2、幼虫寄生于螺类及蛞蝓(中间宿主)内脏、肌肉
等处;
3、转续宿主--蛙、蜗牛、鱼、虾、蟹等 4、人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
5、感染阶段:第3期幼虫(感染期幼虫)
虫体无色透明,体表具有两层鞘,
头端稍圆,尾端骤变尖细(钢笔尖样)。
整理课件
4
整理课件
5
Male adult
整理课件
6
Female adult
整理课件
7
广 州 管 圆 线 虫 成 虫
整理课件
8
广州管线虫 Ⅰ期幼虫
大小为 0.27×0.016mm, 咽管可达虫体 一半,尾部骤 变尖细,并有 刀切样的凹陷。
14
福寿螺
整理课件
15
黄蛞蝓
双线嗜粘液蛞 蝓
高突足襞蛞蝓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转 续 宿 主
蜗 牛
-
整理课件
18
五、流行病学
本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太平 洋岛屿、日本和美国;
我国见于台湾、香港、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天津、 黑龙江、辽宁、湖南等地,多数呈散在分布。
5、病原学检查 从脑积液中查出幼虫或发育期成虫可确诊,但病原体
的检出率不高。
整理课件
29
六、防治
1、健康教育:不生食或半生食螺类,不吃生 菜,不饮生水,接触螺类后应充分洗手。
2、灭鼠 3、治疗病人:
甲苯哒唑可杀死实验感染鼠体内90%成虫。 阿苯哒唑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剂量为 20mg/kg,9天为一疗程。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整理课件
13
鼠肺动脉 成虫
(螺类及蛞 蝓内脏肌 肉等处)
3期 幼虫
(鼠肺毛 细血管)
卵
中间宿主 体内2周
终宿主 鼠体内
1期幼虫 (肺泡)
气管 咽(蛙,蜗牛, 鱼,虾、蟹等)
经口感染
3、4 期 幼虫
人
(非正常 宿主)
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7
突出的症状为急性剧烈头痛或脑膜脑炎表现,其 次为颈项强直,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 吐、低度或中度发热。
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初为间歇性,以 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期延长,止痛药仅能对45%病 例有短时间缓解。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部和双颞 部。
临床病例中,多数患者有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5月30日出现双肩疼痛、颈部僵硬,自觉受凉未治疗,随后
双侧肋部及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有刺痛感,触摸及接触凉水 、凉风后加重;至6月10日,活动、翻身、走路时头痛加重, 伴恶心,去中日医院就诊,后转入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 所门诊,临床诊断为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同一天进餐 的同事也出现了相同症状。
• 6月25日,北京友谊医院临床医生到西城区 北京蜀国演义酒楼和该酒楼朝阳区劲松分 店紧急调查,发现该酒楼销售的“凉拌螺 肉”为“福寿螺”,2/12只螺中检测出有 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根据患者共同就餐史 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临床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病。
3)生食蔬菜:陆地蜗牛或蛞蝓爬过蔬菜时含 幼虫的分泌物可能粘在蔬菜上;
4)饮生水:含幼虫的中间宿主分泌物也可排 入水中。
整理课件
22
2006年北京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福寿螺事件”
广州管圆线虫病
整理课件
23
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一名34岁男性,在北京蜀国 演义酒楼与同事一起食用“凉拌螺肉”。
目前全世界已有3000多病例报道,其中台湾省有300多例
在中国大陆,1979年首次在广州报道了1疑似病例,1984年 在1例患儿脑积液中查获了幼虫,从而确立了中国内地的首 例病人。
1、传染源:本虫可寄生在十几种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犬
类、猫类等,其中主要是鼠类;
台湾省褐家鼠感染率为8%~71%,广州为2.8%,温州为 26%。
鼠类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因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 常宿主,该虫很少能在人体肺血管内发育为成虫,位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幼虫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
2、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 50余种。在我国发现的中间宿 主主要有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等。
广东省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为33.83%,每只螺最多含13 565条幼虫;云南河口为37.65%;海南为 1.85%~95.74%,最高1只螺含13 726条幼虫。
广州管圆线虫
一、形态
1.成虫
线状,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
圆口,缺口囊。 雄虫长11~26mm,交合伞对称,呈肾形; 雌虫长17~45mm,尾端呈斜锥形,
子宫双管形,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白相间的 螺旋纹,十分醒目。
2、幼虫
第3期幼虫外形呈细杆状
大小(0.462~0.525)mm×(0.022~0.027) mm
温州地区水田和河中福寿螺密度很高,且此螺的感染率达 69.4%,每只螺最多含720条幼虫;
在福州,福寿螺的感染率为42%,每只螺最多含8 754条 幼虫。
3、主要经口感染:
1)生食或半生食螺类、鱼、虾、蟹等:爆炒 或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等为本病暴发的 主要原因;
2)幼虫污染手或食物:用螺类喂养家禽或加 工螺类的人员;
视觉损害、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眼外直肌
瘫痪和面瘫、无定位的整理四课件肢软弱。
28
四、诊 断
1、有吞食或接触含该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史; 2、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3、脑积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其中嗜
酸性粒细胞数超过10%,多为20%~70%; 4、免疫学检查(常用ELISA或IFAT)血清及脑脊液
整理课件
25
整理课件
凉拌螺肉
26
三、致病
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27天,平均为10.25天
幼虫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以脑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为特征。
除大脑和脑膜外,病变还可波及小脑、脑干和脊髓。 主要病理改变为充血、出血、脑组织损伤及肉芽肿性
炎症反应。
整理课件
3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整理课件
9
整理课件
1期幼虫 10
脑液中第4期幼虫
整理课件
11
感染期幼虫
整理课件
12
二、生活史
特点:
1、成虫寄生于鼠类(终宿主)的肺动脉内。 2、幼虫寄生于螺类及蛞蝓(中间宿主)内脏、肌肉
等处;
3、转续宿主--蛙、蜗牛、鱼、虾、蟹等 4、人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
5、感染阶段:第3期幼虫(感染期幼虫)
虫体无色透明,体表具有两层鞘,
头端稍圆,尾端骤变尖细(钢笔尖样)。
整理课件
4
整理课件
5
Male adult
整理课件
6
Female adult
整理课件
7
广 州 管 圆 线 虫 成 虫
整理课件
8
广州管线虫 Ⅰ期幼虫
大小为 0.27×0.016mm, 咽管可达虫体 一半,尾部骤 变尖细,并有 刀切样的凹陷。
14
福寿螺
整理课件
15
黄蛞蝓
双线嗜粘液蛞 蝓
高突足襞蛞蝓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转 续 宿 主
蜗 牛
-
整理课件
18
五、流行病学
本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太平 洋岛屿、日本和美国;
我国见于台湾、香港、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天津、 黑龙江、辽宁、湖南等地,多数呈散在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