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

合集下载

丙酮安全信息表

丙酮安全信息表
毒性资料:
急性毒性:LD50:5800 mg/kg(大鼠经口);20000 mg/kg(兔经皮);LC50:无资料
刺激性:家兔经皮395mg。轻度刺激(开放性刺激实验家兔经眼20mg,重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7.22/m3,每天8h吸入染毒,功0个月,未发现临床及组织病理学改变
性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酿酒酵母菌2000mmol管。
侵入途径及健康危害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侵入途径: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食入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丙酮安全信息表
CAS:67-64-1
RTECS:AI3150000
UN:1090
危编号:31025
中文名称
丙酮
理化性质
外观及性状:有特殊气味的无色可燃液体。
英文名称
Acetone
熔点:-94.6℃
蒸汽压(kpa):4053(16.8℃)
分子式
C3H6O
沸点:56.5℃
相对密度
空气:
燃烧爆炸危险性
闪点:-20℃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一、化学品基本信息:1. 化学品名称:废丙酮2. 成分:主要成分为丙酮3. 分子式:C3H6O4. 分子量:58.08 g/mol二、物理性质:1. 外观:常温下为无色液体2. 气味:具有刺激性气味3. 熔点:-95 °C4. 沸点:56 °C5. 相对密度:0.79 g/cm³6. 溶解性:可溶于水三、危险性评估:1. 严重程度:废丙酮具有易燃性和刺激性,对人体有损害。

2. 健康危害:吸入废丙酮蒸汽或接触废丙酮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长期接触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3. 环境危害:废丙酮可能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四、急救措施:1. 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出现呼吸困难,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2.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3.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治疗。

4. 摄入:切勿催吐,立即就医。

五、消防措施:1. 灭火剂:可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 防火注意事项:远离明火和高温区域,避免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

六、泄漏应急处理:1. 个人防护:佩戴防护眼镜、工作服、防酸碱手套等。

2. 应急处理:迅速将泄漏液体收集到合适的容器中,尽量避免废丙酮进入水体和下水道。

3. 清洁方法:用大量水清洗泄漏区域,利用无害吸附材料进行吸附处理。

七、储存和运输:1. 储存条件:应贮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储存室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包装要求:废丙酮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避免泄漏和损坏。

3. 运输注意事项:废丙酮应采取防止倾斜装运,远离明火和高温区域。

八、废弃物处置:1. 废弃物处理:废丙酮应交由专门机构进行收集和处理,避免直接排入环境中。

2. 废弃物分类:根据当地法规,将废丙酮分类为有害废物进行处置。

九、职业暴露控制:1. 工作场所通风: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可以采用机械通风设备。

丙酮安全周知卡

丙酮安全周知卡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丙酮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预测
品名英文名俗称及分子式CAS号
危险性标志
易燃
易爆
丙酮(阿西通)acetoneC36OCAS号67-64-1
理化特性
危险特性
熔点(℃):-94.6
沸点(℃):56.5
闪点(℃):-20
引燃温度(℃):465
相对密度(水=1):0.8
爆炸上限%(V/V):13
爆炸下限%(V/V):2.5
其他注意事项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又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危险性描述
现场急救措施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Chemicals MSDS去污水主要危害成分:乙醇,丙酮危害警告讯息:1.可燃性液体。

2.入眼会刺激粘膜,对皮肤有刺激性,吸入时会引起喉咙炎症、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损伤,吞入有危害。

危害防范措施:1.远离热源,严禁烟火,储存在房间阴凉处。

2.强制排风,穿戴适当的防护器具。

3.避免直接接触,一旦误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相关部位,并就医。

应急处理 1.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灭火。

2.使用黄沙或棉布等进行泄露处理,禁止使用易产生火星的工具,并佩带个人防护器具。

废弃处理1.废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地面或任何水体,所有废液和沾有该物质的物件都应收集。

2.委托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废弃处理。

更详细的资料请参考物质安全资料表Chemicals MSDS乙醇主要危害成分:*****H 危害警告讯息:1.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2.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3.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4.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危害防范措施: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2.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使用防爆型通风、照明设施,工作时穿戴适当的防护器具。

3.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接地,防止静电积聚。

应急处理 1.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灭火。

2.使用黄沙或棉布等进行泄露处理,禁止使用易产生火星的工具,并佩带个人防护器具。

废弃处理 1.废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地面或任何水体,所有废液和沾有该物质的物件都应收集。

2.委托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废弃处理。

Chemicals MSDS异丙醇主要危害成分:C3H8O 危害警告讯息:1.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2.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范本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范本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范本一、产品信息:1.1 产品名称:废丙酮1.2 化学式:C3H6O1.3 分子量:58.08 g/mol1.4 外观:无色液体1.5 主要用途:工业溶剂、清洗剂二、安全性信息:2.1 火灾爆炸危险性:2.1.1 火灾爆炸特性:废丙酮具有易燃性,遇火源、明火等易爆炸,产生有毒气体。

2.1.2 火灾爆炸扩散性:废丙酮蒸气随空气形成易燃混合物,容易扩散,并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2.2 人体健康影响:2.2.1 吸入影响:吸入废丙酮蒸气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2.2.2 触摸影响:废丙酮可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和腐蚀,接触时应使用适当的保护措施。

2.2.3 摄入影响:摄入废丙酮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伤害,并对肝脏和肾脏产生毒性作用。

2.3 环境影响:2.3.1 水体污染:废丙酮排入水体中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影响。

2.3.2 土壤污染:废丙酮渗入土壤中可能对土壤有害,并对植物造成毒害。

2.3.3 大气污染:燃烧废丙酮会产生有毒气体,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三、应急措施:3.1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3.1.1 遇火源或明火,应立即远离现场,选择逆风方向撤离。

3.1.2 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灭火器进行灭火。

3.2 人体接触事故应急处理:3.2.1 吸入:迅速将受害人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3.2.2 触摸: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的皮肤或眼睛,必要时就医。

3.3 环境泄露事故应急处理:3.3.1 临近区域要采取避难或疏散措施。

3.3.2 防止废丙酮进入下水道、排水沟或地下水源。

3.3.3 使用油吸附剂或阻隔物吸收泄漏废丙酮,将其转移到合适的容器中,避免进一步扩散。

四、防护措施:4.1 个体防护:4.1.1 呼吸防护: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尘口罩或呼吸器。

4.1.2 皮肤防护:接触废丙酮时,应戴化学防护手套、防护服等防护装备。

4.1.3 眼睛防护:操作过程中应戴化学防护眼镜或面部防护罩。

丙酮 安全资料表格 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物质安全资料表.doc

丙酮 安全资料表格 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物质安全资料表.doc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1.使用不会产生火花,接地之通风系统,并与其它通风系统分开。2.排气口直
接信道窗外。3.供给充分新鲜空气以补充排气系统抽出得空气。
呼吸系统防护:
2500ppm以下:含有机蒸气滤罐之化学滤罐式、动力型空气净化式、供气式、自携式呼吸防护具。
未知浓度:正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正压全面型供气式呼吸防护具辅以正压自携式防护具。
浓度高于2000ppm可能造成嗜睡、恶心、呕吐、酒醉感及头晕。3.浓度高于10000ppm,可能导致无意识及死亡。
皮肤:1.直接接触可能造成轻微刺激。
眼睛:1.高浓度蒸气(1000ppm)会造成轻微而短暂的刺激。2.其液体对眼睛具严重刺激。
食入:1.刺激咽、食道及胃。2.大量食入之症状与吸入情况类似(如头痛、虚弱、困倦等)。3.若倒吸入肺部会引起致命的肺部伤害。
2.虽然丙酮在有氧及无氧状况下均会迅速生物分解,但丙酮高浓度下对维生物有毒。
3.释放至大气中,会与氢氧自由基反应(半衰期约为22天)。
生物降解性:
释放至水中,预期会进行生物分解。
释放至土壤中,预期会进行生物分解及从土壤表面挥发。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
1.参考相关法规规定。
2.量小时可于认可溶剂燃烧炉内燃烧;量大时可于核准之焚化炉内焚化。
3.废弃物在未处理前,应存放于安全容器中。
吸收了丙酮的物质可于核准的掩埋场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无资料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 1090
包装标志:第三类易燃液体

01-物质安全资料表(丙酮)

01-物质安全资料表(丙酮)

急性毒性 LC50 无
0.8 2 酮 油类、 油类、烃类
不聚合
13 vol % 2.5 vol %
遇氧化剂能 遇明火会引起
。用专用灭
会出现头痛、 会出现头痛、 气急、 、气急、痉挛 呕吐、昏迷、 呕吐、昏迷、酸
易激动及导致皮
就医。 就医。 给输氧, 给输氧,如
自给式呼吸器, 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 。小量泄露 围堤或挖坑的方法收 并转移到废弃物处理场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避高温,禁忌物为强氧化剂、强还原剂、 避高温,禁忌物为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易燃 -20 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 13 vol % 2.5 vol %
危 性险 特
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遇氧化剂能 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 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物质安全资料表(丙酮) 物质安全资料表(丙酮)
编号: 编号:01 一、制造方或供应方资料 供应方名称 日本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日本三重县四日市市西末广町1 14号 供应方地址 日本三重县四日市市西末广町1番14号 电话/传真: 供应方通讯 海外事业部 电话/传真:二、材料识别资料 中文/英文:丙酮(ACETONE) 物品名称 中文/英文:丙酮(ACETONE) 危害性成分 化学文 摘号 最高允许 浓 急性毒性 3 LD50 CAS.NO 含量% 化学名 结构式 含量% MAC(mg/ MAC(mg/m ) 5800mg/k C3H6O 丙酮 400 99% 67-64-1 g (大 三、物理及化学特性 熔点 -94.6℃ 沸点 56.5℃ 溶解性 可溶于水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模版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模版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模版1. 产品标识a. 产品名称:废丙酮b. CAS号:67-64-1c. 公式:C3H6O2. 成分/组成信息a. 主要成分:丙酮b. 含量:100%3. 危险性分类a. 丙酮的危险性分类:易燃液体;眼刺激性强;按吸入和触皮途径进入,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肝脏有损害;可能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4. 急救措施a.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则给氧。

如有呼吸停止,则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b. 皮肤接触:立即脱离接触源,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伤口或烧伤,立即就医。

c.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向下拉开眼睑,及时就医。

d. 摄入: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5. 防护措施a. 技术措施:风扇和排风系统可降低浓度。

加强通风,确保场所空气流通。

避免集聚蒸汽、烟雾或雾气。

使用防爆电器设备。

b. 个体防护措施: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等。

c. 环境防护措施:不允许大规模泄漏,避免进入水源、下水道和排水系统。

6. 泄漏应急处理a. 避免与火源接触。

尽量不让液体扩散。

不要将泄漏物排入下水道或污水处理设施。

b. 用不可燃材料吸取泄漏物,并放入合适的容器中。

用干砂或其他不可燃吸收材料吸附溢出物。

c. 防止泄漏进入地下。

控制泄漏源,以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7. 处理和储存a. 处理方式:将废丙酮交给合格的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不得倾倒进下水道或其他地方。

b. 储存条件:存放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8. 灭火措施a. 灭火介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

b. 面向火源、保持适当的距离,使用适当的灭火器缓慢喷射。

避免直接冲击泄漏源。

c. 在火灾现场中使用水可能引起蒸汽云爆。

因此,不推荐使用水灭火。

9. 法规信息a. 废物相关法规:根据当地法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并遵守相关规定。

10. 运输信息a. 标记要求:UN号:UN 1090。

丙酮安全说明表

丙酮安全说明表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熔点(℃):-94.6
相对密度(水=1):0.80
沸点(℃):56.5
相对密度(空气=1):2.00
饱和蒸气压(KPa): 53.32(39.5℃)
临界温度(℃):235.5
燃烧热(KJ/mol):1788.7
临界压力(MPa):4.72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包装与储

危险性类别: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 I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 护 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 防 护:戴橡胶手套。
其 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范文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范文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范文产品标识符:废丙酮废物料通用名称:废丙酮废物料化学名称:废丙酮溶液化学家族:酮类CAS号:67-64-1EC号:200-662-2组成成分:- 丙酮 (主要成分):50%- 水:50%- 其他杂质物理化学性质: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气味:刺激性气味沸点:56.3℃密度:0.79 g/cm³溶解性:可溶于水危险性概述:废丙酮废物料具有以下危险性:- 易燃。

遇明火、高温或火花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 刺激性。

可引起眼睛和皮肤刺激。

- 对环境有害。

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不良影响。

健康危害:- 吸入:可导致头痛、眩晕、嗜睡和昏迷。

- 眼睛接触:可引起眼睛炎症和刺激。

- 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红肿和刺激,长期或重复接触可导致皮肤干燥和皮炎。

- 吞咽:可能导致胃肠刺激和呕吐。

环境危害:废丙酮废物料对水体和土壤有可能造成污染。

应采取措施防止其进入下水道和水源。

急救措施:- 吸入:及时将患者移到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 眼睛接触:冲洗眼睛,使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少于15分钟,必要时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必要时就医。

- 吞咽:不要催吐,漱口后给患者大量清水,尽早就医。

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危险区域疏散人员,远离火源。

- 防止泄漏物流入下水道或水源。

- 使用不反应的材料(如沙土或粘土)将泄漏液体吸附或隔离。

- 打开通风设备,保持通风。

- 建立紧急处理区域和隔离区。

个人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保护:如有呼吸困难,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 眼睛保护:佩戴密封型安全护目镜。

- 皮肤保护:穿戴耐化学性的防护服。

-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饮食和饮水。

使用医用事故应急急救设备。

- 危害控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接触到泄露物。

储存及运输要求:- 储存: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储存室中,远离明火或热源。

- 包装容器:封闭且抗重压的容器,防止泄漏和挥发。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三篇)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三篇)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一、化学品及公司信息:1.1 化学品名称:废丙酮1.2 常用名称:废丙酮、甲基乙基酮1.3 分子式:C3H6O1.4 分子量:58.081.5 化学品性质:无色可燃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易燃,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二、废物特性:2.1 外观:废丙酮呈无色液体。

2.2 密度:0.79-0.81 g/cm32.3 沸点:56-57 ℃2.4 闪点:-20 ℃2.5 溶解性:可溶于水、乙醇和醚。

2.6 pH 值:中性2.7 主要成分:废丙酮(甲基乙基酮)。

三、危险性评估:3.1 急性毒性:对动物有一定的毒性。

接触皮肤和吸入废丙酮会引起刺激和灼伤。

3.2 着火/爆炸性:废丙酮是易燃液体,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可在点火源的条件下爆炸。

3.3 环境影响:废丙酮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的有害影响,对环境有污染风险。

应避免将废丙酮排放到水源、下水道和土壤中。

四、应急措施:4.1 紧急处理:在泄露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包括隔离泄露区域、严格限制进入和接触,并确保环境通风良好。

4.2 个人防护:接触废丙酮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具。

避免吸入废丙酮的蒸气,必要时佩戴呼吸器。

4.3 泄露处理:小规模泄露可以使用干燥吸收剂或不可燃材料进行吸收和清除。

大规模泄露应采取专业方法处理,防止废物进入地下水和下水道。

4.4 灭火方法:在火灾情况下,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

切勿使用水进行灭火,以免扩散火灾。

五、废物处置:5.1 废物分类:将废丙酮作为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和标识。

5.2 废物储存:将废丙酮存放在密闭、耐腐蚀的容器中,并标记“危险废物-废丙酮”等标识。

5.3 废物处理:应根据当地法规和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废丙酮的废物处理,如回收再利用、燃烧处理或安全地弃置。

六、安全操作指南:6.1 防护措施:操作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具。

废物料安全资料表-废丙酮

废物料安全资料表-废丙酮

废物料安全资料表
一、废丙酮(美泰)
二、主要成分:丙酮、杂质、水分
三、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棕色带有杂质状态:液体气味:微有香味
四、化学稳定性:易燃易挥发\与水\乙醇等混溶。

五、操作与贮存
保持密封.避免泄漏和严防入口\入眼\或接触伤口。

用铁桶包装,每桶贮存于干燥\通风处,装卸\运输时防止猛烈撞击并防止日晒雨淋.
六、毒性
食入:暴露在150mg/L,致死。

皮肤:皮肤透侵入人体导致中毒。

刺激性:对眼及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症状:晕厥,痉挛。

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最高容许浓度1000PPM
七、泄漏应急处理
穿戴好劳保用品,先用碎布吸干,用清水冲洗现场,通风尽量减少丙酮挥发。

八、个人防护措施
眼、面防护:戴安全眼镜
呼吸防护:带口罩.
皮肤防护:戴氯丁橡胶\丁基橡胶制成的手套.
九、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迅速用清水冲洗
皮肤接触:迅速用清水冲洗
吞食:送医院诊治
十、灭火措施
1、灭火剂:着火时可用手提式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2、灭火时应佩戴的防护器具: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火服(包括消防头盔\上
衣\裤子\靴子和手套)。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以下是废丙酮废物料的安全资料表,共计____字。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二)1.化学品和生产商信息化学品名称:废丙酮化学品别名:废溶剂化学式:C3H6OCAS号:206-430-6生产商信息:生产商名称:XXXX公司地址:XXXXX电话:XXXXX2.危险性概述废丙酮是一种易燃液体,具有刺激性和致敏性。

接触皮肤和吸入废丙酮蒸气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废丙酮在空气中蒸发和形成易燃气体,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3.成分信息废丙酮是由丙酮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

4.急救措施吸入废丙酮蒸气:立即转移到新鲜空气环境下。

如呼吸困难,给予氧气辅助呼吸。

如有需要,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

若出现红肿、疼痛或其他异常症状,寻求医疗帮助。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同时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遮盖受伤眼睛,寻求医疗帮助。

误食:立即给予大量清水漱口,并寻求医疗帮助。

切勿引起呕吐。

5.消防措施火灾爆炸危险性:废丙酮是易燃液体,能够形成易燃蒸气。

在火源附近,废丙酮能够燃烧或爆炸。

加强防火和爆炸安全措施。

灭火方法: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水喷雾灭火剂进行灭火。

6.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处周围区域进行撤离,防止人员接触废丙酮。

切勿使用明火或电器开关等可能引发火灾的设备。

小量泄露:使用不起火的材料吸收废丙酮,将废液收集到适当的容器中,并正确处理。

大量泄露:封锁泄漏区域,迅速撤离人员并进入安全区域,建议寻求专业清理公司进行彻底清理。

7.安全操作指南个人防护措施:必须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操作注意事项:- 避免吸入废丙酮蒸气,保持周围通风。

- 避免皮肤长时间接触废丙酮,避免摄入。

-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明火或其他引发火灾的行为。

储存条件:储存于密闭容器中,远离火源和其它易燃物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场所。

废弃物处理:废丙酮及其经过废弃、污染的容器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和规定进行处理。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模版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模版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模版1. 废物标识化学品名称:废丙酮化学式:C3H6OCAS号:67-64-12. 组成成分主要成分:丙酮(大于90%)其他成分:水(小于5%)、杂质(小于5%)3. 危险性概述废丙酮是一种易燃液体,可能引发火灾。

接触皮肤和眼睛可能导致刺激和炎症。

吸入可能导致头痛、眩晕、呕吐等症状。

长期暴露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冲洗15分钟,如有不适请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将受害人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误食:立即就医,并不要强迫呕吐。

5. 灭火措施灭火剂: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泡沫,水雾不适合使用的灭火剂:高压水火灾应急处理:远离火源,保护人员,封锁泄漏源,避免污染水源和下水道。

6. 意外泄漏处置个人防护装备:佩戴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防静电鞋、防护服等。

泄漏应急处置:迅速撤离泄漏区,切断泄漏源,避免进入污染区。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其他不可燃吸附材料铺底吸取泄漏物。

7.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方法:收集到密闭含有溶剂特性的容器中,交给合法单位进行处理。

不得将废液排入下水道或环境中。

8. 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对泄漏点进行封堵,切断泄漏源,避免进入污染区。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其他不可燃吸附材料铺底吸取泄漏物。

9. 防护措施操作注意事项:不得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配备合适的防护装备。

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饮食和饮酒。

个人防护装备:配戴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防静电鞋、防护服等。

10. 废物储存与运输储存条件: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远离火源和热源,并与氧化剂、酸类、易燃物、食品等分开存放。

防火措施:由于废丙酮易燃,应采取防火措施,如避免明火,禁止吸烟和明火操作等。

11.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措施:在操作区域内设置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提供清洁的工作环境。

丙酮安全周知卡(重大危险源)

丙酮安全周知卡(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安全周知牌Acetone 丙酮C3H6OUN NO.1090储存场所最大数量CN NO.31025 63.36吨微毒、易燃、对人体有害●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

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警告险危险性急救泄漏处置接触后表现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防护措施消防措施。

废物料安全资料表-包装桶

废物料安全资料表-包装桶

废物料安全资料表
一、废包装桶(规格25L-200L)
二、主要成分:废矿物油、固化树脂、固化剂、溶剂等杂质
三、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包装桶,内有有毒物质等杂质状态:固态气味:桶内有刺激气味四、操作与贮存
装卸包装桶时,轻拿轻放,防止桶表面变造成形,包装桶清洗后贮存于干燥\通风处。

五、毒性
视包装内所装剩余的有毒物质而定。

六、个人防护措施
眼、面防护:戴安全眼镜
呼吸防护:带口罩
皮肤防护:戴氯丁橡胶\丁基橡胶制成的手套.
七、急救措施(桶内有害物质):
吸入:迅速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迅速用清水冲洗
皮肤接触:迅速用清水冲洗
吞食:送医院诊治
八、灭火措施
1、灭火剂:着火时可用手提式二氧化碳或大量的水灭火
2、灭火时应佩戴的防护器具:戴口罩,穿防火服(包括消防头盔\上衣\裤子\
靴子和手套)。

废弃物料、垃圾存放与处理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表

废弃物料、垃圾存放与处理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表

废弃物料、垃圾存放与处理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表项目名称:年月日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查人签字)(检查人签字)项目部(检查人签字)工作危险点:1、水源污染2、碰伤和撞伤3、滑到和跌倒4、污染土壤5、空气污染6、传播疾病7、蚊虫安全措施现场检查情况合格不合格一、安全管理要求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各级工作任务中安全目标明确。

2、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安全职责分工清楚,机构健全。

3、建立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制定检查监督颁发,做好各项活动记录。

4、开工前必须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并做好交底记录,不合格人员不准上岗。

5、建立班前安全例会制度,执行到位。

6、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7、已制定了明确的安全奖惩制度。

8、交叉作业时要有可靠的安全隔离设施和防护措施。

9、做好防雷、防风、防雨、防火、防滑、防暑降温措施。

10、特殊工种必须持有主管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

二、现场安全施工要求1、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需单独编制环境管理计划的内容,按照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方针,制定项目环境管理目标。

2、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需单独编制环境管理计划的内容,制定现场环境保护的控制措施,识别废弃物料、垃圾的种类和数量,制定收集、存放和处理的措施。

3、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总平面布置图中需专门划定废弃物料、垃圾存放的存放地点。

4、对废弃物料、垃圾存放与处理要按照"谁产生,谁处理"的原则,由总包单位统一协调各单位的处理工作,项目部定期对处理情况进行考核。

5、施工区范围内的沟道、地面无垃圾、每个作业面都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6、现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废料、垃圾筒和水冲式厕所,并有专人清扫,保持现场施工环境的卫生。

7、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齐、可靠,废料及时清理干净。

8、高层建筑物施工中应设有专用垃圾输送渠道,禁止向下抛掷垃圾和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
一、名称:废丙酮
二、危害成分:丙酮
三、物理性质:
外观: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四、化学性质: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五、操作与贮存:
保持密封.避免泄漏和严防入口\入眼\或接触伤口.
用镀锌铁桶包装,每桶160KG.最大贮槽容积为2000立方米.按易燃有毒化
学品规定贮运.
六、毒性:
属低毒类。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

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后,口唇、咽喉有烧灼感,然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七、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八、个人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九、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十、灭火措施: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