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3.1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1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农业区域,分析其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并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要求:不少于500字,可以结合图表、数据等进行分析,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
要求:不少于1000字,项目设计需具备可行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撰写一篇关于农业区位因素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的短文,结合国内外的成功案例,阐述农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
要求:不少于800字,观点明确,论述有力,能够体现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
作业提交时间:一周后。
作业评价标准:
2.教学内容:
(1)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与分类:介绍农业区位因素的定义,将其分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几类。
(2)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各类区位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如气候、土壤、市场、交通等。
(3)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类型、生产布局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农业区位因素在农业类型和生产布局中的作用。
1.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2.分析深入,能够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3.语言表达准确,符合学术规范。
4.创新性和实用性。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师生互动,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教学内容:
(1)知识点回顾:回顾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等。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教学目标:
巩固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第一章:农业区位因素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和作用。

教学内容:1. 农业区位因素的定义和意义。

2.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3. 农业区位因素的作用:影响农业生产、决定农业分布、影响农业结构。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农业的意义和作用。

2. 讲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重要性。

3.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和作用。

4. 案例分析:研究当地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二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含义和作用。

2. 掌握主要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气候因素:温度、降水、光照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地形因素:坡度、海拔、土壤类型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水资源因素:水源、灌溉设施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引入话题:讨论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2. 讲解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3. 分析地形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4. 讨论水资源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教学目标:1. 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含义和作用。

2. 掌握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市场因素:市场需求、价格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交通因素:交通网络、运输成本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政策因素:政府政策、补贴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2. 讲解市场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3. 分析交通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4. 讨论政策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第四章:技术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教学目标:1. 理解技术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含义和作用。

2. 掌握主要技术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 种植技术: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农业机械:机械化程度、设备水平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能力与技能:能够分析不同农业区位的优劣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重视和关注,增强对农业区位因素的认识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难点:理解不同农业区位的优劣势以及如何应对不利因素。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农业区位的概念及分类2. 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因素3. 不同农业区位的优劣势4. 应对不利因素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不同地域的农业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和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

(二)讲授1. 农业区位的概念及分类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农业区位,以及农业区位的分类,如低温农业区、旱地农业区、湿地农业区等。

2. 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因素讲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地形地貌等。

并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各个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3. 不同农业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比不同农业区位的优劣势,让学生了解各地区的农业特点和发展状况。

4. 应对不利因素的方法讲解不同农业区位的应对不利因素的方法,如在干旱地区进行节水农业、在寒冷地区选择适合的作物种植等。

让学生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掌握应对不利因素的方法。

(三)讨论以小组形式讨论不同农业区位的优劣势,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发展情况,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知识。

(五)总结结合实例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五、课堂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地区进行调研,分析该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六、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2. 地图、实地考察等实践教学资源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和对应的解决方法是否合理。

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

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

教案:农业区位因素第一章:农业区位因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和作用。

教学内容:1. 农业区位因素的定义。

2.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3. 农业区位因素的作用:影响农业生产、决定农业布局、影响农业发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介绍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总结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和作用。

2. 学生查找相关案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二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 掌握主要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作用。

教学内容:1. 自然因素的分类:气候、土壤、水资源。

2. 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温度、降水、光照。

3. 土壤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肥力、质地、结构。

4. 水资源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灌溉、水源、水文。

教学活动:1. 讲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 分析主要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具体分析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总结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 学生查找相关案例,分析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 掌握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作用。

教学内容:1. 社会经济因素的分类: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

2. 市场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需求、价格、竞争。

3. 交通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运输成本、流通速度、交通网络。

4. 政策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农业政策、补贴、税收。

5. 劳动力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劳动力供应、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素质。

教学活动:1. 讲解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 分析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作用。

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

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

教案:农业区位因素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和作用。

教学内容:1. 农业区位因素的定义和作用。

2.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及其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农业区位因素的定义和分类资料。

2. 相关实例和案例分析。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章:气候因素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 掌握主要气候因素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1. 气候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2. 气候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气候因素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气候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气候因素的定义和分类资料。

2. 相关实例和案例分析。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气候因素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气候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章:土壤因素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 掌握主要土壤因素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1. 土壤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2. 土壤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土壤因素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土壤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土壤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土壤因素的定义和分类资料。

2. 相关实例和案例分析。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土壤因素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土壤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四章:水源因素教学目标:1. 了解水源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 掌握主要水源因素及其作用。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导言】农业区位因素是指农业发展的地理位置选择和布局问题。

它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资源条件、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多个方面。

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区位选择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课程目标】1.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定义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2.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及其特点;3.掌握不同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引入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与学生讨论农业区位因素的定义,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发展的地理位置选择和布局问题。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及特点-气候条件:温度、降水、光照等气候因素的适应性。

-土壤条件:土壤的肥力、排水性、酸碱度等。

-水资源条件: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资源的丰富程度。

-市场条件:销售市场的规模、需求量等。

-交通条件:交通的便利程度。

2.不同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条件:不同气候条件适宜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如亚热带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土壤条件:不同土壤条件适宜不同作物的生长,如黄土地适宜小麦种植。

-水资源条件: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合发展灌溉农业。

-市场条件:市场条件好的地区农产品销售容易,农业发展较为繁荣。

-交通条件:交通条件便利的地区农产品运输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

三、案例分析(2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不同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案例一:温带气候地区适宜果树种植,加之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导致该地区水果种植业发展很快。

2.案例二:干旱地区缺乏水资源,且交通不便,使得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困难。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农业区位因素的具体影响。

四、小组调查(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指导,选择一个农业区域进行调查研究。

2.学生可以调查该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资源条件、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农业区位因素,并分析不同因素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的高中地理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的高中地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科:高中地理课时: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

难点:如何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师生互动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场景,引发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的思考。

2. 讲解农业区位因素:介绍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种类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分析农业地域类型:讲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各类型的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的知识进行分析。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的知识点。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方面的掌握程度。

八、板书设计农业区位因素:1. 自然条件2. 社会经济条件3. 技术条件农业地域类型:1. 水稻种植业2. 旱地农业3. 畜牧业4. 林业5. 混合农业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十、拓展学习1.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对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的影响。

2. 推荐相关书籍和论文,让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的研究动态。

3.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特点。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6. 案例分析:稻米生产与消费活动设计:教师提供稻米生产与消费的案例,例如日本稻米产业。

高中地理_《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解读:从地理位置、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含义、主要影响因素。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就是要列举出各个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是从哪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

因此,要求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全面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分析这些因素在区域内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具体影响和主导因素。

二、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内容:本节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教材地位: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已经涉及了关于农业的知识,介绍了农业的分类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一节已经初步涉及到区位的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即建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并学会分析农业区位条件,为接下来学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以及分析人类其他活动的区位选择,如工业区位选择等,打下基础。

教材无论是阐述基本原理,还是分析具体案例,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重点难点:区位理论是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理论之一。

农业区位选择又是区位理论的开篇。

学生首次接触,重点不是概念而是学会分析应用。

所以本节的重点以及难点确立为综合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情感丰富,乐于接受感兴趣的知识;喜欢思考,乐于探究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

他们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素养,但对人文地理知识还不是很熟悉,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他们生活在城市,对农业生产不了解,缺乏知识储备。

学生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多媒体教具或有趣的地理事例教学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身边的事例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激起他们对人文地理学习的兴趣。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农业区位因素是指农业产业在某一地区的分布和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的研究对于农业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份湘教版新教材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兴趣和关注,增强对农业产业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理解和掌握。

2. 让学生了解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农业分布和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你知道什么是农业区位因素吗?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农业的分布和发展呢?”2. 知识讲解和讨论(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分类,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经济因素。

(2)通过讨论和举例子,让学生了解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的分布和发展的。

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交通、市场、政策等人文因素也会对农业的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3. 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讨论和分析。

某地的气候干燥,土壤贫瘠,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这些因素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4. 学生展示和评价(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用PPT或口头形式展示出来,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互动。

5. 拓展延伸(5分钟):提供一些农业区位因素相关的案例和新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6. 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分析当地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能够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

课农业区位因素优秀教案

课农业区位因素优秀教案

学案8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班级姓名【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地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学习重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学习难点】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地影响.【学习过程】一、基本概念1.区位:(1)该事物所在位置;(2)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地空间联系.2.农业:是人类利用来获得产品地物质生产活动.3.农业地特点有:、周期性和地域性.二、影响农业区位地因素1.农业区位因素一(1)看PPT 图,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方,甘蔗主要分布在方,分析影响甜菜和甘蔗分布地主要区位因素.(2)看PPT 图,小麦大面积分布在秦岭-淮河,水稻大面积分布在秦岭-淮河,影响小麦水稻分布地主要因素是.(3)河西走廊和宁夏平原虽处西部半干旱区,降水少,却是我国重要地农业生产基地,原因是.(4)新疆吐鲁番盆地盛产葡萄、哈密瓜,其有利地区位因素是.☆学以致用1: 图中A 是黄河沿岸地平原,B 是平原,影响A 、B 农业生产地主导因素是.2.农业区位因素二材料:我国杭州地“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主要地原因是什么?.3.农业区位因素三(1)看PPT 图,影响农业分布地直接原因是,间接原因是.(2)平原地区适宜发展业,山地丘陵适宜发展业和业.☆学以致用2:图中A 、B 、C 、D 、E 处适宜种植小麦和果树地分别是?理由是?4.农业区位因素四 (1)材料:张老汉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分析以下问题:①你认为张老汉承包地耕地可能位于A 银川平原B 太湖平原C 华北平原D 松嫩平原②你认为导致张老汉耕地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地主要因素是什么?(2)材料:陕西蒲城是有名地酥梨之乡,一度是当地地主导产业之一,梨树曾是当地农民地摇钱树.然而记者看到果农将果树砍掉. 吴老汉说“去年冻了没收成,今年丰收了却不值钱了,农药真真假假,肥料这么贵,还务这干嘛?不如砍了!”“这园子几年了?”记者问.“都快十年了!”吴老汉说.“今年挂果不错吧?”记者问.“差不多!”吴老汉说.“那咋砍了呀?”记者问.“梨价太低,投资大,划不来!”吴老汉说.“那明年种啥?”记者问.“想种棉花!”吴老汉说.“听说今年棉花价格也不好!”记者说.“那开春就种早玉米!”吴老汉说.图 2A B这段材料说明最终决定农业生产地类型和规模.☆学以致用3:图2中,乳牛厂应该建在A、B、C、D、E中地点,理由是.5.农业区位因素五(1)材料:(2008年2月1日)近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降雪天气,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暴雪天气,造成北京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大幅度减少,蔬菜价格翻了一番.影响北京蔬菜价格上涨地主要因素是.(2)看北京蔬菜基地区位分布图回答问题:①北京蔬菜基地分布在、和地区.②北京蔬菜基地分布范围大,主要受益于因素.☆学以致用4:图2中,花卉生产地应该建在A、B、C、D、E中地点,理由是.6.农业区位因素六(1)该地区影响农业生产变化地主要因素是.(2)材料:天然橡胶是一种典型地热带经济作物,过去只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有少量种植.但近年来,我国培育地良种天然橡胶已经可以生长在北纬32度地浙江省北部地区,南到北纬32度地浙江也变成热带了吗?肯定不是,那么这种现象地产生是由于什么原因?.7.农业区位因素七材料:随着国家对棉花收购价格地影响,各个地区每年地棉花种植面积发生了很大地变化,原因是什么?.☆学以致用5:☆学以致用6: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地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地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地水稻种植③新疆吐鲁番盆地地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地乳畜业A 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 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 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 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xHAQX74J0X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LDAYtRyKfE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Zzz6ZB2Ltk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dvzfvkwMI1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rqyn14ZNXI。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农业区位因素是指农业生产在地理空间上选择农业生产地点时所考虑的各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的合理考虑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影响以及选择农业生产地点的原则。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影响,掌握选择农业生产地点的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农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影响2. 选择农业生产地点的原则3.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农作物在不同地区的产量和质量会不同。

2. 讲授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影响(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影响,包括土地条件、气候条件、水资源、交通运输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分组讨论选择农业生产地点的原则(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农作物进行讨论,要求分析选择该农作物的最佳农业生产地点的原则,并准备展示。

4. 小组展示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选择的农业生产地点,并讲解他们的选择原则。

其他小组进行评论和提问。

5. 实际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将给出几个实际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更多地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收集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的答案,评价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学生的课后作业可以设计一些农业区位因素相关的问题,以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具体案例中灵活运用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通用5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通用5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通用5篇)《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分析:《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进展》的第一节内容,课时为1课时。

1、教材地位:区位论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农业的区位选择”是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其的探究让同学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因此这节不仅阐述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揭示区位理论的学习和讨论方法,对同学以后学习工业、交通等区位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材的思路和特点:本节的教材编写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本节教材以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引入,提高了同学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猎取相关学问的爱好。

教材以文字的形式叙述了区位概念的两层含义,便于同学科学地理解概念。

以图片的形式向同学展现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清楚明白。

通过P43的活动1和2,可以培育同学学会详细分析某种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通过活动3则很自然地引入到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问的讲解,案例1的设置,了解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因素的变化而带来的农业变迁,使同学把握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学问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这一学问则主要是通过文字叙述让同学知道什么是农业地域的概念,知道世界上有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通过案例2,让同学学会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生产特点,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同学学习状况分析:我校高一同学经过学校和学校的课改,共性比较突出,他们对感爱好的学问能有较高的热忱和探究的意愿,他们盼望能有个表现自己力量的舞台,他们也具备有肯定的合作力量,但学校地理学问相当薄弱,地理空间分析和思维力量很差。

三、设计思想:以教材为平台,以新理念为指导,依照新课标,活用教材,利用乡土资源,以同学为中心,老师主导,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工具,运用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启发式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法探究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同学学法的指导,以探究为中心,以培育同学的地理思维力量,创新力量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目的,增加同学学习地理的爱好。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提高其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2. 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3. 影响农业区位的经济社会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 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农业区位因素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农业区位因素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农业发展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2. 讲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

3. 分析实际问题:以某一地区农业发展为案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在该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实际应用。

5.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附: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农业区位因素。

4.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以及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社会经济因素。

2.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农业产区,分析其成功的区位因素,如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新疆的棉花产业等。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析一个具体的农业产区,探讨其成功的区位因素,并向全班汇报。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3)能够分析不同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模拟农业区位因素的空间分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2)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发展,理解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3)不同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农业区位因素的权重分析。

(2)利用GIS软件模拟农业区位因素的空间分布。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单元。

2. 教学辅助材料:相关农业区位因素的案例资料、GIS软件。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GIS软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提问:同学们认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分类。

(2)学生分析案例资料,总结不同农业区位因素的特点。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典型农业区位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区位因素。

(2)学生通过GIS软件,模拟案例中的农业区位因素空间分布。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农业区位因素的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区位因素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农业发展规划、农业政策制定等。

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

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

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教材分析高中地理必修Ⅱ所阐述的主题是“如何走人地协调发展的道路”,从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三个层面进行论述。

本章“区域产业活动”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产业活动联系着人类社会和环境,产业活动中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三个方面是人类最主要的产业活动,也是教材中研究的重点。

第二节内容是在第一节综述了产业活动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的基础上,具体讲解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阐述农业区位因素。

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先正文、后阅读、之后是活动。

正文内容简洁明了,阅读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活动案例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及并具备一定地理分析能力,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生活经验方面,居住在城市的同学对农业生产了解的很少,是农产品的消费者,对农业的感性认识差一些。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够说出农业的概念,并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结合地图能够归纳出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会分析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活动和案例,运用课本基础知识,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区位选择进行分析和评价 2、结合实际生活,学会寻找和运用资料,对家乡农业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巩固基本理论,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农业区位选择应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协调人地关系,注意保护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会以典型案例论证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学习难点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做到因地宜、合理布局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学具教具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意图 [导入]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思考:歌词中歌颂的是哪一种产业活动景观? [回答]农业生产景观画面。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2.掌握农业的区位因素;
3.了解不同农业区位的生产特点和种植特点;
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农业区位因素;
2.理解农业产业布局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1.问答教学法
2.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
3.情景模拟教学法
教学内容:
一、农业区位因素
1.气候因素
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2.土壤因素
土壤肥力、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等土壤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3.水资源因素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农业的影响。

4.人力资源因素
农业区域的人口密度、教育水平、劳动力资源等人力资源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二、不同农业区位的生产特点和种植特点
1.多雨区农业特点
生产粮食、木材和草原畜牧业,农产品种类多,如稻谷、玉米、小麦、豆类等。

2.缺水区农业特点
一般生产少量粮食和蔬菜,适合种植各种耐旱作物如葡萄、石榴、板栗等。

3.高寒区农业特点
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如牛羊等;同时生产粮食、蔬菜和水果,如马铃薯、苹果等。

4.河流、湖泊区农业特点
适合发展水稻种植、钓鱼、水产养殖,生产茶叶、丝绸等。

三、情景模拟教学
1.教师利用地图和照片模拟不同农业区位,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和分析,掌握农业区位因素。

2.学生利用实验室设备,对不同农业区位进行实地模拟,了解各区位的生产特点和种植特点。

3.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设计农业产业布局图,理解农业产业布局的重要性并体验合作的过程。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概念,理解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分类和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学生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课本内容和实际案例,让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
2.运用图表、地图等教学资源,展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分类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规律。
2.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我国农业生产布局的认识。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入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区位因素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分类。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案例,引导学生发现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规律。
2.利用图表、地图等教学资源,展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结合GIS技术,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3.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借鉴,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的短文,字数在500字左右。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一.教材湘教版二.章节第三章第一节三.学时2个学时四.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农业区位各因素及其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2、难点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六.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

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引入】展示图片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荷兰的花卉园、季风区的'水稻田、呼伦贝尔草原的牧场、东南丘陵梯田【基本概念】1、农业: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2、农业生产活动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3、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动物和植物4、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地域性和季节性、周期性5、农业的投入和产出投入: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产出:农产品【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1)气候光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决定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法水分:决定作物品种、耕作方式(水田和旱田)(2)地形思考:山区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林业)平原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种植业)(3)水源思考:为什么古文明起源于河流的流域?(近水有充沛的水源、土壤肥沃)(4)土壤2、科技条件(1)劳动力(2)科学技术(节水技术)(3)装备3、社会经济(1)市场(2)交通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主导因素的改变: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梯田等。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使用教材:湘教版版高一年级必修二册第三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农业区位因素学习目标分析课程标准中与本学习主题相关的语句: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根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的概念和特点(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2 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的主要方法(2)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归纳、总结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学生特征分析学生是否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本节课的内容为“农业区位因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了解,但是了解较少,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实例补充学生的知识。

学习本课内容必须具备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必须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中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要素的基本内容,这些知识在必修一中已经教授过,大部分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

本课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否有过这种经历。

本课将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有过这样的经历。

学生对本课所采用的学习组织方式的态度如何。

大部分学生喜欢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组织方式是否有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的经历?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使用过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学,并让学生绘制关于某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如学生已经使用过思维导图学习,他们使用的经验和态度如何?如无使用思维导图的经历,预计学生对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如何。

多数时候,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都是在教师所给出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依葫芦画瓢”,或者根据配套练习上的思维导图来绘制,缺乏自主创造性,但是大部分学生愿意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记忆知识点。

其他特征分析高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已经趋于完善,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会带着问题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Ⅱ所阐述的主题是“如何走人地协调发展的道路”,从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三个层面进行论述。

本“区域产业活动”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产业活动联系着人类社会和环境,产业活动中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三个方面是人类最主要的产业活动,也是教材中研究的重点。

第二节内容是在第一节综述了产业活动区位条和地域联系的基础上,具体讲解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本节内容为第一时,阐述农业区位因素。

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先正、后阅读、之后是活动。

正内容简洁明了,阅读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活动案例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及并具备一定地理分析能力,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本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生活经验方面,居住在城市的同学对农业生产了解的很少,是农产品的消费者,对农业的感性认识差一些。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根据相关字和图片能够说出农业的概念,并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结合地图能够归纳出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会分析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