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1 西师版 数学 二年级下教师用书

合集下载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25名,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有提高,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得更多的是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体验收获的乐趣。

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

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

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导学内容分析:(一)、学习任务,目的,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读数》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读数》   ︳西师大版

让学生自主提供学习的材料,并结合练习的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

八、板书设计
3 1 5 1 2 3 6 2 6 0 3 1 0 0
4 0 3 0 4 0 0 3
千百十个千百十个二百六十三千一百四千零三十四千零三
三百一十五一千二百三十六
读数是从高位起,千位是几,读作几千;读数时,末尾的0不读。

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2个0只读一个零。

百位是几,读作几百;十位是几,读作几
十;个位是几,读作几。

九、实践反思
1、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到万以内的数,由于个体的差异,关注的程度和对这些数感知的程度不一样,教师在课前特地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收集一些万以内的数,学生的收集过程其实是主体体验的过程,他会去尝试读这些数,或向家长成人询问如何读这些数,从而形成对这些数的零碎的、片断的认识,形成初步的概念,这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比较投入,热情较高,能积极参与读数方法的总结归纳。

2、这节课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展示知识、展示本领的机会,让学生尝试自己读数,从不同的数中得出读同一类数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规律的意识。

除了后面的巩固应用外,所有学习的数据都从学生中来,教师没有硬塞给学生一个数,从学生中来的数据有益于学生尝试读数。

整堂课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兴趣较高。

3、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练习的材料,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出发,用自己的方法来尝试读数,在读数中总结自己读数的方法,并运用同桌交流、集体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读中总结,读中感悟,所有读数方法都是由学生自己主体参与,尝试探索来获取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学生从自身感受中,归纳读万以内数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语言来表达。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西师版小学数学修订教材二年级下册介绍四川省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胡开勇一、主要变化及内容安排二、编排特点三、各单元教材分析一、主要变化及内容安排(一)主要变化◆更新了两个“综合与实践”,将原来的《学习“当家”》和《人身上的小秘密》改为《体验千米》和《参观南村养鸡场》。

◆更新了两个“数学文化”,将原来《聪明的高斯》和《计量的发展》改为为《算盘》《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修改了两个单元名称,将原第四单元“千米毫米”改为“千米的认识”并提前到第二单元;将原第七单元“统计”改为“收集与整理”。

◆按照全书的统一要求,对第三单元中的“估算”和第七单元关于统计的知识做了较大的调整和修改。

◆第一单元的“较大数的估计”,第三单元中的“探索规律”和“问题解决”都做了较大的修改。

◆根据课标要求增加了认识算盘和用算盘表示多位数,并在“数学文化”中介绍了算盘。

◆《认识图形》中删去了小节名称,删去了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特征。

知识领域单元名小节页码占比数与代数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整理与复习7368%三位数的加减法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三位数的加法,三位数的减法,探索规律,问题解决,整理与复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时、分、秒,问题解决,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千米的认识1010%认识图形统计与概率收集与整理87%综合与实践体验千米,参观南村养鸡场,每天锻炼1时66%数学文化(你知道吗)算盘,生活中的数学规律,七巧板33%总复习77%(二)内容安排教学重点:1. 万以内的认识;2. 三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 读写数中涉及“0”的读写;2. 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3. 探索规律;4. 问题解决。

二、编排特点1. 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一)重视学生的经验,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内容2.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3. 重视情境创设,激发认知需求。

(二)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1. 科学编排运算内容(口算、估算)(三)根据新课程理念,科学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2. 有意识安排探索规律、问题解决(四)实践活动,特色鲜明(五)重视数学文化的介绍三、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一)数的认识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

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123一、万以内数的认识4数数5第1课时6课型:主备人:7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8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9教学内容:10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第4页课堂活动。

11教学目标:12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13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4过程与方法: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数感。

16教学重点:17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8教学难点:19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0教学准备:21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22计数器。

23教学过程:24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25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26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27一说。

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282、情景引入:29教师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30些发现?31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132“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33单位。

34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351、回顾旧知:36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

10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37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

板38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9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40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412、探索新知:42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43么?(千)44(1)认识一千。

45①数一数。

46挂图(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47然后挂图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48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49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第1课时数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

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2、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回顾旧知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

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

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较大数的估计|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较大数的估计|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较大数的估计|西师大版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1.4较大数的估计|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较大数的估计。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43页的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个概念。

例题是关于估计300以内的数,我们需要根据数的组成来估计。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较大数的估计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较大数的估计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教材和练习本,学生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比如说我们学校有1000名学生,让学生估计一下学校里有多少个班级。

2. 新课导入:我会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例题,让学生尝试估计300以内的数。

3. 讲解:我会讲解数的组成,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数的组成来进行估计。

4. 练习:我会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他们对于较大数估计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较大数的估计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估计一下你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

答案: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因学生的家庭住址而异,所以没有固定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学习情况,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较大数的估计方法。

对于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多运用这个方法,比如说估计一下超市里有多少个苹果。

这就是我对于二年级数学下册较大数的估计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这个计划,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导入环节的实际情景引入,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新课导入和讲解环节,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较大数的估计方法,我会通过讲解数的组成,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数的组成来进行估计。

再次,练习环节,这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较大数估计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较大数的估计方法,并通过作业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电子教材共142页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电子教材共142页

பைடு நூலகம்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电子教材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 ................. 1 二 认识图形 ....................... 28 三 三位数的加减法 ................. 38 实践活动 学习“当家”.............. 80 四 千米 毫米 ..................... 87 实践活动 人身上的小秘密 ........... 96 五 有余数的除法 ................... 97 六 时 分 秒 ..................... 105 七 统计 ........................... 119 实践活动 每天锻炼一小时 ........... 129 八 总复习 ......................... 131 说明 ............................... 140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三章《数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2. 第四章《几何图形》:认识平面图形、观察物体、图形的拼组。

3. 第五章《生活中的数学》:长度单位、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混合运算,并运用简便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3. 使学生了解长度单位,能够收集和整理数据,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的混合运算、观察物体、数据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平面图形的认识、长度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挂图、计算器、直尺、三角板、圆规。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三角板、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新课导入(1)复习整数加减法运算。

(2)引入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描述。

(3)讲解长度单位,让学生测量实际物体。

3. 例题讲解(1)整数加减法例题讲解。

(2)平面图形的认识例题讲解。

(3)长度单位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1)整数加减法练习。

(2)平面图形的绘制和识别。

(3)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六、板书设计1. 整数加减法运算板书。

2. 平面图形的认识板书。

3. 长度单位板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整数加减法练习题。

(2)平面图形绘制题。

(3)长度单位测量题。

2. 答案(1)整数加减法练习题答案。

(2)平面图形绘制题答案。

(3)长度单位测量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学生对整数加减法运算掌握情况。

(2)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程度。

(3)学生对长度单位的使用情况。

2. 拓展延伸(1)开展整数加减法竞赛活动。

(2)组织平面图形创意绘画活动。

(3)进行长度单位测量实践活动。

西师版 数学 二年级下 全册 教师用书(教参)

西师版 数学 二年级下 全册 教师用书(教参)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师用书(教参)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一万以内数的认识(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认识计数单位“千”与“万”,初步建立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体系;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能用已学的计数单位数万以内的数。

2.认识千位与万位,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3.能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感受万以内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对较大数进行估计并能进行一定的推理,培养数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与万以内数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5.能有效利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方法主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单元内容分析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100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单元的学习基础。

同时,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认识万以上数和万以上数的加减法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由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整理与复习5个小节组成。

“数数”是建立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教科书首先通过回顾引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类推出“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得出计数单位“千”与“万”。

接着用图形和计数器两种方式表示“一、十、百、千、万”这5个计8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数单位,引导学生发现和建立“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的概念。

然后用小棒和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突破“翻坎数”的难点;再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数,突出数的组成这个重点;在数数中巩固计数单位,在数数中认识万以内的数。

“写数、读数”首先是通过类推认识千位和万位,建立初步的数位顺序。

其次是引导学生按数位顺序进行写数、读数,总结出“写、读数要从高位起”,加深对数位的理解;对于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与读法,利用计数器形象、直观地突破这个难点,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与读法。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数学第四册备课教案——吴鸿铃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知道的计数单位数出数量在万以内的数。

2、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书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4、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在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结合数突破“翻坎数”。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卡片等。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1主题图,P2—P2例1、例2 、例3。

课堂活动1、2、3、 4。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 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

3、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能充分的感受到数数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师谈话引入:我们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边说边摆10个一根小棒,再出示一捆小棒。

)并板书:10个一是十。

2、请学生摆10捆小棒,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同桌可以合作摆一摆,从而得出10个十是一百。

板书:10个十是一百3、小朋友已经会数100以内数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还会遇到很多的数。

请小朋友打开书第1页,看一看,你看到些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看书,再指名说一说。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数数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数数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数数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能够准确地数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10,能够准确地读写。

2. 学习数数的方法,能够按顺序数数。

3. 学习数的组成,理解数的分解和组合。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能够准确地数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能够准确地数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的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教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10。

- 引导学生按顺序数数,让学生感受数的顺序。

2. 学习数数的方法- 让学生按顺序数数,引导学生发现数数的规律。

- 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数数方法,如跳跃数数、倒数等。

3. 学习数的组成- 利用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的分解和组合。

- 引导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数的分解和组合游戏。

4. 巩固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数数游戏,提高数数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以上是一份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的概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一)-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一)-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一)-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数(一)”。

课程将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活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数的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进行数数活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数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并能将数数的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计数器、数数卡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具:学生自带的计数器、数数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数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数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采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数数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注重实践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数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难点是否解决,教学过程是否顺畅,以及学生的反馈和参与情况。

根据反思的结果,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深入理解数的概念,并掌握数数的基本方法。

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和实际操作,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完整版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完整版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1课时:加减法运算(1)1. 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2. 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3. 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第2课时:加减法运算(2)1. 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2. 学会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3课时:认识人民币1. 认识各种人民币的面值;2. 学会人民币的换算;3. 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计算。

2. 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认识各种人民币的面值,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加减法运算的运算方法,人民币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商店购物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加减法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

4. 认识人民币: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各种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各种人民币的面值,并学会人民币的换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运算步骤等。

2. 板书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包括各种人民币的面值和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1)3 + 4 =(2)7 2 =(3)5 + 6 =(4)9 7 =答案:(1)7(2)5(3)11(4)2(1)2元换算成角:(2)10角换算成元:(3)1元换算成分:(4)5角换算成分:答案:(1)20角(2)1元(3)100分(4)50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 数数的应用:找出教室里的物品,进行数数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找出教室里的物品进行数数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数数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数数的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数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数方法。

3. 活动一: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出可以数数的物品,进行数数练习。

例如:桌子、椅子、窗户等。

4. 活动二:分组进行数数比赛,看哪个小组数得又快又准确。

5. 总结:让学生分享数数的心得体会,总结数数的方法和技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进行数数练习,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情况,以及数数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数数练习,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通过数数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数数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活动一: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出可以数数的物品,进行数数练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优质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优质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学生46名,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

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

读写数中涉及“0”的读写、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学生计算正确性差,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是以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初步感知平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拼组图形。

第四单元“千米毫米”是继二年级(上)认识了米、厘米,知道分米且具备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介绍毫米的。

对毫米学习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认识行米,知道毫米”。

第五单元安排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上)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用口诀求商),三年级(上)将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的概念与数位整十数与整百数的读写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2. 第2章:图形与几何基本图形的认识与分类简单的图形变换线段、角的认识3. 第3章:生活中的数学时间、长度、质量的计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位置与方向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加减法运算;认识并掌握基本图形、线段、角的概念;学会使用计量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数据整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基本图形的分类、图形变换;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加减法运算;基本图形的认识与运用;计量单位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图形卡片;计量工具(尺子、天平、时钟等)。

2. 学具:学生练习本;彩色笔;图形拼插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引入课题,例如: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宽,讨论如何记录数据。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结合图形卡片,讲解基本图形的分类和图形变换。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纠正错误。

5. 小结: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共同解答。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板书内容:知识点摘要;例题解析;练习题及答案;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道计量单位的应用题。

2. 答案:教师批改作业后,给出答案及解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024年完整版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数的认识(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的组成,数序)2. 第2章:物体的位置与方向(上、下、左、右,东、南、西、北)3. 第3章:图形的认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4. 第4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分类、整理、记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数的组成和数序。

2.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能辨别物体位置与方向。

3. 使学生认识基本的图形,并能够进行分类和简单描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的组成与数序的理解,图形的分类与描述。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物体位置与方向的辨别,基本图形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方向板,图形模型。

2. 学具:练习本,画图工具(铅笔、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让学生描述身边物体的位置,引发学生对空间和数的思考。

实践活动:找出教室中的上下、左右、东西南北。

2. 新课导入:讲解数的认识,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分享数的组成和数序。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位置与方向,结合方向板进行互动。

展示图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形特征。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讲解数的组成、数序以及图形的特征。

示范如何使用画图工具绘制图形。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小组合作完成图形绘制任务,促进互动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板书数的组成,数序的示例。

2. 位置与方向:板书方向板,标注上、下、左、右、东、南、西、北。

3. 图形的认识:板书画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并标注特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数的认识》练习册第3页、第4页。

描绘自己房间的物品位置,并注明方向。

画出至少4种不同的图形,并写出它们的名称。

2. 答案:练习册答案附后,由教师批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一万以内数的认识(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认识计数单位“千”与“万”,初步建立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体系;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能用已学的计数单位数万以内的数。

2.认识千位与万位,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3.能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感受万以内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对较大数进行估计并能进行一定的推理,培养数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与万以内数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5.能有效利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方法主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单元内容分析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100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单元的学习基础。

同时,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认识万以上数和万以上数的加减法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由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整理与复习5个小节组成。

“数数”是建立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教科书首先通过回顾引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类推出“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得出计数单位“千”与“万”。

接着用图形和计数器两种方式表示“一、十、百、千、万”这5个计8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数单位,引导学生发现和建立“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的概念。

然后用小棒和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突破“翻坎数”的难点;再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数,突出数的组成这个重点;在数数中巩固计数单位,在数数中认识万以内的数。

“写数、读数”首先是通过类推认识千位和万位,建立初步的数位顺序。

其次是引导学生按数位顺序进行写数、读数,总结出“写、读数要从高位起”,加深对数位的理解;对于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与读法,利用计数器形象、直观地突破这个难点,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与读法。

然后介绍算盘的结构与记数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算盘记数。

“大小比较”一是借助计数器形象、直观地比较四位数与三位数,得出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是借助计数器比较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得出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地往下比的方法。

“较大数的估计”是第1次介绍估计的思想,这对培养初步的数感及判断、推理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科书首先利用实物图估计,初步感受“多一些”与“多得多”,“少一些”与“少得多”。

接着用数出1把或1小杯黄豆的大约粒数的方法去估计1碗黄豆的粒数。

最后用数学书的厚度去推测纸的厚度。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千位和万位,建立初步的数位顺序表。

掌握写数、读数的基本方法。

对于数的认识来讲,数位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初步掌握了数位顺序,才能进行写数和读数,才利于比较数的大小,所以认识了千位和万位后,要引导学生构建起初步的数位顺序表。

要准确地写、读万以内的数,必须牢固掌握写、读数的方法和中间、末尾的0的写、读规则。

[单元教学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写、读数中关于0的处理。

本单元学习了“千”“万”后就建立起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体系,它是数的认识的基础,需要理解记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写、读数中关于0的处理难点:一是学生脑海里必须要有数位表,二是要掌握有关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写、读规则。

(三)单元教学建议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和获得万以内数的知识,在操作活动中要引导学9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学参考书生观察、思考及关注如何正确地表达与交流。

学习中,计数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教师要用计数器作教具,学生都要操作计数器。

2.利用现实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和认识数。

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体验与认识数,理解和掌握数的相关知识。

3.重视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教学。

计数单位和数位是认识数的核心内容。

一要通过操作与演示强化对计数单位的理解,理解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二要借助计数器建立数位的概念;三要在写、读数的过程中强化对数位的再认识;四要理解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数值是不同的。

4.教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类比推理。

计数单位的教学要利用已有的计数单位类推出“千”“万”等计数单位。

建立十进关系时要借助直观教具或实物,逐步抽象、概括、类推。

万以内数读、写的方法可利用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类推得出。

(2)迁移方法。

教学中要将100以内数的知识与学习方法迁移到万以内数的认识,并将新知同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3)估计思想。

较大数的估计着重从学生较熟悉的事物出发,通过估计、判断和猜想等数学活动,拓宽对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0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单元主题图以三峡工程为主题,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认识万以内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1)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说说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从而让学生既了解了三峡工程的相关信息,又切实感受到100以内数已经无法表示出三峡工程的相关信息。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万以内数乃至更大的数,感受学习万以内数的必要性,从而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2)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感受到100以内数不够用了”“万以内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万以内数的兴趣。

11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学参考书第1节“数数”安排了5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1个练习。

建议用3课时教学:第1课时教学单元主题图、例1、例2、例3,完成第3~4页课堂活动第1~3题;第2课时教学例4、例5,完成第5页课堂活动;第3课时完成练习一第1~4题。

★例1通过数数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1000)”,得出计数单位“千”。

(1)师生都要准备计数器供教学使用。

(2)先利用课件或实物教具演示引导学生数数,并回忆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一”“十”“百”。

(3)再提问“有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吗?10个一百是多少呢?”然后用课件或实物教具数小方块图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

(4)得出“千”这个计数单位后,引导学生利用计数器和直线上的点一百一百地数出1000,并感受1000是一个比较大的数。

这样既反映出“千”的产生过程,又突破了满十向前进1的难点。

★例2通过数数认识“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得出计数单位“万”。

(1)出示一千个小方块组成的正方体,问:这个大正方体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10个一千是多少呢?(2)引导学生猜想后用课件或实物教具演示,让学生从一千、二千、三千……数到10个一千时,引导学生说出“一万”,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并告诉学生“万”是一个更大的计数单位。

(3)引导学生想象将10000个小方块叠在一起的情境,感受10000是一个更大的数。

12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例3是建立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体系“一、十、百、千、万”。

(1)利用课件或教具出示方块图的一、十、百、千、万的计数单位。

(2)再用文字或数表示这些计数单位。

(3)在计数器上分别表示这5个计数单位。

(4)感受计数单位可以用方块图、文字或数、计数器等表示。

要将不同方式表示的计数单位一一对应。

(5)引导学生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再通过课件演示的方式解读十进关系。

★课堂活动第1题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让学生再次体会“百“”千“”万”的含义。

(1)要充分利用方格图,让学生数一数,第(1)题的图有100个小方格。

(2)第(2)题,引导学生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3)第(3)题,利用千和万的十进关系或一千一千地数,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

13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学参考书★第2题利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一万、一千、一百。

(1)先让学生思考怎么画才能表示出一万、一千、一百,再动手画。

(2)强调“万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万;千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千……”,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和相应数位的关系。

如果有学生在千位上用10颗算珠来表示一万,要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直接在万位上用一颗算珠表示的简洁性。

★第3题利用人民币的面值让学生深入理解计数单位的含义。

要让学生明白“10个十是一百,而100个一也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而100个十也是一千”,体会计数单位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4通过“一个一个地数”突破“翻坎数”的学习难点。

(1)利用小棒引导学生从九十七数到一百二十,突出“九十九到一百”“一百到一百零一”“一百零九到一百一十”这三个关键点。

当数到一百零一根小棒时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用“零”占据十位上的数才能表达出小棒根数,为以后的读数与写数做铺垫。

(2)利用计数器引导学生从一百九十七数到二百一十,继续突出“翻坎数”。

要让学生明白数出的数要用读数来表达,因为“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的过程。

(3)通过小男孩的对话框,让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结合计数器知道所数的数的组成,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14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例5通过“一十一十地数”突破“翻坎数”的学习难点和突出“数的组成”。

(1)借助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数,从九百八十数到一千零五十,突破“九百九十翻一千”“一千翻一千零一十”,突破“满十向前进1”的学习难点。

(2)通过提问“九百八十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一千零五十由几个千和几个十组成”,理解数的组成。

(3)借助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千九百数到二千零一十来突破“一千九百九十翻二千”“二千翻二千零一十”的难点。

(4)通过提问“一千九百由几个千和几个百组成”,让学生借助计数器直观理解数的组成(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

(5)教学时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数与拨要同步,二是要注意数与进,即9个之后是10个,需向前一位进1,如9个十之后是10个十,拨去10个十,拨上1个百。

★课堂活动安排了“拨一拨”和“数一数”突破“翻坎数”的学习难点。

(1)借助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突破“九百九十九翻一千”“一千翻一千零一”的难点。

(2)借助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数”突破“一千九百九十翻二千“”二千翻二千零一十”的难点。

(3)借助计数器“一百一百地数”突破“一千九百翻二千”“二千翻二千一百”“二千九百翻三千”的难点。

15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学参考书★练习一第1题通过填空的方式复习两个计数单位“千”和“万”。

★第2题是“翻坎数”,这是数数的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