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及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肌痉挛及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即面部一侧抽搐(个别人出现双侧痉挛),精神越紧张,痉挛越严重、由于面肌痉挛得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得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得连带颈部。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就是面瘫后遗症产生得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得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得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为阵发性半侧面肌得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开始多起于眼轮匝肌,逐渐向面颊乃至整个半侧面部发展,逆向发展得较少见。可因疲劳、紧张而加剧,尤以讲话、微笑时明显,严重时可呈痉挛状态。多在中年起病,最小得年龄报道为两岁、以往认为女性好发,近几年统计表明,发病与性别无关、HSF发展到最后,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度得面瘫。

⑴、血管因素1875年Schulitze等报道了一例HFS病人行尸检时,发现其面神经部位存在有“ 樱桃”大小得基底动脉瘤。目前已知大约有80%~90%得HFS就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临床资料表明:在导致HFS得血管因素中以小脑前下动脉(A ICA)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为主,而小脑上动脉SCA)次之。已知SCA发自于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交界处,走行最为恒定,而PICA与AICA则相对变异较大,因而易形成血管襻或异位压迫到面神经;另外迷路上动脉及其她变异得大动脉如椎动脉、基底动脉亦可能对面神经形成压迫导致 HFS、以往认为:HFS就是由于动脉得搏动性压迫所致,近几年研究表明:单一静脉血管压迫面神经时亦可导致HFS,且上述血管可两者或多者对面神经形成联合压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HFS手术得预后。

⑵、非血管因素桥脑小脑角(CPA)得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与囊肿等因素亦可产生HFS。其原因可能就是由于:①占位导致正常血管移位。Singh等报道了一例CPA表皮样囊肿使AICA移位压迫到面神经导致HFS;②占位对面神经得直接压迫;③占位本身异常血管得影响如动静脉畸形、脑膜瘤、动脉瘤等。另外后颅窝得一些占位性病变也可导致H FS。如罕见得中间神经得雪旺氏细胞瘤压迫面神经导致得HFS、Hirano报道一例小脑血肿得患者其首发症状为HFS、在年轻患者中,局部得蛛网膜增厚可能就是产生HFS得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些先天性疾病如Arnold-Chiari畸形及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偶可发生HFS。

⑶、其她因素面神经得出脑干区存在压迫因素就是HFS产生得主要原因,且大多数学者在进行桥脑小脑角手术时观察到: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区域存在血管压迫并不产生HFS。而Kuroki等在动物模型中观察到: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区域得面神经脱髓鞘病变,其肌电图可表现为类似 HFS得改变。Mar-tinelli也报道了一例面神经周围支损伤后可出现HFS。关于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得部位存在压迫因素就是否导致HFS,尚需进一步得探讨。

此外,HFS也可见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家族性HFS迄今仅有几例报道,其机理尚不明了,推测可能与遗传有关。

【面肌痉挛得临床表现】

有些原发性面肌痉挛得病人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病程初期多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得抽搐,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得其她面肌,口角肌肉得抽搐最易为人注意,

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得颈阔肌,但额肌较少累及、抽搐得程度轻重不等,为阵发性、快速、不规律得抽搐、初起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以后逐渐延长可达数分钟或更长,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抽搐逐渐频繁加重。严重者呈强直性,致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常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发作、一次抽搐短则数秒,长至十余分钟,间歇期长短不定,病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工作或学习,严重影响着病人得身心健康。入眠后多数抽搐停止。双侧面肌痉挛者甚少见。若有,往往就是两侧先后起病,多一侧抽搐停止后,另一侧再发作,而且一侧轻,另一侧重,双侧同时发病、同时抽搐者未见报道。少数病人于抽搐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个别病例可伴有同侧头痛、耳鸣。

按Cohen等制定得痉挛强度分级。

0级:无痉挛;

1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轻度颤动;

2级:眼睑、面肌自发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

3级: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

4级:严重痉挛与功能障碍,如病人因不能持续睁眼而无法瞧书,独自行走困难。神经系统检查除面部肌肉阵发性得抽搐外,无其她阳性体征、少数病人于病程晚期可伴有患侧面肌轻度瘫痪。

【面肌痉挛得治疗方法】

您朋友如果确诊就是面肌痉挛最好不要针灸,因为此病本身就怕刺激,有时针灸反而会加重病情,有得人当时见效,日后复发起来反而会厉害。另外服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这些抗镇定抗癫痫药物只控制,而且长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大,依赖性也比较强。可以服些B1B12但收效甚微。A型肉毒毒素也只控制,一般打一针最长能控制一年,或半年到三个月,长间注射会产生抗药性,而且因A型肉毒毒素只麻痹面部得神经造成人为得面瘫,所以当时打完面肌痉挛会控制。但长时间注射得病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面瘫得症状、外科手术治疗此病要比上述两种方法相对理想些,采纳得患者也会多些、但复发率也很高。临床上接触得,最多有一个患者做过四次手术、

【治疗措施】

(一)药物治疗除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枢镇静药、抑制剂与激素等均无显著疗效。过去常用普鲁卡因、无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茎乳孔处注射,以造成一时性神经纤维坏死变性,减少异常兴奋得传导,一次注射量为0.3~0、5ml,以达到出现轻度面瘫为度。剂量过大将产生永久性面瘫,剂量过少,3~5个月后仍要复发。现已很少采用。

(二)射频温控热凝疗法用射频套管针依上法刺入茎乳孔内,利用电偶原理,通过射电使神经纤维间产生热能,温度在65~70℃,在面神经功能监测仪监护下,控制温度使神经热凝变性,以减少传导异常冲动得神经纤维。术后同样要发生面瘫,在1~2年内得面瘫逐渐恢复过程中又会旧病复发,否则电热过度,痉挛虽可长期不发作,但取而代之得就是永久性面瘫、 (三)手术治疗

1、面神经干压榨与分支切断术在局麻下,于茎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经主干,用血管钳压榨神经干,压榨力量应适当控制,轻则将于短期内复发,重则遗留永久性面瘫、如将远侧分支找

出,在电刺激下找出主要产生痉挛得责任神经支,进行选择性切断,效果虽较压榨术好,但术后仍要发生轻度面瘫,1~2年后亦有复发。

2、面神经减压术即将面神经出颅之骨管磨开减压,系1953年首先由Proud所采用。在局麻下凿开乳突,用电钻将面神经得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纵行切开神经鞘膜,使神经纤维得以减压。1972年Pulec认为,单纯乳突内减压范围太小,应同时将内听道顶部与迷路段全部磨开减压。手术中也曾发现神经有病理改变如神经水肿、弥漫性肥厚与神经鞘纤维性收缩等与病因相矛盾得现象,但手术后确实有些病人得到治愈、1965年Cawthorne曾报告13例手术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减压术较复杂,尤其全段减压术不仅难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险。所谓疗效就是否因手术中创伤面神所致,并非减压之效,也值得商榷。

3.面神经垂直段梳理术Scoville(1965年)依上法将垂直段面神经骨管磨开后,用纤刀将垂直段纵行剖开1cm,并在其间隔以硅胶薄膜,其目得就是切断交叉得神经纤维,以减少异常冲动传导,缺点就是很难确切地达到既不明显面瘫又不出现痉挛得程度。

4.面神经钢丝绞扎术为作者设计,用直径1mm钢丝将面神经干绞扎,做永久性压榨,绞扎程度可以随意调整,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年老体弱、不宜进行开颅探查者,更适用于一般基层医疗单位。

5.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MVD) Jannetta于1966年倡用,就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常用得方法、

全麻,采用枕下或乙状窦后径路,切除枕骨做3×4cm骨窗,切开脑膜,进入桥小脑角,找出Ⅶ、Ⅷ颅神经,如发现有占位性病变或蛛网膜粘连即进行切除与分解,如有压迫性血管,可在显微镜下利用显微器械给以分离开,如果分不开,可用Silicone或Teflon片隔垫开,亦可用肌肉片填塞在血管与神经之间、这些血管多就是小脑前下动脉绊,就是脑干得主要供血者,手术中如有损伤出血或诱发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都将引起脑干缺血水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即使内听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也可致全聋。临床上观察到,1/3得病人动脉穿行在Ⅶ、Ⅷ神经之间,或绊顶有内听动脉支进入内听道,进行血管减压术操作都会遇到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进行分离与垫隔,还有不少病人查不到可压迫得血管,因此血管减压术也无法应用。

6.颅内面神经干梳理术(神经纵行劈裂术)按血管减压术操作,进入桥小脑角,找到Ⅶ、Ⅷ颅神经,游离出面神经干,于脑干根部与内听道口之间,用纤刀顺其长轴进行多层次劈开,按痉挛得程度确定劈开得层次,一般劈开10~20次,多者可劈开数十次,将原来压迫得血管梳理后,恢复原位。经2~5年随访,手术有效率可提高到98%以上,而复发率减低到6%。本法主要优点就是适应症比血管减压术广,复发率少而治愈率高,特别就是减少了耳聋并发症,现已取代了血管减压术、其所以有效,可能就是神经纤维梳理后,破坏了神经根区得异常电位蓄积,阻止了异常冲动得电位发放、

综上所述,治疗面肌痉挛得手术方法很多,各有利弊,临床上应根据病人情况与医疗条件灵活选用、特发性面肌痉挛多见于40岁以上得成人,可能与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变有关。如患者就是30岁以下青年,常暗示脑小脑角、内听道、膝状节、中耳乳突或腮腺内存在着神经刺激性病变,如先天性胆脂瘤、血管瘤、听神经瘤与蛛网膜囊肿等、痉挛就是该病得一个危险信号、遇有此等情况,应及时进行神经系统全面检查,必要时应进行颅脑CT或MRI检查,绝大可观察等待,以免贻误治疗、

面肌痉挛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豆类,鱼类。

2、平时心情保持愉悦,轻松,劳逸适度,充足睡眠、

3、减少外界刺激,如:电视、电脑、紫外线等。

4、患者应注意勿用冷水洗脸,遇风、雨寒冷时,注意头面部保暖。

5、适当增加维生素B族得摄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