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预习要求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预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预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有数的认识与运算、长度、重量和容量的认识与比较、简单的数据统计与图形等内容。

下面将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具体介绍。

一、小数的认识与运算1.小数的认识:-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小数点的左边表示整数部分,右边表示小数部分。

-小数点的后面每一位数字的位值依次减小,从左到右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

2.小数的读法与写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然后读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数字,最后加上相应的单位。

-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然后用小数点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3.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比较可以转化为整数的比较,变成找整数。

-对于小数的比较问题,可以通过整数的放大方式来比较。

4.小数的加法与减法:-小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与整数相同,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位进行计算。

-题目中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补齐零,即在相应的位置上添加零。

5.小数的乘法与除法:-小数的乘法可以忽略小数点,将小数位数相加得到结果。

-小数的除法可以将除数移到小数点上,然后按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二、长度的认识与比较1.厘米与米的换算:-1米=100厘米,1厘米=0.01米。

-进行换算时,可以使用乘法和除法运算,把题目中的长度与相应的换算关系进行计算。

2.长度的比较:-长度的比较可以通过换算为同一单位进行比较,或者直接可以通过数值的大小比较。

三、重量的认识与比较1.克与千克的换算:-1千克=1000克,1克=0.001千克。

-进行换算时,同样可以使用乘法和除法运算进行计算。

2.重量的比较:-重量的比较可以通过换算为同一单位进行比较,或者直接通过数值的大小比较。

四、容量的认识与比较1.毫升与升的换算:-1升=1000毫升,1毫升=0.001升。

-计算换算时,也可以使用乘法和除法运算进行计算。

2.容量的比较:-容量的比较同样可以通过换算为同一单位进行比较或者直接比较数值的大小。

五、简单的数据统计与图形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收集数据时,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收集,收集的数据要有代表性。

小学数学的预习指导

小学数学的预习指导

小学数学的预习指导预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新知识点,加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小学数学的预习指导,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预习前的准备在进行数学预习之前,学生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学习环境安静舒适,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其次,要准备好学习工具,如纸笔、计算器等。

最后,学生还需要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可以提前阅读教材,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了解重点知识点在预习中,学生应当重点关注即将学习的知识点。

可以通过翻阅教材或参考其他学习资料,了解该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

例如,如果即将学习加法运算,学生可以先了解加法的定义、加法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等)以及常见的解题方法。

三、进行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常用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点。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词,将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内容进行关联。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展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解答课后习题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解答一些与即将学习的知识点相关的课后习题。

通过解答习题,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自己的薄弱点。

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如家长、老师或同学。

五、与他人讨论预习不仅可以个人进行,也可以与他人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交流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解题方法。

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复习已学知识在预习的同时,学生也应该巩固已学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复习。

通过复习,可以加深对已学知识的记忆,保持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七、制定学习计划最后,学生还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确保完成预习工作,并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至关重要。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预习提纲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预习提纲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课题】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预习内容】教科书P4-5例1、例2【预习提纲】1.读例1:要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你有几种方法?2.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个算式里,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3.读例2:你想到几种解答方法?这些算式应按怎样的顺序计算?4.想一想: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应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5.尝试完成教科书P5“做一做”第1、2题。

【课题】有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预习内容】教科书P6例3【预习提纲】1.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应怎样计算“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有几种方法?2.根据上面的计算过程,你认为有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应怎样计算呢?3.尝试完成教科书P7上半部分空白处和“做一做”第1题。

【课题】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预习内容】教科书P10例4【预习提纲】1.认真读题,你有几种方法解答这道题?2.教科书上的第二种解答方法你想到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3.两种方法在计算上有什么区别?4.尝试完成教科书P11“做一做”。

【课题】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预习内容】教科书P11-13例5、例6【预习提纲】1.完成P11的两道题,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2.你能总结出四则运算的顺序吗?课前在小组里说一说。

3.想一想:你做过的有关0的运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运算时又要注意些什么?4.尝试完成教科书P12“做一做”第1、2题。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课题】位置与方向(一)【预习内容】教科书P17-19例1、例2【预习提纲】1.查找相关资料,举例说明什么是“定向运动”。

2.你认为确定1号检查点的关键在哪里?3.对于1号检查点的位置还可以怎么描述?你认为确定位置必须具备什么条件?4.动手在平面图上标出例2各建筑物的位置,说一说有哪些步骤?5.尝试完成教科书P18“做一做”。

【课题】位置与方向(二)【预习内容】教科书P22-23例3、例4【预习提纲】1.完成例3的空白处,想一想: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它们的方向和距离呢?2.根据例4的路线图,把“校园定向运动”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说给家人听。

数学计划总结之四年级数学下册学生预习计划

数学计划总结之四年级数学下册学生预习计划

数学计划总结之四年级数学下册学生预习计划
本册总共有8章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

在每次讲新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1、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

2、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

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
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

4、尝试练习。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1、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

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2、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
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3、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

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该怎么预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该怎么预习

⼩学四年级数学应该怎么预习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不管是⼩学⽣还是中学⽣做好预习很重要。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学四年级数学预习⽅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学四年级数学预习⽅法 1、笔记预习法 开始,可以让同学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在阅读课本后,把⾃⼰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处;其次,可以让同学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在预习中的收获。

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的反思型预习笔记。

在研究过程中,⼀⽅⾯要验证这⼏种预习⽅法的适⽤性,另⼀⽅⾯要寻求其他适⽤的科学预习⽅法。

2、温故知新预习法 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3、尝试练习预习法 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

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同学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要⽤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学经过⾃⼰的努⼒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同学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预习的效果。

4、动⼿操作预习法 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同学在预习过程中亲⾃动⼿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

因为课堂中有动⼿操作的内容,⾃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到的⼯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

同学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法 ⼀、树⽴正确的学习思想及端正的学习态度。

四下数学学习要求

四下数学学习要求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学习要求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怀着巨大的企盼期待着你们健康地成长,希望你们长得更高、变得更懂事。

而你们,也一定会用自己的言行,让老师们由衷地感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学生更懂事了。

新学期,数学李老师对同学们有新的要求:1.上好每一节课:每一节数学课要认真听讲,首先学会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积极举手发言,参与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注意课堂纪律,不随意插嘴,不做小动作,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非常重要。

2.每天预习和复习:复习要求:回家以后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熟记每节课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并通过课后作业练习能灵活的运用,在家当数学小老师将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方法讲给家长听,这样可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家长可以检验孩子上课是否认真听讲。

预习要求:请将第二天要学的例题先看书自学,看例题的解题方法,然后试着讲给家长听,家长可以提问,在家进行模拟课堂,这样可以训练孩子“说数学”的能力,碰到不懂的地方作记号,第二天认真听讲,学习会事半功倍。

3.每天坚持计算训练:要每天坚持计算练习,计时训练,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将特别容易错的计算题型重点集中训练,平时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24点等趣味游戏,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我们班的“计算小能手”。

4.多看一些数学拓展题:比如趣味数学、举一反三等,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成为大家心目中“数学小博士”。

数学作业要求:1.认真作业:李老师每天布置的数学作业请完整的抄在家校本上,并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

每天的作业请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认真完成每一道题,不要乱涂乱画,争取做到作业干净整洁、书写工整美观。

2.作业检查:每天完成数学作业后,请家长检查每一项作业是否认真完成,并在每一项作业在后面打勾并签字。

3.订正错题:请用铅笔在错题的旁边订正,并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每天的错题主动给李老师过关。

在家请将错题的解题方法讲给家长听,分析错题原因,准备一本《数学错题本》,将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抄题在错题本上重做一遍,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于某些题型掌握的不好,可以在错题本上出一些类似的题目给孩子做,直到掌握的比较好为止,这样错题就会越来越少。

数学四年级预习方法

数学四年级预习方法

数学四年级预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学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关于数学四年级预习方法的一些建议。

首先,要认真阅读教科书和课本。

在预习前,学生应该先浏览一遍教科书和课本,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可以在书上做标记或者做简单的笔记,以便在预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其次,要做好预习计划。

在预习前,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和课本的内容制定一个预习计划,明确每天预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可以将预习内容分成小部分,每天预习一部分,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另外,要注重练习和巩固。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理解知识点,还要通过练习来巩固和加深印象。

可以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或者习题册,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此外,要注重思维拓展和应用。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讨论,拓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
角度来理解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最后,要及时复习和总结。

在预习结束后,学生应该及时复习
和总结所学知识,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可以做一些复习题或者总
结笔记,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点。

总的来说,数学四年级预习方法需要认真、计划、练习、思考
和总结。

只有通过不断地预习和复习,才能夯实基础,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希望以上建议对四年级的学生有所帮助,祝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

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

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预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首先,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在预习数学知识时,应该养成每天定时预习的习惯,保持持续性的学习。

可以选择每天晚上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数学预习,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其次,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小学生在预习数学知识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学习能力,合理分配每个知识点的预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预习。

再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在预习数学知识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做习题、听讲解等方式进行预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此外,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小学数学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学科,因此在预习数学知识时,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基础知识点,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及时总结和复习。

小学生在预习数学知识后,应该及时总结所学内容,做好知识的归纳和整理。

同时,要定期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确保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做习题、做练习册等方式进行复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预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及时总结复习,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预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方法对小学生的数学预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预习要求

小学数学预习要求

小学数学预‎习要求预习是教师‎按照规定的‎计划和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将‎学习的新教‎材进行预先‎自学的教学‎活动。

指导预习是‎让学生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知识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预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帮助‎提前思考、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还可以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所‎适用的预习‎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根据小学各‎年级数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课题组对小‎学各学段数‎学的预习做‎出如下要求‎:低段数学预‎习要求一、看一看,说一说通读教学内‎容,领会教材大‎意,再观察课本‎插图,能简单说一‎说图意,帮助理解所‎学内容。

如果能动手‎画一画,圈一圈知识‎要点,把不理解的‎地方在书上‎作出标记或‎写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或疑虑的‎问题更好。

二、摆一摆,做一做对于哪些需‎要动手操作‎的课,比如数的组‎成,先让学生在‎家里面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对于需要拼‎驵的课比如‎《图形的拼组‎》先让学生拼‎一拼,需要做的教‎具在家里做‎一做,比如长方体‎,正文体,七巧板之类‎的学具。

三、走一走,记一记这类预习是‎针对哪些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课,比如《分类》《人民币的认‎识、计算》这类课先让‎学生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超市的‎物品是如何‎摆放的,为分类的理‎解作准备,通过学生亲‎自去超市花‎钱,能进行人民‎币简单的加‎减,同时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和课本联系‎起来,把相关的知‎识记下来。

比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时,让学生用5‎元钱亲自和‎售货员换一‎元钱,看能换几张‎,并记录在数‎学书上。

这样做就是‎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四、想一想,算一算对于算理比‎较强的数学‎课,尽量把新知‎识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如《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减法‎》都可以先复‎习和它相关‎联的内容,或者应用知‎识的迁移类‎推来解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预习要求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预习要求

四年级数学下册预习要求预习方法:1、看书中例题,找知识点2、不懂的地方与同伴交流并做上记号3、尝试练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预习设计《同级运算的顺序》自学课本第4~5页的例题1、21、哪些运算符号是同级符号?2、同级符号的运算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含两级运算的顺序》自学课本第6页的例题3,课本第7页做一做第1、2题1、哪些运算符号是不同级符号?同级符号的运算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带括号的四则运算》自学课本第10、11页的例题41、算式中有括号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关0的运算》自学课本第11~13页的例题5和例题61、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呢?2、在计算有0的运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预习设计《定向运动》自学课文P17~181、你能回忆哪些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说一说。

2、根据教材介绍,你了解到什么知识?有什么困惑?《绘制平面示意图》自学课本P19 例21、你了解到哪些知识?说一说。

2、你知道绘制平面示意图有哪些要求吗?说一说。

3、有什么困惑?《看地图》自学课本P22 例31、说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位置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位置上?你发现什么?2、两个相对的事物相对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3、你有什么困惑?4、尝试解决P22 做一做《描述并绘制简单路线图》自学课本P23 例41、例4和例3有什么不同点?说一说。

2、你会用学过的知识描述每一段赛程吗?(小组内说说)3、有什么困惑?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预习设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自学课本P27~29 例1、2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2、你能举例证明加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3、你有什么困惑?4、尝试练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自学课本P33~35 例1、2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2、你能举例证明乘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3、乘法运算定律和加法运算定律有什么共同点?4、你有什么困惑?《乘法分配律》自学课本P36 例31、通过自学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2、你能举例说说吗?(举例)3、你有什么困惑?4、尝试练习:《简便计算——连减》自学课本P39 例1、21、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什么?2、在哪种减法算式中,可以运用简便计算呢?举例说明。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预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预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预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0 = 0 ; 0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a = 0 ;⑥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5、租船问题。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怎么预习.doc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怎么预习.doc

小学四年级数学怎么预习数学无疑是小学考试中比重最大的一门科目,所以想要学好数学需要做好课前预习。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小学四年级数学预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小学四年级数学预习方法读: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阅读时要逐字逐词逐句地,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划出不懂的地方,边读边写,写出自己体会。

预习时要认真,把不懂,不明白的地方作为上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听课。

想:预习要讲究方法,有的同学习惯死记硬背,这很不好,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预习定律,公式时,要注意它的推导过程,弄清来龙去脉,可先自己推导一遍,再把自己的推导过程和书本上的相对照,看看自己推导过程是否正确,然后,想想还有其他推导方法吗?预习例题时,要注意解题思路,分析第一步的依据及格式,也可以自己先解答一遍,再与书本上的对照,再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在预习时还要根据数学特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做到形数结合,对不理解的地方先思考一番,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补: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要领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学下去,预习时发现学过的要领有不明白,不清楚,一定要在课前搞清楚。

做: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都是为巩固学过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那些习题,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然后想一想这样行不行,还有什么不足,应怎样调整和改进,使预习做得更好。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

我们要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预习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个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数学预习要求及操作方法

数学预习要求及操作方法

数学预习要求及操作方法
数学预习要求:
1.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四则运算、整数、分数、小数等。

2.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如直线、角度、面积、周长等。

3.熟悉一些基本的数学公式和定理,如勾股定理、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等。

4.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能够理解和应用各种数学方法。

数学预习操作方法:
1.了解学习内容:在学习数学之前,应先了解课程内容和考试要求,明确自己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

2.学习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选择学习各种数学基础知识,如四则运算、分数、小数等。

3.学习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图形、直线、角度、周长、面积等,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4.掌握数学公式和定理:数学公式和定理是数学中常用的重要工具。

通过掌握数学公式和定理,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难题。

5.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强调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的学科。

通过反复练习、思考、分析,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预习提纲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预习提纲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预习提纲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了解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做小括号;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的,从左往右计算。

请计算:1、545-167-145=2332、528-53-47=4283、368-32-68=2684、450-28-372=505、470-254-46=170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查找相关资料,举例说明什么是“定向运动”。

2.了解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的方向和距离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了解加法交换律2.了解加法结合律3.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4.了解连减的简便运算例:545-167-145 545-145-167528-53-47 528-(53+47)368-32-68 368-68-32450-28-372 450-(28+372)470-254-46 470-(254+46)把上面连好线的等式进行分类,你发现了什么?能把你的发现用文字和字母两种方式表示出来吗?5.运用加、减法简便计算解决问题6.连除式题的简便算法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请你说说生活中的小数。

例: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在米尺上是多少?1cm。

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01m。

3厘米和6厘米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2.了解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小数的大小比较4.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个是难点)第五单元三角形1.知道三角形有3条高2.任意画一个三角形,会标出它的边、角、顶点。

3.知道三角形具备稳定性4.知道三角形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5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1.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和整数一致,不同的是数位对齐,整数是末位对齐)2.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同整数)第七单元统计了解折线统计图(看样子知道是折线统计图即可)的特点是可以清楚表明数据变化趋势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已经接触渗透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预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预习

人(Ren)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预习第一(Yi)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He)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Jiao)做加法。

(2)相(Xiang)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Suan),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Zhong),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要求的加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Ge)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要求的因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4、四则混和(He)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You))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De)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Xian)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Ji)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Jie)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Jie)果还得这个数:a - 0 = a③一(Yi)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 0 = 0 ; 0 ×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 a = 0⑥ 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6、租船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学生课前有效预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四年级学生课前有效预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四年级学生课前有效预习能力的培养课前有效预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育意识。

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求,能够主动关注和了解数学课程的内容,积极主动地预习相关知识,主动探究数学问题,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数学水平。

学生还要明白预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主动去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课前有效预习能力需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规划能力。

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规划时间,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数学相关的书籍,提前预习课本内容,而不是等到上课时才开始学习。

通过长期的学习积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从而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课前有效预习能力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梳理相关知识点,构建自己的学习框架,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数学软件等多种渠道获取数学知识,拓宽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课前有效预习能力需要建立与家长和老师的良好沟通渠道。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应该和家长、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

学校和教师在培养课前有效预习能力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而教师应该设计有针对性的预习任务和习题,引导学生有效预习,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应该及时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小学四年级学生课前有效预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是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规划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和策略,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学校和教师提供支持和指导,相信学生的课前有效预习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预习要求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预习要求

四年级数学下册预习要求预习方法:1、看书中例题,找知识点2、不懂的地方与同伴交流并做上记号3、尝试练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预习设计《同级运算的顺序》自学课本第4~5页的例题1、21、哪些运算符号是同级符号?2、同级符号的运算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含两级运算的顺序》自学课本第6页的例题3,课本第7页做一做第1、2题1、哪些运算符号是不同级符号?同级符号的运算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带括号的四则运算》自学课本第10、11页的例题41、算式中有括号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关0的运算》自学课本第11~13页的例题5和例题61、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呢?2、在计算有0的运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预习设计《定向运动》自学课文P17~181、你能回忆哪些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说一说。

2、根据教材介绍,你了解到什么知识?有什么困惑?《绘制平面示意图》自学课本P19 例21、你了解到哪些知识?说一说。

2、你知道绘制平面示意图有哪些要求吗?说一说。

3、有什么困惑?《看地图》自学课本P22 例31、说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位置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位置上?你发现什么?2、两个相对的事物相对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3、你有什么困惑?4、尝试解决P22 做一做《描述并绘制简单路线图》自学课本P23 例41、例4和例3有什么不同点?说一说。

2、你会用学过的知识描述每一段赛程吗?(小组内说说)3、有什么困惑?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预习设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自学课本P27~29 例1、2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2、你能举例证明加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3、你有什么困惑?4、尝试练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自学课本P33~35 例1、2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2、你能举例证明乘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3、乘法运算定律和加法运算定律有什么共同点?4、你有什么困惑?《乘法分配律》自学课本P36 例31、通过自学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2、你能举例说说吗?(举例)3、你有什么困惑?4、尝试练习:《简便计算——连减》自学课本P39 例1、21、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什么?2、在哪种减法算式中,可以运用简便计算呢?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预习要求
预习方法:1、看书中例题,找知识点
2、不懂的地方与同伴交流并做上记号
3、尝试练习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预习设计
《同级运算的顺序》自学课本第4~5页的例题1、2
1、哪些运算符号是同级符号?
2、同级符号的运算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含两级运算的顺序》自学课本第6页的例题3,课本第7页做一做第1、2题
1、哪些运算符号是不同级符号?同级符号的运算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带括号的四则运算》自学课本第10、11页的例题4
1、算式中有括号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有关0的运算》自学课本第11~13页的例题5和例题6
1、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呢?
2、在计算有0的运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预习设计
《定向运动》自学课文P17~18
1、你能回忆哪些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说一说。

2、根据教材介绍,你了解到什么知识?有什么困惑?
《绘制平面示意图》自学课本P19 例2
1、你了解到哪些知识?说一说。

2、你知道绘制平面示意图有哪些要求吗?说一说。

3、有什么困惑?
《看地图》自学课本P22 例3
1、说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位置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位置上?你发现什么?
2、两个相对的事物相对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3、你有什么困惑?
4、尝试解决P22 做一做
《描述并绘制简单路线图》自学课本P23 例4
1、例4和例3有什么不同点?说一说。

2、你会用学过的知识描述每一段赛程吗?(小组内说说)
3、有什么困惑?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预习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自学课本P27~29 例1、2
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
2、你能举例证明加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
3、你有什么困惑?
4、尝试练习: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自学课本P33~35 例1、2
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
2、你能举例证明乘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
3、乘法运算定律和加法运算定律有什么共同点?
4、你有什么困惑?
《乘法分配律》自学课本P36 例3
1、通过自学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
2、你能举例说说吗?(举例)
3、你有什么困惑?
4、尝试练习:
《简便计算——连减》自学课本P39 例1、2
1、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什么?
2、在哪种减法算式中,可以运用简便计算呢?举例说明。

3、你有什么困惑?
4、尝试练习:
《简便计算——连除》自学课本P43 例3
1、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什么?
2、连除算式中的简便计算和连减算式中的简便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你有什么困惑?
4、尝试练习:
《乘除法的灵活应用》自学课本P44 例4
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不同方法计算12×25吗?
2、你有什么困惑?
3、尝试练习: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预习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自学课本第50~51页的例题1
1、小数是怎样产生的?
2、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自学课本第52~54页的例题2和例3
1、小数的读写和整数的读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小数的读写和整数有什么不
同的地方?3、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有哪些?你能从大到小报出4个吗?
4、整数部分最小的位数是什么位?小数部分最大的数位是什么?
《小数的性质》自学课本第58~59页的例题1~3
1、什么叫做小数的性质?
2、我们在进行化简或改写时都是根据什么?方法有什么不同?要注意什么《小数的大小比较》自学课本第60页的例题4
1、你是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2、比较小数大小与比较整数的大小有什么异
同点?
2、你能总结一下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吗?
《小数点移动》自学课本第61页的例题5
1、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原数有什么变化?
2、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

怎么变化?小数大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生活中的小数》自学课本第67~68页的例题1、2
1、你收集到生活中有哪些小数?
2、你收集的小数有什么特点?如何比较这些小数的大小?如何转化不同单位之间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自学课本第73页的例题1
1、回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2、那么求小数的近似数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自学课本第74页的例题2
1、回忆求整数的改写的方法是什么?
2、那么小数的改写的方法和整数的改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如何求一个小数改写后的近似数?
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征》预习设计
《三角形的特征(一)》自学课本第80~81页的例题1、2及做一做第1、2题
1、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三角形?
2、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行?你会画三角形吗?
3、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三角形的特征(二)》自学课本第82页的例题3
1、任意地画2,3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证明一下自己的观点。

《三角形的分类》自学课本第83~84页的例题4;课本第84页“做一做“1、把所有的三角形进行分类,你有什么分法?
2、按照三角形的特点,按角和边的特点,把三角形分为哪几类?
《三角形的分内角和》自学课本第85页的例题5及“做一做“
1、什么叫三角形的内角?
2、画两个大小不同的任意形状的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并把它们相加,看看有什么特点?
《图形的拼组》自学课本第90页的例题6及“做一做“
1、你能利用手中的各种三角形摆出哪些漂亮的图形?
2、想一想,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不等腰)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动手试一试。

第六单元《统计》预习设计
1、自学课本P108-111 例1-3
2、收集5月15日一天的气温,完成统计表。

6时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20时
3、把上表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表2)
4、你能根据收集的信息和自学到的知识试着把它制作成折线统计图吗?试试看,老师相信你能行!!!
5、从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6、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预习设计
“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准备在操场边上的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两边植树,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
a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有什么问题?
b.植树有几种情况
C.计算你的设计需要多少棵树苗?利用画线段图把它表示出来吗?并将植树方案补充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