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古诗翻译合集 (二)

合集下载

【三首】小学三年级学生要学的古诗词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三首】小学三年级学生要学的古诗词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三首】小学三年级学生要学的古诗词的原文翻译及赏析【篇一】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理睬。

鉴赏《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

“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

“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

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

“学”是这首诗的诗眼。

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

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

“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

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

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

“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包含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原文】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鉴赏】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

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

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

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

’”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最新2019】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word范文 (5页)

【最新2019】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包含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原文】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鉴赏】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

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

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

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

’”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及翻译意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及翻译意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及翻译意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杭州西湖著名寺庙.林子方:作者的朋友.毕竟:到底.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别样:格外;特别.同:相同.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空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望不到头.毕竟是西湖的六月美景;特有的风光与别时不同.一片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被阳光映照的荷花显得格外艳红.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几回闻:人间很少听到.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篁:幽深的竹林.幽;深.篁;竹林.深林:指“幽篁”.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相照:与“独坐”相应;是说;度左右晃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我又是弹琴又是长嘯.竹林深处清幽寂静无人知晓;只有那天上的明月将我相照.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告诉儿子.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死去后;什么都不是你的;什么事都和你无关.但:只九州:代指中国.同:统一.王师:指南宋的军队.北定:向北方平定.我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开:开掘;开通.回:转变方向.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出:突出;出现.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鸟(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道:说.莫:不要.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名.湖光:湖面的光芒.两:指湖光和秋月.相:相互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潭面:指湖面.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当没有一丝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盛放着的一枚小小的青色的螺.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曈曈: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桃:桃符;也作春联.鞭炮响转眼间一年已过;屠苏酒暖心房春风吹拂.旭日升千门万户多明亮;人人用新桃符换旧桃符.。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及翻译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及翻译

大自然的声音(2-3段)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 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 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当微风拂过,那 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 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 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 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 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 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语文园地四
◎人心齐,泰山移:比喻只要人们齐心协力,就能创造奇迹。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 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比喻集体的智慧 大。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要 大家互相帮助才能做成事。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 波光粼粼;雨天时, 西湖云雾迷蒙。 群山若隐若现西湖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 装打扮,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神韵独特。
古诗三首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语文园地七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三年级上册古诗《山行》的诗意

三年级上册古诗《山行》的诗意

三年级上册古诗《山行》的诗意杜牧诗《山行》原文和翻译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牧诗《山行》原文和翻译,欢迎来参考!【原文】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山行:在山里行走。

寒山:指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头小路。

白云生处:指山林的深处,白云生出的地方。

坐:因为、由于。

红于:于红,比……红。

【翻译】深秋的傍晚,上得山来,眼前一条石头小路,盘旋屈曲地向山林深处蜿蜒伸展,在山林中升起白云的地方,隐约可见有居住的人家。

山路旁大片的枫林,景色撩人,不仅停车观赏,那经历了秋霜的枫叶,比春天里的鲜花还要鲜艳。

【赏析一】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时称“小杜”。

他的作品多为讥评时事之作,其诗风格豪爽清丽,独树一帜。

其写景小诗,清新生动隽永。

这首诗描写了山行途中所见,全篇画意与诗情相互生发,随着诗人悠然自得的行迹展开,信笔写来,尤以最后一句意味无穷,表达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极富感染力。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中小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林深处。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悠长,“斜(xiá)”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写出了小路屈曲盘旋的特点。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升起如云炊烟的地方,有几户人家的居所掩映的山林之中,“白云”之下。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斜长屈曲悠远的山间小路,和那几户人家应该有关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写诗人的行为变化,走着走着,诗人停下来了,因为什么?因为那些“红于二月花”的“霜叶”,那枫叶经过秋霜的洗礼之后,特别的鲜艳火红,连二月的鲜花也比不上。

那山路,那白云、那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而这枫林晚景却令他惊喜到停下来观赏,顾不得驱车赶路,足见其美的程度。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读: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包含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原文】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鉴赏】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

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

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

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

’”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古文日积月累翻译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古文日积月累翻译赏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词古文翻译赏析、日积月累翻译赏析、阅读链接翻译---------第一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第一单元日积月累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清代诗人、散文家。

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要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

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大概是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蝉儿,牧童突然停止唱歌,紧闭嘴巴站立在树下。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歌,诗中描绘了一个乡村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听到蝉鸣准备捕蝉的情形,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

---------第二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第4课《古诗三首》-------------(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 字牧之,唐代诗人。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人称“杜樊川”。

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为出色,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著有《樊川集》。

【译文】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深秋时节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是因为我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艳红。

【赏析】《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

写诗人驱车山间,看到了比二月花还要红艳的枫叶,流连忘返。

这首诗以深秋山景的生机勃勃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志趣。

(2)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译及赏析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蒙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湖: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yàn):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

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潋滟”,波光闪动。

“空蒙”,烟雨迷茫。

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

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

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

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

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

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

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全知识点走近作者: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代表诗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代表作有《赠刘景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刘禹锡(772- -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难点探究: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

他正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此时他看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情景。

2.《望洞庭》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望”洞庭的?与《望天门山》不同,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

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镜的景象;接着“遥望",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主题归纳:主题:《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望洞庭》用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感悟:美丽的景色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再普通的景色也能生出不一样的风情。

乘一叶孤舟,顺流而下;坐湖中小亭,笑赏烟霞。

让我们记下心中的感悟,成就新的诗篇。

课后习题答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背诵课文。

默写《望天门山》。

点拔:背诵古诗前,要熟读古诗。

小学三年级上、下册古诗及翻译

小学三年级上、下册古诗及翻译

【导语】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种体裁,⼜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名今体诗)相对的⼀种诗歌体裁。

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上、下册古诗及翻译》,希望帮助到您。

【上册】 1、《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宋代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夜深篱落⼀灯明。

【翻译】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不禁思念起⾃⼰的家乡。

(诗⼈)知道⼉童在捉蟋蟀,夜深了,篱笆边有⼀盏明亮的灯。

2、《九⽉九⽇忆⼭东兄弟》作者:王维(唐代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翻译】 我在异乡做客⼈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时总会思念起家乡。

虽然我⼈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

3、《望天门⼭》作者:李⽩(唐代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孤帆⼀⽚⽇边来。

【翻译】 天门⼭(似乎是由于⽔流的冲击⽽)从中间豁然断开,江⽔从断⼝奔涌⽽出。

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

两岸边的青⼭,相对着不断现出,(令⼈有两岸青⼭迎⾯扑来的感觉)。

我(仿佛乘坐)着⼀艘⼩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下。

4、《饮湖上初晴后⾬》作者:苏轼(宋代诗⼈) ⽔光潋滟晴⽅好,⼭⾊空蒙⾬亦奇。

欲把西湖⽐西⼦,淡妆浓抹总相宜。

【翻译】 在晴⽇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光。

风景秀丽;在阴⾬的天⽓⾥,⼭峦在细⾬中迷蒙⼀⽚,别有⼀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作美⼥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

【下册】 1、《咏柳》作者:贺知章(唐代诗⼈) 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翻译】 如同碧⽟妆扮着⾼⾼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条万条绿⾊的丝带。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敕勒歌》原文及翻译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

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

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雁儿落过得胜令·寻致争不致争朝代:元代作者:高克礼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

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

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三一文库()/小学三年级〔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译及赏析〕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蒙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湖: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yàn):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第1页共3页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

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潋滟”,波光闪动。

“空蒙”,烟雨迷茫。

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

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

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

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

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

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23。

三年级语文上册17课古诗三首全解

三年级语文上册17课古诗三首全解

三年级语文上册17课古诗三首全解第一首:《望天门山》古诗全解望天门山作者: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词释义】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

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背景知识】《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诗句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第二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全解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空濛:细雨迷濛的样子。

濛,一作“蒙”。

亦:也。

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白话译文】天晴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蒙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倾倒折服。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写景状物的七言绝句。

前两句写西湖初晴后雨的美景,诗人用水墨写意手法,生动地展现出西湖山水那变幻流动的光与色之美,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翻译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翻译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晩,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赠刘景文[宋]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诗句翻译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诗句翻译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诗句翻译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2、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生字注音组词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生字注音组词《夜宿山寺》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危wēi 危险危难安危危机危害垂危危及病危敢găn 敢于果敢勇敢不敢胆敢敢当敢问敢请惊jīng 惊吓吃惊惊怕受惊惊慌惊扰惊恐惊动惊喜阴yīn 阴天阴山阴雨阴阳阴暗阴沟阴谋阴极似 s 好似似乎相似类似近似神似貌似疑似野yě 山野野外田野野生野菜下野粗野视野苍cāng 白发苍苍苍白苍老苍茫苍天苍山苍松茫 mng 白茫茫茫然茫昧茫茫渺茫茫然若失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近义词反义词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近义词反义词《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近义词:依靠望看反义词:白黑人出穷富前后直弯4、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专项练习一、给下列生字注音欲牧何倍异佳借符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旧()()()魂()()()兄()()()独()()()苏()()()酒()()()屠()()()三、比一比,再组词欲()()牧()()浴()()收()()何()()倍()()河()()陪()()异()()佳()()导()()桂()()借()()符()()惜()()府()()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shǎo() zhng()少中sho()zhōng()5、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及组词《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

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及翻译

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及翻译

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及翻译【学校一班级】上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学校一至三班级古诗及翻译。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译诗】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犹如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深思,愈加惦念自己的家乡。

【学校一班级】下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诗】春天的夜晚始终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似乎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肯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诗】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慢慢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摇摆,似乎在轻轻地摩挲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分散着。

杨柳好像为这浓丽的景色所沉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赶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译诗】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响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突然想要捕获树上鸣叫的知了,就立刻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诗】泉水的出口很疼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爱这晴天风光的严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学校二班级】上册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诗】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立的菊枝在寒风中依旧显得生气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需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季节啊!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诗】石路曲折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

停车只是由于宠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初三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初三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第⼀部分(1-----1)写陈胜的出⾝和青年时期的远⼤抱负。

陈胜是阳城⼈,表字叫涉,吴⼴是阳夏⼈,表字叫叔。

陈胜年轻时,曾同别⼈⼀道被⼈家雇佣耕地。

(有⼀次)他停⽌耕作⾛在⽥埂上⼼中愤愤不平了好久,说:“假如有⼀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

”雇⼯们笑着回答说:“你是给⼈家当雇⼯的,哪能富贵呢?”陈胜长叹了⼀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第⼆部分(2--2)写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

秦始皇⼆帝元年七⽉,朝廷派遣九百名贫苦百姓去驻守渔阳,临时停驻在⼤泽乡。

陈胜、吴⼴都被编进戍边的队伍⾥,并担任领队。

正巧碰上下⼤⾬,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砍头。

(第⼀层:写起义的原因)陈胜、吴⼴就商量说:“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死好吗?”陈胜说:“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好久了。

我听说⼆世是(秦始皇)的⼩⼉⼦,不应当继位做皇帝,应当继位做皇帝的是公⼦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带兵。

现在有⼈听说扶苏没有罪,⼆世却把他杀死了。

百姓们⼤多听说他很贤明,但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是楚国⼤将,多次⽴下战功,有爱护⼠兵,楚国⼈很爱怜他。

有⼈认为他死了,有⼈认为他已经逃⾛了。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假称是公⼦扶苏和⼤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

”吴⼴认为他讲得很对。

(以上是第⼆层:突出⼀个“谋”字,重点写陈胜对形势的分析。

)于是就去占⼘。

占⼘的⼈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功,并且能建⽴功业。

然⽽你们还是把事情向⿁神问⼀下吧!陈胜、吴⼴听了很⾼兴,考虑(占⼘⼈所说的)⼘⿁(这件事的⽤意)”,说:“这是叫我们利⽤⿁神来威服众⼈罢了。

”就⽤丹砂在绸⼦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的鱼的肚⼦⾥。

⼠兵们买鱼煮了吃,发现鱼肚⼦⾥(绸⼦上)写的字,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

(陈胜)⼜暗中使吴⼴到驻地旁的丛林⾥的神庙中,夜⾥⽤⽵笼罩着⽕(装作⿁⽕),⼜装作狐狸嗥叫(向⼠兵)喊道:“⼤楚要复兴,陈胜要称王。

2021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译文

2021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译文

小学语文1-6年级上册所有的古诗+翻译都在这里啦,快来收藏学习!一年级上册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团团:圆圆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古诗翻译合集(二)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意: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