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教学目标

第二章  教学目标
第二章 教学目标
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分类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四节 教学目标的发展
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辨析 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 2、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
二、当代几种教学目的论 1、强调伦理的教学目的论 2、强调形式训练的教学目的论 3、强调知识技能的教学目的论 4、强调发展的教学目的论 5、强调实用的教学目的论 6、强调自我实现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目的论
三、教学目标的功能 1、定向功能 2、控制功能 3、激励功能 4、评价功能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分类
一、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1、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2、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 3、动作技能领域的分类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态度 2、动作技能 3、言语信息 4、智力技能 5、认知策略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 1、教养的目标 2、教育的目标 3、发展的目标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 灵活性 科学性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目标分解 2、任务分析 3、起点确定 4、目标表述
第四节 教学目标的发展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目标 1、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2、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发展趋势 1、多种目标的结合 2、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部编版2022-2023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的第三节《青春期》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三套

部编版2022-2023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的第三节《青春期》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三套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接下来由我对第三节教学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类的产生”中的第三节,是前一节“人的生殖”的深入与延伸,又是下一节“计划生育”的前提与基础。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在人体发育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形成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愿望,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确保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理解青春期是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并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把握好青春期的健康知识;2.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有哪些身体变化及卫生;3.青春期的主要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用正确的方式指导自己健康渡过青春期。

【情感目标】:通过对青春期的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师生之间密切交流,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并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2.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对自身变化进行适时合理的调整,健康度过青春期。

四、说学情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中,可能有一部分人已经进入青春期了。

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必要的调查。

例如,从学校卫生室借来学生七年级以前的体检表进行分析研究;安排学生在课前测量一下身高和体重,或在全年级做一次问卷调查,以便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身体、生理和心理情况以及他们所产生的疑问。

五、说教法和学法采用问题讨论法,通过设疑引学,示例讨论、分析理解,答疑解惑、卫生保健等环节,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给每一个同学发一张调查问卷,看一看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

不写姓名。

对于问题的回答,同学们可以用“是”、“不是”或“不知道”的方式作为答案。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

1.你是几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2.男生:你出现喉结了么?女生:你的乳房开始发育了吗?(回答“是”或“不是”)3.男生:你有没有出现遗精(回答“有”或“没有”)女生:你有没有出现月经?月经期间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么?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6.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女生(男生)?你为什么会喜欢她(他)呢?7你对自身的发育有没有产生困惑?是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我们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而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第二章 教学目标

第二章 教学目标

第二章教学目标第一节教学目标概述一、教学目标的概念辨析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体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它的实质是“培养人的总要求”。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具体要求,它是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

它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没有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就可能会空置而无法落实。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可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不同层次。

课程教学目标相对于培养目标来说,它是具体的,就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应该明确又清晰。

2、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将教学目的外化为可操作的具体的目标。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性的要求,它对各级各类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当代几种教学目的论1、强调伦理的教学目的论这一派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着重养成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强调形式训练的教学目的论。

训练说认为人类生而具有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能力,教学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悟性或理性能力、思维能力。

3、强调知识技能的教学目的论强调知识技能的教学目的是希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博闻强识的人。

这里需要区别的是,对知识有不同的认识,我们应该批判的是死记硬背的、僵化的知识,而应该把知识看成是认识不断发展的结果,从认知的角度来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4、强调发展的教学目的论这一派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尤其重视后者。

对于发展的内涵,不同的人赋予了不同的理解。

5、强调实用的教学目的论实用主义的教学目的是在反对教学脱离社会、脱离学生实际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的。

课程与教学目标讲义

课程与教学目标讲义
行为目标的作用是随着课程研究领域的 独立而出现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 这种目标取向一度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占 据主导地位。
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 性
行为目标领域中的重要人物
泰勒用行为+内容来陈述目标
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taxonomy)”把“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 新的阶段。“知道……”,“理解……”
2、教育目标(educational goals, goals of education)是教育目的的下 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 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分别不 同的教育目标。也常称为“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英文一般 为educational goals or purposes。如 义务教育、高中(普高、职高)培养目标 等。
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
课程与教学 目标
1、教育目的(educational aims, aims of education)是总体的、指教 育的总体方向, 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 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教育目的” 是最终的教育价值,它具体体现在国家、 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 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中。
梅杰等人发动了“行为目标运动” (behavioral objectives movement)把“行 为目标”取向发展到顶峰。
如:“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 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
传统的教学目标分类
在西方的课程与教学组织和设计中,长期以来占支配 地位的主张是把教学目标分为“事实、技能和态度” 三个领域。
提出了阅读能力方面的目标,从形成语感到阅读方法,从 文学作品到文言文等。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 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 副本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 副本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 1.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成哪几个方面?每个 方面又是如何分类的? 2.加涅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
第二节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等人)
认知领域: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布卢姆) 情感领域: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 品格形成(克拉斯沃尔、布卢姆)
已知: 证明:RT=ST
加涅进一步提出五种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如下的层次关系:高级规则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为先决 条件,规则学习以定义性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定义性概念学习以具体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具体 概念学习以知觉辨别为先决条件。这是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的核心思想。
三、【美国】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分类理论 1.抽象符号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4.发现学习 四、【前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教育目标 2.教养目标 3.发展目标 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学目标的分类 1.结果性目标 2.体验性目标 3.表现性目标
2.表意目标的表述方法
表意目标的表述,不在于明确学生从事教育活动后应该展 示的行为结果,而在于描述教育中的“际遇”:指明儿童 将在其中作业的情境、儿童将要处理的问题、儿童将要从 事的任务,但并不指定儿童将要从这些“际遇”中学到什 么。
比如: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咏雪》的 意境。 阅读和评价《海燕》的启示。 考察《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 参观野生动物园,讨论其中的趣味。 使用电线和木材,设计三度空间。
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 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美】辛普森
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加涅)
态度: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对某类活动的积极偏爱、有关 公民身份的态度。

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析

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析


智力技能包括四个亚类: 1.辨别 2.概念 3.规则 4.高级规则 ㈢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 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具体包括识记策略、精加 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



㈣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指导学习者进行身体运动、动手操 作等活动时所需要的能力。 ㈤态度 态度是心理和神经中枢的准备状态。它们通过经 验来组织,并施加直接的或间接的与所有对象 或情境有关的个体反应。


4.价值观的组织 价值观的组织是指当个人以不同的程度评价许多事物 的价值时,就已开始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将这些不 同的价值系统组织起来,且具有一致性,就是价值的 组织。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解释、申辩、判断。 5.品格的形成 品格的形成是将价值系统内在化,成为个性的一部分, 个体依其信念行事。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表现、实践、 示范。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收集资料以确定基本价值 (二)确定教育方针 (三)确定教育目的 (四)确定教育目标 (五)确定课程领域与科目 (六)确定课程目标 (七)确定教学目标
三、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 步骤

㈠目标分解 目标分解需要经历四个步骤: 学习需要和兴趣的分析。 学习任务选择。 学习任务的组织。 单元教学目标的表述和归类 。

1.识记(知识) 识记也称作知识,这是认知目标中最低层次的能力, 包括记忆名词、事实、规则和原理等。常用来表示这 种能力的行为动词有:描述、认出、配对、界定、说 明、列举、阐明等。 2.领会(理解) 领会是指能了解所学过的知识或概念的意义。常用来 表示理解能力的行为动词有:转换、估计、说明、举 例、预测、摘要、归纳等。方式:转换、揭示、推断。

人教版册八年级生物上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册八年级生物上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与反思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一、教学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3.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认同应辩证地认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三、教学设计思路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两大类群。

这两大类群中的许多动物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同时采取问题引导、表格归纳等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由具体动物的特征逐步归纳总结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比较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说明节肢动物的结构更为复杂。

此外,运用讨论、资料分析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常见的双壳类动物(如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解剖的实验器材,节肢动物(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蜈蚣、虾等)的标本,搜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实例资料等。

2.学生准备搜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实例(如有条件,还可调查市场中软体动物的种类,并准备1至2种熟悉的种类用于交流。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素材积累】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

大家好
23
我有一个邻居,她丈夫爱上了别的女人,提出和她离 婚。离婚的时候她只有一个条件:儿子由她抚养。她收入 不高,可她脸上总是带着笑容,那笑容可不是装出来的。 为了抚养儿子,她每天都辛辛苦苦地工作上。可是她说: “我从来不觉得苦和累,只要一看到儿子的笑脸,就觉得 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对她来说,幸福就是看 到儿子的笑脸。
教学重点
通过讲解问题要求和学习范文,使学生牢固掌握写作议论文的知识,抓住议 论文的基本特征(三要素),并掌握基本写作方法。
大家好
11
以上案例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 点概念混淆;
2、教学目标的陈述过于含混、抽象、笼 统;
3、把教学目标作为老师要做的事,没有 陈述期望学生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15.瓶 (量) 16.啤酒 (名) 17.斤 (量) 18.公斤 (量) 19.苹果 (名) 20.支 (量) 21.等 (助) 22.书店 (名) 23.报纸 (名) 24.杂志 (名) 25.中文 (名) 26.英文 (名) 27.日文 (名)
大家好
19
会话
(杰克和皮尔在商店里) 售货员:你们要买什么? 皮尔:我们要买一件衬衣。 售货员:要什么颜色的? 皮尔:你们有什么颜色的?
售货员:红的、白的、黄的、蓝的、绿的都有。 你要哪一件?要这件,
还是要那件?
皮尔:给我那件蓝的,我看看。
售货员:这件是大号的,请你试试。
皮尔:不大不小,很合适。多少钱?
售货员:八十五快。你们还要别的东西吗?
杰克:我要买一双鞋子。
大家好
20
售货员:运动鞋还是皮鞋? 杰克:我要黑色的运动鞋,你们有没有? 售货员:有。您穿多大的? 杰克:我穿45号的。 售货员:好的,请等一等。这双怎么样? 杰克:不错,很合适。多少钱? 售货员:一百五十块一双。 杰克:不太贵。 售货员:衬衣和鞋子一共两百三十五元。 杰克、皮尔:给您三百块。 售货员:找你们六十五块。 杰克、皮尔:好,谢谢,再见! 售货员: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精心整理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

近三十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开发一套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西方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一种教学技术,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行为观和认知观。

前者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后者强调用内部心理认知能力来描述教学目标。

尽管这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致认为,描述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题内容,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

股票、债券、保险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界定股票的性质;列举持有股票的意义;分析股票的特点;阐释股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界定债券的性质;说明债券的基本要素;划分债券的种类并比较三者的异同;阐述国债发行的目的(3)界定保险的性质;阐明保险的功能和特征;明确商业保险经营主体;划分商业保险的种类;掌握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1)比较购买债券、股票、保险等投资方式异同,学习辩证思维的方法;(2)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3)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观念。

要能够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要积极学习投资的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一、陈述教学2、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

阐明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必须是特定的、准确的行为术语,是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而不能是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

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进行过研究。

如通过本课时教学后,学生能够根据所布置的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

(二)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1.新课程教学目标是三维结构,即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即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

近三十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开发一套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西方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一种教学技术,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行为观和认知观。

前者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后者强调用内部心理认知能力来描述教学目标。

尽管这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致认为,描述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题内容,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

股票、债券、保险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界定股票的性质;列举持有股票的意义;分析股票的特点;阐释股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界定债券的性质;说明债券的基本要素;划分债券的种类并比较三者的异同;阐述国债发行的目的(3)界定保险的性质;阐明保险的功能和特征;明确商业保险经营主体;划分商业保险的种类;掌握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1)比较购买债券、股票、保险等投资方式异同,学习辩证思维的方法;(2)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3)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观念。

要能够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要积极学习投资的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一)陈述教学目标的两点基本要求1、详细说明目标内容。

教学目标应明确地表达或阐明教师的意图,以使人们观察了学生的行为或学习作品后,便能判断目标是否已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2、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

阐明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必须是特定的、准确的行为术语,是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而不能是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二、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目标《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也以通选课的形式为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或关心关注教育事业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观察、分析、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小学教育、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一)理论和知识方面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的界说和课程与教学观的构建、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考察、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评价等方面。

(二)能力和技能方面养成关心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识,学会运用有关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能够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

五、教材与推荐读物1.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2.靳玉乐:《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3.徐学福:《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5.谢利民《现代教学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6.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7.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学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靳玉乐等:《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六、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学生成绩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和学习表现、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三部分,各部分成绩在学期总成绩中的比例为10%、20%、70%。

七、其他说明本课程的教学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二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三是继承和批判的结合;四是学习与研究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PowerPoint演示文稿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PowerPoint演示文稿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与案例分析
浙江省临海市教育计课程的任务是为了让教师能够系统 地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的原理、特点和设计方法; 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和 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 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方 法,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和效率。
D、无法回答
另一位教师上的是《理想》,他的问题是:作者 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诗?(在没有提供任何背景资 料的情况下,让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并且是本节 课的第一个问题,学生无法回答)
⑨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问题。现在问题在教学环节太 多。效率太低。正确的做法是 “清晰、简洁、集 中”。这是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提出的,清晰便于学 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学习,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 习惯;简洁集中则是便于学生把握和积累,便于重 点和难点的解决。
朗读:准、实、情、节奏;
默读:视、扫、猜、重读;
细读:圈、点、吟诵,研究读;
略读:浏览、跳读、点读、速读;
比较读:同类、异类、部分、整体;
扩展读:作家、题材、体裁、手法;
创造性阅读:转换角度、查找资料、提取和重组、 运用与创新
具体处理:如:上下文的联系和照应;走进文本 的方法;阅读中的思考;阅读中的停顿和继续;阅读 中前后的比较;关注细节和生动处;展开情景想象和 联想;联系语境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思考作者的写 作动机;思考作者的文章结构安排精妙,作者为什么 这样思考,有类似的事情出现吗?你同意作者的观点 吗?相信的理由?我们该怎么看,怎么做?等等。
3、改革的现实呼唤“教什么”,“怎么 教”“怎么学”的理论。
教学,应该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因此,设计当成为教学的基本要求。预设,只要有 课堂,有师生关系,我想就不会消失。

基础教育学 第三节基础教育的目标

基础教育学 第三节基础教育的目标

一、关于教育目标的一般原理
(一)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特性 (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意义和作用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
概念
•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 总的要求,即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 总体设计。
• 培养目标:是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的设想或规定。
• 党的“十七大”报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 育,提高教 育现代化水平,培养穗智体莞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 满意的教育”。
提纲
一、关于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一般原理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
(一)确立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的依据
(二)基础教育目标体系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
(一)确立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的依据
(二)基础教育目标体系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
纵向系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教育行动目标
纵向目标:(高一层级向低一层级层层转化,由概括
性向具体性转化,由指导性向可操作性转化,由宏观向微观 转化):目标制定
教育目的 基础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教育行动目标
贯彻和实现:则反之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
(一)确立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的依据
(二)基础教育目标体系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
见P55-56
•1.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
•2.普通中学的教育目标
提纲
一、关于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一般原理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为我 国经济 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 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 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这一有关教育目的的表述很快被人们所认同,并将这一人 才规格概 括为“四有、两热爱、两精神”。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明确表述了党的教育方 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 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 教学目标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 教学目标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了解灯泡灯丝电阻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1.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80文字内容与插图,将基本的实验过程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1.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是0.4 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解:由R=得R===18Ω。

2.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电阻阻值的方法叫伏安法。

所以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U/I。

3.在测量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应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阅读P80图17.3-1,我们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时候,需要哪些器材?这些器材应该怎么连接?为了让测量的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应该怎么做?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比较一下这些设计方法的优劣,画出本组的电路图。

(在PPT上展示右图)3.动手做一做:对照电路图,选择好正确的量程,连接好实物,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与电压值。

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对应的阻值,完成下面的表格。

4.想一想:在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起什么作用?答:(1)保护电路;(2)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以便进行多次测量。

5.如果将上面的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多测量几次,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有什么变化规律?答:小灯泡的阻值是变化的。

变化规律是通过的电流越大,灯丝的阻值越大。

6.我们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时候能否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答:不能,因为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不是一个定值,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没有意义。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1.在本实验中,手和眼的分工不同:手移动滑片,眼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为了保护电路,滑片先置于阻值最大处,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要让电路中的电流从最小到逐渐变大。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的教学目标第一节:引言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是为了迎接新生,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它不仅要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还要为他们的整个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培养兴趣和好奇心首先,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第三节:培养社交技能其次,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的教学目标还包括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能。

在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和集体活动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并帮助他们建立友谊和合作意识。

第四节:促进语言发展第三个教学目标是促进孩子们的语言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和语言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学习并运用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节:培养认知能力此外,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的教学目标还应包括培养孩子们的认知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第六节:培养动手能力第六个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绘画和玩具拼装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巧。

第七节:培养情感管理能力此外,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的教学目标还应包括培养孩子们的情感管理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情商和自我调节能力。

第八节:促进审美发展第八个教学目标是促进孩子们的审美发展。

通过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活动,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第九节:发展身体协调能力此外,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的教学目标还包括发展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通过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发展,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第十节: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第十个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和实例引导,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作息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健康意识。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克拉斯伍等人的分类理论告诉我们,情感或态 度的教学是一个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教 科书上的的价值标准对学生来说都是外在的, 学生必须经历接受、反应和评价、组织等连续 内化的过程,才能将他们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价 值。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学习结果分为:言 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 • 言语信息:学习者学习以后,能够记忆事物的名称、符号、 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 需要时将这些事实陈述出来。虽然言语信息的学习主要涉 及的心理过程是记忆,但并不能就此轻视这类学习结果, 它同样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判断学生是否获得信息主要看 他们是否能把获得的信息表述出来。 • 智力技能: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 作用的能力。智力技能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 高级的过程。智力技能可以细分为: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


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水平分类
学习水平 模 仿 具 体 行 为 1.对演示、动作的模仿,对工具和装置的使用 2.把描述语言转化为实际动作 1.解释装置结构原理 2.动作作用解释 3.动作结果的解释和概括
对模仿动作的 理解
动作组合协调
1.动作分解和组合协调的实现 2.动作组合计划设计 3.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概括,并写出实验报告
(1)接受或注意——愿意接受或注意某一件事情或活动等(安静听讲) (2)反应——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积极完成 作业) (3)评价——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判断 (刻苦学习) (4)组织 ——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的情境时,将价 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他们的相互关系及 他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 系。(先处理集体的事,然后考虑个人的事;形成一种与自身能力、兴 趣、信仰等相协调的生活方式) (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 渐形成个人的品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英语教学设计 【第三章】英语教学要素分析

英语教学设计 【第三章】英语教学要素分析
• 与行为目标不同,生成目标是过程取向的。
“表现性目标”取向
在“行为目标取向中,目标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它明确了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应 该发生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要确定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明确课程目标,将教材中的单元目标与课程目标比较联系,然后根据教材的 具体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在“行为目标取向中,目标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它明确了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应 该发生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生成目标”取向
• 与行为目标不同,生成目标不是预先制定的课程指令、课程文件、课程指南,而是教育情景中随着 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学目标,是教育情景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英语教学设计
第三章 英语教学要素分析
第一节 学习者分析
请思考
李老师负责两个高中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他比较喜欢设计表演类活动。但是,他发现两 个班中A班同学比较喜欢表演类活动,而B班同学表现总是不积极。有时,连A班同学也不 太喜欢他设计的表演类活动。
请你思考,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存在什么问题?他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方式
01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
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的、持久的、并具有个性化的 认知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学习者所采用的吸收、处理和储存新 信息、掌握新技能的方式。
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方式
基于感知模式的学习风格分类
根据人们感知模式的不同,学习风格可以分为视觉学习、听觉学习、体验学习和触觉学习。
调整自己学习方式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目标
准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三〕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 行为目标取向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它表达了
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它以对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
第8页,共26页。
〔四〕行为目标的优势与缺乏: 1、优势: 行为目标抑制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点,在课程与教
学领域科学化的历程中作出了积极的奉献。行为目标由于自身的 特点便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便于教师将其教学内容准确地 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便于准确评价学生对根 底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教育目标的达 成是有益的。
〔二〕生成性目标的特点
生成性目标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 果。
〔三〕生成性目标的价值第14页取,共26向页。
〔四〕生成性目标的价值与缺陷 1、价值: 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
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当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被内 在统一起来之后,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教育过程 中,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自己的目标, 而不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强加的目标。学生有权利决定 什么是最值得学习的,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 的学习的时候,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探究已有的知识。
第15页,共26页。
2、缺陷:
过于理想化。首先大多数教师没有受过与学生进展有意义对 话的训练。其次,很多教师也可能不运用这种互动性教学方法, 因为这需要额外的方案和努力。最后,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什 么对他们是最好的。总之,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太开放 了,学生可能很难找到适切性。
第16页,共26页。
(二) 课程与教学目标 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具体表达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
的教育价值。
(三)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决定教育目标的状态、内容和方向,而教育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参说明
(生物) 教学目标陈述
1. 能复述史前生物的种类、生命周期, 初步知道史 环境对生物种群的影响,生态环境中动植物 前动物的概 的相互依存,生物随时间而进化;(科学知 况; 识) 2.在教师指导下,每个学生动手制作一 初步知道地 球上生物的 张生物进化表,整理并呈现史前生物种群的 演变过程; 分布时段及变化;(科学工具) 学 3.在交流或辩论活动中,分享自己对 会运用观察、 “生物进化的漫长进程”的体验、感悟。 推理等科学 方法分析问 (科学交流) 题。
问题3:主体缺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贴标签现象 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育学 生自觉地抓紧时间学好功课。 学生能认真观看学校组织的反映 爱国主义的影片,并在小组会上谈自 己的观后感。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 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 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
良好陈述的目标实例:
案例分析
• 案例: 理解水循环原理: a.说出水循环类型。 b.对照水循环示意图,描述水循环的几个 过程。 c.能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水资源是否“取之 不竭,用之不尽”。 d.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 理意义。
3.艾思纳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 心理学研究表明,并不是任何内隐的心理 活动都能用行为动词外显化。一部分在认 知方面的高级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并 非通过一、两次教学或参加一、两次活动 以后便能立竿见影的。为了弥补前两种教 学目标陈述技术的不足,艾思纳提出了表 现性目标陈述技术。这种陈述技术要求明 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 每个学生应从这种活动中习得什么结果。
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应如何描述
原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元谋人、北 京人、山顶洞人的地点与 距今年代;北京人与山顶 洞人的生产与生活;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 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 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 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 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发 学生的爱国感情。 修改后的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标出元谋人、北 京人发现的地点并说出他们 距今的年代。 2)观察图,描述北京人与现代 人的不同。 3)能够说出反映远古人类生活 的有:考古文物、神话传说、 遗址等。 4)想象北京人的一天。 5)收集我国各地远古人类的考 古资料,并按照时间顺序排 列,能交流学习“中国是人 类的起源地之一”后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陈述常见问题
问题1:主体错位
使学生…… 让学生…… 提高学生……
问题2:主体越位 以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代替教学目标
如:(计算机)如何安装和设置输入法 设置鼠标和显示 添加删除系统和第三方程序 添加打印机 强化学生使用控制面板调整系统的意识
问题3:主体缺位
目标盲目空泛
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归纳中心思想 品位含义深刻的语句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一节英语课的目标
• 原目标:
– 学生将学习英语单词的含义 – 学生将练习英语单词的发音 – 学生将学习怎样活用英语动词
• 从结果的角度的描述
– 学生将能说出英语单词的汉语意思 – 学生将能正确地读出英语单词 – 学生将能正确地运用英语动词的各种时态变化

Company Logo
• 行为主体(Audience) 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 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因此,教学 目标设计应以学生为出发点,目标的行为主体应是 学生,而不是教师。 • 案例:“培养阅读海陆位置图和工业分布图的能 力”、“培养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这样的目标 行为主体是教师。这样表述意味着只要教师让学生 “阅读海陆位置图和工业分布图”,目标就算达成 了,至于学生达到了多少预期的学习结果,则没有 得到关注。所以,设计教学目标应该采用学生为行 为主体的语句。如“运用……说明……”、“阅 读……说出……”,真正使行为主体——学生具有明 确的“学什么”、“做什么”的意识。
1.马杰行为目标陈述法
马杰行为目标陈述技术一直对当今世界 有着至深的影响,其特点是用可观察可测量 的行为动词来陈述目标。他认为一个好的行 为目标包括三个要素: 一是说明学生通过教学后能做什么(或说什 么); 二是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 三是符合要求的行为标准
案例分析(地理)
1. “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2.“给出中国地形图,1分钟之内找出塔里木盆 地,并描述其自然位置”
思考: 行为目标陈述法有何利弊?
评价
行为目标陈述法摆脱了传统目标陈述模 糊的弊端,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性强。 但也有其缺陷:注重可观测的外部行
为,而忽视反映内心活动的心理过程,极 易导致教师只注重学生外在行为表现, 而不注重学习心理的发展。
• 行为动词(Behavior) 在教学目标的表达上应力求明确、具体、 可以观察和测量,避免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 言表述。像“知道”、“了解、“认识”、 “掌握”等抽象动词。
• 艾思纳的表现性目标主要是针对情感领 域目标提出的,对新课程“情感态度价 值观”目标陈述具有参考作用。
• 但是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目标只能作为 教学目标具体化的一种可能的补充,不 能过分依赖这种陈述技术,不然又会回 到传统老路上去。
四.教学目标陈述新策略
依据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陈述
选择外显化的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行为条件表述的四种类型:
①关于辅助手段的使用: 如“允许查阅辞典”; ②提供信息或提示: 如“能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中------”、 “根据组图,能写出300字的短文”等; ③时间的限制: 如“在10 分钟内,能------”、 “通过两课时的学习能记住------”等; ④完成行为时的情景: 如“在课堂讨论时,能叙述------要点”。
行为动词
陈述教学目标是为了使陈述应该把握 准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以及 怎么学,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具体 的、明晰的,而不应该是抽象的、模糊的, 它必须是可观察可检测的。
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
常用的可观察可检测的学生行为的词语
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知识与技能) 1、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体验性目标(主要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能说出所提供的材料中对人物神态与动作 描写的作用; 能对学生习作中一些对人物神态、动作描 写上的不妥之处进行修改;

能根据所给的材料形象地续写一段描述神 态、动作的文字。

Company Logo

(地理)《中国地形特点》

– –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中国地形的三大特点及 其影响;

Company Logo
(数学)《圆的轴对称性 》
1.参与操作、观察、归纳、猜想等学习活动, 经历探索圆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能说出垂 径定理 的来源。 2.能说出弧的中点、弦心距的概念,并运用 垂径定理解决有关弦、弦心距以及半径之 间的证明和计算问题 。 3.能举例说明圆的轴对称性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
力求使三维目标表述科学合理,利于学习结 果的检测。
五.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 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 四个: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 和行为标准(表现程度)。
• 案例:学生(行为主体)在指定的材料 阅读基础上(行为条件),比较(行为 动词)两个区域的地理特征,至少各举 出2个特点(行为标准)。”
(化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 1.能陈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 题步骤和它所依据的化学原理。 • 2.能正确解答已知反应物求生成物和已 知生成物求反应物的简单计算题。 • 3.能解答生成物或反应物的单位需要换 算成纯度非百分之百的计算题。
教学目标的陈述具体要求请大家看书
P12——13
三、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学习水平
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 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 水平,用以评价学生有学习表现或学习 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 重力》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理解重力。 (属于内部心理描述)
能说出重力产生的原因;能根据质量的大 小算出所受重力的大小,并指出重力的方向;能 说出g=9.8牛/千克的意义;能利用重力的方向总 是竖直向下的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会作重 力的图示。(属于外显行为描述)
• (物理)《力的图示》 – 能说出力的三要素; – 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三要素 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 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图示法 作出正确的图示。
Company Logo

(语文)《神态与动作描写训练》

– –
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对人物神态与动作 描写的词语;
教学目标四要素
行为主体:学生 行为动词: 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评 行为条件: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 围 学习水平:学生学习结果的程度,或最低标准 (从准确、速度、质量确定)
行为主体——学生 教学目标强调陈述的主体是学生, 那就是说,只有当学生的行为发生了与 教学目标的规定相应的变化,才算完成 了教学任务。 要从学生的角度描述结果。这与以 前的教学目标不同。
陈述新策略的目标陈述 “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每一章节的 教学课题都进行了行为目标取向的设计 与陈述,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 陈述设计时,应将 “标准”中相应内容 的目标陈述,尤其是可观测的行为动词 作为重要依据。
• 选择外显化的行为动词 教学目标反映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教学目标不仅应记载在教师的教案设计 中,供自己“导教”,而且应在课堂上 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楚明了的解读, 指示学生通过学习后“我能做什么”, “我的哪些行为”将被教师评价和测量, 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