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暴力下的温情 余华《活着》中的人文关怀
《活着》苦难叙事的当代价值,人文意义审美意义现实意义
《活着》苦难叙事的当代价值,人文意义审美意义现实意义《活着》是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在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里,经历世事变迁,饱尝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
本文从苦难叙事的角度,分析《活着》在当代的价值、人文意义、审美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期揭示这部作品在文学和社会领域的深远影响。
一、引言《活着》以福贵一家人的生活为主线,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变迁。
在这部作品中,余华运用苦难叙事手法,深入剖析了社会现实、个体命运和人性内涵。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苦难叙事,探讨《活着》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二、苦难叙事的当代价值1.反映社会现实:《活着》通过福贵一家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矛盾。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引发了读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批判现实:在《活着》中,余华对旧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不平等和不公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这种批判现实的精神,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意义。
3.激发思考:通过对福贵一家苦难生活的描绘,余华激发了读者对个体命运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从而引导人们关注现实、反思历史。
三、人文意义1.关注个体命运:《活着》关注了福贵一家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个体命运,展现了他们在苦难中顽强生存的精神风貌。
这种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彰显了作品的人文关怀。
2.传承文化:通过讲述福贵一家的人生故事,余华传承了民间文化和价值观念。
这使得《活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
3.彰显人性:在苦难中,福贵一家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弱点。
这种对人性的揭示,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人文内涵。
四、审美意义1.叙事手法:《活着》以真实、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福贵一家的苦难生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
2.人物塑造:作品中福贵、家珍、有庆等人物形象丰满、鲜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人物形象,使作品具有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3.艺术表现:《活着》以悲剧美学为基础,展现了福贵一家在苦难中生存的艰辛和坚韧。
《活着》读后感
《活着》——人生苦难的缩影
《活着》是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福贵在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所经历的人生苦难。
这部作品以其真实、质朴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上个世纪中国农村的生活现状,展现了人在苦难中顽强生存的精神力量。
小说以福贵的命运为线索,串联起了一个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福贵原本是一个富家少爷,但由于赌博成性,最终导致家道中落。
在经历了生活的重重打击后,他失去了家人,只与老牛相依为命。
然而,即使在如此艰难的境遇下,福贵依然顽强地活着,承受着生活的种种苦难。
在《活着》这部作品中,余华用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
福贵、家珍、有庆……这些角色犹如我们身边的亲人,他们的命运牵动着我们的心。
作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生活虽然充满了苦难,但人只要有信念和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活着》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让我们看到了人生苦难的缩影。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但正是这些苦难成就了我们的生命。
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要学会坚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着,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文学与人文科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文学与人文科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一种对人的关怀、关注和尊重,涵盖了个体的情感、意识、价值观以及社会中的关系和冲突等各个层面。
在文学和人文科学作品中,人文关怀的表达是一种力量,它能够启迪人们的心灵,传递出智慧和温暖。
通过描述和思考人的情感、生活以及社会问题,文学和人文科学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人文关怀,激发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改变。
首先,文学作品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关怀。
文学是人们对生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性表达,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塑造,文学作品扩展了我们对他人经验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在小说《活着》中,作家余华通过描绘主人公的苦难经历和生活哲学,表达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深思,使读者对人类的困境和生命的真谛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同时,文学作品也能够唤起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如在鲁迅的小说中,他通过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描写,表达出对社会不公正的关切,引发了对人权和社会正义的讨论。
其次,人文科学作品则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关注人文问题。
人文科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通过分析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数据和现象,探寻人类社会的规律和价值。
比如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通过对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研究,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为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在社会学领域,研究者通过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分析,关注社会的公平和和谐,提出了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些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指导,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人类自身和社会进步的关怀。
最后,文学和人文科学作品也可以相互融合,呈现出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文学作品通过科学的思维和观察,可以更真实地揭示人类的情感和行为动机,同时人文科学作品通过文学的艺术表达,能够更加直观地把人文关怀传递给读者。
比如,一些以现实题材为基础的科学小说,既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揭示社会问题,又能够通过文学的手法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和思考。
这样的作品既有科学性的严谨性,又注重人的感受和情感,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使作品更具意义和价值。
《活着》中的生命尊严与人性强韧
活着中的生命尊严与人性强韧1. 引言《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民的人生故事,触及了生命的尊严和人性的强韧。
本文将分析小说中几个关键场景和角色,探讨其中所体现的生命尊严以及人性强韧的主题。
2. 父爱之伤与承受小说中主人公福贵经历了家庭破裂、丧偶、失去子女等多次打击。
在这些困境中,福贵展示了顽强生存的意志和对生命的尊重。
在面对儿子患病无法治愈时,他不惜倾其所有寻求医治,表达出一个父亲绝不放弃孩子、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坚定信念。
这展现了福贵对亲情和父爱之伤承受能力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彰显了他对自己与周围众生共同存在价值与诉求认知。
3. 生死相依与友情纽带在小说中,福贵与他的挚友、兄弟从年轻时相识相知,共同劳作,互相扶持。
无论是在农村生活还是在病难困境中,两人始终坚守着彼此之间的情谊与友情纽带。
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帮助,小说呈现了真诚友谊与信任对于生命力量的支撑和激发。
4. 生命尊严与反抗精神小说描绘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动荡年代的背景,包括土地革命、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
福贵作为一个农民面对这些变革,他并没有妥协或者屈服于逆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维护个体尊严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反思和反抗。
5. 生命意义探索当福贵面对种种苦难和磨难时,他内心始终有着追求生活意义和寻找存在价值的渴望。
尽管被打击压迫,他依然保持一颗坚定善良的心,给予他人关怀与帮助。
小说通过福贵的遭遇和思考,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真谛和存在的意义。
6. 结论《活着》中所展现的生命尊严和人性强韧在不同场景和情境中得以体现。
通过主人公福贵坚毅不屈的精神和对亲情、友情、社会正义以及生命意义的追求,这部小说揭示了人性最原始、最可贵的一面。
残酷叙事中的人性礼赞——余华的《活着》赏析
TT HEORETICAL HORIZON5从以1987年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正式步入文坛,到以中篇小说《鲜血梅花》、《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等融入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文学潮流,再到以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融入90年代兴起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余华的文学创作道路可以看作是80年代中后期登上文坛的那批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道路的缩影。
在主张打破文学创作传统与常规的先锋文学潮流中,余华和苏童、莫言、格非、残雪这批同期作家一样,以独特的话语方式进行小说文体的实验,追求自己的文学风格。
在这场持续五六年的文本形式的实验中,余华的叙事方式和叙事能力得到了极好的锻炼,为他之后形成成熟的文学创作风格夯实了基础。
到了90年代,先锋文学的潮流开始衰退,文学创作开始转向关注平凡人物在历史和当下的生活,新历史主义和新写实主义的文学潮流在中国文坛兴起,在这两个潮流之中,余华选择进入了有厚重叙事背景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从最初的《活着》,到之后的《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余华的创作都选择了关注文革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
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在细雨中呼喊》还有浓厚的先锋文学痕迹,到了《活着》,余华成功完成了从注重叙事形式到注重文本本身意义的转变,显现出成熟的创作风格。
不难看出,这部在余华作品中非常有份量的《活着》,不仅是余华文学创作的分水岭,也是其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一、《活着》的文本内容在《活着》中,余华的关注视角放在了文革背景下的平凡人物身上,这也正是90年代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的方向,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展现大社会的变迁。
福贵曾经是一名家境富裕的地主少爷,成天混在青楼、赌场,浪荡不羁。
他在赌场上输掉了家里全部的田产、房产,当他变卖完家产,准备洗心革面重新生活的时候却又被抓去做了壮丁。
九死一生回到家乡后,才知道在他被抓壮丁的这段时间里,他的母亲已经离他远去。
当完壮丁回到家乡后,本想好好过上太平的日子但变故却接连不断:妻子家珍得病卧床不起,儿子有庆去给县长夫人献血过度致死,女儿凤霞也因有病变成了哑巴,可喜的是凤霞找了个好丈夫,而她却因为生孩子难产后死亡,这沉重打击导致妻子家珍凄然离世。
余华《活着》中的苦难意识与人性探究
余华《活着》中的苦难意识与人性探究《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以其深沉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在漫长岁月中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在苦难面前所展现出的人性的复杂与坚韧。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原本是一个富家子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他的放纵和挥霍最终导致了家庭的衰败。
他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少爷变成了一个贫苦的农民,这一巨大的身份转变成为了他苦难人生的开端。
在之后的岁月里,福贵经历了战争的硝烟、饥荒的折磨、亲人的相继离世。
但他依然坚强地活着,仿佛生命本身就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着他在无尽的苦难中继续前行。
在福贵的一生中,苦难如影随形。
战争让他流离失所,险些丧命;饥荒使他饱受饥饿之苦,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
而亲人的离去,更是一次次地刺痛他的心灵。
他先后失去了父母、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每一次的失去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然而,福贵并没有被苦难击倒,他在每一次的挫折中都选择了继续活下去。
这种对生命的执着和坚守,让人不禁思考: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为了享受幸福和快乐,还是为了承受苦难和痛苦?余华通过福贵的经历,深刻地揭示了苦难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在承受着不同程度的苦难。
苦难似乎成为了生活的常态,而人们在苦难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
但正是这种无力感,更加凸显了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福贵的故事告诉我们,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对生活的希望。
在探讨苦难的同时,《活着》也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
福贵在经历了家庭的衰败和生活的磨难后,性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他从一个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变成了一个勤劳、善良、懂得珍惜的人。
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的苦难岁月中逐渐形成的。
在面对苦难时,福贵展现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坚韧。
他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负,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
同时,他也关心着身边的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
然而,人性并非只有美好的一面。
在小说中,我们也能看到人性的丑恶和自私。
由冷漠走向温情——《活着》的启示
13海外文摘1 由冷漠而走向温情余华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早期的《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死亡叙述》等作品,作者以旁观者的姿态,运用极其冷酷的笔调,把罪恶、暴力、死亡为作为描写对象,由此来揭示人性丑陋阴暗。
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活着》作为过渡,他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品虽然命名为《活着》,叙述的却是和死亡有关的故事,主人公福贵身边的亲人相继离去。
死亡仍旧是其一大主题,但是,出于人道主义的生命关怀,余华流露出对生活的温情。
“这种冷静更多地渗透进感情的因素,他不再是远观,而是用融入生活的态度关怀着每个人的生命状态。
”在面对无可预料,逃无可逃的命运面前,福贵一家人相互体谅、扶持,携手面对。
因此,余华创作风格从先锋转向现实,由死亡而面向“活着”,由冷漠而走向温情。
2 余华早期作品的特征作为先锋小说作家,余华早期的作品着力表现对人性幽暗的探寻与剖析。
人性冷漠、亲情缺失的现象在诸如《难逃劫数》、《现实一种》、《世事如烟》、《古典爱情》等一些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显眼。
余华的另一个经典文本《现实一种》,讲述了一系列暴力事件是由皮皮无意中摔死堂弟这个偶然事件所引发的。
当山峰得知儿子不幸死亡时,他将愤怒与仇恨全部宣泄到自己的妻子身上,他俯身抓住她的头发把她提起来,接着又往她脸上揍去一拳……并吼道:“为什么死的不是你”。
在巨大的悲痛面前,山峰的理智失去了,夫妻之情也荡然无存了,只剩下暴力的影子。
此外,自私与冷漠的延续也是早期作品的特征。
《世事如烟》中,90余岁的算命先生不惜克死自己的儿子以给自己增寿;60余岁的老妇与孙子同床而怀孕;父亲卖掉六个女儿以牟利,第七个女儿在这种无望的生活中自杀了,可尸体依然被父亲卖了;《古典爱情》中,饥荒之年即使是昔日娇贵的富家小姐也同样被家人无情地抛弃沦为“菜人”;《难逃劫数》中的父亲老中医教唆自己的女儿在结婚当晚毁了丈夫的容貌,并由此而感到十分高兴……如此种种,在这些作品中读者感受不到有关亲情的一丝温暖气息,而只感受到高于亲情的自身利益,或者冷酷的人性。
《活着》悲剧的另一面:温情
关键词 : 《 活着》 苦难 温情
祥林嫂
余 华在其创 作早 期是 典型 的
先 锋 派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中 充 满 暴 戾、 恐惧 、 死亡 , 比如 《 十 八 岁 出 门
远行》 、 《 现实一种》 等, 但在《 活着》 中余 华 转 向 了现 实 主 义 . 死亡之外 还有温情 , 就如余华在致上海贝塔
贵 感 受 到 了亲 情 的 温 暖 , 也 让 沮 丧
的福 贵有 了活 下 去 的 希望 。 女儿 凤 霞虽 口不能言却乖巧懂 事 . 悉心 照
料 生 病 的 母 亲 和 年 幼 的弟 弟 : 儿 子
《 活着》 以时 间为 轴 , 讲 述 了 主 人 公福 贵苦 难 的一 生 , 对《 活着》 的 现 有 研 究 也 多 是 立 足 于 福 贵 的 悲 剧 命 运 . 即便 部 分 论 文 涉 及 温 情 , 由 于缺 乏 对 比 . 也 很 难体 现 出 温 情 在《 活着》 中 的独 特性 。 因此 , 本 文 会对《 活着》 中 的 温情 进 行 分 析 , 并 引 入鲁 迅笔 下 的祥 林 嫂 做 对 比 , 探 究《 活着》 中悲 剧 的另 一 面 : 温情 。 苦 难 中的 温 情 重 复 是 作 者 为 了 体 现 作 品 中 自己对 生 活 、 人 生 的 思 考 而 常 用 的 创作手法 , 余 华在《 活着》 中将这种 手 法 发 挥 到 了极 致 , 福 贵所 经 受 苦 难 的重复 . 实 际 上 就 是 一 次 又 一 次
亲 情 在 福 贵 一 生 中 扮 演 了重
要的角色 , 也是他一次又一次走 出 苦难 深 渊 的重 要 推 动 力 。 福 贵败 光
家 产 后 .母 亲 只 是 语 重 心 长 地 规 劝: “ 只要 活得 高 兴 , 就不怕穷。 ” 妻 子 家 珍 本 是 富 贵 人 家小 姐 , 此 时 也 没 有 离 福 贵 而 去 。 两个 女人 , 让 福
《活着》悲剧的另一面:温情6页word文档
《活着》悲剧的另一面:温情余华在其创作早期是典型的先锋派作家,他的作品中充满暴戾、恐惧、死亡,比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等,但在《活着》中余华转向了现实主义,死亡之外还有温情,就如余华在致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会员的信中说“我希望你读到的是生命的韧性、力量、爱情、友谊甚至本能焕发的快乐,以及幽默,一切美而朗朗欢笑的东西,它们无视命运的暴戾而独自存在。
”《活着》以时间为轴,讲述了主人公福贵苦难的一生,对《活着》的现有研究也多是立足于福贵的悲剧命运,即便部分论文涉及温情,由于缺乏对比,也很难体现出温情在《活着》中的独特性。
因此,本文会对《活着》中的温情进行分析,并引入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做对比,探究《活着》中悲剧的另一面:温情。
一、苦难中的温情重复是作者为了体现作品中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思考而常用的创作手法,余华在《活着》中将这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福贵所经受苦难的重复,实际上就是一次又一次死亡的重复。
福贵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其父亲因他输光家产而大受打击,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了。
后福贵的母亲身患重病,他又被抓了壮丁,当他九死一生逃回家乡时,母亲却早已撒手人寰。
但这只是福贵一生苦难的开始,死亡的悲剧仿佛福贵生命中绕不过去的坎,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有?c为县长妻子献血,却被抽干血而死,女儿凤霞在小时候因病成了哑巴,后因生孩子失血过多死亡,丧女之痛还未消散,女婿又在工作中出了意外死去,妻子家珍也因受不了打击而离世。
至亲接二连三的死亡让福贵身边只剩下了孙子苦根,可不久之后苦根因吃豆子而活活撑死。
七位亲人先后死去,让福贵刚有起色的生活瞬间又跌入重复死亡的循环。
无尽苦难下的福贵似乎比谁都有理由放弃生命,但他最终依然与老黄牛为伴,乐观地活着,而他活着的理由,便是生活中的温情。
如果说苦难是《活着》中的生活基调,那么温情则是其中的感情基调,《活着》不像余华早期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仇恨、恶意,而是体现了一种包括亲情、人性的善良以及对活着的信仰在内的温情。
感情的深情与复杂《活着》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纠葛与牵绊
感情的深情与复杂《活着》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纠葛与牵绊《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以一个普通人的命运为线索,深刻展示了情感的深情与复杂。
本文将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牵绊两个方面,对《活着》中所表现的感情进行探讨。
首先,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中,小说中的角色常常因为亲情、友情和爱情而产生复杂的情感交织。
在亲情方面,主人公福贵与儿子都历经了痛苦的分离和重逢,他们之间的情感经历了悲欢离合的洗礼。
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不仅在小说中展现出无尽的深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命运对人性的考验和摧残。
友情方面,小说中的福贵与四兄弟之间的深厚友谊令人动容。
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困难和艰苦的岁月,彼此扶持,为对方付出一切。
而爱情方面,福贵与妻子秀英之间的感情在小说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环境和命运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他们之间的深情依然存在,经受住了时间和一切考验。
其次,在情感的牵绊中,《活着》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情感的纠葛。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人们的命运纠葛在某种程度上与家族的血脉联系紧密相连。
亲情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牵绊的情感之一。
福贵与家人之间的纠葛,不仅仅是因为血脉的关系,更是因为彼此共同的经历和共同承受的苦难。
在面对病痛、生死和人性的摧残时,家人们相互依靠,共同度过了一次次的磨难。
而友情也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人公福贵与四兄弟间形成了一种牢不可破的情感纽带。
他们彼此关怀、互相扶持,在命运的洪流中共同生活和面对逆境。
这种情感的牵绊使得他们能够在困苦和痛苦中找到温暖和力量。
爱情也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复杂的情感之一,小说中的福贵与秀英的爱情遭遇了种种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的爱情依然能够支撑他们度过人生道路上的艰难。
综上所述,《活着》这部小说通过深情与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纠葛与牵绊。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还是情感的牵绊,都体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情。
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的演变,向读者传递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性的思考。
余华《活着》浅析
284余华《活着》浅析翟玉竹 依兰县委党校摘要:中国文学进入了新时期文学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流派众多,其中以余华、马原等一批作家为代表的“先锋派”文学,在创作上从艺术手法、语言等多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也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但是,进入九十年代后,先锋文学开始渐渐没落,而先锋作家们不是回归传统,就是渐渐脱离文坛。
关键词:活着;生命;意义余华的《活着》就是他向传统回归的标志之作。
无论从语言,还是从叙事手法上,余华都作出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但是,除去这些形式上的写作技巧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活着》从内容上、精神上向传统的回归——余华通过福贵一生的遭遇在探讨一个古老而又深刻的话题:生命的意义。
一、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本身“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古老而又深奥的哲学问题一直是人们在思索的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拜金主义”者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丰富的物质生活;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全人类的幸福;普通的人民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亲情、友情和爱情。
可是,余华要通过《活着》中福贵痛苦坚忍的一生,来告诉大家:“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的本身”。
那么,余华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怎样的内容来揭示和证明自己观点的呢?(一)生命中的苦难《活着》讲叙的是“我”在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到农村收集歌谣,耕田的老农福贵在茂盛的树下给“我”讲叙的关于他的辛酸的一生。
福贵出身于福贵人家,家资丰厚。
可是,福贵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吃喝嫖赌成性,不久就败尽家财。
先是变卖家产,接着父亲暴亡。
后来福贵被“抓壮丁”抓走了,死里逃生,回到家里后,老婆却又患了不治之症。
不久便是一系列的死亡: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最后只剩下孤伶伶的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伴为生。
然而,余华在作品中不仅仅就写了死亡那么简单,即使是在人“活着”的时候,余华也在这些“活着”上加上了无休无止的“痛苦”。
家世败落的痛苦、妻离子散的痛苦、战场上的随时面临死亡的痛苦、女儿聋哑和被迫送人的痛苦、饥苦、亡苦和无休无止的劳作之苦。
《活着》苦难叙事的当代价值,人文意义审美意义现实意义
《活着》苦难叙事的当代价值,人文意义审美意义现实意义《活着》是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福贵这个普通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苦难经历。
作品不仅以真实、感人的笔触描绘了福贵的人生历程,更通过这一系列苦难事件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存的智慧。
在当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活着》的苦难叙事中挖掘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现实价值。
福贵身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压迫与挑战之中,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和苦难。
然而,他始终坚韧地面对生活,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度过了重重困境。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不仅让我们感叹生命的伟大,更让我们认识到人在面对苦难时的无尽潜力。
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活着》的苦难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平台,让我们重新审视人性、生命价值和社会现象。
作品中福贵的经历让我们认识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些苦难造就了我们的性格和价值观。
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担当,坚守信仰,追求美好生活。
《活着》作为一部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小说,关注边缘群体,传达悲悯情怀,倡导人性关怀。
它不仅仅是一部讲述个人命运的作品,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性光辉的作品。
这种人文精神正是我们当代社会所需要传承和发扬的。
从审美意义上看,《活着》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人物形象立体生动,语言艺术独具魅力。
作品通过对福贵及其家人命运的刻画,展现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这种审美价值不仅让我们沉浸于作品的艺术世界,更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活着》的苦难叙事对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同样重要。
福贵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家庭观念的强化和对人生目标的重新审视,也是我们在当代社会中所需要的。
只有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关爱家人,珍惜生活,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总之,《活着》作为一部苦难叙事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现实价值。
通过反思福贵的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性、生命价值和社会现象,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追求美好生活。
冷漠后的悲悯与灵的飞跃_简析余华小说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更多的是为了显现在其冷漠背后对人生的悲悯和人文关怀。余华 啊!嫖、赌,视别人的尊严如同草芥,把家业败了个精光。父母的
不光在作品中写了死亡的必然,还写了死后余生的生命的尊贵与 死,让他觉醒;仇人龙二的死让他明白了人世的无常,开始感恩惜
顽强。即使人们猛醒,直面社会现实;又给人以温暖,领悟生命的 福;到后来,家珍、有庆、凤霞、二喜、苦根一系列的死使他一次次更
洒。因为他学会了尊重生命,也就赢得了生命对他的尊重。试想
在余华的众多小说作品中,几乎每一篇作品都有着重要角色的 一下,夕阳在山,一个老人,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身影,这不就是
死亡,甚至还不止一个人物的死亡。有自然死亡,即非自杀亦非他 “活着”的真谛所在吗?那种深切的爱,那种博大的纯粹的爱,也真
杀的死亡;有他杀;有意外死亡;还有一种,我把它称作叫“人的过去 的只能让人“欲辩已忘言”。
[7]余华 . 活着 . 余华作品集,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 年 .
其中写出了死的必然结果,但,另一方面,更写出了一个个鲜活主
作者简介:
人公在死后的余生中生命的顽强与尊贵。
李衍鹏(1982-),男,山东高密人,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公共基
小说《活着》里的主人公福贵是作品中唯一一个“暂时”逃过鬼 础部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语文教学;
科学论坛
冷漠后的悲悯与灵的飞跃
——简析余华小说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李衍鹏 1,徐兆基 2 1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2 山东省高密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摘要:余华在其小说作品中常写死亡,同时又用死亡来表达自 意味了。这其中的一幕幕死亡剧情,都成了一杯杯洗净主人公灵
己对人生的深入理解与感悟。余华在作品中不只是为了写死亡, 魂的“圣水”。想象一下,青年时的福贵是个怎样荒唐的纨绔子弟
论余华长篇小说《活着》中的悲悯情怀
论余华长篇小说《活着》中的悲悯情怀[摘要]《活着》是余华经典的长篇小说之一,余华早期的作品充满着血腥、冷酷和暴力,而在《活着》这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在叙述之中对人生苦难的关注与悲悯,本文从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叙事技能三方面分析小说中悲悯情怀的确立和深入,从而理解余华作为创作主体的人道主义精神的融入。
小说主题中体现了余华对人类生存苦难的深切关怀,带着自身的体恤之情,以独具匠心的方式,塑造了充满温情的人物,叙事中运用多种方法,用温情而悲悯的语调,通过描写苦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方式,体现出了人在抗争苦难时的顽强与坚韧,传达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关键词]余华;《活着》;悲悯情怀悲悯的意思是哀伤而同情。
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哀伤之情;悯指同情,这里的同情并不是可怜之意,而是关注那些处于苦难中的人,思索其生存困境,体现出一种博大的情怀。
《活着》中体现出的情怀,正可以用“悲悯”一词来形容。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余华淡化了写作的先锋姿态,他的创作呈现出回归中国传统写实文学的趋势,真正完成这种创作转型的标志性作品是《活着》。
①从《在细雨中呼喊》到《活着》,余华对文学传统有了特殊的认识,他认为文学传统从来没有停止过变化,正因为这样,文学才在不断发展。
而且文学的传统,总能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吐故纳新,余华将这种现象比喻成不断成长的生命,就像生命一样不停地蜕变着。
传统是不会衰老的,它永远处于未完成的阶段。
当它需要更新时,它就会出现“阵痛”,②这便意味着现代正在来临。
余华对文学传统的这一认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诸多温暖的情感,关注人的生命的真谛,本着真诚、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写作,同时在写作中饱含通情达理和同情怜悯之心。
在《活着》中,这种悲悯情怀得到了强化,作者描写苦难意识,将其作为主题意蕴,对人的生存苦难特别关注,尤其是关注普天之下小人物的命运,描写了生命在抗争苦难时的顽强与坚韧,体现出对生命中善与真的敬畏。
书写暴力下的温情余华《活着》中的人文关怀
书写暴力下的温情余华《活着》中的人文关怀第一篇:书写暴力下的温情余华《活着》中的人文关怀书写暴力下的温情——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人文关怀摘要:本文试图通过研读作品文本,以及文学界和批评界对于余华《活着》的解读,结合自己对《活着》文本内容及形式的理解,从余华写作的初始动机、作品呈现内容和形式外加余华自序中对其相关内容的呈现作为观点论据以及作品本身的现实意义几个大的板块来完成对于作品的一次探索,更多地展现余华对于生命意义的思索,以及对于人类苦难意义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余华;活着;苦难;人文关怀;生命意义Writing the violence of warmth _humanism in Yu Hua's novel “to live” A 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work presents the content and from, from writing the initial motivation of Yu Hua “to live” interpretation ,combined with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content and from for ”to live” by studying the works of text,as well as literary critics plus Yu Hua preface their content presents several large plates as a point of view the arguments,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itself to complete the exploration work, to show that Yu Hua's thinking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humane care for the meaning of human suffering.Keywords: Yu Hua;alive;suffering;humane care;the meaning of life正文:《活着》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在余华的文学创作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超然冷静下的温情与忍耐论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启示
超然冷静下的温情与忍耐论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启示一、本文概述《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部深刻反映中国社会变迁和人性挣扎的长篇小说。
作品以福贵一家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充满苦难与坚韧的人生画卷。
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余华以超然冷静的笔触展示了生命在极端困境中的顽强与坚韧,以及温情与忍耐的力量。
本文旨在探讨《活着》这部小说所蕴含的深刻生命启示,分析余华如何在作品中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引导读者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活着》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以及余华的创作背景和文学风格。
我们还将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对《活着》的深入分析,揭示作品所传达的生命启示,为现代人在面对困境时提供精神支持和力量。
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我们将逐一分析福贵的人生经历、余华的超然冷静笔触以及温情与忍耐的主题,以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这部小说的生命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超然冷静的叙事风格余华在《活着》中展现了一种超然冷静的叙事风格,这种风格既体现在他对故事的叙述上,也体现在他对人物命运的冷静观察和刻画上。
余华的这种叙事风格,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苦难。
余华在叙述故事时,常常采用一种冷静、客观的语调,不带有过多的情感色彩。
他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福贵一家人的命运变迁娓娓道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
这种冷静的叙述方式,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余华在刻画人物时也体现了这种冷静的风格。
他并没有过多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展示他们的性格和命运。
福贵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苦难时,他并没有选择逃避或抱怨,而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这种冷静的忍耐和坚韧,正是余华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生命启示之一。
余华的超然冷静的叙事风格,不仅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苦难,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冷静和坚韧。
活着余华的作品描绘中国历史背景下一个人的命运
活着余华的作品描绘中国历史背景下一个人的命运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广受读者喜爱。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了中国历史背景下一个人的命运,深刻展示了活着的意义和人类坚韧的生命力。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讲述了一个农民的普通人一生中所经历的种种不幸和命运的起伏。
故事以富贵农民福贵的视角展开,福贵处于中国大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富裕到贫穷的种种转变。
小说以福贵和他的家庭为核心,通过描绘福贵一家遭受到的各种灾难和磨难,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在政治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中的悲惨遭遇和生存困境。
福贵的父亲是一个富有的地主,但在土地改革运动中遭受迫害,家产被没收。
福贵从小生活在贫苦的环境中,他的姐姐和哥哥相继去世,他自己也经历了战乱和饥荒。
小说中,福贵一生中最大的打击来自于他的儿子和妻子的去世。
儿子在农村学校被老师虐待致死,妻子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这些灾难的连续发生给福贵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
然而,尽管经历了这些不幸,福贵依然坚持活下去,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要坚强地活着,面对一切苦难和困境。
小说《活着》通过对福贵一生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下普通人在面对各种灾难和命运挑战时的坚韧和生命力。
小说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福贵一生中所经历的辛酸和世事变迁,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切关怀和对活着的意义的思考。
余华的作品通过对历史背景下一个人命运的描绘,不仅仅是讲述一个个体的故事,更是借此反思了中国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的缺陷和问题。
他通过铺陈细腻的情节和真实的人物形象展示了普通人在中国历史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变化,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余华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他通过对中国历史下一个人的命运的描绘,勾勒出人类坚强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渴望。
他的作品深入人心,触动人心弦,让读者在阅读中对人生的意义和人类的尊严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活着》悲剧的另一面:温情
《活着》悲剧的另一面:温情作者:赵天雨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10期内容摘要:《活着》是一部典型的悲剧小说,主人公福贵经历了重复式的死亡,但珍贵的亲情,人性的善良,活着的信仰却构成了《活着》的感情基调,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绝望的不存在”,可以感受到福贵用“温柔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通过与鲁迅笔下悲剧人物祥林嫂悲惨境遇的对比,更能够体现出《活着》中温情的独特性,以及这种温情在福贵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活着》苦难温情祥林嫂余华在其创作早期是典型的先锋派作家,他的作品中充满暴戾、恐惧、死亡,比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等,但在《活着》中余华转向了现实主义,死亡之外还有温情,就如余华在致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会员的信中说“我希望你读到的是生命的韧性、力量、爱情、友谊甚至本能焕发的快乐,以及幽默,一切美而朗朗欢笑的东西,它们无视命运的暴戾而独自存在。
”《活着》以时间为轴,讲述了主人公福贵苦难的一生,对《活着》的现有研究也多是立足于福贵的悲剧命运,即便部分论文涉及温情,由于缺乏对比,也很难体现出温情在《活着》中的独特性。
因此,本文会对《活着》中的温情进行分析,并引入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做对比,探究《活着》中悲剧的另一面:温情。
一、苦难中的温情重复是作者为了体现作品中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思考而常用的创作手法,余华在《活着》中将这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福贵所经受苦难的重复,实际上就是一次又一次死亡的重复。
福贵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其父亲因他输光家产而大受打击,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了。
后福贵的母亲身患重病,他又被抓了壮丁,当他九死一生逃回家乡时,母亲却早已撒手人寰。
但这只是福贵一生苦难的开始,死亡的悲剧仿佛福贵生命中绕不过去的坎,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有庆为县长妻子献血,却被抽干血而死,女儿凤霞在小时候因病成了哑巴,后因生孩子失血过多死亡,丧女之痛还未消散,女婿又在工作中出了意外死去,妻子家珍也因受不了打击而离世。
试析余华《活着》的叙事语言余华活着语言风格
试析余华《活着》的叙事语言余华活着语言风格试析余华《活着》的叙事语言余华活着语言风格叙事语言是叙事者借以完成叙述行为的工具,也是读者与叙事者之间的媒介。
作家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要借助语言这一媒介体现的,因而叙事语言也成为了解作家的直接路径。
余华的《活着》在叙事语言上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笔者试以小说的叙事语言为切入点,分别以地域性乡土语言、充满温情的语言及冷静的死亡叙述三方面浅析其语言的独特风格。
余华;《活着》;叙事语言C953A1007―4309(2010)10―0125―1.5《活着》是余华作品由暴力转向温情的代表作之一。
在叙事手法、叙事语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平缓的叙事语调、直白简单的叙事方式、重复而有节奏的叙述技巧向人们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一、地域性乡土语言对作家而言,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形成别具一格的风格固然与作家独有的个人感悟、思维方式、表达技巧等内在的因素有关,同时与他所生活的时代、文化、地域等外在因素也相关。
被比利时《南方挑战》杂志评价为写出了“以地区性个人经验反映人类普遍生存意义”的余华,其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始终是饱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有着吴越文化的精神,有着乡土文化的特质。
《活着》所蕴含的地域性乡土语言使文本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它将江南农村生活、乡土人情等都浓缩到文本中,清晰地再现了浙江一带的乡村风貌;且小说以老人讲故事的口述形式展开,语言高度口语化的同时质朴简洁,富有日常生活气息和浓烈的乡土韵味。
小说中的人物,从福贵的父亲到小孙子苦根都具有个性化的语言。
作家巧妙地结合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同一人物的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的社会大环境、等等,给每一人物特定的言语措辞。
透过语言的表层我们读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农民。
作为故事的讲述者福贵,作家给予他最简洁最朴素也是最粗俗的措辞。
余华说“福贵这个人物,他是一个只读过几年私塾的农民,而且他的一生都是以农民的身份来完成的,让这样一个人来讲述自己,必须用最朴素的语言去写,必须时刻将叙述限制起来,所有的词语和句式都为他而生,因此我连成语都很少使用,只有那些连孩子们都愿意使用的成语,我才敢小心翼翼地去使用。
人文关怀的书籍
人文关怀的书籍人文关怀是指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尊重人的尊严和个性,关心他人的幸福和福祉。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关怀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提醒我们不要只关注经济利益,而要关注人的内心和情感。
为了增加人文关怀意识,许多优秀的书籍涵盖了这个主题,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本值得推荐的人文关怀书籍,帮助读者提升对他人的关怀和理解。
第一本书是《活着》,这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农村家庭的命运,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对亲人的关怀。
主人公福贵在逆境中坚持生活,并将对家人的关爱放在首位。
小说中的描写感人至深,引人深思,使读者意识到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即尊重和关心他人。
第二本书是《情书》,这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
该小说通过主人公写给一位过世的朋友的信件,探讨了爱的力量和对逝去的人的怀念之情。
书中每一封信都充满深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无私的情感和对逝去的人的敬仰,这种关怀扩展到了整个人类。
第三本书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是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美国20世纪初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盖茨比及他周围人物的描写,讲述了对追求梦想和追求真爱的追求与追求的冲突。
尽管盖茨比追求的是自己的私利,但他对心爱的女人黛西一直怀有深深的关怀和痴迷。
这本书透过故事展示了关怀他人和追求人生意义的重要性。
第四本书是《温暖和慈悲》,这是达赖喇嘛的一本散文集。
这本书记录了达赖喇嘛对人类的关怀和对世界和平的追求。
在这本书中,达赖喇嘛谈到了心灵的平静和慈悲心的重要性。
他教导我们对他人要有包容和理解,以及对环境要保护和关怀。
这本书让读者深入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并激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心他人。
最后一本书是《倾听》,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的书籍。
作者马克·吉尔斯以身为心理顾问的经历,讲述了倾听的重要性及其对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写暴力下的温情——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人文关怀摘要:本文试图通过研读作品文本,以及文学界和批评界对于余华《活着》的解读,结合自己对《活着》文本内容及形式的理解,从余华写作的初始动机、作品呈现内容和形式外加余华自序中对其相关内容的呈现作为观点论据以及作品本身的现实意义几个大的板块来完成对于作品的一次探索,更多地展现余华对于生命意义的思索,以及对于人类苦难意义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余华;活着;苦难;人文关怀;生命意义Writing the violence of warmth_humanism in Yu Hua's novel "to live"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work presents the content and from, from writing the initial motivation of Yu Hua "to live” interpretation ,combined with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content and from for "to live” by studying the works of text,as well as literary critics plus Yu Hua preface their content presents several large plates as a point of view the arguments,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itself to complete the exploration work, to show that Yu Hua's thinking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humane care for the meaning of human suffering.Keywords: Yu Hua ; alive ; suffering ; humane care ; the meaning of life正文:《活着》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在余华的文学创作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小说讲述的是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最终赌光了家业变得一贫如洗,然而这对他来说却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悲剧才渐次上演。
整部作品被接踵而来的死亡贯穿着往前走,充斥着的是满满的死亡的悲凉的气息。
这确实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然而那种只有合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
余华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他所崇尚的叙述,是使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述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
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不带情感的叙述过程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
当我们都觉得福贵的命运悲惨至极,无以复加,他当之无愧是生命长河中一个名副其实的幸存者时,余华却并不以为然。
余华写作的动机并非要用这样非正常的残酷命运来打动读者,他只是想想用这样的“暴力书写”的方式来表达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表达对于生命意义等终极问题的思考,是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是对人作为人本身意义的一种人文关怀。
总之,《活着》讲述了很多很多,绝不仅仅只是对苦难的堆砌,其中包含着人间的温情,是从关注人自身意义的高度出发的“高尚的作品”。
(一)余华的暴力书写《活着》叙述了主人公一生的悲剧历程。
福贵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众多亲人接二连三的死亡。
年少时的福贵嗜赌成性,输掉所有的财产,父亲也因此而死。
在母亲亡故后的下半生,他更是经历一个接一个死亡的过程,熬过一波又一波苦难的坎坷。
解放后,三年大饥荒,沉重的劫难压迫着他们,拼命的努力却依然在死亡的边缘挣扎。
好不容易熬过这段艰苦的日子,儿子有庆却因为救县长的女人抽血过量而死;接着,女儿凤霞难产而死;三个月后,妻子家珍,这个陪着福贵走过无数灾难的女人结束了她凄苦的一生;四年后,女婿又在一次意外当中离开人世;三年后,唯一的亲人,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
在整篇故事中,苦难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不断的向他聚拢。
死亡不再是抽象的,他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接近。
余华曾经说过“暴力因其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自人内心的渴望,所以他总是令我心神迷醉。
”这里所说的暴力表现在作品中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叙述风格上的冷漠以及描述上的血腥暴力。
到《活着》的创作阶段,余华的作品已经不像早期作品那样,极尽所能的凸显出冷漠的叙述语调和令人震惊的血腥暴力,以带给人一种想象视觉的冲击,给人带来的是生理上刺激性的感受。
《活着》中,他虽然重复的描写死亡,却并没有像以往的小说般很直观的展示令人不堪入目的死亡和暴力场面。
对这种较之前的非赤裸裸的暴力书写,将其称之为“冷暴力”。
这对他一贯的风格却依然有承袭,这主要表现叙述语气上的冷静淡漠和故事情节上的残酷悲剧。
1、叙述语气上的冷静淡漠《活着》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去倾听主人公福贵以第一人称讲述自身经历的故事。
这个角度出发,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小说基调的冷静性,非渲染性。
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主人公都是以一种平淡冷静的语气在讲述,如隔岸观火般的不涉己,仿若一个老人站在宏观的角度洞察着自己的一生,经历长久的岁月的冲洗而变得波澜不惊。
没有了对命运的意外,没有对意外的不忿,只是默默接受冥冥之中的安排。
余华之前的作品,从叙述策略上看,比较注重技术性,比如说表现那些人性的暴力、罪恶、丑陋,往往都是用一种强悍的语言去表述,包括设置一些紧张的情节,动用一种冷静的叙事话语,血腥气很浓,很残酷。
而后期的作品,虽然内涵还是保留了那些东西,像人性的卑微,命运的绝望感之类,但是却改用了一种体恤性很强的语言来表述,有一种很温暖的东西在里面,而且整个叙述也变得非常的质朴、简单,好像是一种纯粹的讲故事,完全不同于前后期的先锋倾向。
《活着》中,我们读到的除了苦难还是苦难,而且,余华对苦难的叙述竟又是异常的冷静。
我们稍加细心就会察觉,余华对苦难的叙述是选择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叙述态度是不介入的立场。
他让所有的人物、场景、世事沧桑的人间图景自我呈现,不做任何主观上或者道德上的取舍和评判,几乎不是叙述者的个人独白。
在叙述中几乎也不给阅读留下任何的空间,一味的近乎残酷的让苦难裸露在我们的面前。
无论作为小说文本中的“我”,还是承担叙述功能的载体的福贵的隐形“替身”叙述人,在文中都有效的控制其情感的流动,近乎于所谓的“情感零度”写作状态。
小说将人物在历史暴虐中受到的戕害,冷冷的看作“仿佛水消失在水中”那样散淡,若无其事,无需悲哀。
《活着》刻意延迟、回避甚至是排除了主题对苦难人生和人生苦难的明确的价值评判与情感渗透,作者似乎从那些阴残恐怖的画面中抽身隐退。
只是将最残酷的故事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措手不及。
2、故事情节上的残酷悲剧《活着》写了主人公福贵坎坷悲剧的一生,他的一生似乎永远都在逃避苦难,却又不可避免的在漫漫人生路上与灾难不期而遇,逃无可逃。
生活一次有一次的给予他幸运的暗示,却又在接下来给了他当头一棒,让生活带来的仅有的温存都消散。
挥之不去的阴霾将他整个人紧紧地包裹在其中,退不可退,藏无可藏。
除去最初的家业败落是自身原因造成的悲剧之外,之后接踵而至的种种都是生活强加给他的受难。
好不容易觉醒后,却在上城给母亲请大夫的途中被莫名其妙的抓到部队当了壮丁,然后经历人生最黑暗恐惧的经历,眼睁睁目睹多不胜数的生命轻易的陨落,看生命的可贵被战争肆意的践踏和侮辱,尸横遍野。
经历随时都有可能亡命他乡的心惊胆战。
好不容易幸存下来,辗转回家后,却被迫接受母亲离世,女儿因没得到及时救治而变成傻子的事实。
一家人好不容易熬过最艰难的人民公社时期,却又在紧接着失去自己乖巧可爱的儿子,更富戏剧性的是,这害死自己儿子的人还是自己曾经生死相伴的老友春生。
有庆走了,凤霞却总算有了一个好的归宿,女婿二喜对凤霞对父母都好。
可就在生活貌似出现转机的时候,凤霞却因为生孩子大出血死掉。
凤霞时候不到三个月,家珍就跟着去了。
在孙子苦根三岁的那年,二喜在工地上夜出事故去了。
就剩下和苦根相依为命,苦根却在五岁的时候,因为吃太多的豆子而撑死了。
生命中所有给福贵带来生的希望的人都一个个的最终离去……最后只剩他一个人在人世间踽踽独行。
对福贵来说,生活就像一张大网,把跟他有关的人都网罗其中,然后让他眼睁睁的亲历他们的死。
把生活最残酷的面目剥裂在他面前,让他直击其中最血淋淋的本真面目。
(二)作品体现的温情余华虽然将福贵的一生构思的这般让人不忍相信,可是他从没有吝啬给与他生的希望和生活给与的温情。
不论是从写作的初衷还是到成文的内容。
都饱含作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和怜悯。
1、写作初始的善意从初看《活着》的时候,就感觉作者虽然写了一个看似悲剧的故事,但他肯定不是为了单纯的描写悲剧,他定是对生活充满了爱与宽容,才能以这样一种深沉无言的冷静将苦难挣扎娓娓道来。
这一点,我们从余华的自序当中可以窥知一二。
余华曾说过“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个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判断的真理。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
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世界。
……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
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这首歌深深的而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些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余华就是怀着这样的善意来开始创作,这样的动机下的作品,必将也是深邃隐忍的。
无边无际的苦难不过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怀着善意对待莫测的生活,哪怕是被它深深的伤害,对身边的一切抱有一种宽容和同情才能真正的成为人,成为有忍耐力,成为乐观的面对生活的人。
“活着”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从它发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不能阻挡与苦难、坎坷、绝境、欢乐等等遭遇的相逢。
这些都是我们所无法掌控的,但无论充实这生活的内容是什么,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活着直至死亡这样一个事实。
于是要怎样活,要怎样以心平气和的态度看待生活,就成了永久的困扰人类的主题,成为无解的谜题。
人怎样才能无视苦难,无视对于死亡本身的恐惧,这些都是未知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