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扇贝育苗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海湾扇贝人工育苗中的关键问题探析

海湾扇贝人工育苗中的关键问题探析

海 湾扇贝雌雄 同体 ,产卵 时,一般 先排精 ,再排
卵,因过多的精液在孵化池里会引起 卵不发育或发育成 畸形,所 以进行采卯时观察好精卵排放尤为重要 。一般
在亲 贝产 卵 前准 备 一池 水 进行 预 产 ,先 让 其大 量 排精 ,
废物增多,由于水源不足未及时换水或换水量不足而导
致了氨氮的过高。出现氨氮过高的情况要合理投饵、增 大换水量或投 喂一定量的光合细菌来处理 。
海湾扇 贝引进我 国后 ,随着工 厂化育苗技术 的突 破,海湾扇 贝养殖快速发展。 目前虽然工厂化育苗技术 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实际生产过程 中,每年仍会有一些 育苗单位 因某些问题而育苗失败 ,究其原 因是生产中一 些问题没有注意到或出现后没能及时解决 。本文针对扇 贝育苗过程 中的常见 问题进行分析 ,并给 出预防对策, 以期 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 的参考 。
体活力 ,幼体活力较差或出现大量畸形的情况下要坚决
弃掉,并彻底对该池进行消毒处理 ,并查找原因。若活 力较差孵化 率偏低 ,根本 原因在于孵化前卵 的质量 不
好 ,或 者 是采 卵 过 早 ,或 是亲 贝的营 养跟 不 上 ,若 是采

亲贝选择与培养
亲贝选择与培养在海湾扇贝人工育苗 中十分重要, 直接关系到后续生产 ,如孵化率不高、幼体发育缓慢、 幼体附着后很长时间不变态等 问题均有可能是亲贝选择 或培养不当造成的。近几年来 由于扇贝近交造成的种质 退化 问题 日益突出,在扇贝选购时除了考虑扇贝规格、 健康程度和性腺发育等环节之外,还应从不 同地域 、不
时停 止投 饵 ,在 此 阶段 一 般要 稳 定 3 天 再提 温 。温 度 ~5 升至 1  ̄时 应尤 其注 意 ,稍大 点 的刺 激 便 可 引起 流产 , 8C 此 时不换 水 ,可 用 吸污 器 吸污 ,投 饵一 定 要均 匀 适量 ,

海湾扇贝虾池保苗技术

海湾扇贝虾池保苗技术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苗种来源与培育准备•虾苗放养与生长管理•疾病预防与治疗•收割上市与经济效益•技术展望与展望建议目录01苗种来源与培育准备在适宜的季节和地点,使用合适的网具进行采捕,获取海湾扇贝苗种。

天然采捕将采捕到的苗种放入暂养池中,进行筛选和净化,淘汰质量差的苗种,提高整体质量。

暂养天然采捕与暂养人工繁育利用成熟的亲贝进行人工催产、孵化、培育,获得海湾扇贝苗种。

暂养将人工繁育的苗种放入暂养池中,进行生长和健康状况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人工繁育与暂养选址选择避风、向阳、无污染、水质清澈、盐度适宜、底质平坦、无障碍物的地方建设虾池。

准备清淤、消毒、进水、肥水、培养基础饵料等前期工作,为虾苗培育做好准备。

虾池选址与准备02虾苗放养与生长管理放苗时间与密度放苗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放苗,此时水温适宜,有利于虾苗生长。

放苗密度根据虾池条件、水质状况和饵料供应等因素综合考虑放苗密度,一般每亩放苗密度为10-15万尾。

选择优质、适口性好的饵料,如新鲜桡足类、卤虫等。

饵料投喂与管理饵料选择根据虾苗生长阶段和摄食量进行合理投喂,一般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以虾苗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

投喂量保持饵料新鲜、无污染,定期对饵料进行消毒处理。

饵料管理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包括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调整。

水质调控日常管理疾病预防每天早晚巡塘,观察虾苗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清理残饵和死亡虾苗,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对虾苗进行疾病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同时加强日常管理,提高虾苗免疫力。

03水质调控与日常管理020103疾病预防与治疗海湾扇贝易感染细菌,引起扇贝急性死亡,表现为鳃部肿胀、肝脏淤血等。

细菌性疾病病毒会引起扇贝卵子变形、死亡或发育异常,表现为卵子变形、死亡或发育异常。

病毒性疾病寄生虫寄生在扇贝体内,吸取营养,导致扇贝瘦弱、死亡。

寄生虫疾病环境变化过大,引起扇贝生理机能紊乱,导致死亡。

海湾扇贝室内人工育苗技术

海湾扇贝室内人工育苗技术
缓慢 ,大 小 不齐 。
() 1 培养方式:亲贝培 育密度一般为l O 2 个/ O ~1 0
米3 ,利用扇 叭网笼或单层浮动 网箱蓄养 。采用单层浮 动 网箱蓄养的优点是浅水层 中饵料丰富 ,溶氧充足 ,
2水温 采用升、孵化 ,2 ℃选幼培育 ,以后2 0 1 天升温 1 ℃,2 ℃恒温培育 ,2 ℃附着变态 ,在升温情况下幼 3 4
时 ,性腺可达成熟 。具体提温速度可根据亲 贝发育情
况 和稚 贝出池 时 间而 定 。
5充气 采用气石微量充气 ,充气臼要沉在池底。 . 6 倒池 . ‘ 般采用虹吸法。幼虫培育期问一般倒 池1 次 ,倒池操作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幼虫 。 ~2
() 3 饵料:小新 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等单细胞藻 类是海湾扇 贝亲 贝促熟 的适宜饵料 。亲 贝的摄食量 随
普通培 养液 。二级培养我们采用 了铁笼 内装塑料袋立 体封闭式培养方法 。 ( 亲 贝选择和培 育 二) 1 亲贝选择及入 室 用做亲贝的海湾扇 贝为壳高 .
5 厘米的1 贝,体质健壮 ,肥满度好 ,外套膜伸展 ~6 龄 好 ,性腺饱满 ,无损伤 ,无病虫害 。清除 贝壳上 的附
着物 ,洗刷干净后可入池培育 。在亲 贝选择时一定要 注意产地 以及亲 贝的质量 。一般入池时间在 1 月初 。
2 附着基的处理 无论是棕绳苗绳还是聚 乙烯 网 .
片,在使用2 天前,应用0 5 的氢氧化钠浸泡2 / ~3 .% 4J - , 时,然后用过滤海水冲洗l T净。
活环境 。水温在 1 ℃ 以前,每 日换水 1 0 次,倒池 1 , 次
3 附着基投放 时间 当5% . 0 幼虫达到眼点幼虫时可
着水温 的升高而增加。在 1 ℃以前摄食量较少 ,通常 0

海湾扇贝池塘保苗综合技术

海湾扇贝池塘保苗综合技术
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物时,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和用药规范,注意药物残留和扇贝安 全,避免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不良影响 。
04
池塘养殖模式
传统养殖模式
苗种来源
01
通常使用天然海区采捕的幼贝作为苗种,或从其他养殖场购买
幼贝进行养殖。
养殖密度
02
养殖密度较高,一般在每亩10万-15万个幼贝左右。
养殖周期
03
传统养殖模式的养殖周期通常为2-3年,根据海湾扇贝的生长速
底质肥沃
适当的肥力能够促进扇贝生长,因 此可以在池塘底部施用一些有机肥 或无机肥。
避免污染
池塘底部不应有污染源,否则会影 响扇贝生长和品质。
02
池塘养殖品种
养殖扇贝品种的选择
适应性强
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能 力强的扇贝品种。
市场需求大
选择市场前景好、需求量大的扇 贝品种。
养殖条件适宜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水质、土壤 等条件的扇贝品种。
贝类加工产品销售收入
一些贝类加工产品如贝类干制品、贝类罐头等也有一定的市场和销 售收入。
社会效益
提供就业机会
海湾扇贝养殖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 机会,特别是在沿海地区。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海湾扇贝养殖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 生活水平。
丰富市场供应
海湾扇贝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海鲜产品,通过养殖可以增加 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生态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海湾扇贝养殖池塘可以净化水质,吸收营养物质,有助于保护生态 环境。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的养殖和管理措施,可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 物的繁衍和生长。

提高扇贝的成活率方法

提高扇贝的成活率方法

提高扇贝的成活率方法扇贝主要包括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现在育苗期马上就要到了,在进行扇贝育苗时,要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应做好以下几点:1选择适宜的保苗池塘。

池塘以东西走向长方形结构、沙质或硬质底为宜,储水深度在15米以上,盐度在35以下,从外海引无污染水源。

池塘进水前,要彻底清除池底污层,并进行充分曝晒。

禁止在保苗塘放养大规格底栖鱼类或其他需要大量投饵的品种,防止池水污染。

2.搞好水质调控。

稚贝入池前10~15天进水60~80厘米,进行施肥肥水。

每立方米水体施氮肥3.5克,磷肥施用量一般为氮肥的10倍左右,饵料密度控制在5~20万个/毫升。

入苗前45天逐渐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透明度70~80厘米为宜。

若透明度过大、在中午前后温度较高时,采用勤投量少的方法及时追施无机肥料;若透明度太小,饵料密度过大,在贝苗入池前数日,应适当加大换水量,使水质清而不瘦,肥而不老。

放苗前,要对保苗池水质各理化指标进行严格监测,确保各项指标在规定范围内。

布苗以后日换水量应达到水体的20倍以上,水色若发生突变为水质老化、贝苗发生死亡的预兆,此时应彻底大换水或及时换池保苗。

3.挑选优质稚贝保苗。

出库时要仔细选择规格均匀、附着牢固、密度适宜、投附着基时间在15天以内的稚贝保苗。

育苗场的水质条件与保苗池要基本相同。

一般池塘水温稳定在13℃,可入池保苗。

育苗中单细胞藻类饵料品种搭配要合理,而且供应充足,确保稚贝规格均匀、健康体壮。

4.适当提高稚贝出库规格。

一般稚贝出库规格为500微米,将规格提高到700-800微米,可极大提高保苗率。

5.装运苗操作规程。

装袋人员要进行岗前技术培训,操作时动作要熟练,尽可能缩短装袋时间,用聚乙烯线将附着基吊到袋口,避免多层卷叠和积压摩擦,导致伤苗。

适宜在凌晨或晚上运苗,运输途中要注意密封、保湿和降温,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6.合理确定保苗密度。

一般每亩可利用水面保500微米稚贝不超过1亿粒,每袋装苗不超过3万粒。

海湾扇贝育苗技术要点

海湾扇贝育苗技术要点

海湾扇贝育苗技术要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属瓣鳃纲,异柱目,扇贝科,扇贝属。

又称大西洋内湾扇贝。

贝壳中等大小,近圆形。

壳表黄褐色,放射肋20条左右,肋较宽而高起,肋上无棘。

生长纹较明显。

无足丝。

壳顶位于背侧中央,前壳耳大,后壳耳小。

其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贝壳又可作为高级工艺品、装饰品的原料。

本人多年从事海湾扇贝育苗工作,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亲贝的选择及入池时间1.1选择标准选择无附着物或附着物少,性腺丰满、个体健壮、无死亡或死亡量少、软体部肥满出肉率高的个体。

海湾扇贝应选择5~6 cm的1龄养殖扇贝。

1.2入池时间根据当地气温情况确定,辽宁地区一般在2月中旬就开始对种贝进行升温促熟,这样可以提早提供大规格苗种,提早进入市场。

要掌握好入室时间,过早入室会加大培育成本,后期稚贝出库时,外面自然水温达不到标准,影响稚贝出库。

2亲贝的促熟培育2.1培养密度最适宜的培养密度为150~200个/m2。

老式的培养方法为扇贝笼培养,我们可以采用新的方法是用扇贝筐培养,筐的大小可根据水体面积制作适宜的大小以方便操作为准,筐为一层培养,比以往的多层培养要均匀。

2.2培育水温以自然水温为基数,每天升温1 ℃,当水温升至14 ℃时以后每天提升0.5 ℃,逐渐提到18 ℃后恒温待产,累计积温在450~500 ℃时可产卵。

根据积温及升温方法预计培育的时间为35~40 d左右。

这样根据往年气温回升情况可确定种贝的入场及产卵时间。

2.3日常管理每天要全量更换新鲜海水,彻底清除池底污物,即每天倒池,倒池时要捡出死亡个体,注意要彻底捡干净,以免污染水质。

充气要采用连续充气。

溶氧低于3.5 mg/L时,壳口张大,出现麻痹状态,影响性腺发育,维持正常生活溶氧最低浓度为4 mg/L。

每天要投饵4~6次,主要以硅藻为主,其次为塔胞藻、小球藻,配合饵料辅助。

2.4疾病预防水温低时可以少投或者不投抗菌素,一般在1~2 mg/L,高温时要投2 mg/L预防,EDTA每次换水要投4~5 mg/L。

海湾扇贝池塘保苗综合技术

海湾扇贝池塘保苗综合技术

海湾扇贝池塘保苗综合技术海湾扇贝在室内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稚贝保苗率是养殖生产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近年来海湾扇贝保苗技术日趋成熟,保苗率大幅度提高,但在保苗过程中出现死苗、劣质苗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多年从事池塘海湾扇贝保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广大保苗业主及有关人员参考。

一、池塘条件池塘选择东西走向的长方形结构,泥砂底或砂泥底,储水深度在1.5m~2m,20亩~30亩为宜,进、排水便利,外海水源无污染。

池塘四周最好砌石护坡,减轻因风浪引起的浮泥过多、池水浑浊。

池塘不适宜养殖需要大量投饵的养殖品种,防止池水污染,也不适宜大量养殖其它滤食性贝类。

二、清塘消毒提前一个月彻底清除池塘底部沉积的淤泥,特别是养殖多年的老池塘。

消毒常用的药物有茶籽饼、生石灰、漂白粉。

生石灰每亩施加100kg~150kg,干撒或加水化开全池泼洒;漂白粉30ppm~50ppm加水化开全池泼洒,3天后纳水冲刷池底。

三、培养基础饵料池塘消毒结束后纳水30cm~40cm,每亩施氮肥3kg,磷肥0.5kg或发酵好的鸡粪100kg~150kg,分3次~4次施加。

施肥掌握勤施、少施的原则,根据水色、透明度及时调整,始终控制水色保持浅黄绿色或浅褐色,达到池水肥而不老、清而不瘦。

在放苗前一周逐渐将池水加满,透明度保持在40cm~50cm,放苗前要对保苗池水质理化指标进行鉴测,确保各项指标在规定范围内。

四、选择稚贝选择稚贝非常关键,买到健壮、足量的稚贝才能保证保苗率。

购买稚贝主要通过以下四点来观察:一是看稚贝规格,稚贝平均壳高在350μm~400μm左右出池较适宜;二是在培育池四周及中间用小钩挑起附着基,肉眼观察整个培育池及每片附着基上、中、下层的稚贝分布是否相对均匀,同等数量的稚贝分布均匀保苗率高;三是手拿附着基在池水中摆动,观察稚贝脱落数量,脱落过多的稚贝不健壮;四是在整个培育池选择3片~5片有代表性的附着基,每片剪下2扣~3扣网衣在烧杯中剧烈摆动,彻底刷苗,完全收集烧杯中的稚贝,在显微镜下观察稚贝个体是否均匀、有无死亡稚贝、外套膜有无委缩现象、稚贝活力及数量,通过计数估计培育池中稚贝的总数。

如何应用海湾扇贝套笼一次性养成高产技术

如何应用海湾扇贝套笼一次性养成高产技术

如何应用海湾扇贝套笼一次性养成高产技

海湾扇贝套笼一次性养成高产技术,是利用双网壁养成笼,把壳高1.5厘米的海湾扇贝苗种一次性养成。

据报道,双网壁养成笼分内笼和外笼。

内笼与一般扇贝养成笼相同,外笼为聚丙烯挤塑网(北京有厂家生产),网目1.3厘米。

商品苗(壳高0.5厘米左右)暂养到壳高1.5厘米左右时,即可按每层30粒的密度装入双网壁养成笼养殖。

待扇贝长到壳高大于内笼的网目之后,即将外笼剥下,直至养成。

采用该项技术,可以达到提前分苗的目的。

使用双网壁养成笼,可以向养成笼内直接放养壳高1.5厘米的小苗,使小苗提前进入养成期,可使分苗时间提前半个月。

由于把小苗提前分到养成笼内,小苗占据的空间增大,加快了生长,可增产20%左右。

套笼一次性养成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减少了养成中换笼的麻烦,避免了换笼操作中的机械损伤和因干露时间过长造成的死亡。

同时剥去外笼时还起到清除敌害的作用。

海湾扇贝的养殖技术

海湾扇贝的养殖技术


3、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技术 单细胞藻类生长:5个时期(延缓期、指数
增长期、相对生长下降期、平衡期和消落期)

单细胞藻类生产性培养技术:容器的洗 涤和消毒、海水的处理、培养液的制备、 生产性培养技术(温度调节、光照调节、 盐度调节、充气与搅拌、生长繁殖检查 等)


4、食量:海湾扇贝的摄食量与个体大小、 水温、饵料的丰富程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新陈代谢越 旺盛,滤水能力越强,摄入的饵料量则 越多。 在育苗室里,只要提供适宜的水温,则 可不间断地过滤水体中的饵料。摄入的 多余饵料,形成假粪排出体外。
海湾扇贝的养殖
一、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地位 海湾扇贝 属于软体动物门 瓣鳃纲、 翼形亚纲、 珍珠贝目 扇贝科 海湾扇贝属
(二)地理分布


海湾扇贝分布于大西洋西海岸,从加拿 大南部的新斯科舍半岛,经美国的科德 角向南延伸至新泽西州和北卡州,多栖 息在有大叶藻的浅海海峡和内湾。 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进到 我国,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浅海养殖的支 柱产业之一,并在东海和南海部分海区 也取得了生产试验的成功,扩大了海湾 扇贝的地理分布范围。
(4)亲贝运输技术

育苗多在早春低温季节。如短途运输, 运输时间不超过5小时的,先将亲贝冲洗 干净,装入编织袋,扎紧袋口,以减少 水分的流失。装车后上面应铺盖塑料布 或篷布,防止阳光直射,保持湿润;如 超过6小时的长途运输,宜用双层塑料薄 膜袋和泡沫塑料箱相结合包装,,袋内充 氧,并在包装箱内加冰袋(或矿泉水瓶 装海水冷冻)降低温度,并用胶带纸封箱。
3、水质要求湾扇贝忍耐水温的范围较 广,可忍受水温为2-32℃。当水温在1828℃时,生长较快。 盐度:海湾扇贝对盐度的忍受能力也较 强,生存的盐度范围为18-43‰,适宜盐 度范围为21-35‰,最适盐度为23-27‰。 溶解氧:在正常元污染海区,溶解氧一 般大于4毫克/升。 pH :7.8-8.3

海湾扇贝的高产养殖技术

海湾扇贝的高产养殖技术

海湾扇贝的高产养殖技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湾扇贝的室内人工育苗;扇贝人工育苗常见细菌病的防治技术;海湾扇贝的高产养殖技术等,供参考。

关键词:海湾扇贝;高产养殖;技术1海湾扇贝的人工育苗海湾扇贝的室内人工育苗包括以下几个程序:1.1亲贝选择和育肥海湾扇贝选用的亲贝一般壳高在5厘米以上,要求性腺发育饱满,如未达到成熟饱满则进行暂养育肥。

亲贝育肥的饵料种类一般为扁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金藻等,也可用配合饲料。

80年代我国对海湾扇贝已可人工控温育苗。

亲贝在控温下提前蓄养育肥,从而提早获得稚贝,延长养殖上的生长周期。

海湾扇贝一般控温在20-24℃。

水温的日提升度数为1-2℃。

饵料日投喂量为:扁藻6万-10万个细胞/毫升;硅藻、金藻15万-40万个细胞/毫升。

育肥时,其他适宜理化因子为:pH值7.9-8.2;盐度25‰-28‰;总氨态氧量不超过300豪克/米3;光照不大于500勒;化学耗氧量不高于2.3毫升/升。

经过20-25天蓄养可获得成熟精和卵。

1.2受精、孵化扇贝的精、卵在净化的海水中搅动受精、孵化。

各种扇贝的受精卵及幼虫的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发育时间略有差别。

受精卵经过多细胞期、桑椹期、囊胚期、原肠期;幼虫发育分担轮虫、直线铰合幼虫、壳顶初期幼虫、壳顶后期幼虫、出现眼点后为眼点幼虫期,足能爬行,面盘开始退化消失,进入匍匐期,附着变态出现次生壳后变为稚贝。

1.3幼虫培育孵化后的直线铰合幼虫经选优,按每毫升水体放养8-12个幼虫的密度,分池培育。

培育应控制的适宜环境因子:水温为22-24℃,氨态不超过200豪克/米3;光照在500勒以下;连续或间断充气,溶氧量不低于5毫克/升;pH值7.9-8.2;COD不高于2毫克/升。

开口饵料为三角袍褐指藻、金藻、角刺藻。

3天后投喂以扁藻为主的混合饵料。

投喂量视幼虫胃内含物多少而确定。

每天换水两次,换水时温差不宜超过2℃。

在幼虫培育过程中,为防止水质污染和微生物、细菌的感染,应进行2-3次换池和池底排污等管理工作。

海湾扇贝育苗养殖技术指导书

海湾扇贝育苗养殖技术指导书

海湾扇贝育苗养殖技术指导书海湾扇贝育苗养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所用1、海水均要符合国家无公害养殖海水标准(NY 5052-2001)2、饵料生产厂家均要有合法资质,其产品均要有合符合国家无公害产品的质检证明。

3、药品均要遵循国家违禁药品使用条例,严禁使用违禁药品。

购进的药品要有生产厂家的合法资质和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一、海湾扇贝的繁殖生物学海湾扇贝生长发育快,春季培育的苗种,养殖到秋季(壳高5厘米左右)性腺发育成熟,并可以此为亲贝产卵培育苗种。

生物学最小型2.2厘米。

海湾扇贝为雌雄同体,性腺仅局限于腹部,精巢位于腹部外周缘,成熟时为乳白色,卵巢位于精巢内侧,成熟时褐红色,通常性腺表面覆盖一层黑膜,随着性腺成熟黑膜消失,精巢、卵巢逐渐清晰。

我国北方海域海湾扇贝一年有春秋两个繁殖季节,春季为5~6月,秋季为9~10月,秋季生殖后,性腺透明,无精卵存在。

当性腺开始发育后,在控温条件下给予充足的饵料,能促进性腺提前成熟,排放精卵,这就是控温育苗的生物学依据。

二、海湾扇贝人工育苗(一)亲贝的选择亲贝的质量对育苗成败有很大影响,好的亲贝应具备以下条件:1.壳高>5厘米,壳厚> 2厘米,表面附着物少。

2.鲜出肉率>30%,性腺指数>8%。

3.外套膜无萎缩,外套腔无浮泥,养殖死亡率< 10%,越冬死亡率<30%。

要选择生活在水清、流大、养殖水域无污染、饵料丰富海区的养殖贝作为亲贝。

(二)亲贝的越冬目前种贝越冬有两种方式,一是自然海区越冬,方法是在秋季收获前将选好的种贝简单洗刷,按每层20个左右,重新装笼,选择冬季最低水温不低于4℃的海区,稀养越冬,这样有利于亲贝在越冬时生长、发育。

二是室内越冬,方法是在冬季水温降至4℃以前将亲贝移至室内暂养,每天少量换水,少量投饵,以螺旋藻、酵母等代用饵料为主,5~7天倒池一次。

根据生产需要开始升温育苗。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都不乏成功的先例,育苗场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越冬方式。

海湾扇贝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海湾扇贝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海湾扇贝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目前水产养殖越来越常见,各种水产种类进入人们的生活。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海湾扇贝的人工育苗,让你掌握好吃的海湾扇贝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1)养成方式和养成器材目前海湾扇贝养殖大体分为筏式单养、贝藻轮养和虾贝混养等方式。

所谓筏式单养即有专用养成浮筏,贝藻轮养是利用海带或裙带菜养殖浮筏,在海藻收获后的下半年用来养殖海湾扇贝。

单养和轮养属于海上筏式养殖,养成器材均用多层网笼,常用的网笼塑料盘直径为34厘米,网目边长1厘米,每笼10层,层间距为12-15厘米,60米长的筏身挂90笼。

虾贝混养是将贝苗直接播放到对虾养殖池底,无需专用的养殖器材。

(2)养成海区选择一般养殖海带、贻贝的海区均可养殖海湾扇贝。

海区要求水质肥沃、潮流畅通,水深一般10米以上,底质为泥沙或沙泥,无污水排入,虾贝混养要注意虾池底质和海水盐度的选择。

(3)贝苗运输通常采用干运法,即将贝苗网袋堆放船甲板上,注意不要过于积压,上面盖以浸湿的干净草袋,防止风干和日光直射。

为保证成活率,贝苗干露时间不宜超过5小时,途中要勤浇海水。

时,途中要勤浇海水。

(4)贝苗暂养和分苗贝苗运回后应立即下海暂养,暂养几天后要抓紧疏散,疏散最好将贝苗过渡到网目0.5×0.5厘米的三级网笼中暂养,以加快贝苗生长。

待贝苗壳高长至1.5-2厘米时(约7月上旬),便可将贝苗分人养成笼中开始养成。

分苗时将贝苗从暂养笼中倒出后,在水中过筛,筛子网目应比养成笼网目大1-2毫米,筛出的大苗进入养成笼,小苗继续暂养。

(5)放养密度分苗时合理的放养密度非常重要,密度低影响产量;密度过大则不能发挥个体生长潜力,导致个体小,产品等级率下降。

所以,放养密度要因地制宜,一般每层笼装苗35-40粒。

(6)养成期管理海湾扇贝养成期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是随着个体长大,特别是中后期筏身负荷加重,要及时增绑浮力,防止浮筏下沉。

大风过后要检查有无绞缠和断筏,发现后要及时抢修,养成笼附泥和附着物多时应及时清除。

海水养殖扇贝的育苗技术与种苗质量控制

海水养殖扇贝的育苗技术与种苗质量控制

海水养殖扇贝的育苗技术与种苗质量控制海洋养殖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其中海水养殖扇贝因其高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

然而,海水养殖扇贝的育苗技术和种苗质量控制是决定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重点讨论海水养殖扇贝的育苗技术和种苗质量控制,以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和生产质量。

首先,海水养殖扇贝的育苗技术是养殖成功的基础。

育苗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的扇贝种苗,为养殖过程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选择育苗场地时,应考虑水质清洁、有利于扇贝生长的特性。

对于育苗水体的要求,应注意稳定性、适宜的温度和盐度,并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

此外,选择适宜的育苗设备和工具也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育苗设备包括浮筒、育苗箱等,这些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抗风浪和隔绝天敌的功能。

其次,在扇贝的育苗过程中,对种质的选择和管理也至关重要。

在选种过程中,应注意选择生长迅速、免疫力强、耐逆环境的种贝。

此外,定期对种贝进行疾病筛选和健康管理,以确保种贝的健康状况。

在种贝养殖中,要注意合理的密度和饲料投喂量,避免因过度投喂而引起污染和疾病传播。

定期清理底泥和死贝,保持育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对于种苗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养殖过程和养殖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种苗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扇贝的生长速度和体型,避免种苗生长过快或过慢。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投喂计划,确保种苗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要定期监测种苗的健康状况,并及时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结合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检测等,对种苗进行品质控制和优化。

在育苗技术和种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养殖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海水养殖扇贝的生长环境要求相对宽松,即使在海洋环境中也需要避免噪音和污染的干扰。

因此,养殖区域的选择和规划非常重要。

应避免污染源和浪涌区附近作为养殖区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

在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扇贝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扇贝的疾病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湾扇贝育苗技术要点
作者:许红
来源:《河北渔业》2014年第08期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属瓣鳃纲,异柱目,扇贝科,扇贝属。

又称大西洋内湾扇贝。

贝壳中等大小,近圆形。

壳表黄褐色,放射肋 20条左右,肋较宽而高起,肋上无棘。

生长纹较明显。

无足丝。

壳顶位于背侧中央,前壳耳大,后壳耳小。

其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贝壳又可作为高级工艺品、装饰品的原料。

本人多年从事海湾扇贝育苗工作,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亲贝的选择及入池时间
1.1 选择标准
选择无附着物或附着物少,性腺丰满、个体健壮、无死亡或死亡量少、软体部肥满出肉率高的个体。

海湾扇贝应选择5~6 cm的1龄养殖扇贝。

1.2 入池时间
根据当地气温情况确定,辽宁地区一般在2月中旬就开始对种贝进行升温促熟,这样可以提早提供大规格苗种,提早进入市场。

要掌握好入室时间,过早入室会加大培育成本,后期稚贝出库时,外面自然水温达不到标准,影响稚贝出库。

2 亲贝的促熟培育
2.1 培养密度
最适宜的培养密度为150~200个/m2。

老式的培养方法为扇贝笼培养,我们可以采用新的方法是用扇贝筐培养,筐的大小可根据水体面积制作适宜的大小以方便操作为准,筐为一层培养,比以往的多层培养要均匀。

2.2 培育水温
以自然水温为基数,每天升温1 ℃,当水温升至14 ℃时以后每天提升0.5 ℃,逐渐提到18 ℃后恒温待产,累计积温在450~500 ℃时可产卵。

根据积温及升温方法预计培育的时间为35~40 d左右。

这样根据往年气温回升情况可确定种贝的入场及产卵时间。

2.3 日常管理
每天要全量更换新鲜海水,彻底清除池底污物,即每天倒池,倒池时要捡出死亡个体,注意要彻底捡干净,以免污染水质。

充气要采用连续充气。

溶氧低于3.5 mg/L时,壳口张大,出现麻痹状态,影响性腺发育,维持正常生活溶氧最低浓度为4 mg/L。

每天要投饵4~6次,主要以硅藻为主,其次为塔胞藻、小球藻,配合饵料辅助。

2.4 疾病预防
水温低时可以少投或者不投抗菌素,一般在1~2 mg/L,高温时要投2 mg/L预防,EDTA 每次换水要投4~5 mg/L。

3 产卵与孵化
在临产卵时,停止倒池换水,改为多次流水法换水,投饵也要紧贴水面,尽量不给予外界刺激,提前配好孵化用水。

(20~21 ℃)海湾扇贝为雌雄同体,产卵排精时要注意观察,一般为排精-产卵-排精几个过程,务必要抓住中间产卵环节,及时倒池。

产卵密度控制在30~60个/mL,精液过多的要采取捞沫的方法,以减少精子,提高孵化率。

受精卵孵化时,为防止受精卵沉底堆积影响孵化效果,应每隔30~40 min用搅耙将水搅动1次,至发育到担轮幼体期为止。

4 选育
幼体的选育一般在幼体发育到面盘幼体(D型幼虫)时进行。

目前采取的方法有两种:浓缩选育法、拖网选育法。

但多数都采用浓缩选育法,即用消毒干净的管虹吸进网箱内(停气,由表层逐渐往下吸),浓缩到一定密度时,及时将幼虫倒入消毒好的新水池内培育。

注意网箱的选择,要选择300目的或350目的筛绢网避免幼体漏出,要用整块的系成网兜型,每次用前都要仔细检查有无漏苗。

5 幼体培育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培育密度要控制在12~15个/mL,水温为22~23 ℃,投饵,发育到D型幼虫后开始投饵。

投喂量由换水量、饵料种类、幼虫密度等因子决定。

开口饵料为金藻,以等鞭金藻为例,D型幼虫期日投喂量为5 000~15 000个/mL;壳顶期为15 000~30 000个/mL左右;分6~8次投喂,附着变态后饵料要逐渐增加。

多种饵料混合投喂其效果比单一种类要好。

换水,每天换水2次,每次1/3~1/2,随个体的增长换水数量可适当增加。

4~5 d倒池一次。

对光照强度较敏感,但适应能力较强,光照强度一般控制在500 lx以下。

施药,常用的有土霉素、青霉素等,用量1~2 mg/L,每次只用一种,交换使用,2~3 mg/L的EDTA有利于净化海水。

6 附着基的投放
一般选择聚乙烯网片,(18或24股)用0.5%的氢氧化钠浸泡24 h,待干净后用清水反复清洗,达到表面粗糙干净无毒。

最佳的投放时间应在池内幼虫有20%~30%出现眼点时投放,一般投放配合倒池进行,投放数量一般网衣为2.5 kg/m3 ,投帘后应加大换水量和投饵量,完全附苗后可采用流水方法换水。

7 稚贝出库
稚贝达到0.4 mm就可以出库了,此时要求外界水温要在13 ℃以上,室内的就要提前做好降温、增光等准备,使其各项指标都与外面暂养池较接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