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及备考复习建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及备考复习建议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徐金月山东省2007年开始自主命题以来,其理综试卷物理部分就以其鲜明的试题结构不同于全国卷和其他省卷,具有自己特有的考查方式和题型结构。物理命题既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又有其显著的特点,研究并掌握这些特点对高中物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笔者以2014年试题为例对此做一简要分析。

一、2014年山东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

1、稳中求变,体现创新。创新是进步的原动力,为了全面体现新课改的探究理念,2014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以能力考查为着眼点,注重创新科学探究的情境,设计出新颖的设问方式,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1(第19题)如图,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薄球壳,其上有一小孔A.已知壳内的场强处处为0;壳外空间的电场与将球壳上的全部电荷集中于球心O时在壳外产生的电场一样。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不计重力)从球心以初动能0K E沿OA方向射出。下列关于试探电荷的动能K E与电荷离开球心的距离r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评析]本题是以“均匀带正电薄球壳”为背景设计的一道综合性选择题。对“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不计重力)从均匀带正电薄球壳球心以初动能0K E沿OA方向射出”这一情景,考生比较陌生,以选择“试探电荷的动能K E与电荷离开球心的距离r的关系图线?”考查考生能力及相关知识点,题目设问方式也比较新颖。该题起点较高,考生对“均匀带正电薄球壳”的电场分布不清楚,但题目通过简洁的描述告知考生球壳内、外的电场分布,有了这样一个台阶,考生经冷静思考,结合图像在不同空间分段考虑,思路就能豁然开朗,答案呼之欲出。这样的情境创新,这样的巧妙设计,比较有利于选拔出拥有良好学习潜力的考生,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类似还有第20题,题目中给出考生未学过的引力势能的表达式,也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再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说明试题对已知条件的给出方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考生需要有较强的“主动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说明命题加大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考查力度,这一点尤其应引起一线教师和考生注意。

2、纵观近几年的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尽管在难度水平控制,能力考查的要求等方面略有差异,但它们都有着基于《考试说明》精神的五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⑴突出对主干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广。

2014年试卷中各知识点分布如表1所示。表1显示,试卷注重对主干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知识覆盖面较广。试卷在《考试说明》

中所有考查的31个Ⅱ级要求的知识点(即重要知识点,其中必考部分26个,选考部分5个)中,考查了30个(只有“横波的图像”没有考查),考察率达到了97%。其中必考部分四个模块的11个知识单元全部考查,覆盖面为100%。选考部分三个模块的11个知识单元中考查了5个,覆盖面达45%。力学(44分)、电学(54分)试题

37 选

(3选1) 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气体定律Ⅰ、Ⅱ

12

38 简谐振动图像、波速公式,折射定律、全反

Ⅰ、Ⅱ

39 氢原子能级结构、能级模型,动量守恒定律Ⅰ、Ⅱ

表一

共98分,占全卷89%的比例。以选择题为例,虽没有出现跨模块的综合考察,但即便围绕同一题材,仍从不同侧面进行多角度考察,以有效达到增加考点覆盖率的目的。

例2(第16题)如图,一端接有定值电阻R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内,通有恒定电流的绝缘长直导线垂直于导轨紧靠导轨固定,导体棒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在向右匀速通过M、N两区的过程中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分别用M F、N F表示。不计轨道电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M F向右 B.N F向左

C.M F逐渐增大

D.N F逐渐减小

[评析]本题以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为题材,除围绕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考察外,还应用磁场中通电直导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安培力,电路中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知识,从多角度对多个知识点进行考察。

⑵注重过程与方法,强化物理建模能力考查

试卷凸显中学物理教学新理念,加强了考生解决实际问题基本方法的考查力度,包括思维方法的积累、思维方式的形成,怎样才能使

物理思维方法、思维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呈现呢?问题蕴含于现象之中,这就要求学生从众多的现象中发现共同的本质,学会构建适当的物理模型。考试大纲规定的物理考点有120个左右,但由此衍生的习题却浩如烟海。所以,善于建模是考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内涵、取得更好成绩的保证。今年试题对模型的考查显得尤为突出。

例3(第18题)如图,场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矩形区域abcd,水平边长为s,竖直边ad长为h。质量均为m、带电量分别为+q、—q的两粒子,由a、c两点先后沿ab和cd方向以速率0v进入矩形区(两粒子不同时出现在电场中),不计重力。两粒子轨迹恰好相切,则0v等于()

A.

2

2

s qE

mh B.2

s qE

mh C.

2

4

s qE

mh D.4

s qE

mh

[评析]本题情景创设新颖,设计别出心裁,许多考生受困于两个带电粒子的偏转结合的干扰,本来简单、熟悉的情景复杂化,在考场上对此题茫然不解。实际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带电粒子类平抛的模型。根据题目中描述“两粒子轨迹恰好相切”,可分析出两个粒子的偏向角相同,因此可得出两个粒子从a、c两点分别到公切点所用的时间相同,切点实际上是矩形的中心,从而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今年对模型的考查题型较多,第14题,是共点力平衡的常规模型;第17题是理想变压器的常规模型;第22题是伏安法测电阻的模型等等。不管题目如何变化,只要善于从情境中提炼出物理模型来,就等于打开了解决问题的一扇窗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