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7日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

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三个周期以上者。

月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以30~50ml为适宜,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月经过少: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两天,甚至点滴即净者。

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尽者。

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

崩漏: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指经血非时爆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闭经: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以建立后又中断六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

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带下病:指带下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带下过多: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及局部症状者。

带下过少:指带下量明显减少,导致阴中干涩痒痛,甚至阴部萎缩者。

恶阻: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

妊娠腹痛: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发生小腹疼痛者。

异位妊娠:凡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

胎漏:妊娠期间有少量阴道出血,时出时至,或淋漓不断,而无腰痛,腹痛,小腹下坠者。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痛,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现者。

胎萎不长:妊娠四五个月后,孕妇腹形与宫体增大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

胎死不下:胎死腹中,历时过久,不能自行产出者。

子满:妊娠5~6个月后出现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则全身俱肿,喘息不得卧者。

子肿: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者。

子晕:妊娠期出现以头晕目眩,状若眩冒为主症,甚至眩晕欲厥。

子嗽:妊娠期间,咳嗽不已。

产后血晕: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可与西医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互参)

产后痉病:产褥期内,突然发生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者。

产后发热: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

病名首见宋代《妇人大全良方》

病因:感染邪毒,外感,血瘀,血虚

产后腹痛: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其中因淤血引起者,称儿枕痛。宋代《妇人大全良方》首次提出“儿枕腹痛”。主要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

产后小便不通:新产后,产妇发生排便困难,小便点滴而下,甚则闭塞不同,小腹胀急疼痛者。又称产后癃闭

鉴别诊断

产后小便淋痛:两者均有产后排尿困难。产后小便淋痛以小便频急涩痛欲出未尽为特征,或伴有恶寒发热,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产后小便不通为点滴而下,或

闭塞不通,但无尿痛,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产后小便淋痛:产后出现尿频尿急,淋漓涩痛。

产后身痛: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者者。

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者。

1.主要病机为冲任为病,气血运行失常。

2.证治分类

○1气虚证: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2血瘀证: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3血热证:保阴煎加益母草、七叶一枝花、贯众

妊娠病: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

病因病机:○1阴血虚○2脾肾虚○3冲气上逆○4气滞

治疗原则:以胎元正常与否为前提。胎元正常者,宜治病与安胎并举。安胎之法,以补肾健脾,调理气血为主。

妊娠期用药原则: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及一切有毒之品,都应慎用或禁用。

产后病: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

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产后,亦称产褥期,一般约需六周。

产后三病:病痉,病郁冒,大便难。

产后三冲:冲心,冲胃,冲肺。

产后三急:呕吐,盗汗,泄泻。

产后病的病因病机:○1亡血伤津○2元气受损○3淤血内阻○4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

“多虚多淤”

产后三审: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

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查胃气的强弱。

产后病的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

产后三禁:即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一.月经病

1.月经先期

1.1.气虚证

1.1.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

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斟。

1.1.2肾气虚证:固阴煎

景岳书中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兼;

炙草菟丝五味子,益肾固冲调经先。

1,2血热证

1.2.1阳盛血热症:清经散

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

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1.2.2阴虚血热证: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

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

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1.2.3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

逍遥散用芍归柴,苓术甘草姜薄皆;

解郁疏肝脾亦理,丹栀加入热能排。

2.月经后期

2.1肾虚证:当归地黄饮

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

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2.2血虚证:大补元煎

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

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2.3血寒证

2.3.1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2.3.2实寒证: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

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滞效力彰。

2.4气滞证:乌药汤

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3月经先后无定期

3.1肝郁证:逍遥散

3.2肾虚证:固阴煎

3.3肝郁肾虚:定经汤

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

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期之好。

4月经过多

4.1气虚证:举元煎

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

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4.2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

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芍药续断行;

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4.3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失笑蒲黄五灵同,祛瘀止痛建奇功。5.月经过少

5.1肾虚证:归肾丸

景岳书中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

三补茯苓当归合,调经益肾治同源。5.2血虚证:滋血汤

滋血汤中含四物,参芪茯苓山药入。5.3血瘀证:桃红四物汤

5.4痰湿证:苍附导痰汤

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

川芎神曲枳壳当,痰浊经闭此方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