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 小石潭记-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10课《小石潭记》导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10课《小石潭记》导教案设计

《小石潭记》导学案班别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地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2、整体感知并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他是河东人,曾任柳州刺史,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著有《柳河东集》。

和韩愈并称“韩柳”。

写作背景介绍: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到永州后,母亲病故,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

当时他政治失意,心情郁闷。

因此借游山玩水来排忧解闷,感觉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

游历永州,风景奇特,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名气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

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冽.()坻.()缀.()翕.()怆.()邃.()佁.()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参差披..()摇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

似与游者相乐。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幽..(),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导学案OK

《小石潭记》导学案OK

《小石潭记》导学案容县珊萃中学梁聪第一学时一、导入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

他就是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①我要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②我能正确理解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学检测(初读课文)(15分钟)1、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①理解题目:“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②了解作者及作品。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祖籍山西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称“柳河东”,他生在长安,晚年被贬柳州,亦称“柳柳州”。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柳宗元因为参加过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被贬至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一带)为司马。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遍游任所附近奇山异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本篇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在游小丘后数日又和他的朋友吴武陵、龚古以及他的弟弟宗玄等游西山,在小丘西边百二步的地方发现了小石潭,他就写了这篇游记。

此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

文章以写景见长,写潭、写树、写水、写鱼、写源头、写岸势,都写出了特点,生动细致,精美异常。

区区二百字,写景特点鲜明,行文层次井然,文如作画,历历在目。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面划横线的字词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小石潭记 导学案导学单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优秀获奖完美实用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小石潭记 导学案导学单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优秀获奖完美实用

前言:
该导学案(导学单)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单)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导学案)
10小石潭记
1.积累文言词语,重点关注本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2.理清游记线索,把握文章内容。

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的方法。

4.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写作背景,体味文章中的情感变化。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有这样一幅画,画面是一片寥廓、冷清、孤寂的冰雪之地,只有一个老翁,披着蓑衣,在那儿“钓寒江雪”,同学们还记得这是哪首诗里面的画面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这首诗叫《江雪》,作者是柳宗元。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

在这首诗里,风景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凄清一片。

不过当冬风过后,冰雪消融,这里的风景又会变成怎样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柳宗元在此地作的另一篇文章《小石潭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

1。

部编版八下小石潭记导学案及解答

部编版八下小石潭记导学案及解答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小石潭记》学案及解答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熟练的诵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2.结合描写顺序,整体把握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4.体会课文简洁、丰富而又有节奏感的语言特点。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篁.()竹佩.()环.()佁.()然俶.()尔参.()差.()翕.()忽斗.()折悄.()怆.()差.()互.寂寥.()(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凛 liè()翠 màn()连 zhuì()清 chè()2、作家作品简介。

柳宗元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和,并称“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3、背景介绍。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是州,恒惴栗。

”《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小石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1、全班齐读第一段。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西:.如鸣佩环:鸣:。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伐竹取道,伐:。

取:。

下:(名词作状语)。

.见:。

.水尤清冽(liè):。

尤:。

清冽:。

.全石以为底:。

以为:.卷石底以出:。

卷:。

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3、译文。

4、质疑问难。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1、全班齐读第二、三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练习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练习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石潭记》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重要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哲理。

本节课通过学习《小石潭记》,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哲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把握文章的大意,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哲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自学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哲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然后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句子结构、词语用法等,边读边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赏析,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10、《小石潭记》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10、《小石潭记》导学案

10、《小石潭记》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25—34分钟)小组分工提示:在本环节自学过程中,请同学们按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小组协调员组织学习开始学习、监督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督导本组同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计时员根据自学任务督导本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

1、明确目标(1分钟)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积累常识(2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小石潭记》基础梳理”进行学习。

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手”“游记散文的宗师”。

(2)写作背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时艰不可济,唐祚难振兴,谤毁兼至,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满怀忧惧之情,多藉山水以排遣。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永州八记》就写于此时。

3、自学教材(5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小石潭记》配乐朗诵”,边听边在课本上标注拼音、划分节奏,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学指导: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

)篁.竹()清冽.()为坻.()参.差()为嵁.()佁.然()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 ) 幽邃.()(2)朗读课文时,读准下面句子的节奏。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积累文言基础(20——23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小石潭记》文意疏通”进行学习,梳理课文重点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小石潭记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小石潭记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课前小测:古今异义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一词多义全石以为底()以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做状语,向西)日光下澈(名词做状语,向下)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做状语,在空中)斗折蛇行(斗: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蛇:名词做状语,像蛇一样。

)学习目标:1.学习移步换景、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难点)2.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重点)课文精讲:一、朗读课文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文章写发现小石潭是按照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顺序来描写的。

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使读者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游历,感受作者喜悦的心情和探奇的情趣。

2.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什么写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篁竹——水声——小潭——青树翠蔓(移步换景)二、朗读课文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1.本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游鱼、潭水(特写镜头)2.写游鱼的这一节,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写鱼除了表现潭水的清澈外,还有何用意?动静结合:“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是动,水中游鱼静态与动态的迅速更替,勾勒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由景及情,自然引出鱼群“似与游者相乐”一语,既表现了作者在赏景中的愉悦心理,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3.潭水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潭水:清澈澄净。

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衬托潭水的清澈。

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三、朗读课文三、四段,讨论下列问题: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作者抓住溪水、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1.作者抓住溪水、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抓住了溪水的蜿蜒曲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小石潭记》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疏通文意,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

知识链接:1、作者及写作背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公元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

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从此他在偏僻的永州一呆便是十年,后来又被贬去更荒凉的柳州。

因长期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最终病死柳州。

柳宗元作品很多,以散文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被贬后,由于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以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写下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

他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这些游记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典范,是柳宗元散文创作中最富艺术独创性的一部分。

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小石潭记》。

2、关于文体《小石潭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

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自读课文多遍,找出不会读的字词或不理解的词句,做好标记。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篁()竹清冽()为坻()为嵁()参差()佁()然俶()尔翕()忽差()互斗()折蛇行悄怆()幽邃()隶()而从者【答案】huáng;liè;chí;kān;cēn cī;yĭ;chù;xī;cī;dǒu;qiăo chuàng suì,lì3、试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只停一处)(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潭中鱼可百许头(3)皆若空游无所依 (4)似与游者相乐【答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潭中鱼/可百许头(3)皆若空游/无所依(4)似/与游者相乐4、朗读课文下面的注释,解释下列加粗字词。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12345怪石嶙峋——全石……为岩树木青葱——青树……披拂群鱼戏水——潭中…….相乐水清见底——潭中…….相乐源头曲折——潭西南……蛇行岸势崎岖——其岸势…….其源总结:作者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景物特点:水清、石奇、树美、鱼乐、溪身蜿蜒、岸势参差,展现了小石潭的清幽美。

(二)精读第一段思考问题1.开篇第一段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过程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何好处?1)小丘——篁竹——水声——小潭移步换景2)用了隔、闻、伐、取、见五个动词,移步换景,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既写出来动态感,又突出了小石潭的幽美,为下文写小石潭的幽静作铺垫。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石潭周围的景物的?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由近及远近景:石头各具形态,清晰可见,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

远景:描绘了小石潭周围竹树环抱、藤蔓错落缠绕的清幽美景。

(三)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1.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写游鱼的这节,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写游鱼的目的是什么?1)总写与特写相结合(点面结合)总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鱼的数目一目了然,表明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特写“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体现了游鱼的灵动及作者浓厚的赏景情趣。

动静结合的写法。

静态描写“佁然不动”,动态描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水中游鱼静态与动态的迅速更替,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

给人以愉快的感觉。

2)目的是侧面衬托,突出潭水的清澈,而且增加了情趣。

3.似与游者相乐”这个句子有什么妙处?由景及情,自然引出鱼群“似与游者相乐”一语,既表现了作者在赏景中的心理状态,又给读者留下6想象的空间。

4.潭水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清澈澄净。

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衬托潭水的清澈。

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语文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语文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所谓教案,简言之,就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安排和决策。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小石潭记课文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感知,读懂文意和脉络;2、细读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3、知人论世,领悟处境和心境。

教学重点:朗读感知,读懂文意和脉络;细读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领悟处境和心境。

教学创意:以反复诵读为手段,以抓关键词为方法,以情感变化为抓手,带动对文章脉络的梳理,对小石潭美丽景色的赏析,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体悟。

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背诵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找出这首诗中最能表现心境的两个字。

没错,“孤〞和“独〞,这就是诗人当年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时的心情写照。

柳宗元被贬永州做司马期间,寄情山水,写了八篇游记,史称“永州八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一记,小石潭记。

二、译读,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初读,圈出生字词,查字典读准字音。

2、读懂文意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3、读出文脉(1)作为一篇游记,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标示出说明游踪变化的词语。

从小丘西行——下见小潭——潭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记之而去把握游记以游踪为序以及本文写景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特点。

部编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部编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5.领悟课文所表达的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6.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仿写和创作。
本节课将结合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和品味《小石潭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素养,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表达;
3.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思维品质;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课文中汲取人生智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打算在下次讨论前,对主题进行适当调整,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章主题和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小石潭记》中的修辞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写作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部编版八下10小石潭记导学案2019

部编版八下10小石潭记导学案2019

10 小石潭记【学习目标】1.学习对景物细致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3.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学习过程】(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篁.( ) 竹清冽.( ) 为坻.( )为屿.( ) 为嵁.( ) 佁.( ) 然俶.( ) 尔翕.( ) 忽差.( ) 互寂寥.( ) 悄怆.( )幽邃.( )2.积累文言词汇(1)重点实词水尤清冽:尤,;冽,。

坻:。

屿:。

嵁:。

蒙络摇缀:。

可百许头:许,。

下彻:。

布:。

佁然:。

俶尔:。

翕忽:。

差互:。

悄怆:。

幽邃:。

以其境过清:清。

(2)一词多义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差: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游:皆若空游无所依同游者环:如鸣珮环竹树环合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以:以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全石以为底而:记之而去隶而从者潭西南而望为:全石以为底为岩(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下见小潭潭西南而望日光下澈皆若空游无所依俶尔远逝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近岸凄神寒骨如鸣珮环心乐之(4)古今异义乃记之而去 (古义:。

今义:。

) 崔氏二小生 (古义:。

今义:。

) 闻水声 (古义:。

今义:。

) 不可久居 (古义:。

今义:。

)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古义:。

今义:。

)(二)合作与探究: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3.往来翕忽,俶尔远逝。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合作与探究: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3):。

第三部分(4):。

(四)合作与探究:文本探究1.课文的写作顺序是:——————2.小石潭的特点: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4.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5.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7.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8.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链接中考】[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同步学案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同步学案导学案

《小石潭记》自主版同步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品味语言,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探究写景方法。

3.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之美。

【课前预习】
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谈谈你对柳宗元的认识。

2.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3.说说你读完本课的感受。

【课堂探究】
1.潭水和游鱼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2.本文写了小石潭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些字、词、句用得好用得巧,为什么?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景象来谈一谈。

3.第二段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拓展练习】
作者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了溪身岸势的哪些特点来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他对唐代的古文运动有独特的贡献,他的山水游记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作品,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第( )篇《小石潭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手”“游记散文的宗师”。
4、自读课文:
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农安五中语文学科五环阅读自主学习导学案(七年级)


小石潭记
课时
3
设计者
周广平
备课时间
月日
周节
课型
新授课
使用者
使用时间
月日




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理解课文,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重点
熟读课文,梳理脉络,积累词语,明确写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坻()为堪()参差披拂()
佁然()俶尔()往来翕忽()悄怆()
2)解释词语:
篁竹:尤:坻:堪:佁然:俶尔:
翕忽:斗折:悄怆:隶:
犬牙差互:
悄怆幽邃: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水尤清冽:
4、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第一段
原文:
译文:
第二段
原文:
译文:
第三段
原文:译文:
第四段
原文:
译文:
难点
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探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word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word学案

10.《小石潭记》导学案编写者:徐春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

2、疏通文意,落实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相关链接】了解作者和背景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遍游永州山水,永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有情。

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

【自主学习】1、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两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2、给下列汉字注音。

篁.竹()清冽.()摇缀.()为屿.()参差..()寂寥.()..()俶.尔()披拂幽邃.()恕.己()3、积累一组美词。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如鸣珮环:水尤清冽: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译读全文。

(1)、参考课本注释和下面的补充注释,译读全文。

批注疑难词句。

补充注释: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名词作状语)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名词作状语)其岸势犬牙差互(象狗的牙齿那样,名词作状语)凄神寒骨(使……凄,使……寒)(2)、疑难词句:(3)、翻译下列句子。

①、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设计 (无答案)

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设计 (无答案)

《小石潭记》导学案主备人:参与者:初二语文组审核人: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生动形象的写景手法;能释译课文,理解内容,归纳主题。

3、情感与价值体会作者寄情山水排解郁闷的情怀,培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

学习重难点:1、常见文言实词:坻、屿、嵁、邃、清等;虚词:以、其等。

2、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

学习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学法指导:阅读时首先整体把握,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线索:潭的概貌→潭水、游鱼→潭源→潭上四周景色→同游的人。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他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他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它们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

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三、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游,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小石潭记》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

3、学习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

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15分钟)【学法指导一】:○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自学检测一。

○2听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字音、把握语气、节奏,对子互读互评。

○3班内展示,师生共评。

【自学检测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篁.()竹pèi()环清liè()嵁.()翠蔓.()yǐ()然俶.()翕.()乎幽suì( ) 寂liáo()悄怆..()()参差..()()摇缀.()为chí()为yǔ()为kān()qī神寒骨()lì而从者()2、给下列语句断句。

(限两处)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西南而望。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23分钟)【学法指导二】:○1自由朗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决疑难字词,完成自学检测二。

○3小组派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评价、补充。

【自学检测二】:自译课文,并说说文章是按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5分钟)积累文言词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13分钟)【学法指导一】:○1大声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与自学检测一相关句子,独立思考,完成自学检测一。

○2班内展示,师生共评。

【自学检测一】:本文的写景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具体的文段加以分析。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小石潭记
课题小石潭记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
调节。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
词。

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
法。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过程与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理清课文顺序。

2.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与作者同游,体会课
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

3.反复诵读,感受作者孤独悲凉的心境。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热爱。





作者
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所以世称柳河东。

因官迁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文学家,与
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作品丰富,尤以山水游记最富艺术独创性,著有《柳河东集》。

写作
背景
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
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
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

著名
的《永州八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

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

读准字音篁.竹(huánɡ)清冽.(liè)卷.石底(quán)坻.(chí)屿.(yǔ)嵁.(kān)俶.尔(chù)佁.然(yǐ)翕.忽(xī)
悄怆.(chuànɡ)幽邃.(suì)奉壹.(yī)
重点实词水尤.清冽.:尤,格外;冽,凉。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蒙络摇缀:蒙盖缠绕,摇曳牵连。

可百许头:大约。

下澈:照到水底。

布:照映。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差互:交错不齐。

悄怆:忧伤。

幽邃.:深。

以其境过清.:凄清。

古今异义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居住)
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今义:可以)
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一词多义
词类
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做状语,向西)
日光下.澈(名词做状语,向下)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做状语,在空中)
斗.折蛇.行(斗: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蛇:名词做状语,像
蛇一样)
其岸势犬牙
..差互(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
动用法,使……寒冷)
文言
句式
倒装句:
卷石底以出(主语后置,应为“石底卷以出”)
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省略句:
影布石上(“布”后面省略介词“于”)
斗折蛇行(句首省略主语“溪流”)




访名山、游大川实乃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我们总会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许多感悟。

然而有那么一位名人,面对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却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与他同游,去感受一下他那特有的心境。

今天我们学习《小石潭记》。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参考译文: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

3.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李白、王安石、刘禹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陆游……失意的文
人只有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洒脱、或大气……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小石潭景色优美,充满了生机,却位于偏僻之地,不被外人所知。

小石潭的遭遇正与自己的遭遇相同,作者不禁触景生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小石潭景物的清幽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衬托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2.移步换景。

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1.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你对古人写山水游记有了怎样的认识?
①有一个合理的写作顺序。

比如,游览顺序。

②细致生动地描绘游览过程中的主要景物,突出其特点。

③巧妙地运用修辞、多种写景的方法使语言生动优美。

④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以《××游记》为题,口述写作思路。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小石潭记》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美妙的景观,还抒发了作者贬官后孤独忧愤之情。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就以一首古筝乐曲为突破口,让学生在音乐中思考:这段乐曲能为课文朗诵配乐吗?因此,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就得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去思考,去品评:这段乐曲表现怎样的感情?它与课文思想内容相吻合吗?它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吗?在这里,音乐成为了一个媒介,在时缓时疾的古筝乐曲声中,似乎看到了作者孤独的身影,触摸感受到了作者悲凉愤懑的心情。

音乐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引导学生走进文中创设的情境,与作者的感情形成了共鸣。

方法指导:
如何概括与分析文言文的内容
概括分析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信息进行整合和筛选,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能力。

[解题技法]
步骤一: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步骤二: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也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

步骤三: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步骤四:答题时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也可以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比较高。

素材积累:
柳宗元合称知多少
1.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2.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3.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4.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