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

摘要: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科学实践不主动、就业取向模糊、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合理、导师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可以采取灵活制定培养目标、注重研究生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化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加强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建设等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措施

为了满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我校结构工程学科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经过专家探讨和研究论证,一致认为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于提高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了加强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我们分析了影响培养的主客观原因,并探讨了提高其科研能力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

1.主观原因

(1)学习目标不明确。目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部分研究生中存在着较重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受教育的目的不够明确,只是想获得一个文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他们在读期间,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和科研上,缺乏严肃的科学精神,学风浮躁,缺乏真才实学和创新能力。

(2)科学实践不主动。科研实践能力是衡量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目前,结构工程研究生科学实践不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主动创新意识。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均依靠指导教师确定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发表学术论文多数依靠教师选题,并且国际学术论文数量少、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缺乏以及论文质量不高;文献搜集、整理及分析能力弱;突出表现在外文资料的搜集能力不强,对一些外文搜索工具不能灵活运用,文献的整理分析能力不强,表现在不能在原有文献的基础上找到突破点,无法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创新性研究。3)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结构工程方面的科学研究的特点在于经常发现原有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并能及时提出可行的结构设计形式,而在这方面他们存在明显的不足。4)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当前大部分研究生是应届生,他们中大多数人较少直接参加科研实践,因而缺乏使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大型设备仪器的能力。5)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一方面是专业术语的使用不够精确,另一方面是基本的文字功底较差,母语的表达和外语的表达能力都明显不强。

2.客观原因

(1)就业取向模糊。过去一段时间内,结构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定位于培养学术型的专业人才,就业方向多是高校、设计单位和科研单位。而目前

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是技术应用型的,大量的硕士研究生须走向工程技术岗位,并且一段时间内还不能走上企业经营岗位和行业管理岗位。研究生往往产生学与不学、研究与不研究终究同本科生就业岗位一样的想法,出现了许多本科生具备保研条件而拒保、直接找工作上班的现象。

(2)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够合理。目前,结构工程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公共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经典课程与结构工程前沿课程之间比例不甚合理。同时在课程设置上还普遍存在着因人设课,以致出现了课程体系不规范,缺乏必要的严肃性等现象,并使得研究生不能全面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知识面没有相应的广度,没有对本学科的必要的全局观念。

结构工程专业课程内容滞后。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然而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普遍没有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地对所开设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补充与完善,造成课程内容的滞后。

课堂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向了科研,在课程实施中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研究生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只能获得一些僵死的知识,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利用现有的知识去探索未知领域或解决实际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获得有效提高。

(3)导师指导不够到位。名师出高徒。研究生导师的水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生招生规模飞速增长,而导师的数量和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一些高校为了解决扩招形势下导师紧缺问题,在导师评定时数量压倒质量,在遴选导师时降低标准突击提拔,致使导师队伍质量下降。有的导师指导研究生太多,无暇对每位研究生进行精心指导;有的导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教学课时量和自己的科研发展上,致使许多研究生无法从导师那里得到足够多的帮助;有的导师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生,缺乏指导经验;有的导师行政事务缠身,兼职太多,非业务活动频繁,缺乏指导研究生的精力和时间,放松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水平的措施

1.灵活制定培养目标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多样化,在重视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学位。结构工程的研究生教育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的比例,改革教育体制,灵活制定培养目标。鉴于有些高校培养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上从事实际工作,在确定培养目标时也可以面向具体的行业,做到理论知识和行业技能并重,不必硬性规定必须进行纯理论的学位论文研究,可以考虑让研究生完成一项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项目。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以学术训练为中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学术型人才。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应以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为中心,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注重研究生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

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其科研能力,首先必须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献身科学的精神。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当特别强调学术规范,培养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要尽量消除研究生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强调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使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

3.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长期以来采用的教育方式不太重视探索精神和科研創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应当建立一套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把研究生课程教学和考试作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手段。要树立注重科研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加大研究方法的训练,通过实习、个案研究及经验学习,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为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做准备。要认真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观念,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努力营造研究生开展创新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要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和阅读文献资料,从中体会研究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提高综合分析和评价文献的能力;要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自主进行科研立项,以调动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培养研究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另外,应注重提高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因为专业领域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都采用英文来发表。要接触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或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掌握英语是不行的。撰写论文的能力也应当提高,撰写论文其实就相当于和读者交谈,要让读者读得懂,且表达清楚、准确和流畅。

4.深化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改革

要优化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必须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使二者形成合理的比例。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必须有一定的覆盖面,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专业课不能过于零碎,不能过于方向化;选修课要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学分、课时不宜过多。

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应用型研究生的特色,防止专业需要和生产实际严重脱节。应用型研究生所学的知识应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要更新教学内容。要根据学术发展的情况,及时对所开设的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和完善,将不适合的课程取消,将学术层次低和应用价值少的课程删除,将内容重复的课程合并,将零散的专业课程综合化、方向化。同时多开设一些新的前沿方面的课程,多举办学术讲座,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