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系促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管理系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doc
2020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招生专业目
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
2020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
每个大学开始的专业都不相同,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招生专业的相关知识。
包含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有哪些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各个系有什么专业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相关文章推荐的文章。
一、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有哪些系和学院学院老年福祉学院民政管理系社会工作系社区服务系生命文化学院假肢矫形康复系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各个系有哪些专业学院专业老年福祉学院护理(专)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
物业管理(专)民政管理系民政管理(专)
婚庆服务与管理(专)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专)
人力资源管理(专)
公共事务管理(专)
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社区服务系学前教育(专)生命文化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
园林技术(专)假肢矫形康复系假肢与矫形器技术(专)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
康复治疗技术(专)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相关文章推荐。
民政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启示——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CHINASOCIALWELFARE
49
2016.8
社会福利 福利教育
13%,其他类占35%,剩余7%为工 程技术人员、教学人员等;在就业 率方面,所有专业的初级就业率都 在86%以上,复核就业率都在88%以 上,有6个专业高达95%以上,婚庆 服务与管理专业复核就业率甚至高 达100%;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属行业 情况详见图1。
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课题组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
查、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 法,针对就业工作长期以来出现的就 业率高、对口就业率较低;就业制度 与措施不够完善;毕业生主观就业意 愿强烈,但实际就业满意度不高;用 人单位聘用需求度高,而毕业生就业 意愿低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研 究,理清毕业生就业特点,探索提高 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长效机制,优化学 院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建设,为学院 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2015-2016学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院级专项课题(SGYZX2015-3)。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发 展的晴雨表。就业稳定,则本固邦 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 常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 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社会就 业总量持续增加、就业单位对高校 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下降等形势 压力,也面临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由 2010年的631万增长到2015年的749 万,其中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人数 由51万上升至近348万的数量压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 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 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 青年就业工作。面对不断变化的高 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形势和新任
租凭和商务服务业 住宿和餐饮业 制造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批发和零售业 农、林、牧、渔业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公布第二届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公布第二届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民政局•【公布日期】2018.07.19•【字号】•【施行日期】2018.07.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政其他规定正文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公布第二届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各区民政局,局机关相关处室,各二级、直属单位,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首都中长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京组发〔2012〕5号)和《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加快“三社联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意见》(京民社工发〔2015〕458号),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实务全面深入发展,2018年5月,市民政局发布了《关于开展北京市第二届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征集活动的通知》(京民社工发〔2018〕174号),征集全市优秀社会工作案例和服务项目。
经各区民政局推荐、专家评审、内部审核、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第二届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案例54 个、第二届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38个,现将获评名单予以公布。
此次评选的优秀案例和项目主要涉及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家庭、医务、精神康复、社会矫正、低保家庭和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十多个社会工作实务领域,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北京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发展成果。
希望各获奖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加快推进北京市社会工作发展和专业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创造更多经验、做出更大业绩。
市民政局还将印发《北京市第二届优秀社会工作案例汇编》和《北京市第二届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汇编》,希望各区民政局、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认真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创新社会工作服务方式,开拓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积累社会工作实务经验,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附件:1.第二届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案例名单2.第二届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名单北京市民政局2018年7月19日附件1第二届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案例名单1.《重塑生命意义,点亮生命之光——老年生命教育个案服务》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顾颖2.《“暖心行动”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系统服务——以S街道失独服务项目为例》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刘晨曦3.《谢谢你,让我不再流浪》北京和风社会工作事务所李梅兰4.《乐动生命、健康晚年》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靳玮晔5.《“职场我最行”精准救助小组活动推动低保就业人员就业服务——以M区服务为例》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刘晨曦6.《结束身心的流浪》北京和风社会工作事务所何明一7.《“专业引领聚能量多维助力促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者助推社会组织发展服务案例》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师丽娜8.《以公益创投形式促进社区社会组织持续发展》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胡晓婷9.《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困境老人帮扶工作探索》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苗欢欢10.《公益创投激发组织活力》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丁蕊11.《白堆子社区“同心缘梦”议事会》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连亚荣12.《三社暖人心,爱心伴花蕾——海淀睿博社工事务所病残儿童社会救助个案》北京市海淀区睿博社会工作事务所康宏、樊纪冬、梅何霞、康彦杰、孙洋、魏斐13.《Y社区“1+2”模式社区困难群体精准救助帮扶服务案例》北京市海淀区北城心悦社会工作事务所胡勇慧,李梦娟,李秋莹、温海芸14.《重回青春.焕发人生第二春——专业社工介入高龄老人个案研究》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苏思楠15.《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困境老人的异地搬迁安置服务研究》北京市东城区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刘静、梁艳芳、卞学忠16.《舜泽园社区——快乐儿童成长小组》北京市延庆区鹏鲲社会工作事务所闫丽17.《虎坊路社区“助老邻里帮帮团”培育过程》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徐红艳18.《双工联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北京市通州区春晓心理社会工作事务所童小娟19.《伙伴式家庭成长计划》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郭冬雪20.《“幸福养老学与帮”——老年养怡小组工作案例》北京春藤社会工作促进中心孙桂华、王宇峰、张朵江、赵楠、吕冰21.《是金子总会发光——记一位社救对象的自强之路》北京市密云区七色彩虹社会工作事务所齐立霞22.《成长路上爱的陪伴》北京市延庆区鹏鲲社会工作事务所黎新悦23.《陪伴留守儿童拥抱七彩童年》北京市延庆区鹏鲲社会工作事务所黎新悦24.《“专业介入,综合提升”——白将军社区社会组织成长》北京市众合社会工作事务所张思25.《阳光总在风雨后——彩虹照耀的小宇》北京市七彩昀社会工作事务所潘洪金26.《社工温暖我的生活——东城区困境儿童家庭社工介入服务》北京市七彩昀社会工作事务所潘洪金27.《丧偶式单亲家庭困境分析与介入》北京市悦群益众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吴子珩28.《社工助推组织正向发展》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苏思楠29.《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社工助力社区搭建网格化志愿服务体系》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叶智伟30.《“用爱心照亮希望”——个案案例》北京市通州区盛德社会工作事务所吴铁莉31.《“画人生精彩”复兴南里社区工笔画兴趣小组走向自我管理》北京市通州区盛德社会工作事务所吴承晓32.《生活路上有你帮忙——社会救助家庭增能计划》北京市通州区众合社会工作事务所李鹏33.《亲亲我的宝贝——亲职小组》北京市通州区筑梦社会工作事务所谢冬梅34.《福暖行动为老服务积极养老安享晚年》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仇兆杰、贾萌35.《专业社工助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协商》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胡丽娟36.《爱心为民服务队》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六条社区胡姗娜37.《以人为本,真心对待,让矫正人员感受社区的温暖》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办事处一街社区李文平、刘通新38.《一份特殊的礼物》北京市延庆区鹏鲲社会工作事务所黎新悦39.《愿你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困境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关爱成长计划》北京市通州区众合社会工作事务所乔淑青40.《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提升救助服务精准化水平》北京市西城区悦群社会工作事务所王盈月41.《社工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美好》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陶源42.《滨河社区服务站外包项目案例》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郑丝雨、孙于岚43.《暖阳行动——精神障碍者之个别化服务》北京市昌平区至善社会工作事务所靳忠利44.《以人为本,用心矫正》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苏州社区任冬晖、郭华、王艳东45.《小欣案例报告》北京市七彩昀社会工作事务所刘小霞46.《浩浩案例报告》北京市七彩昀社会工作事务所刘小霞47.《温心助老幸福晚年》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民旺社区邓莉娟48.《三社联动模式下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侯玉49.《西三旗街道清缘里社区自管会工作模式》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孙利50.《实体空间营造家园意识》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李璐娜51.《携拾爱心,点燃夕阳——一位百岁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重建》北京市七彩昀社会工作事务所刘小霞52.《驱散雾霾,战胜孤寂——一位精神障碍人士社会功能再适应》北京市七彩昀社会工作事务所刘小霞53.《小花的心心向荣》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李淼、杨典54.《渺小的向阳花效应》北京市救助管理总站于爱英附件2第二届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名单1.北京中青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青春DIY”——西城区低保家庭青少年正向发展支持计划2.北京中青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海益汇”爱心平台建设项目3.北京市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长者公馆老年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4.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小苗医疗项目5.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青少年小组6.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左安浦园社区:左安浦园社区“公益认领”7.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工企联动.三级覆盖——社工助推工会服务8.北京猎鹰防爆恐技术推广中心:“护苗行动——少儿安全防护演练公益课堂”9.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新中西里社区:让时光的脚步不再匆匆——中高龄老人益智小组活动10.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南锣鼓巷社区:胡同停车自治管理11.海淀区睿博社会工作事务所:海淀区病残儿童家庭综合服务“三社联动”服务项目12.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和谐社区服务专业化13.北京市朝阳区康乐颐年社会工作事务所:光明行动——关爱失独家庭服务项目14.北京市房山区睿诚社会工作事务所:夕阳计划——关爱空巢老人15.北京市通州区曙通社会工作事务所:通州区潞城镇和张家湾镇“三社联动”服务项目16.北京市通州区曙通社会工作事务所:新市民新生活——失地农民市民化社会工作服务项目17.北京市通州区曙通社会工作事务所:“三社联动”激活社区社会组织源动力18.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东环社区:情系夕阳快乐共享——东环社区“老乐会”19.北京市众合社会工作事务所:通州区中仓街道社区社会组织成长营“三社联动”项目20.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一米阳光暖进你心里”失独家庭互助式养老模式建设项目21.北京市朝阳区康乐颐年社会工作事务所:“居家养老.乐享颐年”——关爱失能老人服务项目22.北京市通州区众合社会工作事务所:助守幸福——通州区“三留守”人员三社联动服务项目23.北京市通州区筑梦社会工作事务所:梦想成真——构建幸福家庭促进与成长关爱服务项目24.北京慧助社会工作事务所:“博兴一家人,博客一家亲”社区治理模式与服务探索项目25.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国旺社区:国旺社区惠民洗浴项目26.北京市东城区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社区好老头”老年男性参与服务项目27.北京市延庆区启明星社会工作事务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乡村防灾减灾服务项目28.北京市通州区曙通社会工作事务所:成长之“潞”志愿相伴——潞城镇志愿家庭社区服务项目29.北京永乐汇足球俱乐部:东城区社区少儿公益足球吧项目30.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立德社会工作事务所:小空间.大天地——楼道堆物堆料三级防治体系建设项目31.北京市朝阳区骥德心理康复服务中心:圆梦朝阳,并肩行——朝阳智力精神残疾人家庭心理援助项目32.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小花关爱项目33.北京市通州区盛德社会工作事务所:社区“三化”治理——社会治理创新项目34.北京市西城区群联社区事务中心:白纸坊街道社区民主协商试点项目35.北京市西城区悦群社会工作事务所:三社联动——社区低保人员继续社会化帮扶项目36.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社区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聂各庄社区打造志愿者服务协会项目37.北京市朝阳区七彩昀社会工作事务所:朝阳区CBD核心区职业乞讨现象社会治理服务项目38.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矿机社区:“关爱空巢老人、失独老人”为老服务项目。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4/28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5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 训中心)采购电子验收单公示
珠海天威泛凌贸易 有限公司
0.1
TOP6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 训中心)采购电子验收单公示
北京中环恒业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
0.1
TOP7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 训中心)采购电子验收单公示
1.1 总体指标 ...........................................................................................................................1 1.2 需求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行业分布 ...........................................................................................................................3 二、采购效率 ...............................................................................................................................10 2.1 节支率分析 .....................................................................................................................10 2.2 项目节支率列表 ..............................................................................................................11 三、采购供应商 ...........................................................................................................................12 3.1 主要供应商分析 ..............................................................................................................12 3.2 主要供应商项目 ..............................................................................................................12 四、采购代理机构........................................................................................................................17 4.1 主要代理机构分析 ..........................................................................................................17 4.2 主要代理机构项目 ..........................................................................................................17 五、信用风险 ...............................................................................................................................20 附录 .............................................................................................................................................22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辨析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辨析罗彩娟/李红武2012-10-15 14:04:21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沪) 2009年2期【英文标题】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 Work and Social Work【作者简介】罗彩娟,人类学博士,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师;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01;李红武,人类学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师。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北京100102【内容提要】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在工作理念和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方面联系密切,但在服务方式上又有区别。
本文基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两者在三个方面的互动关系,即社会工作为民政工作实现专业化提供理论借鉴和支持;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有力保障;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这三方面的互动关系对于努力推进民政工作专业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职业化,促使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这两门学科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ivil work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work in their working ideas, the objects they serve, and the service they offer. However, they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the ways they serve people. Based on thos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ly, social work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ideas and support for the specialization of civil work. Secondly, civil work can ensur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Thirdly, civil work serves as a vital way for social work to be localized. Theirinteraction in those three aspect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promoting the specialization of civil work and the loc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and also is important in helping the two subjects develop together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关键词】民政工作/社会工作/关系civil work/socialwork/interaction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是关系密切的两种服务工作和学科,二者之间既有区别,更有联系。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体系构建研究①刘静(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102628)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越来越依赖于学生社区,学生社区相较于过去单一的住宿功能,不断丰富内涵,已经成为实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重要阵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工作部署。
自2017年“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高职院校紧跟党和国家发展要求和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立足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已经取得良好成效。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在构建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明确提出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即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园区,探索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推进党团组织、管理部门、服务单位等进驻园区开展工作,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压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一线,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
[1]“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提出和试点建设,为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步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价值内涵学生社区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此聚集密度最大、停留时间最长、感情寄托最深,能够对学生成长发展、价值观念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2023年3月,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对推进工作进行了总结,从2019年10所高校率先试点,到2021年31所高校集成探索,再到2022年扩大覆盖至1447所各级各类高校,实现了“三步迈进”,通过各地各高校的督促落实和创新推动,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2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怎么样?王牌专业有哪些?
2022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怎么样?王牌专业有哪些?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是⼀所综合实⼒⾮常强的公办⾼职院校,由中华⼈民共和国民政部直属,师资⼒量也很不错,对于⼴⼤报考⾼职专科的考⽣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简介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是中华⼈民共和国民政部直属的⼀所专门培养社会⼯作、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技能型⼈才的公办⾼等职业院校,是集民政部培训中⼼、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和民政部社会⼯作研究中⼼于⼀体的国家级民政⾼职教育、⼲部培训和科学研究基地,是教育部⽼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单位、全国⾸批现代学徒制⾏业试点单位。
2022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王牌专业社会⼯作专业⼀、专业简介:我院于1987年成⽴社会⼯作教研室,1994年成⽴社会⼯作学院,是国内最早开设社会⼯作专业的院校之⼀,是我国社会⼯作教育的发祥地。
中国社会⼯作教育协会⾼职⾼专委员会秘书处和全国民政⾏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社会⼯作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均设在我系。
近年来,为体现⾼职教育特⾊系部积极推进⾼职教育教学改⾰,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径,优化课程体系,充实课程内容,成⽴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校社合作的⾼职教育特征,逐渐形成了⼀套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注重专业实务能⼒、社会适应能⼒强的“三阶三化”⼈才培育体系。
⼆、专业优势:1、⾻⼲专业,⾏业领先。
社会⼯作专业是学院的⾻⼲专业,开办历史悠久,师资⼒量雄厚,综合实⼒强,承担多项国家级专业建设项⽬,引领全国⾼职⾼专社会⼯作专业教育发展。
2、应⽤型、技能型⼈才培养。
学⽣实习、实践安排充实,经过“三阶三化”模式的培养,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扎实,专业实务能⼒强,适应社会能⼒强。
学⽣具备⼀定的综合服务及管理能⼒,具有创新精神,是⽤⼈单位喜爱的应⽤型、技能型⼈才。
3、以德树⼈、⼯匠精神。
社会⼯作专业注重全⾯培养,素质培养,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匠精神和较强的就业创业能⼒,能够熟练运⽤专业⽅法,具有社会⼯作实务能⼒的⼈才,能够胜任社会⼯作专业服务及其他相关⼯作。
社区工作者培训
适用领域
家庭纠纷调解、婚姻辅导 失业、贫困个人和家庭的社会支持与救助 单亲适应问题(离婚后生活调适) 青少年学业问题、成长问题(心理与行为问
题、网瘾、越轨犯罪等) 个人社会适应问题等(城市农民工、留守儿
童) 个人再社会化(社区矫正对象) 残疾人的就业支持
小组工作
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经验,来提高个人的社 会功能,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处理个人、群体 和社区的问题。
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种职业: 以助人为本职工作,并获取工作酬劳。
一个专业: 具有专业知识和方法,需要教育的养成;知识基础涵盖面
广,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 为一体的跨学科专业;有独立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
专业功能: 帮助人们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提高个人的
(八)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要求
国际上社会工作岗位普遍的最低入职要求是社会工作学士学 位(BSW)。
健康机构、临床工作、督导、行政、职员训练岗位的工作一 般要求社会工作硕士学位(MSW)。
学院和大学的教学岗位和许多研究岗位,通常要求社会工作 博士学位(DSW or Ph.D.)。
对社会工作实务和使用专业头衔,许多国家或地区还有执照 制 度 (licensing) 、 授 证 制 度 (certification) 和 注 册 制 度 (registration)。
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人们的态度、人 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
适用范围
离婚人员与子女 下岗失业人员 留守妇女和儿童服务 孤寡老人 残疾人服务 青少年行为和社会适应问题(网瘾)
社区工作
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它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加强居 民的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 挥居民的潜能,去界定社区的需要,合力解 决社区问题,从而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 质量;在居民的参与过程中,让居民建立对 社区的归属感,培养他们自助、互助以及自 决的精神。
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服务首都社会治理创新
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服务首都社会治理创新北京市民政局【期刊名称】《中国民政》【年(卷),期】2016(000)023【总页数】2页(P33,35)【作者】北京市民政局【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十年来,在民政部正确领导下,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服务首都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北京特点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发展,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工作体系统筹推进,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民政局专门设立了社会工作处,全市民政系统单位明确了主管领导,建立了责任科室,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
部分委办局和群团组织成立了社会工作部门,逐步建立了组织管理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统筹协调体系。
建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民政部门和相关委办局参与的沟通协调机制,坚持每年召开一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和工作推进会,研究相关议题,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三是建立健全财政保障支持体系。
北京市坚持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将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
民政局还发挥福彩公益金支持扶持作用,不断创新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
十年来,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达30亿元,用福彩公益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约2亿元。
一是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服务首都民生福祉。
2002年,北京市在社会福利系统引入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到2014年,全市民政事业单位均开发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实施专职专岗,落实了职级和薪酬待遇,开展专业服务。
近年来,以政府购买岗位、购买服务项目等形式将社会工作纳入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信访调解和社区建设等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工作在提升低保家庭社会发展能力、陪伴困境儿童成长、解决信访个案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了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的深度融合,转变了为民服务的理念和方法,为传统的民生服务注入了专业活力,成为首都民政事业改革创新的新动力,为增强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提供了服务保障。
民政教育研究课题项目进程回忆北京社会治理职业学院
民政教育研究课题研究项目进程回忆民政教育研究课题于2020年5月在学院举行了开题仪式,开题后课题组召开了多次会议,明确了研究思路、分工和功效的定位。
第一时期:6月初——7月上旬2020年6月3日,在课题负责人王婴副院长的指导下,邹学银、贾存福、杨根来、张福顺、成彦、鄢勇兵、张柳清等院内专家结合连年以来对民政教育的了解,一起研究了课题框架。
并指出,课题的任务分工要紧可分为三大块:1.文献梳理,文献研究;2.分地域、分层和分群体的定量研究;3.基于个案研究策略的定性研究。
通过讨论,民政教育研究课题的任务分工为:1.理论框架和社会宏观背景研究由贾存福牵头,鄢勇兵教师、张柳清教师参加;2.民政职业部份的文献研究由杨根来牵头,鄢勇兵、孙钰林参加;3. 人材培育部份的文献研究由张福顺牵头,成彦参加。
第一时期的研究在6月底完成,为7月初规画问卷设计等下一时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时期:7月中旬——8月中旬2020年7月12日,学院开始放暑假,方才经历学院新一次人事调整,多位课题组成员调整了职位,为保障课题进度,新课题组成员集体舍弃休假,在课题负责人王婴副院长的指导下,课题展开了第二时期研究工作。
现在期工作由柴瑞章处长综合和谐,理论框架的进一步优化整合由李军教师和马福云教授负责,问卷设计由李军、马福云、刘赤丹三位教师负责,实地调研由柴瑞章统筹。
同时,把课题总报告分为3个分报告,民政职业进展报告由杨根来教授负责,民政教育进展报告由张福顺副教授负责,民政人材评判报告由马福云教授负责。
课题综合文献汇总由吴玉琴副教授负责。
2020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王婴副院长带队赴山西进行实地研究,邹学银处长带队赴黑龙江、吉林的5所福利机构进行实地调研,李军在北京通州对3所福利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吴玉琴赴江苏对三所福利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崔杰赴云南对福彩机构进行调研。
在此基础上,受王院长的委托,在柴瑞章的统筹组织下,周世强别离向四川、新疆、河南、福建、甘肃五省邮寄了430份问卷进行调查。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民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民政》
【年(卷),期】2017(0)8
【摘要】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现有在校生4000余人,设有老年福祉学院、社会工作系、民政管理系、社区服务系、生命文化学院、假肢矫形康复系和通识教育中心等7个教学单位,开设儿童、老年、康复、殡葬、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类六个特色专业群16个专业及方向。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任教职工342人,其中专任教师145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126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的23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占到61.5%,全国民政行业领军人才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1人。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关键词】职业学院;社会管理;领军人才;北京市;教育培养;民政;主阵地;主渠道【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的试行办法》的通知京科发[2020]6号 [J],
2.校企合作视角下民政行业人才就业问题浅析——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J], 郭一平
3.汇集民政人才培养时代精英——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016年单独考试招生情况介绍 [J],
4.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J],
5.把握政治方向从严治校治教为民政事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民政部召开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社会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作者:屠其雷王晓玫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年第04期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是民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管的高等职业院校。
建院以来始终把培养各类民政人才作为核心工作,逐步发展成为以民政行业为依托,以服务社会为使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
实践中,学院依托民政部培训中心、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所、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行指委)办公室设在学院的资源优势,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不断推进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学院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婚庆服务与管理、假肢与矫形器技术、殡葬技术、特殊儿童服务与管理等服务基层社区、特殊群体和特殊行业领域的特色专业,填补了行业空白。
本文以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介绍学院在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做法。
根据行业企业需求,明确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学院与婚庆行业协会联合成立“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婚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论证。
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本专业要培养婚庆服务行业企业急需的策划、主持、影像制作类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方向比较明晰。
构建“两个平台、三个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两条主线、三训三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婚庆服务有三个特点:一是季节性强,学生实习实训要因时调整,不能和其他专业一概而论;二是婚庆服务承载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的继承、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教学中文化和技术并重,甚至文化底蕴的强调更甚;三是婚庆服务场面宏大,给实习实训的顺利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
为解决这些问题,学院构建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课程平台,解决婚庆服务底蕴内化问题;婚礼策划、婚礼主持、婚礼影像三个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方向相匹配,学以致用。
2019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论文名单
特别关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论文名单一等奖 (24 篇)1. 深化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研究唐白玉喻建中李连友李晓军等湖南省民政厅湖南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 学院湖南省现代民政研究院2. 回应需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基层治理研究池秋娜吴宏洛吴旭东林振等福建省民政厅福建师范大学3. 创新基层治理四平台打造治理现代化浙江样板王剑侯李洁李爱燕董敬畏等浙江省民政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中共杭州 市委党校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论述研究李万钧侯新毅聂品宋敏涛等北京市民政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工业 大学北京市社会工作者协会5.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胡宏伟姚兰徐杨蒋浩琛等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6. 行政区划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作用研究——以江苏为例吕德明王龙佳倪华张东凯等 江苏省民政厅7. 社会组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度评估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广西为例朱学庆刘金林黄禹治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民族大学&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薛维栋苏顺生汪超乔运鸿等山西省民政厅中国矿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9. 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张伟鲍常勇竹怀农张志宏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省民政厅10. 新时代民政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研究于勇周成歧李永5S 张慧玲等安徽省民政厅中共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 合肥工业大学12. 统筹基层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研究卓志强周小燕郑章树余木生等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深圳市慈卫公益事 业发展中心13.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取消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难点与对策研究柳望春赵曼程翔宇钱文强等湖北省民政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 质大学(武汉)14. 分类管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刘金接张福庆付娟罗铁军等江西省民政厅江西财经大学15. 社区民生顾问制度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朱勤皓张政张玉枝肖春平上海市民政局16. 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研究——以四川为例益西达瓦卢攀登冉敬军刘涛等 四川省民政厅西南财经大学17. 协同治理视阈下内蒙古地区慈善组织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王静冯呼和梁蕾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北 京师范大学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研究 何镜清庞红瑶王福军李伟光等 广东省广州市民政局中山大学19. 中国“整合”型养老模式构建研究李海荣李兵黄匡时刘黎红等青岛大学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国人口与 发展研究中心20.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研究郭冀平黑龙江省民政厅21. 重庆市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实践和思考唐步新徐松强周万利刘大伟重庆市民政局22. 新时代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起点与新思路——以辽宁为例方守义辽宁省民政厅23. 习近平关于民生工作重要论述研究李颖张荣臣陈国富杨昕等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中共中央党校中共重 庆市长寿区委党校中共安徽省委党校24. 社区建设与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关联研究熊竞陈芳芳任泽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 民政科学研究中心二等奖 (52篇)1. 超大型聚居区社区治理研究一以贵阳市花果园聚居区为例彭旻张惠明方海赵卫东等 贵州省民政厅2. 救助站工作风险识别和防控机制研究——以广东为例李涛陈泳淇黄晓丽梅晓俊广东省现代社会评价科学研究院3. 慈善人才培养的现状、障碍与发展路径研究蓝煜昕马倩雯清华大学4. 关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乔恒吉林省民政厅5. 新时代民政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张邦辉刘晓民刘渝琳杨宝等重庆大学重庆市民政局6. 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复合型治理目标、逻辑与优化路径研究李浩韩冬雪曹海军林毅等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7. 新时代中国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与长效机制研究封铁英代洪茹马朵朵西安交通大学・18・ 中国民政2019.20特别关注8.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熊梅马斌吴瑛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9.新时代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一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体系研究甄炳亮雷洋续慧杰孟谦等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乡镇论坛杂志社北京浅喜养老产业有限公司10.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背景下社会福利机构兜底保障作用研究纪文晓尚英照李经宇郝晓龙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民政厅11.中国民政事业发展研究:功能定位、现状评估及发展战略韦力行曾鹏黄欢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民族大学12.新时代大救助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方仁表祝建华曹渊王应有等浙江省民政厅浙江工业大学13.后扶贫时代社会救助托底功能研究戚锡生童星林莉严新明等江苏省民政厅14.新时代扬州市城乡品牌社区建设研究王振祥黄金纟吉江苏省扬州市民政局扬州大学15.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研究刘涛古胜红刘甲栋熊志华等民政部机关党委(人事司)16.关于加强民政为民服务末端能力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吴松林天津市民政局17.互联网+民政在地名标志领域的典型应用研究王胜三阮文斌胡洋张晨晨等民政部地名研究所18.江西省农村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认定体系研究报告樊胜聂袋徐颖周丙娟江西省民政厅江西农业大学19.陕西省慈善事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戈养年温海红吴永健钟万春等陕西省民政厅西安交通大学20.社会救助体制机制改革研究——以广西为例陈佳克潘志武侯尚君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21.新时代社会建设和民政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研究陈建领侯新毅聂品康学松等北京市民政局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2.新时代行政村规模调整的浙江样本:经验与问题江宇赵定东陈庆徐浙江省民政厅23.围绕机制体制创新发挥平台载体作用——科技类社会组织融入科创中心建设研究蒋蕊方文进曾永和李鑫等上海市民政局24.新时代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沙维伟陆敏韩振燕吴磊等江苏省民政厅河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25.加快构建新时代民政领域保障体系的研究许建华重庆市民政局26.推动民政事业与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游劲民何韵湖南省民政厅湖南大学27.广东省社会组织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庄侃黎建波周林生陈斯毅等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山大学广州商学院等28.新时代殡葬改革的现代转型研究李伯森何镜清光焕竹刘海娟等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广东省广州市民政局深圳大学29.地名发展、移民变迁与乡愁记忆传承一基于山东省自然村地名普查数据的分析宋全成郭晓琳曹青刘星延山东大学山东省民政厅30.民政福利设施规划建设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谈德荣王承慧刘思佳刘思利等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东南大学31.M互联网+慈善”模式对慈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张朦薇邵培樟韩娟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32.上海市长宁区居民区分类治理清单模式探索研究章维陈汉传印海红童潇等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上海市长宁区社会工作协会华东政法大学33.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研究彭华民邹学银万国威冯元等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南幵大学南京市特殊教育师范学院34.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路径研究——以深圳市大鹏新区为例罗雪兵范宏云安骏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中共深圳市委党校35.民政领域国际标准化经验与政策建议研究侯非曹俐莉曾毅程永红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36.建立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与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研究卢馨黄伟英丛璐陈玉洁等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37.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研究倪咸林周诚符信新肖胜利等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民政局38.危机与选择: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准入管制何去何从刘正峰王九洲扬州大学39.民政民生兜底保障长效机制研究王立剑张立唐敏代秀亮等西安交通大学40.选举观察应用下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换届研究高光权陈帅南李鹏飞安徽省民政厅安徽大学41.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及其政策支持创新研究梁丽霞李伟峰张世青韩锂等济南大学山东省民政厅42.民政部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研究陈卫东郭汉桥米建喜王韩丽等北京市民政局中国人民大学43.组织社会评价视角下社会组织规范化治理研究——基于全国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数据分析李长文田园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44.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研究黄浩明王振耀唐昊曾伟玲等深圳国际公益学院45.脱贫攻坚后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研究陈慈英罗光强湖南省民政厅46.当前制约殡葬改革的突出问题研究一一以北京市为例李全喜陈谊杨宝祥马金生等北京市民政局中国殡葬协会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47.“大儿童保障体系建设”问题研究陈奇张峰石卉王方等广东省民政厅4&婚姻登记行政诉讼问题研究周思颖尹芳万仕先重庆市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中心49.上海民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及建议罗娟张临俊崔开昌高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民政科学研究中心50.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方式研究陈世坤杨宝山北京市民政局51.《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修订研究赵济贵邢桂丽王忠云莫于川等北京市民政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52.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阈的城市贫困治理研究——基于江西城镇脱贫解困的实证分析邹鹰《社会工作》杂志社2019.20中国民政・19•特别关注三等奖(87篇)1.特大城市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研究北京为例李红兵李树丛房莉杰卫小将等北京市民政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行政区划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作用研究计时华李一汪勇飞郅玉玲等浙江省民政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理工大学3.农村社区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浙江为例王美燕徐建三陈豪杰贾俊霞等浙江农林大学4.湖南省民政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谢希钢王松姜文斌周涛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5.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民政工作的发展方向——以吉林省为例杜文革张闯周隆基吉林省民政厅长春理工大学6.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约束条件调查与支持政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郭惠敏张思锋钟万春万佳辉等陕西省民政厅西安交通大学7.新时代民政行政执法研究俞志壮李春燕陈川沈佩玲等浙江省民政厅浙江财经大学8.社会救助领域容错纠错机制思考与探索胡益民郭忠兴张亚玲李雪蕾等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农业大学9.新时代民政工作法治建设研究报告江华锋孙祥生唐先锋罗俊杰等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省宁波市社工协会浙江省宁波市鄭州区社工协会10.话语与公平: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研究汪超唐佳忆中国矿业大学11.特定领域杰出人才到社会组织党组织任书记的对策研究刘丽红天津市民政局12.优化伊春区划设置助力国有林区改革对策研究吴小平王芳李超黑龙江省民政厅13.从“嵌入”走向“融入”:立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浙江省社会工作发展特色研究陈家耀马良林富万晓峰等浙江省民政厅浙江工商大学14.河北省农村社会工作经验模式研究林顺利庞国志张岭泉崔苗等河北大学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保定市民政局河北省保定市善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心15.新时代中国养老服务事业的顶层设计与发展路径戴卫东唐瑶刘欢汪连杰浙江财经大学16.渝中区社区规模调整研究黄祥李剑功周德洋重庆市渝中区民政局17.普陀区开展爬楼机服务的需求调查、问题分析以及运行模式研究刘义海赵飞陈芳芳林宏宏等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委托社会力量运营本区公建养老机构运营模式研究及发展探索——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罗娟崔幵昌高凯魏晓静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宝山区民政局19.分类治理、集群发展:新时代社区治理创新路径探索孙黎明褚孟形张启表毛孟军等中共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委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民政局20.传统的复活抑或现代更新:村规民约建设何以推进乡村基层治理赵定东尤金福马晓萍郎一舟等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民政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人民政府复旦大学21.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均等化目标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倾斜政策研究唐敏燕连福张泽漓西安交通大学22.广西康养产业发展研究常兴华曾凡明黄孚乔李新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23.循证社会工作实践的应用研究张婷婷金江英宋兰云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省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同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24.新时代浦东新区居委会工作自下而上评价机制探索研究徐红王旭光倪波汤文建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上海密思根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5.分离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实务研究李春艳姚远强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博爱社工服务中心福建省厦门市民政局26.公益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张静范斌刘伟权陆怡等上海市民政局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东方社会工作事务所27.新时代福利彩票社会责任工作发展思路研究沈小饪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28.社会心态监测与分析机制研究——以北京为例张青之龙斯钊张胸宽董守礼等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沃民高新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等29.新时代特殊困难群众公共监护制度建设研究程强官玉琴林涛董思远等福建省民政厅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江夏学院30.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研究刘梦琴陈启蒙周惠明刘志才等广东省广州市心悦社区发展中心广东省民政厅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31.新时代北京市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研究卢建陈晓亮高崇峰余仲华等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32.脱贫攻坚背景下民政兜底保障研究一一以南宁为例王祝广黄菊如颜娇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政策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政局33.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一一以青岛为例王哲乔先华乔彬山东省青岛市民政局34.社会工作人才本土化建设研究——以北京市为例李仁利王思斌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大学35.基于核对数据的最低生活保障研究王玉青吴江全莉莉朱小林等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上海开放大学36.新时代民政标准化体系研究赵晓东周诚陈银龙汤晓羽等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37.社会组织功能型党支部的法制完善研究段泽孝湖南省社会科学院3&加强新时代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研究温石祥赵丽娜林濠忠周建军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民政局39.深入推进精准救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李宝东白华马楠赵亚楠北京市顺义区民政局40.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刘兰波钟万里刘玉晓山东省临邑县民政局•20・中国民政2019.20特别关注41.养老服务业医养结合发展研究——以广西为例张光廷周文彬安忠芳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42.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以黔东南州为例张宪孙茜罗朝军谭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政局43.互联网时代民政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一以龙游“村情通”为例徐延山郑文正吴锡标敬坤等浙江省衢州市民政局衢州学院44.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研究王猛曾友谊龚志文金鑫等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45.推动落实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张丁白杨张宇白莉梅等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46.政府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职能定位研究喻建中湖南省现代民政研究院47.殡葬习俗改革的系统治理与温州行动姜迪清杨茂富周勇刘立杰等浙江省温州市民政局首都师范大学4&欧美时间银行建设对我国互助养老的启示储德平杨矍王兰兰黄成昆福建师范大学49.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定价研究崔杨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50.政社合作治理视角下枢纽型社会组织运行模式研究方埜冷向明吴旦魁金铭等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51.人口倒挂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体系转型研究郎晓波王晴锋葛卫平柯红波中共杭州市委党校中央民族大学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52.后移民时代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农村社区环境治理机制创新研究李新宁韩江波张耀一史永乐等南阳师范学院中共南阳市委政策研究室53.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李熠煜罗鑲刘进洪英等浙江理工大学湖南省湘潭市民政局54.加强对养老社区PPP项目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刘旦任刚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民政厅55.失能与失智老年人统一需求评估体系研究刘晓婷浙江大学56.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研究骆苗李松玉刘兵战建华等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民政厅57.上海市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研究祁克萍陆慧新傅春黄俊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信用促进中心量富征信管理有限公司5&“三变”改革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新模式的路径研究王国勇刘忠平邢激梅小亚等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民政学会贵州省交通厅59.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基本逻辑与发展趋势王猛西南大学60.日常生活转向的社区治理:超越技术型治理——基于江西幸福社区建设调查分析龚建辉程激清江西省民政厅江西省社科院61.新时代民政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质性研究张向前王舜淋华侨大学6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留守老年人精准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杨磊郭伟和黄晨熹卫小将等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63.“双集中双提升”助力精准脱贫——云南省创新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王建新陈熙郑祎韬云南省民政厅64.习近平关于民生民政工作重要论述研究蒋同进钟萍陈华黄莉莉江苏省民政厅中共南京市委党校65.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与集体经济绩效考察一以云南地区为例谭鑫朱要龙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大学66.新时代基于“互联网+养老”的精准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胡永生南理勇任敏李建磊滨州学院67.城镇低收入家庭认定与救助研究赵显富张启春湖北省民政厅华中师范大学68.社会救助对象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及促进策略研究付景涛王剑余昭奇张盈盈等海南大学海南省民政厅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民政局69.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思考与研究李影周广也姜仲华黑龙江省民政厅70.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研究一一以上海为例章晓懿杨帆张晓颖王劲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民政局71.新时代养生、旅游与养老融合模式及对策研究——以广西为例刘伟韦杰徐新发樊琳等广西警察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72•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性研究董江爱王慧斌山西大学73.兰州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李惠菊李琳杰王福德朱端品等兰州大学甘肃省民政厅74.城镇困难群体生活状况及政策保障研究王斌尹秀锤黄猛龙云浩贵州省民政厅75.新时代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殷均平孔素然徐瑶瑶傅晓颖等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省宁波市民政局76.杭州市残疾人集中就业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郑要志高光荣陈甲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77.乡村合并后湖南省农村治理水平提升研究张自银刘先江湖南省民政厅湖南省现代民政研究院78.上海社会工作薄弱环节梳理及对策研究范斌张静刘伟权赵阳等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民政局79.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对策研究李亚江吴素萍山西省太原市民政局80.民政民生兜底保障长效机制研究——以兰州为例高克祥王俊东徐毅成缪自锋等甘肃政法学院甘肃省兰州市民政局81.打造“三精服务”品牌,推动新时代民生服隽高质量发展李志高江苏省泰州市民政局82.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李淑芳高建华郭玮王薇等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民政局83.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一一以湖南为例刘芷含张文雅苏林仪韩赛赛等中南大学84.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唐志华聂品王小兵王天夫北京市民政局清华大学85.新时代湖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杨兰英廖鸿冰罗教讲冯帅帅等湖南女子学院武汉大学86.民生视角下的民政统计研究张淼练进波翟家宁王亲等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民政局87.老年人智慧居家养老技术接受能力提升研究卢意江苏省扬州市民政局2019.20中国民政•21•。
高校参与社工专业机构的路径及效果探析
2 . 高校教师参 与社会 工作专业机构有利于学生在专
展专业社会 服务 , 都取得 了 良好 的社会效益 。2 0 0 9年 以 业社 工机构 就业 。主要 原 因 : 一 是增加 了学生对 专业社 来伴 随一 系列相关 政策 的出 台, 上海 各个高 校社会 工作 工 机构 的认 知 , 使他们 能更深 入地 了解社 工专业 机构 的
设 中长期 规 划 ( 2 0 1 1 ~2 0 2 0年 ) 》 (以下 简 称 “ 社 工规 理 ”问题 。而伴 随着我 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的逐渐深
划” ), 规划 明确将 民办社会工作 服务机构纳入政府 支持 入 , 一些社会 问题逐渐集 中凸现 出来 , 如农 民工子女城市 范 围, 建立并 逐步完 善政府与 民办社会工作 服务机构 的 融人 、 农 民工 精神需求 、 残疾 人康复 与心理健康 、 失能和 合作 机制 , 提出要 “ 依托 国内外 高水平 大学 、 示范性职业 空巢老人关爱 、 艾滋病患者社会歧视 、 失独家庭 的结构重
院校 、 知名公 益类 服务组织 、 公共服务机构 和其他社会工 建 、 留守老人 和儿童关爱 、 家政 女工权 益保护 、 灾 区重建
作培训机构 , 加 大各类社会工作管理人才培养力度 , …… 问题等 为代 表的一 系列 社会 问题 , 是 我们在实 现社会 和
引导 社会 工作 教育 与研究 人才走 出书本 、 走 出课 堂 、 走 谐 的建设 目标过程 中不可 回避 的。为适应公共服务和社 向基层 、 深入 实践 , 提高 其应 用理 论解决 实践 问题 的 能 会 管理转型需 要 , 我 国一些社 会管理创 新步伐迈 的大 的 力”¨ 。 目前 , 我 国社会工作 岗位 已超过 7 万个 , 人员 超 地 区, 如广东 、 上海 、 北京等 地和其他沿 海 的一些 省份相 过3 0万 , 但是在 国际上仍处 于起步 阶段 。要通过开 发 继诞生 了一批本土化 的专业社 工机构 。以北 京为例 , 从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职教字〔2011〕11号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预赛的通知各系: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2011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民职鉴发〔2011〕7号)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预赛”。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竞赛目的本次竞赛依据国家有关职业标准,密切结合民政工作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同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决赛。
二、竞赛职业规定竞赛项目分殡仪服务员、矫形器师、孤残儿童护理员、假肢师、养老护理员、灾害信息员、遗体接运工、遗体防腐师、遗体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墓地管理员、礼仪主持人、手语翻译师等13个职业进行,自选竞赛项目分家政服务员、物业管理员、助理社会工作师、市场营销员、人力资源师等职业进行。
原则上,每个专业至少举行一项职业竞赛。
三、参赛人员竞赛分为学生组和教师组。
学生组为相关专业在校生;教师组为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
四、竞赛组织成立“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预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见附件1),负责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和评审委员会(下设评判组和仲裁委员会,由竞赛组委会邀请专家组成),具体负责竞赛工作。
各系参照学院竞赛的组织机构的组成模式,设立本系竞赛的组织机构,负责落实本系各职业的竞赛事宜,为全国决赛选拔参赛选手。
五、竞赛标准竞赛依据上述职业《国家职业标准》相应等级技能和有关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
竞赛从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或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命题。
竞赛内容分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项,其中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占30%,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占70%。
两项成绩均按百分制,加权合并后计算总成绩。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首都中长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人才流动【发文字号】京组发[2012]5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日期】2012.03.14【实施日期】2012.03.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首都中长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京组发〔2012〕5号)各区县委组织部、社会工作委员会,各区县民政局、人力社保局,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干部(人事)处、组织处,各局、总公司、高等院校党委(党组)组织部(处),各人民团体组织部:现将《首都中长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2年3月14日首都中长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有关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的要求,加快首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步伐,依据《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规划背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
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对于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践行北京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婚姻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创新实践
在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 的 目标 指引下 , 以职业 技能培 养为核心 , 全面
在 构 层 业, 开设此专业不仅 为婚庆行业走专业化 、 业化 的科学 发展之路 , 升整 提 高 学 生 素 质 , 不 断 调 整 与 改 革 中 , 建 了科 学 合 理 、 次 分 明 的 专 业 课 职 提 个 行业 的服 务 能 力 和 服 务 水 平 提 供 了强 有 力 的 智 力 支持 , 且 为 婚 庆 行 业 程 体 系 , 要 分 为 以下 五 个 层 次 : 合 素 质课 程 单 元 ( 修 )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而 主 综 必 , 复合 型 、 能 型 专 业 人 才 培 养填 补 了 空 白。 由 此 可 见 , 国 的 婚 姻 服 务 与 与法律基础、 技 我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算机 应用基础 、 势与政 计 形 管理 专 业 教 育 尚处 在 起 步 阶 段 。 近 年 来 , 庆 消 费 需 求 越 来 越 大 , 庆 产 策 、 学 英 语 , 学 语 文 , 育 , 业 素 养 与 就 业 指 导等 ; 业 素 质 教 育 课 程 婚 婚 大 大 体 职 专
与管理 、 婚姻 法与收 养法 ; 婚庆服务 岗位 : 礼策划服务 、 婚 婚庆 主持技巧 、 婚
婚 婚 婚 对 于 高 职教 育 来说 , 养 应 用 型 技 能 人 才 是 一 项 长 期 而 艰 巨 的 任 务 , 礼 花艺 与现 场 布 置 、 礼 摄 影 技 术 、 礼 摄 像 技 术 、 礼 视 频 编 辑 与 制 作 、 培 婚 婚 婚 课 程 体 系 的优 化 与 创新 是 进 一 步 贯 彻 落 实教 育 部 《关 于 全 面 提 高 高 等 职 业 婚 礼 化 妆 与 服 饰 、 礼 现 场 督 导 、 庆 公 司 经 营 与 管 理 、 纱 影 楼 摄 影 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改项目:民政管理系促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负责人:王晓玫参与人:朱凤玲、石明刚、黄立鹏二零一零年七月民政管理系促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伴随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扩招地推进,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困扰学校、家庭的重要问题。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是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层次较低,目前毕业生又以北京市生源为主,而北京又是全国人才聚集的城市。
在此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成为学院以及系部需要研究的问题。
民政管理系是学院中学生数量最多的系部,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
民政管理系下设社区社会工作、救助社会工作、民政管理救助方向性小、婚姻管理与服务四个专业,除了婚姻管理与服务专业外,社区和救助社会工作专业、民政管理救助方向的学生都需要到基层街道、社区等机构就业,但是,这些机构的就业门槛也被抬高,高职学生进入其中就业还存在一些政策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我系学生既能实现就业,又能保证其学有所用,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
鉴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号)等文件的政策精神,落实学院就业工作开展和学院促进就业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对当前我系的就业工作提出如下建设方案。
一、建立促进就业服务体系第一,建立就业工作领导体系。
一是成立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系成立了由系主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辅导员组成的系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任组长,负责系就业工作的领导、督促与协调。
二是建立就业工作管理服务体系。
系主任是就业工作的第一管理人,对本系毕业生就业工作负主要责任。
其他成员是系就业工作的协助人员。
有效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
第二,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体系。
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将本系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全员性地开展就业工作。
带着对学生深厚的感情,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态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调动全校教职工积极为毕业生寻求就业岗位。
不惜“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立体就业网络体系。
提倡多元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面向全社会就业。
我们在依托街道、社区、民政、残联等行业就业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毕业生报考专升本和村官、参军等。
教育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不强调专业对口,不期求一步到位,鼓励学生大胆地去闯、去试,勇敢地接受用人单位挑选。
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社区工作者招聘计划”、“人口普查员招聘计划”的各类项目的招募工作。
形成立体、多元的就业网络体系。
第四,建立就业信息快速传递体系。
依托网络,加大力度,在我系网页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
不能仅仅依靠招生就业处发布的招聘信息,而是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在毕业生中按班级建立QQ群,及时通知发布就业信息,及时将招聘信息、就业政策法规等信息通知学生,把建立快速就业信息沟通平台作为我系开展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
第五,建立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及亲属参与学校就业工作的社会支持体系。
要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拓展用人单位。
邀请用人单位领导或人事部门同志、社区办负责人担任系实习工作指导教师,邀请他们来校开展就业指导咨询工作。
分管毕业班的辅导员,积极主动联系有能力协助推荐学生就业的家长,调动全体学生家长及其亲属等一切社会资源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构建学生家长及亲属关心和支持就业的协助平台。
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大部分学生就业的问题,也能展示我系良好的办学理念和责任形象。
第六,建立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体系。
毕业前夕是毕业生心理压力大、变化多的时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学生,凭自身能力无法就业的学生压力更大。
目前学生求职主要是面向市场、双向选择,就业和学生能力、外在条件、综合素质以及个性都有很大关系,部分性格内向、腼腆、不善表现自身的学生会面临一些更大的困难。
因此,我系利用社会工作专业优势,针对毕业生就业心理进行辅导,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进行重点帮扶,引导学生积极自信地面对就业。
第七,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效果,是衡量高校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当前,高等学校存在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对学生要求不相适应,课程设置与学生所需知识不相适应等问题。
因此,我们在经过充分论证调研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教育创新工程”,纵深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特别重视将教学实习环节与就业结合起来,为了学生提早安排就业,我们将原安排在第四学期的岗位见习实习改为第五学期,使学生尽早与工作岗位对接,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落实就业服务的具体措施第一、积极寻找政府支持,消除政策障碍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开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尽最大可能满足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需求。
由于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去年规定,报考社区工作者,大专学历必须是有一年工作经验的人。
这就导致我系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北京市社工委每年招收2000人的社区工作者的招聘,导致我系毕业生的对口就业岗位不能实现就业。
为了消除这个政策障碍,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到北京市社工委反映情况,系主任采用“情况反映”的形式多次反映这个政策规定的不合理性,通过努力,北京市社工委在今年的社区工作者招聘中,取消了应届生必须是本科的规定,为我系毕业生在社区就业敞开了大门,使我系有30%的学生实现了在社区就业的理想。
第二,掌握并宣传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充分享用各级政府搭建的就业平台利用多种渠道宣扬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在系网页中,专门开辟了就业政策栏目,为毕业生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充分了解、掌握毕业生实际需求,做好具体组织协调工作,保障学生能够享用各级政府搭建的就业平台。
第三、建立就业工作周报制度,了解实习就业的进展情况建立就业工作周报制度,统计每周的就业工作情况;我系预先作好准备,落实好顶岗实习结合就业的安排,根据严峻的就业形势,制订就业工作预案,有针对性地制订应对措施,掌握实习就业基地实际能够接受毕业生就业的数量,。
建立毕业生档案,针对每个毕业生的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就业意向、家庭情况等进行认真分析,帮助毕业生梳理各种求职的可能性,避免出现盲目、焦虑等状况;通过面对面、电话、短信、邮件等形式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及时了解就业进展情况;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建立“双困”毕业生台帐,及时为困难毕业生提供经济援助,缓解求职择业中的经济压力,如交通费、电话费和复印费等。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就业。
第四、将就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要求,我系自2008年起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为38学时。
由招生就业办公室负责课程组织,结合学院“2+1”人才培养特点,形成课内外相结合的全过程就业教育体系,发挥辅导员、实习指导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促进学生掌握当前就业形式和政策,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第五、适当调整教学安排,使人才培养周期符合单位、企业用人周期学生实习就业的安置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因此,在人才培养周期上应该考虑到行业周期的用人需要。
我们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调整了教学内容安排,将可行的弹性内容安排在第四学期,将岗位见习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调整安排在第五合第六学期,以便使教学系能够抢占先机,及时安置学生进入行业、社区顶岗实习,使学生在校学习与进入行业、社区顶岗实习更好地结合。
第六、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坚持以学生顶岗实习带动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思想,通过校企合作教育“2+1”(2年在学校1年在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搞好“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有效地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
我系制定适应当前我院人才培养特点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实习挡案,作好实习考核评定工作,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使学生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和就业竟争力进一步提高。
系建立了每位学生的实习挡案,与实习单位共同掌握实习学生工作、生活状况,根据统一要求组织实习成绩评定,成绩合格的学生由教学系核发顶岗实习合格证书并到教务处备案。
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形成了鲜明特色。
第一阶段以增加感性认识的实践内容为主,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兴趣,使学生能全面地接触各个专业的实践;第二阶段以课程论文和科研训练为主,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提出问题、归纳问题、进行实践操作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为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学生经过选题、综述、开题、开展实验、完成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环节,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第四阶段为毕业实习阶段,培养学生综合专业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接触社会、培养工作方法和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
根据实践教学需要,建立多专业融合的实践基地。
把教学实习基地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作为加强学校和社会间交流与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平台。
我系利用人才优势和科研成果优势,帮助基地培养人才,并参与街道的专项课题,实行互惠互利。
加强了与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增进了学校和社会间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目前学校共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共有96个。
从2010年开始,稳步推进“2+x”活动学期制。
每学年春秋两个固定18周的长学期,加X个活动小学期,长学期系统一安排,用于相对集中的教学活动;活动小学期充分发挥各办学积极性,用于开展创新实践、技能培训、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等活动。
小学期的教学突出改变教学理念与授课方法、强调自主学习、动手学习、实施考核方式的改革。
第七、强化第二课堂,增强学生服务基层的本领。
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学生第二课堂。
要求每个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大一、大二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开展社会调查为主,大三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以开展和专业相关的实践服务活动为主。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紧贴北京社区发展需求,以各种形式积极与街道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鼓励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师科研支街(社区)工作相结合,鼓励实践团队邀请或者聘请专业教师作为导师或顾问,共同为社区建设提供服务。
第八、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向,使学院办学具有活力从社会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发挥学院学术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论证指导作用,切合实际地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向,使我系的办学具有活力:(1)专业设置与建设要与市场高度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