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治制度专题

合集下载

英国政治制度史

英国政治制度史
段。 第一阶段国王任命议会多数党人组阁。
1696年威廉三世接受桑德兰伯爵建议,任命辉 格党人组成清一色的辉格党人内阁,1698年托利党 人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议会多数党,威廉三世 就解散辉格党内阁,任命托利党人组阁。这样,威 廉三世开创了国王任命议会多数党人组阁的先河。
第二阶段责任内阁制原则初步形成。 1701年《王位继承法》中关于国王命令须经相
(2)现代英国资产阶级议会制度起源于封建等级议 会 现代资产阶级议会制度起源于英国,而英国的
议会制度又是从中世纪的封建等级议会演变而来 的。 (3)议会权力的扩大
“光荣革命” 后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和 《王 位继承法》奠定了英国资产防级议会制度的宪法基 础,明确规定议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标志英国 的封建等级议会制度已转变为资产阶级的议枢密院
内阁和内阁制首先出现在英国。 15世纪,亨利六世任命少数宠臣组成国王顾问 委员会,不久演变为枢密院,作为国家行政机构, 协助国王行使权力。 查理二世经常邀请9人外交委员会到王宫议事堂 内室秘密商议大政方针,当时就有内阁之称。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 英国资产阶级内阁制度的形成大体经历了 3个阶
效; 第三,接受首相的请求,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1)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按世袭原则产生。
(2)英国国王没有实权,是“虚位元首”。他发布 的行政命令须经有关的内阁部长副署才能生效;他 必须任命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领 袖为首相组成内阁政府。内阁权力很大,是国家行 政权力的核心,但内阁与议会互相牵制,议会有倒 阁权,内阁必须向议会负责,而且实行集体负责。 内阁须取得议会信任,否则,内阁须集体辞职或提 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由新选出的议会决 定内阁去向。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君主制与民-主制相结合君主制与民-主制本是水火不容的,君主制是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民-主制是指多数人的统治。

在英国宪政中,虽保留了君主的位置作为国家元首,但目前这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元首,并没有实质性的权利,虽然仍然规定政府是女王陛下的政府,国王是中央政府行政部门的首长,并在法律执行需要任何中央公务机关参与的时候,执行法律。

政府的任何权力行为都是以国王的名义实施的,并在国王的只会和监督之下执行的,比如缔约、宣战、任命首相等。

但事实上这些决策并不是由国王淡定制定执行的,二十由议会或者内阁决定的,而议会下院由人民选举产生,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其负责,他们是人民的代理人,这体现了人民-主权,因此这就使得君主制与民-主制结合了起来。

2、议会至上的议会内阁制英国的赢回分为上院和下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人民普选产生,这样组成的两院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

受到洛克思想的影响,英国人深信主权在民,所以代表人民的议会在理论上是至上的,它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也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具有最后控制权的代议机构的主要组织结构形式。

议会主要有立法权、财产权、监督政府权、部分外交权等。

英国的司法权相对弱小,也从属议会。

法官由作为阁员的大-法官任命。

内阁实质上市英国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大选中获得下院多数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由议会产生并对其负责,但一直以来,议会和内阁的权力一直处于消长的状态。

3、独特的两党制英国的政坛主要由工党和保守党把持,除此之外虽然还有一些小党,但是难成气候,英国的议会和内阁主要都是由大选的多数党来把持的,这与其他两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不同的是,其在野党被冠以英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反对党领袖领取国家支付的俸禄,组织影子内阁,在立法阶段对执政党的立法提出批评或反对,并参与协商决策,因此英国反对党实质上是支付体制内的政党,英国反对党的特殊地位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多见的。

课件1: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课件1: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专题总结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光荣革命”与英国国王的保留 英国政治体制的显著特点 国王只是虚位元首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 国王:主要作用 制的结构特点 议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内阁: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 议会之母”的缘由
【答案】 A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2)议会。 ①形成: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制的国家。1688 年“光荣革命” 后,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达成妥协,议会逐步成为最高立法机关。因此,英国 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 英国现代议会的形成深受历史、文化、政治传统、阶级力量对比等因 素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和妥协中,通过渐进的方式最 终确定了资产阶级对议会的绝对统治。因此,英国现代议会制度既有资本主 义国家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 ②职权:依据英国法律,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主要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 成。英国议会下院素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财 政权和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上院在议会体系中只起辅助作用, 表现在监督下院工作、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和否决议案 等方面。
至尊的议会 英国现代议会形成的因素 议会上、下院的权力和作用 实际权力的不断萎缩
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内阁的地位和权力
内阁与首相 首相的权力及其制约因素
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 从执政党的政策看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法国资产阶级政体的演变
民主共和制的形成 总统的地位及其职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题技法】 (1)把握设问要求:第一问注意限制性 要求,回答出英国内阁的主要权力即可。第二问要着重把 握设问中的“关系”字眼,从英国国王和内阁的关系入 手,组织答案。

政治体系知识:英国政治体系的演变和特征

政治体系知识:英国政治体系的演变和特征

政治体系知识:英国政治体系的演变和特征英国政治体系是一个深受历史、文化和传统影响的体系,其演变历程充满曲折和变化。

本文从中世纪到现代的角度,探究英国政治体系的演变和特征。

一、中世纪的政治体系在中世纪的英国,政治体系以封建制为基础,国王是政治和军事权力的最高代表。

封建制的特点在于君主将土地和权力分配给贵族,让他们效忠、支持和保护国王。

此外,英国在中世纪也有一些类似议会的机构,如国王和贵族间的大议会和小议会,但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存在,缺乏真正的代表性和地位。

然而,在1215年,《大宪章》的签署使英国政治开始向现代化和民主化方向发展。

《大宪章》规定了国王对贵族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证了公民的一些权利和自由。

而且,《大宪章》由国王和贵族签署,表明贵族开始成为国家政治的重要参与者。

二、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体系启蒙运动是英国政治体系向现代民主的重要转折点。

启蒙运动促进了许多思想家的出现,他们主张政治自由、公正和平等。

其中,约翰·洛克的哲学思想对英国的议会制度有很大的影响。

他认为,议会代表了民意,并应该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

因此,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保证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并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这个法案也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威,并使议会制度成为英国政治体系的核心。

三、现代化的政治体系英国议会制度和多党制度在现代化的英国政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议会制度由下议院和上议院组成,下议院选举出来的议员代表不同地区的公民,而上议院则由一些贵族和主教组成。

议会代表了民意,负责制定法律和监管政府,是英国政治的核心。

而多党制度则使英国成为了一个政治多元化的国家。

英国的政党制度有两大主流政党:保守党和工党,还有一些小型政党和利益团体。

这些政党在议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根据民意和议会的政治构成来担任政府和反对党的角色。

除了议会制度和多党制度外,英国政治体系还包括了一些重要机构,如首相和内阁、皇家审计院和高等法院等。

西方政治制度_第四讲_英国政治制度及运作

西方政治制度_第四讲_英国政治制度及运作
➢ 英国议员享受的特权: • 为执行职务而发表的言论和在议会的表决不受追究 • 非经议会许可,议员不受逮捕或者拘禁 • 接受年薪的权利
➢ 下院院会的开会时间:星期一、二、三、四的下午,星期五上午; 全年开会175-200天
立法程序
➢ 法案的提出:议员个人和政府有提案权,议员提的法案称议员法案,政 府提的法案称政府法案。议员提案通常要经委员会的挑选,再经抽签方 式抽中者才可列入议程。通常,财政案必须在下院先提出,而有关贵族 的议案必须在上院先提出,其他法案可先在任何一院提出。
的主要承担者,英国下院的权力逐步向政府和内阁转移。
内阁的变化:内阁的地位不断提高并最终成为国家权力的主要承担者。
➢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后,把亲信、顾问组成一个中央管理机 关——御前会议,后发展成枢密院。英王常与举足轻重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 少数亲信大臣秘密开会,处理内政、外交等事宜。威廉三世时,该委员会被 称为“内阁”。
英王亨利八世
坎特伯雷大教堂 自16世纪英国圣 公会与罗马分裂 以来,一直是英 国国教精神中心
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1603-1714)
➢ 1603年,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逝世,没有直系继承人,由旁系亲属 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英格兰王位,在英格兰称詹姆士一世,开始了斯 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都铎王朝的有限君主专制(1485-1603年)
➢ 都铎王朝由于不具有继承王位的血统合法性,不得不寻求议会的支持,以 民意作为权力的基础。
➢ 都铎王朝统治英国期间,虽建立了有限专制君主统治,但仍受到中产阶 级和下层贵族的欢迎。原因:国王比较尊重议会和民意;遏制了大贵族割据 势力;推行宗教改革(亨利八世),建立起受英国国王支配的英国国教—— 英国圣公会,分配了原属天主教机构的土地和财产……

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演进和特点分析

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演进和特点分析

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演进和特点分析英国政治制度深厚而复杂,经历过数百年的发展演进,在形成现代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衍变、政治框架和特点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历史衍变英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等地,形成了各自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

十三世纪开始,英国王室与贵族阶层的权力之争不断加剧。

18世纪初,英国国会形成了“两院制”,议会代表了不同阶层的社会利益,对王权实施有效地制衡。

到了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行“民主选举”的国家,在政治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二、政治框架1.君主立宪制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在这种制度中,国王是国家最高元首,但不掌握实际权力。

实际掌权的是内阁和议会,内阁由首相和其他部长组成,议会分为上下两院,其中上院有贵族和主教组成,下院则由大选产生。

2.议会制度议会制度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英国议会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为贵族院,下院为 commons。

议员由选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为五年。

议员除了具有执政权力外,还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

3.选举制度英国实行普选制度,即所有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参加选举投票。

英国选民可选举国会议员、地方议员、市长和议员,总统等等。

英国的选举制度国际上非常开放和规范,选民在投票时有私密性和自由的权利。

三、特点分析1.政治稳定英国政治制度注重民主和稳定的平衡。

在议会制度中,各阶层的利益都得到了平衡和妥善的保护。

同时,英国的两党制时常引领政治风向,保确保政治平衡不被打破。

这使得英国在政治上相对稳定,并具有高度可预测性。

2.权力制衡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使得一个人、一个团体或一个政党单独把持政治权力成为不可能。

在英国,监督政府行使权力的机构有很多,包括议会、法院、媒体、民间组织等等。

这些机构都能发挥一定的制衡作用。

3.生产力高英国引领了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世界潮流,经济高度开放,科技创新技术一流,国内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英国的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制度

英国的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制度

英国的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制度英国的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制度是英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议会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掌握权掌握在议会手中,通过议会来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

君主立宪制度则是指国家元首是君主,并且宪法规定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国家的实际政权由政府和议会共同行使。

一、议会制度在英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议会制度作为英国政治体制的核心,其地位不可忽视。

英国议会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为英国众议院,下院为英国上议院。

上院议员由普选产生,下院议员则由王室任命。

议会制度在英国政府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议会有权通过法律、调查事务、通过预算以及监视政府等职责。

议会通过设立委员会、进行辩论和决策等形式,确保政府的决策合法合规,并代表民意行使监督权。

二、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与运作方式君主立宪制度是英国政治体制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君主,由王室成员担任。

君主在宪法框架中有一定的权力,但其实际权力被限制在仪式性和象征性的角色上。

君主立宪制度的运作方式是通过君主任命政府、行使一些象征性的权力,但实际政权由政府和议会共同行使。

君主依靠英国政府的建议来行使职权,并且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象征性的审查。

三、英国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制度的互动关系英国的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制度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

议会制度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决策的实施,对君主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

君主立宪制度则确保了议会制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英国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制度的互动关系体现在君主举行国会开幕式、君主演讲等仪式上。

这些仪式是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制度相互呼应的重要环节,体现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英国议会中的政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政党通过选举产生的议会议员在议会中表达各自观点,并通过辩论和投票的方式来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实施。

四、英国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制度的优势与问题英国的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制度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议会制度确保了政府的合法性和代表性,使政策制定过程更加民主和透明。

英国政治制度专题

英国政治制度专题

英国政治制度专题第⼀节中世纪英国的分权君主制⼀、英吉利王国早期政治制度(⼀)不列颠初期的历史演变1.英格兰的由来2.盎格鲁·撒克逊⼈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制度①⾃由农村公社(马尔克):⼀种新的关系,⼟地分封②固定的中央⾏政制度:国王和贤⼠会③地⽅⾏政制度:郡、百户区、村社⾏政、司法合⼀的地⽅权⼒机构(⼆)威廉征服与王权的强化1.威廉征服2.强化王权的四点措施占有1/7的⼟地/封地分散/向国王宣誓效忠/地⽅统治沿袭分郡制度三、中世纪英国财政与亨利⼆世的司法改⾰1.12、13世纪英国财政改⾰2.亨利⼆世的司法改⾰3.改⾰意义⼆、英国等级君主制时期的政治制度(⼀)⼤宪章的签署及其对王权的限制1.签署⼤宪章的背景①君主和封⾂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改变②⽃争的焦点:直接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约翰与教会的冲突/约翰与平民、贵族的冲突2.⼤宪章的基本内容①肯定教会和贵族的特权②国王不能向封⾂征收额外捐税③不经法院判决,任何⼈不能被逮捕、监禁或处以罚⾦3.监督国王机构的成⽴:25名男爵4.《⼤宪章》的历史意义①明⽂规定了对王权的限制②维护了封建领主的司法裁判权③确⽴了国王依法办事的原则④表明各阶层的联合⾏动成为当时政治⽃争的⼀种新新式⑤⼤宪章是英国第⼀个成⽂的宪法性⽂件,是贵族限制王权的产物。

(⼆)议会的演变与英国⼤贵族1.议会的演变2.议会的演变与英国⼤贵族密切相关3.地⽅代表4.议会分为上、下两院:14世纪中叶(三)英国早期的检察制度和地⽅司法、地⽅⾃治制度参考教材第85页,学⽣⾃学三、都铎王朝时期的议会与国王(1485—1603年)(⼀)都铎时期王权的强化1.政府机构进⼀步完备2.宗教改⾰3.加强对地⽅的控制(⼆)都铎时期议会与国王的关系1.议案制开始取代请愿制;议案委员会出现;三读制逐渐形成;骑⼠成为下院的主体2.都铎时期,议会驯服,很少发⽣议会与王权的尖锐对⽴,其原因有:①王权与中产阶层联盟②当时的⼤政⽅针符合英国国家利益③国王成为议会的⼀部分(三)都铎时期议会的地位1.议会不是可有可⽆,国王为了取得议会的⽀持,其⼿段必须符合程序和制度2.议会机构⾃我意识强化四、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统治参考教材89-91页,学⽣⾃学关键概念:⾃由⼤宪章;⽜津条例;模范国会;枢密院;议会制思考题1.中世纪英国威廉采取哪些措施强化王权?2.试析⾃由⼤宪章的历史意义。

英国政治制度介绍(一)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

英国政治制度介绍(一)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

英国政治制度介绍(一)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7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初为萌芽时期。

17世纪70年代出现了分别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宫廷党和乡村党,后演变为托利党和辉格党,初步具备政党特征。

1688年,由于面临国王专制的共同威胁,两派联合发动了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这次革命的成功使两派由对立转入并存,并逐步形成了两派轮流执政的宪法性习惯。

2、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为形成时期。

19世纪托利党和辉格党演变为保守党和自由党,阶级利益和宗教立场日趋一致,前者代表主张保护关税、以地产为中心的地主阶层的利益,后者代表主张自由贸易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选举改革,有力的促进了两党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两党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政党,并形成了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的局面。

3、20世纪初至今为新的两党制的确立与发展时期。

19世纪末,自由党衰落,工党兴起。

1922年成为第二大党。

1924年,保守党和工党开始轮流执政,英国确立了新的两党制。

(二)英国两党制的表现形式反对党制度,依据宪法惯例,在下院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为执政党,党的领袖为政府首相并负责组织政府。

在下院席位次之者则为反对党。

内阁成员全部是同属于一个政党的议员,而内阁的更换必须通过下院大选进行,如果反对党获得多数席位,则由反对党重新组阁执政。

反对党在野时组织自己的影子内阁两党的选民基础传统上有差异,保守党的选民基础主要是垄断财团、企业老板、公司经理、农场主等中上等阶层。

工党则与工会关系密切,工会为工党提供绝大部分活动经费,并对工党领袖、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政策具有重大影响。

由于受单一制、议会君主立宪政体以及不严格的分权结构的影响,两党的组织比较严密,权力比较集中,有较严格的党纪约束。

(三)内阁与责任内阁制1、责任内阁制的确立由中世纪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11—17世纪)。

经历了御前会议—枢密院—外交委员会—内阁的发展过程,但长期为御用工具。

英国的制度

英国的制度

英国的制度
英国的政治制度
一、英国的政体类型
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它是一个以王权政府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坐落在英国君主身上。

这种政治体制在英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五世纪就已经形成。

二、行政体系
英国的行政体系由国王/女王、英国议会及其派系、英国最高法院(英格兰、威尔士及苏格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组成。

其中,国王/女王仅仅是头衔,实质上是议会主导了国家大事。

三、立法机构
英国的立法机构是议会,它在国家的立法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英国议会分为两大院:上议院和下议院,他们一同工作,制定和修改政策法规。

四、司法机构
司法机构主要分为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

最高法院由英格兰、威尔士及苏格兰三方法院组成,它们分别受英格兰、威尔士及苏格兰立法机构的管辖,负责司法鉴定。

下级法院则有英国国内的高级法院、诉讼法院,以及地方法院。

五、选举制度
英国将君主立宪制中的民主制度以选举制度体现出来,实行一人一票的等级制。

在英国,每个常住公民都有投票权,他们可以投票选择他们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参加立法机构的公民。

六、宪法
英国并无统一的宪法文件,但它拥有一套古老的法律,即大约在12世纪产生的英国法体系,由律师和法官制定。

七、国际事务
英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动力,也是联合国和英联邦组织的成员国。

英国仍是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

英国制度体系

英国制度体系

英国制度体系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其制度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体制英国政府采用议会制度,分为下议院和上议院。

下议院是由民选代表组成,人数共650人,负责草拟并制定法案。

上议院则由约800名成员组成,其中大部分是由政府任命的贵族成员,其余则为遗传贵族和教士。

上议院是英国的法律审核机构,也负责审查和修改下议院提出的法案。

2. 法律体系英国的法律体系分为普通法和民法两种。

普通法主要是基于司法判例和法律惯例而形成的法律体系,而民法则是由议会制定过的法律条文所构成。

英国的法律体系以其简洁、实用、灵活的特点而闻名,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法律系统之中。

3. 教育体系英国的教育体系历史悠久,设有许多知名大学和中学。

英国的公立学校主要由政府资助和管理,其教育水平和质量均极高。

同时,英国还拥有一些著名的私立学校,这些学校的教育标准相对更高,其教育费用也更为昂贵。

4. 经济体制英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体制以市场经济为主,企业和市场占据了英国经济运行的主导地位。

英国的重工业、煤炭工业、纺织业等传统工业在近年来正在逐渐衰落,而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产业等新兴产业正在不断壮大。

5. 社会保障体系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政府通过纳税和公共经费为公民提供医疗、福利和住房等社会服务。

英国政府也为失业者和低收入者提供救济和福利补偿。

6. 宪法体系英国宪法是指没有写成成文宪法,而是源自于英国的法律和惯例。

英国宪法的核心是英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方式,如议会制度、总理制度、制衡机制等。

因为英国没有斗文宪法,所以英国的法律体系也显得非常灵活和适应变化。

英国的民主制度

英国的民主制度

英国的民主制度
英国的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英国的民主制度主要包括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党政治和司法独立等方面。

选举制度是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包括全民普选和比例代表制。

在英国,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可以通过投票选出自己认为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议员。

比例代表制是根据各政党在选举中得票的比例分配议席,以确保各政党在议会中都有代表。

议会制度是英国民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英国议会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上议院是英国最高司法机关,下议院则是英国最重要的立法机关。

下议院通常由执政党和反对党组成,执政党在下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从而控制下议院。

政党政治是英国民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英国主要政党包括保守 party(保守党)、labour party(工党)和Liberal Democrats(自由民主党)。

保守党是英国最大的政党,工党是英国第二大政党。

自由民主党是英国第三大政党。

司法独立是英国民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保障。

英国司法系统分为高级法院和低级法院,法官由政府任命,但独立于政府和议会之外。

司法独立保证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使得公民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总之,英国的民主制度是一种复杂而有效的政治制度,它通过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党政治和司法独立等方面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英国社会制度

英国社会制度

英国社会制度
英国的社会制度涵盖了许多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面:
一、政治制度: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政府由议会多数党组成。

英国政治制度强调民主、法治和责任,为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经济制度:英国的经济制度是混合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并存,政府宏观干预和市场自由竞争相互补充。

三、教育制度:英国的教育制度历史悠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英国还拥有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

四、医疗卫生:英国的医疗保健服务覆盖面广、质量高,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五、社会福利:英国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个部分,旨在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六、宗教信仰:英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七、文化与艺术:英国是世界上文化与艺术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拥有着世界级的博物馆、美术馆和剧院等文化机构。

八、法律体系:英国法律体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完备的法律体系之一,对世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英国的社会制度,并为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如需更多相关信息,建议阅读英国社会制度方面的专业文献。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法为例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法为例

2022年高考政治高效复习提纲选修3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复习提纲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法为例第一框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一、光荣革命与英国国王(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1.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2.英国保留君主制的历史原因3.国王的地位及权限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2.英国的国家机构主要有国王、议会和内阁3.国王的作用4.议会的地位和角色5.内阁地位和产生§§§§§一、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1.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2.国王的地位及权限: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形式上有权任命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有权批准法律,但是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严格限制,仅有象征性的地位。

真正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

3.英国保留国王(或形成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原因,“光荣革命”后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成为现代英国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各阶级、各社会阶层反复较量的结果,是英国特殊国情下各阶级之间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结构与特点1.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国家机构主要有国王、议会、内阁2.国王的作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英国(或英联邦)的国家元首,承担国家元首的礼仪性职责;向首相和大臣提供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作用;成为联系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注意:有题目要求写出国王做某事、不做某事或者持某种立场的原因,基本上就考英国国王的地位、作用或权限+能更好地维护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大家根据材料选择写)3.议会的地位和角色: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也是最高权力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4.内阁地位和产生: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国王、议会、内阁三者之间,既有分权,又有制约。

政治英国知识点总结

政治英国知识点总结

政治英国知识点总结1. 英国政体概况1.1 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是国王或女王,目前的国王是查尔斯三世。

1.2 英国的立法机构是议会,由国会上下两院组成,分别是众议院和贵族院。

议会是英国的立法机关,承担着制定法律的职责。

1.3 英国政府的行政机关是内阁,内阁由首相和其他高级部长组成,负责国家的日常行政和决策。

2. 英国的选举制度2.1 英国的选举制度是通过普选产生议会和政府。

英国的选民必须年满18岁以上,具有英国国籍或者是英国居民。

2.2 英国的选举周期为五年一届,议会选举采用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制,代表最多选票的候选人当选。

2.3 英国的政党体系包括保守党、工党、自由民主党等不同政治派别,通常由最多选票获得的政党组建政府。

3. 英国政治制度3.1 英国的司法体系是由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和上诉法院等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

3.2 英国的宪法是没有正式成文宪法,而是由传统、惯例、法律和权威文件等多种形式构成。

3.3 英国的政治发展具有历史悠久的特点,包括民主、宪政和权利保障等实质内容。

4. 英国政府机构4.1 英国政府的行政职能由内阁和各政府部门共同负责,包括外交、国防、财政、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

4.2 英国的地方政府由议会、地方政府议员和地方政府首长组成,负责地方政务的管理和服务。

5. 英国的政治议题5.1 英国脱欧问题是当前英国政治的焦点,涉及英国退出欧盟后的经济、贸易、移民等多个方面。

5.2 英国的民生议题包括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问题,关系到英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3 英国的外交政策涉及到与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以及国际组织和跨国议题的合作和争端。

6. 英国的政治领导人6.1 英国首相是英国的政治领导人,负责领导政府和国家事务。

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通常由执政党的领袖担任。

6.2 英国的其他政治领导人包括内阁成员、议会领袖、地方政府首长等,负责各自领域的管理和决策。

高中政治:英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政治:英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政治:英国的政治制度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1)结构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结构有国王(地位和作用课本23页)、议会(职责课本25页)和内阁。

其中,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国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

(2)英国政体运行的特点①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虽有分权,也有制约,但分权界线不是很清晰,权力交叉情况突出。

②英国法律赋予议会至尊无上的地位。

但20世纪中期以来,权力重心逐步向内阁和首相倾斜,首相成为英国最有权势的人。

二、英国的议会和政府1、英国的议会、内阁和政府(1)英国议会是“议会之母”:①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制的国家。

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逐步获得至尊无上的地位,不仅拥有立法权,而且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后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中,都效法英国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议会制,因此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

②英国议会的地位及上、下两院的权力议会是英国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有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英国议会下院历来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一定的财政权和司法权、对政府的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上院在议会体系中只起辅助作用,表现在监督下院工作、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或否决议案等方面。

它也是英国最高司法机关。

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

内阁在决策、立法、财政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议会的工作日程也受内阁左右。

其主要原因在于:由下院多数党组成的内阁,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员很难自己做出决定;随着社会发展,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员受到专业限制,多数是根据内阁的提案作出选择。

(2)内阁与首相①内阁内阁的地位: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领导机关。

内阁的产生:按照惯例,议会大选后,即由国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

英国政治制度

英国政治制度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力转移于内阁) 1、形成:内阁cabinet(密室),原是国王召集的 咨询行政机构。光荣革命后摆脱王室,独立行 事,成为专对议会负责的行政机构。英王的国 家元首成为虚衔“统而不治”,改由责任内阁 行使行政权。(1721年第一任内阁首相华尔波尔)
2、职能:政府行政首脑是首相,由议会选出对 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集体负责,并 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党制形成:首相与内阁从多数党中 选出。两党轮番执政,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3、“光荣革命”(1688年)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对比 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 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 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它标 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从此, 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就像中国古 代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更替经过了500多年一样, 英国议会权力的确立也经历了几百年。
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内阁 组 织 下院 选 举 选 民 君主 任 命 上院
在责任内阁制下,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根据英 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 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 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 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即 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的“责任制政府”。 首相即政府首脑,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 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一)背景
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阻 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必要性)
(二)过程: 1、《大宪章》(1215年) 背景: 英王因强化王权与封建主发生矛盾。
内容: ①国王对臣民生杀大权被废除; ②纳税必须由纳税人派出代表参加立法。 意义: 它第一次明确了国王必须服从法律,王 权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英国自由 民主的奠基石。它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 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 定的封建贵族权利(法律至上;有限王 权)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也 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英国民主主义思想与政治制度建设

英国民主主义思想与政治制度建设

英国民主主义思想与政治制度建设英国民主主义思想和政治制度建设扮演了英国历史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英国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地,其政治制度不仅对国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的其他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英国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政治制度的建设。

英国的民主思想起源于近代启蒙运动,十七世纪的英国曾经历了一场政治革命,即“光荣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国会的权力逐渐增强,君主制得以限制,民主思想逐渐渗透到英国社会。

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卢梭的思想对于英国民主主义思潮具有重要影响。

洛克主张人民拥有天赋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

这些思想为后来的英国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英国的政治制度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英国议会制度是其民主制度的核心。

国会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是由贵族和主教组成,下院则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这种分权的制度可以有效地实现民意的代表,确保政府的行为合法和透明。

此外,英国还建立了独立的司法系统,保证了公正和平等的司法程序。

这种政治制度的建设是基于对个人自由和公民权益的尊重,旨在实现人民的自治和共同利益。

英国的民主主义思想和政治制度建设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争议。

例如,在八eenth世纪,英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工人阶级的贫困和社会不平等。

这些问题引发了对改革的呼声,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出了改革议程。

在19世纪,英国通过一系列改革法案,包括普选法案、工厂法案和公共教育法案等,进一步扩大了选民权利,增加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参与机会,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然而,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最显著的例子是苏格兰独立运动和英国脱欧公投。

苏格兰独立运动呼吁苏格兰脱离英国独立,建立独立的国家。

而英国脱欧公投则是在2016年举行,反映了对欧盟成员国身份的争议。

这些事件揭示了英国政治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难题和政治分歧。

然而,英国政府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了这些争端,并保持了政治稳定。

总之,英国民主主义思想和政治制度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中世纪英国的分权君主制一、英吉利王国早期政治制度(一)不列颠初期的历史演变1.英格兰的由来2.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制度①自由农村公社(马尔克):一种新的关系,土地分封②固定的中央行政制度:国王和贤士会③地方行政制度:郡、百户区、村社行政、司法合一的地方权力机构(二)威廉征服与王权的强化1.威廉征服2.强化王权的四点措施占有1/7的土地/封地分散/向国王宣誓效忠/地方统治沿袭分郡制度三、中世纪英国财政与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1.12、13世纪英国财政改革2.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3.改革意义二、英国等级君主制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大宪章的签署及其对王权的限制1.签署大宪章的背景①君主和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改变②斗争的焦点:直接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约翰与教会的冲突/约翰与平民、贵族的冲突2.大宪章的基本内容①肯定教会和贵族的特权②国王不能向封臣征收额外捐税③不经法院判决,任何人不能被逮捕、监禁或处以罚金3.监督国王机构的成立:25名男爵4.《大宪章》的历史意义①明文规定了对王权的限制②维护了封建领主的司法裁判权③确立了国王依法办事的原则④表明各阶层的联合行动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种新新式⑤大宪章是英国第一个成文的宪法性文件,是贵族限制王权的产物。

(二)议会的演变与英国大贵族1.议会的演变2.议会的演变与英国大贵族密切相关3.地方代表4.议会分为上、下两院:14世纪中叶(三)英国早期的检察制度和地方司法、地方自治制度参考教材第85页,学生自学三、都铎王朝时期的议会与国王(1485—1603年)(一)都铎时期王权的强化1.政府机构进一步完备2.宗教改革3.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二)都铎时期议会与国王的关系1.议案制开始取代请愿制;议案委员会出现;三读制逐渐形成;骑士成为下院的主体2.都铎时期,议会驯服,很少发生议会与王权的尖锐对立,其原因有:①王权与中产阶层联盟②当时的大政方针符合英国国家利益③国王成为议会的一部分(三)都铎时期议会的地位1.议会不是可有可无,国王为了取得议会的支持,其手段必须符合程序和制度2.议会机构自我意识强化四、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统治参考教材89-91页,学生自学关键概念:自由大宪章;牛津条例;模范国会;枢密院;议会制思考题1.中世纪英国威廉采取哪些措施强化王权?2.试析自由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3.简述“牛津条例”的主要内容。

4.简述中世纪英国议会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对国家整体的影响。

阅读书目1.董建萍《西方政治制度史简编》,东方出版社1995年2.胡康大《英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3.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年4.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5.刘新成《英国都铎王朝议会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节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变革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长期国会”与内战1.都铎时期形成的国王与议会的稳定关系被破坏①表现:藐视议会国王强征新税②被破坏的深层原因: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2.《权利请愿书》3.《大抗议书》(二)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1.第一次内战2.第二次内战3.1649年5月共和国成立(三)护国政府1.共和国未牢固形成2.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四)封建复辟1.第一次复辟:未成功第二次复辟:恢复了国王、上院、下院的旧体制2.查理二世的倒行逆施①疯狂报复;②企图恢复天主教(五)光荣革命二、英国的宪政体制特点和宪法性文件(一)英国宪政体制的特点1.英国没有一部现代意义上成文的完整的宪法,只有一些带有宪法性质的文件,没有特殊的修宪和制宪程序,议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制宪机关,被称为“柔性宪法”。

2.不成文的习惯法、传统及惯例在政治生活中具有更大的作用。

3.法院的宪法性判例也是构成其宪法独特性的组成部分。

(二)英国的宪法性文件1.《自由大宪章》 1215年2.《权利请愿书》 1628年3.《三年法案》 1641、1694年4.《施政条例》 1653年5.《人身保护令》 1679年6.《权利法案》 1689年7.《王位继承法》 1701年三、英国议会的民主化改革(一)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1.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权基本上由土地贵族把持,18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政治最保守的时期。

2.辉格党长期执政,国内政策毫无改革精神和民主内容。

3.上下院人数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保持在238名与658名左右。

4.下院的选举制度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选举体制腐败而又混乱。

(二)1832年选举改革1.通过《选举改革法》,主要内容有:①重新分配下院议席。

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③规定了选民的登记程序,缩短了选举时间,从15天降低到2天。

④取消上院提名下院议员候选人的权力。

2.选举改革的结果英格兰各郡选区和城市选区选民人数增加,但改革只是调整了部分选区和部分地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工人阶级一无所获,掀起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三)1867年选举改革1.通过《国民参政法》①进一步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②重新调整议席分配,再次取消“衰败选区”,将空出的45个议席分给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

③增加大学选区的议席。

复票权直到1948年才取消。

2.选举改革的结果城市选民人数超过农村选区,城市熟练工人基本上获得了选举权,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主宰地位,结束了土地贵族对下院的控制。

但并没有完全满足广大人民对议会民主化的要求。

(四)1884、1885年选举改革1.进一步降低选民资格,选民人数增加到500万人左右。

2.规定了单一选区的相对多数选举制。

(五)1911年《议会法》1.颁布的背景19世纪末开始,英国国内政党政治稳定发展,内阁制度日趋完善;国际上展开瓜分殖民地的争夺。

议会自身的弊端日益凸现,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议会权力的重心从上院转移到下院;二是英国宪政体制的重心从议会向行政位移。

2.主要内容①明确规定下院与上院的关系,每届议会任期由七年改为五年。

②凡下院通过的财政案,在上院休会前一个月提交上院后,上院如在一个月内否定原案而又未提出修正案,可呈请国王批准生效。

③哪些法案属于财政法案,由下院议长裁定。

④非财政议案,若下院连续三次通过(第一次通过与第三次通过之间的时间间隔少于两年),即使上院始终不通过,也可呈请国王签署生效。

⑤1949年《议会法》规定,非财政议案经下院连续两次通过(两次通过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一年),而两次被上院否决,也可呈请国王签署生效。

3.重要意义实际上取消了上院的立法权力。

使英国的宪政体制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下院在议会体制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宪法保障,同时也为内阁权力的膨胀大开方便之门。

(六)其他法律性文件1.1872年《秘密投票法》2.1918年《国民参政法》3.1928年《国民参政法》4.1883年《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法》5.1948年《人民代表法》四、英国政府机构的设置(一)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内阁制指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由议会产生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组织形式。

内阁制政府又称议会制政府或责任内阁制政府,以英国最为典型。

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有:1.内阁首脑应由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充任,表示内阁必须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内阁成员一般由议会中多数党的议员充任,表示内阁的一致性并应集体向议会负责。

2.内阁首脑和有关大臣应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接受议员提出的质询,并在议会通过的由国王发布的法律上签名以表示向议会负责。

3.当议会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应集体总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由选民的选举来决定内阁的去留。

(二)内阁的形成1.内阁是在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的基础上演变而来①中世纪御前会议②亨利六世枢密院下设若干委员会③17世纪以后,外交委员会取代枢密院成为实际的最高行政机关④光荣革命后,英王主持内阁,形成内阁由多数党议员组成的惯例⑤乔治一世时,形成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的惯例,内阁摆脱英王控制,集中行使最高行政权⑥1742年沃尔波连任21年首相后,因议会反对失去多数支持而辞职(首相个人及部分大臣),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的惯例⑦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佩勒姆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佩勒姆带领全体阁员、非阁员大臣辞职,开创了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⑧1784年小威廉·皮特以解散议会另行大选,直接求选民认可和支持⑨1832年议会改革后,阁员与首相共进退,责任内阁制形成⑩1900年英国议会的公告中才第一次出现内阁一词⑾1937年《国王大臣法》的颁布,内阁这一名称才正式有法律依据2.内阁首相的由来(三)英国政府机构的演变及设置1.政府机构演变图19世纪30年代后英国中央政府机构设置逐渐完备2.内阁和国会会议机构不同五、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一)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1.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党人屡次执政,他们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2.政党政治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型文官制3.当时文官系统的混乱状况也迫切要求实行根本性改革4.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剑桥先后进行改革,为全面实行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5.考察借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二)两次文官制度的改革1.1853年《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①区分文官类别,统一规定文官录用的年龄和薪俸标准②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③严格考核,实行政绩晋升制,奖优劣汰,奖勤罚懒2.1855年《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①确立了经过考试择优录用文官的制度,但只限于初级文官②规定建立由三名委员组成的文官事务委员会,负责国家公务人员的考试和录取③文官候选人需要出示品德、健康证明3.1870年第二道枢密院令——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真正建立(三)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则1.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公平竞争原则2.通才的原则3.依据职绩和资历晋升的原则4.中立、常任的原则5.文官范围主要指常务官(四)改革的意义1.有利于加强资产阶级自由派在政府行政机构中的优势地位2.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文官体制腐败和不合理现象3.文官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实际上成为决策和立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文官不参与党争的惯例,形成“永不更迭的幕后政府”(五)当前文官制度完善化的职业特点1.长久性,终身任职,不得兼职2.隐名性,默默无闻地从事分内工作3.政治上的中立性六、英国司法制度及其变革(一)英国的司法体系1.判例法2.成文法3.衡平法(二)英国的法院系统1.1873年司法改革以前,英国的法院分为四种治安法官法院;四季法院;中央级法院;专门法院2.1873年《高等法院组织法》进行法院系统改革①高等法院②上诉法院3.1881年改革4.大法官的地位——终身制(三)英国的陪审制度(参考教材126页,学生自学)关键概念:内阁;责任内阁制;文官制度;普通法;国务会议;思考题1.试析英国宪政体制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