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框支-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结构最新最全的模板范本:框支-剪力墙结构一:引言本旨在介绍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要点,以及相关技术指导,旨在提供详细和全面的信息,以便工程师和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框支-剪力墙结构。

二: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概述1.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定义和特点框支-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造工程的结构形式,它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或者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作为主体承载结构,与框架结构相结合,在承载和抗震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

2.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构成要素框支-剪力墙结构由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组成,其中框架结构负责承担垂直荷载,剪力墙负责承担水平荷载,两者相互协调工作,共同保证建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1. 结构的布置和几何形态设计在设计框支-剪力墙结构时,应根据建造属性、功能需求、地震要求等因素确定结构的布置和几何形态,充分考虑建造整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剪力墙的布置和尺寸设计剪力墙的布置和尺寸设计是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在确定剪力墙位置和数量时应考虑荷载传递路径、结构布局、构造条件和施工等因素,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尺寸设计。

3. 框架结构的设计框架结构的设计应满足建造的承载要求和抗震要求,确定框架的布置和尺寸,合理配置剪力墙和框架的位置,并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耐震性。

四: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要点1. 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设备,并按照像关施工规范进行合理布置和准备工作。

2. 剪力墙的施工剪力墙的施工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布置和模板安装等步骤,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墙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框架结构的施工框架结构的施工包括钢柱、梁等构件的连接和安装,应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五:附件清单:1. 设计图纸- 建造平面布置图- 结构剖面图- 剪力墙布置图- 框架结构布置图2. 施工工艺与方法- 剪力墙浇筑工艺- 框架结构安装工艺3. 施工材料清单- 钢筋- 混凝土- 模板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造法:指国家对建造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规和规范。

建筑工程中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

建筑工程中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

建筑工程中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高位转换层是指建筑物高度变化较大的楼层,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过渡和连接不同功能区域的作用。

对于高位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结构布局、结构形式、剪力墙的位置和布置、剪力墙的尺寸和配筋等。

首先,结构布局应该考虑到高位转换层的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

具体而言,大跨度的空间布局需要避免过渡楼板的振动和变形,同时尽量避免柱子的干扰。

此外,挑空的设备平台也需要合理布局,以方便设备的运输和安装。

其次,针对高位转换层的结构形式,目前常见的有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等。

对于较大空间的高位转换层,框架结构通常是不适宜的选择,因为它需要大量的柱子和横梁,会影响到空间的使用效率。

相比之下,框架支撑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是更好的选择。

其中,剪力墙结构由于其较高的刚度和抗侧力能力,可以有效地抵抗地震和风力等外力荷载,适合用于高层建筑。

剪力墙的位置和布置也是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

一般来说,剪力墙应该布置在建筑平面的对称轴上,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在空间布局上,需要尽量减少对室内空间的干扰,确保功能区域的合理分布。

剪力墙的尺寸和配筋是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根据结构设计规范,剪力墙的尺寸和配筋应满足抗震和承载力的要求。

具体来说,剪力墙的尺寸应该足够大,以承受来自地震或风力的剪力力。

同时,剪力墙的配筋也需要充分考虑底部与上部的刚度和抗震性能,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最后,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

设计师应合理确定剪力墙的布局和类型,以方便施工和维修。

此外,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构造措施,如设置动力阻尼器或剪力墙间的伸缩缝等,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结构布局、结构形式、剪力墙的位置和布置、剪力墙的尺寸和配筋等多个因素。

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规范,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高层》第6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第6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注意查表得到的是“剪力墙的广义剪力”V_W VW m “框架的广义剪力”V_F VF m
近似按刚度比分开,得到“总框架剪力”和“梁端总约束
弯矩” VF
CF
CF
_
mij VF
h
mij
m CF
h
mij
_
VF
h
_
“总剪力墙的剪力”为 VW VW m

6EI (1 a b) l(1 a b)3(1
)
6EI (1 a b)
m12 l(1 a b)31
m21

6EI (1 b a)
l(1 a b)31

M12 m12 M 21 m21
mi x
M ij h

mij h
330 WH
770 WH
注:H—结构地面以上的高度(m);W—结构地面以上的总重量。
1.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体系。抗震设计 时,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2.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可采用下列形式): (1)框架与剪力墙(单片墙、联肢墙或较小井筒)分开
布置; (2)在框架结构的若干跨内嵌入剪力墙(带边框剪力墙
); (3)在单片抗侧力结构内连续分别布置框架和剪力墙; (4)上述形式的混合。
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梁与柱或柱与剪 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梁、柱中点之间 有偏离时,应符合:
1)
1

e0 4 bc
2)计算中应考虑其对节点核心和柱的不利影 响。
① 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 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 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第6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探析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践,主要介绍了高层建筑的结构方案,重点探讨了梁式转换结构设计和转换构件设计的特点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框支体会目前,一些框支剪力墙结构由于底部几层有较大的空间,能适用于各种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

主要广泛应用于底层为商店、餐厅、车库、机房,上部为住宅、公寓、饭店、综合楼等高层建筑。

但是,这种结构在受力上也有明显的缺点:传力不直接,结构竖向刚度变化很大,甚至是突变,地震作用下易形成结构薄弱层,加上构造复杂,给结构设计带来较大难度。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设置转换层进行结构转换柱下部大空间框支剪力墙结构可以在建筑物下部形成一层或多层的大空间,通过结构转换层,用框架柱代替剪力墙以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1 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14338.36㎡,住宅部分首层架空,转换层以上为25层、27层、28层住宅。

一层为地下室和两层为车库,地下一层局部设核六级人防及设备用房,平时用作停车库。

本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2 梁式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分析2.1抗震等级的确定本工程转换层以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以上为纯剪力墙结构,是多种结构形式共存的复杂高层建筑,因而不能像单纯的框架结构或者剪力墙结构那样笼统地确定抗震等级,而应该严格按照现行规范的不同章节,有针对性地分别确定结构体系各部位不同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

该工程属“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上高度79.4m,转换层设在三层楼面(属高位转换),7度抗震设防,其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2.2结构竖向布置高层建筑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且应避免刚度突变,然而带转换层的结构显然有悖于此,因此《高规》对转换层结构的侧向刚度作了专门规定。

对该工程而言,属于高位转换,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接近于1,不应大于1.3。

在设计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归纳起来就是要强化下部,弱化上部,尽量避免出现薄弱层。

概述高层建筑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概述高层建筑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概述高层建筑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还满足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使其建筑结构的美观不会受到影响。

但目前这种框架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得还不够成熟,因此我们对其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对其结构设计进行严格的要求,避免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1.短肢剪力墙的概念《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水平截面的长度)与厚度(水平截面的宽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称为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需满足一个必要条件,即抗震设计时,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这是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较弱,故高层建筑结构中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一般剪力墙(或筒体),建立合理的剪力墙体系,共同抵抗水平力。

2.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优点随着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小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可以从实践中看出该结构体系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满足小高层建筑的功能需求和满足结构设计需求这两大方面。

首先,在建筑功能方面,短肢剪力墙的墙肢设计是与填充墙的厚度相同的,且短肢剪力墙与各个墙体之间的梁的连接是处于墙体的竖立平面内的,这就很好的实现了框架结构中梁柱外露的问题;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施工中,大都是采用的较为轻质的建筑材料,以减少结构的负重荷载;短肢剪力墙由于其自身特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施工难度,但其能够很好的扩大建筑内部的有效使用面积,因此,仍然是具有很大推广价值的。

其次,在结构设计方面,短肢剪力墙结构要比普通框架-剪力墙具有更好的隐蔽性,使墙肢与梁可以隐藏在墙体内,方便了用户对内部结构的灵活设计应用。

房屋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

房屋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

房屋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一、引言在房屋建筑中,框支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抗震性能。

而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尤为常见,其设计需要更加严谨和科学。

本文将针对这一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分析,并探讨其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二、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特点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主要是指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顶部剪力墙面积减小,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需要在某一层以上增设转换层,通过加固墙体或设置腹板等方式增加抗震能力。

这种结构形式常见于高层建筑中,如公寓、办公楼等。

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复杂:由于转换层的设置,结构形式相对复杂,需要考虑转换层区域的抗震性能、结构变形等问题。

2. 抗震性能好:通过设置转换层,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结构的变形和损伤程度。

3. 设计要求高:对于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要求更加严格,需要考虑转换层的抗震能力及与上下结构的协调性。

4. 构造细节复杂:由于转换层的存在,结构内部构造细节相对复杂,需要精确设计和施工。

三、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在设计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和注意事项:1. 考虑整体抗震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转换层的设置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2. 合理确定转换层位置:转换层的设置位置应该在结构高度的适当位置,一般应在建筑高度的1/3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3. 结构布局合理:在转换层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使得转换层与上下结构之间能够达到良好的协调性。

4. 墙体加固和设计:转换层墙体需要加固设计,以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需要考虑墙体厚度、钢筋配筋等问题。

5. 构造连接处理:由于转换层的设置,需要考虑与上下结构的连接处的构造处理,确保转换层与上下结构的良好连接性。

6. 结构变形控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变形的控制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小结构变形,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2. 综合性能
SAP84 在软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上是最为精确的,其单 元类型库非常丰富,能够对结构进行静力、动力等多种计算, 而且SAP84 还可以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单元划分,计算 模型最为接近实际结构。 TBSAP 提供的单元除了常用的杆单元、梁柱单元外, 还提供了用以计算板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壳元、墙元,用以计 算厚板转换层的八节点四十八自由度三维元、广义单元,以 及进行基础计算用的弹性地基梁单元、弹性地基柱单元、三 角形或四边形弹性地基板单元和地基土单元,因而TBSAP可 以对结构进行基础- 上部结构- 楼板的整体分析。
f f
计算V f
计算V f
V f,max
V f,max
0.2V 0
1.5V f,max
1.5V f,max 0.2V 0
2.各层框架所承担的地震总剪力按第一点要求调整后,应按 调整前、后总剪力的比值调整每根框架柱和与之相连框架梁 的剪力及端部弯矩标准值,框架柱的轴力标准值可不予调整; 3.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时,第一点所规定的调 整可在振型组合之后进行。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在框架内力调整后,剪力墙部分仍保 持原协同工作计算值而不作调整。
1. 高层结构分析软件的类型及模型
薄壁杆件模型 代表软件:TAT(中国建研院 PKPM CAD 工程部)、TBSA(中国建研院 高层室) 、SS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 院GSCAD) 特点:整个结构是空间杆件体系,基 本未知量少,计算简单,分析效率 高。高度较大、结构布置(特别是 剪力墙布置)比较规则的结构计算 结果比较理想的,计算精度足以满 足工程设计要求。高度较低或结构 布置比较复杂的结构,薄壁杆件模 型并不理想。
板壳墙元模型 代表软件:SUPERSAP(美国AIS公司)、SAP2000(美国CSI公 司)、ANSYS(美国ANSYS 公司)、STAADⅢ(美国REI公司)、 SAP84(北京大学)、SATWE(中国建研院PKPM CAD 工程部) 和TBSAP(中国建研院高层室)等。 这种模型分为空间壳元和在壳元基础上经静力凝聚而成 的超单元──板壳墙元两种形式来模拟剪力墙。 特点:接近实际受力情况,分析精度高,计算速度快。

高层住宅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住宅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1 . 3 7 2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5 9 . 1 8
0 . 0 9( 0 . 0 7 + 0 . 0 1 )
0 . 9 1
地震作 用 最大 的 方 向= 1 1 . 2 3 2 ( 度)
周期 H S T 3 / T I = 0 . 7 7
风荷 载下 最大 层 间位 移角 1 / 1 2 5 6 ( X ̄) , 1 / 1 0 5 I ( YI  ̄) , 转换 时转 换层 与 上一 层 的侧 向刚 度 比
图二 标 准层 结构 平面 布置 图
( 采用 的楼 层 刚度算 法 : 剪 切 刚度 算法 )
x 方 向下部 刚度= 0 . 3 9 1 7 E + 0 8
X 方 向刚 度 比= O . 5 1 6 0
3 转换 层模 型计 算 中应注 意 的问题
( 1 ) 部 分框 支 剪 力墙 应设 置 落 地贯 通 剪 力墙 , 且 落 地 剪力 墙 应从 横 布置 , 其 数量 与 全部 剪 力墙数 量 之 比不小 于 5 0 %。
( 9 ) 框 支剪 力 墙 结构 体 系 对结 构 本 身 来说 是 很 不利 的 , 故 竖 向结 构 布 置
时, 主要是控制转换层上 、 下刚度突变 。 《 高规》 附录E . 0 . 1 , 当转换层设置在1 、 2 层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结构的等效剪切刚度比等效剪切刚度 比 ^ y 。 。 ≤G . A h J G  ̄ A2 h 。 表示 , 抗震 设计 时 。 不应 小 于0 . 5 。 为 了加 大 底部 大 空间楼 层 的抗侧刚度 , 对底部的落地芯筒及少量的落地剪力墙均予以加厚 , 落地芯 筒 墙体加 厚至3 5 O m m( 上部 为2 5 0 m m ) , 结构落地剪力墙加厚至8 o 0 m m, 且与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工 程 设计 里 面 ,竖 向 钢筋 主 要起 到 抗 弯作 用 。 高层 建 筑 与底 层不
同 ,在 目前 一些 多层 低高 层 剪力 墙 中 电算 记 过 多为 构 造配 筋 .但
柱 作为 边 缘构 件 的 作用 和约 束 边缘 构 件 的长 度 。双 向抗 侧 力 的结
构 形 式 是使 纵 横墙 相 连 .使 彼 此成 为有缘 的剪 力墙 。对 于一 、二 级 抗 震框 架剪 力墙 , 梁跨 高 比不 宜大于 5且 高 度不 小于4 0 连 , 0 mm。 柱 中线 与 梁 、墙 中线不 宜大 于柱 宽 的 14, / 以减 少地 震作 用 对 柱 的 扭转 效应 .否则 可 以采取 加强柱 内配箍率 的 方法 来弥补 。 如 果 剪 力墙 的剪 跨 比大干 2.连梁 的跨 高 比大 于2., 么 设计 5那 的 剪压 比 不 宜大 干0. 2.但 如 果 剪 力墙 的剪 跨 比 小于 2 连梁 的跨 度 l d 于 25那 么剪压 比不 大 于01 。另 一方 面 ,框架 剪 力墙结 构 :  ̄ ., L 5
能 将 变形 集 中在 框 支 层上 .这样 就 应该 首 先 加 固框 支层 使 其牢
固。 一般 地 规范 规 定 是 框 支层 的 侧 向 刚度 不应 小 于上 一 层 非框
框 架 剪 力墙 的构 造 设 计 内容
框 架墙 结构 就 高层 建筑 而 言 ,在实 际工 程 中运 用最 多, 震 墙 抗 要 有足 够 的数 量 以满 足层 间位 移 限值 , 置相 对 灵 活 。抗 震墙 适合 位 连 续 布置 、 全 长贯 通 。在 设计 时 应 避免 墙肢 长 度 的 突 变以 及 洞 口 上 下的 不对 齐 。 同时 .洞边 距柱 的 内侧 应 不小 于3 0 0 mm 以保 证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总框架的反力pF(x); 框架:总剪力墙的反力pF(x)。
41
42
43
44
45
悬臂剪力墙内力和变形的关系
d2 y
Mw EIw dx2
(6.4)
VwddM w xEw Idd3x3y
(6.5)
p (x)pF(x)pw (x)d dw V x Ewd d I44 yx
总剪力墙的抗弯刚度:
≥50mm C20~C40
Φ6~8@150~ 宜≥40mm 200
5
(2)框架和剪力墙的布置方式 :灵活、对称 ① 框架与剪力墙(单片墙、联肢墙或较小井筒)分
开布置; ② 在框架结构的若干跨内嵌入剪力墙(带边框剪力
墙); ③在单片抗侧力结构内连续分别布置框架和剪力墙; ④ 上述两种或三种形式的混合。
36
一、计算简图
框架—剪力墙结构铰接体系:剪力墙与框架之间只
通过刚性楼板联系,共同承担水平荷载;
框架—结构刚接体系:部分或全部剪力墙与框架
之间有连梁联系,连梁对与之相连的剪力墙有约束 作用;(当连梁的尺寸较小时,对墙肢的约束很弱, 也可视为铰接体)。 刚接结点数目确定。
37
38
39
二、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和位移 计算
设计条件 70,Ⅱ类土
构件截面面积与楼面面积之比 (AW+AC)/Af
0.03~0.05
剪力墙截面面积与楼面 面积之比AW/Af
0.02~0.03
80,Ⅲ类土
0.04~0.06
0.03~0.04
1、AW—剪力墙截面面积、AC—柱截面面积、Af—楼面 面积;2、表中数值是纵横两方面的总量,应使两个方向的剪 力墙数量接近;3、高度较大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宜取表中 的上限值。

浅谈高层框支剪力墙设计

浅谈高层框支剪力墙设计

工程总建筑面积为 16 7 .6 , 0 3 1 包括 : 宅部分 首层 架空 , 8 住 转换层
以上 为 2 4层 、6层 、7层住 宅 。本 工 程设 一 层地 下 室 和两 层 车 库 , 下 2 2 地 x方向的地震作用最小 剪力系数为 1 7 Y方向的地震作用最小 . %, 7 层局部设核六级人防及设备用房 , 平时片作停 车库 。工程拟建场 区土 剪力系数为 1 1 j . %。最大层 间位移见 2表 : 9 层 自上 而下依次为 : 人工填土层 , 厚度为 O 0 81 r; 四系全新统海漫 . ~. n第 6 O 表 2 2栋 1座楼 住 宅 ( 2 : 4层 )最 大 层 间 位 移 滩沉积淤泥 , 厚度为 09 ~ 45 m; 四系晚更新统 冲洪积层 , 为粘 土 .0 1.0 第 分 ( 厚度为 08 ~ .0 、 .0 81m)淤泥质粉质粘土( 厚度 为 06 ~ . r)砾砂层( .0 6 O 、 7e 厚
延性 、 量 耗散 和控 制 结 构 裂 而 不 倒 的 要 求 ; 肢 必 须 能 防止 墙 休 发 生 能 墙 脆性剪切破坏 , 因此注意尽量将 剪力墙设计成延性弯曲型 。
2 工程 概 况
计算结果如表 1 示。 所 表 1 2栋 1 : 座楼住宅(2 层 ) 4 前六个结构计算周期
转换层位 于三层 , 转换层上下刚度 比为 : x方 向 : O9 3 Y方 向: 1 5 2 . 9 8 . 8 4 结论 : 2栋 1 座楼周期 、 位移均正常。 5 转 换 层 的 构 造 与设 计 51 加 强 转 换 结 构 的 整体 性 和刚 度 . 加强转换层及上下层楼板的厚度及配筋, 转换层楼板厚度 h 2 0 m =5m , 上 下两层均取 h 2 0 m。框支梁是 转换层 结构 中最重要的受力构件之 = 0r a 通过它将上部墙体 的荷载传递给下部框支 柱, 其受力相 当复杂 。在本 工程 中存在“ ” z 型墙, 要考虑上部墙体竖向力对框支梁产生的扭矩。 需 1 将两片错开的墙体假定为在同一平面 内进行平 面有限元分析其 ) 内力, 图形类似于大开 口框支剪力墙; 2 根据整体计算结果中上部墙体的竖向力手算框支梁 的抗扭钢筋; ) 1 1 —12 。 / 8 / 0 3 将有限元计算结果 与手算抗扭配筋叠加 , ) 由于梁 宽比较大( 这是 本工程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结构底部加强部位 : 各塔楼框 支转换 由上部墙体 的位 置决定 的), 计算抗扭钢筋 为构造要求 。其他转换梁上 层 以下 ,框支转换层 以上 2 层及落地抗震 墙总高度 的 1 二者 的较大 墙体进行有限元分析, / 8 其正截面配筋结果小 于整体结构分析结果, 在实际 值 , 不 大 于 1m。 且 5 工程 中偏重 于安全地采用 了整体结构, 的结构进行转换大梁的截面 计算 32 地 下 室部 分 . 和配筋设计。 承台及基础底 板为加 强整体 刚度 ,在塔楼核心筒部分采 用厚 l8 _ m 转换层中柱 的延性极 为重要,为 了提高柱 的延性,采取了控制轴压 , 的 承 台底 板 , 楼周 边 柱 及 裙 房 部 分 采 用 板 式 底 板 结 构 , 板 厚 度 采 用 比、 塔 底 配箍率 、 向配筋率 以及混凝 土强度等级等措施 。转换梁柱配筋较 纵 70 m 厚 , 0r a 内设 加 强 板 带 。 多, 特别是 节点处配筋相交情况更为 复杂 , 实际钢筋很难 准确到位, 在设 考虑到砼的收缩及沉降差异 , 在塔楼和裙房间沿地下室纵横 向每隔 计 中尽量选用了大直径 、 高强度钢筋, 以减少钢筋根数, 配筋应有足够 的 4 ~0 0 5 m设置若干道施工后浇带 , 带宽 l0 m 后浇带用微膨胀砼浇捣 , 余量。同时转换梁板 存施工 中需考虑支撑方案 。 O 0 m, 支撑层所受的梁板荷载, 砼 强 度 等 级 比所 在 层 混 凝 土 高 一 级 ( .Mp ) O 5 a 。后 浇 带 采 用 钢板 止 水构 施 工荷载等应在设计中考虑, 以转换层以下梁板截 面, 所 配筋均应适 当加 各栋住宅塔楼均采用底层大空间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 栋 12 、、 34、、 、 、 、 楼 均 在 三 层 转 换 , 框 支 柱 抗 震 等 级 为 特 一 级 , 支 、 5 6 7 8 9座 其 框 梁抗震 等级为一级 , 底部加 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等级 为一级 , 非加 强部位 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 三栋在五层转换 , 其框支柱抗震等级为特- 级 , - - 框支梁抗震等级为一级 , 底部加强 部位剪 力墙 抗震等级为…级 , 非加 强 部 位 剪 力墙 抗 震 等 级 为 二 级 。五 栋 、 栋 、 栋 为 j级 框 架 。基 础采 用 锤 六 七 击预应力砼管桩基础 , 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混合 岩。楼盖 采用普通梁板 式 结 构 , 部 采 用 大 开 间厚 板 。 局 塔楼外纯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 , 抗震等级为 三级 。基础采用锤击预 应力砼管桩基础 , 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混合岩 。二层顶板采用预应力砼 梁板式结构 , 其他均采用普通梁板式结构 。埋深 与建筑物 总高度 比值 :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引言概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支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工业厂房等领域。

本文将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

本文将介绍框支剪力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

将介绍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材料选择和设计要点。

然后,将详细解析框支剪力墙的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

接着,将介绍框支剪力墙的节点设计和构造要求。

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正文内容:一、框支剪力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1.1框支剪力墙的定义和分类1.2框支剪力墙的作用原理1.3框支剪力墙与其他结构形式的比较二、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材料选择和设计要点2.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2.2钢筋的选用和布置要求2.3剪力墙的布置和尺寸设计要点三、框支剪力墙的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3.1静力弹性分析方法3.2框支剪力墙的屈曲分析3.3框支剪力墙的地震响应分析四、框支剪力墙的节点设计和构造要求4.1节点的功能和分类4.2节点设计的基本原则4.3框支剪力墙节点的构造要求五、总结本文通过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详细阐述,介绍了框支剪力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以及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材料选择和设计要点。

同时,对框支剪力墙的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进行了论述,包括静力弹性分析、屈曲分析和地震响应分析。

还对框支剪力墙的节点设计和构造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总结:框支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其设计涉及到框支剪力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材料选择和设计要点、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节点设计和构造要求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可以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框支剪力墙在不同工程背景下的应用和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框支剪力墙结构实例设计

框支剪力墙结构实例设计
截面优化:根据结构性能评估结果, 对框支和剪力墙的截面尺寸进行优化 ,以提高其承载效率和经济性能。
构造措施优化: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 和构造细节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性 能和施工便利性。
材料优化:选择合适的钢材和混凝土 强度等级,以达到所需的结构性能, 并降低材料成本。
通过以上性能评估方法和优化设计措 施的应用,可以实现框支剪力墙结构 的高效、安全、经济设计,满足现代 建筑的需求。
结构分析与设计过程
结构分析
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数值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 和时程分析,获取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布、位移响应和层间剪力等关键 指标。
设计过程
基于结构分析结果,进行框支剪力墙的截面设计、配筋计算和构造措施制定。 针对关键部位如框支柱、剪力墙、连梁等进行详细设计,确保满足抗震性能和 承载能力要求。
框支剪力墙结构施
05
工与质量控制
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
基础施工 框架搭建 剪力墙施工 屋面及外墙施工
首先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为基础上 的框支剪力墙结构提供可靠的支撑。
在基础上搭建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等材料构建框架体 系,确保框架的垂直度、水平度和稳定性。
在框架内部施工剪力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或预制加气 混凝土板等材料构建,确保剪力墙的平整度、垂直度和抗震性
弹性分析
通过线性弹性分析,可以评估结 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内力分 布情况,为后续的性能优化提供
依据。
非线性分析
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效 应,更准确地模拟结构的真实行为 ,以评估其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时程分析
通过输入地震波等动态荷载,对结 构进行动力响应分析,以评估结构 在地震等动荷载作用下的性能。

施工方案框剪力墙结构

施工方案框剪力墙结构

施工方案框剪力墙结构一、项目背景在建筑施工中,框剪力墙结构常用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

框剪力墙结构通过设置墙体将建筑物整体形成一个刚性整体,提高了抗震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本施工方案旨在介绍框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

二、施工准备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确定框剪力墙的布置和尺寸。

2.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混凝土、钢筋和墙体板等材料,并进行验收合格。

3.施工设备准备:准备好起重机械、搅拌机和振动器等施工设备,并进行检修和调试。

4.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的培训,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三、施工步骤1.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2.墙体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的墙体尺寸,进行墙体模板的搭建,并进行固定和调整。

3.钢筋安装:根据设计要求,根据墙体布置和尺寸,进行钢筋的剪断和折弯,并进行焊接和固定。

4.砼浇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墙体砼的配制、搅拌和浇筑工作,确保墙体砼的质量和强度。

5.模板拆除:待墙体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模板的拆除,并进行清理和修补工作。

6.墙体加固:根据设计要求,对已经完成的墙体进行加固,如设置加强筋等。

7.油漆涂料:进行墙体的油漆涂料施工,提高墙面的美观和耐久性。

8.洞口处理:对墙体的洞口进行处理,如封闭、加固等。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编制和施工安全计划的制定,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现场监督和质量把关,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墙体模板和钢筋的安装,确保墙体的准确尺寸和强度。

4.砼配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墙体砼的质量和强度。

5.模板拆除和墙体加固要进行及时处理,确保墙体的稳定性。

6.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施工记录和现场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的监控和控制。

7.注意施工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保护,提高施工安全的措施和防护。

8.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验收和整理,确保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框支剪力墙与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与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框支剪力墙结构是指:当有的高层建筑为了满足多功能、综合用途的需要,在竖向,顶部楼层作为住宅、旅馆;中部楼层作为办公用房;下部楼层作为商店;餐馆、文化娱乐设施。

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大小不同的开间,从而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

上部楼层采用剪力墙结构以满足住宅和旅馆的要求;中部办公楼用房则需要中、小室内空间同时存在,则宜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来满足其要求;底部作为商店等用房则需要有尽量大的空间,则宜加大柱网,尽量减少墙体。

上述要求与结构的合理布置正好相反,以高层建筑的受力规律,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楼层的受力相对要小得多,正常的结构布置应当是下部刚度要大,墙体应多,柱网应密,到上部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二者正好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就出现了底层大空间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结构由于底部与上部结构的刚度产生突变。

故在所发生的地震中,其破坏都较严重,抗震性能较差,故在设计中要特别加以注意,设计中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1)保证大空间有充分的刚度,防止竖向的刚度过于悬殊:(2)加强转换层的刚度与承载力,保证转换层可以将上层剪力可靠地传递到落地墙上去。

一、主要构件1. 楼盖构件:板和梁。

2. 转换层以上的抗震墙及落地抗震墙。

3. 作为不落地抗震墙的转换构件.一般为框架梁、柱形成框支抗震墙4. 转换层楼板,即转换层楼盖。

二、结构布置的基本要求1.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底部,当上部楼层有部分竖向构件(抗震墙、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时,应设置结构转换层,在结构转换层布置转换层结构构件。

转换结构的构件可采用梁、桁架、空腹桁架、箱形结构、斜撑等;非抗震设计和6度抗震设计时可采用厚板,7、8度抗震设计的地下室的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

2.底部部分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面以上的框支层的层数,8度时不宜超过3层,7度时不宜超过5层,6度时其层数可适当增加;底部带转换层的框架一核心筒结构和外筒为密柱框架的筒中筒结构,其转换层位置可适当提高。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4章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4章剪力墙结构设计
?110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2基本假定1忽略连梁轴向变形即假定两墙肢水平位移完全相同2两墙肢各截面的转角和曲率都相等连梁两端转角相等连梁反弯点在梁的中点3墙肢截面连梁截面层高等几何尺寸沿全高是相同的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3内力计算连续连杆方法1计算简图?将连梁沿高度离散为均匀分布的连续栅片如图形成连续结构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2基本思路沿连杆中点反弯点切开以剪力?x为未知数得2个静定悬臂墙的基本体系通过切口的变形协调相对位移为0建立?x的微分方程力法求解微分方程的?x积分得剪力v再通过平衡条件求出连梁梁端弯矩墙肢轴力及弯矩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33建立微分方程关键条件?变形协调条件
4.1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计算基本假定
剪力墙是由纵横两 个方向均由钢筋 凝土墙组成的空 间结构体系。除 了承受楼板的竖 向荷载外,还要 承受风荷载、水 平地震作用等水 平作用。
4.1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计算基本假定
4.1.1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设计要点 4.1.2剪力墙结构的承重方案 4.1.3计算基本假定 4.1.4剪力墙内力计算
⑴简化连杆的计算法
4.2.3剪力墙的计算方法
⑵带刚域框架的计算法 将剪力墙简化为一个等效多层框架。由于墙肢 和连梁都较宽,在墙梁相交处形成一个刚性区域 ,在这区域内,墙梁的刚度为无限大。因此,这 个等效框架的杆件便成为带刚域的杆件。 ⑶有限元及有限条法 ⑷矩阵位移法
4.2.3剪力墙的计算方法
⑵带刚域框架的计算法
4.3.1 整体墙的计算
(2)有洞口情况 (a)洞口截面面积的削弱: 等效截面面积:
Aw 0 A
洞口削弱系数:
0 1 1.25 A0 p / A f
Aop
剪力墙洞口总立面面积 Af 剪力墙立面总墙面面积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
寸时,可忽略对墙体影响 受力特点: 可视为上端自由,下端固定的竖
向悬臂构件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3.剪力墙结构的分类
整体小开口墙 洞口面积超过墙体面积的16%。 洞口至墙边净距>洞孔长边尺寸时,
可忽略对墙体影响 受力特点: 水平荷载下,由于洞口的存在,墙肢已
出现局部弯曲,其截面应力可认为由 墙体的整体弯曲和局部弯曲两者叠加 组成,截面变形仍然接近于整截面墙。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混凝土剪力墙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3.剪力墙结构的分类
联肢剪力墙 剪力墙沿竖向开一列或多列较大洞口。 由于洞口较大,剪力墙整体性已破坏。 剪力墙由连梁和联肢组成,也称双肢

连梁
受力特点: 连梁对墙肢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墙肢局
部弯矩较大,整个截面正应力已不再 呈直线分布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2.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 优点和缺点(建筑 和结构两方面)
缺点: 1. 墙体较多,开间小:受楼板跨度限制(一般
为3-8m),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建筑平面布 置不够灵活。 2. 刚度过大,重量大。导致地震作用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3.剪力墙结构的分类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1.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和力学机理
传统框架结构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弯矩差别很大: 水平荷载:抗侧力刚度小,水平位移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2.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 优点和缺点(建筑 和结构两方面)
优点: 1. 房屋中没有梁柱,比较美观 2. 结构刚度大、顶部和层间位移均较小 3. 空间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 4. 较框架结构施工快,适用高度大于框架结构 5. 用钢量少,较经济

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

( c ) 东侧原本打算做框架结构, 但2 种结构体 系的并存不利于结构抗震要 求。 若东侧改做短肢剪力墙结构, 虽然有效地减少了东侧刚度 , 但 由于短肢剪 不 利 于结 构整 体抗 震 性 能。 故最 终 东侧 单 元 还是 按 照剪 力 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位置决定了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 , 其位置宜低不 力 墙 的大 量存 在 , 来 控 宜高。 研究表明, 转换层位置较高时, 更容易使框支剪力墙结构在转换层附近 墙 结 构 来 做 ,并 按 墙 的长 厚 比 大 于 6 尽量避免短肢剪力墙 的存在 。 的框 支 剪 力墙 结 构 上下 内力传 递 路 线 发 生 突变 ,并 且伴 随着 较 大 的 刚度 变 制 , ( d ) 上述措施之后 , 由 于 刚 度 中心 差 异 化 。在必 须 采用 高 位转 换 的情 况下 , 应严 格 控制 转 换层 以下 框 支结 构 的 等效 仍然明显 ,故在设计中唯有将l 一5 层 的剪 刚度 , 即必须考虑剪切、 弯曲和轴向变形的综合刚度。 力 墙 布 置 重新 调 整 刚度 ,取 消 东侧 电梯 和 三、 工程 实例 楼 梯 间原 本 封 闭 的 剪力 墙 设 置 的简介
差 较 明显 。在 不 予 给结构 设 置抗 震缝 的要求 下 , 西侧 单 元 的剪 力墙 只能 尽量 做 多 做厚 来 增大 西侧 刚 度 , 东 侧单 元考 虑 采取 框 架结 构 或者 短 肢剪 力 墙 结构 使 刚度 中心 尽量 往西 侧 靠拢 。
3 . 2改 进及 优化
减 少 了 梁 的跨 度 ,同 时也 避 免 了东 侧 刚度 图2 以小 管弄 井设 置剪 力墙
6 m, 总高度约5 8 m( 图1 ) 。首层建筑室内 外高差0 . 3 m, 室 外 覆 土厚 度 1 . 5 m, 以 地 下 室 顶板 为嵌 固端 。 建 筑 场地 属 软弱 场 地 土类 型 ,在 深 2 0 . 0 m 范 围 内无成 层 的 砂质粉土或粉砂层,故7 度抗震设防烈 度 下无 需 考虑 地 震液 化 。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本文从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说起,就剪力墙结构设计方面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剪力墙;墙体配筋;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 tu97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2-0075-011 剪力墙的概念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

高层结构的建筑大量使用这种结构。

剪力墙截面有以下特点:墙肢长度和其厚度比要远远大于;承载力和平面外刚度都比较小;自身平面的承载力和刚度都比较大。

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墙即要承受沿其平面作用的水平剪力和弯矩,还要承受竖向压力。

墙体在弯矩、剪力和轴力的共同作用下,它受到的水平作用的时候就像悬臂深梁嵌固在基础的底部。

剪力墙在风荷载或者地震的作用下,一方面要满足其刚度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非弹性变形重复作用而出现的能量消耗、延性等要求,同时还要控制结构即使开裂也不会倒塌。

2 剪力墙的分类剪力墙因为孔洞的问题受力状况和特点都会不同,其变形状态和内力分布都会发生变化。

根据其开洞的情况可以分为实体墙、整体小开口剪力墙、双肢或多肢剪力墙、壁式框架等。

2.1 实体墙实体墙就不开洞或者开洞不超过墙的15%。

其受力特点和整体悬臂梁比较类似,墙肢法向应力呈线性分布,破坏形态和偏心受压柱相似。

整体高度上变形主要是弯曲型,无反弯点和突变。

2.2 整体小开口剪力墙整体小开口剪力墙是开洞仍然比较小但是洞口面积大于15%。

其受力性能可以按整体悬臂梁考虑,并且还要考虑墙肢的局部弯矩。

其弯矩图在整个墙肢高度上没有反弯点,而在连梁处发生突变。

2.3 双肢或多肢剪力墙双肢或多肢剪力墙是墙体开洞很大或者洞口成列布置。

其受力特点和整体小开口剪力墙比较类似。

受力特点与整体小开口墙相似。

2.4 壁式框架壁式框架是洞口尺寸很大,墙体肢线和连梁线这两的刚度差不多的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实例,对其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体结构层高60.3m,地下室2 层,层高分别为3.5m,4.7m;地上1 层为居民活动空间,高5.4m;2层~13 层为住宅,层高2.8m,以上至屋顶层高均为3.0m。

2 结构设计中的计算和分析
2.1转换体系的选取与计算
框支转换层楼板在地震中受力变形较大, 其在整体电算中的模型选择很关键。

由于工程转换梁上部层数多,地震时楼板将传递相当大的地震力,其在平面内的变形是不可忽略的。

因此采用弹性板或弹性膜的计算模型较为适宜。

由于弹性板的平面外刚度在整体计算中已被计入,相当于考虑了板对梁的卸荷作用,会使梁的设计偏
于不安全。

在进行整体结构分析时,将转换层楼板用弹性膜单元模拟。

2.2嵌固端与转换层楼板板厚的确定
工程以±0.000 板作为嵌固端,既保证上部结构的地震剪力通
过地下室顶板传递到全部地下室结构, 同时能够保证上部结构在
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是以地下室为参照原点。

《抗规》第6.1.14条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嵌固端部位时, 地下室结构的侧向刚度
与上部结构的侧向刚度之比不宜小于2。

故地下室顶板厚度取200mm,同时,为了有效地将水平地震力传递给剪力墙,在应力集中的楼层,将楼板厚度加大,转换层楼板取180mm,与其相邻的层也适当加厚至150mm。

考虑抗震需要,施工图阶段时更有意提高转换层配筋率,使单层配筋率达到0.35%, 以进一步提高转换层楼板和(1)q≤
ect310l02(2)γe≤δ1h2δ2h1框支大梁共同作用的能力。

考虑到梁宽大于上部剪力墙的两倍,宽度较宽,对边转换梁,板面钢筋不是简单地要求伸入梁内满足锚固要求即可,而是要求必须贯穿梁顶截面,以确保梁内扭矩在板上的有效传递。

2.3框支柱与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厚的设计
框支柱基本布置于上部剪力墙对齐的下方或就近区域, 这样不仅能使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直接、明确,减少转换板的内力,同时,上下抗侧力结构对齐,对于抵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改善转换板的
复杂受力情况也是大有益处的(详见图1)。

图12﹟、3﹟楼底部结构平面布置图
框支柱作为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中重要的构件, 它的安全度直接决定了整栋建筑的抗震潜力, 因而框支柱的延性和承载力成为
设计的关键。

框支柱应在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措施(构造措施)进行设计。

调整框支柱总剪力不小于0.30,框支柱的抗震等级定位一级,为了增加其延性,轴压比不超过0.4,其最小配箍
特征值比一级增加0.02 采用,框支层剪力墙轴压比控制在0.6以内,
以保证剪力墙有足够的刚度。

抗震设计时, 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包括底部塑性铰范围及其上部的一定范围, 其目的是在此范围内采取增加构造边缘构件箍
筋和墙体横向钢筋等必要的抗震加强措施,避免脆性的剪切破坏,
改善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以下简称《高规》)第7.1.9 条规定: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上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墙肢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

为了保证底部加强部位处剪力墙的平面外刚度和稳定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以下简称《抗规》)及《高规》分别规定了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厚的取值。

其中,考虑到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性,《高规》对墙厚的取值更加严格。

针对本工程结构的特点,设计中有以下两点特别之处:
(1)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厚度应按照《高规》7.2.2 条规定取值。

但对于本工程而言,由于底部层高较大,一般剪力墙墙厚bw 取380,但对于电梯井处剪力墙布置较多,相对的轴力较小,其截面按照上述方法取值则显得的不是很经济合理。

因此,针对本工程的具体设计,剪力墙截面厚度bw适当的减少到300,同时严格按照《高规》附录d以下公式(1)计算墙体的稳定。

(1)
(2)在保证上部住宅剪力墙强度及层间位移满足规范的前提要
求下,尽量减少上部剪力墙数量,减薄厚度,转换层以下厚度加大,
以减少结构上部刚度,增大下部刚度。

同时, 由于转换层上下刚度的突变对上部相邻几层剪力墙造成的影响, 故而除了对转换层上
相邻数层剪力墙的水平及竖向分布筋和暗柱钢筋予以加强外, 还
在这些楼层中跨高比小于2的剪力墙连梁内设置交叉钢筋以增强其耗能能力。

2.4 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的确定
工程实践中, 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对结构本身来说是很不利的,为了加大底部大空间楼层的抗侧刚度,使上下刚度接近,《高规》规定:需要抗震设防时,转换层上下刚度比不应大于2,同时不应小
于1。

为了满足此要求, 对底部的落地芯筒及少量的落地剪力墙均予以加厚,落地芯筒周边墙体加厚至300mm(上部为250mm),少量的落地剪力墙加厚至400mm(上部为250mm),同时转换层以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定位c45(上部为c35),最终大部分单元刚度比均控制在1.4左右,只有少数单元较大,但也控制在1.8以内。

由于高层结构中转换层的出现, 沿建筑物高度方向刚度的均匀性会受到很大的破坏,力的传递途径会有很大的改变。

如何计算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是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高规》附录e分别规定了底部大空间层数不同,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的计算方法。

其中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的计算综合考虑了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抗剪刚度和
抗弯刚度, 因此更能反映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沿高度方向刚度变
化的实际情况。

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按公式(2)计
算,为了便于计算顶部位移,可以将顶部单位水平力适当放大。

(2)
结构设计时可以应用“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计算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具体计算步骤
如下:
(1)采用pmcad 分别按图2建立结构计算模型1、2;
(2)采用satwe 前处理程序形成风荷载数据文件wind.sat;
(3)分别修改计算模型1、2的风荷载数据文件,将顶层刚性楼板的x、y 向风荷载的x、y 轴均设置为500kn, z 轴扭转分量设置为0,其余各层x、y向风荷载的x、y轴分量以及z轴扭转分量均设置为0;
(4)运行satwe 中结构分析及构件内力计算程序,求出计算模型1、2的顶部位移;
(5)应用公式(2)即可求解出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

(a)计算模型1-转换层及(b)计算模型2-转换层
其下部结构上部结构
图2 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的计算模型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出的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3。

2.5 抗震设计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局部加强范围,对本工程来说,取框支部分所临近两个2~3个开间所包围的区域(见图1中方框内的部分)。

在进行框支柱、梁内力调整时可按此调整加强部位有关剪力墙、框支柱和梁的内力。

局部框支加强范围以外,可按剪力墙结构设计。

两者交接部分应加强连接构造,如板边设暗梁、梁板配筋加强等,以保证水平剪力传递。

建筑专业为了立面处理的需要,希望在建筑平面的角部开窗(见图1中圆形标注内的部分),墙体角部在地震作用下,是较敏感的部位,特别当结构平面不规则时,由于平面的扭转,引起内力重分布,将使震害加剧,使得此处的连梁分配更多的地震力,容易产生连梁的超筋问题。

因此,需要对此处的连梁采取构造加强措施,本工程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点:
(1)角部开窗的墙体为无翼缘墙体,《抗规》6.4.1条规定墙体厚度,当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1/12,本住宅层高2.9m~3.0m,故角部房间墙段厚度取250mm;
(2)由于角部墙体无翼缘,延性较差,应在墙体端部设置暗柱,并适当的加强配筋。

(3)为了增加墙体平面外的稳定性,可在每层楼板角部处附加钢筋板带配10φ12mm钢筋,两端各锚入暗柱内,长度≥35d。

楼层加强,双层双向且均按受拉钢筋锚固于墙内和梁内,如图3所示。

图3角部平面图
3 结构设计时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框支剪力墙结构虽然框支部分很少, 但对框支部分还应该符合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同时又不完全符合。

因此,为满足使用功能和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同时使剪力墙的布置和用量较为合理,结构设
计时主要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平面设计时合理布置剪力墙的位置,使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相接近。

(2)对于框支柱上的剪力墙尽可能的减少,减薄,如果实在无法避免时, 框支柱的计算配筋要充分考虑到平面外的荷载作用及内力的相互影响。

(3)对工程中出现转换层一类的局部特殊结构形式时,应对结构整体计算后对局部特殊结构进行专门的有效受力分析, 如对转换层上下层刚度比进行单独的计算。

(4)增强结构的抗扭能力,在建筑物的四个角部不利于抗震的开设的转角窗,应加强构造措施。

(5)对于受力复杂的结构,构造设计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措施。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