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反思
戊戌变法观后感
戊戌变法观后感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改革运动。
发生在1898年,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推动了这次变法。
戊戌变法的目标是通过改革政治、军事、法律和教育等领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回顾这段历史,我对戊戌变法的观感是复杂而深刻的。
一方面,戊戌变法的推动者有着积极的改革意图,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经验,引进现代化的理念和制度,来推动中国的发展。
他们意识到中国亟需改革,才能够迎接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
变法派在政治改革上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措施,例如建立议会制度、推行宪政、取消特权等,这些改革举措无疑为中国的政治进步提供了方向。
另一方面,令人深思的是,戊戌变法并没有取得成功,努力的推动者最终遭遇到了失败。
分析其原因,我认为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影响了戊戌变法的进程。
首先,当时中国社会正遭受列强侵略的威胁,国内政权腐败且无力对外抵抗。
戊戌变法虽然有反腐败的初衷,但是对外侵略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解决方案。
其次,由于推动变法的人员在政治地位、实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改革计划缺乏足够的政治资源和支持,致使变法行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阻力。
再者,当时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激进的改革行动往往容易引发保守势力的反弹和不满。
这导致了变法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动荡和冲突,最终戊戌变法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然而,戊戌变法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变法派的改革思想和理念立志于振兴中华,激发了一批热衷于社会进步的知识分子。
尽管变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中国社会意识觉醒的浪潮,成为了当时贯穿中国各个领域的思潮。
对于我而言,戊戌变法的失败不仅是对历史的遗憾,更是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思考之源,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推动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观察当今中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发展成绩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改革措施和对外开放的决策,体现了变法派所崇尚的现代化理念。
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
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篇一」康梁两个早年经历与他们的经历与他们的思想有一定关系。
有必要向学生介绍。
课本中有一结论戊戌变法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该是本书最荒谬的一个结论,没有科学依据,不伦不类,违背归纳法推理原则。
教学需要拿来主义,下面三篇文章对我启发较大。
《戊戌变法》一节中引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一段:“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
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
”这个材料是教材上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利用好,甚至有人会用错。
拿到这个材料后,我们要加以辨析:梁启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本书的?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流亡海外。
海内外舆论相当大部分是指责康梁等人。
在这种情况下,康梁等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且还想争取海内外舆论尤其是海外舆论的支持,以解救光绪皇帝。
所以,在戊戌政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梁启超就匆匆写成此书。
这样特定的背景和写作目的,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梁启超的这段话。
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当时的形势是“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是想证明变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是正义的。
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光绪皇帝“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是想树立光绪皇帝勤政、民主的开明形象。
至于变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光绪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仅凭这段材料我们还无法下结论。
那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份材料呢?首先,我们能从材料中获取如下信息:梁启超认为当时变法的形势一片大好,光绪皇帝勤政、开明。
其次,我们要分析梁启超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这是因为:他想树立光绪皇帝的良好形象,他要证明变法的合理性。
再次,我们要分析梁启超的叙述是否是客观的,这就需要我们将这段材料和其他材料作比较。
相当多的史料揭示,戊戌变法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
教材也是持这种观点,而且还认为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从逻辑角度来讲,正因为群众基础薄弱,所以变法才会失败。
所以,梁启超的叙述肯定有夸大的地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讲稿_11
6.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不久,流亡海外的梁启超在总结变法运动的经验教训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若其形式,则殊多缺点,”这不是自谦,更不是自我贬抑,而是一个当事者在痛定之后几经深思的反省语、清醒语。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变革与保守势力的过度悬殊及社会现实与变革主张的距离过大。
变法运动从一开始,就不是一次力量均衡的较量,其失败命运,在所难免。
但是,维新派人士如果在战略部署、策略运用等方面有所注意的话,即使是失败,也不会如此悲惨。
今天,回味梁启超的那段话,似能给人以更多的启示和警悟。
政变之总原因有二大端,其一由西后与皇上积不相能,久蓄废立之志也;其二由顽固大臣痛恨改革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政变之总原因,盖处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萧一山:《清代通史》,商务印书馆1923 年版李剑农在其《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中写到: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康有为的维新学说亵渎了圣典,触犯了一大部分经生文人的众怒。
”19 世纪90 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产生思想巨人的时代。
在维新派爱国志士“救亡图存”的呐喊声中,涌现出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这样的思想先驱,决不是偶然的。
作为变法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和维新思想的第一鼓荡者,康有为的作用尤为引入瞩目。
正是他,以其“托古改制”为核心内容的变法理论,掀动起维新思潮的波涛,进而引发了戊戌时代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康有为是今文经学大家,但他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师。
他的学术关注不在于经书本身,而在于社会现实。
他注重的是援引今文经学理论,来阐发自己的变革思想,在他那里,学术被改造成政术,经义则转变为治道,原本用于维护封建王朝集权统治的经学体系,现在却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政治改革思想利器。
1891 年,被梁启超称之为思想界“大飓风”的《新学伪经考》刊行;1898年春,《孔子改制考》问世,在中国思想界又造成一次“火山大喷火”、“大地震”。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戊戌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康有为和梁启超则 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通过思想启蒙和政治改革,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彩摘录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摘录,展示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思想精髓。其中, 我最喜欢的摘录是:“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康有为的思想 精髓,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变革,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一思想对于 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感受
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政治思想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与现实情况相结合,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政治思想虽然具有 一定的前瞻性,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和推广。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 并不具备实现这些思想的条件。这也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政治思想都需要经过实 践的检验和修正,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阅读感受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这本书让我对戊戌变法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也让我对政治思想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 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在研究戊戌时期的历史时,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思想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们作为那个时代的改革者和启蒙者,其思想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通过分析《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这本书的目录,我们可以更深 入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活动。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 想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六君子遇害后梁启超写的诗
戊戌变法六君子遇害后梁启超写的诗(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本文将按照"xxx作文"的格式来写,因此将按照作文的形式来展开内容。
)戊戌变法六君子遇害后梁启超写的诗戊戌变法是中国晚清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尝试,而六君子指的是在这次改革中奋发有为的六位官员。
遗憾的是,这个改革尝试遭到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反对,六君子遭到了惨无人道的遇害。
梁启超作为一名知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对于六君子的遭遇感到深深的痛惜和愤懑,他通过写诗表达了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思考和感受。
这首诗是梁启超在六君子遇害后创作的作品,题名《悼六君子》,是表达对六君子的哀思和对戊戌变法失败的无奈的情感抒发。
诗中,梁启超以深沉的笔触和锐利的语言描绘了六君子的无私奉献和不幸遭遇。
他写道:“六君子忠勇事兹眷,王政穷源左宗馆。
铁笼窎然谁复传?当时本欲民间欢”。
这几句诗语表达了他对于六君子在变法中的坚持和努力的赞赏,也表达了他对于封建统治下残酷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接下来,诗人用深情而悲切的笔触揭示了自己对于这段历史的思考和痛心。
他写道:“脖无枷锁义如攀,神州变局已三埏。
饱经革命猶信佞,费尽心机换夕阳”。
这段诗语中,梁启超对于革命的不断努力以及封建统治者的阻碍感到愤懑和无奈。
他认为,中国的变局已经历了三次,然而仍然没有摆脱封建帝制的束缚。
他深思熟虑地指出,革命需要耐心和智慧,但封建统治者往往以佞言迷惑人们,使得革命付诸东流。
最后,梁启超以深情和激情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他写道:“战兢河山心自燃,后来陶令已蜕森。
功成我必自然溅,又种松薹封玉门”。
这段诗语中,梁启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他对于革命事业的热切追求和坚定决心。
他将自己比作种植松薹的人,表示即便自己在这一次的变法尝试中未能成功,但他仍将坚定信念传递下去,让革命的火焰不断燃烧。
梁启超的这首《悼六君子》诗既表达了他对于六君子不幸遭遇的惋惜和愤懑,也表达了他对于变法失败和封建统治的无奈和愤怒,更展示了他对于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坚定。
梁启超戊戌变法前后的政治思想思想前后戊戌变
梁启超戊戌变法前后的政治思想法政学院 09思政3班梁海生 2009644329【摘要】中国近代的政治思潮是伴随着严重的民族危机而出现的,为了国家的救亡图存,以梁启超为首的近代启蒙思想家对中西文化的碰撞进行着中国式的独特解读。
因其流质易变的个性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随着时代的变化,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对其变,褒之者誉其紧随时代潮流,贬之者责其看风使舵,罪莫大焉。
”因而,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梁启超以“善变”而知名。
但是梁启超的政治思想虽然纷繁多变,却有着其自身的逻辑性。
他许多政治主张,都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然而,学界对梁启超一生的多次变化仍缺乏深刻的认识,不能做出公正的评价。
本文拟透过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后(1894——1911)18年短暂瞬间的回眸,力图诠释这一时期梁启超“善变”的政治思想,以求于“窥一斑而现其全貌”。
【关键词】兴民权破坏主义君主专制民主宪政渐进改良一、概述梁启超的政治思想状况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的启蒙学者,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有变法救亡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权思想,虽然他的思想受到时代的局限,但其中的合理因素依然闪烁智慧之光。
梁启超的学问是无时不为他的政治目的的实现服务的。
就像他自己所说:“吾二十年来之生涯,皆政治生涯也。
……然与国中政治关系,殆未尝一日断。
”从1898年的戊戌维新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再到民国初年,梁启超任公终其一生总是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用自己的笔针砭时弊,讨伐民贼,以一介书生在清末民初的中国政坛上奋力拼搏,结果戊戌变法只进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了;辛亥革命后,他寄希望于袁世凯来建立政党政治,结果却迎来了一个大独裁者;他联合蔡锷等将袁世凯推翻后,又梦想段祺瑞来再造共和,并自愿出任段内阁的财政总长,结果段和袁几乎如出一辙,不但共和变成了泡影,而且军阀混战,政治失序,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初三历史戊戌变法失败启发继承
初三历史戊戌变法失败启发继承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尝试。
虽然失败了,但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对于继承者来说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戊戌变法失败告诉我们,改革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戊戌变法的推行初期,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比如兴办新式学堂、出版报刊、设立海军学堂等,但由于各种原因,改革进程遇到了阻力。
历史的走向是曲折的,变革的道路充满艰辛。
因此,我们要有耐心和毅力,在实施改革时不断调整策略,坚持推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其次,戊戌变法失败提醒我们,改革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戊戌变法并没有对康有为、梁启超等改革者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实施变革。
改革不能草率行事,应该充分调研和准备,提前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只有有备而来,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再次,戊戌变法失败告诉我们,改革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当时的改革者没能得到足够的支持,反对声浪很快就升级,并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改革必须要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够推动改革向前发展。
此外,戊戌变法失败也提醒我们,改革应该融合中西方特点。
当时的改革者在推行变革时主要借鉴了西方的一些制度和思想,却忽视了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
改革需要根据国情国力来进行,不能生搬硬套。
成功的改革要综合运用中外智慧,找到适合自己国家的改革路径。
最后,戊戌变法失败启示我们,改革需要政治领导的坚定意志。
当时的改革者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但缺乏政治领导的坚定决心。
改革必须要有坚定的领导,只有政治上的坚定决心,才能够引领改革并克服各种阻力。
综上所述,戊戌变法的失败给后来者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与启发。
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深刻总结戊戌变法的失败教训,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更加坚定的决心推进改革。
只有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改革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充分借鉴历史经验,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改革路径,才能够在新的时代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一、历史背景:1898年(农历戊戌年)进行的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主要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
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二、戊戌变法的失败: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就失败了,时人有喜有悲,但对大多数的百姓来说是茫然。
当然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有因有外因,不是一二句话所能道得清的。
主要原因如下:(1)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
——用马列主义思想来分析,维新派没有广泛的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最后的失败在开始时就已经注定了。
(2)经济方面维新派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在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提倡实业,鼓励私人投资。
——用今天的经济观点来看,是没有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放任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3)取消满人寄生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维新派忘记了老一辈开国元勋的丰功伟绩,忘记了国家是千千万万的先辈打下来的,没有满人那有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光绪也太糊涂了。
(4)政治方面维新派令各衙门删改条例;中央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等闲散衙门,外省裁撤、、三省(此三省督抚同城)巡抚、东河总督等重叠机构;一下子裁减大量国家机关,把大量公务员推向社会,只会使本来就高失业率的社会更加动荡。
那些将被裁机关的工作人员当然是拼死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了。
《梁启超变法通义》读后感
《变法通议》是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使《时务报》在众多报刊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派刊物,梁启超本人也因此得到了“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的美誉。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人。
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宣传家。
梁启超学识超群,才华横溢,一生极其勤奋,虽身在政坛不忘笔耕,因而著述极其丰富。
据初步估计,其著述约有1400万字。
《变法通议》主要论证了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只有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变法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的弊端,维护清朝的政治统治。
本书是近代中国最为系统全面的向国民宣扬维新变法主张的著作,从理论上深入阐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及其保种、保国、保教的作用,成为晚清政坛上名声最大的宣传著作,是维新变法时期宣传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
《变法通议》共有14篇,其中,在《自序》、《论不变法之害》和《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中,梁启超指出,变为自然和社会之普遍法则,自然由变而成,社会也由变而生,极言变法之必要。
他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在变科举,所有这些最终又需依靠体制的变革,这即是说,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必须在政治体制变革的前提下,并通过政治体制的变革来实现。
在《学校总论》中,梁启超指出:教育是系乎国家兴亡的大事!而且梁启超还在《学校总论》的最后专门论述了教育经费问题,他指出,没有教育经费,学校之议无异空纸,所以,“今国家而不欲自强则已,苟欲自强,则悠悠万事,惟此(指筹措教育经费)为大,虽百举未遑,犹先图之”。
在《论科举》中,梁启超专门讨论了科举改革问题。
梁启超指出,国家作育人才,皆为有用,教而不用,不如不教;学生学习,唯在效用,学不见用,不如不学。
在《论师范》中,梁启超指出,国之兴,在于兴学,学之兴,系乎教师,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上帝,其道德文章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
80――梁启超的因果思维与责任的历史观
“有成无败”——梁启超的因果思维与责任的历史观马少华人们对历史活动成败的评价,总是影响着着人们现实活动中或乐观或悲观、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上一个世纪之交的先进知识分子,面对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的命运,身历一次又一次为拯救这种命运而承受的失败,他们不能不处于一种对历史活动价值的焦燥不安之中,不能不在这种焦燥不安中寻求对历史活动成败评价的理解。
梁启超是在对历史因果的思考中解决上述问题的。
而上一个世纪之交展现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西方科学理论成果与广阔的近代世界政治史知识,则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
(一)梁启超对于因果的思考,直接起于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反思。
(1898年变法失败,梁氏避居日本;1899年始作《自由书》,第一篇就是《成败》,5年后再作一篇《成败》,可见不能释怀)这是一种在失败的历史活动中试图重新找回价值的思考。
当时,变法的成就几乎灰飞烟灭,参与者眼前一片茫然。
怎样寻回价值?很难在具体的变法成就中寻找,而只能在历史思辩中,在长周期历史活动的复杂运行关系中寻找。
梁启超所作的,正是这样的思考。
他的思考潜在的心理背景虽然是自己所参加的戊戌变法,他的视野则是几个世纪以来的世界政治史,这就使他的思索具有历史哲学的品格了。
(梁氏是中国在上一个世纪之交少数具有历史哲学意识的学者之一,在他的《新史学》中就已明确历史学与历史哲学的区别,表现了一种将历史研究上升为“哲学”兴趣。
)梁氏的成败观是在历史的因果关系中展开的,“天下之理不外因果”。
“盖自洪至纤,无不为因果所支配,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此理论盖遍通于自然界一切现象。
”把成败置入历史的因果关系中,再把因与果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推远,就形成了梁启超非常宽阔的历史评价系统。
把一个现实事件或一种现状的原因,推得很远,远到“数千百年以前”、数万里之外,这不是一个很容易形成的自然思考过程,它需要拥有一个普遍联系的哲学背景,一个开放的政治历史知识背景。
(梁启超比较熟悉的霍布斯的学说中就有“远因”的概念。
梁启超的变法维新
梁启超的变法维新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重光,号梁半山,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是中国近代变法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梁启超的背景、思想和实践三个方面来探讨他的变法维新思想。
一、梁启超的背景梁启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清朝的进士,家境优渥。
他自小聪明好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
然而,他在接触到西方文化后,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制度和观念产生了怀疑和反思。
他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变法维新。
二、梁启超的思想梁启超的思想主要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和进化论的影响。
他认为中国需要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进行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他主张要以科学为基础,以民主为目标,以教育为手段,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政治方面,梁启超主张要建立一个民主的政治体制,实行宪政制度,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他提出了“君主立宪”和“君主共和”的思想,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君主制度来实现民主政治。
在经济方面,梁启超主张要进行经济改革,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提倡自由贸易和产业化。
他认为中国的经济问题主要是由于封建制度和保守观念的束缚,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在教育方面,梁启超主张要进行教育改革,推动普及教育,培养人才。
他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三、梁启超的实践梁启超在实践中积极推动变法维新。
他曾参与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重要的政治运动。
他在戊戌变法中担任了重要职务,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
在辛亥革命中,梁启超也积极参与,为推翻清朝的统治做出了贡献。
此外,梁启超还在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曾创办过南洋公学和北京大学等学校,为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还提出了“教育救国”的口号,强调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变法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失败反思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失败反思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改革运动,于1901年开始。
它的目标是通过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一系列改革来振兴中国。
然而,这次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回顾戊戌变法的历史,我们应进行深刻的反思,探讨其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
一、缺乏坚定的领导戊戌变法的推动者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虽然秉持改革的理念,但在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上存在一定不足。
在变法过程中,他们未能做到总揽全局,统一意志,缺乏坚定的领导力。
这导致变法措施的实施受到阻力,无法有效推行。
二、对传统力量的忽视戊戌变法在推进现代化改革的同时,忽视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对改革的影响。
这些传统力量与变法的新观念、新制度相冲突,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进而造成了变法的失败。
因此,在推进变革时,必须充分考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实现有效的平衡。
三、各方利益的纷争变法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各方争夺利益,使改革陷入僵局。
地方势力、官僚机构、外国势力等对变法持有不同意见,形成了强大的阻力。
在未能有效解决利益分歧的情况下,戊戌变法无法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最终失败。
四、缺乏有效的宣传与舆论引导变法的推行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
然而,戊戌变法在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政府未能有效地解释改革的目标和意义,使人们对变法的期望降低,甚至产生怀疑和反对的情绪。
因此,宣传与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和教育,才能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五、外部环境的干扰戊戌变法发生在中国与外国势力争夺势力范围的关键时刻,外部干涉导致失败的因素之一。
尤其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割地要求,削弱了中国政府的权威和自主权,限制了改革的空间和力度。
在这种情况下,戊戌变法很难独善其身,最终成为列强侵略的借口。
通过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一、领导者的坚定和智慧是推动改革的关键。
领导者应具备统筹全局的能力,并注重加强自身的政治智慧和领导力素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面对中国的困境,鼓舞士气,激励国民团结奋斗的一篇演讲。
本文以少年中国为切入点,提出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口号,强调了少年的重要性和责任。
这篇文章语言激昂,富有感染力,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同时,学生对于演讲稿的格式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从中感受到演讲稿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会分析演讲稿的结构和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分析演讲稿的结构和特点,感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梁启超先生及其作品《少年中国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演讲稿的结构和特点,交流各自的感悟。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5.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少年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少年的重要性和责任。
7.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关于中国少年的文章,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从《戊戌政变记》看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从《戊戌政变记》看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柳青【摘要】戊戌变法是梁启超政治生涯中经历的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它的失败不仅给梁启超一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使他陷入深深的思考。
在其所著的《戊戌政变记》中对变法的整个过程都进行了详细叙述并且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反思。
通过《戊戌政变记》,不仅可以看出梁启超对于戊戌变法的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可以更加客观、更为冷静地审视这场伟大而又悲壮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1页(P67-67)【关键词】《戊戌政变记》;梁启超;戊戌变法;戊戌政变【作者】柳青【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56.5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到日本,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为了给政变寻找合理理由,大肆制造维新派误国误民言论。
为了进行辩论,争取舆论上的支持,梁启超写下《戊戌政变记》,详细叙述了戊戌变法的来龙去脉。
全书采取纪事本末体,共五大篇和附录组成。
五大篇分别为《改革实情》、《废立始末记》、《政变前纪》、《政变正纪》、《殉难六烈士传》;附录分为《改革起原》、《湖南广东情形》、《光绪圣德记》,梁启超详细阐述了戊戌变法发生的时代背景、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积怨矛盾、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戊戌六君子等,并对戊戌变法失败以及中国的改革之路都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反思。
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①中国败给蕞尔小国日本唤起了广大爱国人士的觉醒,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把戊戌变法自然地推向历史舞台。
梁启超认为在列强瓜分狂潮愈演愈烈的国情下,尤其是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等接连被占,变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变法实行的是自强之策,“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
”②对于变法的目的、手段梁启超都有着详细地阐述,尽管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仍坚持认为变法是挽救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提出只有尊皇变法,即实行君主立宪制才是唯一变法。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演变.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演变作者:吴春梅/方之光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1日戊戌变法失败后,从1898年梁启超亡命日本到1903年初,梁启超先后在其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上鼓吹“破坏主义”和“今日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号召人们用武力推翻清廷的统治。
但1903年以后,梁启超的言论日趋温和,并于1906年提出开明专制主张。
对于梁启超政治思想的这种演变,史学界分歧很大。
论者或全盘否定,或完全肯定,或认为转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影响。
笔者认为,戊戌变法后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演变,有其思想上和理论上的一致性。
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依靠光绪皇帝推动变法的希望化为泡影。
因愤于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势力对维新运动的残酷镇压,流亡日本后,梁启超的言论日趋激烈,对以西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大肆攻击,并与唐才常等人密谋发动武装起义,试图以武力推翻那拉氏的统治。
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梁启超对自上而下的改革感到绝望,又痛惜好友唐才常等人惨遭杀害,于是梁启超的言论更加激烈,明确提出破坏主义:“今日之中国,又积数百年之沉疴,合四百兆之痼疾,盘距膏肓,命在旦夕者也。
非去其病,则一切调摄滋补荣卫之术,皆无所用,故破坏之药,遂成为今日第一要件,遂成为今日第一美德”,并以我国每年死于水旱、瘟疫、盗贼动辄数十万人为例指出,与其让这种“无意识”破坏进行下去,不如施以“有意识”破坏,以便“随破坏,随建设”。
他解释说:“吾非不惧破坏,顾吾尤惧夫今日不破坏,而他日破坏终将不可免,且愈惧愈烈也。
故与其听彼自然之破坏而终不可免,无以加以人为之破坏而尚可为”。
(转引自邓明炎《梁启超的生平及其政治思想》第119—120页,台湾天山出版社。
)梁启超认为,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只有进行一场猛烈的社会震荡,才能拔除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梁启超除了倡言破坏外,还在他主持的《清议报》上拒绝发表保皇会的文字,又于1901年将“任厂”改为“任公”,自号“饮冰子”,大力宣传革命。
戊戌变法读后感
戊戌变法读后感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发生在1898年,是清朝末期的一次改革运动。
这次变法由戊戌政变开始,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变法派力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来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位,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戊戌变法的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变法派内部的矛盾和争斗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变法的目标和手段上存在分歧,导致了变法派内部的分裂和混乱。
其次,清政府的强大反对力量也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时的清政府对变法持强硬态度,通过军事手段镇压变法派,最终使变法失败告终。
另外,外部势力的干涉也加剧了变法的失败。
当时的列强对中国的政治局势持有干预态度,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干涉中国的内政,为变法失败埋下了伏笔。
戊戌变法的失败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
变法失败后,清朝政府进一步削弱,国力衰退,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
其次,它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改革的渴望和对现代化的向往。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激发了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向往,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失败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段混乱和动荡的时期,但它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我们应该从戊戌变法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舆论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
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舆论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作者:张薇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10期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报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闻传播领域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舆论界天之骄子”。
由于社会环境、政局变动以及个人经历的影响,他的舆论思想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探究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后舆论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键词:梁启超;戊戌变法;舆论一、戊戌变法前的舆论思想1895年,年仅22岁的梁启超尚无系统的舆论思想,但对近代报刊的舆论功能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1]1895年科举考试结束后,他渐渐地意识到清朝式微,只有改革才能改变国情。
除了政治改革,还必须开启民智,鼓动民心。
接触了一定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梁启超对报纸寄予了厚望,“度欲开会,非有报馆不可”[2]。
这一时期,梁启超的舆论思想主要停留在办报方面,核心是将报纸作为沟通的工具。
他认为想要改变清朝当时上下内外沟通不顺畅的状况,就需要办报,所谓“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
[3]在此基础上,梁启超还提出了报纸具有“耳目喉舌”的功能,即报纸就如耳目喉舌一般,成为一国之主与普通臣民上下之间的沟通渠道。
梁启超在此阶段就已经认识到了舆论的力量。
这体现出新兴资产阶级对新事物敏锐的嗅觉,同时也暗含了期望参与国家政治、谋求民主的朦胧愿望。
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认为国民参与政治、监督政府,可以减少当权者的专制性和随意性;政府政策的实施也必须由民众的舆论所发,才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
舆论应当处于国家的基础性地位,而一般民众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应当处于决定性地位。
二、戊戌变法后的舆论思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康有为、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
在经历了生死浩劫之后,梁启超的文风愈发变得奔放,主张也开始变得激烈。
随着办报实践的深入,以及在日本所见的舆论的兴盛,使得梁启超的舆论思想逐渐清晰成熟起来。
20世纪10年代,梁启超已形成了系统的舆论观。
论梁启超的死亡价值观
2020年第12期学习与探索No.12,2020 (总第305期)Study&Exploration Serial.No.305・当代哲学问题探索・论梁启超的死亡价值观才土品(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戊戌维新失败流亡日本期间,梁启超在明治日本武士道思潮的刺激下,综合佛教、儒家、墨家思想以及近代生物学、进化论的观点,形成了以“死之责任”为核心的死亡价值观。
这一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是“死之责任”是个体的道德责任,是个体为人群进化所负之责任,是国民对国家所负之责任。
以“死之责任”为核心的死亡价值观表现了梁启超强烈的爱国强国情怀,具有积极的思想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当前加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亦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同时,分析探讨梁启超的死亡价值观对于系统深入地掌握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全面地评价梁启超其人也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
关键词:梁启超;死亡价值观;“死之责任”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0)12-0033-08梁启超对死生问题的检视发生在流亡日本之后。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流亡日本。
1899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四年后,梁启超在日本上野公园附近依然看到挂满写有“祈战死”字样的标帜,感受到日本尚武精神凝聚而成的“大和魂”。
“大和魂”即“日本魂”,是武士道精神的核心。
江户时代的武士道教科书《叶隐》,强调武士道即发现“死”之道,宣扬重死轻生的生死观,突出“死”的价值及与其相应的境界。
换言之,武士道的精髓即“死的觉悟”。
明治维新期间,旧武士道被改造成以“忠君爱国”为核心的新武士道精神,中日甲午战争后弥漫整个日本社会。
这种武士道精神刺激了梁启超,使他从“生”与“死”的角度反思戊戌变法失败的关键。
他认为,日本幕末志士一呼而天下应,是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关键,相比之下,戊戌六君子流血牺牲后,中国社会仍是一潭死水,缺乏变革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5
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具体原因, 梁启超归之为 两条 : 一是光绪皇帝无权; 二是守旧官僚反对。 梁启超在《 戊戌政变记》 中至少在十几处谈到光 绪帝无权 , 变法无法推行 。他还讲谭嗣同人主章京 时, 不信光绪无权, 当实地考察之后, 才告知梁启超 皇帝无权是事实。在梁看来 , 如果光绪皇帝有权 , 他 们的变法肯定会成功。 因而他逃亡 日 本后, 竭尽全力 歌颂光绪帝的圣德, 幻想有一天光绪帝重新掌权 , 他 们好再变法维新 。公平地讲 , 光绪帝如果真有权 , 维 新变法会有很大的进展, 但也绝不可能成功。 充其量 是王安石变法的重演 , 宋神宗一死, 一切照旧。 而且, 19 年的中国, 88 较王安石变法时的社会状况更为复 杂。善于理性思考的梁启超在这一点上是少了一点
布新而不除旧, 结果新 旧相 间, 矛盾百 出, 最后必然
改律例、 重体禄、 遣游历、 派游学、 设警察、 乡 练 兵、 设参谋部、 选将帅、 大练海军、 经营西藏新僵 等事, 齐力并举 , 能枝枝 节节 而为之。 皆主 不 ……无如下有老戈守旧之 大臣, 屡经严责而不 恤, 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 一切请命而不行。故 皇上康先生之所欲改革者, 百分未得其一焉! 使 不然者, 则此三月之 中, 旧弊 当已尽革, 新政 当
出:
从 19 年 9 2 亡命 日 88 月 6日 本起, 他的许多论著都
对变法进行了这样那样的评论, 个别论点真是人木 三分。到达 日本不久 , 他就写了《 戊戌政变记》就 自 ,
己的经历 和思考 , 全面论述 了这场变法 的经过和成
败得失 , 成为今天我们研究这段历史的第一参考书。 但从总体上来讲 , 梁启超反思最多的是戊戌变法为 什么会失败。 他不同意当时国内外流行的一些观点 , 对变法的夭折有 自己系统地看法。
变事而不变法, 变法而不变人, 则与不变同 耳。故先生( 指康有为) 所条 陈章奏、 统筹全局 者, 凡六七上, 其大端在请誓太庙 以戒群 臣、 开
制度局 以定规模 、 设十二局 以治新政 、 民政局 立
以地方 自治, 其他如迁都兴学、 更税 法、 裁厘金、
( 南开大学 历史系, 天津 307) 001 〔 要]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效后, 摘 在不少论著中深刻反思变法的全过程, 出了许 多有别于世人的观点。 提 他 认为变法本身没有错 , 问题的根本在于没有将他们的变法主张贯彻下去, 除旧而不布新, 变法而不变人, 再加上光 绪皇帝无权、 守旧官僚反对, 就无法使 变法获得成功。这些看法对梁启超在 2 世纪初年乃至终身的思想观点都发 0 生了较大的影响。一百多年来, 学术界对变法失败的研究也 出现 了种种不同的观点。
知其 必不 能 也 。 国 家之 所 赖李喜所(96 )男, 14 一 , 河北省涉县人 ,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 中国近代文化史、 留学史和
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繁。故政治之体段 亦甚复杂, 枝节之中有根干
失败。梁启超十分形象地指出: 凡改革之事, 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 等, 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 其势 必将 旧政之积弊 , 悉移而纳于新政之 中, 而新政 反增其害矣。 如病者然, 其积痞方横塞于胸腹之
间, 面进 以泄利之 剂, 必一 以去其积块 , 面进 一 以温补之剂 以培其元 气, , 庶能奏功也 。若不攻
「 关键词」 梁启超总结戊戌变法; 百年来学界的不同观点 〔 中图分类号」 265 [ K 5.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377(010-040 10-0120)3 7-6 0
19 年的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 88
动。这不仅表现在维新变法、 议会民主、 个性解放等 新思想的迅速传播 , 而且反映在人们对变法失败原 因的多方面的反思。 反思历史才有可能创新历史 。 历 史的当事人对其历史的反思则更值得关注。
道:
一也。夫酣嬉奸卧者, 则满洲党人是也; 补置弥 缝者, 则李鸿章、 张之洞之流是也。 谚所谓“ 室漏 而补之, 补 则愈 漏; 愈 衣敝而结之, 结则愈 愈 破” 势 固非别构新 厦, 出新制, 。其 别 鸣呼 可 哉? ] 集 一P) 之 8 L‘ 2专 3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批评 , 无疑是正确的。 李鸿章 晚年也承认他所办的洋务只是一座“ 纸糊的房子” , 经不起风吹雨打。问题的实质在于梁启超是 以此来 证明李鸿章这种“ 温和” 的改革不可能使中国富强,
已尽行 , 制度局规模 当已大备 , 十二局之条理 当
已毕详, 律例 当已改, 巨怕 当已筹, 警察 当已设, 民兵 当已练, 南部 当已迁都, 参谋部 当已立, 端
梁启超笔端常带感情 , 从这段文字 中不难看 出
绪 举而 下 然 风 川 集 8 ,天 肃 向 矣 ‘之P 略 专 一5 )
不 同, 要之风 雨一至 , 则屋 必倾而人必 同归死亡
为, 整个戊戌变法时期 , 康有为和他提出的变法措施 都是正确的, 只是由于光绪皇帝无权 , 很难推行。真 正贯彻了的百无其一 , 仅为一些具体事的变革 , 而非 整体法律制度的更新。而且执掌这些法律制度的官 员更无从全局上更换 , 谈不上什么“ 变人” 于是好法 。 不能变, 好法无人行, 则失败成定局矣 !他深情地写
( 19 年 1 2 一)88 月 9日, 康有为上《 应诏统筹全 局折》呼吁光绪帝要尽快召集群臣, , 明定国是 , 变法 维新 ; 破格大量选拔维新人才, 推进变法进程; 设立 制度局 , 出台新 的法规章程 , 并下设学校、 农商、 法 律、 统计、 矿政、 工务、 邮政、 铁路、 武备、 造币、 社会 、
梁启超在 日本 看 到不少 报 刊在 论 述戊戌 变 法 失
败原因时, 归之为康梁维新派“ 急激误大事”]1) [( 2 1 6f P
于是他一方面向一些名人要员致信 , 驳斥这种观点, 一方面著书刊文, 陈述变法失败的要害不是他们太 激进 , 而是变法不彻底 。 梁启超将改革分为激进和温和两种 , 认定他们
而 人 死 益 矣2 之 8 之 当 速 L , P 其 1 一1 ( ) +
一 最易犯众忌而触众怒”]集一8, 事, [专之 P 所以整个 2 ‘ 4 )
戊戌变法时期, 布新有余, 除旧不足, 所谓改革就成 了一句空话。 ( 变事而不变法, 二) 变法而不变人。梁启超认
那么, 是不是康梁等人太激进而遭至戊戌变法 的失败呢? 当然不是。 梁启超的反驳和推论是有道理 的。 当前, 仍有一些学者也认为“ 激进” 是戊戌变法失 败的重要原因。 这很难令人接受 。 反过来讲 , 假如康 梁的变法主张温和一点, 变法的速度再放慢一点, 变 法就可以成功吗? 肯定也不会成功。 戊戌变法失败的 根本原因不在康梁维新派的变法 内容和具体策略 上, 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整体的 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 和经济力量。 从维新派本身去寻求失败的原因, 是从 枝节上来找, 自然进人了误区; 中国社会本身去考 从 察, 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梁启超 缺少这方面的思考, 在反思 这场维新运动时总是就 事论事, 显得力不从心。不过, 我们再看一下他的具 体分析, 也还是发人深思的。
他变法时的激情和变法没有实现的无限痛心。但变 法是实实在在而又极为艰难的事情, 尤其在封建制 度根深蒂固的中国, 想三个月就取得成功, 是太富于 理想了。 何况光绪皇帝无权, 即使有权有势也不像梁 启超在这里论述的那么简单。梁的书生气于此可见
一斑 。
其病, 日饵之 以参茶, 而 则参茶即可增病之媒, 改革就是新与旧的斗争, 新的代替不了旧的, 则 必然是旧的扼杀掉新的。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 , 除旧 比布新还要难 , 因为除旧即意味着损害一部人的利 益, 夺掉和旧体制相联系的那一部人的饭碗, 必然引 起大的社会振荡 。梁启超也十分清楚 , 认为“ 除旧弊
对梁启超来讲, 戊戌变法的失败真可谓是刻骨 铭心, 对他一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派 的温和改革不能有成效。他认为, 李鸿章搞的练 兵、 开矿、 设厂、 修铁路、 办学堂、 派留学生, 都没有抓 住变法的根本, 因而不可能国强民富, 反而变出许多 问题来 。其称 : 世之所谓温和改革者, 宜莫如李、 张矣。不 见李鸿章训练之海军洋操, 所设之水师学堂、 医 学堂乎?张之洞所设之实学馆、 自强学堂、 铁路 局、 自强军乎?李以三十年之所变者若此, 张以 十五年所变者若此。 然而再假以十五年使如李、 张者, 出其温和之手段 , 以从容布置, 到光绪四 十年, 亦不过 多得此等学堂、 洋操数个而已!一 旦有事, 不过如甲午之役 , 望风 而清, 于国之 亡 能稍有救乎?既不能救亡, 则与不改革何以异 乎?1 集 P-) 一 8 4 E‘ 之 3 2专 8 梁启超认为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 抓住根本, 全方位地变法, 像李鸿章、 张之洞那样修 房补漏式的“ 温和” 改革 , 只能越改越乱 。 他沉痛地指
焉, 中又有总干焉, 根干之 互为原 因, 互为结果。 故言变法者, 将欲变甲, 必先变乙, 及其变乙, 又 当先变丙, 如是相引, 以至无穷。 而要之 , 非全体 并举、 合力齐作, 则不能有功, 而徒增其弊。 譬如 有千岁老屋, 瓦埂毁坏, 梁栋崩折, 将就倾记, 而 室中之人 乃或酣嬉奸卧, , 漠然无所闻见, 或则 补宜搏漏, 弥缝蚁穴, 以冀支持, 斯二者用心虽
反而越改越糟 , 而只有他们那种激进的变法才是最 正确的。那么, 梁启超何以会失败呢? 善于立论的梁启超的逻辑推理是 : 第一步, 以李 鸿章的温和改革失败为证据说明他们激进的改革本 身没有错 ; 第二步, 再论证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将 这种正确的激进的变法主张真正贯彻下去。 具体是 : ( 布新而不除旧。无论是李鸿章等人的温和 一) 改革, 还是康有为式的激进改革, 梁启超都认为是只
20 年 5 01 月 第2卷 第3 1 期
河 北 学 刊 He e Acd mi J u n l B i a e c r a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