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胶片冲洗效果的因素.

合集下载

胶片倒易率失效曝光补偿

胶片倒易率失效曝光补偿

胶片倒易率失效曝光补偿胶片是摄影中常用的一种感光材料,而倒易是指将拍摄的胶片在冲洗过程中颠倒后再进行显影。

胶片倒易率失效是指胶片在倒置显影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倒置后的胶片的曝光效果不如预期,需要进行曝光补偿。

胶片倒易率失效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由于胶片的老化或质量不良导致的。

胶片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湿度、温度、阳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长时间的暴露会导致胶片的感光效果下降,从而影响倒置显影的效果。

此外,如果使用的是低质量的胶片,其感光效果也会比较差,导致倒置显影的曝光补偿失效。

胶片倒易率失效对摄影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扰,因为它会导致拍摄出来的照片曝光不准确。

如果胶片的倒置显影曝光补偿失效,那么拍摄出来的照片可能会过曝或者欠曝,影响照片的质量。

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因为他们需要通过照片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为了解决胶片倒易率失效的问题,摄影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选择质量好的胶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质量好的胶片具有更好的感光效果,能够提供准确的曝光。

其次,摄影师可以在拍摄时进行曝光补偿,即根据胶片的倒置显影效果进行相应的曝光调整,以确保照片的曝光准确。

此外,摄影师还可以在冲洗过程中对胶片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倒置显影的效果。

胶片倒易率失效的问题在数码相机的普及后逐渐得到了解决。

数码相机通过将拍摄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摆脱了胶片的限制,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曝光。

此外,数码相机还具有实时预览的功能,摄影师可以在拍摄前通过取景器或液晶屏幕来查看照片的曝光效果,从而及时进行曝光补偿。

胶片倒易率失效是摄影中常见的问题,会影响照片的曝光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摄影师可以选择质量好的胶片、进行曝光补偿以及在冲洗过程中进行特殊处理。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这个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

无论使用何种相机,摄影师都应该注意曝光的准确性,以保证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

彩色胶卷冲洗的各种问题分析

彩色胶卷冲洗的各种问题分析

彩色胶卷冲洗的各种问题分析在彩色胶卷加工中,显影不足主要表现:①色罩颜色浅,偏黄绿。

②画面密度小,洗出的照片密度大,灰雾高。

③片边条码、字体色浅灰。

④底片颜色不饱和,黑色部分偏蓝。

分析原因及解决方法:①温度低:检查设定温度和温控系统。

实测机器工作槽内药液温度是否正常。

②补充量不足:检查基本补充量的设定和补充系统的工作情况,也可根据情况放出适量工作液,加入适量补充液,使显影工作液正常,然后调高设定补充量,实测达到标准值。

③药液的配制比例:配工作液时起始剂是否加多,配补充液时水是否加多。

④循环不足,体现为密度下降影像偏蓝,照片灰雾高,应检查循环泵及加热器工作是否正常。

8、胶卷加工中,显影不足和曝光不足有下列分别:看胶卷的DX编码密度是否正常,如果编码密度正常,说明胶卷曝光不足,如果编码密度低说明显影不足。

9、在彩色胶卷加工中,显影过度主要表现:底片灰雾大,片基发红,扩印出大照片偏青,缺品,密度下降。

a)画面密度大。

b)DX编码和字体较黑粗。

c)底片颜色虽然饱和但色调偏硬没有层次。

分析原因及解决方法:①温度高:彩显温度要求非常严格,用温度计实测药缸温度是否正常。

②补充量大:检查设定补充量与实际是否一致。

可根据情况加入适量显影启始剂或加入适量水稀释,使显影工作液正常。

③药液配制:工作液配制时,启始液是否加量不足。

10、在彩色胶卷加工中,显影药液被漂白污染主要表现:有严重的彩色灰雾、色罩异常、画面密度异常。

如:片基偏品,曝光片头呈浅黑色,底片类似药液温度过高的情况,照片影像偏向绿色,密度下降。

分析原因及解决方法:①处理机械故障时,漂白液溅到显影液中。

②补充液加错药缸。

③补充液管道放置有误。

④溢流管道堵塞。

⑤原因找到对症解决。

11、在彩色胶卷加工中,漂白异常主要表现及解决办法:①浓度过高无明显差异,一般不影响做片,严重超温时片偏紫,照片影像偏黄。

a)浓度低时片基偏黄,已显影的影像中有明显的青绿色残银成份掺杂于大面积负像中,照片整体色彩偏蓝,影像无层次,模糊不清,照片色彩陈旧。

冲印技术中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冲印技术中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冲印技术中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摄影是一门充满创意和技术的艺术,而冲印则是将摄影作品转化为实体照片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冲印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影响照片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冲印技术中的常见错误,并提供相应的纠正方法,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提高冲印技术。

首先,常见的错误之一是曝光不准确。

曝光是指光线在感光材料上的照射时间和光线强度。

曝光不准确会导致照片过曝或欠曝,使得照片的细节丢失或细节不清晰。

要纠正这个错误,摄影爱好者们可以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来控制曝光,根据拍摄环境的光线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使用光线表或灰卡进行测光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次,冲印中常见的错误是色彩偏差。

色彩偏差是指照片中的颜色与实际场景的颜色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摄影机的白平衡设置不正确或冲印过程中的色温控制不当所导致的。

为了纠正色彩偏差,摄影爱好者们可以在拍摄前调整摄影机的白平衡设置,或者在冲印过程中使用色温滤镜来调整色彩平衡。

此外,冲印中还常常出现的错误是照片的对比度不足。

对比度是指照片中明暗部分之间的差异程度。

如果对比度不足,照片会显得平淡无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摄影爱好者们可以在拍摄时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光线,以增加照片的对比度。

在冲印过程中,可以使用软件来调整照片的对比度,使得照片更加生动有力。

此外,冲印中还可能出现照片模糊的问题。

照片模糊可能是由于拍摄时手持不稳或快门速度过慢所导致的。

为了避免照片模糊,摄影爱好者们可以使用三脚架或其他稳定器材来固定相机,或者增加快门速度以减少模糊的可能性。

最后,冲印技术中的另一个常见错误是照片的噪点过多。

噪点是指照片中出现的颗粒状或斑点状的噪音。

噪点可能是由于高感光度或暗光条件下的拍摄所导致的。

为了减少噪点,摄影爱好者们可以降低摄影机的感光度,或者在后期处理中使用降噪软件来去除噪点。

总结起来,冲印技术中常见的错误包括曝光不准确、色彩偏差、对比度不足、照片模糊和噪点过多等。

纠正这些错误的方法包括调整曝光、调整白平衡、增加对比度、稳定相机和降低感光度等。

暗室胶片冲洗技术浅谈

暗室胶片冲洗技术浅谈
�36 �
河南化工 H E NA N C H E M I C A LI ND U STR Y
2 0 10 年 6 月
第 27 卷
第 6 期( 下)
暗 室 胶 片 冲 洗 技 术 浅 谈
水志娟
( 洛阳欣隆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河南 洛阳 4710 12)
�摘要� 着重从胶片冲洗环节方面探讨 了影响暗室冲片效果的几大因素, 对提高暗室 冲片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温度; 时间; 速度; 显影; 定影; 水洗; 因素 �中图分类号� TQ 0 50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0 3 -346 7( 20 10 ) 12 -0 0 36 -0 2
力及使用寿命� 另外, 温度过高还容易使胶片乳剂 � 影液被带放入定影液中 ; 胶片放入定影液后, 不可 膜过度膨胀而受损 � 温度过低 � 会造成定影速度减 � 立即开白灯 , 以免胶片会继续感光 , 使影像发灰; 慢, 使定影时间延长� 若定影液温度比显影液温度 定影过程中应适当地活动片架, 以加快定影速度 , 防 低得较多 , 胶片乳剂膜就容易产生皱缩 �因此 , 通常 � 止定影不完全或污染; 连续洗片应按顺序排列, 在 定影液温度应与显影液温度一致 � 这样既可以保证 , 晃动和观片时 注意避免划伤药膜及互相粘连或与 定影速度 , 又不致于使胶片乳剂膜受到影响� � 筒壁粘连; 定影时间以胶片放入定影液透明后再 . 定影剂浓度对定影速度的影晌 � � 加 2 倍的时间计算, 约 15 30 m in ; 每次定影完毕 卤化银在定影液中的溶解速度与定影剂的浓度 后, 应将药液滴净后放入水槽内 , 以避免消耗过多药 有关 �硫代硫酸钠在较小的浓度时 , 增高浓度 , 能使 液 ; 经常测定定影液的疲劳情况, 根据疲劳程度随 定影速度加快� 但增高到一定程度后, 定影速度逐 渐趋于平稳, 继续增加, 定影速度反而减慢� 硫代硫 酸钠的浓度在 40 % 时, 定影速度最快 , 但由于 40 % 浓度在定影过程中容易使胶片上发生气泡 � 因此, 通常都是使用浓度为 25% 30 % 的定影液� . 显影后有无停显或水洗过程对定影液药力的 影响 . 时掌握定影效力, 考虑加补充液或更换新药 �

冲印技术中常见问题解析与解决方法

冲印技术中常见问题解析与解决方法

冲印技术中常见问题解析与解决方法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发展,冲印技术也逐渐成为摄影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冲印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颜色偏差、画面模糊等。

本文将针对冲印技术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颜色偏差问题在冲印过程中,颜色偏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原因可能是摄影时白平衡设置不准确、相机传感器故障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调整白平衡:在拍摄时,根据实际环境调整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以确保画面的色彩还原准确。

2. 使用滤镜:在摄影过程中,可以使用滤镜来调整画面的色彩效果,以达到更准确的冲印效果。

3. 调整曝光:在后期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曝光来修正画面的颜色偏差问题。

二、画面模糊问题画面模糊是另一个常见的冲印问题,它可能是由于手持相机不稳定、快门速度过慢等原因造成的。

以下是解决画面模糊问题的方法:1. 使用三脚架:在拍摄时,使用三脚架可以有效避免因手持相机不稳定而导致的画面模糊问题。

2. 提高快门速度: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快门速度过慢容易导致画面模糊。

可以通过增加快门速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3. 使用防抖功能:许多数码相机都配备了防抖功能,可以在拍摄时自动调整相机的稳定性,减少画面模糊的可能性。

三、照片质量下降问题在冲印过程中,有时会发现照片的质量明显下降,出现噪点、色彩失真等问题。

以下是解决照片质量下降问题的方法:1. 提高ISO感光度:在低光条件下拍摄时,可以适当提高相机的ISO感光度,以减少噪点的出现。

2. 使用高质量的镜头:镜头的质量对照片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使用高质量的镜头可以有效提高照片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

3. 后期处理:在冲印后,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后期调整,修复照片中的色彩失真和噪点问题。

四、冲印尺寸不准确问题有时候,在冲印过程中,照片的尺寸可能与预期不符,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以下是解决冲印尺寸不准确问题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冲印机:不同的冲印机可能有不同的冲印尺寸限制。

冲印技术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冲印技术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冲印技术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摄影是一门艺术,而冲印则是使摄影作品得以呈现的关键步骤。

然而,在冲印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最终作品的质量。

本文将探讨冲印技术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更好地处理这些困扰。

1. 色彩失真色彩失真是冲印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可能表现为色彩过饱和、色调偏差或者色彩不均匀等。

造成色彩失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照片曝光不准确、底片老化、冲印机设备问题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调整曝光时间和底片的处理方式,或者更换一台质量更好的冲印机设备。

2. 晕影晕影是指照片四周出现暗影的现象。

这个问题通常是由于底片与冲印纸之间的接触不良造成的。

为了解决晕影问题,我们可以尝试更换冲印纸,或者调整冲印机的压力和温度。

3. 纹理问题有时候在冲印的过程中,照片上会出现明显的纹理。

这个问题可能是由于冲印纸的质量不好或者冲印过程中的机械问题导致的。

解决纹理问题的方法是选择高质量的冲印纸,并确保冲印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模糊模糊是指照片中的细节不够清晰,常常是由于曝光时间过长或者焦距不准确造成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曝光时间和焦距来获得更清晰的照片。

5. 噪点噪点是指照片中出现的像素颗粒,常常是由于高感光度或者低质量的底片造成的。

为了减少噪点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低感光度的底片,或者使用降噪软件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

6. 颜色变化有时候在冲印的过程中,照片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例如原本是黑白照片的部分出现了奇怪的颜色。

这个问题可能是由于冲印机设备的故障或者冲印纸的质量问题导致的。

要解决颜色变化问题,我们可以尝试更换冲印机设备或者冲印纸,或者调整冲印机的参数设置。

7. 曝光不均匀曝光不均匀是指照片中的亮度分布不平衡,常常是由于光线不均匀或者冲印机设备问题造成的。

为了解决曝光不均匀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更均匀的光源,或者调整冲印机的参数设置。

8. 暗角暗角是指照片四角较为暗淡的现象。

一次清洗影响因素

一次清洗影响因素

一次清洗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过高,首先就是IPA不好控制,温度一高,IPA的挥发很快,气泡印就会随之出现,这样就大大减少了PN结的有效面积,反应加剧,还会出现片子的漂浮,造成碎片率的增加。

可控程度:调节机器的设置,可以很好的调节温度。

2.时间金字塔随时间的变化:金字塔逐渐冒出来;表面上基本被小金字塔覆盖,少数开始成长;金字塔密布的绒面已经形成,只是大小不均匀,反射率也降到比较低的情况;金字塔向外扩张兼并,体积逐渐膨胀,尺寸趋于均等,反射率略有下降。

可控程度:调节设备参数,可以精确的调节时间。

3.IPA1.协助氢气的释放。

2.减弱NaOH溶液对硅片的腐蚀力度,调节各向因子。

纯NaOH溶液在高温下对原子排列比较稀疏的100晶面和比较致密的111晶面破坏比较大,各个晶面被腐蚀而消融,IPA明显减弱NaOH的腐蚀强度,增加了腐蚀的各向异性,有利于金字塔的成形。

乙醇含量过高,碱溶液对硅溶液腐蚀能力变得很弱,各向异性因子又趋于1。

可控程度:根据首次配液的含量,及每次大约消耗的量,来补充一定量的液体,控制精度不高。

4.NaOH形成金字塔绒面。

NaOH浓度越高,金字塔体积越小,反应初期,金字塔成核密度近似不受NaOH浓度影响,碱溶液的腐蚀性随NaOH浓度变化比较显著,浓度高的NaOH溶液与硅反映的速度加快,再反应一段时间后,金字塔体积更大。

NaOH浓度超过一定界限时,各向异性因子变小,绒面会越来越差,类似于抛光。

可控程度:与IPA类似,控制精度不高。

5.Na2SiO3SI和NaOH反应生产的Na2SiO3和加入的Na2SiO3能起到缓冲剂的作用,使反应不至于很剧烈,变的平缓。

Na2SiO3使反应有了更多的起点,生长出的金字塔更均匀,更小一点 Na2SiO3多的时候要及时的排掉,Na2SiO3导热性差,会影响反应,溶液的粘稠度也增加,容易形成水纹、花蓝印和表面斑点。

可控程度:很难控制。

4#酸洗HCL去除硅片表面的金属杂质盐酸具有酸和络合剂的双重作用,氯离子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可溶与水的络合物。

浅谈影响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影响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污染物 。
2 . 2严格 的进行 分类清洗 第 一,按照 医疗器械 的材料进行分类清 洗 : ①玻璃 制品 : 在 清洗 的时候 ,应 当遵循玻璃器具清洗 过程中 的4 个环节 ,即 精洗 、去洗涤剂、去热源 以及 去污,如测压 管、玻璃注射器等 。 ②布类 : 将 其放入专 用的洗衣机中进行清洗 ,如治疗 巾、包布 等 。③ 金属类: 根据结构对其进行清洗 ,如止血钳、持针器等 。 第 二,按照 医疗器械 的结构进行 分类清洗 :①带有 沟纹 、 齿 槽、关节 的医疗器械 :应 当将 这类 医疗器 械置 于 u 型架 上 将 轴节 充分 的展开 ,然后 使用酶 清洗 剂浸泡 3— 6 mi n ,然 后 采 用超 声波清洗机对其进行清洗 , 最后使用毛刷对其进行刷洗 。

2 4 2・ 2 0 1 5 年7 月
论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文摘版 )医药卫 生
浅 谈影 响 医疗 器械 清洗 效 果 的因素 及对 策
郭 凯 韩海林
4 4 1 0 2 1 湖北省襄 阳市职 业病防治院 ,湖北襄 阳
摘 要: 近 年来随着我 国亚健 康人群的增加 以及 人 口老龄化速度 的加 快 ,患者就 医的数量与 日俱增 ,而如今很 多的临床 治 疗使 用的手 术刀、镊子 、托 盘等 医疗 器械 都 不是 一次性 用品 ,如 果清 洗效果不佳 ,则会 对患者 的健 康 带来很 大威 胁 。为预 防 和控制 交叉 感染现 象的发 生,本 文结合 临床 实践 分析 了影响 医疗器械 清洗效果 的 因素 ,并探 讨 了提 高医疗器械 的清洗效 果的
对策 。
关键词 : 医疗器械 ; 清洗效果 ;因素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R1 8 7 文献标识码 : A

影响胶片冲洗效果的因素.

影响胶片冲洗效果的因素.

影响胶片冲洗效果的因素除正确曝光外,胶卷冲洗是决定照片质量的另一重要环节。

冲洗时,显影配方、冲洗时间、药液温度和显影过程中的搅动都会影响到负片的密度、反差、影调和层次的表现。

因此,“定时、定温、定搅动”成为胶片冲洗的基本要求。

1.显影配方对冲洗效果的影响不同的显影液配方,显影剂含量不同,其pH值不相同,显影效果也就不同。

显影剂含量多,其显影能力强,对胶片还原作用就强;显影液中对苯二酚含量多,反差就大;显影液的碱性强,其显影能力会增强,影像颗粒也会变粗,灰雾度会加大。

2.药液温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感光片的冲洗温度一般都标定在18℃-20℃,此时,能得到正常的反差、密度和影调。

如果药液温度偏低,显影剂还原能力降低,胶片的密度、反差无法得到正常的表现;如果药温偏高,显影剂还原能力提高,会导致胶片密度增大,反差提高,甚至灰雾度加大。

3.显影时间对冲洗效果的影响在正常的显影温度下,适当延长或缩短显影时间,可以调控影像的密度和反差。

显影时间延长会使感光片的密度增加,如果延长的时间超过一定的临界点,会导致未感光的卤化银还原而产生灰雾,从而降低反差,并影响层次的表现和画面清晰度的表现;相反,缩短显影时间会使感光片的密度减小,反差降低。

显影时间应从胶卷浸入显影液时开始计算,至胶卷完全浸入停显液或定影液中才算结束。

不用停显液时,应把第二次水洗30秒的时间计算在内,因为水洗时乳剂中的显影剂依然在起作用。

4.搅动对冲洗效果的影响冲洗胶卷时的适度搅动,一是防止显影进入胶卷后产生气泡而造成显影不均匀;二是在显影时,从乳剂中溶解下来的溴化物堆积在胶片表面,影响显影剂发生作用,搅动可以驱散这些溴离子,使胶片得以正常显影。

搅动次数少,影调柔和、反差偏小;搅动次数多,反差大,则影调较硬。

5.药液新鲜程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显影液、定影液的新鲜程度对冲洗效果也有影响。

新鲜显影液的显影还原能力强、效果强烈;使用过的显影液由于受胶片溶解的溴化物的影响,显影能力受到一定抑制。

黑白胶片洗印的基本原理

黑白胶片洗印的基本原理

黑白胶片洗印的基本原理黑白胶片洗印是一种传统的摄影处理技术,它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胶片上的图像转化为可以观看的照片。

黑白胶片洗印的基本原理包括曝光、显影、止影、定影以及水洗等过程。

首先,黑白胶片洗印的起始步骤是曝光。

在曝光阶段,摄影师使用相机将光线通过镜头投射在胶片表面,光线穿过镜头之后通过圆孔进入相机内部。

在这个过程中,光线被逐渐聚焦到胶片表面,形成一个照片的映像。

接下来,黑白胶片洗印的第二个步骤是显影。

显影是将胶片上的暗中隐约的图像转化为可见的图像的过程。

一般而言,显影是通过将胶片浸泡在显影剂中进行的。

显影剂中的化学物质与胶片表面上的暗部银盐结合反应,产生黑色的颗粒,从而使胶片的暗部区域变得可见。

显影的时间和温度等条件需要根据具体的片种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然后,黑白胶片洗印的第三个步骤是止影。

止影是为了停止显影剂的化学反应,防止它继续对胶片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止影剂是一种弱酸性溶液,它可以中和显影剂中的碱性成分,使其失去活性。

在此过程中,胶片需要在止影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确保显影反应被完全停止。

接下来是黑白胶片洗印的第四个步骤,即定影。

定影是将胶片从含有显影剂的显影液移动到含有定影剂的定影液中的过程。

定影剂主要起到中和胶片上残留的未显影的银盐的作用,从而使得胶片上的图像更加稳定和持久。

定影过程同样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时间掌握和温度调节。

最后,黑白胶片洗印的最后阶段是水洗。

在水洗的过程中,用流动的水将定影剂从胶片上冲洗掉,以防止其与其他元素进一步发生反应。

水洗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确保胶片彻底清洁,通常会进行反复冲洗,以确保胶片的清洁度。

最后,洗印完成后,胶片通常会通过晾干等过程进行后续处理。

在晾干前,胶片需要置于无尘的环境中,以防止灰尘等杂质附着在胶片表面。

综上所述,黑白胶片洗印的基本原理包括曝光、显影、止影、定影和水洗等过程。

这些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将胶片上的图像转化为可以观看的照片。

银盐缩微胶片的冲洗论述

银盐缩微胶片的冲洗论述

银盐缩微胶片的冲洗论述5.1 胶片冲洗的原理请回顾彩色反转片的成像过程,并简要分析银盐缩微胶片的冲洗原理(见程序图) 胶片曝光 显影过程 定影过程 负像转正像负像转正像:即利用印相或放大的过程,使黑白颠倒的负像再次颠倒,成为与景物影调一致的正像。

5.2 潜影的形成和衰退一、卤化银晶体二、感光中心三、潜影的形成四、潜影的衰退(一至四按步骤先后排序)5.3 显影一、显影原理基本过程:微观过程:(从左到右)注意事项:未曝光的卤化银晶体颗粒被还原成银的情况重要概念:显影时,胶片上未曝光的卤化银晶体内感光中心处的银质点在限定的显影条件下,有极微量被还原成银,即灰雾。

二、显影液的组成空间点阵结构卤化银+显影剂=银+显影剂氧化物+卤化氢 A 、曝光后 B 、显影初期 C 、显影后期显影剂、米吐尔(1、M-Q配方2、P-Q配方)B、对苯二酚C、菲尼酮保护剂亚硫酸钠1、保护作用2、延缓和稳定作用3、溶解作用显影液促进剂硼砂、(促进原理)偏硼酸钠、偏硼酸钾、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抑制剂溴化钾1、降低显影速度2、抑制灰雾3、提高反差其他补加剂坚膜剂、表面活性剂、溶解剂、软水剂三、显影液配方5.4 定影一、定影原理二、定影液组成定影剂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铵定影液坚膜剂硫酸钾铝坚膜作用作用环境硫酸钾铬或甲醛停显剂及缓冲剂醋酸硼酸保护剂亚硫酸钠三、定影液配方5.5 水洗和干燥一、水洗硫代硫酸钠+二氧化碳+水→硫代硫酸+碳酸钠硫代硫酸→亚硫酸+硫硫+银→硫化银(棕黄色)亚硫酸+氧→硫酸硫酸+硫化银→硫酸银(白色)+硫化氢↑硫化氢+银+氧→硫化银(棕黄色)+水水洗的作用是将胶片上残留的硫代硫酸钠等可溶性化学物质洗掉,以便使缩微胶片能够长期和永久保存。

水质好;水洗温度;水洗时间国际标准ISO2803和国家标准GB7519规定,冲洗后缩微胶片的硫代硫酸盐残留量应小于0.7微克/平方厘米。

二、干燥5.6 影响胶片冲洗效果的因素显影配方药液温度显影时间药液新鲜程度搅动5.7 冲洗的程序和方法一、冲洗前的准备1.检查暗室有无漏光;2.做好手的清洁和显影工具的清洁;3.准备足够的冲洗药液,并调至盒式的温度,铵一定操作顺序方好;4.检查好显影用的安全灯;5.调好定时器,做好定时准备。

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考试:2021放射主管技师专业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5)

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考试:2021放射主管技师专业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5)

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考试:2021放射主管技师专业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5)共1067道题1、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空间分辨力,而空间分辨力主要由()。

(单选题)A. 脉冲序列决定B. 磁场大小决定C. 像素的大小决定D. 成像体素的大小决定E. 梯度场决定试题答案:C2、胶片感光乳剂层受光照射后发生的光化学反应是()。

(单选题)A. 全部的卤化银变成了银原子B. 一部分卤化银变成了银原子C. 全部的银原子变成了卤化银D. 一部分银原子变成了卤化银E. 卤化银和银原子数量无变化试题答案:B3、关于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A. 宽容度是产生密度0.25~2.0对应的曝光量范围B. 胶片感光度为产生密度1.0所需曝光量的倒数C. 反差系数为照片对比度与射线对比度之比D. 反差系数大,组织间影像锐利度高E. 反差系数大,宽容度大试题答案:E4、胶片未经曝光而显影加工处理后产生的密度称()(单选题)A. 乳剂灰雾B. 本底灰雾C. 片基灰雾D. 冲洗灰雾E. 照片灰雾试题答案:B5、显影容量最大的显影剂是()(单选题)A. 对苯二酚B. 邻苯二酚C. 菲尼酮D. 米吐尔E. 对苯二胺试题答案:C6、影响照片影像密度的因素错误的是()(单选题)A. 正常曝光时,密度与照射量成正比B. 管电压增加,照片密度增加C. 被照体厚度、密度增加,影像密度增加D. 摄影距离增大,密度降低E. 与照片的显影加工条件有关试题答案:C7、关于CR的叙述,哪项不正确?()(单选题)A. 影像的数字化信号经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图像B. CR将透过人体的X线影像信息记录于影像板(IP)上,而不是记录于胶片上C. IP上的潜影经激光扫描系统读取,并转换为数字信号D. IP不能重复使用E. CR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和光盘长期保存试题答案:D8、在Lambert-Beer吸收定律中I=I0e-μd,其中I0为()。

冲印技术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冲印技术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冲印技术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案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发展,冲印技术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冲印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色差、曝光不足、画面模糊等,这些问题给我们的冲印体验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冲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解决冲印中的困惑。

首先,色差是冲印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色差主要表现为照片的颜色与实际场景的颜色不一致,可能偏红、偏蓝或偏绿。

造成色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不当、胶片的质量问题等。

解决色差问题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通过后期修图软件进行调整,调整图像的色温和色彩饱和度,使其更接近实际场景。

其次,选择质量好的冲印店进行冲印,他们通常会使用高质量的冲印设备和材料,能够更好地还原照片的真实色彩。

其次,曝光不足也是冲印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曝光不足会导致照片过暗,细节不清晰。

造成曝光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相机的曝光设置不当,二是拍摄环境的光线不足。

解决曝光不足问题的方法有几种。

首先,可以通过后期修图软件进行曝光补偿,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使其更加明亮。

其次,可以选择冲印店进行冲印时,要求他们进行曝光补偿,使照片的亮度得到合适的调整。

此外,使用高质量的胶片和相机,可以提高照片的曝光质量,减少曝光不足的问题。

另外,画面模糊也是冲印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画面模糊主要是由于相机快门速度过慢,或者手持相机时晃动导致的。

解决画面模糊问题的方法有几种。

首先,可以尝试增加快门速度,减少拍摄时的晃动。

其次,使用三脚架或者其他稳定器材,固定相机,避免手持拍摄时的晃动。

此外,选择高质量的镜头和相机,可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减少画面模糊的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冲印问题,如噪点、色斑等。

噪点主要是由于相机高感光度拍摄时产生的,解决噪点问题可以通过后期修图软件进行降噪处理。

色斑主要是由于胶片老化或者冲印设备问题导致的,解决色斑问题可以选择质量好的冲印店进行冲印,他们通常会使用新鲜的胶片和设备,减少色斑的出现。

胶片冲洗

胶片冲洗

胶片冲洗-胶片冲洗分类胶片冲洗-1,黑白胶片的冲洗现场拍摄完成后,就要在暗房中对胶片作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包括胶卷的冲洗、照片的印放和剪裁等。

学习摄影,还应该了解并掌握暗房操作的基本技术。

暗房又叫暗室,是一种不透光的、用于胶片冲洗和照片制作的专用房间。

暗室内通常分为干区、湿区两部分。

干区内安放印相箱、放大机等设施,供印相和放大用;湿区主要供配制药水,进行显影、定影和水洗等项操作之用。

对暗室的基本要求是不透光、设备布置有序,给排水便利,安静、无震动,电源稳定,通风良好,最好能保持恒温。

胶片冲洗-一、胶片冲洗的原理胶片曝光后,部分卤化银在光的作用下生成潜影。

这些潜影人们看不见,必须经过显影、定影,把这些潜影变成可见影像,并经印相或放大,方能得到与景物明暗一致的照片。

所以,拍摄后要得到照片,必须经过胶卷的显影、定影、负像转正像(印相或放大)等环节。

胶片曝光时,胶片上的卤化银由于光能的作用而分解成银离子和卤素离子,感光多的部分,分解的银离子就多;感光少,卤化银分解也少。

分解的银离子与卤素离子放出的电子相遇成为银原子,构成了潜影。

显影过程是利用显影剂的还原作用,把胶片上已经感光的卤化银还原成金属银。

由于胶片各部位感光不同,还原出的银粒子有多有少,因而胶片各部位的密度也不相同,而未感光的卤化银依然留在胶片上。

定影过程是利用定影剂的溶解作用,把未感光的卤化银溶解在定影液中,以防其见光变色,难以长久保存。

定影后,胶片上只留下还原出来的银粒子所组成的影像。

这是与现实景物影调明暗相反、黑白颠倒的像,称为负像。

负像转正是利用印相或放大的过程,使黑白颠倒的负像再次颠倒,成为与景物影调的一致的正像。

在负片上,景物高光部分的密度大,阻光率高;阴影部分的密度小,阻光率低。

印相或放大时,底片上密度大的部分通光少,还原出的影调浅淡,密度小的部分通光多,还原出的影调深暗,从而与被摄景物的明暗程度相一致。

2,常用冲洗配方黑白感光片常用的冲洗配方包括冲洗胶卷的显影液、冲洗黑白照片的显影液和通用定影液。

14冲洗方案

14冲洗方案

14冲洗方案介绍14冲洗方案是指在摄影冲印领域中,使用一种特定的处理方法来冲洗胶片。

这个方案被广泛应用于黑白胶片的冲洗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改变胶片的对比度和增加影像的细节。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14冲洗方案,并提供一些实践建议和技巧供您参考。

背景在摄影冲洗中,冲洗方案是决定最终照片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彩色胶片,不同的冲洗方法都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14冲洗方案是一种专门用于黑白胶片的冲洗方法,它通过调整冲洗液的时间和浓度,以及使用特定的冲洗剂来改变胶片的对比度和增加影像的细节。

14冲洗方案的步骤以下是使用14冲洗方案冲洗黑白胶片的具体步骤:1.准备工作:将冲洗液和冲洗剂按照指定比例混合,并准备好冲洗缸和胶片夹。

2.把胶片放入冲洗缸中,并倒入预先混合好的冲洗液。

3.按照指定的时间进行冲洗。

一般来说,冲洗时间为1分钟。

4.倒掉冲洗液,并用明净的水冲洗冲洗缸。

5.倒入冲洗剂,按照指定的时间进行冲洗。

一般来说,冲洗时间为3分钟。

6.倒掉冲洗剂,并用明净的水冲洗冲洗缸。

7.倒入定影剂,按照指定的时间进行定影。

一般来说,定影时间为5分钟。

8.倒掉定影剂,并用明净的水冲洗冲洗缸。

9.倒入停止液,按照指定的时间进行停止。

一般来说,停止时间为1分钟。

10.倒掉停止液,并用明净的水冲洗冲洗缸。

11.倒入固定液,按照指定的时间进行固定。

一般来说,固定时间为5分钟。

12.倒掉固定液,并用明净的水冲洗冲洗缸。

13.最后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胶片,确保胶片表面的所有化学物质都洗净。

14.把胶片夹在通风处晾干。

14冲洗方案的优点14冲洗方案在黑白胶片的冲洗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控制对比度:14冲洗方案可以通过调整冲洗液的时间和浓度来控制胶片的对比度。

较长的冲洗时间和较浓的冲洗液会增加胶片的对比度,而较短的冲洗时间和较稀的冲洗液会降低对比度。

2.增加细节:使用14冲洗方案可以增加胶片的细节表现力。

冲洗剂会帮助消除胶片上的颗粒状颗粒,并使细节更加清晰。

照相、冲片、洗相印相实验

照相、冲片、洗相印相实验

照相、冲片、洗相印相实验实验一黑白胶片的冲洗一、实验目的:1.练习胶片冲洗流程的操作。

2.加深理解影响冲洗效果的因素。

3.练习分析胶片冲洗效果。

二、实验耗材:已拍黑白胶卷显影罐D-72显影液定影液水盆、温度计等三、实验原理:黑白感光片经过曝光后,被摄物体是以潜影的状态留在乳剂之中,要想把潜影变成可见的稳定的影像必须经过:感光胶片→曝光→显影→水洗(停显)→定影→水洗→晾干感光片感光越多的部位,经显影后,银粒子堆积密度越大。

反之,感光越少的部位,经显影后,银粒子堆积密度越小,得到的是明暗与被摄景物相反的影像,冲洗中如使用不同的显影配方,只要加以控制影响显影效果的各个因素,则会得到不同的冲洗效果。

四、实验步骤:1、在自己实验位置上熟悉实验用具,熟悉显、定影液的摆放位置。

2、先用废胶卷在明室条件下练习卷片,装显影罐。

待熟练后,在全暗的条件下将已拍好的胶片装入显影罐中。

3、按冲洗胶卷流程操作,并在安全灯下观察显影效果。

①在流动的水中把显影罐装满水搅拌几下再倒出,即水浴,20秒左右。

水浴的目的是防止若直接注入显影液,容易在胶片上附着气泡,使胶片不能与显影液充分接触,从而影响底片冲冼效果。

②显影:把按一定比例稀释过的显影液D-72或D-76注入显影罐,倒完开始计时。

在显影开始30秒内要连续搅拌,以后每分钟搅动5秒,直到结束。

(D-72需6分钟左右)③停显:注入水冲洗20秒左右倒出,切不可打开暗罐。

(20~30秒)④定影:水倒出后再注入定影液,定影15~20分钟。

⑤水洗:定影结束后,取出胶卷。

⑥晾干:晾在通风处自然晾干。

五、注意事项:1、显影液用量要使感光胶片完全浸入溶液中。

2、严格遵守实验指导教师所给时间,计时从显影液倒满时开始计算,搅拌要按同一方向旋转,室温不同则显影时间也会不同。

3、显影中如需观察效果,要离安全灯一米以外处观察,安全灯不要开得太亮,以免增大灰雾度。

4、水洗一定要充分,否则会影响以后印相或放大效果,观察效果时不要用手触摸药膜面,因药膜面在冲洗过程中被水涨开后易脱落。

转载乐凯黑白冲洗暗房技术关于显影时间

转载乐凯黑白冲洗暗房技术关于显影时间

转载乐凯黑白冲洗暗房技术关于显影时间LUCKYSHD100135卷,我一般按包装盒上推荐的时间显。

使用冠龙小包D-76,原液冲。

温度一定要控制好,通常是20度,冬天将温度提升到21.5度冲。

待时间到了温度也降至19度左右了,这个方法是长期摸索的结果。

夏季将药液放冰箱里,冷藏使用时去出。

待温度到18.5度倒入显片子反差密度都可以。

关于这个搅动问题,按常规是开始1分钟不停搅动,然后每30秒搅5秒,直接至结束。

片子厚和反差大,大多的与冲的时间、药液温度、浓度和搅动有关。

搅动的剧烈和缓慢差别非常大,KODAKTMX就更加明显了。

LUCKYSHD100new产品我用下来感觉,每批的感光度都有差别且片基的颜色都有差别。

购买时最好一次买多一些,可测试一下对一批有个总的感觉。

但总的来说是不错的。

冲洗时间、药液温度和搅动非常重要的。

操作流程要严格控制,至少要保持每次都一致。

如果厚了,时间是否长了。

减少时间反差大而且厚,是否是温度高了和时间过了。

冲几次就可以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还有最好能做一些冲洗记录,和最后底片的自我评估,以方便今后参考和查阅。

这样工作我已经坚持了10年多了。

另D-76每冲一次时间需补偿,一般第二个加10%时间,第三个加15%时间,第四个加30%,大概如此。

我基本采用这样方法,补偿时间的。

关于D-76(1:1)的问题,我一般不用。

1:1除非拍摄强反差和大光比画面时采用1:1方式。

我通常使用时间按包装盒推荐时间+30%的时间,效果还可以的。

---我用的是D-72的~``哎呦~`是不是比D-76要快啊?我用了6分钟~`一个字厚!哎~`我这没D-76怎么办?[/QUOTE]D-72可以冲,是速度快。

而且反差特高。

但它不属于微粒显影配方,颗粒粗。

也可以利用这个冲粗颗粒效果的PPD-72应急冲卷的话,可以1:2-3冲淡了使用。

---关于显影时间这个问题实在是,我现在基本上非常灵活掌握的。

看题材和需要来确定显影时间的,在标准时间里有正负20-30%时间是为了配合区域曝光来显影的。

如何处理常见的冲印问题及故障

如何处理常见的冲印问题及故障

如何处理常见的冲印问题及故障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冲印已经成为了很多人保存照片的一种方式。

然而,在冲印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故障,如照片颜色失真、图像模糊等。

下面将针对这些常见的冲印问题及故障进行一些解决方案的探讨。

1. 照片颜色失真照片颜色失真是冲印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造成照片颜色失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白平衡设置不当、曝光不准确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拍摄时尽量保持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通过使用白平衡卡来校准相机的白平衡。

此外,合理调整曝光参数也能够避免照片颜色失真。

2. 图像模糊图像模糊是冲印过程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图像模糊可能是由于相机抖动、焦距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避免图像模糊,可以使用三脚架或者稳定器来稳定相机,或者调整相机的焦距以确保图像清晰。

3. 色彩偏差色彩偏差是指照片中的颜色与实际场景中的颜色不一致。

色彩偏差可能是由于相机的色彩设置不正确或者冲印机的色彩校准不准确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拍摄时选择正确的色彩模式,或者在冲印时选择可靠的冲印店,确保他们的冲印机进行了准确的色彩校准。

4. 照片暗淡照片暗淡是指照片的亮度不够,整体呈现出一种暗淡的感觉。

照片暗淡可能是由于曝光不足或者相机的曝光补偿设置不当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拍摄时合理调整曝光参数,或者在冲印时选择适当的曝光补偿。

5. 照片过曝照片过曝是指照片的亮度过高,细节丢失,整体呈现出一种过亮的感觉。

照片过曝可能是由于曝光过度或者相机的曝光补偿设置不当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拍摄时合理调整曝光参数,或者在冲印时选择适当的曝光补偿。

6. 照片出现噪点照片出现噪点是指照片中出现了一些杂色或者颗粒状的噪点。

照片出现噪点可能是由于高ISO设置、暗光环境或者相机传感器问题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拍摄时尽量避免使用高ISO设置,或者在后期处理时使用降噪软件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处理常见的冲印问题及故障需要注意拍摄时的设置和后期处理的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胶片冲洗效果的因素
除正确曝光外,胶卷冲洗是决定照片质量的另一重要环节。

冲洗时,显影配方、冲洗时间、药液温度和显影过程中的搅动都会影响到负片的密度、反差、影调和层次的表现。

因此,“定时、定温、定搅动”成为胶片冲洗的基本要求。

1.显影配方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不同的显影液配方,显影剂含量不同,其pH值不相同,显影效果也就不同。

显影剂含量多,其显影能力强,对胶片还原作用就强;显影液中对苯二酚含量多,反差就大;显影液的碱性强,其显影能力会增强,影像颗粒也会变粗,灰雾度会加大。

2.药液温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感光片的冲洗温度一般都标定在18℃-20℃,此时,能得到正常的反差、密度和影调。

如果药液温度偏低,显影剂还原能力降低,胶片的密度、反差无法得到正常的表现;如果药温偏高,显影剂还原能力提高,会导致胶片密度增大,反差提高,甚至灰雾度加大。

3.显影时间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在正常的显影温度下,适当延长或缩短显影时间,可以调控影像的密度和反差。

显影时间延长会使感光片的密度增加,如果延长的时间超过一定的临界点,会导致未感光的卤化银还原而产生灰雾,从而降低反差,并影响层次的表现和画面清晰度的表现;相反,缩短显影时间会使感光片的密度减小,反差降低。

显影时间应从胶卷浸入显影液时开始计算,至胶卷完全浸入停显液或定影液中才算结束。

不用停显液时,应把第二次水洗30秒的时间计算在内,因为水洗时乳剂中的显影剂依然在起作用。

4.搅动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冲洗胶卷时的适度搅动,一是防止显影进入胶卷后产生气泡而造成显影不均匀;二是在显影时,从乳剂中溶解下来的溴化物堆积在胶片表面,影响显影剂发生作用,搅动可以驱散这些溴离子,使胶片得以正常显影。

搅动次数少,影调柔和、反差偏小;搅动次数多,反差大,则影调较硬。

5.药液新鲜程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显影液、定影液的新鲜程度对冲洗效果也有影响。

新鲜显影液的显影还原能力强、效果强烈;使用过的显影液由于受胶片溶解的溴化物的影响,显影能力受到一定抑制。

多次使用会使显影剂消耗较多,显影能力降低,因此不加补充液的显影液用后不宜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