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高赛文的小仙女

指导老师:雷向东

姓名:igot7

目录

实验 1 对指令操作码进行霍夫曼编码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内容 (3)

三、实验过程 (3)

四、实验结果 (14)

实验 2 使用 LRU 方法更新 Cache (15)

一、实验目的 (15)

二、实验内容 (15)

三、实验过程 (15)

四、实验结果 (18)

实验 3 通道处理过程模拟 (20)

一、实验目的 (20)

二、实验内容 (20)

三、实验过程 (21)

四、实验结果 (22)

实验 4 单功能流水线调度机构模拟 (23)

一、实验目的 (23)

二、实验内容 (23)

三、实验过程 (23)

四、运行结果 (24)

实验总结 (24)

实验 1 对指令操作码进行霍夫曼编码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指令编码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

二、实验内容

1.使用编程工具编写一个程序,对一组指令进行霍夫曼编码,并输出最后的编码结果以及对

指令码的长度进行评价。与扩展操作码和等长编码进行比较。

问题描述以及问题分析:

我们举例说明此问题,例如:

有一组指令的操作码共分七类,它们出现概率如

下表所示:

P1 P2 P3 P4 P5 P6 P7

0.45 0.30 0.15 0.05 0.03 0.01 0.01

对此组指令进行HUFFMAN 编码正如下图所示:

最后得到的HUFFMAN 编码如下表所示:

最短编码长度为:

H=0.45*1+0.30*2+0.15*3+0.05*4+0.03*5+0.01*6+0.01*6=-1.95.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存储器)

引言
• 本实验课的要求: (1)要求每个学生每次按时到课,最后实验成绩与每次实 验成绩挂钩。 (2)老师在课堂讲解时严禁说话、讨论。 (3)实验前只将本次实验需要的排线拿出,实验完成后将 排线放回塑料袋中。 (4)注意实验箱上跳线器的初始位置,实验完成后将跳线 器复位。 (5)要求每个实验前学生都能提前预习。 (6)实验报告册当堂完成当堂交。 (7)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排插和电脑显示器的电源。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 实验目的 掌握随机存储器RAM工作特性及数据的读 写方法 • 实验内容 先往不同的存储单元中写入数据,然后再 分别读出这些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看是否 是先前写入的数据。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 实验原理图
L D 0 -L D 7
三态门
KD0 KD1 KD2 KD3 KD4 KD5 KD6 KD7 2 3 4 5 6 7 8 9 SWB` 19 1 VCC U51 74LS245 18 A0 B0 17 A1 B1 16 A2 B2 15 A3 B3 14 A4 B4 13 A5 B5 12 A6 B6 11 A7 B7 T3 1 E DIR LDAR 2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 本次实验所需用线 两根8芯接线,无需动跳线器。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 教学实验系统出厂默认跳线: • J1~J12 跳左边 • J13~J16 跳右边 • J17 、J28空 • J18 、J19、J23、J24、J25 跳左边 • J20、J21、J22、J26、J27接上跳线 • 编程开关,拔在“运行”状态 ; • 运行程序开关,拔在“运行”状态; • 运行方式开关,拔在“单步”状态; • SWC,SWA 总清,拔在上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学院各个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于技术性、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实验课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对后续课程有很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各主要部件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相互间的联系与作用,从而加深对计算机整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机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时空关系,掌握模型计算机的设计方法;同时培养和训练学生在硬件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实验课程是基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主要教学内容有基于EDA的数字逻辑设计软件Proteus的基本使用方法,求补器的基本设计方法,运算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包括算术逻辑运算、移位运算等,随机静态存储器RAM的基本原理,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机模型的设计和调试,带移位功能模型机的设计和实现,复杂模型机的设计和调试等内容。

(四)教学时数

本实验课程周学时数为2学时,学期学时数为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有相关理论知识复习与回顾,本次实验基本原理的讲解和说明,实验过程的提示与引导,实验中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实验的考核与评价等多种教学方式。

二、本文

(一)基本要求

掌握计算机系统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互间的联系,熟悉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流向,清晰建立计算机整机概念。并在基本模型机的基础上,进一步由浅入深,熟练和掌握带移位运算模型机设计、复杂模型机设计、可重构原理计算机组成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和实践,巩固、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拓展对疑难问题的思路,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适应各类计算机开发和应用的需要,为深入学习计算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实验室实验预习报告

专业名称(班级)姓名学号

课程名称实验题目

实验日期任课教师/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及器件:】

【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原理图及程序流程图】

【预期实验结果:】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指导书

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实验室

蒋慧敏24528266 tjpujhm@

TDN-CM++系统构成

TDN-CM++系统主要实验项目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认识

第二章运算器的组成及设计实验

第一节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第二节进位控制实验

第三节移位运算实验

第四节加法器设计实验

第五节乘法器设计实验

第三章存储系统设计实验

第一节静态随机存储实验

第二节FIFO先进先出存储器实验

第四章控制器的组成及设计实验

第一节微程序控制器实验

第二节硬布线控制器实验

第五章系统总线控制实验

第一节总线基本实验

第二节总线控制实验

第六章模型计算机的设计实验

第一节基本模型机设计实验

第二节具有移位运算功能的模型机设计实验

第三节复杂模型机设计实验

第四节用CPLD实验模型计算机的设计实验

第七章输入/输出系统设计实验

第—节具有中断处理功能的模型机设计实验

第二节扩展8255并行接口实验

第三节扩展8253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第八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设计及研究实验

第一节基于RISC处理器构成模型计算机的实验

第二节基于重叠技术构成模型计算机的实验

第三节基于流水技术构成模型计算机的实验

课程要求实验

实验一运算器组成实验2

实验二存储器实验2

实验三数据路径实验2

实验四控制器实验4

实验五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4

TDN-CM++系统的配置与安装

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选课指导(2011.5.18)

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选课指导(2011.5.18)

第 三 学 期
13070101 14030021 14040021 09080121 09080141 090400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4(选修: 学分 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选修:6学分)
39000011 09080131 09080141 第 四 学 期 09080013 09040021 09060022 09060422 21030021 09040013 体育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电子技术实验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Ⅰ 数据结构 信息与编码 通信原理 毛泽东、邓小平等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必修 1 4 1 2 3.5 3 3 5 2 32 64 32 2周 56 48 48 80 2周 48 48 42 64 6 8 安排前8周 安排后8周 32 64 32
各类课程学分分配表
09040033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2
09040053
生产实习、实训
3 必修
ຫໍສະໝຸດ Baidu09040063
数据库课程设计
2
09040073
毕业实习与设计
17
课外研学
至少修满8个学分,时间分散在全学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1)
课程编号 41000013 21050021 18040011 第 一 学 期 39000011 13070011 09000011 09090011 09090013 40000011 课程名称 军训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基础英语 体育 微积分ⅠA 信息学科导论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践 形势与政策 课程 性质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学 分 2.5 3 4 1 5.5 1 2.5 1 1 学 时 3周 48 64 32 88 16 40 1周 16 48 64 32 88 16 24 1 6 分散进行 课外进行 学时分配 授 备 注

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专业,该专业在1972年由当时的中南矿冶学院(全国重点大学)创办,是湖南省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计算机科学系现有教师56名;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19人,讲师2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占46%;具有留学经历的教师15人。经过多年努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形成一套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办学体系。2001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9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称号。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专业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通过与科研、产业的结合,本专业培养跨学科高级研究及应用型人才,突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算法理论与设计”、“可信计算”、“现代软件工程”、“图形学与图像处理”、“数字媒体”、“嵌入式系统”等专业方向;并与学校国家重点学科相结合,融合“医学信息处理”、“生物计算”、“冶炼、材料、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复杂计算”、“过程仿真与可视化”等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

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要培养面向应用基础和应用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具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或集成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及应用型高级复合型人才。

(2)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备高级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和基本综合素质。毕业生应掌握较为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较为系统、深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研究型和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不可或缺的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自我学习能力和人文素质,具备进行有效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同时初步具备能够分析、解决困难、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初步具备国际化视野。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CPTH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CPTH

DJ-CPTH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

实验指导

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08年3月

目录

目录 (1)

实验一认识实验装置 (2)

实验二寄存器实验 (10)

实验三运算器实验 (18)

实验四数据输出和移位实验 (22)

实验五存储器实验 (26)

实验六uPC和PC 实验 (32)

实验七微程序存储器uM实验 (37)

实验八模型机综合实验一 (39)

实验九模型机综合实验二 (46)

实验十微程序设计实验 (55)

实验十一扩展实验 (60)

附录1:CPTH 集成开发环境使用 (63)

附录2:指令/微指令表(insfile1.mic) (68)

附录3:实验用芯片介绍 (79)

实验一认识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了解实验仪的特点及组成;掌握实验仪键盘的使用。

实验器材:DJ-CPTH实验仪

实验要求:

1、认真填写预习报告,包括对实验仪器组成的理解、实验操作步骤等。

2、实验之后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及对

该次实验的建议与意见。

实验原理及步骤:

一、DJ-CPTH特点

1、采用总线结构

总线结构的计算机具有结构清晰,扩展方便等优点。DJ-CPTH实验系统使用三组总线即地址总线ABUS、数据总线DBUS、指令总线IBUS和控制信号,CPU、主存、外设和管理单片机等部件之间通过外部数据总线传输,CPU内部则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传输信息。各部件之间,通过三态缓冲器作接口连接,这样一方面增强总线驱动能力,另一方面在模型机停机时,三态门输出浮空,能保证不管模型机的CPU工作是否正常,管理单片机总能读/写主存或控存。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指导书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虚拟实验系统)

中南大学

计算机软件系虚拟实验室

2013年12月

实验1 1位全加器

实验目的

⏹掌握全加器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熟悉组成原理虚拟教学平台的使用。

实验设备

与非门(3片)、异或门(2片)、开关若干、指示灯若干

实验原理

1位二进制加法器单元有三个输入量:两个二进制数Ai,Bi和低位传来的进位信号Ci,两个输出量:本位和输出Si以及向高位的进位输出C(i+1),这种考虑了全部三个输入量的加法单元称为全加器。来实验要求利用基本门搭建一个全加器,并完成全加器真值表。

实验步骤

各门电路芯片引脚显示于组件信息栏。

1. 测从组件信息栏中添加所需组件到实验流程面板中,按照图1.1所示搭建实验。

图1.1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流程图

2. 打开电源开关,按表1设置开关的值,完成表1-1。

表1-1

实验2 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简单运算器的组成以及数据传送通路

⏹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

实验设备

74LS181(2片),74LS273(2片), 74LS245(2片),开关若干,灯泡若干,单脉冲一片

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如图2.1所示,实验中的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锁存器(74LS3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连至数据总线,数据开关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A和B),并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显示灯相连,显示结果。

中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

中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

中南大学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一分槽ALOHA协议仿真实验

用于在多路访问信道上确定下一个使用者的协议属于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称为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层,许多局域网都使用多路访问信道作为它的通信基础。最简单的信道分配方案是FDM(为每个站专门分配一段频率)和TDM(为每个站分配一个时槽),当站的数量比较大而且可变,或者流量具有突发性变化的时候,就需要用到纯ALOHA协议或分槽ALOHA协议。如果信道的状态可以被检测到,可以用到1-坚持型CSMA、非坚持CSMA和P-坚持CSMA等协议。本实验模拟常见的几种MAC层多路访问协议,具体实验要求及内容如下。

【实验目的】

1.掌握VB、VC++、VS或JAVA等集成开发环境编写仿真程序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分槽ALOHA协议原理。

【实验内容】

编写仿真程序,对一定网络环境下MAC层的多路访问协议的分槽ALOHA协议进行实现。通过仿真,学习协议采取的介质访问管理,包括介质分配和冲突解决机制,并对协议的性能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编程语言和环境】

1.编程语言C/C++/C#/Java/Matlab等均可;

2.编程环境Windows(MS Visual系列,VC/VB/;)和Linux(编辑器vi+编译器

GCC)均可;

1.仿真思路

设置各站点初始产生包的时间点及产生包的时间间隔(均为随机值),得到所有站点成功发送10000个数据包的总时间以及这段时间内所有数据包的个数(包括各站点每次新产生的包以及由于冲突而重发的包),从而计算出每包时内尝试次数及其对应的吞吐量。

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设计

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专业,该专业在1972年由当时的中南矿冶学院(全国重点大学)创办,是湖南省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计算机科学系现有教师56名;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19人,讲师2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占46%;具有留学经历的教师15人。经过多年努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形成一套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办学体系。2001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9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称号。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专业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通过与科研、产业的结合,本专业培养跨学科高级研究及应用型人才,突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算法理论与设计”、“可信计算”、“现代软件工程”、“图形学与图像处理”、“数字媒体”、“嵌入式系统”等专业方向;并与学校国家重点学科相结合,融合“医学信息处理”、“生物计算”、“冶炼、材料、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复杂计算”、“过程仿真与可视化”等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

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要培养面向应用基础和应用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具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或集成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及应用型高级复合型人才。

(2)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备高级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和基本综合素质。毕业生应掌握较为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较为系统、深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研究型和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不可或缺的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自我学习能力和人文素质,具备进行有效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同时初步具备能够分析、解决困难、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初步具备国际化视野。

计算机组成原理TEC-4实验手册(含实验步骤)完整6个实验-三个程序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TEC-4实验手册(含实验步骤)完整6个实验-三个程序设计
一、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特点
1.计算机模型简单、实用,运算器数据通路、控制器、控制台各部分划分清晰。
2.计算机模型采用了数据总线和指令总线双总线体制,能够实现流水控制。
3.控制器有微程序控制器或者硬布线控制器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有流水和非流水两种方案。
4.寄存器堆由1片ispLSI1016组成,运算器由1片ispLSI1024组成,设计新颖。
为了更好地使用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我们编写了这本《教师用实验指导书》。它是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的配套资料。本书提供了9个实验,其中6个基本实验,3个课程设计。对每个实验提供了接线图、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对3个课程设计提供了参考方案。当然,每个实验的接线方法或者源程序绝不是唯一的,实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本书提供的接线图和源程序只是许多接线方法、源程序中的一种,只能作为参考。这些接线图、源程序和实验结果都经过实际实验验证。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减少教师设计、准备、调试实验的劳动,让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各位老师在使用中如果发现错误和不妥之处,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将来改进。
8.采用自锁紧累接接线方式,接线可靠。
二、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的组成
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由下述六部分组成:
1.控制台
2.数据通路
3.控制器
4.用户自选器件试验区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

1. 计算机主板。

2. CPU。

3. 内存条。

4. 硬盘。

5. 显卡。

6. 电源。

7. 鼠标、键盘、显示器。

8. 实验用电路板。

9. 逻辑分析仪。

10. 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1. 计算机主板组装实验。

在本实验中,学生将学会如何正确组装计算机主板,包括CPU、内存条、硬盘、显卡、电源等组件的安装和连接。通过这一步骤,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 逻辑分析仪应用实验。

逻辑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数字信号的仪器,本实验将

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逻辑分析仪来观察和分析计算机内部的数字

信号,从而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 示波器应用实验。

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分析电子信号的仪器,本实验将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示波器来观察和分析计算机内部的电子信号,从而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

1. 将计算机主板放置在工作台上,依次安装CPU、内存条、硬盘、显卡和电源,并连接鼠标、键盘、显示器等外部设备。

2. 使用逻辑分析仪对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等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各个总线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使用示波器对计算机内部的时钟信号、控制信号等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各个信号的波形特点和工作原理。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在组装计算机主板时,注意防静电,避免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一运算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一运算器实验

总线
输入输出 存储器
主控器(微控)
指令 地址 时钟 手动开关
M-W(T3) M-R(T2) I/O-W(T3) I/O-R(T2) INT-R INT-E
PC+1 J(1) J(2) J(3) J(4) J(5) CyCn CyNCn
ALU-B 299-B SR-B DR-B SI-B SP-B PC-B
❖ 74LS273:带清零端的8D寄存器 ❖ MR:异步清零信号(--接+5V) 返回 ❖ CP:时钟脉冲(--B-DA1、 B-DA2)
三态门:74LS245
❖ 74LS245:8双向发送/接受器芯片 ❖ DIR:控制数据传送方向是AB或BA ❖ 使能信号E:控制数据是否传送。
❖ A--74LS181的F端;B--BUS ❖ DIR--+5V;E--ALU-B#
当进行算术减运算时,若74LS181的CN+4信号 =1,则Cy’ =1;
❖ 结果为零标志Zi’产生方法:
当运算结果F为全零时, Zi’=1;否则Zi’=0。
❖ 当进行逻辑运算(M=1)时, Cy’=0, Zi’仍根 据结果产生。
标志位的控制
❖ FC和FZ的保存:2个触发器(在T4上跳 沿打入)
❖ FC和FZ的指示灯:Cy、Zi,0灭1亮 ❖ 影响标志位FC及FZ的控制方法:
ADDRESS
UNIT

计算机组成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同组者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实验名称:1. 寄存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模型机中各种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实验要求:利用CP226 实验仪上的K16..K23 开关做为DBUS 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寄存器,这些寄存器包括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W,

数据寄存器组R0..R3,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输出寄存器OUT。实验电路:寄存器的作用是用于保存数据的,该模型机是8位的,因此在本模型机中大部寄存器是8 位的,标志位寄存器(Cy, Z)是二位的。

CP226 用74HC574 来构成寄存器。74HC574 的功能如下:

1. 在CLK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8 个触发器中

74HC574工作波图

实验内容及结果:

1.A,W 寄存器实验

寄存器A原理图

寄存器W 原理图

寄存器A,W 写工作波形图

系统清零和手动状态设定:K23-K16开关置零,按[RST]钮,按[TV/ME]键三次,进入"Hand......"手动状态。在后面实验中实验模式为手动的操作方法不再详述。

(1)将55H写入A寄存器

置控制信号为:

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A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A寄存器。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55H被写入A寄存器。

(2)将66H写入W寄存器

置控制信号为:

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W 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W 寄存器。放开STEP 键,CK 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66H 被写入W 寄存器。注意观察: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译码器实验

图2-2

图2-3

图2-4

从上面四次简单配置中,可以看出每种输入都对应一种输出,具体有以下几个结论:

实验二:存储芯片实验

图2-1

图2-3

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室及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室及实现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 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实验方式往往受到实验设备、场地等限制,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因此,虚拟实验室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虚拟实验室概述
定义
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实验环 境,可以模拟真实的实验设备和实验过程,为学生提供 一种身临其境的实验体验。
应用软件
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为用户提供特定的功能和工具。
计算机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存储程 序和程序控制两个方面。
二进制数制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制进行运算 和存储,包括二进制数的表示、运算 规则等。
03
虚拟实验室设计与实现技术
虚拟实验室设计原则与目标
原则
以实际计算机组成结构为基础,遵循教学实验需求,确保实验环境的真实性和 可操作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室 及实现
汇报人: 2023-12-20
目录
• 引言 •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知识 • 虚拟实验室设计与实现技术 • 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设计
与实践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虚拟实验室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验和实践能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虚拟实验系统)

中南大学

计算机软件系虚拟实验室

2013年12月

实验1 1位全加器

实验目的

⏹掌握全加器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熟悉组成原理虚拟教学平台的使用。

实验设备

与非门(3片)、异或门(2片)、开关若干、指示灯若干

实验原理

1位二进制加法器单元有三个输入量:两个二进制数Ai,Bi和低位传来的进位信号Ci,两个输出量:本位和输出Si以及向高位的进位输出C(i+1),这种考虑了全部三个输入量的加法单元称为全加器。来实验要求利用基本门搭建一个全加器,并完成全加器真值表。

实验步骤

各门电路芯片引脚显示于组件信息栏。

1. 测从组件信息栏中添加所需组件到实验流程面板中,按照图1.1所示搭建实验。

图1.1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流程图

2. 打开电源开关,按表1设置开关的值,完成表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