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全国通用)1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1、下列实验沉淀的过程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CD实验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将SO 2通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 2溶液将Cl 2通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将生石灰投入饱和Na 2CO 3溶液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A.AB.BC.CD.D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B.C.D.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 )A.2FeCl2+Cl2=2FeCl3B.2NaHCO3=Na2CO3+H2O+CO2C.Zn+H2SO4(浓)=CO2+2SO2+2H2OD.C+2H2SO4=CO2+2SO2+2H2O4、下列说法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B.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C.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青铜器、铁器的保存D.灰肥相混损肥分---灰中含有碳酸钾,肥中含有铵盐5、有下列三个反应:①3Cl2+2FeI2=2FeCl3+2I2②2Fe2++Br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B.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强弱顺序:Cl2>Fe3+>Co2O3C.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D.在③反应中当1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mol HCl被氧化6、化学实验中若使某步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则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

在如图所示有编号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A.3个B.4个C.5个D.6个7、已知:①, ②。

323Na N H O +33NaOH NH +↑2NaH H O +2NaOH 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 3Na N+->B.反应①和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②每生成1 ,转移的电子数为mol 2H A ND. 和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3Na N NaH 8、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③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化合价升降;④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变化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⑤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任一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⑥当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⑦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⑧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⑨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越强;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A.2个B. 3个 C. 4个D. 5个9、已知:①固体与浓盐酸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通2PbO KSCN 2FeBr 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仅与一种离子反应),溶液变红色;③取少量溶液滴在淀粉-3FeCl 试纸上,试纸变蓝。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M=n=O==2 2H2O+O2↑~2e-,反应④的化学方 程式为 2KClO3=M=△n=O==2 2KCl+3O2↑~12e-,当生成等量的 O2 时,反
应③和反应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1∶2,C 错误。反应⑤属于铝热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Al+3MnO2=高==温==2Al2O3+3Mn,根据还原剂 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判断选项 D 正确。
A.Na2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2FeO4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3 mol Na2O2 发生反应,有 12 mol 电子转移 D.在 Na2FeO4 中 Fe 为+4 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 菌
完整版ppt
10
解析:对题目中的反应方程式作分析可知:Na2O2 作氧化 剂,氧元素由-1 价降低到-2 价,A 错。铁元素由 Fe2O3 中 的+3 价升高到 Na2FeO4 中的+6 价,Na2FeO4 既是氧化产物 又是还原产物,B 正确,D 错。C 中 3 mol Na2O2 发生反应, 有 6 mol 电子转移。
完整版ppt
21
解析:据 X2++Z===X+Z2+知氧化性:X2+>Z2+,据 Y +Z2+===Y2++Z 知氧化性:Z2+>Y2+,由 X2+与单质 R 不反 应推知氧化性:R2+>X2+。
2.能运用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 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完整版ppt
3
完整版ppt
4
[知识图谱]
完整版ppt
5
[关键提醒]
完整版ppt
6
完整版ppt
7
完整版ppt
8
完整版ppt
9
概念辨析 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深度剖析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2022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新高考版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2022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新高考版
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D.[大纲卷高考]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解析 溶液变黄说明有溴单质生成,即还原剂(KBr)被氧化生成Br2,氧化
剂(Cl2)被还原,A项正确。氧化剂(HNO3)被还原,生成NO,还原剂(Fe)被
氧化,证明还原剂(Fe)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NO)的,B项错误。O3、Cl2、
高考关注的还原剂
对应的常见氧化产物
CO
CO2
SO2
SO3或SO24−
NH3
NO
H 2S
S
SO23−
SO24−
Fe2+
Fe3+
I-、Br-
I2、Br2
H2O2、Na2O2
Mg、Sn、HI、Na2S、S等
O2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注意
1.题中没有特别说明时,判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时,一般优先考虑元素的常
电子数为0.2NA(
)
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
4.[2015安徽,10D改编]NaClO和浓盐酸反应,每产生1 mol Cl2,转移电子约为
6.02×1023个(
)
5.[2015广东,10D]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答案 1.√
2.√
3.√
4.√
5.√
)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2020全国卷Ⅰ,7B
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2020浙江7月选考,8C KMnO4具有氧化性,其稀溶液可用于消毒(√)
2017海南,1C
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2017江苏,3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高考化学(全国通用):氧化还原反应讲义(教师逐字稿)

高考化学(全国通用):氧化还原反应讲义(教师逐字稿)

氧化还原反应讲义(学霸版)课程简介:即PPT(第1页):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基本功,基本贯穿金属、非金属、电化学等板块的学习,因为务必扎实掌握好。

高考出题为电化学选择题及综合大题里的某个问。

高考题目难度不大,属于必得分题目。

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型方程式的配平、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结合转移电子数守恒进行计算等。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比较简单好理解,方法固定但注重细节,需要比较细心。

准备好了么?Let’s go!PPT(第2页):先来了解一下氧化还原反应模块的知识特点。

1、“点少好懂,概念易混”;2、“方法固定、注重细节”1、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少,并且好理解,学起来基本没有太大难度,主要是在相关概念的记忆上容易记混,这也是大多数同学的通病。

2、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是方程式的配平,会有多种类型方程式的配平,各类型会有对应的配平方法,因此方法是比较固定的,只是在配平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注意好细节,因为往往配平出错的地方都是没有好细节。

PPT(第3页):现在我们进入氧还原反应的学习。

PPT(第4页):看,这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图。

我们按相关概念,基本类型,配平方法,基本规律,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5个分支来一一讲解。

(若PPT 中图看不清,可查看下载的原图)PPT(第5页):我们先来看下相关概念。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我们将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一类是无化合价变化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氧化还原反应最直观的特征就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那么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初中化学里学过原子最外层要达到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在反应的过程中最外层电子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使彼此都达到稳定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偏离的原子化合价升高,得到电子或电子靠近的原子化合价降低,因此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发生电子转移。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试题部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试题部分)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考情探究】【真题探秘】【基础集训】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1.金刚砂(SiC)可由SiO2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SiO2+3C SiC+2C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SiO2,还原剂为CB.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SiC转移12mol电子D.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SiC,氧化产物是CO,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答案 D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基于其氧化性的是( )A.氨用作制冷剂B.次氯酸钙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氧化铝透明陶瓷用于防弹汽车的车窗D.生石灰用于废气的脱硫答案 B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应用3.汽车发动机稀燃控制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发动机在稀燃和富燃条件下交替进行,尾气中的NO x在催化剂上反应脱除。

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稀燃过程中,NO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NO+O22NO2B.稀燃过程中,NO2被吸收的反应为BaO+2NO2Ba(NO3)2C.富燃过程中,NO2被CO还原的反应为2NO2+4CO N2+4CO2D.富燃过程中,C x H y被O2氧化的反应为CL,恰好将3.2×10-3mol的强氧化剂[RO(OH)2]2+还原到较低价态,则反应后R的最终价态为( )A.0B.+1C.+2D.+3答案 D5.FeCl3溶液吸收H2S的原理为2Fe3++H2S2Fe2++2H++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S作氧化剂B.还原性:H2S>Fe2+C.Fe3+发生氧化反应D.每消耗1molH2S时转移4N A个电子答案 B【综合集训】1.(四川顶级名校入学考试,9)某温度下,将1.1molI2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I、KIO、KIO3的混合溶液。

经测定IO-与I 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2在该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I2的还原性大于KI的还原性,小于KIO和KIO3的还原性C.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7molD.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碘元素与被氧化的碘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7∶5答案 B2.(北京朝阳二模,12)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实验如下:(已知:H2O2H++H O2-、H O2-H++O2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⑤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①、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C.②、⑤中KMnO4与MnO2的作用不同,产生气体的量也不同D.通过③能比较酸性:HCl>H2O2答案 D3.(河北“名校联盟”教学质量监测一,1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序号反应物产物①KMnO4、H2O2、H2SO4K2SO4、MnSO4…②Cl2、FeBr2FeCl3、FeBr3③Mn O4-…Cl2、Mn2+…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只有O2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10mol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 O4->Cl2>Fe3+>Br2答案 B【应用集训】1.(北京东城一模,12)利用如下实验探究铁钉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氧腐蚀。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意;“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受热分解生成S和Hg,“积变又还成丹砂”
即S和Hg又化合生成HgS,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
符合题意;“胡粉(碱式碳酸铅)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即碱式碳酸铅受热分解
生成铅单质,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考向2 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的判断
)
答案 D
解析 明矾净化水是由于Al3++3H2O
Al(OH)3(胶体)+3H+,生成的
Al(OH)3胶体具有强吸附性,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漂白粉
漂白织物是利用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而不是还原性,B项不符合题意;纯碱
去油污是由于Na2CO3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了油脂的水
(2)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如HCl→Cl2,氯元
素被氧化;KClO3→Cl2,氯元素被还原。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要点归纳•再提升】
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大规律”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方法
(1)依据反应原理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化,则H2O既没体现还原性又没体现氧化性,C项错误。H2O与NO2反应生成
HNO3和NO,H2O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H2O既没体现还原性又没
体现氧化性,D项错误。
2- 2.(2021山东潍坊五县区阶段性监测)油画变黑,可用一定浓度的H2O2溶
液擦洗修复,发生的反应为4H2O2+PbS === PbSO4+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
真题示例
2- 1.(双选)(2021山东卷)实验室中利用固体KMnO4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

高中化学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

高中化学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

1.明兰做实验时不小心沾了一些KMnO4,皮肤上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H2C2O4+H+→CO2↑+Mn2++____(未配平)。

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Mn2+B.1 mol MnO4-在反应中失去5 mol电子C.该反应右横线上的产物是OH-D.配平该反应后,H+的计量数是6【答案】D2.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粒子。

其中N2、Cl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B.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3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该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4+=2H++N2↑+3Cl-+3H2O【答案】C【解析】据图,ClO-物质的量减少,是反应物;N2物质的量增加,是生成物。

因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得H2O、Cl-是生成物,NH4+是反应物。

A项:ClO-→Cl-,氯元素化合价降低,ClO-是氧化剂,A项正确;B项:NH4+→N2,氮元素失电子,NH4+是还原剂,消耗1molNH4+时转移3mol电子,B项正确;C项:据得失电子相等,ClO-和NH4+的消耗量之比为3:2,C项错误;D项:据以上分析,可写出离子方程式3ClO-+2NH4+=2H++N2↑+3Cl-+3H2O,D项正确。

3.验证Fe3+与Fe2+能够相互转化。

按下列顺序实验对应现象①向FeCl3溶液加入少量铁粉②滴加KSCN溶液③再滴加几滴氯水ⅰ.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ⅱ.溶液无明显变化ⅲ.溶液变红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解释现象ⅰ的反应2Fe3+ + Fe =3Fe2+B.实验②与③可以调换顺序C.溶液变红涉及到反应Cl2 + 2Fe2+=2Cl- + 2Fe3+D.比较氧化性:Cl2>Fe3+>Fe2+【答案】B4.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①、③均观察到实验现象: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2023新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清单 04 氧化还原反应(通用版)

2023新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清单 04  氧化还原反应(通用版)
(1)基本规律:负极>正极
①电子流出的电极是负极,阳离子移向的电极是正极
②被溶解(质量减小)的电极一般是负极
③质量增加的电极一般是正极
④有气泡产生的电极一般是正极
(2)特殊情况
①强碱性溶液中,Mg-NaOH溶液-Al原电池中,Al是负极
②氧化性溶液中,Cu-浓硝酸-Fe原电池中,Cu是负极
③铅蓄电池,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增加
(1)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制弱原理
①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②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比较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①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
②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
4.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如:
(1)氧化性: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还原性: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3)酸或碱性:所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有相应的盐生成
(4)具体反应分析
①Zn+2HCl ZnCl2+H2↑,盐酸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②CuO+2HCl CuCl2+H2O,盐酸表现酸性
③MnO2+4HCl(浓) MnCl2+Cl2↑+2H2O,盐酸表现酸性和还原性
(4)氧化前三种:Fe3+
9.强弱规律的两个应用
(1)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强者优先
①向含多种还原剂的溶液中加入一种氧化剂时,还原性强的还原剂(离子)先被氧化
②向含多种氧化剂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离子)先被还原
(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强制弱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2015·四川理综,1,6分)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 .明矾作净水剂B .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 .漂粉精作消毒剂D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解析 A 项,明矾作净水剂是因为它溶于水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沉降,错误;B 项,甘油作护肤保湿剂是因为它具有吸湿性,错误;C 项,漂粉精作消毒剂是因为它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错误;D 项,铁粉作食品袋中的脱氧剂是因为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够和氧气发生反应,降低食品袋中的氧气浓度,正确。

答案 D2.(2015·海南化学,1,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 .明矾净化水B .纯碱去油污C .食醋除水垢D .漂白粉漂白织物解析 A 项,明矾净水是利用Al 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能力,错误;B 项,纯碱去油污是利用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错误;C 项,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醋酸的酸性,能与碳酸钙反应而除去,错误;D 项,因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而用于漂白织物,正确。

答案 D3.(2015·江苏化学,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 :C ――→H 2O 高温CO +H 2――→O 2燃烧CO 2+H 2O 途径b :C ――→O 2燃烧CO 2 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D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解析 A 项,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物可能是乙醇CH 3CH 2OH 或甲醚CH 3OCH 3,二者性质不同,错误;B 项,两者虽然转化途径不同,但都是由C 最终生成CO 2,根据盖斯定律可知,放出热量相同,错误;C 项,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正确;D 项,水由H 、O 两种元素组成,汽油主要是由烃类组成的混合物,由C 、H 两种元素组成,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无法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由水到汽油的转化,错误。

答案 C4.(2014·山东理综,7,5分)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CH 3CH 3+Cl 2――→光CH 3CH 2Cl +HClCH 2===CH 2+HCl ―→CH 3CH 2Cl均为取代反应 B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Cl 2+2Br -===2Cl -+Br 2Zn +Cu 2+===Zn 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2Na 2O 2+2H 2O===4NaOH +O 2↑Cl 2+H 2O===HCl +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解析 CH 2===CH 2+HCl ―→CH 3CH 2Cl 是加成反应,A 项错误;Zn +Cu 2+===Zn 2++Cu 中单质Zn 被氧化,C 项错误;D 项两个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 项错误。

答案 B5.(2012·广东理综,10,4分)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解析 Na 2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因此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是氧化还原反应;Al 2O 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铝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因此2Al 2O 3(熔融)=====电解4Al+3O 2↑是氧化还原反应;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因此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是氧化还原反应;2NH 4Cl +Ca(OH)2=====△CaCl 2+2H 2O +2NH 3↑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升降变化,因此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D 。

答案 D6.(2012·上海化学,20,4分)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方程式为:2CuFeS2+O2―→Cu2S+2FeS+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C.每生成1 mol Cu2S,有4 mol硫被氧化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解析由反应方程式知在反应中CuFeS2中Cu化合价降低还原为Cu2S,CuFeS2中1/4的S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SO2;O2中O的化合价降低,还原为SO2,因此可知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项正确;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错误;每生成1 mol Cu2S,有1 mol S被氧化为SO2,C项错误;由化学反应方程式知转移6 mol e-,有1 mol S被氧化,D项正确。

答案AD7.(2011·上海化学,18,4分)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

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双选)( )A.2Na2O2+2H2O―→4NaOH+O2↑B.4Fe(OH)2+O2+2H2O―→4Fe(OH)3C.2F2+2H2O―→4HF+O2D.2Al+2NaOH+2H2O―→2NaAlO2+3H2↑解析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

A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B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C中水作还原剂;D中水作氧化剂。

答案CD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2015·山东理综,11,5分)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及现象结论A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K sp(AgCl)<K sp(AgI)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溶液中一定含有Fe2+色C向NaBr 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Br -还原性强于Cl - D加热盛有NH 4Cl 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NH 4Cl 固体可以升华解析 A 项,出现黄色沉淀说明AgCl 沉淀转化为AgI 沉淀,故K sp (AgCl)> K sp (AgI),错误;B 项,原溶液中可能含有Fe 3+或Fe 2+ 或Fe 3+ 、Fe 2+ ,错误;C 项,溶液上层呈橙红色,说明发生了反应Cl 2 +2NaBr===Br 2 +2NaCl ,则Br -还原性强于Cl -,正确;D 项,加热时NH 4Cl 在试管底部分解生成NH 3 和HCl ,在试管口NH 3 与HCl 又重新生成NH 4Cl ,这不是升华而是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错误。

答案 C2.(2014·大纲全国卷,13,6分)已知:将Cl 2通入适量KOH 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 、KClO 、KClO 3,且c (Cl -)c (ClO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 (KOH)=a mol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 (Cl -)c (ClO -)=11,则溶液中c (ClO -)c (ClO -3)=12 B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 mol 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的范围:12a mol ≤n e ≤56a mol 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 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 mol 解析 A 项,可设溶液为1 L ,n (Cl -)=11 mol ,n (ClO -)=1 mol ,则反应中n (得电子)=11 mol ,生成1 mol ClO -时只失电子1 mol ,故应生成2 mol ClO -3(失电子10 mol),即c (ClO -)c (ClO -3)=12,A 正确。

由KCl 、KClO 、KClO 3中n (Cl)=n (K)=n (KOH)=a mol 可推知n (Cl 2)=a2mol ,B 正确。

Cl 2通入KOH 溶液中,可发生,当n (KOH)=a mol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范围:12a mol(只发生反应①)≤n e ≤56a mol(只发生反应②),C 正确。

若只发生反应②,KClO 3可达最大理论产量a6 mol ,D 错误。

答案 D3.(2013·上海化学,16,3分)已知氧化性Br2>Fe3+。

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2++b Br-+c Cl2―→d Fe3++e Br2+f 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 4 3 2 2 6 B.0 2 1 0 1 2C.2 0 1 2 0 2 D.2 2 2 2 1 4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先后规律。

根据题中的氧化性顺序可知还原性Fe2+>Br-,故溶液中通入Cl2后先将Fe2+氧化,再将Br-氧化。

A项是通入过量氯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组合,正确;根据还原性Fe2+>Br-可知B错;C项是通入少量氯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组合,正确;D项是通入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与FeBr2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组合,正确。

答案 B4.(2013·浙江理综,26,15分)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

将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 6.72 L 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

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1。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乙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混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