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考查的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具体应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解决实际问题都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基本原理、常见应用以及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

氧化剂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则相反,它能够提供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同时氧化剂被还原剂还原,电子的转移导致了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是电子的转移和能级的变化。

在反应中,还原剂的电子从较低的能级跃迁到较高的能级,被氧化剂的电子所接受。

这个过程导致了能级的变化,同时释放出能量。

因此,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如燃烧等。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火柴和煤都是通过燃烧产生热能,这是燃料被氧化剂氧化的结果。

此外,电池也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工作的。

电池通过将还原剂和氧化剂隔开,使得氧化还原反应逐步进行。

电子在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转移,从而产生电流。

常见的干电池和蓄电池都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储存。

此外,高聚物的合成也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的。

例如,常见的聚合反应中,单体被还原剂的电子氧化,从而形成多聚物。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合成高聚物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解题方法在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

要掌握解题的方法,首先需要了解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方程式。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等。

对于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氧化剂的变化程度。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各种金属离子等,还原剂则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一、单选题1.对于反应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B.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1C.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每生成1mol的NaClO3转移6mol的电子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SO3+H2O=H2SO4B. 2Na+Cl22NaClC. Fe+CuSO4=FeSO4+CuD. K2SO4+BaCl2=BaSO4↓+2KCl3.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强B. 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C. 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D. 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4.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 5:3B. 5:4C. 1:1D. 3:55.下列实验中,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 将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消失所得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B. 将浓硫酸滴入含少量水的蔗糖中,并搅拌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及刺激性气味气体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C. 用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分别与水、乙醇反应前者反应更剧烈羟基的活动性:水>乙醇D. 向10mL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1mL0.1mol/L MgCl2溶液,再向混合液中滴加0.1mol/L CuCl2溶液产生蓝色沉淀Cu(OH)2比Mg(OH)2更难溶A. AB. BC. CD. D6.过氧化氢在下列三个反应中:①H2O2+H2S═2H2O+S↓、②2H2O22H2O+O2↑、③H2O2+Cl2═2HCl+O2,所起的作用是()A. 起相同作用B. 起不同作用C. 只起氧化剂的作用D. 只起还原剂的作用7.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磁性材料.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级颗粒的反应为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y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每生成1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 B.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5C. 3mol Fe2+被氧化时,消耗O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D. x=48.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炼锌的工艺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

高考化学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五个基本概念

高考化学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五个基本概念

高考化学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五个基本概念高考化学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五个基本概念
高考化学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五个基本概念
下面以CO+CuO=Cu+CO2的反应为例,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五个基本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表现为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即能够把还原剂氧化),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CuO。

3.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即能够把氧化剂还原),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是CO。

4.氧化产物:氧化产物是发生氧化反应后的产物,即化合价升高后的生成物,或还原剂转变成的生成物。

上述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CO2。

5.还原产物:还原产物是发生还原反应后的产物,即化合价降低后的生成物,或氧化剂转变成的生成物,上述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Cu。

对概念的理解重点落脚在会应用这些概念,所以要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表现形式,特别是通过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这一表现形式可以很简单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真题精选及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真题精选及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1.高温下焙烧CuFeS2的反应之一为: 2CuFeS2+7O2CuSO4+CuO+Fe2O3 +3S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CuFeS2中硫的化合价为-1B. CuFeS2发生还原反应C. 1 mol 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3 mol电子D. CuSO4和SO2既是氧化产物, 又是还原产物[答案] D[解析]CuFeS2中Cu为+2价, Fe为+2价, S为-2价, A选项错误; CuFeS2中S、Fe化合价都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B选项错误; 1 mol 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4 mol电子, C选项错误; D正确。

2.三氟化氮(NF3) 在微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 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 N> FB. 在与水蒸气反应中, 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NF3泄漏, 可用石灰水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D. 在潮湿空气中反应,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 D[解析]原子半径: N> F, A正确; 三氟化氮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F、NO和HNO3, 三氟化氮中氮元素为+3价, 部分N元素化合价升高转化为HNO3, 部分N元素化合价降低转化为NO, 所以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正确; 石灰水可除去HF、HNO3, 所以若NF3泄漏, 可用石灰水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 C正确; 根据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相等, 可得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错误。

3.已知: ①Na3N+3H2O3NaOH+NH3↑, ②NaH+H2O NaOH+H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 Na+> > H+B. 反应①和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反应②每生成1 mol H2, 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Na3N和NaH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答案] C[解析]离子半径: N3-> Na+> H+, A不正确; 反应①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不正确; 根据反应①可知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铵两种盐, D不正确。

高考化学真题详解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真题详解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真题详解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其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对于化学考试来说,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解析高考化学真题中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题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

1. 选择题:题目: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B. 2H2O -> 2H2 + O2C. CaO + H2O -> Ca(OH)2D. 2HCl + Mg -> MgCl2 + H2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排除选项C,因为其中Ca和O的氧化态并未发生变化。

选项A、B和D中,都存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的转化,但只有选项D中氧化态从0变为-1(Cl从-1变为0),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因此答案为D。

2. 填空题:题目:在下列配对中,所有的草酸盐都是:A. KHSO4B. KNO2C. Na2CO3D. Na2C2O4解析:草酸盐是指由草酸根离子(C2O4^2-)组成的盐类。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直接排除选项A和B。

选项C中的CO3^2-是碳酸根离子,不属于草酸盐。

而选项D中的C2O4^2-正是草酸根离子,因此答案为D。

3. 解答题:题目:已知CuSO4溶液中存在Cu2+离子和SO4^2-离子,当向溶液中加入Zn粉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解释反应产物的变化。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提示,我们可以知道反应中涉及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首先,我们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 + CuSO4 -> ZnSO4 + Cu解释反应产物的变化:反应中,锌(Zn)原子被氧化,其氧化态从0变为+2(Zn -> Zn^2+)。

铜离子(Cu^2+)被还原,其氧化态从+2变为0(Cu^2+ -> Cu)。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山东济宁·高三期中)下列文献记载内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B.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C.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D.《吕氏春秋》:“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答案】A【解析】A.“刀耕火耨”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涉及到燃烧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的是沙里淘金,利用沙子与金的密度不同,用水流使两者分离,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由“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可知,水作溶剂,可萃取青蒿素,涉及的是萃取操作,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这里指的是合金,不涉及化学反应,D错误;故本题选A。

2.(2022·陕西·汉中市龙岗学校高三阶段练习)下列过程所用的物质中,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A.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B.用锌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C.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D.用铁粉防止FeSO4溶液氧化【答案】C【解析】A.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利用其还原性,选项A错误;D.是化合反应,同时碳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

6.(2022·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A.在该反应中Si元素化合价降低4价,得到电子4e-个;C元素化合价升高2×2价,失去电子2×2e-个,得失电子标反了,应该为,A错误;B.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a是2个,电子转移数目是2e-,应该为,B错误;C.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与反应事实吻合,C正确;D.在该反应中Cu失去电子,浓硫酸中的S得到电子,电子转移方向标反了,应该为:,D 错误。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10 氧化还原反应1.(广东,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 2制备NH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原理的理解。

A选项呼吸面具中的过氧化钠通过与CO2和H2O反应来提供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中电解氧化铝制备金属铝,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是氧化还原反应。

C选项是合成氨反应,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是氧化还原反应。

D选项是用铵盐与碱加热制氨气,属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2.(四川,13)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结合题意,反应过程为①Cu/Cu2O+HNO3Cu(NO3)2+NO↑+H2O, ②NaOH+HNO3/Cu(NO3)2NaNO3+Cu(OH)2↓+ H2O。

n[Cu(OH)2]==0.4 mol,故Cu(NO3)2消耗NaOH0.4 mol×2=0.8 mol,余下硝酸1.0 mol/L×1.0 L-0.8 mol=0.2 mol, D项正确; n(Cu)+2n(Cu2O)=0.4mol, n(Cu)×64 g·mol-1+n(Cu2O)×144 g·mol-1=27.2 g,解得:n(Cu)=0.2mol, n(Cu2O)=0.1mol。

高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考点

高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考点

高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的电子数发生变化的反应。

通常,一个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反应,而得到电子的过程则称为还原反应。

二、氧化数的表示方法氧化数是一个描述原子或分子电子分布的数值,常用来表示原子或分子的氧化状态。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单质化合价为零。

三、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及其实例1.置换反应:一种单质替代另一种单质的反应,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2.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多种单质的反应,如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歧化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如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4.归中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元素从高价变为低价或从低价变为高价的反应,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计算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的计算是重要的考点。

电子转移数等于化合价变化数乘以参与反应的原子个数。

五、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1.工业制硫酸:利用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硫酸。

2.汽车尾气处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3.金属的冶炼:金属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从其化合物中被还原出来,如铁的冶炼。

六、歧化与归中反应特点及实例分析1.歧化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如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特点是在一个分子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归中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元素从高价变为低价或从低价变为高价的反应,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特点是电子转移发生在同一元素之间。

七、酸碱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酸碱条件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通常增强,还原剂的还原性减弱;在碱性条件下则相反。

此外,酸碱条件还可能影响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生成。

八、配平技巧和策略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采用多种技巧和策略,如化合价升降守恒法、电子得失守恒法等。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Ⅴ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电子转移的反应(2)特征: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架构3.相关概念二、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抓住概念、正确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其关键1.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产物的分析[讨论]1.在5NH4NO32HNO3+N2↑+9H2O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5B.5:5C.5:3D.5:82.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Y2-,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氧化性、④Y2-是还原产物、⑤Y2- 具还原性、⑥X2+具氧化性、⑦Y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⑥⑦C.②③④D.①③④⑤2.电子得失的分析及其守恒原理的应用一般有两种方法分析: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

[讨论]1.在一定条件下,锌与稀硝酸以5:12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A.N2B.N2OC.NOD.NO22.在化学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发生时,1molCu2+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是()A.1/5molB.11/5molC.2/5molD.1/3mol三、氧化剂、还原剂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根据具体反应来判断:同种物质的不同元素(离子)具有不同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如:HCl与活泼金属、MnO2(2)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具有不同的氧化性或还原性:(3)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性一种具体的物质在与不同的物质反应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氧化、还原性。

如:SO2与H2S、Cl2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利用周期表判断(2)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3)根据具体反应来判断(4)根据电化学原理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放电顺序等(5)一般同种元素的离子氧化性;高价离子>低价离子[讨论]1.常温下,下列反应都能向右进行:2W+X2=2X-+W2,2Y-+W2=2W-+Y2,2X-+Z2=2Z-+Y2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X-、Y-、Z-、W-中的Z-的还原性最强B.X2、Y2、Z2、W2中Z2的氧化性最弱C.2Z-+Y2=2Y-+Z2不能向右进行D.还原性X->Y-2.用X、Y、Z三种金属组成的合金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经一段时间后,合金的表面只有Y的化合物出现。

2024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新高考)

2024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新高考)

2024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新高考)[复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会用“单、双线桥”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及价态规律的应用。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1)判断依据: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本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相关概念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1)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的还原性比Al强。

应用举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KMnO4发生__________反应,HCl发生________反应,盐酸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生成1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答案KMnO4HCl Cl2MnCl2还原氧化还原酸2×6.02×1023(或1.204×1024)2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反应物指向生成物),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MnO2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H2O。

归纳。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NO2↑+2H2O。

归纳。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考点突破】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例如:方法点击为了方便记忆、快速解题可采用如下口诀: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升失氧、降得还”即反应后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后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剂性一致”即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其他相反”即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氧化产物。

)考点2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①非金属单质:如Cl2、O2、Br2等。

②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MnO2、KClO3、K2Cr2O7等。

③某些金属性较弱的高价态离子:Fe3+、Ag+、Pb4+、Cu2+等。

④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2)常见的还原剂①活泼金属:K、Na、Mg、Al等。

②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S2-、H2S、I-、SO2、H2SO3、Na2SO3等。

③低价阳离子:Fe2+、Cu+等。

④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H2、C、CO、NH3等。

方法点击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相遇时,一般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H2SO4(浓)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等。

Cl2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H2、SO2、-2SO、H2SO3等。

3HNO3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SO2、-2SO、H2SO3等。

3O2与金属、H2S、S2-、HI、I-、Fe2+、P、Si、H2等。

考点3 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规律1.依据反应式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口诀: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小于“剂”。

2.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依据反应条件的难易程度来判断。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三化学复习讲义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依据:电子得失相等,即化合价升降数相等。

2、原则:(1)质量守恒,(2)得失电子数相等,(3)离子方程式中电荷守恒。

3、步骤:①先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标出变化的化合价。

②列出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

③取最小公倍数,得出物质前系数。

④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整理,检验。

4、方法:(1)一般氧化还原――正向法、整体法例1 FeS2+ HNO3——Fe(NO3)3+ NO↑+ S+ H2O练习Cu2S+ HNO3——Cu(NO3)2+ H2SO4+ NO+ H2O(2)歧化反应、分解反应――逆向法例2 Cl2+NaOH ——NaClO3+NaCl+H2O练习P+Cu SO4+H2O——Cu3P+H3PO4+H2SO4(3)待定系数法多种元素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较复杂,可以用待定系数法。

设任一物质系数为一,另一物质系数为x,(若有第三种物质,系数设为y)以质量守恒及得失电子守恒立式计算,得各物质前系数。

例3 Ag NO3——Ag+NO2↑+O2↑(4)零价法某些物质的化合价较复杂,无法确定,可将这些元素的化合价均视为零价。

例4 Fe3C+HNO3——Fe(NO3)3+NO↑+CO2↑+H2O(5)有机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根据分子式,以C的平均化合价配平。

例5 CH2=CH2+KMnO4+H2SO4——HCOOH+MnSO4+K2SO4+H2O练习CH3CHO+ KMnO4+ H2SO4——CH3COOH+ K2SO4+ MnSO4+ H2O(6)缺项配平缺项一般为酸(H+)、碱(OH-)、H2O,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进行判断例6 MnO4-+ NO2-+ ——MnO2+ NO3-+ OH-练习As2S3+ H2O2+ ——AsO43-+ SO42-+ H2O(7)含未知数的方程式配平例7 S+ Ca(OH)2——CaS2O3+ CaS x+ H2O练习NaS x+ H+——Na++ S+ H2S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1、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即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的关系,列代数式求解。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7.根据物质的浓度大小判断 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浓度越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其 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弱。如氧化性:HNO3(浓)>HNO3(稀);MnO2能被浓盐酸 还原,却不能被稀盐酸还原。 8.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①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是电子流出的极, 正极是电子流入的极。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 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4.转化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 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及电子转移情况。 5.难易规律 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 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与还原性最强 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与氧化性最 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答案 (1)还原 (2)①溶液呈紫色,说明酸性KMnO4溶液过量,SO32- 能被其继续氧化 ②KMnO4溶液是用H2SO4酸化的,溶液中SO24- 不一定是氧化生成的 ③a.0.01 mol/L KMnO4溶液(H2SO4酸化至pH=0) b.取左侧烧杯中的溶液,用盐酸酸化后,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生成
(3)缺项型配平 这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特点是: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缺少某一种物质,一 般是反应介质,如酸、碱或水等。 配平技巧:先确定含有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根 据原子守恒或电荷守恒确定缺项物质,最后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化学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化学专题

考点13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本质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1)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即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即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注意:氧化剂与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的物质,也可以是同一种物质,如氯气与水反应时,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3)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性: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叫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物质失去电子的性质叫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注意:1.元素的化合价处于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一般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SO2中的硫元素处于其中间价态,所以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具有氧化性,能得电子,不一定是氧化剂,反之,具有还原性也不一定是还原剂。

(4)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后生成的对应产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后生成的对应产物。

注意: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产物可能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如碳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3.用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规律(1)内容。

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质量不变。

②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表现为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③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与产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2)应用:运用“守恒规律”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如用铜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其阳、阴极产物及转移电子关系式为:Cu2+~2e−~H2~2OH−。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__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__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得电子数*氧化剂物质的量=还原剂失电子数*还原剂物质的量本节考点: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的有关概念的理解。

2.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3.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有关得失电子守恒的应用能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的掌握程度及思维的推演和抽象能力等。

4.在高考中直接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题型在前些年常有出现,但近几年却几乎没有出现过,而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等题型为主。

5.氧化还原部分的内容每年高考都要考到,无一例外,但直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题在高考化学试卷中所占比重并不大,只占几分,一般不会超过十分。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例1、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A.SO2→SO3 B.HCl→H2 C.FeCl2→FeCl3 D.Fe2O3→Fe二、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3.根据反应:①I2+SO2+2H2O=H2SO4+2HI ②2FeCl2+Cl2=2FeCl3③2FeCl3+2HI=2FeCl2+I2+2HCl 可知:I-、Fe2+、Cl-、SO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I->Fe2+>Cl->SO2 B.Cl->Fe2+>SO2>I-C.Fe2+>I->Cl->SO2 D.SO2>I->Fe2+>Cl-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也应遵循“由强到弱”的规律,即反应式中的物质应符合“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4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C.H2O2+H2SO4=SO2+O2+2H2O D.2Fe2++I2=2Fe3++2I-2.根据元素周期表比较:同周期元素的单质(或原子)从左到右还原性渐弱,氧化性渐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主族元素单质(或原子)从上到下还原性渐强,氧化性渐弱。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3 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ClO-4 +8Cr3++8OH-===8CrO2(ClO4)2+ 3Cl-+4H2O
二轮专题复习
解析:选 B。CrO2(ClO4)2 中 O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l 元素的化合价为 +7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 0 可知,该物质中 Cr 元素的化合价为+6 价,A 错误;Cl 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HClO4 属于强酸, HClO4 将 CrCl3 氧化为棕色的烟 [CrO2(ClO4)2],部分 HClO4 被还原生成 HCl,HCl 也属于强酸,B 正确;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ClO-4 +8Cr3+ +4H2O===8CrO2(ClO4)2+3Cl-+8H+,19 mol ClO-4 中有 3 mol ClO-4 作为 氧化剂,被还原为 3 mol Cl-,8 mol Cr3+全部作为还原剂,被氧化为 8 mol CrO2(ClO4)2,故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8,C、D 错误。
高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考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
二轮专题复习
一、真题重现
1.(2023·高考全国乙卷)下列应用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1.〖2011上海〗(双选)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

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 ,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 碳酸钠转移的电子A 1mol N AB 22.4L 1molC 106g 1mol D106g2N A2.〖2011上海〗(双选)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 2 + SO 2 + 2H 2O===H 2SO 4 + 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 .2Na 2O 2 + 2H 2O===4NaOH + O 2↑B .4Fe(OH)2 + O 2 + 2H 2O===4Fe(OH)3C .2F 2 + 2H 2O ===4HF + O 2D .2Al + 2NaOH + 2H 2O ===2NaAlO 2 + 3H 2↑3.〖2012安徽〗NaHCO 3 + H 2 HCOONa + 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 .NaHCO 3、HCOONa 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 .储氢过程中,NaHCO 3被氧化D .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 H 2O 放出2.24L 的H 24.〖2012海南〗将0.195g 锌粉加入到20.0mL 的0.100mol·L −1MO 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 .MB .M 2+C .M 3+D .MO 2+5.〖2012上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 L 氨气完全反应。

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 A .11.2n /5V B .5V /11.2n C .22.4V /5n D .22.4n /5V 6.〖2012上海〗(双选)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储氢释氢2CuFeS2 + O2===Cu2S + 2FeS + 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C.每生成1mol Cu2S,有4mol硫被氧化D.每转移1.2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7.〖2013上海〗(双选)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 + 2KNO3===K2O + 5Na2O + 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40.0L N2(标准状况) B.有0.250 mol KNO3被氧化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 8.〖2014上海〗下列反应与Na2O2 + 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A.2Na2O2 + 2CO2===2Na2CO3 + O2 B.2Na2O2 + 2SO3===2Na2SO4 + O2C.2Na2O2 + H2SO4===Na2SO4 + 2H2O2 D.3Na2O2 + Cr2O3===2Na2CrO4 + Na2O 9.〖2014山东〗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CH3CH3 + Cl2光照CH3CH2Cl + HClCH2=CH2 + 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 Cl2 + 2Br-===2Cl-+ Br2Zn + Cu2+===Zn2+ + 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 2Na2O2 + 2H2O===4NaOH + O2↑Cl2 + H2O===HCl + 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10.〖2014全国〗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0.5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 mol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的范围:12a mol≤n≤56a mol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 mol11.〖2015海南〗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 + 3ClO-+ 4OH-===2RO4n-+ 3Cl-+ 5H2O。

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A.+3 B.+4 C.+5 D.+612.〖2015上海〗(双选)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 + 5O2==4NO + 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2Na + 2NH3===2NaNH2 + H2↑B.2NH3 + 3CuO===3Cu + N2 + 3H2OC.4NH3 + 6NO===5N2 + 6H2O D.3SiH4 + 4NH3===Si3N4 + 12H213.〖2015四川〗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14.〖2015上海〗(双选)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

在该反应中()A.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每生成1mol Na2S2O3,转移4mol电子D.每吸收10m3 SO2就会放出2.5m3 CO2(标况)15.〖2016上海〗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 + 4O2F2===SF6 + 2HF +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L HF,则转移0.8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16.〖2016上海〗某铁的氧化物Fe x O 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

x值为()A.0.80 B.0.85 C.0.90 D.0.9317.〖2016北京〗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

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18.〖2017北京〗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19.〖2017天津〗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20.〖2017海南〗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lO3-+ 2M3++ 4H2O===M2O7n-+ Cl-+ 8H+,M2O7n-中M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21.〖2016全国卷Ⅲ〗27(2) ①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 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

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 的烟气,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2016江苏〗20(3) 一定条件下,向FeSO4溶液中滴加碱性NaBH4溶液,溶液中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与Fe2+反应生成纳米铁粉、H2和B(OH)-4,其离子方程式为:23.〖2016全国Ⅰ〗27(4) +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2-7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4.〖2016全国Ⅰ〗28(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25.〖2016上海〗24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已知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6.〖2017江苏〗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已知:①NaClO溶液在受热或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如:3NaClO===2NaCl + NaClO3②AgCl可溶于氨水:AgCl + 2NH3·H2O Ag(NH3) 2+ + Cl− + 2H2O③常温时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3)2+:4Ag(NH3) 2++ N2H4·H2O===4Ag↓+N2↑+ 4NH4++ 4NH3↑+ H2O⑵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NO3也能氧化Ag,从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以HNO3代替NaClO的缺点是:。

21答案4NO + 3ClO-2+ 4OH-===4NO-3+ 3Cl-+ 2H2O22答案2Fe2+ + BH-4+ 4OH-===2Fe + B(OH)-4+ 2H2↑23答案Cr2O2-7+ 3HSO-3+ 5H+===2Cr3+ + 3SO2-4+ 4H2O或Cr2O2-7+8HSO-3===2Cr3+ + 3SO2-4+ 5SO2-3+ 4H2O24答案2NaClO3+H2SO4+SO2===2NaHSO4+2ClO225答案2OCN-+3ClO-===CO2-3+CO2↑+3Cl-+N2↑26答案4Ag + 4NaClO + 2H2O===4AgCl + 4NaOH + O2↑会释放出氮氧化物(或NO、NO2 ),造成环境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