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教学理论体系

合集下载

程翔老师《散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程翔老师《散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程翔老师《散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执教:程翔语文思维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培育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释问题.这个任务比较特别,是借文字和文章内容来培育学生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而这种抽象思维之格的形成与文字和文章所呈现的形象、情感、细节等又密切相关,因而语文思维教学在完成这项任务时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就比较特殊,与数学、物理、哲学、逻辑等学科的思维教学有着较大的差别。

下面我们以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理事长程翔的《散步》教学实录为例,看看程翔老师在面对初中生时是如何开展语文思维教学的。

一、在初中生(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思维之格开始了明显的发育过程,在这个特定的思维发育时期里,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要抓住这一特点,结合学科特征和优势,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对症下药,使初中生的思维得以健康的发展.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经验型的发展阶段,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因此程翔老师从生活中提取了一个情境,一组形象,既是讲课的一般导语,又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概括自己的抽象感受,从中培育学生的抽象感悟能力。

老师:我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咱们班的同学有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吗?请举手。

(学生举手)老师:请一位同学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我觉得和父母一起散步可以谈谈心,一家人有说有笑,即使父母批评自己,也不像在家中那么严肃。

老师:很好。

散步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它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叙事散文——《散步》。

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学生朗读课文)二、从初中开始,语文教师就要结合记叙文的教学对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进行初步的培育,具体讲就是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对形象材料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划分文章段落、归纳段意、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中心思想、认识写作特点、表明自己的观点等等。

程翔老师通过针对性较强的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人物的一言一行)寻找回答问题的依据,同时他还不断地引导学生在典型人物身上寻找典型的形象特征,使学生学会在形象中捕捉特定的意义.当然他还没有忘记培育他的施教对象对形象的感知能力,让他们用声音来准确地再造形象(见划线部分)。

北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翔

北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翔

北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翔: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追求——访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程翔编者按:很多人说,中学教师是万金油,什么都懂一点儿,什么都不精通,因为教师整天都在忙着备课、应付考试,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作研究。

做研究型教师,很多时候是空话。

当然,这不能成为教师放弃研究的借口,相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越应该去读书、去研究,甚至要实现对“研究型”教师的超越。

我们现在所谓的研究,注重的是教学技术。

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就不过是优秀的教书匠,还不能给予学生精神、人格上的极大影响。

教师还必须有“形而上”的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做文化之师,做有思想的精神导师。

所以,教师还要超越“专业成长”,谋求“精神成长”。

而教师实现精神成长的营养在丰厚的文化资源中。

为此,本版开辟“关注教师精神成长与文化素养系列”,探讨文化素养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敬请关注。

“至德为恕,上善若水,大爱无边”。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语文特级教师程翔在他备课本的扉页上,用毛笔写下这12个遒劲的大字。

在第二页上,他这样写道:“课程改革,由此开始;更新理念,探索佳径。

”与其说这是毛笔写就的备课本,不如说是文化浸泡的语文课。

程翔借以明志,要从文化传统中寻找现代语文教师的来龙与去脉。

前不久,他近百万字的学术著作《说苑译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进入古代文献领域,对于中学教师和文献研究来说都可能是一次“意外”,但是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却是一次重要收获。

语文在程翔这里,多了一个观察的视角。

程翔说,新时代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向着学者化教师的方向迈进,语文教师的最终目标是“文化人”,而学者是“文化人”的要素。

直追现代语文教师的文化传统“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自己语文教学的春水,语文教学的春水就是成为一个文化人,具备一个文化人的基本素养。

”程翔这样理解自己近30年来所从事的语文教学,“我做《说苑译注》,前后5年多时间,读了很多古书,这是个学习的过程,是文化素养提升的过程。

程翔阅读教学艺术及启示

程翔阅读教学艺术及启示

程翔阅读教学艺术及启示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介绍了程翔老师的阅读教学理念和阅读教学模式。

程翔老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从原始阅读产生原始理解然后进行产生后续理解的过程,他留给学生主动理解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到语文独特魅力。

学生通过原始阅读会生成对文本的原始理解,在课堂听老师讲解、与同学讨论、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理解进行修正产生后续理解,进而让学生实现基本理解,达到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

另外他还提出了阶梯式和问题导学这两种阅读教学模式,通过两种阅读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原始阅读;原始理解;后续理解;基本理解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经。

阅读活动是读者亲近文本的情感体验活动, 读者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入到文本创设的艺术情境之中, 感受作家内心的情感, 体验作家生活过的生活。

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生命在阅读理解中得以体现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唤醒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走进文本, 感受文本,接近作者的心灵, 与文本展开对话,并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陶冶心灵, 完善人格。

程翔老师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教学理念,他认为阅读教学就是按照从原始阅读产生原始理解再到后续理解的一个过程来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效果进而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他的阅读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他留给学生主动理解文本的时间,而不是被动的等待老师去解读。

程翔老师认为, 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应汲取体验美学理念中的积极因素, 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亲历亲为的生命体验活动; 另一方面又要在阅读教学中恪守语文学科特有的规律和原则, 持守文本, 让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对话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语文的独特魅力。

一、基本概念1.原始阅读他提出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原始阅读,原始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始阅读就是“素读”,是学生在没有老师任何指导和讲解的情况下展开的一种阅读,原始阅读让学生摆脱教师的讲解和教参的束缚, 重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语文教学九大流派

语文教学九大流派

语文教学九大流派拉萨市江苏中学语文组央珍1、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

特点:熏陶感染塑心灵。

其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有激情,对语文教育要“倾情”。

在教育学生方面,主张“只有丹心一片,才能心心相印”;在教学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要“教之以情,授之以趣”。

于漪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语文教学要讲出“美”来,悟出“巧”来,点出“活”来,练出“实”来。

情感派的重点区域是上海、辽宁。

2、导读派: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明为代表,特点是: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训练,把语文教学过程当作学生训练过程。

钱梦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是主线。

“何谓训练?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操作。

训练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师生协同活动过程。

”蔡澄清:“教学之道无他,求其善导而已。

”钱梦龙在“三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式”课堂教学结构: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其中自读课是导读的主要课型。

他构建了“导学五步教学法”: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代表作《导读的艺术》。

3、思维派:主要代表宁鸿彬。

特点:用创造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

提出为21世纪培养人才的未来教育观。

“创造性思维训练不是另搞一套,而是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听说读写活动,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课内的正常学习活动。

”在长期的实践中提出了“宁氏教学三原则”: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

三个欢迎: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三个允许: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

4、管理派: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

特点:将控制论、管理论运用与语文教育,把教育管理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教育能力。

程翔、王崧舟教学艺术比较

程翔、王崧舟教学艺术比较

程翔、王崧舟教学艺术比较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一大批优秀的老师蜂拥而出,而这其中就有程翔老师和王崧舟老师,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影响了一大批语文界的老师们,从教学的基本要素去研究两位老师教学艺术的异同点,不光有利于丰富教学理论,而且对于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

关键词程翔;王崧舟;教学基本要素;异同点不同的教师有着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名师们,他们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而事实证明他们的模式在一定的背景下去实施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十分有利的,作为一名师范生试着去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点,吸取借鉴有利的部分,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般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文便从以上四个方面来对程翔和王崧舟的教学进行比较。

一、教师的作用两位老师都是“文化人”,读书都非常的多,经常阅读文化经典和学术名著,坚守语文教育的文化阵地。

程翔老师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教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顿悟人生,带领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 在思维的天地间任意翱翔, 要把教师对人生的态度,对人类价值理性的思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他反对少数语文教师“只为鱼, 轻视钓”的做法,主张“钓胜于鱼”。

关于这一点王崧舟老师也十分赞同,也就是说两位名师都认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主导作用,这里的“导”指的是引导和指导,是一种方法上的导向和学习上的指引。

而且老师一定要提前备课,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够游刃有余,调控好课堂方向。

二、学生的作用从学生这个要素来说,两位老师都非常尊重学生,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能与学生进行很自然的互动,课堂气氛都非常地融洽,给学生以很好的学习氛围。

程翔老师是中学语文教师,他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课堂上要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

例如他在阅读教学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即原始阅读,原始理解和后续理解的这样一个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程翔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解,他认为阅读教学中原始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不可删除的一部分,而且老师的阅读教学应该将学生的原始理解作为逻辑起点,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

应该向程翔老师学什么

应该向程翔老师学什么

应该向程翔老师学什么——参加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程翔老师课堂教学艺术报告会有感4月20日,全区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验中学阶梯教室里聆听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程翔老师课堂教学艺术报告,尽管一天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但丝毫没有阻挡住老师们对程翔老师的仰慕与敬仰。

听了程老师两节示范课,一下午的精彩报告,我在理想课堂中所产生的困惑,顿有拨云见日之感。

程翔老师一天的讲评做,就像春风拂面,心灵受到了洗礼,内心沉淀了一种对语文教学的厚重感。

听了程翔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报告会,该向程老师学什么呢?一、学习程翔老师扎扎实实教语文的理念程老师是大“家”,上午两节示范课,给我的印象最深得是程老师平易近人,课堂上和蔼可亲始终把自己放在学生中间,扎扎实实地教学生学语文,不求花巧,不刻意雕琢,重视学生在反复朗读基础上对课文的原始理解。

他教《孔乙己》,没有富丽堂皇的导入,没有对课文精彩的旁白,认认真真让学生读书十分钟,一个“你读了这篇课文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你喜不喜欢这篇课文?”,就把学生引入了对课文的原始理解之中,又在学生的回答中,了解了学生对课文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完成了从整体感知到精彩段落的品位,巧妙地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旨。

学生在轻松的氛围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程老师扎扎实实教语文理念还表现在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扎实坚守上,讲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让学生深刻理解“唯一”的含义后,要求学生划下、圈点出来,这种勾画、记录、圈点、批注的教法,上出了语文课浓浓的语文味。

让我们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源。

二、学习程翔老师将育人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书是为了育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职责。

国家教委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足以看出育人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让学生先学会做人,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程老师的课将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时刻关怀学生心灵的成长。

他教《孔乙己》,从最初的原始理解到课文精彩段落的品读,到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始终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对待像孔乙己这样不幸的人;他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分析邹忌是个有自知之明,善于自我反思的人,引导学生时时进行反思:在大家追捧中不要迷失了自我,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教有学理的语文

教有学理的语文

教有学理的语文——访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程翔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同时担任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本报记者杨桂青教过多年语文之后,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程翔慢慢领悟出:“语文老师必须站在文化的制高点来教课文。

”这是一位语文教师三十多年从教经历中“修炼”出的文化自觉。

秉持着这种自觉,他努力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追求有灵魂的教育,教有学理的语文。

秉持语文学科的文化自觉“语文”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个简单的发问,促使程翔“逆流而上”,找到“语文”的源头。

经过研究各种史料,程翔发现,“语文”一词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

清王朝在惨败中吸取教训,开展“洋务运动”,开办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于是有了“洋语”、“洋文”,简称“洋语文”。

因为这段屈辱经历,程翔深刻感受到,“语文”一词先天带有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意味。

1903年国粹派代表邓实写道:“故一国有一国之语言文字,其语文亡者,则其国亡;其语文存者,则其国存。

”在现代语文学科的形成过程中,叶圣陶起了重要作用。

程翔说,“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后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被迫搁浅。

”建立语文学科,是叶圣陶的一贯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又一次提议改革“语文”科,被当时华北人民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

一部曲曲折折的语文教育史,让程翔体会到,“作为学科的…语文‟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统一的语言文字,历来就是民族团结的纽带。

”因此,上都德的《最后一课》时,程翔反复提醒学生理解韩麦尔的话:“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程翔说:“母语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整体记忆,丢掉了母语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程翔老师的语文阅读教学智慧研究

程翔老师的语文阅读教学智慧研究
一、注重学生的原始阅读与原始理解
程老认为原始理解就是:学生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扰的因素下,完全自主地在进行阅读,对文本进行最原始化的文字上的阅读。而阅读教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让学生进行原始阅读,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程老提到如今多媒体手段非常多,应用也比较广,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格外警惕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是否尊重了学生对于文本的原始阅读。有一些老师,特别是年轻的老师,一上课就使用大屏幕播放课件,各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都用上,可是一番操作之后,学生并没有接触到文本,这样是违背了阅读教学的规律的,是对学生的一种不尊重。所以程老在这里明确的提出来,我们阅读教学,阅读理解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安排学生认认真真地接触文本本身,去阅读文字本身,我把它叫做原始阅读。
二是当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会出现了不一致。当一篇专业性很强的文章或者是科学性文章出现在语文课本中时,教师要来重新确定这篇文章的语文功能,发挥出文章作为语文课本的工具性功能,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一个语文老师,他的作用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他能够准确的把握一篇课文的语文的方向,他能够比较清晰的、准确的给一篇课文定位,这个定位就是确定她的语文功能。
三、学生最终达到基本理解
课堂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实现基本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慢慢提高。程老认为基本理解有两个标准:一是理解必须能够在文本的客观面貌中找到依据;二是长期以来,广大的读者,特别是那些专家学者,对这个文本的理解达成了高度的共识。但基本理解不是唯一理解,它可以是多种理解。例如;对《孔乙己》这篇文章矛盾先生与鲁迅先生理解是不同的,但没有对错之分。基本理解也不是绝对理解,它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一个文本一旦诞生,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读物之后,它就不属于作者本人,而是属于广大的读者,属于这个时代,因此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也会影响人们对于一个文本的解读而发生变化。

语文名师程翔教育思想探析

语文名师程翔教育思想探析

2019年第1期文史天地实践探索语文名师程翔教育思想探析冶兰香摘要:语文名师程翔在近36年的从教经历中,由教学实践走向教育科研,并从中认识和总结出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时形成了影响其语文教学的相关理论。

本文从站在文化制高点教书、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语文教师要成为多媒体三个方面探析了程翔语文教育思想。

关键词:程翔;教育思想;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语文名师程翔在近36年的从教经历中,历经初、高中两个学龄段,由教学实践走向教育科研,并从中认识和总结出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时形成了影响其语文教学的相关理论。

以下从站在文化制高点教书、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语文教师要成为多媒体三个方面阐述程翔语文教育思想,探析其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普适性经验。

一、站在文化制高点教书程翔说过:“语文老师必须站在文化制高点来教课文。

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就字讲字,就义讲义,就很单薄。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被灌输的机器。

程翔认为,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文化人,提出要“构建语文文化学”。

语文教师自己是文化人,在文化中潜移默化“语文式的栖居”,博采众长,成为一个杂家,天文、地理、气象、物候、生物、美术等自然科学知识需要略懂一二,对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文化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也需要有所关注。

了解或习得这些方面的知识不是要在学生面前体现自己的知识渊博,获得学生的喜爱,而是运用这些知识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去学习语文,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

二、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程翔认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视野和情怀,用自己的情感、情怀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让学生勇敢面对人生,战胜困难挫折、艰难险阻,不在精神上依赖别人。

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让太阳照射自己的同时,也引导学生照亮别人,给别人温暖。

程翔当班主任期间,一次整顿班级纪律时,组织学生评出了班里面纪律最差的一名学生,且把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以后这件事成了程翔心里的疙瘩,自此程翔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急着指责过错,而是用倾听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谅解错误行为产生背后的原因,时常反思自己教的时间多于学生学的时间,对学生不够严格。

论程翔的语文三层级阅读教学发展目标

论程翔的语文三层级阅读教学发展目标

论程翔的语文三层级阅读教学发展目标程翔的语文三层级阅读教学发展目标包括:
一、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把握文章内容、正确运用文章言语、发现文章主旨隐含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树立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不断深入和发现真实世界中多重情感、逻辑思维和文化意义;
三、培养文化意识:从阅读中学会思考,开拓思维,扩展文化视野,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文化价值和价值取向,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所展现的文化。

四、增强自觉性:从阅读中学会反思,引导学生自觉地发现和指出自身的文化、逻辑和世界观的差异,也就是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发现自我,让学生有一个自觉的态度去面对当下的语言、文化和世界的差异。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以三位名师教《老王》为例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以三位名师教《老王》为例

如何对一篇课文的教学 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我们 看看佘
映潮、 黄玉峰和程翔三位名师是怎样教学 《 老王》 的。
式。 余老师采用的是递进式。 从形式上看, 四个话题从第一段 到最后一段, 是递进式。 从逻辑关系上看, 也是递进式 : 第一


聚 焦鉴赏 能力的培养
段是整篇文章人物介绍、 时空拓展、 事件安排、 气氛营造的统
开讲 , 到收 束 , 中心 明确 , 点 突 出 , 密 整饬 , 净利 落 , 重 严 干 很 好地达 成 了教学 目标 。
教材里的文学作品有很多都适合从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来
三位名师对 《 老王》 一文的解读不同, 教学 的切入 点不
同, 学处 理 也 迥异 , 教 但有一 点是 共 同的 , 那就 是都 以课 标 为
高中课明显不同, 余老师和黄老师的教学设计针对高中生的能 力培养目标 : 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程老师的则针对初
中生的能 力培养 目 : 标 质疑和 理 解能 力, 所 达 到的课 堂 效 果 但
却是一致的——环节简明, 中心突出, 高效率完成课堂教学 目 标。 究其原因, 程老师同样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其整合的 连接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要求之一
和学情, 程老师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 将教学内容归拢于 “ 疑
与解 疑 ” 的教 学主 题 中, 引领 着学 生 逐步 走 向文本 的 深处 。 教 学 过 程大 致 如下 : 老师 交代学 习的方 式和 任 务 , 即采 用小组讨
论交流的方式学习《 老王》 组长组织讨论: 。 阅读这篇文章有哪
三、 聚焦 质疑和理 解能力的培养
程翔老师教学 的对象是初二的学生。 针对初中生的特点

程翔教学理论体系

程翔教学理论体系

程翔,男,1963年生。

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曾应邀去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地讲学。

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标教材的编写工作,被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

已出版《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播种爱心》等多部专著。

程翔是继名师于漪、欧阳代娜之后活跃在语文教坛上的“情感派”代表人物。

多年来,程翔老师在语文教学领域一路探索,一路收获,不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饱满激情著称的艺术风格,而且在理论研究方面也积极探索,多有建树。

特别是近年来他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究,无不透射出扎实稳健的理论功底和博大宽广的教育人格。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关乎学生生命成长的一个永恒话题。

自新课标颁布以来,西方体验美学中“体验”理念的融入,一方面给阅读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态教育环境下的绿色生机;一方面也使传统阅读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程翔老师本着长期以来对语文教育真谛的执著追求,以一种雍容大度,兼容并蓄的教育情怀,对新形势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展开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并以一种冷峻而深邃的理论视角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理念进行了全新的思考和阐释。

程翔老师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应汲取体验美学理念中的积极因素,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亲历亲为的生命体验活动;另一方面又要在阅读教学中恪守语文学科特有的规律和原则,持守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对话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语文学科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本色。

他的这一独到见解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提出了存在于阅读教学中的“原始理解”与“后续理解”两个重要概念。

程翔老师认为,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文本自主体验下的生命活动来实现认知和精神的双重建构。

即一定要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文本生成原初生命体验下的“原始理解”,继而再通过教师适当的指导和讲解来获得再度体验下的“后续理解”,这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生命成长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历程。

程翔谈语文教学

程翔谈语文教学

对于许多语文老师来说,如何能把一节语文课上的生动活泼,发人深省,想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如何能把上语文课当作一种期盼与喜好,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想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么个令人头疼的语文教学,却可以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教师。

现在,我们就来听听,作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的程翔老师,在他从事语文教学数十年来,是如何理解、如何对待语文教学的。

程翔简介:语文特级教师,北大附中副校长。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20多年,致力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曾获全国首届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发表论文50余篇,有专著《语文教改探索集》和《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问:程老师,您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何看法?答:就从我的读报所感谈起吧。

《中国教育报》曾经刊登了沈致隆先生采访加德纳的一篇文章,文中写加德纳不明白中国人何以对“多元智能理论”如此感兴趣,加德纳说自己并不是一个教育家。

国人对“多元智能”的理解有些简单。

由此我想到,以此来比附我们对新课标的理解,或许是恰当的。

新课标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高潮,有点搞运动的味道。

新名词满天飞,洋术语到处跑,我初步感受到了毛泽东写《改造我们的学习》时的心情。

这种现象既说明了我们对母语教学的浅知,也暴露出我们缺乏自信、底气不足。

问:您能否结合具体事例来谈一谈?答:可以。

一节语文课,没有读书声,学生不接触语言文字,只是在搞什么讨论、交流,名日“自主、合作、探究”。

这样上课,学生的语文基础如何奠定?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自主、合作、探究”岂不成了空中楼阁?语文课上,课件很精美,教师没有板书,学生不写汉字,主要精力全用来观看大屏幕。

这究竟是语文课还是影视文学欣赏课?教师不引导学生推敲语言运用之妙,而把精力用在验证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上,这是语文课还是锢砜?如果我们的改革改掉的不是缺点而是优点,那么我们的改革究竟还有什么意义?问:您是不是说新课标的理念不切实际?答:新课标的理念很好,我学习后受益匪浅。

浅谈程翔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以其阅读写作视频为例

浅谈程翔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以其阅读写作视频为例

浅谈程翔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以其阅读写作视频为例摘要:阅读与写作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梳理语文名师程翔老师的阅读与写作模式,谈谈自己的一点启示,从而为一线语文教师的阅读、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阅读教学模式;写作教学模式;启示一、阅读教学的视频的主要内容程翔老师的阅读教学视频主要讲了两个大的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阅读教学当中基本理解的阅读教学模式,它包括原始阅读,原始理解,后续理解,基本理解这几个层次。

二是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它包括阶梯式的阅读教学,作者意与读者意,批判式阅读,问题导学模式。

(一)阅读教学当中基本理解的阅读教学模式1.原始阅读:学生自主对文本进行最原始化的文字上的阅读,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拿到一篇文章学生自己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

保证学生的原始阅读,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原始阅读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删除。

2.原始理解:是指建立在原始阅读上的,对文本的最初始化的理解。

一个教师的阅读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原始理解开始。

课堂上,应该将学生的原始理解作为逻辑起点。

而原始阅读的意义就是为阅读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原始理解一定会存在不正确的理解,所以这时候后续理解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3.后续理解:是指建立在原始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达到实现对文本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种种有益的探索,种种理解的过程。

后续理解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三种不同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后续理解,分别是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其他代表性的观点,教师讲一讲自己对这个文本的个性化理解。

后续理解的生成效果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在以后阅读中能力的提高。

1.基本理解:课堂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会实现基本理解。

它有两个判断标准:一是理解必须能够在文本的客观面貌中找到依据;二是长期以来,广大的读者,特别是那些专家学者对这个文本达成了高度的共识。

“教有学理的语文”的应有之义——由程翔老师在福州的讲学谈起

“教有学理的语文”的应有之义——由程翔老师在福州的讲学谈起

2021·02在新课标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一线教师要努力做好核心素养培植的转化工作,将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四核素养理念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点”。

但如何转化,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基于此,文章以程翔老师福州讲学为契机,从阅读素养与写作思维两个“教学点”,结合程翔老师的课堂作品与笔者自身的教学课例,思考转化的具体途径。

摘要关键词语文的学理;阅读素养;写作思维;目录词;脉络句一、缘起2020年11月14—15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程翔莅临福州讲学。

笔者聆听了两节现场观摩课。

第一节是选自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复活》的小说阅读课,第二节是给高三学生上了一节《说“曲”》的写作指导课。

程翔老师的课如太极拳,行云流水,臻于化境,似乎没有一个学生不在积极参与学习,似乎没有一个学生不在思考表达,所得显然;在座听课教师如沐春风,豁然明朗,陶醉喜悦!这不由引起笔者作为一名在高中语文教学耕耘廿载一线教师的思考。

课后,笔者认真研读了程翔的自选集《我的课堂作品》,[1]研读揣摩选集中关于高中语文经典名篇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

初读有些许遗憾,觉得名师写在纸上凝固的课堂作品远不如留在记忆里鲜活的课堂教学来得生动有趣有料。

但亦由此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生成,才是一节课的灵魂。

另从收录的十来篇高中经典篇目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来看,程翔似乎也没有什么显而易见、一以贯之的主义或主张,但笔者曾关注过其治教格言:做有灵魂的教育,教有学理的语文,当有骨气的教师。

从“教有学理的语文”这点来看,这本书中辑选的课例或是论文,倒是显而易见、一以贯之的。

一、“目录词”与“脉络句”的学理彰显(一)“目录词”在阅读素养培植中的要义教有学理的语文,这里的“学理”是何意?“学理”在辞典中的释义之一种是:科学上的原理或法则。

迁移到高中语文教学,笔者妄自揣度,可否将其理解为一种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与适切方法?于教师而言,或是教师教学语文可资遵循的依据?阅读的学理是什么?一是必须阅读文本,二是尽量读懂文本。

特级教师程翔:语文课该怎么上

特级教师程翔:语文课该怎么上

特级教师程翔:阅读课应该怎么上阅读教学的学理是什么?第一,汉语学原理;第二,阅读学原理;第三,文艺学原理;第四,语言学原理;第五,教学论和课程论原理。

最初,我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很狭窄,以为阅读教学就是理解字、词、句、篇。

后来,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思考,我逐渐掌握了一些学理。

我在备课时经常问自己:我要教给学生什么?为什么教这个内容?我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比如,刚参加工作时,我教的第一篇课文是《荷塘月色》,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朗读课文。

谁来朗读?当然是我自己了。

我喜欢朗读,得过奖,常以此为荣。

我朗读完,学生鼓掌,我洋洋得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就陶醉在这种浅薄之中,不懂得教师是干什么的。

后来,我明白了,我自己读得再好,学生不会读,教学是无效的。

于是,我就把第一个环节改成学生读课文。

学生读得不理想,字音都读错了,不要紧,正好给他纠正嘛,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有发展提高。

学生实在不会读,我才示范一下。

我发现,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的提高是很快的。

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一句“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要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学生读不出味道来,我就启发学生,发音时“咬牙切齿”能表现对敌人的恨,“烧”这个字的字音应该从牙缝里发出。

学生马上就明白了,咬着牙读“烧”字,效果好多了。

教师不要炫耀自己,而是要让学生锻炼。

学生出错不可怕,学生的错,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我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先让学生读课文,读完后我问学生,喜欢这篇课文的举手,只有三五个学生举手。

我叫一个说不喜欢的学生说一说理由,他说了一大堆理由。

我才明白,原来学生不喜欢,这怎么教呢?于是我就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得先吊起学生的胃口呀。

两节课下来,学完了,我又问学生,喜欢的举手,结果都把手举起来了。

学生发生了变化。

阅读教学的专业性是很强的,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语文课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听懂的。

我在实践中明白了这样的学理:一篇文章从“自然文本”变成“教学文本”,必然承担一定的语文功能,体现“课文”的本质特点。

浅谈程翔的语文教育理念及其对“卓越教师”计划的启示

浅谈程翔的语文教育理念及其对“卓越教师”计划的启示
二、 重视 建构 卓越语 文教 师 的多元 素养 1 . 认 同 与敬业 是语文 教 师成功 的动 力 成功 的语 文教 师必 须有 教 师职业 认 同感 。如 美 国的罗 伯特 ・ 希斯 ( R o b e r t H e s s ) 博 士所 说 , “ 我做 的这项
工作 直接 影 响我们 国家最 重要 的资 源 , 即我们 孩子 的生 活 ……” 对 平 民家庭 的孩 子来 说 , “ 教育 是他 们 拥 有一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7 6 0 2 ( 2 0 1 5 ) 0 5— 0 1 2 9—0 3
自1 9 9 7年英 国颁 发 《 卓越 的学校 》白皮 书 开始 , 培 养卓 越教 师 日渐 成为 英 、 美、 德、 澳 等发达 国家 的共识 。
近年来 , 中国的教师教育改革也逐渐走 向“ 卓越” 。2 0 1 0年开始 , 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试点实施“ 卓越教师 、 卓越 工程师 、 卓越医师和卓越律师” 四大人才培养计划 , 简称“ 卓越计划” 。其中, “ 卓越教师计划” 旨在培养具有深 厚文化底蕴 、 扎实专业知识 、 先进教育理念 、 高强实践能力 、 崇高职业道德 、 宽阔国际视野 、 多维创新能力等多 元 素养 的优 秀 教师 。 程翔 ,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特级语文教 师, “ 国培计划 ” 首批专家 , 现任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 事长 、 中 国教育 学会 中学语 文教 学专 业 委 员会 常务 理 事 、 北 京 大学 “ 语 文 教 育研 究所 ” 兼职研究员 、 人 民教 育 出版社教材编委 , 在《 中国教育报》 《 教育研究》 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出版《 程翔与语文教学》 《 说苑译注》 《 语
文人生》 等专著 1 O 余部 。作为一名卓越的特级语文教师 , 程翔语文教育理念的科学性 、 文化性 、 民族性 、 多元 性、 前 瞻性 、 人 文性 和 实践性 等 特色 , 对“ 卓 越 教师 ” 计 划 中语 文 教师 的思想 具 有启 发 性 , 其 源于 一 线教 学 的 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翔,男,1963年生。

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曾应邀去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地讲学。

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标教材的编写工作,被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

已出版《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播种爱心》等多部专著。

程翔是继名师于漪、欧阳代娜之后活跃在语文教坛上的“情感派”代表人物。

多年来,程翔老师在语文教学领域一路探索,一路收获,不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饱满激情著称的艺术风格,而且在理论研究方面也积极探索,多有建树。

特别是近年来他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究,无不透射出扎实稳健的理论功底和博大宽广的教育人格。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关乎学生生命成长的一个永恒话题。

自新课标颁布以来,西方体验美学中“体验”理念的融入,一方面给阅读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态教育环境下的绿色生机;一方面也使传统阅读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程翔老师本着长期以来对语文教育真谛的执著追求,以一种雍容大度,兼容并蓄的教育情怀,对新形势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展开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并以一种冷峻而深邃的理论视角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理念进行了全新的思考和阐释。

程翔老师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应汲取体验美学理念中的积极因素,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亲历亲为的生命体验活动;另一方面又要在阅读教学中恪守语文学科特有的规律和原则,持守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对话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语文学科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本色。

他的这一独到见解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提出了存在于阅读教学中的“原始理解”与“后续理解”两个重要概念。

程翔老师认为,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文本自主体验下的生命活动来实现认知和精神的双重建构。

即一定要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文本生成原初生命体验下的“原始理解”,继而再通过教师适当的指导和讲解来获得再度体验下的“后续理解”,这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生命成长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历程。

其次,强调了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言语体验和审美体验的教学理念。

程翔老师指出,在学生与文本展开倾情对话的过程中,应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心理特征穿透文本的言语符号外壳,沉入作品,与文本在意蕴中咀嚼,在文化中品味,在想象中驰骋,在情感中互融,在精神处共生。

要使学生以瞬间的生命体验来领略汉语博大精深的文化韵致,获得母语文化的精神滋养,受到民族情感和智慧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文化育人”的目的。

最后,提出了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持守文本和尊重文体的教学原则。

语文是唯一以语言材料构筑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融入全球化进程,一方面还要保持民族特色。

因此,在阅读活动中切不可忽视对语文文本和语文文体规律的体验学习。

唯有这样,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在中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教学观念的碰撞和交融之中,既有所开拓,又不失民族文化本色,从而真正达到“人”“文”合一的理想化教育境界。

程翔老师的阅读教学思想是新形势下在母语文化视野中对中西方阅读理念做出的一次科学整合。

透视程翔老师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挖掘他思考问题的理论根源,无论是对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者还是对于一线的教学实践者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以下,我们就程翔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提出的“原始理解与后续理解”“言语体验与审美体验”“持守文本与尊重文体”这三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一、原始理解与后续理解“理解”是现代解释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正如德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所说:“理解的本质在于,它不仅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情感、理智的交流,它就是我的存在、我的存在方式。

它带动着我的意识和我的原始活力中的全部无意识去追逐新的生命。

”[①]可见,理解是文本意义生成的前提,是关乎人类生命体验的精神[②]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程翔老师就非常重视阅读活动中学生理解的生成,它以游览胜景中的“自游”和“导游”作比,将学生的理解活动分为了“原始理解”与“后续理解”两个阶段,并强调二者在阅读课堂上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一)原始理解:“自游”下的亲身体验原始理解是指学生对课文进行原始阅读后的一种理解状态。

它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在阅读教学中,程翔老师提倡以“素读”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文本原始理解的生成。

“素读”即原始阅读,是学生在没有老师任何指导和讲解的情况下展开的一种“零阅读”。

在此过程中,学生以自身原始积累的经验与文本展开倾情对话,用充满灵性的敏锐“触角”去初步感知语文文本的生命厚度。

提倡“素读”,对文本进行原始理解,是让学生有机会摆脱教师的讲解和教参的束缚,在“自游”的状态下与文本展开自由亲近的对话,并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规划自己脚下的起跑线,不断寻求超越课堂讲解的“理解与自我理解” 的生成。

这一过程,教师要放开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亲身体验。

德国解释学理论学家伽达默尔说:“在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就是生命。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可以贯通人类由“此在”接近“彼在”的鸿沟。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了在阅读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以教师的单方面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

这实际上也是在强调学生自主体验下原始理解的生成。

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打破传统阅读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读书的时间充分交给学生;要彻底转换视角,把语文文本看作是“生命活体”,把学生的阅读看作是带有原始冲动的生命体验历程。

尊重学生的原始理解,就是让学生拥有一次自砺的机会,不管学生的原始理解是多么的肤浅和幼稚,教师都不能轻易的否定。

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带着这种原初体验下的全部理解内容,去追逐文本中新的意义的生成。

(二)后续理解:“导游”下的感悟升华后续理解指学生在课堂听老师讲解、与同学讨论、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在感悟体验的过程中对原始理解的修正结果。

修正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如果说原始理解是一个点的话,那么后续理解就是一条线。

程翔老师认为,“后续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对于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教授鲁迅的作品,单凭学生的原始理解,远远不能真正领悟文本的意义,甚至连基本意思都弄不清。

这时教师的讲解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在教师“导游”的讲解下,学生的感悟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生命体验。

学生的后续理解具有过程性的特点。

这里,伽达默尔“效果历史”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理解始终是在历史中进行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在与读者“生命状态的对话”中生成的,而且文本意义的生成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次的对话。

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一段文本的真正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

学生由原始理解走向后续理解的过程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小时,甚至是几天几夜。

此间,教师仍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感悟,不必强求学生去接受一时无法理解的观点。

因为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自然而然地会逐步加深。

尊重学生的独特生命体验,还原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然之道,这也恰恰体现出了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度人文关怀。

程翔老师指出,学生后续理解的过程性特点,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来看待阅读教学。

即要把阅读看作是学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课堂看作是学生生命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恰恰体现了当前“课堂生命观”的教育理念。

正如程翔老师所说,课堂阅读教学并不是在寻求“标准答案”上分出贤愚智拙,更不是以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前程的明暗顺逆。

阅读教学说到底,是学生个性生命在阅读理解中得以体现的过程;是活生生的少年,鲜活的思想,鲜明的个性体验与教师和传统文化的交汇碰撞过程;是过去和现在、未来的交流、较量的过程。

学生由原始理解向后续理解的过渡中,没有绝对的高下,更没有权威的神灵。

有的只是师生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启发。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铭刻下来的往往不是教参奉送的答案,也不是教师讲解的结论性内容,而是学生通过自身生命体验获得的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与惊喜,是与文本在共鸣处感受到的情感的喷薄与颤栗。

这也正是语文阅读课堂独有的生命魅力所在。

二、言语体验与审美体验西方体验美学认为:“阅读即体验,体验即意义。

”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的体验中生成的,体验是阅读活动的本质所在。

新课标“体验”理念的融入,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语文文本是用诗意语言凝铸而成的精美艺术品,其中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和坚不可摧的文化精神是以一种“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状态潜匿于文本的言语世界与审美世界之中的。

因此在阅读活动中必须通过学生对文本进行主体性参与下的言语体验和审美体验,才能品得母语文本的文化情感,领略母语文本的文化韵致,从而使语文学科独有的弥合文化断层的人文功能发挥到极致。

(一)言语体验:诱发情感,品味韵致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每一个字都源远流长,每一个音符都悦耳动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她为载体,团结和睦的中华大家庭靠它为纽带。

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化的结晶,学生亲近语言的阅读活动就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

此中,学生用一颗善感而睿智的心灵去触摸母语幽美的文化外形,和自己熟知与喜爱的“伙伴”默默交流感情,说着悄悄话……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握紧“语言”这个总抓手,引领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诵读吟咏和涵泳鉴赏等言语体验活动,穿透文本表层语象世界,进入文本深层语义世界,从而细细品味蕴蓄其中的母语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

1.诵读吟咏:诱发母语民族情感诵读吟咏是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论语》中就有“诵诗三百”的记载,《荀子·劝学》也把为学之术概括为“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并要“诵读以贯之”。

语文文本是一个有声的生命存在,它将浓厚的民族文化情感潜匿于静止的文字符号之中,学生诵读体验的过程便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将无声藏情的语言转化为有声溢情的语言。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语文文本中特有的音韵美和内在情感才能跃出纸面,驻于心间。

学生才能在悦耳动听的音律节奏中融入意境,生出感情。

程翔老师酷爱朗读,他善于在课堂上范读引情,以情激情,这也是他形成“情感派”教学风格的一枚鲜明印记。

在谈及语文教师的朗读素质问题时,程翔老师说道:“无论是优美抒情的散文,还是曲折生动的小说,无论是平实的说明文,还是激昂的议论文,无论是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还是一则简明扼要的广告,语文教师读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都要处理得恰到好处。

”语文课堂是真情流露的场所。

在阅读课堂上,程翔老师常常用饱含激情的语调把学生带入到作品境界之中,让他们获得身临其境的生命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