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实验室建设与工作管理的思考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79379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4.png)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摘要:实验室是进行质检、教学、科研的主要基地,其管理工作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实验室的建设、关系着产品质量与科研成果等方方面面。
所以,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是当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新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能发挥实验人员积极性又能确保工作质量的目的。
要明确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充分调动相关方面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从而使实验室管理更加规范。
在设备维护和管理方面,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达到岗位标准要求。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思考引言科学、公正、诚信、责任是认可实验室的核心价值观,科学、规范、协调发展是认可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
面对新时代实验室发展,企业通过不断优化完善体系,从制度建设、流程再造、多体系融合等多方入手、多措并举,以系统思维推进体系各项管控落地,持续推进新时代实验室建设,不仅切实保证了企业实验室技术与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而且持续为生产制造、科研、高校等提供优质的产品检测服务。
1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实验室在人才的培养体系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更好地指导人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人才提高相应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人才教育理念一直在持续更新,实验室的建设是创新性和实践性结合较紧密的一项工作,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人才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也可以使人才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得到更好的激发,提高相应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因此,实验室作为培养人才以及发展科学技术的主阵地,不仅能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发挥实际作用,还对科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长远影响。
2内外部环境分析2.1装备质量检测及多合一认证认可新要求国家层面不断强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专业手段的持续建设,装备质量建设基础亟待进一步夯实。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修订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实验室认可相关准则规范等,法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不仅须确保法规标准落实落地,还要将要求融入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行为规范中,对实验室提出更高要求。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e6ab8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2.png)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实验室作为科研与教学的重要场所,对于各类学术机构和企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直接关系着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对于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建设、安全管理和设备运行三个方面探讨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一、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是实验室工作开展的基础,它关系到实验室的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
在实验室建设中,首先要确定实验室的规划和布局。
实验室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实验室的功能区域,如样品处理区、仪器设备区、实验操作区等,保证实验室的各项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合理的布局可以节约空间,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实验效率。
在实验室建设中,设备的选购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需要确定需要购置的设备种类和数量,然后要选择具有品牌信誉和良好质量的设备,保证实验室的科研和教学质量。
在设备选购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从而降低实验室的运行成本,保护环境。
实验室建设中的安全防护也是不容忽视的。
实验室应该设置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安全出口和应急设施,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生产。
二、实验室运行管理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是实验室日常工作的保障和动力。
在实验室运行管理中,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实验室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科学的管理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责分工,明确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在实验室运行管理中,人员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
实验室应该建立健全的人员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
要规范实验室人员的行为规范,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秩序。
设备运行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实验室应该建立设备台账和定期检测维护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在实验室运行管理中,信息化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d57e07e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a.png)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必须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加强工作。
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基础。
实验室建设包括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
硬件设施包括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仪器和设施等,应该按照科研和教学需要进行完善和更新;软件环境包括实验室内的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室规范和流程等,要注重完善制度和管理。
加强实验室管理是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关键。
实验室管理涉及实验室内人员、资金、设备、实验品等多个方面,要确保实验室的有序运行和高效使用。
要加强人员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分工模式,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要加强资金管理,科研经费要按照规定使用,遵循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要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优化使用,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更新。
要加强实验品管理,规范实验品的存储和使用,确保实验品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要加强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意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生产。
要建立和健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加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要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可以采用实验室管理软件,实现实验室管理的全程化和电子化。
要加强实验室的国际化合作,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和交流,提高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对于保障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的建设,注重人员、资金、设备和实验品的管理,加强安全防护和质量管理,借助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推动实验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对我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意见
![对我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372c9a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b.png)
对我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意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实验室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我院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意见,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我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
我院应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实验室设备是支撑科研与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至关重要。
我院应建立健全的设备更新机制,及时淘汰老化设备,引进先进的新设备,以提高实验室的科研能力。
同时,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实验室管理应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
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首要任务。
我院应制定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加强对实验室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加强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与合作。
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提高实验室效益的关键。
我院应建立起资源共享的机制,鼓励实验室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科研难题。
同时,与企业、其他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实验室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培养与管理也是关键。
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院应重视实验室人员的培养与引进,并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同时,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激发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我院应注重实验室的开放与公平。
实验室应成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而不是封闭的小圈子。
我院应鼓励实验室人员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内外优秀实验室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应加强对实验室成果的评价与公正分配,激励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动力。
我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加强设备更新与维护、重视实验室安全、加强资源共享与合作、加强人员培养与管理以及注重实验室的开放与公平,相信我院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一定会得到不断提升,为学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f2fee5d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c.png)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实验室常规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实验室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包括实验室设备的选择、布局设计、环境的规划、建筑结构的安全等方面。
一、实验室设备的选择。
实验室的设备是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基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需要根据实验类型和实验重点确定设备的类型和规格,同时也需要考虑实验设备的生命周期费用、设备的维修保养成本等因素。
二、环境的规划。
实验室的环境应当符合实验的需要,对于实验室环境也需要有具体的规划和设计。
包括有温度、湿度、光照度,空气流通、噪声、防震等特殊要求。
三、实验室布局的设计。
实验室的布局应当合理,在空间和利用率方面都需要考虑到。
实验室的类型、模式不同,布局设计不同,并且还需要遵循相应的国家安全规定。
实验室管理不仅仅是对实验过程进行安排的管理,更包括对实验设备、实验环境、实验资料的管理等各个方面。
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可以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同时也确保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实验室管理的优化: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流程。
实验流程的管理方案主要涉及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
实验室需要根据实验类型和实验流程设计实验流程管理方案,方案应当具有可行性和可实施性,并且需要考虑到实验过程中的伦理和安全等方面问题。
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实验室的质量稳定性,并且可以提供较好的监督管理机制。
此外,质量管理也可以为用户制定一系列服务流程,如实验的执行流程、实验的修改流程等,以确保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和实验产品的质量。
三、员工管理。
建立健康的员工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实验室应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建立技能评价和技能标准化方案。
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4e645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d.png)
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高等学校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首先,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与教育。
高等学校应设立实验室安全培训与教育机构,负责实验室安全培训和教育的组织、推广和落实。
在入职培训中,新进人员应接受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和危险物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此外,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安全管理规范的宣贯,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
再次,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和装备。
高等学校应确保实验室安全设施和装备的完善和有效运行。
首先,应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如消防灭火器、消防喷淋系统等。
其次,应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如安全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确保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还应配备气体检测设备,在实验室内部的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时及时发出警报,以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最后,加强实验室安全监督和检查。
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监督检查机制,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
同时,还应加大对实验室的隐患排查力度,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还应建立安全事故的报告和统计制度,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安全预防措施的落实。
综上所述,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从实验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和装备以及加强实验室安全监督和检查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只有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之思考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之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9711cf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0.png)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之思考
高校实验室管理是现今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而必须重视的问题。
要合理、有效地管理
高校实验室,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第一、明确高校实验室的功能定位。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是为了支持教学、科研和实践,而这要求高校实验室的装备及功能配置满足教学、科研和实践的需求。
第二、制定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适当措施。
要正确管理高校实验室,可以从建立实验室
管理制度、人员编制和管理、财务管理、实验室安全等方面做出规范性文件,并且不断完善,使得管理更有效而更加有组织。
第三,加大对高校实验室的关注度。
要做好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就需要加强高校实验
室的职能规划、设备加强、安全教育、费用使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要不断鼓励和支持有
关人员根据教学、科研和实践需要完善设备以及应用前沿技术、标准化设施和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实验室的有效运行。
第四,完善人才团队建设。
高校实验室要有效地工作,就需要有一支科研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经验的人才团队。
教职员工要承担教学、科研的成果的负责和服务实验室的工作,
技术人员要更新实验室的设备,建立良好的实验室运行管理体系,维护实验室的设备。
综上所述,要有效地管理高校实验室,就必须明确功能定位,制定适当措施,加大对
实验室的关注度,完善人才团队建设,确保高校实验室健康有效地工作。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ac31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b.png)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场所,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实验室工作。
一、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是保障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良好的实验室建设能提供舒适、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为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提供创新研究的平台。
首先,实验室的选址应考虑到交通便利、安全因素和周边环境。
实验室应远离容易干扰实验的噪音、振动和电磁干扰源。
其次,实验室的建筑设计应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实验设备摆放和人流线路的流畅性。
实验室区域划分应明确,包括实验室、样品处理室、储存室、办公室等。
此外,实验室内的通风、空调和照明系统也需要具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
其次,实验室必须配备齐全的设备和仪器。
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合理进行设备的选购和配置,确保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同时,对于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至关重要,定期检修和保养设备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实验室的安全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培训。
常规检查和定期维护设备,确保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安全性,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是保障实验室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管理能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
首先,实验室管理需要定期进行实验室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建立设备维护台账,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和保养时间。
及时维修和更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其次,科研项目管理也是实验室管理的关键。
建立科研项目台账,明确各项科研任务和进度,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
同时,加强项目间的协调和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交流。
此外,团队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培养团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222fa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e.png)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作为科研工作的基本单位,实验室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完善,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也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发展。
一、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基础设施,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良好的实验室建设可以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生。
实验室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科学的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实验室设施齐全、安全、便捷并且环境舒适。
在实验室建设中,应当根据实验室的用途和功能来布局实验室内的各种设备和仪器,确保每个实验室都能满足科研、教学和技术开发的需要。
在实验室建设中,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设备采购:实验设备是实验室的核心资源,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实验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采购。
在采购实验设备时,需要严格按照实验室的需求进行选择,尽量选择性能优良、稳定可靠的设备,并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机制,加强设备使用和维护。
2.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实验室建设时,必须注重实验室的安全性,做好各项安全设施的设置,做到有序管理,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还应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
3. 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的环境对实验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可以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误差的发生。
在实验室建设中,应注意对实验室的空气、温度、湿度等环境进行合理的调控,保证实验环境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4. 财务预算:在实验室建设中,充足的财务预算是保证实验室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关键。
只有有充足的财力支持,才能推动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工作。
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是保障科研实验工作的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
实验室的运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管理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实验室管理的经验与思考
![实验室管理的经验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b76da3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d.png)
实验室管理的经验与思考实验室管理的经验与思考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实验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以研究探索自然的奥秘。
然而,要想取得优异的实验结果,不仅仅要有科学家严谨的态度与超强的科学素质,还需要实验室的良好管理。
在实验室管理中,我们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反思,总结出一些启示性的思考。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实验室管理规定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作的基础。
实验室的所有人员都应该遵守这些规定,不可随意违反。
我们在实验室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日常实验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
如此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此外,对于化学试剂的使用和消耗,我们应加强管理,须按照规定操作,严格记录试剂的用量、使用人员及时间等,以便追溯。
保持实验室的整洁与卫生实验室是一个高度危险的场所。
通过保持实验室的整洁与卫生,可以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在实验室管理中,我们应该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洗与消毒,以保持实验室的卫生。
此外,实验室的玻璃器皿也要定期清洗消毒,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对实验中毒害物质的管理实验室中经常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我们应该严格限制实验室人员对这些物质的接触,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在使用这些物质时,要先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戴上口罩等。
加强实验室的设备管理实验室的设备是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
在实验室设备管理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实验室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不能让实验室设备过度损耗,应该及时保养和维修,使它们维持良好的工作状况。
开展实验室内部培训经常开展实验室内部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实验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验操作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实验室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我们可以定期邀请高级实验室管理专家,为实验室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专业讲解。
因此,2023年的实验室管理需要注重以上方面的工作,以有效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35a5e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1.png)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实验室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对于推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是实验室管理的基础,良好的实验室建设可以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有效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实验室作为涉及到化学、物理等危险因素的场所,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
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购买优质安全设备,如安全柜、消防设备等;•制定详尽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并向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普及宣传;•每年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及时处理存在隐患的地方。
2.配备齐全的实验室设备实验室的设备不仅应当齐全,而且应该是先进的、高质量的设备。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类实验的需要,提高实验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在实验室建设中,我们应该:•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改进和更新,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要对实验室设备进行平时维护,确保设备长时间运行;•对实验室器材及设备进行保护和维护,防止设备老化、失效。
3.注重环境与氛围实验室的环境与氛围直接影响实验室内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在实验室建设中口,我们应该:•要保证实验室的工作环境整洁、安静、舒适,有利于工作的进行;•进行规范管理,减少杂物的堆放,保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要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实验室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与沟通,增强实验室的凝聚力。
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良好的实验室管理不仅可以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还可以增强实验室成员毅力和凝聚力。
因此,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实验室管理进行的具体措施:1.建立权责分明的管理体制实验室管理需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因此需要建立权责分明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权限,并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13465e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8.png)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摘要】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本文从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探讨了加强实验室设备更新与维护、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实验室人员培训和管理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评估等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提高,有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效率。
在强调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实验室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推动科研工作的进步,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水平、设备更新、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人员培训、质量控制、评估、实验室发展方向、实验室重点。
1. 引言1.1 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实验室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的重要平台,其建设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效率。
一个设备齐全、环境优良的实验室能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促进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技术的提高,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实验室是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实验室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实验室还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实验室建设可以提高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的传承,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提高科研水平、推动人才培养和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1.2 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影响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运行和发展,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人员安全、实验室设备维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实验室管理水平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科研成果的取得。
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还能有效减少实验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认识及思考
![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认识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089a31b52d380eb62946de8.png)
Ab ta t sr c :The pa e n r p r itodu e t m po t c fs r ng he i h a o a o y c nsr c i nd m a a m e , c s he i ran e o te t nng t e l b r t r o t u ton a n ge nt a d r a on bl y f id n h lbo at is nd r he ur e t st ton. Thr ug n e s a e wa or bu li g t e a r ore u e t c r n iua i o h optm iig a or t y i zn lb a or
c n tu t n,a g e t u e f p o l t i h q a i a er ie o sr ci o r a mb ro e p e wi hg u l y c n b as d,c mp e e sv e e ft eu ie ste n h t o r h n ie lv l h n v r iis o
C n ieaino te gh nn a oaoyc n tu t n o s rt nsrn te iglb rtr o sr ci d o o a dma a e n ol e n nv rie n n g me ti cl g sa du ies i n e ts
S n Lig 。LnJ n in,W a g Aiu u n e xa u n ha
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2d780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4.png)
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对于一个研究型机构或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实验室队伍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科研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实验效率,更可以促进科研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在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人才引进和培养1.招聘优秀人才:实验室队伍的建设首先要从引进优秀人才开始,要加强对国内外高水平科研人才的招聘工作,吸引他们加入实验室队伍。
2.重视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引进人才,还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科研项目等方式提高实验室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1.建立团队精神:实验室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集体,要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2.设立激励机制: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取得成果突出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向上。
三、设备改造和技术支持1.更新实验设备: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基础,要不断更新和改造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效率。
四、项目管理和研究合作1.强化项目管理: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操作流程,提高项目执行效率和成果质量。
2.加强研究合作:积极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度,提高团队科研水平。
五、关注人才梯队建设1.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队:实验室队伍中应该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包括青年人才、中青年人才和老师型人才等,给予他们不同的发展空间和培养机会。
2.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应该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重视科研成果转化1.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室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2.积极参与科研成果推广和营销:实验室队伍应该积极参与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营销工作,扩大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总之,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人才引进、团队建设、设备支持、项目管理、研究合作、人才梯队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入手,逐步完善实验室队伍的建设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实验效率,推动实验室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ff35b1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1.png)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涉及到实验设备的选择与采购、实验室的布局与设计、实验室管理规范的制定与落实等多个方面。
目前,我校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旨在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水平。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需要有合理的规划与布局。
合理的规划与布局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实验室的需求,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在规划与布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功能分区,确保设备、材料和人员的流动有序,并且合理安排实验室的灯光、通风和防尘等设备。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需要有完善的设备选择与采购方案。
选择合适的设备,能够提高实验室的实验效果和数据准确性。
在设备选择与采购方面,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实验的需求、实验室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设备购置计划,并与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需要有科学的管理规范。
科学的管理规范能够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在管理规范方面,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实验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措施等。
我们还应该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培训与考核,提高实验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需要有有效的维护与更新机制。
实验设备的维护与更新,能够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仪器的良好工作状态。
在维护与更新方面,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与更新计划,确保设备的定期保养和更新。
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实验室的监督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effcf3d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f.png)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研领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高效、先进的实验室不仅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还能有效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效益。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用以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从而提高质量和效益。
1. 设施与设备的现代化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是科研工作的基础。
确保实验室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可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和效率。
定期更新和维护这些设备,以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人才队伍的建设科研工作的核心是人才。
建立一支由资深科研人员和年轻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团队,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思维的碰撞。
提供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以提高团队的整体科研能力。
3. 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定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规程、数据管理、设备使用等,可以确保实验室运作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同时,透明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质量控制的强化质量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确保每一项研究都达到高标准。
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持续改进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5. 跨学科合作的促进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合作,可以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激发新的研究思路。
建立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合作的机会和资源。
6. 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实验室与产业界的联系,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7. 环境与文化的营造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合作的实验室文化,鼓励科研人员分享想法、讨论问题。
同时,注重实验室的环境保护,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通过上述措施,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将得到加强,科研质量和效益也将随之提升,为社会和科学界带来更多的价值和贡献。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提高质量和效益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提高质量和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43d627a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0.png)
标题: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在科学研究的广阔海洋中,实验室是探索未知、发现新知的重要航船。
正如一艘船需要坚固的结构和正确的导航才能驶向远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也必须不断加强,以确保科研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本文将分析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首先,实验室是科研活动的心脏。
一个设备先进、环境优良的实验室能够像磁场一样吸引顶尖的科研人才,激发他们的创新火花。
然而,如果实验室的管理松懈,就像一个花园里的杂草未被及时清除,那么即使最才华横溢的园丁也难以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因此,加强管理,确保实验室的高效运转,对于提高科研产出的质量至关重要。
其次,实验室安全是科研工作的基石。
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不仅可能摧毁多年的研究成果,还可能危及研究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就像给航船装上了坚固的护甲和精准的雷达系统,能够预防风险,保障科研人员的宝贵生命和智慧结晶。
再者,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提高效益的关键。
如果将实验室比作一家餐厅,那么实验设备和资金就是其食材和调料。
只有通过精心的管理和调配,才能烹饪出令人满意的佳肴。
因此,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可以大幅提升实验室的运行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1.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相当于为实验室配备了一套精密的导航系统,确保每一项研究都能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
2.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
这如同给每位船员提供了救生衣和逃生路线图,使他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
3.实施定期的设备维护和升级。
这就像是定期对航船进行检修和改造,确保它始终处于最佳的航行状态。
4.推行资源共享和合作研究。
这如同建立了一个联合舰队,使得单个实验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最后,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管理者的智慧、科研人员的配合以及政策的支持。
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使实验室这艘航船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强化实验室建设与工作管理的思考
![关于强化实验室建设与工作管理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e3d0bd32cc58bd63186bd6f.png)
关于强化实验室建设与工作管理的思考摘要实验室工作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制度、队伍、设施、低值易耗品、资料、网络和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实验室建设与工作管理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主渠道是教学,而实验教学是教学链条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能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实验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
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实验室整体建设、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等,因此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实验室管理的新主题。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结构系统,其管理职能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特征,因此实验室管理工作难度大、头绪多、任务重。
实验室管理大体可分为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工作管理2个方面,实验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实验教学改革以及实验教学的准备、组织与实施等;实验室工作管理主要指行政、人员、技术、资金、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管理。
1实验室制度建设管理工作应当是依法行事、照章办事,因此管理规章制度是整个管理过程实施的依据和行为规范,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为保证实验教学、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高效有序进行,有必要根据各院校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必要的实验室规章制度。
如实验室规则、实验教学管理规定、贵重仪器购置专家论证制度、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各类人员考核办法、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低值易耗品领用办法等。
但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不等于实施了有效的管理,其落实的好坏与实验室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密切相关。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才干,把条条框框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
2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与管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队伍主要由相对稳定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800dda2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a.png)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现代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研究质量,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首先需要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
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包括实验设备、实验室场地、实验室配套设施等等。
在设备方面,要提高实验设备的质量和更新率,以便更好的支持科学研究工作;在场地方面,要确保实验室场地的安全性和环境卫生,为科技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温馨的科研环境;在配套设施方面,要充分考虑科研人员的需要,根据实验室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配套设施建设,以便更好的提高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效率。
其次,加强实验室管理,严格实验室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执行,可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实验室管理制度要严谨,健全,充分考虑实验室的特点,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权限。
规范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要注意科技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
科技人员要了解并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学习。
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执行,可以大大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水平,使实验室更加专业化、高效化和规范化。
最后,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点。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现实验室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关系到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和实验设备的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要从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入手,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实验室人员充分了解和认识实验室的危险性和安全措施。
同时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加强实验室的消防、物资、安全设施等基础工作,保障实验室的安全稳定运行。
企业实验室建设思考
![企业实验室建设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0cb1e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7.png)
企业实验室建设思考首先,需要思考企业实验室的定位和目标。
企业实验室的定位和目标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相一致。
考虑到企业实验室的定位,可以选择基础研究、应用研发或者技术服务等不同的方向。
目标应该明确,包括提高产品质量、研发新产品、改进工艺流程等。
在确定定位和目标时,需要考虑企业的资源、市场需求以及行业趋势等因素。
其次,需要思考实验室的建设规模和布局。
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实验室的定位,确定实验室的规模和布局。
实验室的规模应该适应企业的需求,并且具备适当的扩展空间。
布局应该合理,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流线应该流畅,设备和材料的摆放应该便于操作和管理。
另外,安全和环保也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需要充分考虑安全设施和环境保护措施。
第三,需要思考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水平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
应根据实验室的定位和目标,选购适当的设备,并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
设备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质量、性能、供应商信誉等因素。
另外,实验室的技术支持包括人员技术能力、培训、维护等方面,需要充分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需要思考实验室的管理和组织架构。
实验室的管理应该科学规范,包括人员配备、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
人员的选拔和培养至关重要,应根据实验室的需求招聘和培养合适的人员。
另外,实验室的组织架构应该合理划分和安排,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沟通渠道。
在思考企业实验室建设时,还需要充分考虑时间、成本、风险等因素。
建设实验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阶段性的实施。
另外,成本控制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合理预算和管理实验室建设的经费。
此外,建设实验室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减少可能的损失。
综上所述,企业实验室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项目,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定位、目标、规模和布局、设备和技术支持、管理和组织架构等多个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强化实验室建设与工作管理的思考摘要实验室工作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制度、队伍、设施、低值易耗品、资料、网络和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实验室建设与工作管理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5-0362-02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主渠道是教学,而实验教学是教学链条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能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实验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
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实验室整体建设、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等,因此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实验室管理的新主题。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结构系统,其管理职能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特征,因此实验室管理工作难度大、头绪多、任务重。
实验室管理大体可分为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工作管理2个方面,实验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实验教学改革以及实验教学的准备、组织与实施等;实验室工作管理主要指行政、人员、技术、资金、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管理。
1实验室制度建设管理工作应当是依法行事、照章办事,因此管理规章制度是整个管理过程实施的依据和行为规范,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为保证实验教学、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高效有序进行,有必要根据各院校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必要的实验室规章制度。
如实验室规则、实验教学管理规定、贵重仪器购置专家论证制度、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各类人员考核办法、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低值易耗品领用办法等。
但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不等于实施了有效的管理,其落实的好坏与实验室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密切相关。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才干,把条条框框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
2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与管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队伍主要由相对稳定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
实验指导教师和其他相关教师担负着实验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完善、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实验准备的协调和帮助、实验课程的讲解和指导、实验作业和实验报告的批改以及实验室建设的规划、实施和实验教材建设等任务,他们是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达到实验目的的关键师资。
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日常工作的主要力量,在教书育人、科技攻关、物资供应、资源配置、设备维修、协调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验教学和科研中既有实验技术的指导性作用,又有实验准备的服务性作用,还有实验管理的行政性作用以及一般教师的教育示范作用。
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内涵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实验室工作管理要求以管物为主向以人为本的管理转变,以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为着眼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调动起来。
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一是领导要进一步认识到实验教学队伍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实验教学的“从属”、“辅助”、“次要”和实验技术人员是“教辅”人员的错误观念,提高他们的地位待遇,调动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二是实验教学人员要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克服自卑心态,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勤思考,多动手、勤实践,努力做到具有崇高的理想、脚踏实地的作风、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技能。
三是加强实验教学人员培训,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职与脱产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业务培训与学历提高相结合等方式进行。
四是优化实验队伍结构,提倡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指导实验课;实行教师轮流带实验,实现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的轮岗;充分发挥在读研究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等。
五是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严格规范针对性强的考核指标体系与考评制度,根据考评标准,对实验教学人员进行量化考评,实行业绩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并建立实验教学人员业绩档案,强化实验教学人员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
3实验设施建设与管理3.1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实验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实验及实践性教学场地建设,包括实验室或实验场地及其环境建设等。
实验室和实验附属用房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在新建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时,学校(使用单位)、建筑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都有责任主动与对方进行充分的协调,建筑设计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
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验室内水、电、通风等设施的预设规范、合理、适用。
实验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场所,优美的实验室环境会使教师学生心情愉快,增强自豪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刻苦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影响深远。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关心主要着眼于实验项目和实验开出率上,对实验设备更是情有独钟。
这种重技能、重设备、轻环境的传统认识模式对学生的成长、对学术氛围的营造极为不利。
因此,要充分认识实验室环境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实验室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制定实验室环境建设规范,切实加强对实验室环境建设的领导。
对于实验室和实验用房,应努力做到装修美观实用;实验桌柜设计合理,摆放得当;水、电、网齐全,排除一切安全隐患;照明、通风、通信、排气排污好;室外环境相映,提高绿化程度;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并重等。
3.2设备建设与管理设备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建档、使用、维护、维修和报废等内容。
购置仪器设备时,必须从实验内容或实验项目的要求出发,考虑直观性、有效性、耐用性、通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明确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精度、数量、用途、参考价值和推荐的供应商等。
必须加强大型贵重仪器购置的专家论证制度,实行优化配置,提高投资效益。
实验室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到货设备进行验收,包括设备外观是否完好,型号和部件是否与合同和说明书一致,是否有生产厂商、出厂检验合格证等,必要时要进行现场试用检验。
对验收后的仪器设备要进行统一编号和粘贴该仪器的唯一标识,实验设备管理人员要建立全实验室动态的仪器设备一览表,包括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商、出厂日期、出厂编号、购置日期、购置价格、统一编号、性能状态、放置地点和责任人等,并定期整理。
实验室重要、精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仪器设备生产厂家专业技术培训,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有关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设备,使用后认真填写使用记录,真实反映仪器设备使用状态。
仪器设备的维护包括除尘防潮等日常维护和核准校正等定期维护,设备维护要做到制度化,实行责任制。
当发现仪器设备运行异常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报告,安排维修,并建立维修档案。
实验室仪器设备确因损坏无法修复时,应予以报废,并在仪器设备档案中做好报废仪器注销记录。
4实验用低值易耗品管理实验用低值易耗品是指不属于固定资产的原材料或单价低于1 000元的消耗品,主要包括普通试剂、玻璃器皿、五金电料、办公用品和小件物品等。
其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型号杂、范围广、采购周期短、服务标准严、计划变化快和供应时间急等。
由于其价格便宜,往往不被重视。
因此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存在着库房管理混乱、计划采购领用程序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和浪费等问题。
在低值易耗品管理方面,采购人员要多走多看、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供货单位;采购人员不仅要了解库存量,还要多与实验人员沟通,了解需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重复购买、超量购买的现象;通用药品按上报计划的100%~120%采购,做到品种齐数量足;专业性强或不常用的物品严格按计划采购,做到无超期变质现象;严格特殊物品(如易燃、易爆、有毒、腐蚀、麻醉、放射性物品等)的管理,坚决杜绝安全隐患;把网络和计算机引入低值易耗品管理,改革传统的库房管理和出入库管理及供应办法。
5实验室资料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档案资料的保存、规整和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一个运行良好的实验室,它的档案资料必须是完备的,它的管理必须是高效的。
实验室档案资料包括管理文件、教学档案、技术资料和实验账卡等。
管理文件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工作日志和检查记录等;教学档案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考卷、实验考核的原始成绩等;技术资料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的检定(验证)证书、仪器设备购置资料(保修卡、保养卡和售后服务保证等)、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维护记录和维修记录等;实验账卡包括教学器材流水账、教学器材明细账、教学器材领用单和仪器卡片等,账卡记录必须准确、真实,不得漏记、少记、重记,账卡登记要及时,书写要清楚,存放要有序。
6实验室网络建设与管理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高效、方便快捷的管理方法,也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改革带来了新的内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因此,高校各实验室应该以校园网为基础,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网上完成信息查询、资产管理、实验教学管理以及统计报表。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应该建立规章制度信息、实验教学队伍信息、仪器设备信息、实验教学信息、实验用房信息和贵重药品信息等。
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发布规章制度信息,把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直接在网上公布,可以方便有关人员查询,更好地掌握并自觉地贯彻执行,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
实验教学队伍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所学专业、承担教学任务情况和研究成果等。
仪器设备信息应该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如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规格、购置时间、设备价格、在用状态、放置地点等)、生产厂家和供应商基本信息、设备维护信息等。
实验教学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面向专业、计划学时、关键设备名称套数等内容。
实验用房信息主要包括部门、地点、房间号、面积、用途、开设的实验课程或项目、放置的主要设备等。
贵重药品信息包括品名、品级、纯度、包装等基本信息和放置地点、已用量、剩余量等附注信息。
通过加强实验室网络建设,实现实验室信息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可以解决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资源共享、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项目开放及仪器设备资源使用状态快速查询、快速技术服务、设备维修、远程教育或其他教育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虚拟化等问题。
7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学校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必备条件,是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