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精讲
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
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第二课时强化语境意识,提升翻译精准度任务情境文言语句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
考生在这方面一直很困惑、很苦恼,训练了这么长时间,也做了很多文言语句翻译的题目,但就是拿不了高分。
这其中固然有积累不够、不厚的因素,但更与考生在翻译时不好的习惯或者意识有关:总是把目光集中在题上,别的内容一概不看。
这样做很不好,因为任何一句话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前后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这就要求考生有语境意识,而且必须强化语境意识,只有把要求翻译的句子放在原文中,联系前后内容,才能保证翻译得心应手,从而提高翻译的精准度。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张策,字少逸,敦煌人。
唐广明末,大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
王行瑜帅邠州,辟为观察支使,带水曹员外郎,赐绯。
及行瑜反,太原节度使李克用奉诏讨伐,行瑜败死,邠州平。
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行者所哀。
太祖闻而嘉之,奏为郑滑支使。
(节选自《旧五代史·张策传》,有删改)(1)大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行者所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杜纮字君章,起进士,为永年令。
神宗闻其材,用为大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
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
知郓州。
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
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
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倍”通“背”,意为“违背”。
●⑦语境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 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 理,推断出其意义。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 中。以故汉追及之。 (《史记》)
2024年二轮复习之文言翻译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言文文本内容,理解文章大 意,进而正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 准备翻译出重点实词、虚词,准确把握几种特殊 句型、固定句式
文言文阅读文本选择,大致有以下几种内 容:人、事、理
人: ●出身背景 生平经历 ●不凡事迹 品行性格 ● 功绩封赏
绐:daì,同“诒”,欺骗,欺诈。根据“乃陷大泽中”,推断出田 父没有指明正确的方向。
谢谢观赏
逐字逐句组词翻译
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 鲜能及者。” 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凶 猛有智慧谋略,各将领中很少能有比得上他的。”
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 乎!” 吴汉回来后,责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不 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
③句式对称:
古人说话,非常讲究,喜欢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 句等,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陟”与“罚”反义对称,意为“提拔”;“臧”与“否”反义对称,意 为“善”。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取”、“举”都是“攻占、攻取”义。
●句子翻译三步走: ●1、逐字组词翻译; ●2、组词翻译不出来的,尤其是关键词翻译不出来的,
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题PPT课件
•
6.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 ,要立 于善于 运用想 像来刻 画他们 各自的 动作、 语言和 神态; 还要补 充一些 事实上 已经发 生却被 诗人隐 去的故 事情节 。
•
7.文学本身就是将自己生命的感动凝 固成文 字,去 唤醒那 沉睡的 情感, 饥渴的 灵魂, 也许已 是跨越 千年, 但那人 间的真 情却亘 古不变 ,故事 仿佛就 在昨日 一般亲 切,光 芒没有 丝毫的 暗淡减 损。
【答案】
① 即使事情不能成功,也应当为国家而死!
② 攻克京城的那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希 望您不要杀害他。
文言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 词语等。
例: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 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译文:然而体力足以达到(却没达 到),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 己看来也是悔恨的。
⑥调――调整。
•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 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 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 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 语后置等。
1.天下 事 有 难 易 乎? •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是 谁之 过 与? • 这是谁的过错呢? 3.问 其 深, 则 其 好 游者不能穷也。 • (如果要)探求它的深度,那么那些喜欢
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
②换――替换。
•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 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在这 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 换原文里的词。
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精讲PPT教案学习
第4页/共34页
翻译口诀
专有名词留,单音节词添, 古今异义换;倒装句子调, 省略成分补,无义虚词删。
第5页/共34页
二、月考题回头看
第6页/共34页
文言文翻译题 得失分情
况
全班文言文翻译(第13题)均 分4.5分。
文言文翻译6分以上的有望明 志 (8分)
持禄位固宠幸。 解析:责、救正、持禄固宠各1分,句意表达2分。
第13页/共34页
练习: 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 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以嫁时之衣”属于介词短语后置,翻译时应调整为 “以嫁时之衣殓(之)”(此句还要注意补出宾语 )。 而“甚矣吾贫”是主谓倒装,应该还原为“吾贫甚 矣”后再翻译。
3.增强联想推断意识 。
第29页/共34页
五、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 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 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 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 乎?”
(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
(2)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第14页/共34页
【示例】 下面的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子的句式类 型做判断,有句式标志词的指出来。
岳飞诉冤 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②为奸人秦桧所杀,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 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 未敢自恤。⑦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 ⑨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 神共鉴。⑩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⑪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⑫则良善 何恃?”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2.3文言翻译课件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 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 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 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 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 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 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 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过了没多久,何灌又被任命为岷州知州,他引邈川水灌 溉闲置的田地上千顷,河湟一带的百姓把它叫做广利渠。后 来,何灌调到河州,不久又防守岷州,并担任提举熙河兰湟 弓箭手一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 百姓不担心耕地干旱,则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 箭手也就能招够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才半年,就 改善良田二万六千顷,招募弓箭手七千四百人,是当时西北 几路中最成功的。何灌陪辽国使者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 第二次射就没有射中。
参考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 登第,任河东从事。当时的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你是 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位子。”后来何灌担 任府州、火山军巡检。辽国人经常越过边境来取水,何灌亲 自申明划定边界,不许他们前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发兵犯 境。何灌面对敌阵向高处山崖射箭,每射必中山石,有的箭 头都射到山崖的石头里面去了,辽军吃惊地把他当成是神人, 迟疑徘徊着整兵离开了。
1.(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文言文翻译讲义含解析
抢分点四文言文翻译——词要落实,句要贯通突破点一翻译的四个步骤[典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彦博字大临,通书记,警悟而辩。
开皇末,对策高策,授文林郎,直内史省。
隋乱,幽州总管罗艺引为司马。
艺以州降,彦博与有谋,授总管府长史,封西河郡公。
召入为中书舍人,迁侍郎。
高丽贡方物,高祖欲让而不臣,彦博执不可,曰:“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帝纳而止。
(节选自《新唐书·温彦博传》) [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化句成词。
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第2步:定采分点。
①重点实词:“本”:;“周”:;“北面”:;“四夷”:;“瞻仰”:。
②重点虚词:“使”:;“则”:;“何”:。
③特殊句式:“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都是,翻译时加判断词“是”;“不/使/北面”是,要补充成分;“四夷何所瞻仰”,,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第3步:字字落实。
辽东_/_本_/_周_/__箕子国,汉__/__玄菟郡,__不_/使__/__北面,__则__/四夷/辽东本来周朝箕子国,汉代玄菟郡,不让称臣,那么四方边境何所_/_瞻仰?谁敬仰?第4步:连缀成句。
【对点训练】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谯国夫人者,高凉冼氏之女也。
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
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行军用师,压服诸越。
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娉以为妻。
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
至是,夫人诚约本宗,使从民礼。
每共室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
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1)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
译文:(2)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
译文:文言文翻译须“四看”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优秀课件PPT _
❖
8.全 诗 三 章 , 每章 四句, 全是重 章叠句 ,仅仅 只变换 了少数 几个动 词,其 余一概 不变, 反复地 表达劳 动的过 程,劳 动成果 的由少 至多也 就表达 出来, 充满了 劳动的 欢欣, 洋溢着 劳动的 热情。
换
❖ 就是替换法。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语去替 换原文的词语,把古义词语换成现代汉语 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典例分析
❖ 1、、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 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 、“公”应该用“罗公或罗提督”替换, “持”换成“拿着” 2 、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
留
❖ 就是保留法。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 名、地名、年号、谥号、官职等专有名词时, 完全可以不翻译。这些名词有其固定特殊的 指称意义,现代汉语难以表达。强行翻译, 难免画蛇添足。
❖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 某一侧 面。虽 然比一 般的特 写涉及 的范围 大得多 ,但属 于集中 于一事 、一个 侧面的 写法。 真正写 一时一 事的人 物通讯 ,也很 常见。
❖
3.寻 找 诗 词 中 的标 志性语 言。如 在以时 空为序 的诗词 中要注 意寻找 表示时 空转换 的词语 ,句子 ;写景 抒情或 托物言 志的诗 词中要 注意末 尾卒章 显志的 抒情议 论句。
❖ 1、夫战,勇气也 ❖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3、其母从旁诟骂,夺其剑而逐之 ❖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5、谨庠序之教
补
❖ 就是增补法。古汉语常见主语、谓语、宾 语及介词等成分省略的现象,如果我们翻 译时该补不补,整句话的意思就不能清晰 连贯。
典例分析
❖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2、今以钟磬置水中 ❖ 3、竖子不足与谋。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精品课件(文言文翻译)
4、先帝不以臣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5、但坐观罗敷。 、但坐观罗敷。 译成:只是坐下来看了一会罗敷。 译成:只是坐下来看了一会罗敷。 6、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知时有利不利也。 年北京题) 知时有利不利也。(2002年北京题 年北京题 译成: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 译成: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他更加贫穷 潦倒,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 潦倒,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 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7、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8、师 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之不传也久矣。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9、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2002年上海题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年上海题) 年上海题 译成:王烈派人寻找, 译成:王烈派人寻找,就是那个原先偷牛的人 啊。
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传》 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 精通五经六艺 精通五经六艺。 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精通五经六艺。"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八荒之心。 《过秦论》 八荒之心。(《过秦论》) 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 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 气势阔大, 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 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 国有并吞天下, 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 国有并吞天下,统 一四海的雄心。 一四海的雄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讲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讲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熟练掌握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筛选概括【高考典例】1、【2020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贞幼聪敏,有至性。
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
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
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
”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
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
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
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
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
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
”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
顷之,敕起还府。
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
”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
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
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二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ppt
翻译下列句子: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委婉:会(决)战
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 会(决)战。
加字法 凝缩法 扩充法 调序法 删减法
解释法 区别法 转述法 保留法
补充法 改写法
凝缩法
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 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系”翻译为“捆绑”。“组”翻译为“绳索”。“首”翻译 为“头颅”。 “瑰”翻译为“珍贵”。“观”翻译为“景 象”。
“董”翻译为“监督”。“振(通震)”翻译为“威 吓”。
区别法
即对有些词的翻译与对其的解释是不同的, 要加以区别,不能把解释当作翻译。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如:
“奄”解释为“覆盖、包住”,而翻译应为“占 有”。
1、注意词的古今意义
由于词义的发展变化,有的词古今意义有所不同, 需要仔细辨别,准确理解。 例如,“去”的今义常用是“到……去”,而古 义常用是“离开”,动作趋向古今恰恰相反。《荀 子· 致士》:“ 川渊枯则鱼龙去之 。”译为“河流干 枯了,那么鱼和蛟龙就离开这里。” 又如,“偷”今义常指“偷窃”,古义常解为 “苟且”、“马虎”。《商君书· 农战》:“善为国者, 仓廪虽满,不偷于农。”译为“善于治理国家的人, 粮仓即使充实,对农业也不马虎。”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2.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各类句式
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要有踩点得分 的意识,洞悉 命题者想考你 什么
关键词句不落实, 就会徒劳无功
高考复习第二轮文言文翻译课件(21张PPT)
变(贯)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个“贯”就 是“意译”。
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
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拜说:……
• 第一步:看语境,巧推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 第二步:查重点,找关键,会联想,能迁移。
• 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 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的原因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
自知弗如田文。
地位在你之上 判断句式
•
译: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
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 (采分点:“此……也”“所以”“居子之上”各1分,句意分2 分。)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特殊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固定句式
第三步:组织语言,求贯通。(坚持“两原则”,牢记“六字 诀”。)
周练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己意,嵩衔之。(译出大意给2分, “柄”“衔”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会大计群吏,默戒门下谢宾客,同直大臣亦不得燕见。(译出大意给2分, “会”“谢”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
形动,说人的坏话
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
纷乱诸事。“
形使动,使事情变得复
学识浅陋
独揽
杂混乱
(采分点:“短”“初学”“擅”“纷乱”各1分,句意分1分。)
•3、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2016全国新 课标I卷《宋史·曾公亮传》)
《高考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 课件
展
4.建炎元年,金人犯亳州,子諲自勤王所以书遗金人,言兵势 逆顺,令退保河外。金人遽以亳、宋等州守御所牒报之,约日 索战,语极不逊,诸道兵畏缩不进。时康王次济州,子諲遣进 士李植献金帛及本司钱谷之在济州者,以助军费。
当时康王驻兵济州,向子諲派遣进士李植呈献 金帛及本司在济州的钱财粮食,来资助军费。
增分策略三、强化得分点意识
翻译:(王彪之)病重,皇帝派遣黄门侍郎探问病痛,赐三十万 钱给他治病买药。
评
2、【2018年全国卷2】王涣字稚子……元兴元年,病卒。百姓 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 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粲桉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
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 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 辄弦歌而荐之。 采分点:立:建造 弦歌:名作动,奏乐歌咏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词汇,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 词。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删除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发语词、句末 语气词、音节助词等。
补出原文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如果不补, 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动词 支配关系还是被支配关系。
注重前后 尝试翻译,代入重读是否通顺合理,综合验
联系 证是否符合逻辑和事实情况。
展
增分策略二、强化语境意识
2.(2019·全国卷Ⅲ)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 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 分劳苦。
增分策略二、强化语境意识
展
3.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 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联想课文法
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 ,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 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 女也。(湖南高考题)
文言文翻译必须树立整体意识,要瞻前顾后而 不能一叶障目,要全面观照而不能断章取义。只有 联系上下文,把要翻译的句子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 理解,才能保证翻译符合文意,不失分。
? 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 岁。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 齐尝聘,欲与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 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 人役。(《孔子家语》)
禄位加固宠幸。 ? 解析:责、救正、持禄固宠各1分,句意表达2分。
练习: 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 (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 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以嫁时之衣 ”属于介词短语后置,翻译时应调整为 “以嫁时之衣殓(之)”(此句 还要注意补出宾语 )。 而“甚矣吾贫 ”是主谓倒装,应该还原为“吾贫甚矣” 后再翻译。
句中的关键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 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特殊句式 的翻译: 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 断句, 包括 固定句式。
示例1: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 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 死之。 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 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 异姓人做皇帝,我就 为此而死 。 解析:“帝”、“苟”、“死”各1分,句意2分。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 面责 之,庶或万一可济。 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 ,我也应当跟太子 一起去, 求见两位酋长 当面谴责我们, 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 办好。 解析:“俱”“面”“庶或”各1分,句意2分
【示例】下面的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 型做判断,有句式标志词的指出来。
岳飞诉冤 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②为。奸人秦桧所,杀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 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 未敢自恤⑦。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 ⑨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绳兀,捣术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人诚 神共鉴。⑩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 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 则良善 何恃?”
二、月考题回头看
文言文翻译题 得失分情况
全班文言文翻译(第13题)均分4.5分。
? 文言文翻译6分以上的有望明志 (8分) 全晓曦 (8分)詹雅雯 (7分)王宇杰 (7分) 李英 (7分)段子越 (7分)张文清 (7分), 值得点赞。不过也有15位同学得分不好:庄凡 、张朝峰、王志伟、谭林芳、刘澳、屈彩燕、 向阳洋、胡向阳、杨昕宇、彭昌旺、赵筱峤、 覃梦蝶、江建成、刘忠澳、朱睿、李悦、韩烨 ,还需要加油。
语的语法习惯。 ?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
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 ⑥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
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偏义复词中陪 衬的词应删去。
翻译口诀
专有名词留,单音节词添, 古今异义换;倒装句子调, 省略成分补,无义虚词删。
示例2: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
处之安乎? ? (皇帝)赐宴(你)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
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 解析:赐、虔、而、处之安乎各1分,句意表达1分。 ?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 苏轼曾经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
? 翻译划线句子:
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
翻译划线句子
? 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 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 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
答案:帝派推断意识
①借助字音、字形推断。 ②借助成语 (词语)推断。 ③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理想推断。
【答案】①者……也,判断②句为……所,被动③句省略“于”, 省略句④于,状语后置(也句称介宾短语后)置⑤句以,状语后置⑥句于, 状语后置句⑦唯……是,宾语前置⑧句于,状语后置⑨句之……者,定 语后置句⑩被,见,被动?句为,被动句? 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 句
2.增强语境意识
文言文翻译,从表面上看考查的仅仅是对一个 句子的理解,而实际上,命题者选择的句子往往是 理解全文的重点和关键。我们在翻译这样的句子时 也应该联系上下文,把要翻译的句子放到具体的语 境中去理解翻译。若能遵循语境,则可为译文带来 便捷;若背离语境,则极容易造成误译。
探究难点突破策略
增强三种意识,提升得分能力
?1.增强采分点意识。 ?2.增强语境意识。 ?3.增强联想推断意识。
1.增强采分点意识
做翻译题的时候,一定要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 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我们要抓住翻译的 两个关键点:一是 关键词,二是特殊句。否则,就可 能徒劳无功,写得多得分却不多。
2017届语文备考二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
一、一轮复习方法温习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准确
通达
文采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
“字字落实” 留 添 换
“文从句顺”
调补删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的具体要求
? ①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 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 ②添:对常见的文言文单音节词增添语素,变为双音节词。 ? ③换:把古今异义的古词换成现代汉语词汇。 ? ④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
?字音推断法---通假法
? (广东高考题)访(周访)少沉毅,谦而能让 ,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 振:振作(判断正误)
误。“振”通“赈”
?字形推断法
? 家人瞷见者,悉骇愕。
[jiàn] 窥视;偷看
?联想成语法
? (2011湖南卷)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 矫然拔俗也 。
? 拔:拔除(判断正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