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平面媒体如何应对新闻报道
数字时代的新闻采访和报道技巧
数字时代的新闻采访和报道技巧在数字时代,新闻采访和报道技巧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当代记者需要掌握一些新的技巧和工具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数字时代的新闻采访和报道技巧,帮助记者更好地应对这个挑战。
一、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资源在数字时代,记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各种网络资源快速获取信息和寻找报道线索。
记者可以关注相关专家、公众人物和实时新闻事件,通过他们的发布内容和互动交流来了解最新动态。
同时,记者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新闻数据库、在线档案和数据分析工具,快速收集并分析背景信息,为报道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报道创新数字时代给记者提供了更多多媒体形式的报道方式,如视频、音频、图片和互动图表等。
记者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创新来增加报道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更好地吸引读者和观众。
视频采访和直播报道可以让读者更直接地感受到现场的氛围,音频采访可以形成亲密而真实的对话效果,而图片和互动图表则可以更形象地展示数据和信息。
三、保持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在数字时代,记者应该保持多样化的信息来源,避免过度依赖少数渠道。
记者可以通过访谈、实地调查、在线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获得信息,从而减少误差和偏见。
此外,记者还应该主动拓展信息来源,与各方沟通和交流,听取不同观点和声音,避免陷入信息的封闭和狭隘。
四、加强数字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数字时代的新闻采访和报道需要记者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
记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能够从庞大的数据中找到关键信息和规律。
同时,记者还需要了解数据的来源和质量,以及数据背后的故事和潜在偏见。
通过合理利用数据,记者可以提供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的报道。
五、注意伦理和隐私保护在数字时代,记者需要更加关注伦理和隐私保护问题。
记者在采访和报道中应该尊重当事人的权益和隐私,避免过度的曝光和侵犯。
记者应该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和方式,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并在报道中做到客观公正,避免个人偏见和攻击性言辞。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技巧与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技巧与注意事项在处理媒体时,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技巧与注意事项,以应对不可预测的情况,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指导原则和技巧,供参考:1. 保持透明度:面对媒体,始终保持真实和诚信,提供准确的信息。
避免欺骗、误导和不必要的保密。
透明度能够建立信任,有助于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
2. 提前准备:对于可能的媒体曝光,提前准备好相关信息和数据,事先思考可能的问题和难点,并相应做出应对措施。
提前准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媒体关注和提问,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 简明扼要:在与媒体沟通时,要尽量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技术术语和复杂词汇,确保媒体和受众能够理解并传递正确的信息。
4. 及时回应:媒体工作非常迅速,对于媒体的问题和报道,尽可能及时地回应并提供准确的信息。
快速回应有助于控制局势并弥补可能的误解。
5. 主动沟通:除了对媒体的回应外,还应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和交流。
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帮助在紧急情况下更好地控制公众舆论和形象。
6. 训练和模拟:定期进行媒体训练和模拟演练,以提高媒体沟通的能力。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可以熟悉并应对各种媒体提问和挑战。
7. 掌握媒体平台:了解不同的媒体平台和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针对不同的媒体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可以提高信息的曝光率和传达效果。
8. 审视言辞:在与媒体互动时,特别在电视和广播上,要审慎选择言辞并控制情绪。
避免冲动和激动地回答问题,保持冷静和专业。
9. 审核报道:及时审核媒体报道中的错误和不准确信息,并在必要时予以纠正。
保持对自己形象和利益的保护。
10. 分享成功和教训:及时分享成功的媒体经验和所学到的教训。
通过反思和总结以往的媒体沟通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媒体应对能力。
在应对媒体时,时刻记住这些原则、技巧和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控制局势、准确传达信息,并树立良好的形象。
阐述突发事件中面对媒体的十个黄金法则
突发事件中面对媒体的十个黄金法则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媒体的报道往往对于个人、组织甚至国家的形象和声誉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应对媒体的报道,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此,我将从十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在突发事件中面对媒体的十个黄金法则。
第一、及时回应。
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要做到第一时间向媒体发布消息,回应公众关切,及时提供信息,避免出现信息真空。
第二、坦诚相待。
对于媒体的提问,应坦诚回答,不回避问题,这样才能赢得媒体和公众的信任。
第三、保持一贯性。
在媒体的采访中,要保持一贯性,避免出现前后矛盾的言论,否则会降低公众对于信息的信任度。
第四、控制情绪。
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为激动或愤怒而做出过激的言论,导致舆论失控。
第五、善于表达。
在媒体的采访中,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且要清晰、明了,以便媒体和公众能够理解。
第六、沟通协调。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各方的利益,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第七、避免说谎。
在媒体的采访中,要避免说谎,因为一旦被媒体揭露,将毁灭自己的形象和信誉。
第八、主动公开。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要主动向媒体公开信息,而不是等待媒体的关注和追问。
第九、尊重媒体。
在与媒体的交流中,要尊重媒体的工作和职责,不要对媒体进行攻击或诋毁。
第十、学会辩护。
在面对媒体的质问和批评时,要学会辩护自己的立场和行为,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形象。
总结回顾:在面对突发事件中,面对媒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需要及时回应、坦诚相待、保持一贯性、控制情绪、善于表达、沟通协调、避免说谎、主动公开、尊重媒体、学会辩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媒体的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形象。
个人观点:作为面对媒体的对象,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媒体出现之前,我们要提前制定好应对策略,并且要在面对媒体时,保持警惕,不要在慌乱中做出错误的决定。
我们也要善于利用媒体的评台,积极传递正面信息,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路径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路径第一章:前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新闻报道也要跟随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而发生改变。
传统的新闻报道已经不再适应当今快节奏、信息繁杂、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格局。
因此,新闻报道路径必须重新规划,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
第二章:新媒体时代的媒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当今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途径。
这些平台极大地扩展了新闻传播范围和深度,打破了时间、地域和语言的限制。
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传媒界必须拥抱新媒体技术,以适应时代需求。
第三章:新闻报道的内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不仅应该关注事件本身,还需要关注受众的需求和反应。
新闻报道必须立足于受众,通过调查、采访、分析等手段,深刻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应,以此调整报道角度、调整报道内容。
通过此种方式,新闻报道可以更好地引导公众关注、思考和互动。
第四章:新闻报道的形式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形式更多地体现了互动性、多媒体性和即时性。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必须灵活运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以增加报道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另外,新闻报道需要具备互动性、以期与受众实现更好的互动和交流。
第五章: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方式具备多样化和全球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新闻媒介,如电视、广播和报纸外,如今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也可以进行新闻报道和传播。
因此,新闻报道传播路径必须和平台进行绑定,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
另外,新闻报道也需要加强对社会媒体、博客、社区等门户的使用,使自己的报道,能够遍及与潜在受众最为接近的地方。
第六章:新闻报道的管理在新闻报道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新媒体时代的报道管理必须采取新的方式和方法,以确保报道质量和新闻信誉。
在新媒体时代,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因此,新闻媒体需要加强对于事实的审查,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挑战与提升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挑战与提升建议概述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进行准确、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中,对于新闻报道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提升它们质量和影响力的建议。
一、挑战1.信息碎片化:互联网使得大量信息容易获取,但也造成了信息碎片化问题。
人们常常只看标题或部分内容就做出判断,并忽视深入阅读和完整理解。
2.信任危机:由于网络上充斥着虚假信息以及利益驱动下产生的不实内容,公众对于传统与非传统媒体都存在较高程度的质疑和怀疑心理。
3.速度压力:互联网带来了即时更新资讯的需求,这给记者们带来极大压力,在快速发布相关讯息之前很难采取必要审查过程。
4.社交媒体的冲击: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新闻消费者获取信息和互动的重要渠道,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间产生了竞争关系。
挑战在于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以及避免社交媒体中滋生出来不实报道。
二、提升建议1.提高新闻素质:记者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学识背景,通过专业培训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知识。
同时,加强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的教育,做到公正客观地呈现事实。
2.多源采访与核实:记者应从多个角度收集信息,并联系相关当事人进行采访确认。
对于涉及重要事件或敏感内容时尤其重要,在发布之前进行严密核查。
3.注重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大量数据在今天是无法回避的一部分。
发布前需深入分析和整理数据,并通过图表等方式直观地向读者展示结果。
4.建立真实信任关系:传统媒体需要通过提供准确、权威和有深度的报道来恢复公众对于新闻机构自身和内容真实性的信任。
此外,媒体机构也应主动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反馈,增进彼此的了解。
5.培养新闻素养:公众需要提高对于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判断能力以及辨识可信源的能力。
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媒体素养教育,使得公众更具批判思维和理性选择。
6.合作与共享资源:传统媒体可以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在报道中分享并取得其他机构产生的相关数据或图片等资源。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NEWS WORLD的层面,新闻作品应善用同期声、承载意象的空镜头等视听语言,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做到在无形中打动受众。
但同时我们也能从《新闻调查》疫情期间的系列报道中发觉些许不足,譬如部分节目的内容相对平淡,选材平衡性稍差,对于矛盾和冲突的表现不够使得部分节目的深度和理性欠缺。
而且部分Vlog日记体的引入和旁白的转换生硬,使得节目逻辑不够明朗。
因此,话题类视听作品的创作在创新性表达的同时,也应细化内容和焦点,串联作品整体的合理逻辑,注重问题意识与解决途径的展现,避免真实感人有余而深度理性不足,进而真正讲述出有温度、有锐度的好故事。
■注释:[1]张梦鹤,刘冰祎.小材料新闻体现大主题思想——以小见大,让新闻更出彩[J].传媒论坛,2019(07):92,94.[2]张志安,黄剑超.融合环境下的党媒情感传播模式:策略、动因和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9(03):80-85.[3]刘宝红.电视新闻现场采访同期声的“情感因素”[J].活力,2011(03):211.[4]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1,293.(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研究生)责编:姚少宝新闻e家一、社会新闻报道现状及问题社会新闻属于新闻的一种,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
[1]社会新闻包容万象,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讴歌时代精神,歌颂好人好事,监督权力与资本,讲述家庭婚姻故事等。
它报道范围广,“接地气”,内容亲切,不仅增加了人们的阅读兴趣,还满足了人们对知识性和科学性信息的需求,深受读者欢迎。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钟虹【摘要】进入网络时代,新媒体迅速发展,改变了新闻传播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社会新闻范围广,关注度大。
好的社会新闻可以为民服务,给百姓以生活指导、科学指导,并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新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报道接地气的途径
新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报道接地气的途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正面临着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报道如何接地气,吸引读者的关注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种途径,帮助时政新闻报道接地气。
内容选择要贴近民众日常生活。
时政新闻报道往往涉及政府决策、经济形势等繁杂的内容,对于一般民众来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教育、医疗、就业等,将这些话题与时政新闻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通过关注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将时政新闻报道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加读者的兴趣。
多媒体形式的运用。
在新媒体时代,多媒体形式已经成为时政新闻报道的新趋势。
媒体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等形式,将时政新闻报道转化为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增加读者的吸引力。
可以通过采访、实地调查等方式,记录一些真实的案例,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所涉及的人群和事件。
可以通过互动形式,增加读者的参与感,如开展在线讨论、征集读者的意见等,使读者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语言要简练易懂。
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注意力已经变得越来越短暂,信息的传递需要快速有效。
时政新闻报道应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的语言。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专业术语和长篇累牍的句子,可以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
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排版和图表等辅助工具,更加直观地呈现信息,提高阅读效果。
与读者保持良好的互动。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带来了读者和媒体之间更加直接的联系。
时政新闻报道可以通过与读者保持良好的互动,增加读者的参与感,提高报道的接地气度。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读者进行互动,回复读者的评论和提问,展开深入的讨论。
可以通过读者投票、调查等形式,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新媒体时代下的时政新闻报道需要更加接地气,贴近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通过选择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内容,运用多媒体形式,使用简练易懂的语言,与读者保持良好的互动,可以有效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可读性。
互联网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实践和应对策略
互联网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实践和应对策略互联网全媒体时代是信息传递的重要阶段,既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渠道,同时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时代,新闻传播者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媒体的专业素养,还要掌握现代互联网科技的运用,将其整合到新闻传播中,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实践和应对策略。
一、新闻报道实践新闻报道实践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信息的碎片化和传递速度的加快。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者可以通过编辑和定位来准确地把握新闻发生的环节,并通过传统媒介进行发布。
但在互联网全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和发布已经变得极其便捷和及时。
因此,新闻报道者必须更快速地获取信息、更加准确地判断和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在最快时间内完成报道和发布。
这对新闻报道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了。
1. 多媒体信息整合互联网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涉及的媒介通道、传递手段和实践域都已经被拓展。
这要求新闻报道者需要更多地掌握多媒体信息整合技能。
多媒体信息整合技能,主要包含: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的应用。
新闻报道者需要掌握每种媒介信息的编辑和应用技术,以完成更为丰富、立体的新闻报道。
2. 内容创新和互动交流应对互联网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和互动交流应对,也对新闻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个时代,新闻报道不仅要注重新闻的出现,还要注重读者的反馈和互动交流。
因此,对于新闻报道者来说,内化读者需求,密切关注读者反馈和社会互动,进行深度解析和细致考察,是必不可少的。
二、应对策略在互联网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应对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态度和喜好来进行调整,特别是在面对网络滥用和媒体乱象时,采取更加积极和有效的应对措施。
1. 建立互联网战争机制通过对互联网新媒体的使用和管理手段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掌握,对于建立互联网战争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机制,需要对新媒体的信息发布、内容审查等进行准确和及时的评估和监控,对诸多互联网模式下的社交媒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媒体新闻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策略
媒体新闻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策略一、媒体新闻行业面临的困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媒体新闻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改革压力。
以下将重点介绍媒体新闻行业所面临的几个主要困境。
1. 信息过载与真实性低下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变得极为便捷,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海量的新闻信息。
然而,由于信息泛滥,观众很难准确判断真假新闻,导致信息过载和信任危机。
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会误导大众观点,还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消极影响。
2. 传统媒体形象落后传统媒体多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工具向受众传递新闻内容,而现代人更倾向于通过移动设备获取信息。
由于传统媒体更新速度较慢、互动性欠缺以及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在年轻一代中逐渐失去了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该困境使得传统媒体急需转型升级。
3. 广告商的转移随着媒体格局的改变,广告商也逐渐将资源从传统媒体转向互联网平台。
在互联网上发布广告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和习惯进行定向投放,这给了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竞争压力。
二、媒体新闻行业发展策略面对上述困境,媒体新闻行业需要积极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来推动发展。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策略建议。
1. 融入新技术与多平台发布为了迎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体需要积极融入新技术,如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并通过多样化平台发布内容。
单纯依赖报纸、电视等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求,通过推出各种APP应用、直播平台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年轻受众。
2. 提升内容质量和信任度在信息过载的背景下,只有提供高质量、可信的新闻内容,媒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媒体机构应加强新闻编辑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真实性,并严格审核信息的来源和真实度,增强观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
3. 培养核心记者与深度报道在社交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观点和消息。
为了保持竞争力,传统媒体应培养一支专业化、有深度报道背景的核心记者队伍。
这些记者可以进行深入调查采访,挖掘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新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报道接地气的途径
新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报道接地气的途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时政新闻报道接地气的途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新媒体时代给时政新闻报道带来了便利和挑战,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形式逐渐被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端应用取代。
在这个新的媒体环境下,如何让时政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了新闻从业者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互动性强。
而媒体融合和传播的多样性也使得时政新闻报道有了更加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
从微博、微信到今日头条、抖音,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因此新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报道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时政新闻以多样的方式传递给读者。
可以制作微视频、短视频,结合动画、漫画等形式,增加视觉和趣味性,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直播、互动、评论,增加时政报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二、深度解读,多角度剖析在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不仅仅停留在快报式的传递,更需要通过深度解读,多角度剖析的方式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对于一些热点话题或重大新闻事件,可以通过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等形式,围绕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剖析,引导读者对事件进行全面思考。
还可以从不同人群的角度出发,采访各种利益相关方,让更多的声音被听到,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地报道。
三、关注读者需求,定制个性化内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个性化。
时政新闻报道在新媒体时代需要更加关注读者的需求,及时了解读者的反馈和意见,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定制个性化的内容。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手段,掌握读者的兴趣爱好和偏好,有针对性地推送和呈现时政新闻内容。
还可以提供一些专栏、互动环节,让读者参与到时政新闻报道中来,增加读者对时政新闻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四、注重跨界合作,拓展传播渠道在新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报道需要更加注重跨界合作,拓展传播渠道。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一、应对媒体应遵循的四个原则1、遵循真实、坦诚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采访,一定要坦诚相待,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这也是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媒体形象的公信基础。
领导干部如果对记者问及的情况不甚了解,或者没有把握,就宁可少说或者不说,绝不可以说假话,不可以胡编滥造。
面对问题的实质,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坦诚对待,不回避,不隐瞒。
对媒体的任何隐瞒和欺骗,一旦被媒体识破,经媒体曝光,都将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2、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发表言论,必须前后一致。
发表对特定事件的看法时,首先要对该事件有完整的了解,经过成熟的思考,作出准确的定性,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无论是对所陈述的特定事件的内容,还是对事件所发表的看法、所持的态度,都要前后一致,切不可自相矛盾,否则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会严重损害领导干部个人的媒体形象。
3、遵循主动的原则。
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最好事先有所准备,要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绝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
接受采访之前,最好能提前了解来访媒体和记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来访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问题和个别记者可能提到的尖锐问题,也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想好应对的办法。
4、遵循“度”的原则。
一要掌握说话的“度”。
一分事实说一分话。
对于突发的事件,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就只能描述性地介绍事件现场的客观情况,绝不可以随意评价或妄加猜测。
二是把握职责的“度”。
对于自己分管职责以外或者业务范围之外的事件,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不宜轻易发表看法。
三是掌握时间和内容的“度”。
对于某些敏感事件,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可以说;什么内容可以讲,什么内容不可以讲,都应该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大局的需要认真思考,掌握合适的“度”。
四是把握与媒体距离上的“度”。
作为领导干部,和新闻媒体相处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过于疏远。
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
如何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形势,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针对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和建议,旨在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宣传工作;创新策略1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宣传面临的挑战1.1 信息采集手段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全媒体时代拥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手段,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来采集和制作新闻。
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宣传受到时空和载体的限制,如报纸、电视、广播等,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1]。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来传播新闻信息,从而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速度和开放性。
同时,全媒体时代也增强了新闻宣传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新闻受众可以更加主动地获取和反馈信息。
1.2 新闻宣传理念落后传统新闻媒体却未能及时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一变化,仍然沿用着过时的新闻宣传模式。
这样做不仅降低了新闻宣传的工作效率,也削弱了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的重要性和优势,无论是领导层还是基层员工都缺乏对新媒体的运用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有些人甚至固守着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认为只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新闻宣传,就能完成相关任务,不需要进行任何创新。
然而,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提升新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1.3 受众习惯的变化全媒体时代是信息传播的新阶段,它不仅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个性化,也改变了人民群众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
在这个时代,短视频成为了人民群众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听内容,又增加了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可能性[2]。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内容,也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对于个人或组织来说,应对媒体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媒体打交道时,以下是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参考。
原则:1.诚信原则:作为被报道的对象,要始终保持诚实和真实,尽量不说谎,不夸大事实。
一旦被媒体曝光了虚假信息,信任度将会大幅下降,对个人或组织的形象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2.一致原则: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保持一致的声音和态度。
不同的人发表相同观点,会使信息更加有说服力,有利于塑造个人或组织的形象。
3.主动原则:要主动与媒体沟通,积极主动地提供信息。
情况不明朗和人搭口岸特殊的人,往往会遭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批评。
通过主动提供真实信息,可以增加别人对你的了解和信任。
办法:2.把握时间节点: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当的时间发表观点。
有时候,一篇负面报道可能是由于错误的时间选择引发的。
要做好媒体监测,及时跟进有关的新闻动态,及时作出回应。
3.掌握媒体语言:媒体有自己的特殊语言和写作风格。
要了解媒体的要求和习惯,掌握一些基本的媒体语言和写作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与记者合作和沟通。
技巧:1.说出核心信息:在与媒体进行采访或交流时,要学会挑选核心信息,并将其清晰地表达出来。
不要在大量的信息中迷失重点,而是抓住重点,让关键信息更易于被媒体和受众接受。
2.控制情绪和语气: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保持冷静和镇定,不要被情绪所控制。
语气要稳重,不要口出恶言,以免给别人留下过激或不成熟的印象。
3.大胆引导话题:在与媒体进行采访时,可以适度引导话题,把握话语权。
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记者关注自己希望报道的内容,并以此塑造自己的形象。
注意事项:1.保护个人信息: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注意自己的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保护。
不要随意透露个人或他人的隐私,以免给个人或组织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准备充分:在与媒体进行采访时,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新媒体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新媒体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在这个充满信息噪音的时代中做好新闻宣传,成为了各行各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新媒体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首先,要善于选取适合的新媒体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众多平台中,我们需要找到最适合传达信息的平台。
例如,对于图文并茂的新闻内容,可以选择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内容,可以选择知乎或豆瓣小组等平台传播。
选取适合的平台有助于吸引目标受众,提高新闻宣传效果。
其次,要注重内容的质量和创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让受众对我们的宣传内容产生共鸣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优质、独特的内容吸引用户的眼球。
无论是文字报道还是视频报道,都应该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并且针对受众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深入挖掘。
此外,创新也是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关键。
可以尝试运用故事化的手法、数据可视化等方式来呈现新闻内容,提升宣传效果。
第三,要善于运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社交媒体是新媒体时代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社交媒体渠道的传播,我们可以扩大信息的覆盖范围,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有活力的社区,与受众进行深入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从而不断改进宣传策略。
此外,要加强与新媒体人的合作。
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需要与新媒体人紧密配合。
可以与知名博主、自媒体人等进行合作,邀请他们撰写相关内容或转发宣传信息。
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可以更好地推广我们的宣传内容。
此外,还可以与新媒体机构合作,互利共赢,实现资源的共享。
最后,要不断进行数据分析和调整。
新媒体宣传工作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受众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从而调整宣传策略。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什么样的内容更受欢迎,哪些渠道传播效果更好,从而优化宣传策略,提高宣传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我们应该善于选择适合的新媒体平台,注重内容的质量和创新,运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加强与新媒体人的合作,并不断进行数据分析和调整。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策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传播方式的变革,报纸作为新闻传播的传统媒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报纸的传统优势仍然存在,对于它们来说,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持竞争力,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下面介绍几种策略,可以帮助报纸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新闻传播。
一、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尽管传统纸质报纸的发行量逐年下降,但报纸仍然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
报纸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比如建立一个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以便更广泛地传播新闻资讯。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营销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在线平台,以更方便、有效的方式向受众传达新闻内容和营销信息。
二、注重新闻内容的原创性和深度当今社会,新闻信息的传播已经日益谨慎,请不信谣、不传谣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最根本的一条信条,这也给了传统纸质报纸一个机会,即通过自身的原创性和深度,提高读者对报纸的信任和依赖。
纸质报纸有更多的版面空间可以展示深度报道,而且由于报纸编辑团队对新闻的筛选和论证更加严格,新闻品质更加可靠。
因此,报纸的原创性和深度已经成为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三、建立与读者互动的平台纸质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较远,没有太多的互动机会,而新媒体则为报纸提供了这种互动平台的机会。
通过发布新闻、调查、评论、网络讨论等活动,纸质报纸可以与读者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反馈,以进一步提高报纸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
四、拓展读者群体随着新媒体迅速发展,纸质报纸的受众已经从传统的年长人群,扩大到了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报纸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如搜索引擎优化和社交媒体营销等方式,与更多的年轻读者建立联系。
同时,由于新媒体逐渐普及,报纸与数字化媒体可相互支持,融合了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和期望,以最佳方式满足它们的需求。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报纸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来维持自身的竞争力。
在建立相应的新媒体平台的同时,注重原创性和深度,建立与读者的互动平台,并拓展读者群体,对于纸质报纸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新媒体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新媒体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新媒体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在如今信息化的社会,新媒体成为了新闻宣传的重要渠道。
如何在新媒体平台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成为了每个媒体从业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在新媒体平台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建议:1. 抓住热点、紧跟时事新闻宣传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紧跟时事,抓住热点事件。
在新媒体平台上,新闻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要及时获取热点事件的信息,并迅速将其转化为新闻资讯,以增加传播效果和曝光度。
2. 优化标题、内容精炼新媒体平台上信息过载,用户对于内容的吸引力越来越低。
在新闻宣传工作中,优化标题的吸引力非常重要。
内容也要力求简介、精炼,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准确传达信息,以吸引用户阅读。
3. 多样化宣传手段在新媒体平台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单单依靠文字报道。
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如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来传递信息。
通过图文并茂的报道、精心制作的短视频等形式,可以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
4. 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新媒体平台具有定位目标受众的优势,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要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针对其特点进行宣传。
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将新闻内容以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方式呈现,可增加用户的关注和参与度。
5. 与用户互动、传播引导在新媒体平台下,与用户互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回复评论、参与讨论等方式,与用户建立更加亲密的联系。
积极引导用户传播新闻,通过用户转发、分享等方式扩大新闻的影响力。
要做好新媒体下的新闻宣传工作,需要紧跟时事,优化标题与内容,多样化宣传手段,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与用户互动和引导传播。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策略,才能在新媒体平台上取得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新媒体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新媒体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新媒体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1. 熟悉新媒体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宣传工作离不开社交媒体平台。
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熟悉各大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规则,包括微博、公众号、抖音、知乎等。
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宣传。
2. 定位目标受众新闻宣传的目的是让信息传播到目标受众中,需要明确目标受众是谁。
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需求和习惯,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策略,以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
3. 制定内容策略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
在进行新闻宣传时,需要有优质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的注意。
内容策略包括确定宣传的主题和角度,选择合适的标题和配图,编写吸引人的文案,使用户产生阅读、转发或评论的动机。
4. 采用多样化的宣传形式新媒体提供了多种宣传形式,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和互动等方式进行宣传。
不同的形式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用户,增加宣传效果。
采用多样化的宣传形式也可以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5. 与用户互动新媒体的特点之一是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
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可以通过回复用户评论、举办问答活动、开展投票等方式与用户互动,增强用户参与感和忠诚度。
6. 关注数据分析新媒体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通过关注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行为和反馈,可以及时调整宣传策略,提高宣传效果。
7. 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互斥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配合,实现宣传效果的叠加。
与传统媒体建立合作关系,进行跨平台宣传,可以扩大宣传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
8. 注重品牌建设新闻宣传工作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宣传活动,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品牌建设。
在宣传过程中,要注重塑造品牌形象,树立品牌的价值和形象,使受众对品牌产生认同感和好感度。
9. 及时回应危机和负面舆论在新媒体下进行宣传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机和负面舆论。
这时,宣传部门应及时回应,做好危机公关,通过合理的解释和回应方式来化解危机,保护品牌形象。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一、应对媒体应遵循的四个原则1、遵循真实、坦诚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采访,一定要坦诚相待,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这也是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媒体形象的公信基础。
领导干部如果对记者问及的情况不甚了解,或者没有把握,就宁可少说或者不说,绝不可以说假话,不可以胡编滥造。
面对问题的实质,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坦诚对待,不回避,不隐瞒。
对媒体的任何隐瞒和欺骗,一旦被媒体识破,经媒体曝光,都将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2、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发表言论,必须前后一致。
发表对特定事件的看法时,首先要对该事件有完整的了解,经过成熟的思考,作出准确的定性,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无论是对所陈述的特定事件的内容,还是对事件所发表的看法、所持的态度,都要前后一致,切不可自相矛盾,否则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会严重损害领导干部个人的媒体形象。
3、遵循主动的原则。
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最好事先有所准备,要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绝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
接受采访之前,最好能提前了解来访媒体和记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来访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问题和个别记者可能提到的尖锐问题,也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想好应对的办法。
4、遵循“度”的原则。
一要掌握说话的“度”。
一分事实说一分话。
对于突发的事件,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就只能描述性地介绍事件现场的客观情况,绝不可以随意评价或妄加猜测。
二是把握职责的“度”。
对于自己分管职责以外或者业务范围之外的事件,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不宜轻易发表看法。
三是掌握时间和内容的“度”。
对于某些敏感事件,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可以说;什么内容可以讲,什么内容不可以讲,都应该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大局的需要认真思考,掌握合适的“度”。
四是把握与媒体距离上的“度”。
作为领导干部,和新闻媒体相处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过于疏远。
平面媒体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传播探讨
平面媒体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传播探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平面媒体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传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立体化传播是指通过多维度、多角度地展示新闻事件,让读者获得更全面、真实、深入的信息和理解。
本文将从立体化传播的定义、形式和优势几个方面探讨平面媒体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传播。
首先,立体化传播意味着信息的多元展示。
传统的平面媒体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来传递信息,而立体化传播则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媒介来展示新闻事件。
比如,可以结合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通过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各个方面。
其次,立体化传播可以提供更真实的信息。
由于平面媒体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来传递信息,往往无法完整地呈现事件的真实情况。
而利用立体化传播的方式,可以通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将事件呈现出来,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再次,立体化传播可以带来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结合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可以将事件的各个维度、各个角度充分展现出来,让读者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立体化传播还可以通过采访和专家解读等方式,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事件的内在原因和背后故事,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分析性。
最后,立体化传播还可以增强读者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相比于传统的平面媒体报道,立体化传播能够更好地与读者进行互动。
通过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读者可以与新闻报道进行互动和评论,让新闻变得更加立体、生动和有趣。
总的来说,平面媒体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传播是一个必然趋势。
立体化传播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形式展示信息,提供更真实、深入的理解,并增强读者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然而,在实施立体化传播过程中,媒体应该注重质量和真实性,避免过度美化和夸大事实。
同时,读者也应该具备良好的媒体素养,理性对待新闻报道,提升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
只有媒体和读者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平面媒体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方式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方式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所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媒体时代给予了媒体机构更多的创新空间和传播渠道,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方式,并分析其对新闻行业的影响。
一、社交媒体平台推动新闻报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传统媒体以报纸、电视和广播为主要传播渠道,信息的传递速度相对较慢。
而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使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即时和互动。
通过微博、微信、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媒体机构可以随时发布新闻,实时更新最新进展,使读者能够及时了解事件的发展动态。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还提供了用户评论、点赞和转发等功能,使新闻报道更具互动性。
读者可以通过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媒体和其他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形成一个广泛的舆论场。
这种互动性不仅提升了新闻报道的质量,也增加了读者的参与感和粘性。
二、移动终端使新闻报道更便捷和个性化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获取新闻信息,这使新闻报道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
移动终端上的新闻应用程序和网站以简洁的界面和个性化的推送功能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新闻内容,满足了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移动终端的普及也催生了新闻报道的多媒体化和交互化。
通过手机摄像头拍摄的现场视频、图片和音频可以直接上传到新闻平台,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观感。
通过滑动、点击、投票等交互方式,读者可以自由选择想要获取的信息和参与的活动,实现了个性化的新闻报道体验。
三、大数据技术助力新闻报道的精准性和深度挖掘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使得报道更加精准和深度。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媒体机构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新闻报道计划。
同时,大数据技术还能够帮助媒体机构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故事。
通过分析数据关系和趋势,媒体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真相和规律,并进行更深入的报道和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况 通报 》 称 :发 生于 2 0 1 5年 5月 1 6日的邻 水 群 体 聚
集 闹事 、扰乱 秩 序 事 件 目前 已得 到 有 效 控 制 ,事 件 造 成部 分干 部 民警 和 围观 群 众 受 伤 ,无 一 人 死 亡 ,当 地 社 会秩序 稳定 。但是 ,高 速路 口救护 车被烧 毁 、伤亡 人 员 救助 、闹事 者 劝 阻及 铁 路 回应 等 情 况 一 一 呈 现 , 网
络 聚合效 果超 强 。
数素 不相识 的 、有 得 到 信 息 欲 望 的人 得 到 信 息 ,不管
是从传 播速 度还 是 从受 众 面 上 ,平 面媒 体 都望 尘 莫 及 。
平面媒 体 如何 才能 在 新 闻报 道 中 占据 一 席 之 地 ,是每
名平 面媒体 人必 须应 对 的挑 战 。
计 ,6 0 . 0 的 中 国 网 民对 于 在 互 联 网 上 分 享 行 为 持 积 极 态 度 ,在 1 O ~1 9岁 网 民 中 有 6 5 . 9 % 的 中 发 现 特 色
中 国互 联 网络信 息 中心 ( C NNI C) 在 京 发 布第 3 5次
微信 引发 的 “ 草莓 农 残 致 癌 ” 事 件 ,让 人 们 再 次 陷 入 食 品安 全的危 机 ;2 0 1 5年 震惊 全 国的 “ 京 畿地 沟 油黑 色 产 业链 ” 的起 底地 沟 油利 益链 条 事 件 ,给社 会 带来 了极 大 不稳 定性 。这样 的例 子 还有 很 多 ,而且 今 后 还 会更 多 ! 可 以说“ 网络 正成 为中 国社 会 主流媒 体” 。 二 、在 相互 交错 中发挥 自身 优势
及 面 ,增 加 内容 的 层 次 感 。
1 .集 中展 现重 大事 件 要 点 。组 合 式 报 道 的 特 点 是
2 .聚 合能 力强 。网 络媒 体 利 用 自身 资 源 和 数 以亿
计 的网 民 ,在 最 短 的 时 间 内形 成 规 模 化 的 专 题 报 道 。
能够将 重大 事 件 的 重要 信 息 集 中展 现 ,通 过 网 络媒 体
随着全 媒体 的兴 起 ,在 “ 人 人都 有 麦 克 风 、人人 都 是通讯 社” 的时代 ,每 个 人 既是 新 闻接 受 者 ,也 是新 闻 传播 者 。随着 互 联 网 的发 展 和 普 及 ,人 们 可 以 随 时 随 地地将 得 到 的信 息 迅 速 传 给 熟 人 ,或 借 助互 联 网让 无
5 6 7 2万人 。网络 报道 的优 势 在 于 传 播 速 度 快 、聚 合 能
力 强 、发 布成本 低 。 1 . 传 播速 度快 。当前 ,新 媒体 传 播 速度 超 乎 寻常 ,
社 会 大 众 大 多 通 过 网 络 对 重 大 新 闻 事 件 进 行 了 解 , 平
时 ,还 有许 多 虚 假 信 息 的 造假 成本 相 当低 廉 :如 一 条
间社会 各界 和 网 络 消 息 铺 天 盖 地 , 网络 售 票 、 黄 牛党 倒 票 、一票 难 求 等 问 题 ,立 即成 为 社 会 各 界 关 注 的焦
点 和热 点 。
组合 式报 道 即通 过 展 现 核 心 事 件 ,及 其 引发 的相 关 事
件 或背景 资 料 ,增 加 报 道 的历 史 纵 深 感 、拓 宽 社 会 涉
随着新 媒 体 对 传 统 媒 体 的全 面 冲击 ,传 统 媒 体 要
突破 “ 一 张 报 纸 知 天下 ,一篇 文 章 做 范 本 ” 的 固 有 思 维 和 模 式 ,充 分 发 挥 自身 优 势 ,让 组 合 式 报 道 优 势 尽 显 。
铁 路部 门推 出 的提前 6 O天售 票 ,信 息 刚 发 布后 ,一 时
面媒 体很 多 时 候 只 有 看热 闹 的份 儿 ,或 是 充 当 着 跟 班 的角色 。 网络 媒 体第 一 时 问 报 道 :2 0 1 5年 5月 2日黑
龙 江省 庆安 火 车 站 派 出所 民警 击 毙 一 名 暴 力 袭 警 犯 罪
嫌 疑人 ,并迅 速 制 定 成 专 题 在 网络 上 随 时 播 报 最 新 消 息 ,一 时问传 播速 度惊 人 。随着官 方 回应 :民警开 枪属 正 当履 行 职务 的报 道 出来 后 ,才 算 尘 埃 落 定 。如 今 年
则 需要 点击 若 干链 接或 者 自行 拼 凑 ,才 能从 细 枝末 节 中了解 事件 的全 貌 。平 面媒 体 因 为版 面 限制 ,只 能 展 现事件 的最 主干 因素 ,则 也 成 为 它 的优 势所 在 。通 过 网络媒 体人 们 需 面 对 众 多 的信 息 垃圾 ,理 清 事 件 的 基 本 脉络 ,而且 网站 上 众 多 信 息 很 多 对 于 不 需 要 它 的 人
《 中国互 联 网络发 展状 况 统 计报 告 》 显 示 ,截 至 2 0 1 4年 1 2月 , 我 国 网 民 规 模 达 6 . 4 9 亿 , 互 联 网 普 及 率 为 4 7 . 9 ,手 机 网 民 规 模 达 5 . 5 7亿 ,较 2 0 1 3年 年 底 增 加
非 常愿 意在 网 上分 享 ,大 大 降 低 了 沟 通 成本 。与 此 同
【 文化建设】
新 形势 下 平 面媒 体 如何 应对 新 闻报 道
吴 昊
( 《 人 民铁 道 》 报 社 ,北 京 1 0 0 0 3 8 )
[ 中图 分 类 号 ]G2 0 6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1 0 0 6 — 8 2 7 9 ( 2 0 1 5 ) 0 3 — 0 0 7 0 - 0 2
一
3 .发布 成 本 低 。截 至 2 0 1 4年 1 2月 ,5 4 . 5 的 网
民对来 源 于 互 联 网 的 信 息 表 示 信 任 ,相 比 2 0 0 7年 的
3 5 . 1 有 较大 幅度提 高 。网络信 任成 为社会 信任 的重 要 组成部 分 ,信 任 和分 享 成 为 网 民 的 互 联 网态 度 。据 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