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废墟的召唤_教案
废墟的召唤(精选5篇)
废墟的召唤(精选5篇)第一篇:废墟的召唤废墟的召唤》教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4、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生字词:2、解释: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
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一、情境导入: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
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
指向什么?明确: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9。
11世贸大楼的废墟;唐山大地震的废墟;太平洋海啸造成的废墟;拆迁时造成的废墟等等,可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第二课时三、深入探讨;1、课文对废墟进行了一番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
3《废墟的召唤》【一等奖教案】(2)语文
3《废墟的召唤》【一等奖教案】(2)语文第一单元3废墟的召唤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理解“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理解作者情感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教学过程:一、导入见过废墟么?给你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
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
“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二、朗读课文,找出一些用得出色独特的词句,初步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三、理解课文内容:作者的情感与“年轻人”的心理。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冬日,心情沉重(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
“楚国早已是湖北着,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3)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源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内心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及背景,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1.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对文章主题进行初步思考。
第二章:理解课文2.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明确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2 学生分段落进行讨论,理解每个段落的主旨。
2.3 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含义。
第三章:探讨主题3.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主题“废墟的召唤”的内涵。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思维的碰撞。
3.3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主题。
第四章:品味语言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语言特色,如词汇、句式、修辞等。
4.2 学生自主分析并分享自己觉得精彩的语句。
4.3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文章的语言。
第五章:拓展延伸5.1 教师提出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进行回答。
5.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六章:课堂互动6.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中废墟的召唤的理解。
6.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文章中的场景呈现出来。
6.3 教师对学生的互动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第七章:废墟的考察7.1 教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废墟,让学生亲身感受废墟的氛围。
7.2 学生观察、记录废墟的景象,思考废墟对他们的召唤。
7.3 教师对学生的考察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废墟的召唤。
第八章:写作练习8.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废墟的召唤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8.2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进行写作。
8.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九章:课堂分享9.1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9.2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
9.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废墟的召唤。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废墟的召唤》原文为主题,通过深入解析原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欣赏到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
文章描绘了一个废墟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对废墟背后故事的思考。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废墟的召唤》原文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技巧。
1.2.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1.2.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培养自己关注身边环境、珍惜历史的意识。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2.1 作者简介介绍《废墟的召唤》原文的作者,包括其生平、主要作品和文学地位等信息。
2.2 作品背景解析《废墟的召唤》原文创作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第三章:文章结构分析3.1 文章主题明确《废墟的召唤》原文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废墟背后的意义。
3.2 文章结构分析原文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等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
3.3 修辞手法讲解原文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重点词句解析4.1 重点词汇列出《废墟的召唤》原文中的重点词汇,并进行解释,方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2 难句解析分析原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第五章:教学方法与步骤5.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2 教学步骤明确《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的各个步骤,包括导入、讲解、讨论、总结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六章:课堂互动与讨论6.1 问题设计与解答设计关于《废墟的召唤》原文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6.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废墟的召唤》教案[全文5篇]
《废墟的召唤》教案[全文5篇]第一篇:《废墟的召唤》教案废墟的召唤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本文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的语言特点;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2.学法:朗读法、质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二)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情绪调动法)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设计思考问题: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三)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师生共同明确: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废墟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废墟,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 通过分析废墟的特点和形态,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建筑和艺术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废墟的定义和价值2. 废墟的分类和特点3. 废墟的保护和利用4. 废墟景观的欣赏5. 废墟艺术创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定义、价值和分类等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废墟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废墟的特点和形态。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废墟,亲身感受废墟的魅力和价值。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废墟的保护和利用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5. 创作展示法:鼓励学生进行废墟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废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安排实地考察的时间和地点。
3. 准备艺术创作的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学生艺术创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学生团队合作情况: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合作情况,评估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废墟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废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废墟的定义和价值:向学生介绍废墟的定义,解释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关注废墟的保护和利用。
3. 分析废墟的分类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废墟,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形态,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废墟的多样性。
4. 实地考察废墟: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废墟,让学生亲身感受废墟的魅力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 小组讨论废墟的保护和利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废墟的保护和利用方法,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想法和建议。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重难点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方法讲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教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过程导入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讲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学资源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媒体课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图片和视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废墟”“轮廓”“点缀”等。
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能够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分析,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废墟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废墟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废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废墟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3. 引导学生认识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废墟的定义与分类2. 废墟的价值与作用3. 废墟保护的意义和现状4. 废墟的利用与创新5. 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定义、价值、保护意义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废墟利用与创新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废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2. 辅助材料:废墟图片、案例分析资料。
3.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废墟进行考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废墟图片,引发学生对废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废墟的定义与分类:讲解废墟的定义,介绍废墟的分类及特点。
3. 废墟的价值与作用:分析废墟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废墟的重要性。
4. 废墟保护的意义和现状:讲解废墟保护的意义,介绍我国废墟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5. 废墟的利用与创新:探讨废墟的利用方式和创新思路,激发学生对废墟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6. 案例分析:分析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废墟利用与创新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8.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废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9.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意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废墟的召唤》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废墟现象,认识废墟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废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废墟与人类文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掌握废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废墟,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讨论、创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废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废墟的基本概念,掌握废墟的分类及各类废墟的特点,明确废墟在人类历史和文明中的地位。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
难点:废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废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废墟现象,激发学生对废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分析废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3)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废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废墟的价值和利用途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废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废墟保护。
第三章:教学评价本章主要评价学生对废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课堂提问、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废墟的定义、分类、分布特点以及产生原因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废墟的召唤》教材,内容包括废墟的定义、分类、分布特点、产生原因及影响等。
4.2 辅助材料废墟图片、案例资料、实地考察视频等。
4.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召唤》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废墟的召唤》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废墟的召唤》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强调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废墟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废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废墟的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废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废墟的意义。
2. 阅读: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废墟的保护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强调对废墟的保护意识。
第三章:废墟的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废墟保护的行动。
【教学重点】废墟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废墟保护的行动。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废墟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废墟保护的重要性。
2. 阅读: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废墟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废墟保护的行动方案,分享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废墟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废墟保护的行动。
第四章:废墟的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利用价值和方式。
2. 培养学生对废墟的合理利用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废墟的利用价值和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废墟的合理利用和创新思维。
废墟的召唤(3)()
第一单元 3 废墟的呼唤一、目的要求:1、认识相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尝赏析语言:笔法简洁委婉,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感情态度和“年青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呼唤”的“呼唤”确实切含义,意会文章的要旨。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品尝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青人”的矛盾心理;意会文章的要旨。
三、教课时数:二教时四、教课步骤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废墟么?废墟给你们如何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坏的感觉。
自然灾祸造成的或许很难防止,但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虑呢?简介《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出:圆明园固然此刻常年熟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久的伤口,代表着一段辱没的历史。
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觉和深邃的思虑。
“呼唤”什么意思呢?呼唤什么?。
二、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宗璞,原籍河南唐河,1928 年生于北京。
是有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隶属成志小学校。
抗战迸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隶属中学。
1945 年回北京。
1946 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 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三、生字词远瀛( yíng)观嗫( niè)甲胄(嚅( rú)zhòu)迤逦(充塞( sè)碣(jié)石yǐ l ǐ)窸窣(xī sū)四、词语解说莽苍苍:田野苍莽广大的风景。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羞耻。
泰然自若: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同样。
形容遇事镇定,不漏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欣然:形容郁郁寡欢或绝望的样子。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废墟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2. 引导学生关注废墟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对废墟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废墟的定义和分类2. 废墟的价值3. 废墟保护的意义4. 废墟背后的故事5. 废墟创意利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废墟的定义、价值、保护意义以及创意利用。
2. 教学难点:废墟背后的故事及其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定义、分类、价值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废墟背后的故事和创意利用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废墟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尝试为废墟创意设计保护方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废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废墟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废墟的定义、分类、价值等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享废墟背后的故事和创意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废墟的保护和利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废墟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为废墟创意设计保护方案,展示并分享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废墟观念。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废墟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创意设计方案:评估学生为废墟创意设计保护方案的原创性、可行性和创意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收集的废墟相关资料,评估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废墟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收集各种废墟的图片和视频,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发学生思考。
2. 案例资料:整理废墟背后的故事和创意利用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设计软件:提供相关的设计软件,帮助学生完成废墟保护方案的设计。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理解文中对废墟的描写和作者的思考。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废墟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呼唤。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2、教学难点探究作者对废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启示。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废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废墟给人的印象和感受。
提问学生对废墟的看法,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作者及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宗璞的生平、文学成就。
讲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3、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4、精读课文分析文中对废墟的描写,如“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探讨这些描写的作用。
理解废墟的象征意义,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废墟。
小组讨论:作者在废墟中发出了怎样的召唤?这召唤意味着什么?5、探究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历史的废墟?联系现实,谈谈废墟的召唤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有什么启示。
6、总结归纳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方法。
7、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废墟与文明”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见解。
推荐阅读宗璞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废墟的召唤》这篇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通过解读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废墟对于人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1.2 教学内容文章背景介绍,作者简介,文本结构分析。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第二章:文本解读2.1 教学目标通过解读文本,使学生理解并欣赏到《废墟的召唤》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文章的语言特色,情感表达,主题思想。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废墟的意义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废墟对于人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2 教学内容废墟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废墟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废墟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2 教学内容废墟考察活动,废墟摄影活动,废墟主题创作活动。
4.3 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废墟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总结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
5.2 教学内容对本课程的学习进行总结,对废墟的意义进行反思。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总结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
第六章:文本细节分析6.1 教学目标通过深入分析文章的细节,加深学生对《废墟的召唤》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6.2 教学内容文章中的关键描写、修辞手法、以及象征意义。
6.3 教学方法采用close reading 方法,引导学生细致阅读并分析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第七章:作者观点探讨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教案:废墟的召唤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废墟的召唤》。
本课主要介绍了作者对废墟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废墟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废墟的感悟和思考。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废墟的价值和意义。
重点: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包含课文内容、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废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废墟,激发学生对废墟的好奇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废墟的印象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废墟的感悟和思考。
2. 学生标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准备课堂讨论。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废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四、例题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解答。
2. 教师讲解例题,强调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随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例题讲解,完成随堂练习题目。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重点,设计板书,概括废墟的价值和意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板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作业设计:1. 请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废墟的感悟和思考。
答案:废墟是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过去的文化和记忆。
废墟的存在让我们思考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的发展,同时也提醒我们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教案4
《废墟的召唤》教案一、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本文的主旨——呼唤人们改造“凝固的历史”的愿望,并号召人们在改造历史上尽每一个“我”的责任3、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法二、教具:多媒体三、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思路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理解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四、教法设计1、利用媒体引入课文,直观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2、设计问题,让学生带问题自主学习课文3、就文中的几个典型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4、师生讨论综合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多媒体)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
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
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
”《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
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
1979年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二、历史背景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
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
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园于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三、导入新课只要有自然,有生命,就有对自然的感悟,就有生命和生命的对话,宗璞有眼前的废墟想到了耻辱的历史,那大水法、观水法,那路旁的石龟,那方外观的白石乃至整个废墟都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见证,听到废墟“留—留—”的风声,作者深有感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四、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互动一朗读课文,探讨以下问题:1、圆明园是废墟,是历史的见证,凭吊它,怎能不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她感悟到了“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2、思路与文章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1)(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1)(新版)语文版第一单元3废墟的召唤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的含义。
2、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3、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上:融情于景描写议论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请学生读雨果所写的《给布特勒一封信》,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配《辛德勒的名单》)(学生感知、概括、教师引导小结)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的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向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呼唤。
第四部分(21-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深入探讨1、在《废墟的召唤》中,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废墟”召唤着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废墟的召唤的?(分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探究)作品的开篇,作者用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的向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弈的激情。
作者渴望改变这一切,可以说,这种情感贯穿了整个作品之中。
“废墟上,不愿永久停泊。
”“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废墟在呼唤,其实是作者在呼唤,召唤全社会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中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之中。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教案:废墟的召唤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废墟的召唤》。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位小学生参观地震废墟后,被废墟中一位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所感动,从而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消防队员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地震废墟中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立志报国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废墟、召唤”等词语造句。
3. 了解地震废墟中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立志报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废墟、召唤”等词语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a. 教师播放地震废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地震废墟的景象。
b. 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废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 自主学习(10分钟)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
3. 课堂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
b. 学生跟读课文,模仿消防队员的英勇精神。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学生分享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5. 小组讨论(5分钟)a.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一名有责任感的人?6. 课后作业(5分钟)a.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消防队员的作文。
b. 学生用“废墟、召唤”等词语造句,并写在练习本上。
六、板书设计废墟的召唤地震废墟——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立志报国的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文题目:《我心中的消防队员》答案:略2. 造句题目:用“废墟、召唤”等词语造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地震废墟中的英勇事迹,使学生感受到了消防队员的英勇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立志报国的情感。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废墟文化的价值,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2. 通过分析废墟背后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从废墟中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废墟的定义与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废墟的定义,理解废墟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分析不同类型的废墟,如古代建筑废墟、自然灾害废墟、战争废墟等。
2. 第二节:废墟的价值与保护探讨废墟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介绍废墟保护的方法和意义,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
3. 第三节:废墟旅游与文化传承引导学生了解废墟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析废墟旅游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探讨如何在旅游中传承和弘扬文化。
4. 第四节:废墟艺术创作实践引导学生从废墟中寻找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分析废墟艺术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5. 第五节:废墟主题讨论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废墟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废墟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定义、分类、价值、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废墟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废墟艺术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废墟主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艺术创作:评价学生在废墟艺术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创作思路、技能等方面。
3. 反思日志:阅读学生的反思日志,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材。
2.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废墟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3. 视频素材:寻找与废墟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废墟的召唤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2)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3)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
提示:在19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
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4)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
指向什么?
提示:我们如果来到圆明园前摄影留念,我们可否像平时照相一样,摆个造型,伸个“V”型。
明确: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
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②“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吗?”
提示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
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提示2:“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
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
久——
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
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
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吧。
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
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③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
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的。
(二)探究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1.和年轻人有哪些对话?理解这些对话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明确:
①“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
“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
②“匹夫有责。
”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地说出我嗫嚅着的话。
“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吗?”
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
③“他不是画家。
”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
”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明确:先以“匹夫有责”作答,又以“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来推诿,继而前后两次露出了“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从语言到神态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中国刚刚经历过浩劫之后,从1978年起步入改革开放阶段时面临着重重困难。
(三)领悟题目中的“召唤”具体指什么内容。
提示: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嘘感叹。
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提示:如果没有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众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你的感叹就只能是一种浅薄和虚华。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
“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
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反证了“诚”、“雅”之特征。
三、布置作业
1.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1.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
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
①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
②右侧在夏天是一片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③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
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⑤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
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
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
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⑥我们仍望着落照。
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
浓处如酒,淡处如梦。
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由落照、远山联想到生机勃勃的紫藤萝,浓墨重彩,意境浓重,情感激动。
)2.“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吗?”的意思,我们已经明了,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简约含蓄。
①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②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而逐渐明朗。
(由实写到虚写)
归纳:宗璞写东西从不随意,一篇2000字的散文《废墟的召唤》竟写了两个礼拜,去了三趟冬日圆明园,可谓字斟句酌惜墨如金。
二、迁移与拓展
1. 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1:
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提示2: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
三、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涵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