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1
2010年最新教师考编试题含详细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通过观察狗的唾液分泌得出经典性条件 反射。 2.A〔解析〕 “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 1965 年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3.A〔解析〕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 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 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法”自始至终是以 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4.C〔解析〕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 5.C〔解析〕 强化是联结学习理论的核心。 6.B〔解析〕 高尔顿的典型论调为“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其受遗传决定的程 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7.D〔解析〕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 8.A〔解析〕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弃仁绝义”和“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 “化性起伪”是由荀况提出的。 9.A〔解析〕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即中学教育目的就是国家规定将中学生培养成什么样人 才的总要求。 10. B〔解析〕 演示法是指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使学生通过 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1. B〔解析〕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者加上一定图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再 造出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12. C〔解析〕 该生测验得 60 分,他的智商 IQ=15×(X-X)S+100,代入上述公式,智 商是 85。 13. C〔解析〕 发展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个体产生的新的期 待和要求他承担新的任务、扮演新的角色等。 14. D〔解析〕 集儒家思想之大成的《学记》写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 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中,“教学相长”蕴含 着早期教育心理学的萌芽。 15. B〔解析〕 根据学习心理学对学习的定义“学习是指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 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可见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 16. D〔解析〕 根据普里马克原理,当我们运用强化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必须是先有行 为,后有强化,排除 A;D 选项是用儿童喜欢的“看电视”来刺激他原本不喜欢的“完成家庭 作业”,符合普里马克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7. ACD〔解析〕 直观性原则为教学原则。
2010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0
2010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02010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0-01-20 16:03 |(分类:我的教师梦)一、单项选择题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B.普通中小学教育C.中等教育D.一般教育现象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B.徐特立C.杨贤江D.陶行知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B.杨贤江C.凯洛夫D.赞可夫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B.赞可夫C.加里宁D.凯洛夫14.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
A.最优化教学B.范例教学C.发展教育D.终身教育15.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A)。
A.布鲁姆B.布鲁纳C.根舍因D.斯金纳16.1901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B)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0年教师招聘测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社会学D.教育经济学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和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A.美育B.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A.目的B.内容C.方法D.功能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中枢神经D.周围神经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A.前摄B.倒摄C.单一D.双重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A.动力系统B.自然前提C.心理基础D.核心成分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A.IQ=MA/C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CA/MA×100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A.现实和人B.人和人C.现实和人的需要D.生理和心理需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教师招教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教试题及答案一、教师招聘试题(一)语文试题1. 下列成语中,意思相反的一组是:A. 见义勇为、无动于衷B. 光明正大、心虚C. 插科打诨、言之无物D.言听计从、刚正不阿2. 下列不属于修辞手法的是:A. 排比B. 借代C. 比喻D. 轮唱3.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个句子是由谁所写的?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4. 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花开花谢随春去B. 萤火虫的翅膀闪动着光芒C. 红掌拨来清泉水D. 塞上牧羊空自哀5. 以下不属于古代四大名著的是:A. 《水浒传》B. 《西游记》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二)数学试题1. 计算: 2 + 3 × 4 - 5 ÷ 1 = ?A. 17B. 16C. 14D. 132. 一个矩形的长是宽的4倍,如果宽为6cm,则它的周长是多少?A. 48 cmB. 36 cmC. 30 cmD. 24 cm3. 已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18 cm,求它的边长。
A. 9 cmB. 6 cmC. 12 cmD. 3 cm4. 如果甲比乙多一半,乙比丙多1/3,那么甲和丙两个数的比是多少?A. 4 : 3B. 5 : 3C. 3 : 2D. 2 : 15. 下列哪个数字是质数?A. 20B. 25C. 28D. 29(三)英语试题阅读理解:Tom's DayTom gets up at six every day. He has breakfast at half past six. He goes to work at seven. He starts work at quarter to eight. He has lunch at twelve o'clock. He finishes work at five. He goes home at a quarter past five. He has dinner at six o'clock. He watches TV at half past seven. He goes to bed at eight o'clock.1. What time does Tom get up?A. Six thirty.B. Seven o'clock.C. Six o'clock.D. Eight o'clock.2. When does Tom start work?A. At eight o'clock.B. At seven o'clock.C. At six o'clock.D. At six thirty.3. What time does Tom have lunch?A. At eleven o'clock.B. At twelve o'clock.C. At ten thirty.D. At half past twelve.4. When does Tom go home?A. At half past five.B. At five o'clock.C. At six fifteen.D. At eight o'clock.5. What time does Tom go to bed?A. At six o'clock.B. At half past seven.C. At eight o'clock.D. At seven o'clock.二、教师招聘答案(一)语文试题答案:1. B2. D3. D4. C5. C(二)数学试题答案:1. B2. A3. B4. C5. D(三)英语试题答案:1. C2. B3. B4. A5. C以上是教师招教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
填空题填空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一)填空题题型特点在试卷中,填空题是另一类重要题型,分为9道小题,每小题只留有两个填空,这是填空题形式的主要特点。
从内容上看,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最广。
重视的是细节,答案比较固定,填的多是关键词和重要概念,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
这是填空题内容上的特点。
(二)填空题解题技巧(1)填空题本身有文字描述,给你实际提供了思考的材料,要会利用这一点进行答题。
[例l]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______计划、课题计划和______计划。
在这道题中,课题计划对你是一个提示,明确了范围,举一反三,可很快填出答案来,这就是“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考试大[例2]高级社会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主要有道德感、______和______等三种。
同样的方法,这道题以道德感出发进行思考,答案应填“理智感”和“美感”。
(2)原理和规律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一般要进行多次复述和记忆。
命题的一个策略,就是将原理和规律中的关键词,抽出来后作为填空题出。
遇到这类问题,当你突然一下想不起时,可把原规律通过记忆复述一遍,也就是通过整体想到个别,填出关键词。
[例1]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组织学生的______,统一______的过程。
这个问题是一条德育规律,我们已记住了它,把规律只需复述一下,答案就自然在脑海浮现出来。
这个方法很有效,让你想起关键词应是“活动和交往”及“多方面教育影响”。
[例2]心理是______的机能;心理是______的反映。
用复述法,可立刻答出来,这儿应填的关键词是“人脑”和“客观现实”。
(3)教育理论中一些内容,既不好命为选择题,又不宜出成问答题,而这些内容又要求你必须掌握,则最可能命为填空题,复习时应当注意。
[例1]综合课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应填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
2010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
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 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10秋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1.A2.C3.D4.B5.B6.C7.B8.CD9.ABCD 10.B 11.C 12.B 13.C 14.B 15.B 16.D 17.B 18.C 19.C 20.D 21.D 22.D 23.C24.C 25.D 26. B 27. A 28.A 29.B 30 .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1.AE2.ACD3.ACDE4.ABCD5.ABC6.ABC7.ACE8.CD9.ABCD 10.ACE 11.ABC 12.BC 13.ABCD 14.ACD 15.ABCDE 16. ABC 17. BCD 18. BC19.ABCE 20. ABCD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0.5分,共5分1.× 2.× 3.对 4.× 5.×6.× 7.对 8.× 9.× 10.对四、材料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2)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2.(1)他的这种归因不正确。
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影响到他的成败体验,也影响到他对未来成败的期待。
(2)正确的归因应是: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的、不稳定、内部的因素,如努力不够。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0分)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1)问题特征。
(2)原有知识容量和加工方式(3)动机水平、心理定势、思维策略等。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预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2010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010
2010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0102010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010-08-18 20:03一、单项选择题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B.普通中小学教育C.中等教育D.一般教育现象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巨人传》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的(B)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A.《教育论》B.《教育学》C.《大教育学》D.《教育原理》17.1919年,著名教育家(C)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B.盖顿C.杜威D.克伯屈18.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A)。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从学科性质来看,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A.行为B.自然C.社会D.边缘D【解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边缘的交叉学科。
2.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A.心理过程和个性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A【解析】考查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所以选A。
3.表达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的是()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D.个性、认知、情绪情感以及意志过程C【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D【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A.意志B.能力C.气质D.兴趣A【解析】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又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以选择答案A。
其他都是个性心理的成分。
6.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指()A.感知、记忆和思维B.情绪、思维和意志C.动机、需要和兴趣D.能力、气质和性格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心理学内容方面的知识。
答案A 是认知过程,答案C是个性心理倾向性,答案D是个性心理特征。
7.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A.认知B.需要C.客观现实D.个性C【解析】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8.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A【解析】略。
9.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A.认识B.情感C.能力D.意识D【解析】人类才有意识现象,动物没有。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1
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 A]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 A]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10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1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理论和()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3、新课程改革贯彻()的工作方针,坚持()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5、初中阶段设置()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改为: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改为: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改为: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改为: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
()改为: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1、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3、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
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1、杨贤江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
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理论性与应用性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强制教育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型式)。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课程计划)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之间的矛盾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3 )首先提出的:⑴《论语》⑵《孟子》⑶《学记》⑷《劝学篇》17、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一):⑴《大教学论》⑵《论演说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学》⑷《我的教育信条》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二)提出的:⑴赞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苏霍姆林斯基⑷凯洛夫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⑴和谐教育思想⑵教学过程最优化⑶教学发展观⑷全面发展观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1):⑴痒⑵序⑶校⑷学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一):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1):⑴教育的性质⑵教育的方法⑶教育的效益⑷教育的规模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3 ):⑴做人教育⑵职业教育⑶基础教育⑷专业教育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1 ):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4 ):⑴积极作用⑵影响作用⑶制约作用⑷导向作用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一):⑴主导作用⑵主动作用⑶领导作用⑷能动作用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3 ):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一):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⑵主体价值⑶创造价值⑷教育价值三、简答题(共32分)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10年中学教师考编之教育学[1].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1、杨贤江写的《》,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⑴《论语》⑵《孟子》⑶《学记》⑷《劝学篇》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⑴《大教学论》⑵《论演说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学》⑷《我的教育信条》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⑴赞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苏霍姆林斯基⑷凯洛夫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⑴和谐教育思想⑵教学过程最优化⑶教学发展观⑷全面发展观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⑴痒⑵序⑶校⑷学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⑴教育的性质⑵教育的方法⑶教育的效益⑷教育的规模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⑴做人教育⑵职业教育⑶基础教育⑷专业教育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⑴积极作用⑵影响作用⑶制约作用⑷导向作用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⑴主导作用⑵主动作用⑶领导作用⑷能动作用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⑵主体价值⑶创造价值⑷教育价值三、简答题(共32分)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2010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试题库和答案
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 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 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一
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A.一B.二C.三D.四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2010年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1分,其中第16题为连线题)1、下列情形导致学生伤害,学校行为并无不当,不承担事故责任的是(D)A、学校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B、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C、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D、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2、《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作者是(B)A、克鲁普斯卡娅B、苏霍姆林斯基C、马卡连柯D、凯洛夫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4、热爱学生是教师应该具有的( B )A、政治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知识素养D、能力素养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教师劳动的( A )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性6、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C)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7、“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哪种品质?( D )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8、“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 B)A、强度B、对比C、变化D活动9、观赏迎客松后,头脑中重现迎客松形象是( A )A、后象B表象C、想像 D、联想10、“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D )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11、“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 )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1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什么作了最好的诠释( B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13、“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什么气质类型的特点( A )A、胆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14、当一个攻击伙伴的孩子打人后,他父亲打他屁股,这孩子打人行为会减少,这属于( C)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性惩罚D、负性惩罚15、根据作品题目选出下列正确答案。
2010最新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
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 C]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C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C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A]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 D]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 A]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6.1)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 D] 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 A] 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 A]23.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A.长时记忆B.内隐记忆C.操作记忆D.形式记忆[ A]24. 短时记忆的容量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土2个组块[ D]25.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A.时快时慢B.快者愈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 C]26.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A.艾宾浩斯B.巴甫洛夫C.冯特D.弗洛伊德[ A]27.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复习越早越好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 A] 28.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B] 29. 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金纳D.威廉?冯特[ B]30.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7.1)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A ] 31.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A ] 32.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8.1)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A] 33. 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A.记忆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B] 34. 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A.智力技能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识[C ] 35.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D]36.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A.意识和能力构成B.规则和技能构成C.认知策略构成D.经验和方法构成[B] 37.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9.1)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A] 38.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D] 39.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验证假设D.论证假设[C] 40. 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10.1)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D]41.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D]42.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A.新观点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D.价值体系[D]43.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D] 44.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A]4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B]46. 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A.态度的核心成分B.动力性成份C.非智力成分D.内化了的成份[A] 47.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B] 48.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11.1)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A]49.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A] 50.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B] 51.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D] 52.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C] 53.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A.不容易矫正B.容易矫正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D.也属于心理障碍[C] 54.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12.1)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C] 55.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A.若干等级B.五个等级C.三个等级D.四个等级[B] 56.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信息加工B.智力活动C 信息输入D.心理变化[D] 57.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A.各种智力活动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D.教学阶段[B] 58.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D] 59.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A] 60.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A.有所不同B.相类似C.有一定联系D.没有必然联系[B] 61.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教师的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A] 62.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C] 63.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A] 64.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C] 65.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A.迷失方向B.错用方法C.措手不及D.产生焦虑[A] 66.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13.1)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B] 67.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A.一定的帮助B.较弱的影响C.间接的影响D.直接的影响[D] 68.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A.可用因素B.微弱因素C.重要因素D.利弊兼有的因素[C] 69.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A] 70.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A.最终结果B.中间环节C.目标D.最高阶段[D] 71. 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B.小集团意义C.依赖兴趣的作用D.没有政治意义[A] 72.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A.极大的影响B.不大的影响C.积极的影响D.消极的影响[A] 73.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A.集体观念B.从众C.服从大局D.集体凝聚[B] 74.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