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数量关系题推敲思路
数量关系的推理与解题思路
数量关系的推理与解题思路数量关系的推理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内容,也是解题的重要思路之一。
在数量关系的推理中,我们通过观察给定的数字或者数学关系,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推理和解题思路。
一、等差数列的推理与解题思路等差数列是一种具有固定差值的数列,如1, 3, 5, 7, 9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在解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的规律,推测出数列中的下一个数或者求出数列中的某一个数的值。
这里给出两个解题思路。
思路1:观察相邻两项之差的规律对于等差数列来说,相邻两项之差是恒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给定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并观察其规律,从而得出数列的公差。
例如,给定数列2, 5, 8, 11, 14,我们可以计算相邻两项之差:5-2=3,8-5=3,11-8=3,14-11=3。
通过观察发现,这个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恒为3,因此可以判断其为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思路2: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有一个通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第n项。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已知项,可以列出多个方程,从而求解出未知项。
例如,给定数列3, 7, 11, 15,我们可以列出方程:a1 + 2d = 7(第二项为7)a1 + 3d = 11(第三项为11)解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a1=3,d=4,进而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3 + 4(n-1)。
二、等比数列的推理与解题思路等比数列是一种具有固定比值的数列,如2, 4, 8, 16就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在解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的规律,推测出数列中的下一个数或者求出数列中的某一个数的值。
这里给出两个解题思路。
思路1:观察相邻两项之比的规律对于等比数列来说,相邻两项之比是恒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给定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并观察其规律,从而得出数列的公比。
例如,给定数列3, 9, 27, 81,我们可以计算相邻两项之比:9/3=3,27/9=3,81/27=3。
行测备考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行测备考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在行政能力测试中,数量关系解题占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对于备考行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行测备考中帮助解决数量关系题目的技巧和策略。
一、理清题目要求在开始解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清题目要求。
在数量关系题目中,常常会给出一系列数据,要求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或计算出特定的值。
解题前要明确自己需要找到什么样的答案,这有助于我们在解题过程中更有目标性。
二、注意关键词与数量单位数量关系题目中,有时会存在一些关键词或数量单位,这些都是解题的线索。
关键词指向了我们找寻规律和计算的方向。
例如,“增加”、“减少”、“比例”等词汇都提醒我们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
而数量单位则提醒我们需要进行何种数值计算。
三、寻找规律数量关系题目中,数据之间往往存在某种规律。
理解和识别规律是解题的核心。
寻找规律的方法有多种,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方法:1. 对比法:将给定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其中的差异和联系。
当数据量较小时,可以手动列出数据表格进行比较;当数据量较大时,可以通过计算特定数据之间的差值或之间的比例来发现规律。
2. 推理法:通过观察已知的数量关系,推断未知的数量关系。
从已知数据中找出共同点,利用这些共同点将未知数据推导出来。
3. 筛选法:给出多个选项,通过分析选项与已知数据的关系来确定答案。
通过排除不符合规律的选项,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四、注意特殊情况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情况。
这些情况可能会对题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产生影响。
例如,数据是否存在极值、是否有缺失或冗余数据等。
细致观察和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有助于我们排除干扰和错误选项。
五、练习与总结数量关系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只有不断地解题和总结,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
建议在备考过程中划定一定时间进行数量关系题目的专项训练,并及时总结解题思路和经验。
六、灵活应用不同的题目类型可能需要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部分。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就能在这一模块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整除法整除特性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技巧。
当题目中出现“整除”“平均”“倍数”等字眼时,我们可以优先考虑使用整除法。
例如: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如果每辆车坐 45 人,则有 10 人没有座位;如果每辆车坐60 人,则空出一辆车,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员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条件得出,员工总数减去 10 之后能够被 45 整除,员工总数能够被 60 整除。
所以,假设员工总数为 x 人,那么 x 10 =45n(n 为正整数),x = 60m(m 为正整数)。
从选项来看,如果一个数减去 10 能被 45 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能被 5 整除,所以可以首先排除那些不能被 5 整除的选项。
二、特值法特值法是在题目中某些量不影响最终结果的情况下,将这些量设为特殊值来简化计算。
比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可以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设为 30(10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数),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就是 3,乙每天的工作效率就是 2,两人合作每天的工作效率就是 5,所以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就是 30÷5 =6 天。
三、比例法当题目中存在明显的比例关系时,使用比例法能够快速解题。
例如:甲、乙两人的速度比为 3∶4,两人同时出发,行走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之比是多少?因为路程=速度×时间,路程相同,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所以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4∶3。
四、尾数法对于一些计算量较大的题目,尤其是涉及到多个数的加减乘运算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比如:2345 + 3456 + 4567 5678 的尾数是多少?我们只需要计算这几个数的尾数之和:5 + 6 + 7 8 = 0,所以该式的计算结果尾数为 0。
公考数量关系快速解答技巧
公考数量关系快速解答技巧1. 哎呀呀,大家知道不,代入法超好用的呀!比如这道题:“小王今年10 岁,他爸爸 30 岁,问几年后爸爸年龄是小王的两倍?”咱就直接把选项往里代代,不一会儿就能试出来啦,多省事儿!2. 嘿,特殊值法也很棒呀!像那种比例关系的题,设个特殊值,一下子就清楚啦。
比如“甲、乙两人速度比为 3:2,同走一段路,甲用了 5 小时,那乙用几个小时?”咱就设个甲速度 3,乙速度 2,不就好算多啦!3. 哇塞,画图法有时候简直是神来之笔呀!碰到那种路程问题,画个图,一切都明了啦。
就像“小明从 A 地去 B 地,走了一半又回去拿东西,再去 B 地,问一共走了多远”,画个图,清清楚楚!4. 天呐,比例法也是很厉害的哟!像那种根据条件能找出比例关系的,用比例法那叫一个快。
比如“一批货物按 2:3:5 分配给三个商店,其中一个商店分到 100 件,问这批货物总共多少件?”从比例上就能算出来啦!5. 哈哈,尾数法很实用的呢!算个位数啥的,用尾数法一下子就能确定答案。
就像“2345+4567”的个位数,直接看尾数相加就能知道啦!6. 哟呵,整除法有时候能出奇效呀!遇到那种能被整除的条件,就用整除法。
比如“班级里人数能被 4 整除,男生有 12 人,那女生有几人?”从整除的角度就能分析了呢!7. 哇哦,十字交叉法也别小瞧啦!浓度问题啥的用它可方便了。
像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问混合后浓度”,用十字交叉法很快就能算出来的。
8. 嘿嘿,方程法可是基础又好用呀!不少题都能靠它解决。
比如说“一个数加上 10 等于 20,这个数是多少?”这不列个方程轻松搞定嘛!9. 哈哈,分类讨论法在有些复杂情况超有用哒!像那种有多种情况的题,分开讨论就清楚啦。
就好像“一个数绝对值是 5,这个数是几?”那就要分正负两种情况讨论呢!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公考数量关系快速解答技巧都超实用呀,大家一定要掌握哦,能让你在考试中如鱼得水呀!。
公务员中的行测数量关系题解析与应对策略
公务员中的行测数量关系题解析与应对策略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其解题需要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数量关系题的解题方法和应对策略。
1. 理解题意首先,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问题和要求。
并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区分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需要求解的未知数。
2. 分析关系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题。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相关方程式或者关系式,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需要将问题进行抽象,将具体问题转化为一般规律。
通过分析关系,我们可以找到解题的线索。
3. 运用逻辑推理数量关系题是需要进行逻辑推理的,需要通过推理和运算来确定未知数的取值。
我们可以通过列出等式或者利用已知数之间的关系,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逐步求解未知数的值。
4. 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排列组合等。
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对于解决数量关系题非常有帮助。
5. 多做练习题数量关系题需要一定的思维逻辑和数学运算能力,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
在备考期间,我们可以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通过多做题,我们可以熟悉各种类型的题目,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6. 注意时间控制在公务员考试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需要注意控制好时间。
对于一道难度较大的数量关系题,如果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解答出来,可以略过该题,先解答其他较为简单的题目。
然后再回过头来尝试解答难题。
总之,在解答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时,我们需要注重理解题意、分析关系、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同时也要多做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对策略。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在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解答有所帮助。
公务员中的行测题型解析数量关系
公务员中的行测题型解析数量关系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数量关系题型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题型。
它要求考生通过给定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推理,从而解答问题。
本文将对数量关系题型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题型。
一、数量关系题型概述数量关系题型旨在考察考生对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通常涉及到数字计算、比例关系、概率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找出数据中的规律并解答问题。
二、题目类型及解题思路1. 数据分析题数据分析题是数量关系题型中的常见类型。
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表格或图表,回答问题。
解题思路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 仔细阅读题目和给定的数据表格/图表,理解数据的含义;(2) 根据题目要求,提取需要用到的数据;(3) 进行计算和推理,找出相应的答案。
例如,题目如下:某市2019年1月至12月每月销售额(单位:万元)如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销售额表格月份销售额1月 1502月 1803月 2004月 2505月 2206月 2307月 2408月 2609月 27010月 28011月 30012月 320问题:哪个月份的销售额最高?解答思路:通过查看表格可以得知,销售额最高的月份是12月,销售额为320万元。
2. 数字推理题数字推理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数列规律,推理下一个数字或某个特定位置的数字。
解题思路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 首先观察数列中的数字规律,找出规律的模式;(2) 根据规律推理,计算得出答案。
例如,题目如下:1、2、4、7、11、16、?解答思路: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1、2、3...依次增加,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比16大5,即21。
三、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 重视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数量关系题型对数据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可以多做一些数据分析题,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和速度。
2. 注重细节的把握在解题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数据的细节。
公考秘籍如何快速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
公考秘籍如何快速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数量关系推理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一类题型,对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数量计算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考试中,如何快速解答这类题目是很多考生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考秘籍,帮助考生有效地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
一、理解题目要求在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对题意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些条件,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条件推断出某种关系或得出某个答案。
因此,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条件非常关键。
如果对题目中的条件理解不清楚,就会导致解题时偏离正确方向,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建立数学模型理解题目的条件后,将这些条件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是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的关键一步。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可以将给出的条件表示为一组等式或不等式。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计算步骤,有助于我们快速解答题目。
三、选取合适的策略在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时,有时会涉及到复杂数学运算或多步推理。
为了节省时间和避免错误,我们需要选取合适的策略进行解题。
有时可以通过化简、代入法或排除法等方法简化计算步骤,找到简便的解题路径。
另外,注意观察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有时会有一些隐含条件或规律,可以根据这些提示快速得出答案。
四、熟练运用公式和技巧在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中,熟练运用一些常用的公式和技巧能够提高解题效率。
比如,对于百分比计算题,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转化关系可简化计算过程。
对于几何图形题,熟悉常见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够根据给出的条件灵活运用。
掌握这些公式和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计算,提高答题速度。
五、切忌追求完美在公务员考试中,时间非常宝贵。
对于数量关系推理题,有时我们可能会陷入过度计算或过度推理的陷阱中,导致花费过多的时间而无法及时得出答案。
因此,切忌追求完美,要学会快速估算和取舍。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略过一些小数点后的位数或不必要的推理步骤,将注意力集中在答案的大致范围上,以迅速确定最终答案。
数量关系技巧
关于数量关系的做题技巧
数量关系主要考察应考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以下是一些数量关系的技巧:
1.基础运算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以及
分数和小数的计算。
2.理解和识别问题:仔细阅读问题,理解其背景和要求,明确需要
求解的是什么。
3.利用公式快速解答: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
题等,可以预先记住相关的公式或模型,从而快速得到答案。
4.逻辑推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使用逻辑推理的
方法。
此时,可以尝试从问题的核心出发,逐步推导出答案。
5.排除法:当选项中有些数字出现频率较高时,可以考虑使用排除
法。
6.速算技巧: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如乘法分配律、提取公因数等,
可以提高计算速度。
7.实际应用:尝试将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更容易理解和
解答。
8.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数量
关系的技巧。
9.注意陷阱:在问题中可能存在一些陷阱,如单位不统一、数据口
径不一致等,需要特别注意。
10.多角度思考:对于同一个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
可以拓宽思路,也有助于发现更简便的解法。
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
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数量关系在数学考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点,也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一个题型。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数量关系题的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了解题目类型在解答数量关系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题目的类型。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给定的条件,数量关系题可以分为几何关系、函数关系、逻辑关系等几种类型。
了解题目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解题思路,避免走入错误的方向。
二、画图辅助对于涉及几何关系的题目,画图是解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将问题转化为几何图形,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问题的含义,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画图过程中,可以利用尺规作图、坐标系、平行线等方法,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三、条件整理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经常会给出一些条件,我们需要将这些条件进行整理和归类,找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有时候,只需要推敲一些条件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找到解题的关键。
因此,合理整理条件是解决此类题目的重要一步。
四、代数方程式对于涉及函数关系的题目,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式来解决。
通过构建方程,我们可以得出解题所需的关系式,从而求解未知数。
在构建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符号的运用和数值的代入,确保方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逻辑推理有些数量关系题目与逻辑关系有关,需要我们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解答。
在这类题目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问题的要求,分析给出的条件,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逻辑推理需要我们灵活思维和准确思考,通过不断的推敲和筛选,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六、解题经验解答数量关系题还需要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
通过多做题、多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更加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关键,提高解题的效率。
总结:数量关系题作为数学考试的一个重要考察点,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了解题目类型、画图辅助、条件整理、代数方程式、逻辑推理和解题经验都是我们解答数量关系题的有效方法。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就能在这一模块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行测数量关系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当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或者正面求解比较困难时,可以从选项入手,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
例如,有一道题说:“一个数除以 7 余 3,除以 8 余 4,除以 9 余 5,这个数最小是多少?”这道题如果直接去计算,会非常复杂。
但我们可以从选项入手,依次代入进行验证。
比如先看 A 选项,如果不符合条件就排除,再看 B 选项,直到找到符合条件的选项为止。
二、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包括奇偶特性、整除特性等。
奇偶特性: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奇偶性相同。
例如,如果两个整数的和是奇数,那么它们的差也一定是奇数。
整除特性:若整数 a 除以非零整数 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
比如,能被 2 整除的数的末位数字是偶数;能被 3 整除的数,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
利用这些数字特性,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缩小解题范围。
三、赋值法当题目中给出的具体数值较少,而只给出了比例关系或者倍数关系时,可以通过赋值来简化计算。
比如,题目中说“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为 3∶2”,我们可以设甲的工作效率为 3,乙的工作效率为 2,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进行计算。
四、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关键是要找准等量关系,设出合适的未知数。
例如:“某工厂有工人 100 名,其中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的人数比为4∶6,后来又招了一批熟练工,使得熟练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60%,问新招了多少熟练工?”我们可以设新招的熟练工人数为 x,然后根据熟练工人数的前后变化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五、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适用于解决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或者两种不同比例的对象混合等问题。
数量关系题型和解题技巧
数量关系题型和解题技巧1.符号推理:通过一些数学符号的关系,来推断出未知数或未知关系。
例如:已知a+b=7,a-b=3,求a和b的值。
解题技巧:对于这种题目,可以通过消元法或加减法来解答。
将两个等式相加或相减得到新的等式,然后推导出未知数的值。
2.数列问题:给定一个数列,通过一定的规律或关系,推断出数列中的一些数或数列的第n项。
例如:已知数列的前三个数是1、4、9,求第n项的值。
解题技巧:对于这种题目,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之间的规律来解答。
一般情况下,数列之间的规律可能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或其他特殊的数列。
根据规律,通过代入数值或使用递推公式,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或第n项的值。
3.比例问题:给定两个数或两组数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已知条件,求解未知的数或关系。
例如:已知甲的年龄是乙的3倍,而乙的年龄是丙的4倍,求甲和丙的年龄。
解题技巧:对于这种题目,可以根据比例关系建立方程,然后求解未知数的值。
根据已知条件,将年龄之间的比例关系转化为等式。
对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设甲的年龄为a,乙的年龄为b,丙的年龄为c,则可建立以下两个方程:a=3b和b=4c。
通过解这两个方程,可以得到未知数的值。
4.组合问题:已知一个集合或样本空间,求出满足一定条件的子集的个数或计算全部元素的个数。
例如:已知一个网站上有5个按钮,求点击它们的所有可能组合的个数。
解题技巧:对于这种题目,可以通过计算方法来求解。
对于子集问题,可以使用组合数学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满足条件的子集的个数。
对于全部元素个数的问题,可以通过列举或递推的方式,计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解题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在做数量关系题型时,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已知条件。
只有充分理解题目,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思路的构建。
2.建立数学模型:在解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转化问题为数学表达式或方程,可以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
3.观察规律:在做数量关系题型时,要善于观察规律。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和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和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
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数字、图形、比例、概率等方面的知识,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
1. 熟悉题型,数量关系题型包括等式推导、逻辑推理、数字组
合等,考生需要熟悉各种类型的题目,了解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
方法。
2. 建立数学模型,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利用代数式或者方程式来表示未知数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清晰地
理解问题并找到解题思路。
3. 注意条件限制,题目中通常会有一些条件限制,考生需要仔
细分析这些条件,找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受到
干扰。
4. 多角度思考,在解题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尝试
多种方法和思路,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 反复推理,对于复杂的数量关系题目,可以反复推理,逐步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从而解决问题。
6. 练习积累,数量关系题型需要大量的练习积累,通过做大量的题目来熟悉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行测数量关系题型的解题技巧包括熟悉题型、建立数学模型、注意条件限制、多角度思考、反复推理和练习积累。
希望以上解题技巧对你有所帮助。
数量关系与推理题的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
数量关系与推理题的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解题技巧是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率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数量关系与推理题,正确的解题方法是学好解题技巧。
本文将从数量关系与推理题的特点入手,介绍一些解题技巧,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数量关系题数量关系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于数量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有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题的类型,如比例关系、百分数、平均数、加法运算等。
在解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充分理解题意: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
2. 画图或列式:对于给定的数量关系,可以通过画图或列式的方式进行直观的表示,有助于清晰地理解题目。
3. 分析解题方法: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比如,如果是比例关系题,可以使用比例关系的性质进行计算;如果是百分数题,可以转换为分数进行计算。
4. 进行运算:根据选择的解题方法,进行运算计算,得到最后的答案。
二、推理题推理题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解推理题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分析题目结构: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分析题目的结构。
有些推理题是通过列出不同情况并依次排除的方法进行解答的。
2. 找出规律:通过观察已知条件和题目要求,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
有时候规律可能比较复杂,需要多方面的思考和推理。
3. 做出合理推断:在找出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断。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考虑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情况下,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4. 做出选择:根据得出的推断,从选项中选择符合条件的答案。
三、技巧总结1.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数量关系与推理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概念和公式,因此考生需要提前充分准备,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2. 多做练习题:通过多做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3. 注意细节:数量关系与推理题有时会涉及到一些细节问题,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细节,不要忽略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模块。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快速准确地解答出数量关系题目,从而提高整体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行测数量关系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解题方法之一。
当遇到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较为复杂,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时,可以尝试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
如果某个选项能够满足题干中的所有条件,那么它就是正确答案。
例如: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之和为15,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5,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 3 倍,求这个三位数是多少?A 627B 726C 933D 825我们首先来看 A 选项,6 + 2 + 7 = 15,百位数字 6 比十位数字 2 大 4,不符合“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5”,所以 A 选项错误。
再看 B 选项,7 + 2 + 6 = 15,百位数字 7 比十位数字 2 大 5,个位数字 6 是十位数字 2 的 3 倍,符合所有条件,所以 B 选项正确。
C 选项 9 + 3 + 3 = 15,但百位数字 9 比十位数字 3 大 6,不符合条件。
D 选项 8 + 2 + 5 = 15,百位数字 8 比十位数字 2 大 6,不符合条件。
通过代入排除法,我们很快就能得出答案是 B 选项。
二、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是根据题目中数字所具有的特性,如奇偶性、整除特性、倍数特性等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或直接确定答案。
比如: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如果每辆车坐 45 人,则有 10 人没有座位;如果每辆车坐60 人,则空出一辆车,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员工?A 240B 250C 260D 270我们可以设车的数量为 x 辆,根据员工总数不变可列方程:45x +10 = 60(x 1)化简得到:45x + 10 = 60x 6015x = 70x = 14 / 3车的数量必须是整数,所以这个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
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汇总
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汇总
1.理清题意:在开始答题之前,要先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关系,并注意细节。
2. 利用图形:对于数量关系题目,尝试画出图形,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可以使用草图、表格或图表等。
3. 寻找规律:在数量关系问题中,通常有一些规律可循,通过寻找规律可以更快速地解决问题。
例如,是否存在倍数关系、奇偶性、等差/等比数列等。
4. 反证法:如果一道题目不好解决,可以尝试使用反证法,即先假设一个错误的答案,然后通过推理证明其错误,找到正确答案。
5. 逆向思维:有些数量关系问题需要倒推,即从答案开始逆向思考,反推出可能的原因,以便找到正确答案。
6. 多解法比较:对于数量关系问题,有时存在多种解法,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解法的优缺点来确定最佳解法。
7. 细节判断:注意题目中的细节,例如计算过程中是否应该保留小数、是否需要对负数进行特殊处理等。
8. 实际应用:将数量关系问题与实际应用场景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 1 -。
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题型解答策略
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题型解答策略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数量关系一直是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部分。
然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解答策略,数量关系并非不可攻克。
数量关系题型通常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大类。
数学运算涵盖了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等多种类型;数字推理则要求考生从给定的数字序列中找出规律。
首先,我们来谈谈行程问题。
这类题目常常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在解答时,一定要清晰地梳理题目中的条件,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往往会很有帮助。
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 A、B 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 5 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 4 千米,经过 3小时相遇,问 A、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先算出两人的速度之和,即 5 + 4 = 9 千米/小时,然后用速度之和乘以相遇时间 3 小时,得出 A、B 两地的距离为 27 千米。
工程问题也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比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先算出甲的工作效率是 1/10,乙的工作效率是 1/15,然后用工作总量 1 除以两人工作效率之和(1/10 + 1/15),就可以得到两人合作需要 6天完成。
利润问题在考试中也经常出现。
要明确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某商品进价为 100 元,按 20%的利润率定价,然后打 9 折出售,问实际利润是多少?”首先算出定价为 100×(1 + 20%)= 120 元,打 9 折后的售价是 120 × 09 = 108 元,利润就是 108 100 = 8 元。
排列组合问题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可能比较困难。
要分清楚排列和组合的区别,以及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比如,“从 5 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出3 个进行排列,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这就是一个排列问题,答案是 5 × 4 × 3 = 60 种。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和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和解题技巧一、引言行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标准化测试,数量关系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考察了考生的数学素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量关系题型主要包括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几何问题和概率问题等。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对这些题型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大家掌握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二、解题技巧概述1.解题思路和方法:在做数量关系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的求解目标,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寻找合适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常见的解题方法有代入排除法、方程法、图形法等。
2.解题步骤:一般来说,解题步骤包括分析题目、寻找解题思路、列方程(如果需要)、求解和验证答案。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重每个步骤的简洁性和逻辑性。
三、常见数量关系题型解析1.数字推理a.规律寻找:数字推理题的关键在于发现数列中的规律。
常见的规律有等差、等比、平方、立方、组合等。
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到数列的规律,从而预测下一个数字。
b.特殊规律应用:在某些情况下,题目中会给出一些特殊的规律,如质数、奇数、偶数等。
掌握这些特殊规律,可以快速解答相关题目。
c.题型举例与解析:例如,给出数列1,3,5,7,9,求下一个数字。
通过观察可知,这是一个奇数数列,下一个数字为11。
2.数学运算a.基本运算技巧: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技巧,如倍数关系、因数分解等,能快速解答一些简单题目。
b.代入排除法:对于一些含有不确定量的题目,可以通过代入法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从而缩小答案范围。
c.题型举例与解析:如,四个选项中哪个数字能被3和5整除。
通过代入法,可以快速排除掉不能被3和5整除的数字,得出正确答案。
3.几何问题a.几何图形性质与应用:熟悉几何图形的性质,如周长、面积、角度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b.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掌握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的知识,如直线、圆、三角形等。
c.题型举例与解析:如,求一个圆的面积。
根据题目给出的半径,可以利用圆的面积公式求解。
2024必备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全总结
2024必备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全总结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之一,需要考生对数字、比例、图表等进行分析和计算。
以下是2024年必备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的详细总结。
一、基础技巧:1.记忆数字:在数量关系题中,需熟悉常用的数字、比例关系、容量单位等,减少计算过程中的出错概率。
2.快速计算:掌握常见的计算技巧,如快速乘除法、平方根的近似值等,以提高解题速度。
3.数据转换: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将不同的数据形式互相转换,以便进行比较和计算。
4.精确度估算:在计算过程中,对数据的精确度有一定的估计,以便预估计算结果的大小。
二、问题解决技巧:1.比较大小:对于给定的数量关系,通过比较大小来确定答案。
可将各个选项转换成相同的单位,进行大小的比较。
2.算术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若知道其中一个数据的平均值和总数,可通过计算得出其他数据的和,并据此计算其他数据。
3.比例关系:根据给定的比例,计算未知数量的值。
可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角度和边长的比值。
4.百分比:将百分数转换成小数,并通过乘法或除法计算出具体数值。
5.单位换算:根据不同的单位进行换算,例如时间、长度、面积、体积等。
三、逻辑推理技巧:1.逆向思维:根据问题的答案,倒推出可能的条件和前提。
通过排除已知条件和选项之间的矛盾关系,来确定正确选项。
2.解方程:用未知数代表问题中的数据,将问题转换成方程组,再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出结果。
3.统计分析:对给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问题中的规律和特点,以便解决问题。
4.图表分析:根据图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和比较来解决问题。
注意理解图表中的数据和单位,不要误解题意。
四、实际应用技巧:1.代入法:将给定的数值代入到问题中进行计算,以便得到正确的结果。
2.对称关系:利用对称图形和对称线的关系,计算未知数据的值。
3.最大最小值:通过求解问题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确定答案的范围。
4.统一单位:将不同单位的数据换算成相同单位,以便进行比较和计算。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快速准确地解答数量关系题目,从而提高整体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行测数量关系的快速解题技巧。
一、整除特性整除特性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常用技巧之一。
当题目中出现“整除”“倍数”“平均分”等字眼时,往往可以考虑运用整除特性来解题。
例如,如果题目中说“某班级学生人数能被 5 整除”,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班级学生人数的尾数可能是 0 或 5。
再比如,“甲的钱数是乙的 3 倍”,那么甲的钱数一定能被 3 整除。
通过对题中数据整除特性的分析,可以快速排除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选项,缩小解题范围。
二、特值法特值法是将题目中的某些未知量设为特殊值,从而简化计算的方法。
比如在工程问题中,如果题目中只给出了工作时间,而没有给出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我们就可以将工作总量设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求出工作效率。
又如在利润问题中,如果题目中只给出了利润率,而没有给出成本和售价,我们可以假设成本为 100,这样就能方便地计算出售价和利润。
特值法能够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直观,提高解题速度。
三、比例法比例法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比例关系,通过设未知数或直接计算来求解的方法。
例如,“甲、乙的速度比为 3∶4,相同时间内甲、乙所走的路程比也为 3∶4”。
当我们知道其中一个人的路程或速度时,就可以根据比例关系求出另一个人的路程或速度。
在浓度问题、行程问题等中,比例法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四、尾数法当计算量较大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选项的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在加法或减法运算中,只计算个位数字就能排除一些选项。
在乘法运算中,我们可以先计算个位数字相乘的结果,从而判断答案的尾数。
五、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当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比较明显时,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来求解。
在设未知数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未知数,尽量使方程简单易解。
行测技巧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解答数量关系题
行测技巧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解答数量关系题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题是一个很常见的题型,也是考生们常常感到头疼的题目之一。
由于数量关系题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所以在考试中迅速解答数量关系题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行测技巧,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迅速解答数量关系题。
一、理解题意-抓住核心信息在解答数量关系题之前,首先需要准确地理解题意。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一系列数字、图表或关系等信息,然后要求我们从中找到一些关键的数据、规律或者结论。
在阅读题目的同时,我们必须准确而快速地抓住核心信息,将其与题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和辨析。
例如:某报社问卷调查了400人,结果显示男性占比为40%,女性占比为60%。
问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的差值是多少?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简单的计算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的比例差值。
在这个题目中,关键信息就是男性占比为40%,女性占比为60%,在抓住了这两个关键信息之后,我们就能迅速计算出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的差值。
二、寻找规律-发现隐藏信息在数量关系题中,往往存在一些隐藏的规律或者信息,我们需要通过分析、计算或者推理的方法去发现它们。
掌握这些规律和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答和快速计算题目。
例如:某商品原价为1200元,经过打折后现价是720元,问打了多少折扣?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快速计算出折扣。
第一种方法是直接计算折扣的数值:原价减去现价得到折扣的金额,然后折扣金额除以原价得到折扣的比例。
第二种方法是计算相对折扣:现价除以原价得到折扣的比例。
三、灵活运用工具-排除干扰项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题往往有多个选项可以选择。
在面对多个选项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排除法进行解答。
通过分析、计算、比较不同选项的关系,我们可以将答案范围缩小,并最终确定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某超市举行促销活动,全场商品统一打五折,同时又对其余部分商品进行特价处理,特价商品为原价的80%,哪种购买方式更为优惠?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购买方式的价格,进行排除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行测考试详解数量关系题推敲思路(一)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卷数量关系部分:41.2 , 12,36,80,()A.100 B.125 C.150 D.175【广州新东方戴斌解析】从选项来看,很明显是这是一个中等程度变化的数列,很有可能是则很可能“相乘”规律的数列,而从比值上来看估计不是“前项”乘上“后项”,因为从12×36=432来看,相差太大,所以估计是“前项乘上某一个数得出后一项”这样的规律。
所以戴老师先做一个假设,把数字分拆一下,看一下变化情况:(1)2 =2 ×1(2)12=6 ×2(3)36=12×3(4)80=20×4(5)(?)=这样一来就把原来的数列拆分成两组数列,分别是:推敲一:(1)2,6,12,20,?从变化情况来看,似乎是等差数列,我们先把其差值列一下:6-2=412-6=620-12=8推出:?-20=差值很明显,差值应该是10,故?=10+20=30推敲二:(2)1,2,3,4,?这是简单的递增数列,容易发现?=5好了,我们逆推回去,(?)=30×5=150,正确答案选C。
42.1 , 3,4,1,9,()A.5 B.11 C.14 D.64【广州新东方戴斌解析】这是一道难度比较大的题型。
从给定数列的情况来看,彼此之间的差值不大,这类题型还是先从“两项间差值”入手,我们先把项与项之间的差值算一下:(1)第二个数(3)减去第一个数(1),差值是2;后一项(即第三个数)是4 (2)第三个数(4)减去第一个数(3),差值是1;后一项(即第四个数)是1 (3)第四个数(1)减去第一个数(4),差值是-3;后一项(即第五个数)是9 (4)第五个数(9)减去第一个数(1),差值是8;后一项(即第六个数)是?(5)第六个数(?)减去第五个数(9),差值是?;好,做完这一步之后,戴老师认为发现问题关键还是差值与后一项的数值上,我们把它们摆在一起来看一下:(1)差值是2;后一项(即第三个数)是4;推敲:两者可能产生这样的联系:2×2=4,即(2)的平方是4(2)差值是1;后一项(即第四个数)是1推敲:两者可能产生这样的联系:1×1=1,即(1)的平方是9(3)差值是-3;后一项(即第五个数)是9推敲:两者可能产生这样的联系:(-3)×(-3)=9,即(-3)的平方是9(4)后一项(即第六个数)是?由此我们从上面就可以发现规律:即(后项减去前项)的平方是后一项。
即(?)的数值应该是(9-1=8)的平方即64,正确答案选D。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卷数量关系部分:一、数字推理.共5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例题]1,5,7,9,()A.7 B.8 C. 11 D.未给出[解答]正确答案是11.原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故应选C.请开始答题:26.102,96,108,84,132,()A.36 B.64 C.70 D.72【广州新东方戴斌解析】首先该数列看起来是一个“大,小,大,小,大”这样一个变化规律,然后我们看它各项差值(后项减前项)分别为:-6,12,-24,48,(?)。
那么我们先不看差值之间的“正负号”,但从数字上来看,它的差值是呈2倍数递增的,故我们可以直接推测(?)应该是48的两倍,即96。
而正负号是呈现“相隔变化”的规律,(?)这个数旁边已经是负号(即48),故我们推测(?)内应该是负号(即应该是-96)。
故(?)=132-96=36。
正确答案选A。
27.1,32,81,64,25,(),1A.5 B.6 C.10 D.12【广州新东方戴斌解析】首先该数列看起来是一个“中间大,两边小”这样一个变化规律,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猜想:(1)1=1×1(其实,这里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好想的)(2)32=4×8(很简单,从潜意识来看,人看到这个词,自然想起小学时的四八三十二)推敲一:我们再思考一下,8里面也有4的元素,即8=4×2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32=4×(4×2)推敲二:我们又发现4和2之间也可以变为“同一”,即4=2×2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32=(2×2)×(2×2×2)(即32是2的5次方)(3)81=9×9(很简单,从潜意识来看,人看到这个词,自然想起小学时的九九八十一)推敲一:我们可以思考一下,81是9的平方,而9是谁的平方呢?9是3的平方。
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81=(3×3)×(3×3)(即81是3的4次方)(4)64=8×8(很简单,从潜意识来看,人看到这个词,自然想起小学时的八八六十四)推敲一:我们可以思考一下,64是8的平方,而8呢?8可以变为8=2×4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64=(4×2)×(4×2)推敲二:这里我们发现,2和2可以合并为4,使64变为4的3次方所以我们进一步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64=4×4×4(即64是4的3次方)(5)25(对于这个数字,我们只能想到五五二十五)所以我们发现数字25可以变化为:25=5×5(即25是5的2次方)好了,推敲到这里,戴斌老师请大家把数字一起放出来比较一下:1 推敲:(即1 是1的6次方)(备注:从其他三个数推出的)32=(2×2)×(2×2×2) (即32是2的5次方)81=(3×3)×(3×3) (即81是3的4次方)64=4×4×4 (即64是4的3次方)25=5×5 (即25是5的2次方)(?)推敲:(即?是6的1次方)(备注:从其他三个数推出的)1 推敲:(即1 是7 的0次方)(备注:从其他三个数推出的)28.-2,-8,0,64,()A.-64 B.128 C.156 D.250【广州新东方戴斌解析】这道题目戴斌老师请同学看题目中的信息和有可能的联系点。
这里有可能的几个联系点是(-2)的3次方是(-8),(-8)的2次方是(64)。
但这里的问题是(-8)和(64)之间还有一个(0)在里边,那我们暂且推测其三者之间的联系是:(1)-8,0,64的规律是:我们先假设:(-8)的2次方,减去或加上(0),等于(64)好了,假设完后,我们继续推敲:(2)-2,-8,0这三个数的规律:推敲:(-2)的3次方,减去或加上(-8),是否等于(0),推敲结果:这里我们发现只有减去(-8)才是等于(0),接着我们把推敲的规律结合在一起,看看规律是什么:逆向推敲:(0)的1次方,减去(64),等于(-64),逆向推敲:即第三个数(0)的1次方,减去第四个数(64),等于第五个数(-64);(-8)的2次方,减去(0),等于(64),备注:即第二个数(-8)的2次方,减去第三个数(0),等于第四个数(64);(-2)的3次方,减去(-8),等于(0),备注:即第一个数(-2)的3次方,减去第二个数(-8),等于第三个数(0);【即规律是:前一项的多次方减去后一项等于第三项,而多次方本身是呈现递减规律的。
】29.2,3,13,175,()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广州新东方戴斌解析】从选项来看,很明显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数列,很有可能是“平方”规律的数列,而从比值上来看估计是2次方,我们先做一个假设,看一下变化情况:第一个数(2)的平方是4第二个数(3)的平方是9第三个数(13)的平方是169第四个数(175)的平方是30625第五个数(?)的平方是(?)继续推敲:我们对比一下前一项平方后得到的数字,与数列中后一项的数字之间的大小:第一个数(2)的平方是4,比第二个数(3)小,差值是1第二个数(3)的平方是9,比第三个数(13))小,差值是4第三个数(13)的平方是169,比第四个数(175))小,差值是6第四个数(175)的平方是30625,比第五个数(?)小,差值是(?)第五个数(?)的平方是(?)2008年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解:抽屉问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部分,有一类比较典型的题——抽屉问题。
对许多公考学生来说,这个题型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很难通过算式的方式来将其量化。
我们知道,公务员考试是测试一个人作为公务员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交流、沟通、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
同样,数量关系测试的也不全是个人的运算能力,它更倾向于考察考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抽屉问题就更为显著地贯彻了这一命题思路。
我们先来看三个例子:(1)3个苹果放到2个抽屉里,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2)5块手帕分给4个小朋友,那么一定有1个小朋友至少拿了2块手帕。
(3)6只鸽子飞进5个鸽笼,那么一定有1个鸽笼至少飞进2只鸽子。
我们用列表法来证明例题(1):放法抽屉①种②种③种④种第1个抽屉3个2个1个0个第2个抽屉0个1个2个3个从上表可以看出,将3个苹果放在2个抽屉里,共有4种不同的放法。
第①、②两种放法使得在第1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第③、④两种放法使得在第2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即:可以肯定地说,3个苹果放到2个抽屉里,一定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由上可以得出:题号物体数量抽屉数结果(1)苹果3个放入2个抽屉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苹果(2)手帕5块分给4个人有一人至少拿了2块手帕(3)鸽子6只飞进5个笼子有一个笼子至少飞进2只鸽上面三个例子的共同特点是:物体个数比抽屉个数多一个,那么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这样的物体。
从而得出:抽屉原理1: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2个以上的物体。
再看下面的两个例子:(4)把30个苹果放到6个抽屉中,问: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放法,使每个抽屉中的苹果数都小于等于5?(5)把30个以上的苹果放到6个抽屉中,问: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放法,使每个抽屉中的苹果数都小于等于5?解答:(4)存在这样的放法。
即:每个抽屉中都放5个苹果;(5)不存在这样的放法。
即:无论怎么放,都会找到一个抽屉,它里面至少有6个苹果。
从上述两例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规律:抽屉原理2:把多于m×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m+1个或多于m+l个的物体。
可以看出,“原理1”和“原理2”的区别是:“原理1”物体多,抽屉少,数量比较接近;“原理2”虽然也是物体多,抽屉少,但是数量相差较大,物体个数比抽屉个数的几倍还多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