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 保护文物教案与教学反思金品
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2课
保护文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物的重要意义;
技能目标:能绘制出自己喜欢的文物;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绘制油画用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物吗?保护文物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师:(板书)《保护文物》;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几幅文物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文物?保护文物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试一试: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从中选取其中喜欢的一幅图片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认真进行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上台进行作品展示;
师:对同学们的作品及时进行点评;。
第12课 保护文物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 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欣赏文物、了解文物历史价值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简单的文物修复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文物的定义与价值2.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3. 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4. 文物修复的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2. 教学难点:文物修复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文物图片、修复工具等。
2.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引发学生对保护文物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文物的定义、价值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介绍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文物保护的成功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文物保护的成果。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文物修复实践,让学生动手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掌握简单的修复技巧。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保护文物2. 副珍爱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3. 内容提纲:a. 文物的定义与价值b.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c. 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d. 文物修复的实践操作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篇关于保护文物的宣传海报,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2. 调查身边文物,了解其历史背景,撰写调查报告。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过程是否顺畅,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等。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以及对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建议。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保护文物》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文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对文物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物,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文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文物的认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物的基本概念,知道文物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护文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物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基本概念,知道文物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护文物。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物的价值,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文物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文物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文物的基本概念,讲解文物的重要性。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文物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物的价值。
4.保护文物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物,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5.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份关于文物保护的手抄报,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文物的基本概念、文物的重要性、文物保护方法等内容,通过板书,使学生对文物保护有更清晰的认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体会文物对于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意义;2.学习并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创作一个形象的文物保护作品;3.培养学生爱护文物的意识,坚守文明礼仪,形成文明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文物的重要性;2.如何通过美术形式进行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3.如何让学生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学习并熟练掌握绘画造型中的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些文物图片,激发学生保护文物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文物的重要性。
学习文物保护知识(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介绍文物保护的资料,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画出自己所喜欢的文物,并写一段话表达爱护文物的心情。
学习绘画基础知识(20分钟)通过老师介绍绘画造型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线条、形状、结构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考察学生的绘画技巧。
作品创作(35分钟)让学生在所学的基础知识的指导下,创作一个自己的文物保护作品。
分享作品(10分钟)让学生在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彼此的努力和提高,同时也带出文物保护教育的关爱之情。
作业1.搜集更多有关文物保护的知识,并且写一篇短文来表达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2.搭配自己的作品,写一篇小品文,来表达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和效率。
总结本文上述教学方式通过综合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既让学生掌握了美术造型的基础知识,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文物的意义,并且通过自己的文化创作能力来表达爱护文物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坚守学习规则、认识到文明礼仪等方面的要求,使学习成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广阔舞台。
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文物类别,讨论以下问题:
-你了解的这类文物有哪些?
-这类文物的特点和价值是什么?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类文物?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记录讨论结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宣传画。
4.通过创作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宣传画,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可布置课后实践任务,如参观博物馆、了解身边的文物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关注文物保护。
-课堂总结时,强调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为传承文化贡献力量的决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古今中外的珍贵文物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4.团队合作,交流分享: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倡导学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为保护文物贡献智慧和力量。
5.情感升华,价值引领:通过课后实践、课堂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珍贵的文物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第12课保护文物
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第12课保护文物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物”是一个专有名词,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文物。
本课的首页结合欣赏作品给出了“文物”的定义,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文物的含义。
课本中的后三页可以理解为“找一找”,关键词是“生活的地方”;“看一看”,关键词是“了解”;“做一做”,关键词是“喜爱”。
本节课中认识文物要结合当地的文物资源来理解和学习,如日照的龙山文化、黑陶等。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设计﹒应用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⒈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⒉学会欣赏、绘制文物。
⒊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文物,指导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教学难点:绘制文物,制作宣传小报。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图片。
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我们的电视上,上至中央电视台下至地方电视台,到处都充斥着各类鉴宝节目,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另一方面说明了现代人对历史的追寻和热爱。
那么到底中国有多少宝贝,它们有多值钱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视频,介绍元青花瓷鬼谷下山的拍卖情况。
导入并板书课题《保护文物》。
二、新授阶段⒈什么是文物?哪位同学能说说什么是文物?分组讨论一下你们所知道的文物都有哪些。
课件展示文物的定义: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⒉文物的种类。
学生自学教材26页中列举的文物种类,了解文物都有哪一些分类?这些类别的文物有哪些是我们了解和不了解的呢?课件分析介绍不同类别的文物以及代表文物等:⑴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群、遗址、纪念物等;⑵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石刻等;⑶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⑷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⑸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的《保护文物》一课,是美术课程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欣赏和了解文物的同时,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物的定义、分类、价值以及保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前面的课程中学过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对于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定义、分类和价值。
2.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3.培养学生欣赏文物的能力和文物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文物的分类和价值。
2.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资料。
2.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
3.准备纸和笔,供学生绘制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思考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利用幻灯片,介绍文物的定义、分类和价值。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物,以及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文物,分析其价值和保护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文物价值和保护方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文物保护的意义,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想法。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保护文物 ▏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 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定义、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文物的鉴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 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爱护。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文物的定义和价值。
2.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3. 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学生实践:制作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2. 学生实践:制作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难点1. 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学生对文物保护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文物图片和教学视频。
2. 宣传海报制作材料:彩纸、画笔、剪刀等。
3. 文物保护宣传资料:宣传册、海报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文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文物保护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文物的定义、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文物保护的看法和经验。
4.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份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5. 展示:每组展示他们的宣传海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
6.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保护文物2. 副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2课3. 内容:- 文物的定义和价值-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学生实践:制作文物保护宣传海报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设计一份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2. 写一篇关于文物保护的短文,分享他们对文物保护的看法和经验。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学生应反思他们对文物保护的理解和态度,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收获。
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含义和价值,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元素表现文物特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文物的定义和价值2. 美术元素在文物中的应用3. 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了解文物的价值和特点。
2. 学会运用美术元素表现文物。
四、教学难点1. 文物价值的理解。
2. 美术元素在文物表现中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物的含义、价值和保护意义。
2. 演示法:展示美术作品,分析其中的美术元素。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表现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保护文物的方法和经验。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的格式,编写剩余的十个章节。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 准备保护文物的宣传资料和案例。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2. 讲解:讲解文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美术元素表现文物,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4. 实践:学生动手创作,表现自己心中的文物。
5.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八、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文物知识和美术表现方法。
2. 强调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文物。
九、课后作业1. 收集更多关于文物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总结保护文物的教育意义,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渗透这一理念。
十一、评价标准1. 学生对文物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2. 学生运用美术元素表现文物的能力。
3. 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保护文物的方法和创意。
第12课《保护文物》(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保护文物》(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保护文物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
3. 使学生掌握保护文物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文物价值的深入理解。
2. 文物保护方法的掌握。
3. 学生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文物保护相关书籍、资料。
3. 文物模型或实物(如陶俑、青铜器等)。
4. 实验器材(如保护液、清洁工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我国著名的文物古迹,引导学生关注文物,激发学生对文物保护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介绍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防止文物受潮、防虫蛀、防光老化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文物保护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学习文物保护的方法。
4.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文物模型或实物,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文物保护实践。
如使用保护液进行涂抹,使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洁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物保护的方法和心得,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感悟。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文物保护。
板书设计:1. 第12课《保护文物》2. 课文要点:文物的价值和意义、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作业设计: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文物,了解其价值和意义,并思考如何进行保护。
2. 写一篇关于文物保护的短文,内容包括文物的价值和意义、文物保护的方法和重要性。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保护文物》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介绍了我国的一些重要文物,以及保护文物的方法和措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美术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但文物保护的知识相对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才能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文物的审美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文物的行动。
四. 教学重难点1.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方法。
2.培养学生对文物的审美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等,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资料。
2.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3.准备投影仪和电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的美,引发学生对文物保护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讲解一些保护文物的方法和措施。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绘画一件文物,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绘制自己喜欢的文物。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他人的作品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文物,让学生认识到文物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2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一件自己喜欢的文物,了解其历史背景和价值,下节课分享。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保护文物的行动。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绘画技巧掌握得不够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物是什么,文物的种类以及文物的重要性。
2.了解文物需要得到怎样的保护,培养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3.运用美术语言表现文物的魅力及其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文物的概念及文物的种类。
2.文物的保护意义及方法。
3.美术作品中呈现出的文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小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的魅力,激发其对文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讲授(30分钟)1.文物的概念及文物的种类。
首先讲解文物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文物是指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来以表现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物品,是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
接下来讲解文物的种类,如青铜器、书画、陶瓷、织锦、民间工艺品等。
可以将图片投影呈现给学生,让其了解不同种类的文物外形特征,以及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文物的保护意义及方法。
通过讲述文物遭到的破坏、失窃、遗失等情况,让学生明白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方法,如加强管理、加强保护工作等,还可以借助有趣的事例来讲解文物保护的实施过程。
3.美术作品中呈现出的文物形象。
讲解文物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的呈现,让学生认识文物在艺术领域中的价值。
3.实践(50分钟)1.学生观察文物。
在实地或网络上让学生观察文物,了解文物的外形特征、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
2.学生创作。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文物以及其与自己的联系,通过素描和绘画手法表达文物的魅力和重要性。
4.总结(5分钟)1.学生交流。
让学生分享自己作品和感悟,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2.总结教学内容。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对文物概念、种类、保护方法和艺术应用的认识。
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际创作、口头交流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文物保护意义的理解深度、文物美学意义的认识程度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五、延伸拓展在课后让学生利用网络或实地参观活动的机会,继续探究文物的知识,并对自己的文物创作进行完善和丰富。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保护文物》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文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的部分文物及其保护措施。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美术学科有较强的兴趣。
但是,他们对文物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他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此外,学生对我国的文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丰富他们的文物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部分文物及其保护措施,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文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
2.难点: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自觉地保护文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我国的部分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保护。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3.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我国的部分文物及其保护措施,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物保护。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幅文物图片,分析其保护措施,并绘制文物保护宣传画。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
6.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文物保护的资料,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学习文物的保护措施•自觉参与文物保护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作品质量等方面进行。
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概念和价值,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文物的认识和感受。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文物的概念和价值2. 保护文物的意义和方法3. 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文物的认识和感受。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物的价值。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文物的认识和感受。
3. 如何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物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方法。
2. 示范法: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保护文物,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 创作展示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绘画、手工制作等工具和材料。
3. 准备展示板或墙壁,用于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文物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文物的概念和价值,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示范创作:教师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讲解创作步骤和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文物,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 创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 创作时间: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8.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并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1. 老师准备:(1)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2. 学生准备: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1)引导学生欣赏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文物的美感。
(3)教师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2.发展阶段(1)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3.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4.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运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倡导保护文物的精神,用彩笔绘画的形式不仅抒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又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篇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教学重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教学难点: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常规)二.导入:提问:1.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放映幻灯(贯耳瓶)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三.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 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四. 放映录象篇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教具:青铜器实物,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保护文物.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二,发展阶段: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3)从文字上来欣赏.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幻灯):夏:乳钉纹爵商朝的青铜器:1,兽面纹方鼎.2,四羊方尊3,铜纵目面具西汉时期:长信宫灯战国时期:1,虎噬鹿青铜器座2,宴乐攻战壶东汉时期:铜奔马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器又有什么不同.五,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六,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共有8个单元,其中第7个单元为“保护文物”。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文物、文物的分类、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物保护法、文物修复等内容。
通过学习该单元,让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价值,了解文物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同时,也使学生自觉爱护文物,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文物,掌握文物分类方法;2.了解文物保护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并能简单说明;3.能够知晓当前我国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4.能够听、讲、看、写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5.能够表现文物保护的态度和行为;6.了解文物修复基本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态度;2.学生对什么是文物、文物分类方法、文物保护及修复的理解与掌握;3.教师如何展示学习资源和陈列物品。
四、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在讲述文物保护的过程中,用情境模拟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加深学生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2.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什么是文物,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如何保护文物,从而实现知识的获取和掌握。
3.课堂展示法:教师利用教室内外的实物、图片等展示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有直观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讲台上陈列一些文物,并引导学生看、听、摸、闻,感受其文物独特魅力。
然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什么是文物?有哪些种类?2. 情境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可以模拟前期爆发的西安博物馆盗窃案例,思考如果自己是文保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如何保护西安博物馆内的文物?学生通过思考,了解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如何防范盗窃、如何保护文物不受天气和人为破坏等方面的知识。
3. 讨论式教学环节教师参照教材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对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作出必要了解,并使学生理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逐渐探索出文物保护应该如何展开工作,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国宝。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2023秋)
(3)掌握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教授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文物,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举例:讲解文物保存环境的要求、参观文物时的注意事项等。
2.教学难点
(1)文物价值的理解:学生往往难以体会到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等多重价值,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他们深入理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物保护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文物。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文物保护小贴士,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文物保护。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物的基本概念。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的见证,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文物有助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秦始皇兵马俑。这个案例展示了文物在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保护文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物的认识和兴趣远超我的预期。他们对于秦始皇兵马俑、敦煌壁画等珍贵文物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这让我深感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文物价值的讲解,我意识到仅仅通过图片和案例介绍,学生们可能还是难以体会到文物的真正价值。今后,我考虑结合实地考察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其次,在讲授文物鉴赏方法时,我发现学生们在分析文物艺术特色时存在一定难度。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艺术鉴赏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适当增加艺术鉴赏方面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教案
保护文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一节美术课。
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文物进行简单的介绍和保护措施说明。
同时,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什么是文物,掌握文物的基本特点,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展示和创作等方法,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文物保护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文物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文物的基本特点,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教学难点:如何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文物图片、示范作品等。
2.学生准备:画笔、颜料、笔记本等绘画工具以及有关文物资料和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文物的名称和背景。
(2)请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简单介绍文物的概念和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课主题。
2.新课探究(30分钟)(1)展示一组不同种类的文物图片(如瓷器、石雕、木雕等),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文物的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邀请几位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观点,并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补充说明。
(4)教师点评学生的观点,并进行总结。
同时,利用课件展示正确的文物保护方法。
3.创意实践(15分钟)(1)请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文物进行创作。
(2)在绘画过程中,强调要运用前面所学到的文物保护方法来表现文物的特点和保护措施。
(3)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保护文物》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文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文物图片和案例,为学生创作提供了素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意识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文物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文物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2.示范法:演示如何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文物。
3.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表现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培养保护文物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和案例,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动手创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吗?”让学生思考。
2.呈现(15分钟)讲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意义,让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一些保护文物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文物的紧迫性。
3.操练(10分钟)演示如何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文物,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文物的特点。
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文物的细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运用所学的美术手段表现文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文物。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文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保护文物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
(1)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学生准备:
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看图片中央电视台鉴宝现场,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俗话说盛世藏宝,乱世藏金。
现在国家安定、人民富足,喜欢收藏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人说现在是全民收藏的时代,全国有七千多万藏友,电视上也有众多的鉴宝节目,这里说的宝大多数时候指的都是历朝历代的文物,文物,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民族的文物。
引出课题——《保护文物》
发展阶段
(1)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二、讲授新课:
说到保护文物,你们知道什么是文物吗?
阅读课本P26第一、二两节。
了解文物的范围。
1、欣赏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教师边引导看图,边讲解。
(1)中共一大会址 1920年和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
谁能举一下我们自己身边的例子?绘画大师李可染的故居,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2)五彩鱼藻纹瓷罐明
(3)黄花梨圈椅明
(4)玉凤商各个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5)龙门石窟大佛唐
(6)齐景帝陵墓麒麟南北朝齐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物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举个身边的例子:狮子山汉墓兵马俑,楚王山千佛洞,东坡黄楼,云龙山放鹤亭,兴化寺北魏佛像,徐州汉画像石……
2、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
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教师作适当小结
5、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三、课堂小结
资料:徐州,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十二,尧封彭祖于此,称大彭氏国,春秋有彭城邑,战国时为宋都,项羽亦曾在此建都,三国时为徐州州治,清代为府治。
自古兵家必争,是有名的军事战略要地。
文物古迹有汉代戏马台遗址、兴化寺、大土岩、淮海战役烈士陵园,还有汉墓多处,出土有汉画象石、兵马俑、银镂玉衣等。
所辖沛县有元代摹刻
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