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 保护文物教案与教学反思金品

合集下载

保护文物教案

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2课
保护文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物的重要意义;
技能目标:能绘制出自己喜欢的文物;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绘制油画用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物吗?保护文物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师:(板书)《保护文物》;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几幅文物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文物?保护文物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试一试: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从中选取其中喜欢的一幅图片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认真进行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上台进行作品展示;
师:对同学们的作品及时进行点评;。

第12课 保护文物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 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 保护文物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 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欣赏文物、了解文物历史价值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简单的文物修复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文物的定义与价值2.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3. 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4. 文物修复的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2. 教学难点:文物修复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文物图片、修复工具等。

2.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引发学生对保护文物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文物的定义、价值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介绍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文物保护的成功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文物保护的成果。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文物修复实践,让学生动手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掌握简单的修复技巧。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保护文物2. 副珍爱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3. 内容提纲:a. 文物的定义与价值b.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c. 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d. 文物修复的实践操作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篇关于保护文物的宣传海报,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2. 调查身边文物,了解其历史背景,撰写调查报告。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过程是否顺畅,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等。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以及对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建议。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保护文物》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文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对文物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物,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文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文物的认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物的基本概念,知道文物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护文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物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基本概念,知道文物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护文物。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物的价值,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文物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文物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文物的基本概念,讲解文物的重要性。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文物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物的价值。

4.保护文物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物,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5.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份关于文物保护的手抄报,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文物的基本概念、文物的重要性、文物保护方法等内容,通过板书,使学生对文物保护有更清晰的认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体会文物对于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意义;2.学习并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创作一个形象的文物保护作品;3.培养学生爱护文物的意识,坚守文明礼仪,形成文明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文物的重要性;2.如何通过美术形式进行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3.如何让学生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学习并熟练掌握绘画造型中的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些文物图片,激发学生保护文物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文物的重要性。

学习文物保护知识(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介绍文物保护的资料,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画出自己所喜欢的文物,并写一段话表达爱护文物的心情。

学习绘画基础知识(20分钟)通过老师介绍绘画造型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线条、形状、结构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考察学生的绘画技巧。

作品创作(35分钟)让学生在所学的基础知识的指导下,创作一个自己的文物保护作品。

分享作品(10分钟)让学生在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彼此的努力和提高,同时也带出文物保护教育的关爱之情。

作业1.搜集更多有关文物保护的知识,并且写一篇短文来表达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2.搭配自己的作品,写一篇小品文,来表达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和效率。

总结本文上述教学方式通过综合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既让学生掌握了美术造型的基础知识,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文物的意义,并且通过自己的文化创作能力来表达爱护文物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坚守学习规则、认识到文明礼仪等方面的要求,使学习成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广阔舞台。

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文物类别,讨论以下问题:
-你了解的这类文物有哪些?
-这类文物的特点和价值是什么?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类文物?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记录讨论结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宣传画。
4.通过创作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宣传画,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可布置课后实践任务,如参观博物馆、了解身边的文物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关注文物保护。
-课堂总结时,强调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为传承文化贡献力量的决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古今中外的珍贵文物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4.团队合作,交流分享: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倡导学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为保护文物贡献智慧和力量。
5.情感升华,价值引领:通过课后实践、课堂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珍贵的文物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第12课保护文物

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第12课保护文物

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第12课保护文物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物”是一个专有名词,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文物。

本课的首页结合欣赏作品给出了“文物”的定义,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文物的含义。

课本中的后三页可以理解为“找一找”,关键词是“生活的地方”;“看一看”,关键词是“了解”;“做一做”,关键词是“喜爱”。

本节课中认识文物要结合当地的文物资源来理解和学习,如日照的龙山文化、黑陶等。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设计﹒应用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⒈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⒉学会欣赏、绘制文物。

⒊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文物,指导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教学难点:绘制文物,制作宣传小报。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图片。

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我们的电视上,上至中央电视台下至地方电视台,到处都充斥着各类鉴宝节目,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另一方面说明了现代人对历史的追寻和热爱。

那么到底中国有多少宝贝,它们有多值钱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视频,介绍元青花瓷鬼谷下山的拍卖情况。

导入并板书课题《保护文物》。

二、新授阶段⒈什么是文物?哪位同学能说说什么是文物?分组讨论一下你们所知道的文物都有哪些。

课件展示文物的定义: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⒉文物的种类。

学生自学教材26页中列举的文物种类,了解文物都有哪一些分类?这些类别的文物有哪些是我们了解和不了解的呢?课件分析介绍不同类别的文物以及代表文物等:⑴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群、遗址、纪念物等;⑵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石刻等;⑶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⑷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⑸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的《保护文物》一课,是美术课程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欣赏和了解文物的同时,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物的定义、分类、价值以及保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前面的课程中学过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对于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定义、分类和价值。

2.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3.培养学生欣赏文物的能力和文物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文物的分类和价值。

2.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资料。

2.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

3.准备纸和笔,供学生绘制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思考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利用幻灯片,介绍文物的定义、分类和价值。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物,以及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文物,分析其价值和保护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文物价值和保护方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文物保护的意义,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想法。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保护文物 ▏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保护文物 ▏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 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定义、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文物的鉴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 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爱护。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文物的定义和价值。

2.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3. 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学生实践:制作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2. 学生实践:制作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难点1. 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学生对文物保护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文物图片和教学视频。

2. 宣传海报制作材料:彩纸、画笔、剪刀等。

3. 文物保护宣传资料:宣传册、海报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文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文物保护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文物的定义、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文物保护的看法和经验。

4.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份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5. 展示:每组展示他们的宣传海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

6.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保护文物2. 副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2课3. 内容:- 文物的定义和价值-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学生实践:制作文物保护宣传海报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设计一份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2. 写一篇关于文物保护的短文,分享他们对文物保护的看法和经验。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学生应反思他们对文物保护的理解和态度,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保护文物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
(1)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学生准备:
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看图片中央电视台鉴宝现场,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俗话说盛世藏宝,乱世藏金。

现在国家安定、人民富足,喜欢收藏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人说现在是全民收藏的时代,全国有七千多万藏友,电视上也有众多的鉴宝节目,这里说的宝大多数时候指的都是历朝历代的文物,文物,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民族的文物。

引出课题——《保护文物》
发展阶段
(1)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二、讲授新课:
说到保护文物,你们知道什么是文物吗?
阅读课本P26第一、二两节。

了解文物的范围。

1、欣赏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教师边引导看图,边讲解。

(1)中共一大会址 1920年和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

谁能举一下我们自己身边的例子?绘画大师李可染的故居,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2)五彩鱼藻纹瓷罐明
(3)黄花梨圈椅明
(4)玉凤商各个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5)龙门石窟大佛唐
(6)齐景帝陵墓麒麟南北朝齐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物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举个身边的例子:狮子山汉墓兵马俑,楚王山千佛洞,东坡黄楼,云龙山放鹤亭,兴化寺北魏佛像,徐州汉画像石……
2、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
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教师作适当小结
5、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三、课堂小结
资料:徐州,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十二,尧封彭祖于此,称大彭氏国,春秋有彭城邑,战国时为宋都,项羽亦曾在此建都,三国时为徐州州治,清代为府治。

自古兵家必争,是有名的军事战略要地。

文物古迹有汉代戏马台遗址、兴化寺、大土岩、淮海战役烈士陵园,还有汉墓多处,出土有汉画象石、兵马俑、银镂玉衣等。

所辖沛县有元代摹刻
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